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空转锁芯和自动离合钥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空转锁芯和自动离合钥匙.pdf(8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17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0175A21申请号201310134360622申请日20130418E05B63/14200601E05B15/00200601E05B19/0020060171申请人陈志洪地址362804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玉湖村东亭74号72发明人陈志洪54发明名称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空转锁芯和自动离合钥匙57摘要本发明涉及防盗领域的自动门锁、空转锁芯和自动离合钥匙。本发明旨在防技术开启。本发明的自动门锁包括锁扣、锁壳、辅斜舌机构、复位机构、主舌机构、开关机构和安全锁定机构;其中辅斜舌包括斜舌,斜舌至少一面开设有凹。
2、槽;其中主舌机构包括滑块舌、内舌和外舌,滑块舌与内舌配合并可滑动伸缩的安装在外舌内侧。空转锁芯包括锁芯壳、锁芯、防脱片和传动拨轮;其中锁芯包括內锁胆和胆套,以可以空转的方式安装在锁芯孔内,开锁或闭锁时,內锁胆的钥匙孔和胆套的钥匙槽彼此自动错开到一定角度时会同步转动。自动离合钥匙包括钥匙柄和钥匙齿体;开锁时以自动隐藏钥匙齿体的分离方式来进行开锁。51INTCL权利要求书10页说明书26页附图4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0页说明书26页附图4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175ACN104110175A1/10页21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包括锁扣(1。
3、)、锁壳(2)、辅斜舌机构(4)、复位机构(10)、主舌机构(13)、开关机构(17)和安全锁定机构(23);该锁扣(1)成型有斜舌孔(1D)、复位孔(1A)和主舌孔(1Z)则安装在一门边上;该具有侧面的锁壳(2),所述侧面成型有斜舌孔(2D)、复位孔(2A)和主舌孔(2Z);该辅斜舌机构(4)以可限定伸缩在斜舌孔(2D)来安装在锁壳(2)中用于自动反锁;该复位机构(10)以可限定伸缩在复位孔(1A2A)来安装在锁壳(2)中,用于实现辅斜舌机构(4)自动弹出锁闭;该主舌机构(13)可限定伸缩在主舌孔(2Z)来安装在锁壳(2)中,用于增强防盗性能;该开关机构(17)安装在锁壳(2)中,用以开启或。
4、关闭防盗锁;该安全锁定机构(23)安装在锁壳(2)中,用以锁定防盗锁为开启或关闭状态;该锁芯安装在锁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和锁壳(2)上的斜舌孔(1D2D)与复位孔(1A2A)依次排列的位置错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2)上设有立柱(U)、立板(B)和弹簧固定板(2S)。4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2)上可增设一底板(3),将立柱(U)、立板(B)和弹簧(S)固定板改设在该底板(3)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
5、斜舌机构(4)由斜舌(5)、辅助片(7)、压簧(S)、轴杆(6)、复位压簧(S)、联动滑片(8)和限制构件(9)构成;所述轴杆(6)的直径宽窄依次为窄径宽径窄径窄径,窄径(6B3)开设有限制孔(6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斜舌机构(4)由斜舌(5)、固定构件(9)、辅助片(7)、压簧(S)、轴杆(6)、复位压簧(S)、联动滑片(8)和限制构件(9)构成;所述轴杆(6)的直径宽窄依次为窄径宽径窄径窄径,所述窄径(6B1)为圆柱、缺口或螺纹,窄径(6B3)开设有限制孔(6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斜舌机构(4)。
6、由斜舌(5)、辅助片(7)、压簧(S)、轴杆(6)和复位压簧(S)构成;所述轴杆(6)的直径宽窄依次为窄径宽径窄径宽径,所述该宽径(68)形状等同于联动滑片(8)。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斜舌机构(4)由斜舌(5)、固定构件(9)、辅助片(7)、压簧(S)、轴杆(6)和复位压簧(S)构成;所述轴杆(6)的直径宽窄依次为窄径宽径窄径宽径,所述窄径为圆柱、缺口或螺纹,所述该宽径形状等同于联动滑片(8)。9如权利要求5至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5)至少一面开设有凹槽(5B),所述该凹槽(5B)为垂直槽、斜槽或弧槽,所述该凹槽(5。
