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绞吸式挖泥船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泥船,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绞吸式挖泥船。
背景技术
挖泥船是负责清挖水道与河川淤泥,以便其他船舶顺利通过。绞吸式挖泥船是在
疏滩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它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旋转绞刀装置,
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
物料堆积场,它的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
较低的挖泥船,是良好的水下挖掘机械。
现有的绞吸式挖泥船存在挖泥效率低、操作繁琐和结构复杂的缺点,因此亟需研
发一种挖泥效率高、操作简单和结构简单的高效绞吸式挖泥船。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绞吸式挖泥船挖泥效率低、操作繁琐和结构复杂的缺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泥效率高、操作简单和结构简单的高效绞吸式挖泥
船。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高效绞吸式挖泥船,包括有左支
架、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电机、铰刀、第一连杆、滑块、右支架、滑轨、第一齿轮、小皮带
轮、第二电机、平皮带、收集箱、吸泥泵、第一软管、导向环、抽泥罩、第二齿轮、大皮带轮、第
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圆盘、第二连杆、第三电机、旋转叶片、第二软管和挖泥船;挖泥船的
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支架、收集箱和右支架,右支架内的顶部右方连接有第二电机,第
二电机的正前方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前侧连接有小皮带轮,右支架内的右壁上连
接有第二齿轮和大皮带轮,且第二齿轮位于大皮带轮的上方,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
二齿轮的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大皮带
轮与小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大皮带轮的正前方连接有圆盘,圆盘上连接有第二连杆,第
二连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底端连接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位于收集箱内,
收集箱内的底部左侧设有吸泥泵,吸泥泵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穿过收集箱的
左壁,第一软管的底端连接有抽泥罩,吸泥泵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软管,左支架的右侧设有滑
轨和第一支板,且滑轨位于第一支板的上方,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的右侧与第二连接杆的
左端相连接,滑块的左侧前方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支板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的
右侧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右端连接有导向环,第一软管穿过导向环,第一连杆
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底端连接有铰刀。
优选地,还包括有气缸,第一连杆的底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与第一电机连
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滤网,抽泥罩的底部设有滤网。
优选地,旋转叶片上开有小孔。
优选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材质均为Q235钢。
优选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右支架为L形。
工作原理:起初,第一连杆位于挖泥船的前方。当需要进行挖泥时,工人启动第二
电机不断地顺转和反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小皮带轮不断地顺转和反转,第一齿轮
带动第二齿轮不断地反转和顺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连接杆左右摆动,第一连接杆带动第
二连接杆左右移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滑块左右移动,滑块带动第一连杆及第一连杆以下部
分左右摆动,同时启动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带动铰刀转动,铰刀对河底的土层进行挖
断,河底的泥土分散开来,同时启动吸泥泵工作,吸泥泵将河底的泥土通过抽泥罩、第一软
管和第二软管抽取到收集箱内,小皮带轮通过平皮带带动大皮带轮不断地顺转和反转,大
皮带轮带动圆盘不断地顺转和反转,圆盘带动第二连杆及第二连杆以下部分左右摆动,同
时启动第三电机转动,第三电机带动旋转叶片转动,旋转叶片对吸入的泥土进行充分搅拌,
防止泥土凝固将第二软管堵住。当抽取了一定量的泥土后,吸泥泵和第一电机均停止工作;
滑块复位后,第二电机停止工作;旋转叶片复位后,第三电机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气缸,第一连杆的底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与第一电机连接,所
以当铰刀需要向下调节时,启动气缸伸长,气缸带动第一电机和铰刀向下移动,当铰刀与河
底接触时,气缸停止伸长,当抽取到适量的泥土后,第一电机停止工作;滑块复位后,第二电
机停止工作;然后启动气缸缩回,带动铰刀复位。
