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4060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48113.6

申请日:

2013.08.09

公开号:

CN103410422A

公开日:

2013.11.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6B 7/14申请公布日:201311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7/14申请日:20130809|||公开

IPC分类号:

E06B7/14

主分类号:

E06B7/14

申请人:

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友; 温喜廉; 吴赞波; 王立衡; 廖志三

地址:

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476号之一10-17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黄冠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压顶或飘板,在压顶或飘板上表面制作挡水带,压顶或飘板及挡水带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中,挡水带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的空间;压顶或飘板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步骤二:安装窗框,清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步骤三: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本发明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能有效阻止雨水渗入,并能把雨水汇集并排出窗外,防排结合,达到外窗防渗漏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压顶或飘板,在压顶或飘板上表面制作挡水带,压顶或飘板及挡水带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中,挡水带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的空间;压顶或飘板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
步骤二:安装窗框,清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
步骤三: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压顶或飘板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拆模后,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压顶或飘板设置的坡度为3%-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抗裂防水砂浆为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挡水带的延伸方向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平行。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的高度为20-30mm,宽度为30-45mm。

说明书

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窗施工技术,具体涉及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外墙窗的施工中,采用传统的外窗防水方式,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施工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窗框周边渗漏,如外窗和洞口墙体连结部位填塞密封材料填充不实、防水密封胶施工不当、内外窗台板没有向外找坡或留置坡度不够、随时间增长密封胶的老化等,都会导致雨季来临之际,外窗两侧及窗台出现不同程度渗水,破坏外墙窗的完整性及完好性,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影响金属外窗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施工方法,增强防漏处理,提高防渗漏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压顶或飘板,在压顶或飘板上表面制作挡水带,压顶或飘板及挡水带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中,挡水带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的空间;压顶或飘板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
步骤二:安装窗框,清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
步骤三: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
这样的方案可使窗框四周出现的渗漏水通过集中于挡水带区域内并通过压顶或飘板的坡度向窗外排出,与采用抗裂防水砂浆塞缝、涂刷防水涂料、打胶 封闭缝隙等措施结合,实现多道防线设置、薄弱节点上补强,防、排结合,达到外窗防渗漏的目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压顶或飘板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拆模后,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压顶或飘板设置的坡度为3%-5%。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抗裂防水砂浆为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挡水带的延伸方向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平行。
更优地,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的高度为20-30mm,宽度为30-45mm。
本发明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能有效阻止雨水渗入,并能把雨水汇集并排出窗外,防排结合,达到外窗防渗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的施工结构示意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的第二种施工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顶;2、挡水带;3、墙体;4、窗框;5、飘板;6、墙体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图1和图2所示为以施工平窗窗台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压顶1,在压顶1上表面制作挡水带2,压顶1及挡水带2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3中,如图1中所示,墙体边缘6表示墙体3与窗洞的分界线,两个墙体边缘6之间的区域表示窗洞,两外侧的区域表示墙体3的内部;其中挡水带2设置在压顶1内侧,其延伸方向与压顶1的外边缘平行,即平行于长边方向,此外还在两端延伸出平行于短边方向的端部,最终形成“凵”字形形状,“凵”字形状挡水带2中的两个“丨”形和“一”形的两端部均伸进墙体3的内部。挡水带2的高度为25mm,宽度为35mm,高度的设置范围可以为20-30mm,宽度的设置范围可以为30-45mm。挡水带2与压顶1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4的空间;压顶1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本实施例中,压顶1设置的坡度为3%,也可以是设置为5%的坡度。挡水带2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压顶1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2拆模后,对挡水带2和压顶1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
步骤二:安装窗框4,清理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空隙,用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
步骤三: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
实施例二:图3所示为以施工外飘窗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飘板5,在飘板5上表面制作挡水带2,飘板5及挡水带2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3中,挡水带2与飘板5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4的空间;飘板5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本实施例中,飘板5设置的坡度为4%,也可以是设置为3%-5%的坡度。挡水带2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飘板5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2拆模后,对挡水带2和飘板5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其中挡水带2设在靠近飘板5外边缘的部分,挡水带2的延伸方向与外边缘平行,本实施例中,如图3,飘板5的其中一条短边和其中一条长边外露出墙体外,即该短边及该长边为飘板5的外边缘,挡水带2沿该外边缘方向呈“L”形形状;若该飘板5是三边露出于窗洞的墙体3外,则挡水带2的延伸方向也应相应地与三边平行,成为“凵”字形。挡水带2的高度为20mm,宽度为45mm。
步骤二:安装窗框4,清理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空隙,用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
步骤三: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10422A43申请公布日20131127CN103410422ACN103410422A21申请号201310348113622申请日20130809E06B7/1420060171申请人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地址51006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476号之一1017层72发明人李建友温喜廉吴赞波王立衡廖志三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代理人黄冠华54发明名称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压顶或飘板,在压顶或飘板上表面制作挡水带,压顶或飘板及挡水带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