7、B)位置设在斜舌(5)伸向锁扣(1)之后在锁扣(1)与锁壳(2)之间的细缝位置,用以防止卡片等进行技术开启。10如权利要求5至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5)至少一侧面设有限制凸轨(5A1),所述该限制凸轨(5A1)与斜舌孔限制凹形(2A1)配合,可防止斜舌(5)在缩进时,往坡面方向偏移。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2/10页311如权利要求6和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5)一侧面开设有通向截面开设的连接孔(5D)的固定孔(5U)。12如权利要求6、8和1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9)同限制构件(。
8、9)为固定销或螺丝,该固定构件(9)与设在上述的固定孔(5U),用于固定斜舌(5)与轴杆(6)的连接。13如权利要求5至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片(7)可滑动或不可滑动的套在轴杆(6)上,该辅助片(7)一端的折板(7B)开设有直径较窄的折板通孔(7B1)与轴杆(6)的窄径配合,另一端的折板(7B)开设有直径较宽的折板通孔(7B2)与轴杆(6)的宽径配合。14如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滑片(8)为圆形或多边形,可滑动的套在窄径上或不可滑动的与轴杆(6)为一体;所述该联动滑片(8)与从动端(20A)和锁定端(12B)配合。15。
9、如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9)为螺丝、固定销、防脱片(C)或金属线;所述该限制构件(9)与限制结构(69)配合,用以限制联动滑片(8)的位置和防止其脱落。16如权利要求5至15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S)套在轴杆(6)的窄径,其一端作用在折板(7B),另一端作用在宽径的截面上,用以允许斜舌(5)的方向转动;所述复位压簧(S)套在轴杆(6)的宽径,其一端作用在折板(7B),另一端作用在立板(B)上,用以斜舌(5)的自动复位。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10)由复位栓(11)。
10、、复位弹簧(S)、联动片(12)和限定立柱(U)构成。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栓(11)可伸缩的穿插在立板通孔(B1)、立板通孔(B2)和复位孔(2A),当复位栓(11)为2段时,A段(11A)的末端为圆锥头或圆头,B(11B)段的末端设有联动通孔(11D);所述A段(11A)和B(11B)段直径相等时,其中间设有限制结构(69),该限制结构(69)与限制构件(9)配合,该B段套有复位弹簧(S),该复位弹簧(S)一端作用在限制构件(9),另一端作用在立板(B)上;或所述A段(11A)直径大于B段(11B)直径时,该B段(11B)套有复位弹簧(S),。
11、该复位弹簧(S)一端作用于A段(11A)的截面。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栓(11)为2段以上,所述A、B、C段可一致为圆形、多边形和异形或各自为圆形、多边形和异形;所述各段直径为相等或不相等。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片(12)可旋转的安装在立柱(U)上,所述联动片(12)延伸有一锁定端(12B)和一联动端(12D);所述该锁定端(12B)与联动滑片(8)或联动片(12)配合用于锁定辅斜舌机构(4),所述该联动端(12D)与联动通孔(11D)配合从动于复位栓(11)。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
12、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立柱(U)设在锁壳(2)或底板(3)上用于限定联动片(12)的转动距离,从而限制复位栓(11)的伸出距离。22如权利要求17和2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立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3/10页4柱(U)用限制构件(9)来替代;所述该限制构件(9)设置在复位栓(11)上的限制结构(119)中(如同权利18所述),所述该限制构件(9)可被立板(B)或侧面阻挡,用来限制复位栓(11)的伸出距离。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舌机构(13)由外舌(14)、内舌(15)和锁定珠(Q)构成;所述外舌(1。