因为还包括有滤网,抽泥罩的底部设有滤网,所以可以防止杂草等吸入第一软管
和吸泥泵,防止将第一软管或吸泥泵阻塞。
因为旋转叶片上开有小孔,所以旋转叶片更加地轻巧,旋转更加地自如。
因为左支架和右支架的材质均为Q235钢,所以左支架和右支架不易生锈,使用寿
命长。
因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精准地调节转速,使
运行更加地平稳。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挖泥效率高、操作简单和结构简单的效果,且该挖泥船的成本较低、
实用性强,可用于挖深、加宽和清理航道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支架,2-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一电机,5-铰刀,6-第
一连杆,7-滑块,8-右支架,9-滑轨,10-第一齿轮,11-小皮带轮,12-第二电机,13-平皮带,
14-收集箱,15-吸泥泵,16-第一软管,17-导向环,18-抽泥罩,19-第二齿轮,20-大皮带轮,
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圆盘,24-第二连杆,25-第三电机,26-旋转叶片,27-第
二软管,28-挖泥船,29-气缸,30-滤网,31-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效绞吸式挖泥船,如图1-4所示,包括有左支架1、第一支板2、第二支板3、第
一电机4、铰刀5、第一连杆6、滑块7、右支架8、滑轨9、第一齿轮10、小皮带轮11、第二电机12、
平皮带13、收集箱14、吸泥泵15、第一软管16、导向环17、抽泥罩18、第二齿轮19、大皮带轮
20、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圆盘23、第二连杆24、第三电机25、旋转叶片26、第二软管
27和挖泥船28;挖泥船28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支架1、收集箱14和右支架8,右支架8
内的顶部右方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正前方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的
前侧连接有小皮带轮11,右支架8内的右壁上连接有第二齿轮19和大皮带轮20,且第二齿轮
19位于大皮带轮20的上方,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0啮合,第二齿轮19的前侧铰接连接有
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的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大皮带轮20与小皮带轮11
之间绕有平皮带13,大皮带轮20的正前方连接有圆盘23,圆盘23上连接有第二连杆24,第二
连杆24的底端连接有第三电机25,第三电机25的底端连接有旋转叶片26,旋转叶片26位于
收集箱14内,收集箱14内的底部左侧设有吸泥泵15,吸泥泵15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软管16,第
一软管16穿过收集箱14的左壁,第一软管16的底端连接有抽泥罩18,吸泥泵15的右侧连接
有第二软管27,左支架1的右侧设有滑轨9和第一支板2,且滑轨9位于第一支板2的上方,滑
轨9上设有滑块7,滑块7的右侧与第二连接杆22的左端相连接,滑块7的左侧前方连接有第
一连杆6,第一连杆6与第一支板2铰接连接,第一连杆6的右侧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板2,第一
支板2的右端连接有导向环17,第一软管16穿过导向环17,第一连杆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电
机4,第一电机4的底端连接有铰刀5。
还包括有气缸29,第一连杆6的底端连接有气缸29,气缸29的底部与第一电机4连
接。
还包括有滤网30,抽泥罩18的底部设有滤网30。
旋转叶片26上开有小孔31。
左支架1和右支架8的材质均为Q235钢。
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2和第三电机25均为伺服电机。
右支架8为L形。
工作原理:起初,第一连杆6位于挖泥船28的前方。当需要进行挖泥时,工人启动第
二电机12不断地顺转和反转,第二电机12带动第一齿轮10和小皮带轮11不断地顺转和反
转,第一齿轮10带动第二齿轮19不断地反转和顺转,第二齿轮19带动第一连接杆21左右摆
动,第一连接杆21带动第二连接杆22左右移动,第二连接杆22带动滑块7左右移动,滑块7带
动第一连杆6及第一连杆6以下部分左右摆动,同时启动第一电机4转动,第一电机4带动铰
刀5转动,铰刀5对河底的土层进行挖断,河底的泥土分散开来,同时启动吸泥泵15工作,吸
泥泵15将河底的泥土通过抽泥罩18、第一软管16和第二软管27抽取到收集箱14内,小皮带
轮11通过平皮带13带动大皮带轮20不断地顺转和反转,大皮带轮20带动圆盘23不断地顺转
和反转,圆盘23带动第二连杆24及第二连杆24以下部分左右摆动,同时启动第三电机25转
动,第三电机25带动旋转叶片26转动,旋转叶片26对吸入的泥土进行充分搅拌,防止泥土凝
固将第二软管27堵住。当抽取了一定量的泥土后,吸泥泵15和第一电机4均停止工作;滑块7
复位后,第二电机12停止工作;旋转叶片26复位后,第三电机25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气缸29,第一连杆6的底端连接有气缸29,气缸29的底部与第一电机
4连接,所以当铰刀5需要向下调节时,启动气缸29伸长,气缸29带动第一电机4和铰刀5向下
移动,当铰刀5与河底接触时,气缸29停止伸长,当抽取到适量的泥土后,第一电机4停止工
作;滑块7复位后,第二电机12停止工作;然后启动气缸29缩回,带动铰刀5复位。
因为还包括有滤网30,抽泥罩18的底部设有滤网30,所以可以防止杂草等吸入第
一软管16和吸泥泵15,防止将第一软管16或吸泥泵15阻塞。
因为旋转叶片26上开有小孔31,所以旋转叶片26更加地轻巧,旋转更加地自如。
因为左支架1和右支架8的材质均为Q235钢,所以左支架1和右支架8不易生锈,使
用寿命长。
因为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2和第三电机25均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精准地调节转
速,使运行更加地平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