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4091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56412.2

申请日:

2016.07.13

公开号:

CN106192660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7/34申请日:20160713|||公开

IPC分类号:

E01C7/34

主分类号:

E01C7/34

申请人:

鄂尔多斯市路泰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高仲; 李建军; 牛建平; 罗志宝; 田小; 张强; 张志彪; 党志龙; 肖国春; 乔满良; 王永生; 刘晓琴; 祁鑫

地址: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景致环路33号亿鸿国际城综合商务楼A2号楼1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李思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公路技术领域。该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垫层;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先采用碎石撒布机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布粒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所述粒料上,形成所述基层,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6.5%;S3、铺设面层。该施工方法不再需要建立稳定土拌合站,也不需要搭建高压输入电路,而且,工序衔接紧凑、机械化程度高、便于现场操控、避免了粒料二次倒运,尤其在农牧区施工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垫层,将砂砾或12%的石灰土铺设在路基上,形成所述垫层;
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先采用碎石撒布机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布粒
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所述粒料上,形成
所述基层,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6.5%;
S3、铺设面层,在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砂、掺土的砂
砾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任一种,形成所述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所述粉
料撒布车的行进速度范围为2km/h~2.5km/h,所述粉料撒布车撒布所述水泥之前,包括采
用1m2大小的土工布校准所述粉料撒布车的水泥撒布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撒布所
述水泥之后,还包括采用冷再生机按照预定的水流量和行进速度进行拌合,拌合的深度到
达所述垫层的上表面以下0.5cm~1cm,所述冷再生机相邻两次拌和之间纵向重叠20cm~
30cm,横向重叠50cm~8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再生机前进拌
和时,工作速度的范围为13m/min~16m/min,其铣刨鼓的转速的范围为137r/min~167r/
min;所述冷再生机后退拌和时,工作速度的范围为6m/min~9m/min,其铣刨鼓的转速的范
围为100r/min~137r/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再生机前进拌
和之后还包括:
S23、整形碾压,首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初压;然后,采用所述平地机对路面
进行整形;最后,采用钢轮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与所
述S2之间还包括:
S12、铺设底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铺设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形成所述底
基层。
7.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铺设的垫层、基层和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
采用砂砾或12%的石灰土制成;所述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制成,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
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6.5%,所述面层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
料、沥青砂、掺土的砂砾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任一种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基层,所述底基层铺设
于所述垫层与所述基层之间,所述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的厚度范围为15cm~
20cm,所述底基层的厚度范围为20cm~32cm,所述基层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所述面层
的厚度范围为3cm~5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采用砂砾制成、且厚度
为20cm,或者,所述垫层采用12%的石灰土制成、且厚度为15cm,所述底基层的厚度为25cm,
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8cm,所述面层的厚度为4cm。

说明书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是是整个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在短途运输中能作为集散支线以弥
补铁路、水运和空运的不足,在长途运输中又起着干线的作用。公路对人民生活、国家经济
都起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铺设公路的地方大多为农林用地、
施工用电困难、运输距离较远,混合料在拌和、运输、卸料、摊铺过程中易产生离析、表面失
水严重的缺陷,并且,容易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不能完成工序作业。

此外,传统拌合施工大多采用人工撒布水泥的方式,这样,不仅需要大量体力劳
动、造成大量粉尘,而且水泥剂量难以准确控制,拌合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公路路面结构复
杂、施工困难、基层铺设难以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垫层,将砂砾或12%的石灰土铺设在路基上,形成所述垫层;

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先采用碎石撒布机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
布粒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所述粒料上,
形成所述基层,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
6.5%;

S3、铺设面层,在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砂、掺土
的砂砾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任一种,形成所述面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S2中,所述粉料撒布车的行进速度范围为2km/h~2.5km/h,所述
粉料撒布车撒布所述水泥之前,包括采用1m2大小的土工布校准所述粉料撒布车的水泥撒
布量。