2、中,挡水带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的空间;压顶或飘板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步骤二安装窗框,清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步骤三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本发明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能有效阻止雨水渗入,并能把雨水汇集并排出窗外,防排结合,达到外窗防渗漏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10422ACN103410422A1/1页21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压顶或飘板,在压顶或飘板上表面制。

3、作挡水带,压顶或飘板及挡水带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中,挡水带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的空间;压顶或飘板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步骤二安装窗框,清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步骤三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压顶或飘板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拆模后,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压顶或飘板设置的坡度为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抗裂防水砂浆为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挡水带的延伸方向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的高度为2030MM,宽度为3045MM。权利要求书CN103410422A1/3页3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外窗施工技术,。

5、具体涉及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外墙窗的施工中,采用传统的外窗防水方式,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施工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窗框周边渗漏,如外窗和洞口墙体连结部位填塞密封材料填充不实、防水密封胶施工不当、内外窗台板没有向外找坡或留置坡度不够、随时间增长密封胶的老化等,都会导致雨季来临之际,外窗两侧及窗台出现不同程度渗水,破坏外墙窗的完整性及完好性,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影响金属外窗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施工方法,增强防漏处理,提高防渗漏效果。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窗防渗漏。

6、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步骤一制作压顶或飘板,在压顶或飘板上表面制作挡水带,压顶或飘板及挡水带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中,挡水带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的空间;压顶或飘板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0006步骤二安装窗框,清理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用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0007步骤三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0008这样的方案可使窗框四周出现的渗漏水通过集中于挡水带区域内并通过压顶或飘板的坡度向窗外排出,与采用抗裂防水砂浆塞缝、涂刷防水涂料、打胶封闭缝隙等措施结合,实现多道防线设置、薄弱节点上补强,防、排结合,达到外窗防渗漏的目的。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7、,所述步骤一中,挡水带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压顶或飘板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拆模后,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0010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对挡水带和压顶或飘板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压顶或飘板设置的坡度为35。0012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抗裂防水砂浆为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挡水带的延伸方向与压顶或飘板的外边缘平行。0014更优地,所述步。

8、骤一中,挡水带的高度为2030MM,宽度为3045MM。0015本发明的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能有效阻止雨水渗入,并能把雨水汇集并排出窗外,防排结合,达到外窗防渗漏的目的。说明书CN103410422A2/3页4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的施工结构示意平面图。0017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0018图3是本发明外窗防渗漏施工方法的第二种施工平面结构示意图。0019其中,1、压顶;2、挡水带;3、墙体;4、窗框;5、飘板;6、墙体边缘。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1实施例一图1和图2所示为以施工平窗窗台为例,包括如下步骤0022。

9、步骤一制作压顶1,在压顶1上表面制作挡水带2,压顶1及挡水带2均伸进窗洞口两侧的墙体3中,如图1中所示,墙体边缘6表示墙体3与窗洞的分界线,两个墙体边缘6之间的区域表示窗洞,两外侧的区域表示墙体3的内部;其中挡水带2设置在压顶1内侧,其延伸方向与压顶1的外边缘平行,即平行于长边方向,此外还在两端延伸出平行于短边方向的端部,最终形成“凵”字形形状,“凵”字形状挡水带2中的两个“丨”形和“一”形的两端部均伸进墙体3的内部。挡水带2的高度为25MM,宽度为35MM,高度的设置范围可以为2030MM,宽度的设置范围可以为3045MM。挡水带2与压顶1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4的空间;压顶1设置由内向外。

10、的坡度;本实施例中,压顶1设置的坡度为3,也可以是设置为5的坡度。挡水带2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压顶1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2拆模后,对挡水带2和压顶1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0023步骤二安装窗框4,清理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空隙,用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0024步骤三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0025实施例二图3所示为以施工外飘窗为例,包括如下步骤0026步骤一制作飘板5,在飘板5上表面制作挡水带2,飘板5及挡水带2均伸进窗。

11、洞口两侧的墙体3中,挡水带2与飘板5的外边缘之间预留安装窗框4的空间;飘板5设置由内向外的坡度;本实施例中,飘板5设置的坡度为4,也可以是设置为35的坡度。挡水带2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且与飘板5形成同一整体,该挡水带2拆模后,对挡水带2和飘板5进行浇水养护,具体为常温下每天浇水不小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小于七天。其中挡水带2设在靠近飘板5外边缘的部分,挡水带2的延伸方向与外边缘平行,本实施例中,如图3,飘板5的其中一条短边和其中一条长边外露出墙体外,即该短边及该长边为飘板5的外边缘,挡水带2沿该外边缘方向呈“L”形形状;若该飘板5是三边露出于窗洞的墙体3外,则挡水带2的延伸方向也应相应地与三边平。

12、行,成为“凵”字形。挡水带2的高度为20MM,宽度为45MM。0027步骤二安装窗框4,清理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空隙,用内掺防水剂及杜拉纤维的125抗裂防水砂浆进行塞缝;抗裂防水砂浆与外窗框边抹成八字形,并对抗裂防水砂浆表面作平滑处理。说明书CN103410422A3/3页50028步骤三窗框4与墙体3之间的缝隙涂刷防水涂料,用防水密封胶封闭。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410422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10422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1042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