13、4)可滑动的套在内舌(15)的外端上;所述锁定珠(Q)设在外舌(14)的限制通孔(14Q)内,并与内舌(15)和立板(B)配合。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舌(14)为2面以上,所述外舌(14)一面设有长圆通孔(14U),侧面设有限制通孔(14Q),所述外舌(14)至少一面设有突出部分(14T);所述该长圆通孔(14U)与立柱(U)或凸点(U)配合,该限制通孔(14Q)设有锁定珠(Q),该突出部分(14T)用于限定外舌(14)伸出距离。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舌(15)一面设有立柱(U)或凸点(U)(U),平行。
14、侧面设有珠槽(15Q);所述立柱(U)或凸点(U)(U)和长圆通孔(15U)配合,用以推动外舌(14);所述珠槽(15Q)和锁定珠(Q)配合,用以开锁时提供空间给锁定珠(Q)。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舌(15)垂直侧面延伸有一厚度小于或等于内舌(15)厚度的面板(15B),所述该面板(15B)上设有长圆通孔(15U)、限制凸点(15A2)、和锁定凸点(15A1);所述该长圆通孔(15U)和立柱(U)或凸点(U)配合,起定位导向作用,所述限制凸点(15A2)和锁定臂(24A1)配合,用以限定啮合片的旋转空间,所述锁定凸点(15A1)和锁定臂(24A1)。
15、配合,用以锁定开锁状态,所述锁定凸点(15A1)和锁定臂(24A1)配合,用以锁定闭锁状态。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面板(15B)上设有立柱(U)或凸点(U);所述该立柱(U)或凸点(U)与连杆(18)连接配合,起联动作用。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舌机构(13)由外舌(14)、滑块舌(16)、内舌(15)和锁定珠(Q)构成;所述外舌(14)可滑动的套在内舌(15)的外端上;所述锁定珠(Q)设在外舌(14)的限制通孔(14Q)内,并与内舌(15)和立板(B)配合。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
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舌(14)为2面以上,所述外舌(14)一面设有长圆通孔(14U),所述平行侧面设有限制通孔(14Q)和1个或2个滑块舌通孔(1416),所述外舌(14)至少一面设有突出部分(14T),所述锁舌内侧设有内舌凹凸轨(14G);所述该长圆通孔(14U)与立柱(U)或凸点(U)配合,从动于内舌(15),所述限制通孔(14Q)设有锁定珠(Q)并与之配合,所述滑块舌通孔(1416)与滑块舌(16)配合,所述内舌凹凸轨(14G)与滑块凹凸轨(16G)配合,用以约束滑块舌(16)正常伸缩。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舌(16)可滑动伸缩的安装在外舌。
17、(14)内侧,所述滑块舌(16)一面相应成型有滑块凹凸轨(16G),所述该滑块凹凸轨(16G)与内舌凹凸轨(14G)配合,可沿轨道滑动。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舌(16)反面成型有致动轨(16U),所述致动轨(16U)和致动点(15U)配合,可从动于致动点(15U)来带动滑块舌(16)滑动。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舌(16)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4/10页5可选择的成型有台阶(16T);所述台阶(16T)高度等于面板(15D)厚度与外舌(14)或锁壳(2)或底板(3)接触,用以滑块自身起到顺。
18、利滑动。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拥有权利25、26和27的特征外,另一特征为所述内舌(15)垂直面另一侧延伸有一厚度小于内舌(15)厚度的面板(15D),所述该面板(15D)上设有1个或2个致动点(15U);所述该面板(15D)可防止滑块舌(16)松动,所述该致动点(15U)与致动轨(16U)配合来带动滑块舌(16)。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珠(Q)设在外舌(14)的限制通孔(14Q)内;所述该锁定珠(Q)在珠槽(15Q)时,该内舌(15)和外舌(14)处于锁定状态,所述该锁定珠(Q)在滚入珠孔(3Q)时。
19、,该外舌(14)和立板(B)处于锁定状态;所述该锁定珠(Q)在开锁时其先一端与内舌(15)的侧面抵触,另一端在立板(B)的珠珠孔(3Q)中,然后一端滑入内舌(15)珠槽(15Q)时,另一端则从立板(B)的珠珠孔(3Q)滚出,最后一端在珠槽(15Q)中,另一端与立板(B)的版面抵触;所述该锁定珠(Q)在关锁时其先一端在珠槽(15Q)中,另一端与立板(B)的版面抵触,然后一端从珠槽(15Q)滚出时,另一端则滑入立板(B)的珠孔(3Q)中,最后一端与内舌(15)的侧面抵触,另一端在立板(B)的珠孔(3Q)中。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珠(Q)为圆珠、长圆珠。
