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排运送车.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924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99454.4

申请日:

2016.07.27

公开号:

CN106183670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F 1/04申请日:20160727|||公开

IPC分类号:

B60F1/04; E01B29/02; B66D1/02; B66D3/26

主分类号:

B60F1/04

申请人: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波; 张庆红; 王昊卿; 王慧

地址:

100011 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丙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其下设置有两排钢轨滚轮;桁架,其设置在车本体上,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其为立方架体,所述第一桁架固定设置在车本体上;第二桁架,其滑动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多个横梁,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第二桁架内;一对轴,其贯穿所述多个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多个吊臂,其均匀设置在一对轴上;驱动装置,其驱动一对轴旋转;至少一对支撑柱,其自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车本体平齐高度;至少两个牵引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正下方;以及液压伸缩杆,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桁架之间。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的装载或者卸下轨排,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本体,其下设置有两排钢轨滚轮;
桁架,其设置在所述车本体上,所述桁架的内部围合成一个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多层轨
排,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其为立方架体,且所述第一桁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本体上;第
二桁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桁架为矩形结构架体,所述第二
桁架的长度大于第一桁架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桁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桁架的一端抵触设
置,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桁架的另一端;
多个横梁,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且多个横梁的轴向方向与车本体的
轴向方向垂直;一对轴,其贯穿所述多个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
多个吊臂,其均匀垂挂设置在一对轴上,其中,任一个吊臂包括一个挂钩和一条钢丝绳
索;
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一对轴旋转,卷绕或者舒展开吊臂上的钢丝绳索;
至少一对支撑柱,其自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车本体平齐高度;
至少两个牵引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正下方,且至少两个牵引轮之间轮距大于所
述两排钢轨滚轮之间的轮距;以及
液压伸缩杆,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桁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车体,其设置在至少一对支撑柱和至少两个牵引轮之间,所述辅车体的长度与车本
体长度的比例为1-2:8-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杆水平设置在所述辅车
体和所述第一桁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
一桁架的侧壁上,另一端可拆卸的嵌入式设置在辅车体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横梁中的任一横梁包括自上
向下并列固定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且第一横梁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梁,第二横梁设
置在第二桁架内,第一横梁突出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且第二桁架在第一桁架内滑
动时,第一横梁不与第一桁架接触;
辅助支撑装置,其包括两个分支撑体,所述两个分支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两
侧,其中,任一个分支撑体包括支撑板,其与所述车本体的一侧平行设置,且支撑板的上端
边沿与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辅助滚轮组,其成列设置在支撑板的下端边沿处,每
一个辅助滚轮组包括两个同轴的滚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与其距离最近的支撑板之
间的最短距离为0.5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多个辅助滚轮组的下端点与至少两个
牵引轮的下端点处于同一平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多个辅助滚轮组的下端点所在的第一
平面低于所述车本体的两排钢轨滚轮的下端点所在的第二平面,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
间的最短距离为轨排高度的比例为1-1.2: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外
框和内框,所述外框的边框横切面为圆形,且所述第一桁架的上端面的边框的横切面为带
有长条形开口的“C”形结构,所述外框轴向方向嵌入与第一桁架的上端面的边框内并滑动
设置;所述内框内侧壁与多个横梁固定连接。

说明书

轨排运送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背景技术

轨排即是将钢轨和轨枕用联接零件联接零件联结起来形成,一般采用平板车运输
至现场进行铺设,最后将短轨换成长轨,由于轨排重量较重,普通平板车运输过程中耗油量
较高,污染环境,且在铺设轨道的施工现场,经常会遇到道路较为崎岖不平或者狭窄的施工
环境,因此,应用普通的平板车运输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排运送车,其能够实现快速的运输及辅助铺设
轨排,是一种能够在钢轨或者在普通路面上行走的两用轨排运送车,机械结构稳定,对施工
现场有很好的适应性,有效提高钢轨的铺设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
于,包括:

车本体,其下设置有两排钢轨滚轮;

