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009712A43申请公布日20130403CN103009712ACN103009712A21申请号201210562572X22申请日20121221B32B15/082200601B32B15/20200601B32B3/12200601B32B27/06200601B32B27/08200601B32B27/30200601B32B27/34200601B32B27/12200601B32B37/06200601B32B37/15200601E04B1/8020060171申请人青岛国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天津路44号3单元701户。
2、72发明人解全磊张超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其包括主体,主体为蜂窝铝,主体上排布有若干个上下开口的蜂窝型填料孔,以主体所处位置为内,其上下开口由内至外均依次覆盖有第一聚乙烯层、尼龙层、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铝箔层、第二聚乙烯层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所述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外层覆贴有水泥基布层或玻纤布层,每个蜂窝型填料孔均为一个封闭的且内腔为真空的单元。它克服了传统真空绝热保温板无法根据建筑或工业设备外立。
3、面的情况进行现场分割及若将多个尺寸较小的真空绝热保温板拼接于一起时会出现非常多的接缝而导致出现许多冷热桥等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蜂窝铝,所述主体(1)上排布有若干个上下开口的蜂窝型填料孔(10),以主体(1)所处位置为内,其上下开口由内至外均依次覆盖有第一聚乙烯层(2)、尼龙层(3)、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4)、铝箔层(5)、第二聚乙烯层(6)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所述第。
4、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外层覆贴有水泥基布层(8)或玻纤布层(9),所述第一聚乙烯层(2)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紧密贴合,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均为一个封闭的且内腔为真空的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型填料孔(10)中填充有多孔无机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珍珠岩、浮石粉或超细玻璃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型填料孔(10)孔径为8MM2CM。5制作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
5、采用系列模具成型工艺制作主体(1);B)对主体(1)上下的开口面进行剪切、整平,使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采用连续热复合的方式依次将第一聚乙烯层(2)、尼龙层(3)、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4)、铝箔层(5)、第二聚乙烯层(6)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紧密贴合在一起;D在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上使用热复合的方式覆贴水泥基布层(8)或玻纤布层(9),形成覆贴单元(11);E)采用热复合的方式将一块覆贴单元(11)的第一聚乙烯层(2)与主体(1)的一个开口面贴合并使第一聚乙烯层(2)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贴合紧密无缝隙;F)在每个蜂窝型填料孔(。
6、10)中加入多孔无机填料;G对半密封的蜂窝型填料孔(10)抽真空,并在真空环境下,采用热融的方式将另一块覆贴单元(11)的第一聚乙烯层(2)与主体(1)的另一个开口面贴合并使第一聚乙烯层(2)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贴合紧密无缝隙。权利要求书CN103009712A1/3页3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建筑或工业设备外立面出于设计的因素,会出现许多的不规则立面,这样在使用目前市售的真空绝热保温板铺装时不能完全覆盖外立面,通常还需要制作其它的规格或使用其它类的保温材料。
7、做补充保温。而且因为目前市售所有此类产品都是规定尺寸独立真空封装,在拼接于一起时会出现非常多的接缝而导致出现许多冷热桥,影响保温效果;而且在后期找平和做外立面处理时,会增加许多困难。0003另外因为目前市售的真空绝热保温板一块仅由一个真空单元组成,不法进行分割,分割真空内腔即被破坏,保温效果会大大降低,无法根据建筑或工业设备的外立面进行现场切割,施工不方便,且传统真空绝热保温板有一处破损则整块真空绝热保温板即受到破坏,容易报废,无法再次利用。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及其加工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真空绝热保温板无法根据建筑或工业设备外立面的情况进行现场分割。
8、及若将多个尺寸较小的真空绝热保温板拼接于一起时会出现非常多的接缝而导致出现许多冷热桥,影响保温效果;而且在后期找平和做外立面处理时,会增加许多困难等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蜂窝铝,所述主体上排布有若干个上下开口的蜂窝型填料孔,以主体所处位置为内,其上下开口由内至外均依次覆盖有第一聚乙烯层、尼龙层、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铝箔层、第二聚乙烯层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所述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外层覆贴有水泥基布层或玻纤布层,所述第一聚乙烯层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的边缘均紧密贴合,每个蜂窝型填料孔均为一个封闭的且内腔为真空的单元。0006在上。