20、或切角圆柱。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17)由传动拨轮(26)、从动齿轮(19)、连杆(18)、旋转从动构件(20)、门内开启旋钮(X)、单向制动棘爪(21)、复位弹簧(S)、滑旋制动棘爪(22)、扭簧(L)、复位扭簧(L)和致动片(27)构成;所述传动拨轮(26)可跟随锁芯转动的安装在锁芯上,所述从动齿轮(19)的从动齿(19W)与传动拨轮(26)的传动齿(26W)彼此啮合。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轮(26)至少一面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弧形致动坡槽(26B);所述该弧形致动坡槽(26B)与致动栓(29。
21、)的致动端头(29A)配合。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轮(26)带有传动齿(26W);所述该传动齿(26W)与从动齿(19W)啮合,来带动从动齿轮(19)旋转。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轮(26)至少一面增有一台阶面(26A),所述该台阶面(26A)周边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制动槽(26G);所述该制动槽(26G)与滑旋制动棘爪(22)为啮合时,该传动拨轮(26)则无法转动,所述该制动槽(26G)与滑旋制动棘爪(22)为错开始,该传动拨轮(26)则可以转动。40如权利要求36至39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
22、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拨轮(26)圆心位置开设有一圆心凹孔(26U)或圆心凸点(26U);所述该圆心凹孔(26U)或圆心凸点(26U)与锁芯上的圆心凹孔(34U)或圆心凸点(34U)套接。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9)可旋转的安装在立柱(U)上,所述从动齿轮(19)一面设有立柱(U);所述该立柱(U)与连杆(18)连接;或者所述该立柱(U)同时可与旋转从动构件(20A)配合。4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5/10页6(19)一面设有致动凸点(19U);所述该致动凸。
23、点(19U)与旋转从动构件(20A)配合,用以推动旋转从动构件(20)旋转,续而使旋转从动构件(20B)旋转推动联动滑片(8)或宽径,从而实现开启辅斜舌机构(4)。43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开启旋钮(X)由旋柄(X2)和传动轴(X3)构成可旋转的安装在锁壳(2)上,所述以传动轴(X3)为中心,旋柄(X2)为单向、双向或多向,形状为扁状、大头状、椭圆状、平行状、多边形状或圆状。44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X3)末端设有一非圆形的套端(XC);旋转门内开启旋钮(X)时,可带动吻合的卡接在该套端(XC)的旋转从。
24、动构件(20)。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防脱片(C)或防脱螺丝(LS),所述该防脱片(C)和防脱螺丝(LS)用以固定锁定构件(24)与套端(XC)的连接防止其脱落或松动。46如权利要求36、42和4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从动构件(20)与门内开启旋钮(X)同步转动,其卡接孔为非圆孔;所述旋转从动构件(20)从动端(20A)为圆头或圆角,推动端(20B)为大圆头或圆角或圆头;所述推动端(20B)可推动联动滑片(8)进而推动辅斜舌机构(4),但推动一定距离受到限定立柱(U)限制;所述推动端(20B)受到联动滑片(8)复。
25、位反推时,或者在转换斜舌(5)的朝向而拉动斜舌(5)时反推着推动端(20B)到一定距离时,该旋转从动构件(20)将被限定立柱(U)限制。4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制动棘爪(21)可旋转的安装在立柱(U)上,所述单向制动棘爪(21)延伸有一棘爪(21W),所述该单向制动棘爪(21)中间部分设有一凸点(21S),该凸点与弹簧(S)配合;所述该棘爪(21W)与传动齿(26W)啮合,用以限定传动拨轮(26)的单向旋转,所述该凸点(21S)与复位弹簧(S)配合,用以自动复位。4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旋制动棘爪(22)。
