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4202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46879.6

申请日:

2016.08.05

公开号:

CN106193935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3/80申请日:20160805|||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80; E06B3/36; A45D34/00

主分类号:

E06B3/80

申请人:

浙江奇咖商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昌辉

地址:

315202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民和路789号19-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代理人:

吴晓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以及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门体的顶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均与壳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顶部和第二门体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底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铰接。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操作方便,趣味性强,而且使得补水仪的壳体的结构和壳体模具的结构更加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
门体(1)与第二门体(2)以及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门体(1)的
顶部和第二门体(2)的底部均与壳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1)的
顶部和第二门体(2)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1)的底部和第
二门体(2)的底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门体(1)包含有分别位于第一门体左右方向的A点(5)和B点(6),所述A点(5)
位于第一门体(1)的顶部,所述B点(6)位于第一门体(1)的底部;
所述第二门体(2)均包含有分别位于第二门体左右方向的C点(7)和D点(8);所述C点
(7)位于第二门体(2)的底部,所述D点(8)位于第二门体(2)的顶部;
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A点(5)铰接,另一端与D点(8)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1)的B点(6)铰接,另一端位于第二门体(2)
的C点(7)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门体(1)还包含有位于第一门体右侧的E点(9),所述E点(9)位于第一门体(1)
的顶部;
所述第二门体(2)还包含有位于第二门体右侧的F点(10),所述F点(10)位于第二门体
(2)的底部;
所述E点(9)和F点(10)均与补水仪的壳体铰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
体(2)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
体(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并均为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所述A点(5)在第一门体(1)
上的位置与C点(7)在第二门体(2)上的位置上下镜像,所述所述B点(6)在第一门体(1)上的
位置与D点(8)在第二门体(2)上的位置上下镜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其特征在于,所述E点(9)在第一门体(1)
上的位置与F点(10)在第二门体(2)上的位置上下镜像。

说明书

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补水仪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补水仪都设置有包含有保护喷雾头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结构一般都是
滑盖结构,此结构需要在补水仪的壳体上设置与滑盖滑动连接的导轨结构,而补水仪的滑
盖的两端也需要另外设置导块机构,所以使得壳体的结构和制作壳体的模具更加复杂,另
外传统的滑盖结构趣味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解决壳体结构复杂、制造麻烦和补水仪整体趣味性
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包括
上下排列的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以及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门体的顶
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均与壳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顶部和第二门
体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底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铰接。

上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中,所述第一门体包含有分别位于第一门体左右方向的
A点和B点,所述A点位于第一门体的顶部,所述B点位于第一门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门体均包
含有分别位于第二门体左右方向的C点和D;所述C点位于第二门体的底部,所述D点位于第
二门体的顶部;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A点铰接,另一端与D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
第一门体的B点铰接,另一端位于第二门体的C点铰接。

上述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中,所述第一门体还包含有位于第一门体右侧的E点,所
述E点位于第一门体的顶部;

所述第二门体还包含有位于第二门体右侧的F点,所述F点位于第二门体的底部;

所述E点和F点均与补水仪的壳体铰接配合。

上述的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中,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相互接触。

上述的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中,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并
均为正方形。

上述的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中,所述A点在第一门体上的位置与C点在第二门体上
的位置上下镜像,所述所述B点在第一门体上的位置与D点在第二门体上的位置上下镜像。

上述的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中,所述E点在第一门体上的位置与F点在第二门体上
的位置上下镜像。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不但趣味性高,而且无需另外在壳体上增加滑动的
结构,所以壳体的结构非常简单,所以降低了壳体模具的制造难度,另外此结构的控制门相
比传统的滑动门结构提高了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关闭后的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打开后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转动时的的状态图;

图中1为第一门体、2为第二门体、3为第一连杆、4为第二连杆、5为A点、6为B点、7为
C点、8为D点、9为E点、10为F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包括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门体1与
第二门体2以及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门体1的顶部和第二门体2的
底部均与壳体铰接。所述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体2相互接触,且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体2的形
状和大小相同,并均为正方形。

具体的说,上述的第一门体1包含有分别位于第一门体左右方向的A点5和B点6,所
述A点5位于第一门体1的顶部,所述B点6位于第一门体1的底部;

上述的第二门体2均包含有分别第二门体左右方向的C点7和D点8;所述C点7位于
第二门体2的底部,所述D点8位于第二门体2的顶部;

上述的A点5在第一门体1上的位置与C点7在第二门体2上的位置上下镜像,所述所
述B点6在第一门体1上的右位置与D点8在第二门体2上的位置上下镜像。

上述的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A点5铰接,另一端与D点8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1的B点6铰接,另一端位于第二门体2的C点
7铰接。

上述的第一门体1还包含有位于第一门体1右侧的E点9,所述E点9位于第一门体1
的顶部;通过上述的两个连杆使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体2形成一个连动的结构。

所述第二门体2还包含有位于第二门体2右侧的F点10,所述F点10位于第二门体2
的底部;所述E点9和F点10均与补水仪的壳体铰接配合,其中E点9在第一门体1上的位置与F
点10在第二门体2上的位置上下镜像。

需要打开时,如图3所示,推动第一门体1或者第二门体2,通过上述两个连杆的带
动下,控制第一门体1沿E点9作逆时针旋转述第二门体2沿F点10作顺时针旋转,并旋转90°
后打开控制门使喷雾头裸露在外侧即可正常使用(图2)。此时,所述E点9和F点10均在第一
门体1和第二门体2的左侧,A点5在第一门体1的下侧,B点6在第一门体1的顶部,C点7第一门
体1的顶部,所述D点8位于第二门体2的底部。关闭时其操作与上述的过程相反。

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不但趣味性高,而且无需另外在壳体上增加滑动的
结构,所以壳体的结构非常简单,所以降低了壳体模具的制造难度,另外此结构的控制门相
比传统的滑动门结构提高了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水仪上的控制门,包括上下排列的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以及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门体的顶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均与壳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顶部和第二门体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门体的底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铰接。本发明的补水仪上的控制门操作方便,趣味性强,而且使得补水仪的壳体的结构和壳体模具的结构更加简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