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4332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42333.8

申请日:

2014.04.11

公开号:

CN104099869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公布日:2014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40411|||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财团法人中华顾问工程司; 廖庆隆; 赵鸣; 王仲宇; 马俊强

发明人:

廖庆隆; 赵鸣; 王仲宇; 马俊强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辛亥路二段185号28楼

优先权:

2013.04.15 TW 102113372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袁颖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包含有基座、与基座活动结合的顶升单元以及设于基座一侧的冲程变位传感器。藉此,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本装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基座、顶升单元、及冲程变位传感器,该顶升单元与基座活动结合;该冲程变位传感器设于基座的一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油压缸,且该基座的一侧连通设有逆止阀。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一环设于顶升单元外周缘的防冲单元。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包含有位于基座中的限位部、及设于限位部端面且延伸出基座的柱体。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的限位部周缘分别设有油封及耐磨环。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的柱体设有螺纹部,且该柱体上套设有与该螺纹部配合的随动安全单元。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为单方向传动的斜方螺纹。

说明书

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尤指一种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桥梁的顶升施工方法,大多采用于桥台或桥墩柱帽梁结构体的外侧,以螺栓锚定支撑托架方式,建立设置千斤顶的作业平台。
然而,此种施工工法的施工安全性,取决于锚定处的螺栓与混凝土强度,而螺栓与混凝土强度受材料种类、配比及所处环境影响影响甚巨。况且如采用施工拖架为点支撑,在顶升时如因差异变位桥梁上部结构重量,会因倾斜转移而集中于一侧,造成施工拖架受力增加,引发千斤顶支撑失败,恐将导致连锁反应,导致桥体结构受损。
有鉴于此,本案的发明人特针对前述已知发明问题深入探讨,并藉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发明「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藉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种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包括有基座、顶升单元、及冲程变位传感器,该顶升单元与基座活动结合;该冲程变位传感器设于基座的一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油压缸,且该基座的一侧连通设有逆止阀。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一环设于顶升单元外周缘的防冲单元。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单元包含有位于基座中的限位部、及设于限位部端面且延伸出基座的柱体。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单元的限位部周缘分别设有油封及耐磨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单元的柱体设有螺纹部,且该柱体上套设有与该螺纹部配合的随动安全单元。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部为单方向传动的斜方螺纹。
如此,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本装置,可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可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
基座1                逆止阀11
防冲单元12           顶升单元2
限位部21             油封211
耐磨环212            柱体22
螺纹部221            随动安全单元23
冲程变位传感器3      桥梁4
桥墩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至少由基座1、顶升单元2以及冲程变位传感器3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基座1为油压缸,而该基座1的一侧连通设有逆止阀11,且该基座1的一端设有一环设于顶升单元2外周缘的防冲单元12。
该顶升单元2与基座1活动结合,而该顶升单元2包含有位于基座1中的限位部21、及设于限位部21端面且延伸出基座1所设防冲单元12的柱体22,其中该限位部21周缘分别还设有油封211及耐磨环212。
该冲程变位传感器3设于基座1的一侧。
当本发明于运用时,是先利用非破坏侦测设备检测桥墩5保护层厚度(例如:以透地雷达或其它非破坏侦测设备,图中未示),以检测桥墩5内部的钢筋设置位置,且利用机械式机具以切除或凿除的方式进行混凝土保护层的表层切割,以增加薄型千斤顶所需的置放空间,之后将薄型千斤顶置放于桥梁4与桥墩5的施作空间支承处,使该基座1设于桥墩5处而该顶升单元2则对应于桥梁4下方,并使冲程变位传感器3位于桥墩5与桥梁4之间,待设置完成后则开启逆止阀11所连接的高压油管(图中未示),使液压油流进基座1而推动顶升单元2的柱体22往上顶升桥梁4,而顶升时除藉由防冲单元12及限位部21避免柱体22产生暴冲的作动行程外,更可利用油封211与耐磨环212的设置,作为填补柱体22与基座1间的间隙防止液压油泄漏、以及增加柱体22顶升时的稳定度,可避免突然暴冲以增加安全性,且当顶升单元2于作动时是以冲程变位传感器3量测柱体22移动的位置,并将位移转换模拟讯号输出,进而以冲程变位传感器3配合信号撷取系统(图中未示),实时监测顶升单元2的顶升高度,使其限制冲程最高的高度于25mm,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如此,可于桥梁4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支承处,仅存狭小空间或紧贴配置无任何空隙情况时,以本发明的非破坏侦测设备检测桥墩5保护层厚度进行桥梁4顶升,而可应用于桥梁4因地层下陷、防洪高程标准需提高通水断面程等工程需求,不但可避免因拆除原桥梁4的混凝土废弃物,落实生态环保的原则,更可直接支撑于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支撑设施或外挂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以达到发挥工期短、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成本等优点的施工工法。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除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结构形态之外,更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形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该顶升单元2的柱体22设有螺纹部221,而该螺纹部221为单方向传动的斜方螺纹,且该柱体22上套设有一与螺纹部221配合的随动安全单元23。
而当于顶升单元2于基座1上进行顶升时,除藉由防冲单元12、限位部21、油封211与耐磨环212避免柱体22产生暴冲的作动行程以及增加柱体22稳定度之外,更可利用螺纹部221与随动安全单元23的配合,使柱体22于上升时转动随动安全单元23,让随动安全单元23与基座1保持贴合,以防止柱体22因外力或其它因素,产生突然泄降的情形,以增加千斤顶顶升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可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进而使本发明能产生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消费者使用时所需,确已符合发明专利申请的要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8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9869A21申请号201410142333822申请日2014041110211337220130415TW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财团法人中华顾问工程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辛亥路二段185号28楼申请人廖庆隆赵鸣王仲宇马俊强72发明人廖庆隆赵鸣王仲宇马俊强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代理人何为袁颖华54发明名称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57摘要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包含有基座、与基座活动结合的顶升单元以及设于基座一侧的冲程变位传感器。藉此,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