26、轴端设有长圆通孔(22U)可旋转并可滑动的设在立柱(U)上,所述该轴端可选择的增设有凹槽(22L),制动端设有制动爪(22W)和凹槽(22L),所述凹槽(22L)和凹槽(22L)用以约束扭簧(L)施力位置;所述制动爪(22W)与制动槽(26G)和致动坡(27A)配合;所述制动爪(22W)与制动槽(26G)啮合且与致动坡(27A)错开时,锁芯转动则被限制;所述当制动爪(22W)被致动坡(27A)顶出制动槽(26G)时,同时受到该扭簧(L)施压在凹槽(22L)上的扭力,从而使滑旋制动棘爪(22)滑动,最后该制动爪(22W)与制动槽(26G)错开,锁芯方可继续转动;所述该凹槽(22L)与复位扭簧(L。
27、)配合,该复位扭簧(L)的扭力施压在凹槽(22L)上使滑旋制动爪(22W)紧贴在传动拨轮(26)。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复位扭簧(L)可以用复位弹簧(S)(如同权利47所述)来替代,在合适位置施压使滑旋制动棘爪(22)向一方向转动。50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致动片(27)以可跟随锁胆(34)同步转动的卡接在锁芯上;所述该致动片(27)设有至少一个致动坡(27A),该致动坡(27A)用以顶出制动爪(22W)。51如权利要求3、4、17、20、21、22、24、25、26、27、29和4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
28、门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6/10页7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立柱(U)可选择性的配有防脱片(C),该防脱片(C)用以防止相关构件的脱落。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安全锁定机构(23)由门内锁定旋钮(X)、弹簧(S)、定位珠(O)、锁定构件(24)和防脱片(C)构成。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锁定旋钮(X)可旋转的安装在安装在锁壳(2)上;所述该门内锁定旋钮(X)由旋柄(X2)、钮体(X1)、和传动轴(X3)构成。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锁定旋钮(X)由。
29、旋柄(X2)和传动轴(X3)构成。55如权利要求53和5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传动轴(X3)为中心,旋柄(X2)为单向、双向或多向,形状为扁状、大头状、椭圆状、平行状、多边形状或圆状。56如权利要求53和5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X3)末端设有一非圆形的套端(XC);旋转门内锁定旋钮(X)时,可带动吻合的卡接在该套端(XC)的锁定构件(24)。57如权利要求52至55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X2)反面设有定位珠孔,所述依次将弹簧(S)和定位珠(O/Q)设在该定位珠孔内;所述弹簧(S)一端作用在定位珠孔。
30、内,另一端着力于定位珠(O/Q);所述定位珠(O/Q)与锁壳(2)的定位孔(2O)配合,用以限定门内锁定旋钮(X)的转动。58如权利要求52至55和57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X2)反面可设有一凸点(XO)或凹点(XO)来替代定位珠(O/Q)和弹簧(S),该凸点(XO)或凹点(XO)与锁壳(2)上的凸点(2O)或凹点(2O)配合;当锁定构件(24)完全锁定时,与凸点(2O)或凹点(2O)之间是过盈配合,与壳面为过盈配合;当锁定构件(24)一半锁定一半解锁时,与凸点(2O)或凹点(2O)是间隙配合,与壳面为过盈配合;当锁定构件(24)完全解锁时,与凸点(2O)或凹点。
31、(2O)之间是过盈配合,与壳面为过盈配合。59如权利要求52至55、57和5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旋柄(X2)反面可增设一偏压弹簧(S)来替代定位珠(O/Q)和弹簧(S)或凸点(XO)或凹点(XO);所述该偏压弹簧(S)一端作用在钮体(X1),另一端作用在锁壳(2)上;所述该偏压弹簧(S)用以增加门内锁定旋钮(X)的旋转阻力。60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钮体(X1)可选择性沿传动轴(X3)方向形成一台阶;所述该台阶可用以遮挡定位珠(O/Q)或者用以减少与锁壳(2)之间的间距或者直接与锁壳(2)面接触。61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防。