进一步的,在所述S2中,撒布所述水泥之后,还包括采用冷再生机按照预定的水流
量和行进速度进行拌合,拌合的深度到达所述垫层的上表面以下0.5cm~1cm,所述冷再生
机相邻两次拌和之间纵向重叠20cm~30cm,横向重叠50cm~80cm。

进一步的,所述冷再生机前进拌和时,工作速度的范围为13m/min~16m/min,其铣
刨鼓的转速的范围为137r/min~167r/min;所述冷再生机后退拌和时,工作速度的范围为
6m/min~9m/min,其铣刨鼓的转速的范围为100r/min~137r/min。

进一步的,所述S1与所述S2之间还包括:

S12、铺设底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铺设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形成所
述底基层。

进一步的,所述S3之后还包括:

S4、整形碾压,首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初压;然后,采用所述平地机对路
面进行整形;最后,采用钢轮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而上铺设的垫层、基层
和面层,所述垫层采用砂砾或12%的石灰土制成;所述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制成,所述基
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6.5%,所述面层沥青混凝
土、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砂、掺土的砂砾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任一种形成。

进一步的,公路路面结构还包括底基层,所述底基层铺设于所述垫层与所述基层
之间,所述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所述底基层的厚度范围为20cm~
32cm,所述基层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所述面层的厚度范围为3cm~5cm。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采用砂砾制成、且厚度为20cm,或者,所述垫层采用12%的石
灰土制成、且厚度为15cm,所述底基层的厚度为25cm,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8cm,所述面层的
厚度为4cm。

相比于现有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具
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在铺设基层的步骤中,先采用碎石撒布机
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布粒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
量均匀撒布于粒料上,形成基层,这样采用水泥稳定粒料,不再需要建立稳定土拌合站,也
不需要搭建高压输入电路,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工序衔接紧凑、机械化程度高、便
于现场操控、避免了粒料二次倒运。此外,施工质量可靠、周期短、速度快、效益高、环保节
能,尤其在农牧区施工效益显著。

相比于现有公路路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其原料便宜、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更重要的是,基
层为半刚性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制成,其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
围为5.0%~6.5%,具有较高的刚度、较强的载荷扩散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抗
疲劳强度和水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采用图1所示施工方法而建筑的的公路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采用图3所示施工方法而建筑的的公路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垫层100;基层200;面层300;底基层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
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
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采用图1所示施
工方法而建筑的的公路路面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半刚性
基层、底基层施工,尤其适用于农村公路半刚性基层施工,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垫层,将砂砾或12%的石灰土铺设在路基上,形成所述垫层。

如图2所示,垫层100作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最底层,用于直接与路基接触。本实施例
中,垫层100可以采用砂砾或12%的石灰土形成,其中,12%的石灰土是指石灰重量占12%、
土重量占88%的混合物。

具体的,垫层100采用砂砾形成,其厚度的范围可以是15cm~20cm,优选为20cm;垫
层100采用砂砾形成,其厚度的范围可以是15cm~18cm,优选为15cm。这样,垫层100将起到
较好的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此外,为提高垫层100的质量,还需对垫层100进行平整、密实处理,并将垫层100表
面的泥土、杂物、离析部位、等清除干净,以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先采用碎石撒布机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
布粒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所述粒料上,
形成所述基层,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
6.5%。

如图2所示,基层200是设置在面层300之下,并与面层300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
作用传布到垫层100,起到承重的作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铺设基层200之前,首先,还需根据各项指标做好矿料级配、
标准击实、配合比设计、水泥剂量标准曲线等各类标准试验,提前备好试验合格的水泥。

然后,进行施工放样,具体的,在垫层100的上表面利用拓普康全站仪标记道路中
线以及基层200的边线,基层200两边的边线之间的距离比原设计的基层200的宽度超出
40cm~50cm,基层200两边的边线将作为后续拌合过程中冷再生机的导向线。同时,在直线
段部分每隔15m~20m设立一个标记桩,在平曲线部分每隔10m~15m设立一个标记桩。此外,
进行高程测量,复核纵断高程和横坡,并根据拟定松铺系数,定出原料的虚铺厚度。

