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保温平开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热保温平开窗.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99206A43申请公布日20140702CN103899206A21申请号201410121453X22申请日20140328E06B3/36200601E06B3/26320060171申请人朱成祥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第一城42座15A72发明人朱成祥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代理人蒋康铭54发明名称隔热保温平开窗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平开窗,包括边框、窗扇框,其窗扇框打开的方向为内侧,所述窗扇框和边框接合时在二者间的接合位置留有空腔,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还包括将所述空腔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的隔热保温构件。
2、。本发明公开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通过加设隔热保温构件,使空腔内形成两个以上的子腔,有效延缓甚至隔绝了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当窗户关闭时,这些子腔内充满空气,一方面隔热保温构件使得冷风难以绕入,另一方面子腔所包裹住的相对不流通的空气本身即是不良导热体,因而能有效阻止空腔处发生热交换。本发明可用于提高平开窗的隔热保温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99206ACN103899206A1/1页21隔热保温平开窗,包括边框(1)、窗扇框(2),其窗扇框(2)打开的方向为左侧,所述窗。
3、扇框(2)和边框(1)接合时在二者间的接合位置留有空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还包括将所述空腔(3)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的隔热保温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构件(4)包括有固定端和阻隔端,所述固定端与边框(1)/窗扇框(2)固定连接,所述阻隔端设有两瓣以上的凸块,当窗扇框(2)和边框(1)接合时所述凸块能与窗扇框(2)/边框(1)抵接,使空腔(3)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固定端通过连接件(5)与边框(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件(5)设有与连。
4、接块相适配的定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具有自左向右倾斜以迎合窗扇框(2)对着边框(1)的相向面的形状变化趋势的斜面,所述定位槽设于该斜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框(2)是中间具有注胶块(21)的注胶型材,所述注胶块(21)位于两瓣凸块之间,使得至少有一个所述的子腔的周壁,是包含有两瓣凸块和所述注胶块(21)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构件(4)是中空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边胶条组,所述侧边胶条组包括两道以上相邻但彼此相向并错开布置的密封胶。
5、条(6);所述侧边胶条组位于边框(1)和窗扇框(2)的接合位置的边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胶条组具有两套,分别位于边框(1)和窗扇框(2)的接合位置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构件(4)是橡胶构件。权利要求书CN103899206A1/3页3隔热保温平开窗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窗户结构,特别是一种隔热保温平开窗。背景技术0002常见的平开窗结构是,边框镶在墙壁中,窗扇框的一边与边框铰接,另一边可活动。当对窗扇施以推力时,窗扇框转动,窗户即可开启。然而由于窗扇框与边框是必须可相对活动的,故二者不可。
6、能绝密合拢,加上无论是窗扇框还是边框,基本都是采用型材(尤其是铝材)制作,故即使关闭窗户,也必然会留出如图1所示的、位于窗扇框2与边框1之间的空腔3。该空腔形成了热交换通道,室外的冷风容易从窗扇框与边框之间的接合处渗入,使热量流失。再加上本身型材容易导热,则隔热保温效果更不佳。0003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空腔内加设一条截面为“T”形的胶条,其平坦的一端与边框固定连接,凸起的一端与窗扇框搭接,用以将空腔分割成两个子腔。但是由于搭接的胶条无法完全密封,空腔内仍然存在空气对流,所以隔热保温的效果仍然不佳。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热保温平开窗,其有效阻止边框与窗扇框之间的空腔发。
7、生热交换。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隔热保温平开窗,包括边框、窗扇框,其窗扇框打开的方向为左侧,所述窗扇框和边框接合时在二者间的接合位置留有空腔,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还包括将所述空腔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的隔热保温构件。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保温构件包括有固定端和阻隔端,所述固定端与边框/窗扇框固定连接,所述阻隔端设有两瓣以上的凸块,当窗扇框和边框接合时所述凸块能与窗扇框/边框抵接,使空腔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固定端通过连接件与边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件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定位。