32、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X3)末端设有一非圆形的套端(XC);旋转门内锁定旋钮(X)时,可带动吻合的卡接在该套端(XC)的锁定构件(24)。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防脱片(C)或防脱螺丝(LS),所述该防脱片(C)和防脱螺丝(LS)用以固定锁定构件(24)与套端(XC)的连接防止其脱落或松动。6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7/10页8(24)轴心位置设有与套端(XC)吻合的非圆孔,并延伸有锁定臂(24A1);所述开锁锁定时,该锁定臂(24A1)外。
33、端抵顶在锁定凸点(15A1);所述闭锁锁定时,该锁定臂(24A1)内端与锁定凸点(15A1)啮合。64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包括锁芯壳(35)、锁芯、C型防脱片(28)和传动拨轮(26);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以可空转的方式安装在锁芯壳(35)所开设的锁芯孔内;所述锁芯由锁胆(34)和胆套(33)构成,胆套(33)可转动的套在锁胆(34)上。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孔壁(35E)向内凸出形成壳台阶(35C)和壳台阶(35B),所述锁胆(34)的外壁凸出形成一胆台阶(341);所述壳台阶(35C)与胆台阶(341)互相抵触,用以限制锁胆(34)。
34、的位置;所述胆套(33)一垂直面与壳台阶(35B)互相抵触,另一垂直面与胆台阶(341)互相抵触。66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胆台阶(341)往里开设有与弹子孔(34V)伸出端错开的钥匙孔(34A),胆套(33)一边开设有钥匙槽(33A);所述钥匙孔(34A)和钥匙槽(33A)在开锁或闭锁时可以自由的重合或错开。67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壳(35)与轴垂直还开设有定位孔(35Q),该定位孔(35Q)与锁胆(34)开设的定位珠孔(34Q)对应;所述定位珠孔(34Q)为两边穿通时自上而下设有封珠(32)、定位弹簧。
35、(S)和定位珠(O/Q),未穿通时自上而下设有定位弹簧(S)和定位珠(O/Q),该定位珠(O/Q)为圆珠或圆头柱;所述定位珠(O/Q)与定位孔(35Q)配合,用以限定将要开锁或关锁和开锁或关锁完毕,在插入或拔出钥匙(36)时锁芯所处的位置状态或者所述定位孔(34Q)设在锁胆(34),而定位珠孔(35Q)设在锁芯壳(35)。68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壳(35)垂直还开设有通向锁芯孔壁(35E)和台阶(35B)之间的控制孔(35D),所述自上而下设有封珠(32)、控制弹簧(S)和控制珠(31)。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
36、征在于所述控制珠(31)为圆柱、多边柱或曲边柱,所述控制珠(31)一端面轴心凸出形成一直径凸柱(31G),该凸柱(31G)为圆形、多边形或曲边形;所述珠身台阶面(31H)与胆套(33)一端开设的珠身坡槽(33H)和珠身槽(33G)配合,凸柱(31G)与锁胆(34)上开设的坡槽(34H)和终点槽(34G)配合;所述当凸柱(31G)滑入终点槽(34G)时,珠身台阶面(31H)同步进入珠身槽(33G)为卡合,胆套(33)不能转动;所述当凸柱(31G)滑出坡槽(34H)时,珠身台阶面(31H)同步退出珠身槽(33G)为分离,胆套(33)方能转动。70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
37、特征在于所述锁胆(34)另一端与轴垂直面凸出或凹陷形成一非圆的凸台(34D)或凹孔(34D),该凸台(34D)或凹孔(34D)卡接有致动片(27);或者所述该垂直面设有1个以上的圆或非圆的凸点(34U)或凹孔(34U),所述凸点(34U)或凹孔(34U)与致动片(27)的凹孔(27U)或凸点(27U)套合;再或所述该垂直面轴心设有一个圆的凸点(34U)或凹孔(34U),所述凸点(34U)或凹孔(34U)与致动片(27)的通孔(27U)对应,并和传动拨轮所设的凹孔(26U)或凸点(26U)套合。71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胆(34)与轴垂直还开设有弹子孔。
38、(34V)或弹片孔(34V)、致动栓槽(34F)和防脱槽(34C);所述以锁胆(34)轴线为中心时,弹子孔(34V)或弹片孔(34V)与所述钥匙孔(34A)不在同一半径上,致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8/10页9动栓槽(34F)与弹子(30)或弹片孔(34V)相通;所述弹子孔(34V)或弹片孔(34V)自上而下设有封珠(32)、弹簧(S)和弹子(30)或弹片(30);致动栓槽(34F)内设有致动栓(29)和弹簧(S);防脱槽(34C)设有C型防脱片(28)。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孔(34V)或弹片孔(34V)穿通锁胆(34)两侧,或所述。
