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167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61672ACN102061672A21申请号201010553815422申请日20101119E01F13/04200601E01F13/06200601G01G19/0320060171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地址312000浙江省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申请人骆永标兰恩情72发明人骆永标74专利代理机构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33220代理人方剑宏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包括本体,本体顶部安装有固定横梁和压板,且固定横梁与压板之间设置有缝隙;。
2、所述的压板下方安装有梯形楔块,本体内安装有2个斜肩,2个斜肩分别位于梯形楔块的两侧,且斜肩与梯形楔块的斜度刚好匹配;压板与斜肩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斜肩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固定横梁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挡杆活动连接;斜肩上安装有挡块,且挡块刚好与位于转动轴下方的挡杆相接触。本发明的装置智能,简易,且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防止道路事故发生的功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061678A1/1页21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9,本体9顶部安装有固定横梁2和压板1,且固定横梁2与压板1之间设。
3、置有缝隙10;所述的压板1下方安装有梯形楔块11,本体1内安装有2个斜肩5,2个斜肩5分别位于梯形楔块11的两侧,且斜肩5与梯形楔块11的斜度刚好匹配;压板1与斜肩5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3,斜肩5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8;固定横梁2上安装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与挡杆4活动连接;斜肩5上安装有挡块7,且挡块7刚好与位于转动轴6下方的挡杆4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4的重心偏离转动轴6。权利要求书CN102061672ACN102061678A1/2页3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
4、障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尚停留于限高或者限宽两种基本方式,而影响道路使用寿命的真正原因在于道路所承受重量的多少,而重量还是影响其他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设计一款车辆测重装置,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道路使用寿命的承重问题,是本发明的重点。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本发明的装置智能,简易,且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防止道路事故发生的功能。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包括本体,本体顶部安装有固定横梁和压板,且固定横梁与压板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的压板下方安装有梯形楔块,本体内。
5、安装有2个斜肩,2个斜肩分别位于梯形楔块的两侧,且斜肩与梯形楔块的斜度刚好匹配;压板与斜肩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斜肩与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固定横梁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挡杆活动连接;斜肩上安装有挡块,且挡块刚好与位于转动轴下方的挡杆相接触。0006所述的挡杆的重心偏离转动轴。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针对公路本身对过往车辆的重量要求,在某些有限重路段的公路上设置自动测重装置系统,使满足限重要求的车辆能通过,而使超重的车里被阻挡在该限重路段之外,从而达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防止道路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装置在合理的机械设计基础上,达到根据车辆自身的重量来对车辆是否通行进行判断,并。
6、采取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对车辆是否通过进行动作,从而真正实现无人智能化操作以及具备简易的指挥道路疏通功能。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0009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本体9,本体9顶部安装有固定横梁2和压板1,且固定横梁2与压板1之间设置有缝隙10;所述的压板1下方安装有梯形楔块11,本体1内安装有2个斜肩5,2个斜肩5分别位于梯形楔块11的两侧,且斜肩5与梯形楔块11的斜度刚好匹配;压板1与斜肩5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3,斜肩5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8;固定横梁2上安装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与挡杆说明书C。
7、N102061672ACN102061678A2/2页44活动连接,且挡杆4的重心偏离转动轴6;斜肩5上安装有挡块7,且挡块7刚好与位于转动轴6下方的挡杆4相接触。0011当车辆行驶到压板1上时,由于汽车的自重,会使压板往下移动,在压板往下移动时通过下方的梯形楔块11下压,推动下方的两斜肩5往外侧移动,而在斜肩5上设计有挡块7,当两斜肩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挡块7也随之慢慢远离挡杆4上的转动轴6的位置,便会移里挡杆4的转动轴6。由于挡杆4设计成重心不在其转动轴6上,所以当车辆超过一定的重量时,压板1下压使斜肩5向两侧移动到一定程度,此时斜肩5上的挡块7移离挡杆4上的转动轴6到一定位置时,挡杆4便会。
8、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由水平位置变成垂直位置,穿过固定横梁2与压板1之间的缝隙10,露出在压板1之上,从而阻止车辆前行。如图1中所画左边为斜肩未移动时挡杆水平位置的结构图,也就是说当汽车没有下压压板时的结构图,右边为档块移离转动轴后挡杆变为垂直位置时的结构图,也就是当超过限重的汽车下压压板时的结构图。当汽车离开压块1时,压块1会在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由下往上复位,在压板1向上移动过程同时斜肩5也会在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移动到中间位置复位,在斜肩复位过程中固定在斜肩上的挡块7又会通过推动挡杆4,从而推动转动轴6,从而将挡杆4推回到水平位置,进而不会影响其他车子的顺利通行。同理,当车子没有超过限重时,斜肩5移动距离不会太大,挡块7没有移离挡杆4上的转动轴6的位置,故不会触动挡杆4由水平变为垂直位置,不会影响其正常行驶。该装置通过纯机械的方式实现了对汽车重量的判断来对汽车实现是否让其通过,又能通过机械力弹簧力的作用回复到初始位置,无需外接能源,真正实现自动控制更加适合现成复杂工况。说明书CN102061672ACN102061678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61672ACN102061678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616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