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4056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2157.5

申请日:

2014.02.28

公开号:

CN103821360A

公开日:

2014.05.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G 21/00申请公布日:201405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00申请日:201402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00; E04G13/06

主分类号:

E04G21/00

申请人: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晓忠; 陈志远; 谢永章; 廖小军; 陆建飞; 赵鸣; 斯勇

地址: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东路6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代理人:

秦晓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步骤四,模板支设;步骤五,载荷试验。本发明预先组装悬挑模架,再吊装悬挑模架进行安装,简化了施工工艺,可确保悬挑模架刚度达到施工要求要求,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悬挑模架也更加安全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
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
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
步骤四,模板支设;
步骤五,载荷试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时,根据层高和悬挑长度在楼层面上弹出墨线放样图,并在上下两层楼面上埋置预埋件,在上层楼面埋置圆钢锚环,并使圆钢锚环和预埋件位于同一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悬挑模架时,通过吊塔吊装悬挑模架,将悬挑模架上的悬挑梁一端伸入楼层面2m,再在悬挑梁0.4m、1.4m处用圆钢锚环锚入楼板内,悬挑梁底部和悬挑模架上的斜拉杆下端与预埋件焊接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支设时,在悬挑模架上部搭设脚手板,脚手板上铺设木跳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载荷试验时,在模板上面做逐级荷载试验,分别取其设计值的80%、100%、120%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每步进行2小时。

说明书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超长外挑檐口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营造庄重、古朴的建筑风格,因此深受建筑设计师的喜爱。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跨度的悬挑结构作为支撑,使用普通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施工周期长,材料成本高,采用钢管挑架作为支撑结构,则材料使用量相对较低,施工较为简单,但钢管挑架的刚度较小,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大载荷的施工要求,而悬挑模架自身刚度大,安全性也超过了普通钢管挑架,同时也能解决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工期长,材料浪费等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能够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并且使悬挑模架安全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
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
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
步骤四,模板支设;
步骤五,载荷试验。
优选的,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时,根据层高和悬挑长度在楼层面上弹 出墨线放样图,并在上下两层楼面上埋置预埋件,在上层楼面埋置圆钢锚环,并使圆钢锚环和预埋件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吊装悬挑模架时,通过吊塔吊装悬挑模架,将悬挑模架上的悬挑梁一端伸入楼层面2m,再在悬挑梁0.4m、1.4m处用圆钢锚环锚入楼板内,悬挑梁底部和悬挑模架上的斜拉杆下端与预埋件焊接相连。
优选的,模板支设时,在悬挑模架上部搭设脚手板,脚手板上铺设木跳板。
优选的,载荷试验时,在模板上面做逐级荷载试验,分别取其设计值的80%、100%、120%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每步进行2小时。
本发明预先组装悬挑模架,再吊装悬挑模架进行安装,简化了施工工艺,可确保悬挑模架刚度达到施工要求要求,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悬挑模架也更加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悬挑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悬挑模架包括悬挑梁1,所述悬挑梁一端与上层楼面的预埋件2相连,所述悬挑梁伸出楼面段下表面连接第一斜立杆301和第二斜立杆302,所述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的下端相互连接且连接点与下层楼面的预埋件相连,所述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将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与悬挑梁所构成的大三角平面分割成若干个小三角平面。所述第一斜立杆301和第二斜立杆302的上端分别与悬挑梁1伸出楼面段下表面的中点和端点相连。所述支撑杆4包括两根横向支撑杆401和两根 纵向支撑杆402,所述横向支撑杆左端与第一斜立杆301的三等分点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右端与第二斜立杆302的三等分点相连,所述纵向支撑杆402上下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撑杆和第一斜立杆、第二斜立杆所构成的四边形对角相连。所述悬挑梁1采用16#工字钢,所述第一斜立杆301、第二斜立杆302和支撑杆4采用12#工字钢。所述支撑杆4两侧分别设有钢管5,所述钢管两端与支撑杆两端焊接相连。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
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
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
步骤四,模板支设;
步骤五,载荷试验。
组装悬挑模架,根据悬挑模架设计图,依次将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与悬挑梁底部焊接,之后将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焊接为一体,然后测量画出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上三等分点,之后焊接支撑杆以及支撑杆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确保悬挑模架不会发生平面外的变形。
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时,根据层高和悬挑长度在楼层面上弹出墨线放样图,并在上下两层楼面上埋置预埋件,预埋件选用Ф25钢筋,在上层楼面埋置圆钢锚环,并使圆钢锚环和预埋件位于同一平面。
吊装悬挑模架时,通过吊塔吊装悬挑模架,将悬挑模架上的悬挑梁一端伸入楼层面2m,再在悬挑梁0.4m、1.4m处用Ф20圆钢锚环锚入楼板内,悬挑梁底部和悬挑模架上的斜拉杆下端与预埋件焊接相连。
模板支设时,在悬挑模架上部搭设脚手板,脚手板上铺设木跳板。
载荷试验时,在模板上面做逐级荷载试验,荷载按最不利处考虑,分别取其设计值的80%、100%、120%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每步进行2小时,分别在檐板的最外侧和桁架的最外侧设置观测点,并与设在框架柱上的原始点进行比较,观测变形值是否超过设计值。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360A43申请公布日20140528CN103821360A21申请号201410072157522申请日20140228E04G21/00200601E04G13/0620060171申请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322100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东路65号72发明人徐晓忠陈志远谢永章廖小军陆建飞赵鸣斯勇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代理人秦晓刚54发明名称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步骤四,模。