39、弹子孔(34V)或弹片孔(34V)只穿通锁胆(34)一侧;所述未进行开锁或闭锁的复位状态时,锁胆(34)的弹子孔(34V)或弹片孔(34V)与胆套(33)的套壁或者开设的套槽(33V)对应;进行开锁或闭锁同步转动时,锁胆(34)的弹子孔(34V)或弹片孔(34V)与锁套开设的钥匙槽(33A)对应。73如权利要求64和7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栓(29)由致动端头(29A)、齿杠(291)和凸齿(29B)构成,可伸缩的致动栓槽(34F)内;所述致动端头(29A)为圆头,凸齿(29B)设在齿杠(291)上;所述当钥匙(36)的钥匙齿(38V)与弹子(30)或弹片(3。
40、0)全部匹配时,弹子(30)或弹片(30)的密码凹槽(30B)与凸齿(29B)在同一直线上,转动锁芯时则可进行开锁或闭锁,当致动端头(29A)滑入弧形致动坡槽(26B)时,凸齿(29B)与弹子(30)或弹片(30)的密码凹槽(30B)啮合,当致动端头(29A)滑出弧形致动坡槽(26B)时,凸齿(29B)与弹子(30)或弹片(30)的密码凹槽(30B)脱离。74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30)为圆柱或多边柱,或者为缩颈(30C)式的圆柱或多边柱;所述该圆柱或多边柱弹子(30)设有环形密码凹槽(30B),该圆柱的大头端面可设有凸锥或凹槽(30A),该凸锥。
41、或凹槽(30A)与弹簧(S)配合。75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30)为扁圆柱或多边扁圆柱,或者为缩颈(30C)式的扁圆柱或多边扁圆柱;所述扁柱或多边扁柱弹子(30)大头端面可设有凸锥或凹槽(30A),该凸锥或凹槽(30A)与弹簧(S)配合。76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0)一侧边开设有密码凹槽(30B),大头端面可设有凸锥或凹槽(30A)。77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胆套(33)还设有与钥匙(36)的防脱轨(37A)相啮合的防脱轨(33B),或与钥匙(36)的防脱。
42、轨(41C)相啮合的防脱轨(33C);所述该防脱轨为一面以上、轨层为一层以上;所述以胆套(33)为例,胆套(33)外壁和内壁各为一面,以一个凹层或凸层为一层。78如权利要求64、65、66、67、69、70、77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其特征在于所述胆套(33)为一次成型或分成2半以上成型之后再通过固定销(9)组合,该固定销(9)同上述限制构件(9)。79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包括钥匙柄(37)和钥匙齿体(38);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顶定针(39)和顶定弹簧(S);该顶定针(39)和顶定弹簧(S)可以伸缩的设在钥匙柄(37)顶定孔(37B)内。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防。
43、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37)一端为钥匙柄(37),另一端设有防脱轨(37A);钥匙齿体(38)一端为插入端,中间设有钥匙齿(38V),另一端设有防脱轨(38A);所述钥匙柄(37)和钥匙齿体(38)通过防脱轨(37A)与防脱轨(38A)可单向或双向滑动离合的连接在一起。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轨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9/10页10至少1面设有防脱层,每面至少为一层防脱轨,每层防脱轨至少一段以上;所述一个凹层或凸层为一层。82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
44、37)防脱轨一端还设有顶定孔(37B)和与顶定孔(37B)相通的控制孔(37K),钥匙齿体(38)防脱轨一端亦设有限定孔(38B);所述顶定针(39)由限定头(39B)、控制凸点(39K)和后端(39D)构成,该限定头(39B)与限定孔(38B)配合;控制凸点(39K)可滑动的伸向控制孔(37)并与限制点(34A1)配合,该限制点为凹点或平;后端(39D)作用在顶定弹簧(S)。83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包括钥匙柄(37)和钥匙齿体(38);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遮套(41)、顶定针(39)和顶定弹簧(S);该遮套(41)一端设有固定端(41A)与钥匙柄(37)的固定槽(37A)咬合连。