2、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本装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869ACN104099869A1/1页21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基座、顶升单元、及冲程变位传感器,该顶升单元与基座活动结合;该冲程变位传感器设于基座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

3、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油压缸,且该基座的一侧连通设有逆止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一环设于顶升单元外周缘的防冲单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包含有位于基座中的限位部、及设于限位部端面且延伸出基座的柱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的限位部周缘分别设有油封及耐磨环。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的柱体设有螺纹部,且该柱体上套设有与该螺纹部配合的随动安全单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顶升。

4、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为单方向传动的斜方螺纹。权利要求书CN104099869A1/3页3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尤指一种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背景技术0002目前针对桥梁的顶升施工方法,大多采用于桥台或桥墩柱帽梁结构体的外侧,以螺栓锚定支撑托架方式,建立设置千斤顶的作业平台。0003然而,此种施工工法。

5、的施工安全性,取决于锚定处的螺栓与混凝土强度,而螺栓与混凝土强度受材料种类、配比及所处环境影响影响甚巨。况且如采用施工拖架为点支撑,在顶升时如因差异变位桥梁上部结构重量,会因倾斜转移而集中于一侧,造成施工拖架受力增加,引发千斤顶支撑失败,恐将导致连锁反应,导致桥体结构受损。0004有鉴于此,本案的发明人特针对前述已知发明问题深入探讨,并藉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发明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藉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种种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

6、加以设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包括有基座、顶升单元、及冲程变位传感器,该顶升单元与基座活动结合;该冲程变位传感器设于基座的一侧。0007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油压缸,且该基座的一侧连通设有逆止阀。000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一环设于顶升单元外周缘的防冲单元。0009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

7、单元包含有位于基座中的限位部、及设于限位部端面且延伸出基座的柱体。001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单元的限位部周缘分别设有油封及耐磨环。001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单元的柱体设有螺纹部,且该柱体上套设有与该螺纹部配合的随动安全单元。001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部为单方向传动的斜方螺纹。0013如此,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本装置,可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可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说明书CN104099869A2/3页4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