本实施例中,基层200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制成,水泥稳定粒料为水泥稳定砂砾或水
泥稳定碎石,这样,基层200为半刚性基层,其具有良好的应力扩散性能,且水稳定性好、造
价低。

具体的,首先,根据预计的宽度、厚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粒料的天然含水率、矿
料中各档集料的掺配比例,利用碎石撒布机将粒料分层撒布于垫层100的上表面,或者,利
用碎石撒布机将天然级配的粒料按照预计的宽度、厚度以及每车粒料的质量或体积分层撒
布于垫层100的上表面;接着,采用平地机将撒布的粒料整平,或者采用摊铺箱的熨平板将
撒布的粒料整平;然后,根据最大干密度、宽度、厚度计算出每平米水泥撒布量,并采用粉料
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粒料上,形成基层200。

基层200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优选为18cm,基层200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
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6.5%。

具体的,为保证水泥撒布的均匀性,粉料撒布车的行进速度范围为2km/h~2.5km/
h。粉料撒布车撒布水泥之前,还需采用1m2大小的土工布校准粉料撒布车的水泥撒布量,以
精确控制单位面积的水泥撒布量。

撒布所述水泥之后,还需要采用冷再生机按照预定的水流量和行进速度进行拌
合,首先根据粒料天然含水量、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冷再生机的水流量确定冷再生
机的单位面积拌和水量,以及确定冷再生机的工作速度与铣刨鼓的转速的最佳匹配。

具体的,为充分保证拌合的均匀性,冷再生机前进拌和时,工作速度的范围为13m/
min~16m/min,其铣刨鼓的转速的范围为137r/min~167r/min;所述冷再生机后退拌和时,
工作速度的范围为6m/min~9m/min,其铣刨鼓的转速的范围为100r/min~137r/min。

为进一步保证水泥撒布的均匀性,拌合的深度到达垫层100的上表面以下0.5cm~
1cm,冷再生机相邻两次拌和之间纵向重叠20cm~30cm,横向重叠50cm~80cm,以确保不漏
拌和减少横向接缝。

实际中,应定时检查拌和深度、拌和均匀性和含水量,并及时调整冷再生机的工作
状况。冷再生机每次起步拌和时,工作速度应调整至最小,以保证每一段落的起始及终止位
置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状态。并且,因冷再生机用水量较大,应安排水车定时供应
水源。

S23、整形碾压,首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初压;然后,采用所述平地机对
路面进行整形;最后,采用钢轮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

具体的,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初压时,工作速度不超过3km/h。

初压完成后,采用平地机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
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时相
邻两轮重叠1/2~1/3轮宽;直线和未超高的平曲线路段,由两侧向道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
中);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保证由底处向高处逐步碾压(即先低后高)。优选碾
压4~6遍,钢轮压路机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关于钢轮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
遍的速度范围为1.5km/h~2.5km/h,之后几遍的速度范围为2.0km/h~3.0km/h。

此外,在碾压过程中,严禁钢轮压路机在已经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
急刹车,以保证基层200的表面不受破坏。基层200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果水分蒸发过
快,应补洒水份。

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的基层200,需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
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碾压完成后,需测定压实度,压实度不足应进行补压。测定
压实度的同时,利用三米直尺按规定检测平整度,若检测不合格需继续碾压。在碾压过程
中,若路面产生台阶,应采用扇形消迹、先静后振的方法碾压。

基层200施工完毕后,需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养生。采用洒水或覆盖薄
膜的方式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气温较低时应适当延长养生时间。

S3、铺设面层,在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砂、掺土
的砂砾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任一种,形成所述面层。

