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滑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滑轮。
背景技术
推拉门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滑轮组件上的滚轮存在加工误差,
各滚轮的直径大小不一,推拉门窗在运动过程中,滚轮组件中存在与门窗滑轨产生不接触
的滚轮,这不仅导致推拉门窗滑行时出现卡滞的现象,同时存在与门窗脱轨的安全隐患。另
外,门窗上下滑轨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也存在误差,滑轨相对水平面存在一定的倾角,或者
滑轨表面产生变形而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同样会使得滚轮与滑轨不接触,最终也会导致
推拉门窗运动不顺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平衡以确保推拉门窗运行顺畅的三滑轮。
一种三滑轮,包括滚轮、用于安装所述滚轮并线性间隔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摆动铰
链和一个平衡铰链、以及收容所述摆动铰链和所述平衡铰链的壳体,所述平衡铰链连接在
两个所述摆动铰链之间;
所述摆动铰链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衡铰链铰接的第一铰接孔、用于安装所述滚
轮的第一安装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并用于与所述壳体铰接
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中穿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支点轴;
所述平衡铰链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孔相对应的第二铰接孔、以及位于
两所述第二铰接孔之间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滚轮的平衡
轴;
其中,所述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至少一个为长条型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孔相对应的两个支点孔、以
及位于两个所述支点孔之间的竖向设置的导向结构;所述支点轴安装在所述支点孔中,所
述平衡轴与所述导向结构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为U型槽口或腰型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滚轮相对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
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带有斜槽孔的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并用于
推拉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外壳滑动的推拉机构,所述支点轴与所述斜槽孔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拉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调节螺钉、以及设
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调节块,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调节块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固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调节螺钉的垫块,所述壳
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块滑动配合的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摆动铰链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第一安装孔和支
撑孔的中心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孔为长条型孔,所述长条型孔为腰型孔或长
圆弧型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为圆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铰链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第一侧板、以及连
接两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铰接孔、第一安装孔和支撑孔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所
述第一侧板上;
所述平衡铰链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位于两端的
两铰接部、以及连接在两所述铰接部之间的凸起部,所述第二铰接孔设置在所述铰接部上,
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外壳均为两端不封口且一面开口的长方体
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三滑轮,由于平衡铰链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摆动铰链,摆动铰链通过
支点轴与壳体铰接,平衡铰链通过平衡轴与壳体铰接,当滚轮产生加工误差或门窗滑轨产
生倾角时,会存在与门窗滑轨不接触而悬空的滚轮,在该悬空滚轮的重力作用下,摆动铰链