45、接,另一端遮套(41)遮套在钥匙齿体(38);该顶定针(39)和顶定弹簧(S)可以伸缩的设在遮套(41)体顶定孔(41B)内。84如权利要求83和8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41A)为凹凸结构或设有螺丝孔(41LS),螺丝孔(41LS)和螺丝孔(37LS)则紧固于螺丝(LS)。85如权利要求83和84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套(41)一端与钥匙柄(37)可一体成型为钥匙柄套一体(3741)。86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套(41)另一端由遮面和防脱轨(41C)构成,该遮面用以遮挡钥。
46、匙齿(38V),防脱轨(41C)用以防止钥匙齿体(38)脱落。87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套(41)另一端由遮面和防脱轨(41C)构成,该遮面为半面以上和防脱轨(41C)为一层以上,所述完全遮住一钥匙体齿面或反面为一面,不完全遮住为半面,防脱轨(41C)以一个凹层或一个凸层为一层;未插入钥匙开锁时该遮面用以遮挡钥匙齿面,防脱轨(41C)与钥匙齿体(38)开设的防脱轨(38C)可以滑动的啮合,用以防止钥匙齿体(38)脱落;插入钥匙进行开锁时该遮面位于锁胆(34)的遮面槽(34A2),防脱轨(41C)与胆套(33)的防脱轨(33C)配合,用以开启时防自。
47、由脱落作用。88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遮套(41)还设有顶定孔(41B)和与顶定孔(41B)相通的控制孔(41K),钥匙齿体(38)一端设有限定孔(38B);所述顶定针(39)由限定头(39B)、控制凸点(39K)和后端(39D)构成,该限定头(39B)与限定孔(38B)配合;控制凸点(39K)可滑动的伸向控制孔(3741K/41K)并与限制点(34A1)配合,该限制点为凹点或平;后端(39D)作用在顶定弹簧(S)。89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包括钥匙柄(37)和钥匙齿体(38);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顶定针(39)、顶定弹簧(S)、顶扣。
48、针(40)和顶扣弹簧(S);该顶定针(39)和顶定弹簧(S)可以伸缩的设在钥匙柄(37)顶定孔(37B)内,该顶扣针(40)和顶扣弹簧(S)可以伸缩的设在钥匙柄(37)顶扣孔(37D)内;所述顶扣针(40)一端设有凹颈(40H),该凹颈(40H)与顶扣钩(38H)配合。90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37)设有顶定孔(37B)和顶扣孔(37D),与钥匙齿体(38)的限定孔(38B)和顶扣钩(38H)对应,该顶扣钩(38H)槽由顶扣钩(38H)和钩槽(38D)构成;所述钉扣钩(38H)朝内时,钩槽权利要求书CN104110175A1010/10页1。
49、1(38D)为坡槽;顶扣钩(38H)朝外时,坡槽设在上述权利要求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36)的胆套(33)上的坡槽(33F)。91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包括钥匙柄(37)和钥匙齿体(38);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顶定针(91)、顶定弹簧(S)和磁头(37A)/(38A);所述该钥匙柄连接端(37A)与钥匙齿体连接端(38A)采用磁性头,所述该钥匙柄连接端(37A)与钥匙齿体连接端(38A)至少一端带有磁性,无磁性的一端为吸磁金属。92如权利要求79和8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柄(37)复位两半,还包括空间巢(37E);所述空间巢(37E)可放置一些磁性或电子感应器来增加钥匙的功能;或空间巢(37E)增设有按钮孔(37P)用以一些电子按钮的操作。93如权利要求71至91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顶定弹簧(S)和顶扣弹簧(S)可以是压簧(S)或针簧(D),所述针簧(D)设在针簧槽(41D)内;当顶定弹簧(S)或顶扣弹簧(S)为压簧(S)时还可以增设封珠(32),该封珠(32)设在压簧(S)这端。94如权利要求64、79和83所述的防技术开启的空转锁芯(25)和自动离合钥匙(36),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自动离合钥匙(36)为权利79和83所述的结构时,所述可选择的将锁胆(34)开设有同步限距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