本实施例中,面层300优选采用沥青混凝土制成,面层的厚度范围为3cm~5cm,优
选为4cm。面层300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具有
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能够长期承受行车荷载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以及降水的侵
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此外,为保证位于下方的层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上方的层结构,垫层100、基
层200、面层300的宽度依次减小,并且,面层300的宽度比基层200的宽度窄至少30cm,从而,
能够充分保证公路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使得到拌合均匀的半刚性基层,
不需要建立稳定土拌合站,也不需要搭建高压输入电路,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工序
衔接紧凑、机械化程度高、便于现场操控、避免了粒料二次倒运。此外,施工质量可靠、周期
短、速度快、效益高、环保节能,尤其在农牧区施工效益显著。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其原料便宜、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更重要的是,
基层为半刚性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制成,其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
范围为5.0%~6.5%,具有较高的刚度、较强的载荷扩散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
抗疲劳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够很好地作为低级公路适用于农村地区。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采用图3所示施
工方法而建筑的的公路路面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
构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类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
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铺设底基层的步骤,能够很好地适用于铺设高级公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垫层,将砂砾或12%的石灰土铺设在路基上,形成所述垫层。

如图4所示,垫层100作为公路路面结构的最底层,用于直接与路基接触。垫层100
采用砂砾或12%的石灰土制成,垫层100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具体的,垫层100采用砂
砾形成,其厚度的范围可以是15cm~20cm,优选为20cm;垫层100采用砂砾形成,其厚度的范
围可以是15cm~18cm,优选为15cm。这样,垫层100将起到较好的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
用。

S12、铺设底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铺设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形成所
述底基层。

如图4所示,底基层400铺设于垫层100与基层200之间,并与面层300、基层200一起
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是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底基层400采用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形成,首先,根据预计宽度、厚度、最
大干密度、压实度、粒料的天然含水率、矿料中各档集料的掺配比例用碎石撒布车将粒粒分
层撒布,并用平地机或摊铺箱的熨平板整平,然后,根据最大干密度、宽度、厚度计算每平米
水泥撒布量,并采用粉料撒布车进行撒布,最后,采用冷再生机对水泥稳定砾石或水泥稳定
碎石进行拌和,形成底基层400。底基层400的厚度范围为20cm~32cm,优选为25cm。

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先采用碎石撒布机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
布粒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所述粒料上,
形成所述基层,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
6.5%。

如图4所示,基层200是设置在底基层400与面层300之间,并与面层300一起将车轮
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400以及垫层100,起主要承重的作用。基层200的厚度范围为
15cm~20cm,优选为18cm,基层200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
5.0%~6.5%。

S23、整形碾压,首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初压;然后,采用所述平地机对
路面进行整形;最后,采用钢轮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

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初压时,工作速度不超过3km/h。

初压完成后,采用平地机整形时,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
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基层200施工完毕后,需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养生。

S3、铺设面层,在所述基层的上方铺设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砂、掺土
的砂砾与碎石的混合料中的任一种,形成所述面层。

面层300优选采用沥青混凝土制成,面层的厚度范围为3cm~5cm,优选为4cm。能够
长期承受行车荷载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以及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此外,为保证位于下方的层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撑位于上方的层结构,垫层100、底
基层400、基层200、面层300的宽度依次减小,并且,面层300的宽度比基层200的宽度窄至少
30cm,从而,能够充分保证公路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不仅具有实施例1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效
果,而且增加了铺设底基层400的步骤,增强了公路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抗拉强度、抗疲劳
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够很好地适用于高级公路的铺设。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不仅具有实施例1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效果,而
且在垫层100与基层200之间铺设了底基层400,增强了公路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抗拉强
度、抗疲劳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够很好地作为高级公路适用于城市地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公路技术领域。该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垫层;S2、铺设基层,在所述垫层的上方,先采用碎石撒布机按照预定宽度、厚度分层撒布粒料,并采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粉料撒布车将水泥按预定剂量均匀撒布于所述粒料上,形成所述基层,所述基层中水泥含量的范围为4.55.5,水含量的范围为5.06.5;S3、铺设面层。该施工方法不再需要建立稳定土拌合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