2、板支设;步骤五,载荷试验。本发明预先组装悬挑模架,再吊装悬挑模架进行安装,简化了施工工艺,可确保悬挑模架刚度达到施工要求要求,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悬挑模架也更加安全稳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360ACN103821360A1/1页21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步骤四,模板支设;步骤五,载荷试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

3、特征在于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时,根据层高和悬挑长度在楼层面上弹出墨线放样图,并在上下两层楼面上埋置预埋件,在上层楼面埋置圆钢锚环,并使圆钢锚环和预埋件位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悬挑模架时,通过吊塔吊装悬挑模架,将悬挑模架上的悬挑梁一端伸入楼层面2M,再在悬挑梁04M、14M处用圆钢锚环锚入楼板内,悬挑梁底部和悬挑模架上的斜拉杆下端与预埋件焊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支设时,在悬挑模架上部搭设脚手板,脚手板上铺设木跳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载荷试验时,在模板。

4、上面做逐级荷载试验,分别取其设计值的80、100、120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每步进行2小时。权利要求书CN103821360A1/2页3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超长外挑檐口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营造庄重、古朴的建筑风格,因此深受建筑设计师的喜爱。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跨度的悬挑结构作为支撑,使用普通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施工周期长,材料成本高,采用钢管挑架作为支撑结构,则材料使用量相对较低,施工较为简单,但钢管挑架的刚度较小,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大载荷的施工要求,而悬挑模架自身刚度大,安全性也超过了普通钢管挑架,同。

5、时也能解决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工期长,材料浪费等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能够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并且使悬挑模架安全稳定。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0006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0007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0008步骤四,模板支设;0009步骤五,载荷试验。0010优选的,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时,根据层高和悬挑长度在楼层面上弹出墨线放样图,并在上下两层楼面上埋置预埋件,在上层楼面埋置圆钢锚环,并使圆钢锚环和预埋件位于同一平面。00。

6、11优选的,吊装悬挑模架时,通过吊塔吊装悬挑模架,将悬挑模架上的悬挑梁一端伸入楼层面2M,再在悬挑梁04M、14M处用圆钢锚环锚入楼板内,悬挑梁底部和悬挑模架上的斜拉杆下端与预埋件焊接相连。0012优选的,模板支设时,在悬挑模架上部搭设脚手板,脚手板上铺设木跳板。0013优选的,载荷试验时,在模板上面做逐级荷载试验,分别取其设计值的80、100、120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每步进行2小时。0014本发明预先组装悬挑模架,再吊装悬挑模架进行安装,简化了施工工艺,可确保悬挑模架刚度达到施工要求要求,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悬挑模架也更加安全稳定。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

7、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书CN103821360A2/2页40016图1为本发明中悬挑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0018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悬挑模架包括悬挑梁1,所述悬挑梁一端与上层楼面的预埋件2相连,所述悬挑梁伸出楼面段下表面连接第一斜立杆301和第二斜立杆302,所述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的下端相互连接且连接点与下层楼面的预埋件相连,所述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将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与悬挑梁所构成的大三角平面分割成若干个小三角平面。所述第一斜立杆301和第二斜立杆302的上端分别与悬挑梁1伸出楼面。

8、段下表面的中点和端点相连。所述支撑杆4包括两根横向支撑杆401和两根纵向支撑杆402,所述横向支撑杆左端与第一斜立杆301的三等分点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右端与第二斜立杆302的三等分点相连,所述纵向支撑杆402上下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撑杆和第一斜立杆、第二斜立杆所构成的四边形对角相连。所述悬挑梁1采用16工字钢,所述第一斜立杆301、第二斜立杆302和支撑杆4采用12工字钢。所述支撑杆4两侧分别设有钢管5,所述钢管两端与支撑杆两端焊接相连。0019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0020步骤一,组装悬挑模架;0021步骤二,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0022步骤三,吊装悬挑模架;0023步骤四,模板支设;0024。

9、步骤五,载荷试验。0025组装悬挑模架,根据悬挑模架设计图,依次将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与悬挑梁底部焊接,之后将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焊接为一体,然后测量画出第一斜立杆和第二斜立杆上三等分点,之后焊接支撑杆以及支撑杆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确保悬挑模架不会发生平面外的变形。0026楼层测量放线设置预埋件时,根据层高和悬挑长度在楼层面上弹出墨线放样图,并在上下两层楼面上埋置预埋件,预埋件选用25钢筋,在上层楼面埋置圆钢锚环,并使圆钢锚环和预埋件位于同一平面。0027吊装悬挑模架时,通过吊塔吊装悬挑模架,将悬挑模架上的悬挑梁一端伸入楼层面2M,再在悬挑梁04M、14M处用20圆钢锚环锚入楼板内,悬挑梁底部和悬挑模架上的斜拉杆下端与预埋件焊接相连。0028模板支设时,在悬挑模架上部搭设脚手板,脚手板上铺设木跳板。0029载荷试验时,在模板上面做逐级荷载试验,荷载按最不利处考虑,分别取其设计值的80、100、120进行荷载试验,荷载试验每步进行2小时,分别在檐板的最外侧和桁架的最外侧设置观测点,并与设在框架柱上的原始点进行比较,观测变形值是否超过设计值。说明书CN10382136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213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