8、本的功效。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0015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6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0017标号说明基座1逆止阀11防冲单元12顶升单元2限位部21油封211耐磨环212柱体22螺纹部221随动安全单元23冲程变位传感器3桥梁4桥墩5。具体实施方式0018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桥梁顶升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其至少由基座1、顶升单元2以及冲程变位传感器3所构成。0019上述所提的基座1为油压缸,而该基座1的一侧连通设有逆止阀11,。

9、且该基座1的一端设有一环设于顶升单元2外周缘的防冲单元12。0020该顶升单元2与基座1活动结合,而该顶升单元2包含有位于基座1中的限位部21、及设于限位部21端面且延伸出基座1所设防冲单元12的柱体22,其中该限位部21周缘分别还设有油封211及耐磨环212。0021该冲程变位传感器3设于基座1的一侧。0022当本发明于运用时,是先利用非破坏侦测设备检测桥墩5保护层厚度(例如以透地雷达或其它非破坏侦测设备,图中未示),以检测桥墩5内部的钢筋设置位置,且利用机械式机具以切除或凿除的方式进行混凝土保护层的表层切割,以增加薄型千斤顶所需的置放空间,之后将薄型千斤顶置放于桥梁4与桥墩5的施作空间支承。

10、处,使该基座1设于桥墩5处而该顶升单元2则对应于桥梁4下方,并使冲程变位传感器3位于桥墩5与桥梁4之间,待设置完成后则开启逆止阀11所连接的高压油管(图中未示),使液压油流进基座1而推动顶升单元2的柱体22往上顶升桥梁4,而顶升时除藉由防冲单元12及限位部21避免柱体22产生暴冲的作动行程外,更可利用油封211与耐磨环212的设置,作为填补柱体22与基座1间的间隙防止液压油泄漏、以及增加柱体22顶升时的稳定度,可避免突然暴冲以增加安全性,且当顶升单元2于作动时是以冲程变位传感器3量测柱体22移动的位置,并将位移转换模拟讯号输出,进而以冲程变位传感器3配合信号撷取系统(图中未示),实时监测顶升单。

11、元2的顶升高度,使其限制冲程最高的高度于25MM,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如此,可于桥梁4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支承处,仅存狭小空间或紧贴配置无任何空隙情况时,以本发说明书CN104099869A3/3页5明的非破坏侦测设备检测桥墩5保护层厚度进行桥梁4顶升,而可应用于桥梁4因地层下陷、防洪高程标准需提高通水断面程等工程需求,不但可避免因拆除原桥梁4的混凝土废弃物,落实生态环保的原则,更可直接支撑于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支撑设施或外挂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以达到发挥工期短、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成本等优点的施工工法。0023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除上述第一实施例。

12、所提结构形态之外,更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形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该顶升单元2的柱体22设有螺纹部221,而该螺纹部221为单方向传动的斜方螺纹,且该柱体22上套设有一与螺纹部221配合的随动安全单元23。0024而当于顶升单元2于基座1上进行顶升时,除藉由防冲单元12、限位部21、油封211与耐磨环212避免柱体22产生暴冲的作动行程以及增加柱体22稳定度之外,更可利用螺纹部221与随动安全单元23的配合,使柱体22于上升时转动随动安全单元23,让随动安全单元23与基座1保持贴合,以防止柱体22因外力或其它因素,产生突然泄降的情形,以增加千斤顶顶升时的安全性。0025综上所述,本发明桥梁顶升。

13、的薄型千斤顶装置可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可于桥梁大梁与桥墩间隙高度不足时加以设置,以降低桥梁及桥墩破坏的风险,且利用冲程变位传感器监测其顶升的高度,以降低机械误失提高安全性,进而充分利用桥墩现有结构,省掉临时墩或使用支架的设计与施工方式,而达到增加施工安全性及降低施工成本的功效。进而使本发明能产生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消费者使用时所需,确已符合发明专利申请的要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0026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4099869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9869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9986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