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4179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88566.4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193633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18申请日:20160831|||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8

主分类号:

E04G21/18

申请人: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磊

地址:

114039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建材路1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代理人:

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包括前板、后板、左板、右板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及后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均采用螺钉紧固,把手设置在前板上。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水平灰缝厚度及饱和度施工不易控制问题,确保砌体砌筑质量,避免产生落地灰现象,节约砂浆,减少不必要额外用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包括前板、后板、左板、右板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及后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均采用螺钉紧固,把手设置在前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与前板的高
度差b=砌筑体的厚度-(0.8~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与右板的高
度相同,在与前板、后板组装时,前板、后板的下端平齐,左板、右板的上端部与后板的上端
平齐,左板、右板的下端与前板的上端之间的差值t即为水平灰缝的厚度+(0.8~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后板之间
的距离a为砌筑墙体的厚度,通过调整后板与左板、右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
5.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施工
图,确定拟砌筑墙体的厚度a及灰缝的厚度t,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所述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
组装时依个人的施工习惯,从右向左砌筑时,右板可不安装;反之,左板可不安装;下边以从
右向左砌筑为例说明砌筑方法:
1)按常规砌筑底层(第一层)砌筑体如砖;
2)将该发明控制器骑座在砌筑好的第一层砌筑体上,右端顶靠在事先浇筑好的立柱
上;
3)填砂浆,砂浆距前板上部的距离约为(0.8~1.5mm),即留出按压砌筑体如砖的压缩
量,砂浆向后到后板呈斜坡装堆积,斜度控制在(0.5~1.0°)之间,抹浆均匀;
4)按照以往常规方法砌砖,按压砖的上表面与后板的上端平齐即可,从右到左逐一砌
筑,直到最左边结束;
5)手持把手向左移动该发明控制器,使右端与刚砌筑好的砌筑体对齐;
6)重复步骤3)、4)、5)直至该层砌筑完毕;
7)重复步骤2)、3)、4)、5)、6)即可完成该层框架墙体的砌筑。

说明书

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砌筑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砌筑水平灰
缝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砌筑技术领域,墙体的砌筑仍然主要由人工来完成,其水平灰缝的控
制一般采用皮数杆或挂线的方式控制,存在着如下问题:

1)水平灰缝的厚度不易控制,由于砌筑物如砖的规格不统一,每块砖的长、宽尺寸
误差大,且表面凸凹不平,施工过程中常常碰到挂线导致挂线跑偏等原因,即人为因素极易
导致水平灰缝厚度的控制困难;

2)灰缝的饱和度不易控制、灰缝粗糙不美观,人手工操作,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
程度不一,灰缝砂浆用量多少随意,故极易导致灰缝砂浆不是多就是少,很难保证砌体如砖
与砂浆的结合强度,即墙体的砌筑质量不易控制;

3)施工过程中产生落地灰的洒落的现象普遍,不仅浪费砂浆,又增加不必要的用
工,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
采用该装置的施工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水平灰缝厚度及饱和度施工不易控制
问题,确保砌体砌筑质量,避免产生落地灰现象,节约砂浆,减少不必要额外用工,降低工人
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包括前板、后板、左板、右板及把手,所述前板与左板、
右板之间及后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均采用螺钉紧固,把手设置在前板上。

所述后板与前板的高度差b=砌筑体的厚度-(0.8~1.5mm)。

所述左板与右板的高度相同,在与前板、后板组装时,前板、后板的下端平齐,左
板、右板的上端部与后板的上端平齐,左板、右板的下端与前板的上端之间的差值t即为水
平灰缝的厚度+(0.8~1.5mm)。

所述前板与后板之间的距离a为砌筑墙体的厚度,通过调整后板与左板、右板之间
的相对位置调节。

其施工及使用方法如下:

根据施工图,确定拟砌筑墙体的厚度a及灰缝的厚度t,按照上述方法组装该发明
控制器,组装时依个人的施工习惯,从右向左砌筑时,右板可不安装;反之,左板可不安装;
下边以从右向左砌筑为例说明砌筑方法:

1)按常规砌筑底层(第一层)砌筑体如砖;

2)将该发明控制器骑座在砌筑好的第一层砌筑体上,右端顶靠在事先浇筑好的立
柱上;

3)填砂浆,砂浆距前板上部的距离约为(0.8~1.5mm),即留出按压砌筑体如砖的
压缩量,砂浆向后到后板呈斜坡装堆积,斜度控制在(0.5~1.0°)之间,抹浆均匀;

4)按照以往常规方法砌砖,按压砖的上表面与后板的上端平齐即可,从右到左逐
一砌筑,直到最左边结束;

5)手持把手向左移动该发明控制器,使右端与刚砌筑好的砌筑体对齐;

6)重复步骤3)、4)、5)直至该层砌筑完毕;

7)重复步骤2)、3)、4)、5)、6)即可完成该层框架墙体的砌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水平灰缝厚度及饱和度施工不易控制问题,确保砌
体砌筑质量;

2)可避免产生落地灰现象,节约砂浆,减少不必要额外用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3)灰缝整齐划一、美观;

4)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储运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前板 2-右板 3-后板 4-左板 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包括前板1、后板3、左板4、右板
2及把手5,所述前板1与左板4、右板2之间及后板3与左板4、右板2之间均采用螺钉紧固,构
成一矩形框架,把手5设置在前板1上。

所述后板3与前板1的高度差b=砌筑体的厚度-0.8~1.5mm。

所述左板4与右板2的高度相同,在与前板1、后板3组装时,前板1、后板3的下端平
齐,左板4、右板2的上端部与后板3的上端平齐,左板4、右板2的下端与前板1的上端之间的
差值t即为水平灰缝的厚度+0.8~1.5mm。

所述前板1与后板3之间的距离a为砌筑墙体的厚度,通过调整后板3与左板4、右板
2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以满足不同砌筑墙体厚度时使用。

施工及使用方法如下:

根据施工图,确定拟砌筑墙体的厚度a及灰缝的厚度t,按照上述方法组装该发明
控制器。按照个人的施工习惯,从右向左砌筑时,右板2可不安装;反之,左板4可不安装。下
边以从右向左砌筑为例说明砌筑方法。

1)按常规砌筑底层(第一层)砌筑体如砖。

2)将该发明控制器骑座在砌筑好的第一层砌筑体上,右端顶靠在事先浇筑好的立
柱上。

3)填砂浆,砂浆距前板1上部的距离约为0.8~1.5mm,即留出按压砌筑体如砖的压
缩量,砂浆向后到后板呈斜坡装堆积,斜度控制在0.5~1.0°之间,抹浆均匀,确保砌砖后砂
浆不产生落地灰现象。

4)按照以往常规方法砌砖,按压砖的上表面与后板3的上端平齐即可,从右到左逐
一砌筑,直到最左边结束。

5)手持把手5向左移动该发明控制器,使右端与刚砌筑好的砌筑体对齐。

6)重复步骤3)、4)、5)直至该层砌筑完毕。

7)重复步骤2)、3)、4)、5)、6)即可完成该层框架墙体的砌筑。

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筑水平灰缝控制器及施工方法,包括前板、后板、左板、右板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及后板与左板、右板之间均采用螺钉紧固,把手设置在前板上。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水平灰缝厚度及饱和度施工不易控制问题,确保砌体砌筑质量,避免产生落地灰现象,节约砂浆,减少不必要额外用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