9、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蜂窝型填料孔中填充有多孔无机填料。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多孔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珍珠岩、浮石粉或超细玻璃纤维。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蜂窝型填料孔孔径为8MM2CM。0009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0010A采用系列模具成型工艺制作主体;0011B)对主体上下的开口面进行剪切、整平,使蜂窝型填料孔的边缘均处于同一平面上;0012C)采用连续热复合的方式依次将第一聚乙烯层、尼龙层、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说明书CN103009712A2/3页4料层、铝箔层、第二聚乙烯层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紧密贴合在一起;0013D在第二聚对苯二甲酸。
10、类塑料层上使用热复合的方式覆贴水泥基布层或玻纤布层,形成覆贴单元;0014E)采用热复合的方式将一块覆贴单元的第一聚乙烯层与主体的一个开口面贴合并使第一聚乙烯层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的边缘均贴合紧密无缝隙;0015F)在每个蜂窝型填料孔中加入多孔无机填料;0016G对半密封的蜂窝型填料孔抽真空,并在真空环境下,采用热融的方式将另一块覆贴单元的第一聚乙烯层与主体的另一个开口面贴合并使第一聚乙烯层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的边缘均贴合紧密无缝隙。0017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方便加工,在加工时可以制成的很大;可根据建筑或工业设备外立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分割,施工方便效率高;因由多个相互独立的真空单元组成故在分割时。
11、虽会破坏一小部分真空单元,但不影响其它真空单元继续发挥作用,也正因为这种特点若其中一部分真空单元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破坏切去即可,节约材料;施工时无需拼接无冷热桥保温效果好;阻燃、防水、防潮、抗氧化。附图说明0018图1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水泥基布层时);0019图2本发明所述主体的俯视图(局部图);0020图3本发明所述覆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玻纤布层时);0021符号说明00221主体,2第一聚乙烯层,3尼龙层,4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5铝箔层,6第二聚乙烯层,7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8水泥基布层,9玻纤布层,10蜂窝型填料孔,11覆贴单元。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结。
12、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4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蜂窝铝,所述主体1上排布有若干个上下开口的蜂窝型填料孔10,以主体1所处位置为内,其上下开口由内至外均依次覆盖有第一聚乙烯层2、尼龙层3、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4、铝箔层5、第二聚乙烯层6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所述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外层覆贴有水泥基布层8或玻纤布层9,所述第一聚乙烯层2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紧密贴合,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均为一个封闭的且内腔为真空的单元。所述第一聚乙烯层2的作用是热融后使尼龙层3与主体1的开口面紧密贴合,尼龙层3可增加该可切割的真空。
13、绝热板的强度和柔韧性并抗氧化,铝箔层5主要起阻气作用,铝箔层5可阻隔水蒸气和空气但常会有针孔;尼龙层3可弥补铝箔层5的针孔。0025优选的,所述蜂窝型填料孔10中填充有多孔无机填料,多孔无机填料可起到阻燃的作用。0026优选的,所述多孔无机填料为二氧化硅、珍珠岩、浮石粉或超细玻璃纤维。0027优选的,所述蜂窝型填料孔10孔径为8MM2CM,若孔径大于2CM则在切割该可切割说明书CN103009712A3/3页5的真空绝热板时,被破坏的真空单元占的比例会较大,保温效果减弱较大,若孔径小于8MM则在将多孔无机填料填入蜂窝型填料孔10中较为困难。0028一种可切割的真空绝热板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00。
14、29A采用系列模具成型工艺制作主体1;0030B对主体1上下的开口面进行剪切、整平,使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处于同一平面上;0031C采用连续热复合的方式依次将第一聚乙烯层2、尼龙层3、第一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4、铝箔层5、第二聚乙烯层6和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紧密贴合在一起;0032D在第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层7上使用热复合的方式覆贴水泥基布层8或玻纤布层9,形成覆贴单元11;0033E采用热复合的方式将一块覆贴单元11的第一聚乙烯层2与主体1的一个开口面贴合并使第一聚乙烯层2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贴合紧密无缝隙;0034F在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中加入多孔无机填料;0035G对半密封的蜂窝型填料孔10抽真空,并在真空环境下,采用热融的方式将另一块覆贴单元11的第一聚乙烯层2与主体1的另一个开口面贴合并使第一聚乙烯层2与每个蜂窝型填料孔10的边缘均贴合紧密无缝隙。0036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3009712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009712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0097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