8、槽。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具有自左向右倾斜以迎合窗扇框对着边框的相向面的形状变化趋势的斜面,所述定位槽设于该斜面上。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扇框是中间具有注胶块的注胶型材,所述注胶块位于两瓣凸块之间,使得至少有一个所述的子腔的周壁,是包含有两瓣凸块和所述注胶块的。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保温构件是中空结构。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还包括侧边胶条组,所述侧边胶条组包括两道以上相邻但彼此相向并错开布置的密封胶条;所述侧边胶条组位于边框和窗扇框的接合位置的边缘。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
9、述侧边胶条组具有两套,分别位于边框和窗说明书CN103899206A2/3页4扇框的接合位置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保温构件是橡胶构件。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隔热保温平开窗,其通过加设隔热保温构件,使空腔内形成三个以上的子腔,有效延缓甚至隔绝了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当窗户关闭时,这些子腔内充满空气,一方面隔热保温构件使得冷风难以绕入,另一方面子腔所包裹住的相对不流通的空气本身即是不良导热体,因而能有效阻止空腔处发生热交换。本发明可用于提高平开窗的隔热保温效果。附图说明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10、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0016图1是现有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
11、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0018隔热保温平开窗,包括边框1、窗扇框2,其窗扇框2打开的方向为外侧,所述窗扇框2和边框1接合时在二者间的接合位置留有空腔3,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还包括将所述空腔3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的隔热保温构件4。如图2所示,原有的空腔3被隔热保温构件4分隔成三个子腔A、B、C,因为空气是不良导热体,窗左、右侧的空气再难在空腔3内流动,使得原本会带走室内热量的空气变成阻隔热交换的优良介质,从而实现隔热保温平开窗的隔热保温功能。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
12、述隔热保温构件4包括有固定端和阻隔端,所述固定端与边框1/窗扇框2固定连接,所述阻隔端设有两瓣以上的凸块,当窗扇框2和边框1接合时所述凸块能与窗扇框2/边框1抵接,使空腔3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所述的隔热保温构件4可以安装在边框1或窗扇框2上,但安装在窗扇框2上会较为显眼,容易影响窗户外观,且安装不便较易脱落,故安装在边框1上是更优的选择。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件5,所述固定端通过连接件5与边框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件5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定位槽。当凸块的高度较大时,其容易受加工精度影响出现扭曲,无法实现良好的密封。加设连接件5可说明书CN10。
13、3899206A3/3页5以有效缩小凸块的高度,时凸块更易于抵靠在窗扇框2上。更进一步,所述连接件5具有自左向右倾斜以迎合窗扇框2对着边框1的相向面的形状变化趋势的斜面,所述定位槽设于该斜面上。由于平开窗的窗扇框2在开、合动作时是做圆弧运动,所述的斜面恰好能使凸块在窗户闭合时抵靠在窗扇框2上。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扇框2是中间具有注胶块21的注胶型材,所述注胶块21位于两瓣凸块之间,使得至少有一个所述的子腔的周壁,是包含有两瓣凸块和所述注胶块21的。注胶型材是同一条铝材中本身是分成至少两个单元、单元之间通过注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业内已有的型材。更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型材是双色。
14、注胶型材(具体结构可参考中国专利文献CN202970291U)。所述注胶块21和隔热保温构件4均为隔热效果良好的橡胶构件。所述的注胶块21本来是左、右两件边框1/窗扇框2组件的连接件,但在本技术方案中却巧妙地将其与隔热保温构件4配合使用,从而围闭出一个周壁均为隔热效果良好的橡胶构件的子腔,更进一步提高了隔热保温构件4的隔热保温性能。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保温构件4是中空结构。隔热保温构件4的形变效果更好,能够直接通过按压嵌接入定位槽内。当然,通过螺钉等配件来将隔热保温构件4来单独或进一步固定亦可。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还包括侧边胶条组,。
15、所述侧边胶条组包括两道以上相邻但彼此相向并错开布置的密封胶条6;所述侧边胶条组位于边框1和窗扇框2的接合位置的边缘。更进一步所述侧边胶条组具有两套,分别位于边框1和窗扇框2的接合位置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0024实施例1如图2所示,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具有两套侧边胶条组,其密封胶条6分别位于边框1和窗扇框2的接合位置的边缘,相邻但彼此相向并错开布置,并参与了子腔A和子腔C的围闭。0025实施例2并未给出实施图例,所述隔热保温平开窗只有一套侧边胶条组,优选设置于隔热保温平开窗靠近室外的一侧,其密封胶条6分别位于边框1和窗扇框2的接合位置的边缘,彼此相邻、相向并错开布置。0026当然,抛弃将所述空腔3隔开成三个以上独立的子腔的隔热保温构件4的技术方案,仅采用侧边胶条组对空腔3进行密封保温也是可行的,但其隔热保温的效果会有所下降。0027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3899206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99206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992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