和平衡铰链将产生转动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可自动地、及时地缩小直至完全消除右
侧滚轮与门窗滑轨之间的悬空距离,悬空距离通过平衡铰链的自动平衡作用而得到有效填
补,最终使得所有滚轮均与门窗滑轨接触,确保推拉门窗运行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三滑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滑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摆动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平衡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右侧滚轮尺寸偏小的自动平衡示意图;
图7为中间滚轮尺寸偏小的自动平衡示意图;
图8为中间滚轮尺寸偏大的自动平衡示意图;
图9为滑轮使用高度存在差异的自动平衡示意图;
图10为门窗滑轨存在倾角的自动平衡示意图;
图11为三滑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
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
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同时参阅图1和图2。一种三滑轮,包括壳体400、滚轮300,两个摆动铰链100和一个
平衡铰链200。摆动铰链100和平衡铰链200均为长条状态,三者呈首尾连接的线性结构,平
衡铰链200铰接在两摆动铰链100之间,平衡铰链200和两摆动铰链100收容在壳体400内。
参阅图3,具体的,摆动铰链100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111、第一安装孔112和支撑孔
113,支撑孔113位于第一铰接孔111和第一安装孔112之间,第一安装孔112中穿设有销轴,
该销轴上安装有一个滚轮300。
参阅图4,具体的,平衡铰链200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211a和第二安装孔212a,第二
铰接孔211a位于平衡铰链200的两端,第二安装孔212a则位于平衡铰链200的中部,两摆动
铰链100的第一铰接孔111分别与平衡铰链200两端的第二铰接孔211a相对应,两个相互对
应的第一铰接孔111和第二铰接孔211a中安装有销轴,通过该销轴的作用,将平衡铰链200
和两摆动铰链100相互铰接在一起。
参阅图1和图5,壳体400上设置有支点孔413和导向结构,支点孔413的数量为两
个,导向结构位于两支点孔413之间,两支点孔413与两摆动铰链100上的支撑孔113相对应,
支点孔413和支撑孔113中穿设有支点轴700,通过该支点轴700的作用,将两摆动铰链100和
壳体400相互铰接在一起。平衡铰链200的第二安装孔212a中穿设有平衡轴800,该平衡轴
800的中段安装有一个滚轮300,同时,该平衡轴800的两端与壳体400上的导向结构形成滑
动配合的关系。当然,平衡轴800也可以不与壳体400上的导向结构配合。
参阅图5,具体的,导向结构为U型槽口或腰型槽412,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为腰型
槽412,该腰型槽412沿壳体400的高度方向延伸,即竖向设置在壳体400上。
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孔111和第二铰接孔211a中至少一个为长条型孔,长条型孔
可以为腰型孔或者长圆弧型孔,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孔211a均为腰型孔,该腰
型孔沿平衡铰链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腰型孔为水平设置状态,第一铰接孔111均
为圆孔;当然,第二铰接孔211a也可以均为圆孔,第一铰接孔111则均为腰型孔;可以理解,
平衡铰链200一端的第二铰接孔211a为圆孔,而其另一端的铰接孔为腰型孔也是可以的,只
要保证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孔111和第二铰接孔211a中至少存在一个为长条形孔即可。
进一步的,同一摆动铰链100上的第一铰接孔111、第一安装孔112和支撑孔113的
中心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当然,三者也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的,支撑孔113在摆动铰链
100上所处的高度高于第一安装孔112和支撑孔113所处的高度,第一安装孔112和支撑孔
113的高度相等。平衡铰链200上的第二铰接孔211a和第二安装孔212a可处于同一直线上,
也可以错开一定距离。壳体400上腰型槽412中心的高度低于两支点孔413中心在壳体400上
所处的高度。两支点孔413的高度则相等。
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的,滑轮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具体的,可以调节外壳500与
壳体400之间的相对高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500和推拉机构600,外壳500包围壳体400
而套装在壳体400上,外壳500上开设有两道斜槽孔521,两道斜槽孔521相对外壳500的高度
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当然,两道斜槽孔521的倾斜角度相等,倾斜方向相同,可以同时向左
或向右倾斜。支点轴700的两端容置在斜槽孔521中,并与斜槽孔521形成滑动配合关系。
参阅图1,推拉机构600包括调节螺钉610、调节块620和垫块630,外壳500上固定连
接有垫块630,垫块630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块631和竖直块632,水平块631上开设有垂直螺
纹孔631a,水平块631通过安装在该垂直螺纹孔631a中的螺栓与外壳500实现固定连接。壳
体400上靠近推拉机构600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411,该滑槽411中设置有调节块
620,该调节块620可以在滑槽411中实现上下滑动。调节螺钉610的一端穿过竖直块632上开
设的水平螺纹孔632a、并与调节块620螺纹连接。
摆动铰链100包括两第一侧板110和连接板120,两第一侧板110之间相对且平行设
置,连接板120为U型结构,连接板120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侧板110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孔
111、第一安装孔112和支撑孔113分别对应设置在每一块第一侧板110上。
平衡铰链200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板210,每一块第二侧板210包括铰
接部211和凸起部212,铰接部211位于第二侧板210的两端,凸起部212连接在每一块第二侧
板210上两铰接部211之间,凸起部212相对铰接部211沿平衡铰链200的宽度方向向外凸出
一定的距离,第二铰接孔211a设置在铰接部211上,第二安装孔212a设置在凸起部212上。
参阅图1,外壳500和壳体400均为长方体结构,均包括两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侧壁
520,以及连接两侧壁520的顶壁510,该长方体实际为两端不封口且一面开口平底U型结构。
参阅图6,当其中一个摆动铰链100上的滚轮300存在加工误差,例如,在门窗滑轨
900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下,右侧的摆动铰链100上的滚轮300直径相对其它两个滚轮300直
径偏小,此时,右侧的摆动铰链100绕右侧的支点轴700顺时针摆动,右侧的滚轮300向下相
对壳体400向下运动,同时,右侧的摆动铰链100带动平衡铰链200逆时针转动,而平衡铰链
200则带动左侧的摆动铰链100顺时针摆动,中间的滚轮300和左侧的滚轮300均相对壳体
400向上运动,最终使得三个滚轮300均与门窗滑轨900保持接触。换言之,由于滚轮300加工
误差使得右侧的滚轮300尺寸偏小,中间的滚轮300和左侧的滚轮300与门窗滑轨900接触,
而右侧的滚轮300处于悬空状态,右侧的滚轮300的悬空状态破坏了平衡铰链200的平衡,于
是在右侧的滚轮300重力的驱动下,摆动铰链100和平衡铰链200将产生转动而达到一个新
的平衡(即三个滚轮300均与门窗滑轨900接触),右侧的滚轮300与左侧的滚轮300及中间的
滚轮300产生反向运动,这样能自动地、及时地缩小直至完全消除右侧的滚轮300与门窗滑
轨900之间的悬空距离,也就是说,悬空距离通过平衡铰链200的自动平衡作用而得到有效
填补,从而使得三个滚轮300均与门窗滑轨900接触。平衡铰链200如同天平一般,当某一侧
的滚轮300尺寸相对另一侧的滚轮300尺寸偏大时,平衡铰链200将向滚轮300尺寸较大的一
侧倾斜。摆动铰链100相当于一杠杆,在处于悬空状态滚轮300的重力的作用下,摆动铰链
100将绕支点轴700产生摆动而实现所有滚轮与门窗滑轨900的接触。
在平衡铰链200的自动平衡过程中,由于壳体400上设置有腰型槽412,随着平衡铰
链200的转动,平衡轴800可以在腰型槽412中上下滑动而自动调整并找准其新的平衡点,确
保平衡铰链200顺利过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同时,第二铰接孔211a为腰型孔,该腰型
孔为连接平衡铰链200与摆动铰链100的销轴的左右运动提供活动空间,避免平衡铰链200
和摆动铰链100在转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现象。同一摆动铰链100上的第一铰接孔111、第一
安装孔112和支撑孔113的中心不处于同一直线上,也会使摆动铰链100的摆动更为顺畅。
参阅图7,又如,当中间的滚轮300相对左、右两滚轮300的尺寸偏小时,中间的滚轮
300处于悬空状态,在窗扇施加给左右两滚轮300的压力的作用下,平衡铰链200带动右侧的
摆动铰链100逆时针转动,右侧的滚轮300相对壳体400上升,平衡铰链200带动左侧的摆动
铰链100顺时针转动,左侧的滚轮300相对壳体400同样上升,平衡轴800相对腰型槽412向下
运动,中间的滚轮300相对壳体400向下运动,最后,平衡铰链200达到新的平衡,三个滚轮
300同时与门窗滑轨900接触。
参阅图8,再如,当中间的滚轮300相对左、右两滚轮300的尺寸偏大时,左、右两滚
轮300处于悬空状态,在窗扇给中间滚轮300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右侧的摆动铰链100相对右
侧的支点轴700顺时针转动,右侧的滚轮300相对壳体400下降,左侧的摆动铰链100相对左
侧的支点轴700逆时针转动,左侧的滚轮300相对壳体400同样下降,平衡轴800相对腰型槽
412向上运动,中间的滚轮300相对壳体400向上运动,最后,平衡铰链200达到新的平衡,三
个滚轮300同时与门窗滑轨900接触。
参阅图9和图10,当门窗滑轨900存在倾角或不平整时,或者在门窗安装过程中,左
右两侧滑轮存在使用高度上调节的误差,壳体400与门窗滑轨900之间产生一定的倾角X°,
导致存在不与门窗滑轨900接触的滚轮300。此时,平衡铰链200依然能起到自动平衡作用。
例如,当门窗滑轨900向左倾斜时,右侧的滚轮300向上运动,中间的滚轮300和左侧的滚轮
300则向下运动,最终使得三个滚轮300同时与门窗滑轨900接触。
参阅图1和图11,在调节滑轮使用高度的过程中,只需旋转调节螺钉610,由于垫块
630固定在外壳500上,调节螺钉610相当于丝杆的作用,调节螺钉610通过调节块620拉动壳
体400相对外壳500运动,继而使支点轴700在斜槽孔521中滑动,从而改变滑轮的使用高度。
具体的,当调节螺钉610带动壳体400相对外壳500向右运动时,支点轴700沿外壳500上的斜
槽孔521做斜向上运动,壳体400相对外壳500上升。当调节螺钉610带动壳体400相对外壳
500向左运动时,支点轴700沿外壳500上的斜槽孔521做斜向下运动,壳体400相对外壳500
下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