桁架,其设置在所述车本体上,所述桁架的内部围合成一个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多
层轨排,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其为立方架体,且所述第一桁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本体
上;第二桁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桁架为矩形结构架体,所
述第二桁架的长度大于第一桁架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桁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桁架的一端抵
触设置,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桁架的另一端;

多个横梁,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且多个横梁的轴向方向与车本
体的轴向方向垂直;一对轴,其贯穿所述多个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

多个吊臂,其均匀垂挂设置在一对轴上,其中,任一个吊臂包括一个挂钩和一条钢
丝绳索;

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一对轴旋转,卷绕或者舒展开吊臂上的钢丝绳索;

至少一对支撑柱,其自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车本体平齐高
度;

至少两个牵引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正下方,且至少两个牵引轮之间轮距大
于所述两排钢轨滚轮之间的轮距;以及

液压伸缩杆,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桁架之间。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辅车体,其设置在至少一对支撑柱和至少两个牵引轮之间,所述辅车体的长度与
车本体长度的比例为1-2:8-10。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液压伸缩杆水平设置在所述辅车体和所述第一桁架之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的侧壁上,另一端可
拆卸的嵌入式设置在辅车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多个横梁中的任一横梁包括自上向下并列固定设置的第一
横梁和第二横梁,且第一横梁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梁,第二横梁设置在第二桁架内,第一横梁
突出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且第二桁架在第一桁架内滑动时,第一横梁不与第一桁
架接触;

辅助支撑装置,其包括两个分支撑体,所述两个分支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本体
的两侧,其中,任一个分支撑体包括支撑板,其与所述车本体的一侧平行设置,且支撑板的
上端边沿与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辅助滚轮组,其成列设置在支撑板的下端边沿
处,每一个辅助滚轮组包括两个同轴的滚轮。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车本体与其距离最近的支撑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5m。

优选的是,其中,多个辅助滚轮组的下端点与至少两个牵引轮的下端点处于同一
平面。

优选的是,其中,多个辅助滚轮组的下端点所在的第一平面低于所述车本体的两
排钢轨滚轮的下端点所在的第二平面,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轨排高度
的比例为1-1.2:1。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和内框,所述外框的边框
横切面为圆形,且所述第一桁架的上端面的边框的横切面为带有长条形开口的“C”形结构,
所述外框轴向方向嵌入与第一桁架的上端面的边框内并滑动设置;所述内框内侧壁与多个
横梁固定连接。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车本体采用钢轨滚轮作为运送滚轮,较平板运输车的轮胎更耐用;

多个横梁为一对轴提供支撑力,保证其能够稳定的起吊和放下轨排;

桁架中的第一桁架设置为用于摆放多层轨排,第二桁架滑动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
端面上,通过两个牵引轮的牵引可以从第一桁架上滑出一定距离,从而在滑出过程中,可以
通过吊臂将轨排同步带出第一桁架的容置空间,将其续接在陈本体下方的钢轨前方,当该
轨排被安装固定后,车本体可以向前移动一个轨排的距离,继续向前铺设钢轨,这样就不再
需要另设起吊装置即可实现在现场将轨排起吊和摆放设置;

驱动装置设置为驱动轴旋转,通过卷绕或者舒展开吊臂上的钢丝绳索来起吊或者
放置轨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辅车体的设置较只设置至少一对支撑柱的称重和稳定性都高,保持轨排运送车的
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辅助支撑装置设置在车本体的两侧,并且应用轮胎作为辅助滚轮组,目的在于,在
起吊和放下轨排过程中,对车本体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并且,当车本体内运送的轨排被
清空后,车本体的重量大大减轻,这时候也可以应用辅助支撑装置配合牵引轮将车本体吊
起,以便在普通路面上也可以行走,而并非必须在钢轨上行走,为运送车提供了另一种行走
机构,提高其对现场施工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的运输及辅助铺设轨排,是一种能够在钢轨或者
在普通路面上行走的两用轨排运送车,机械结构稳定,对施工现场有很好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本体及其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本体及其桁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桁架和第一桁架的滑动设置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本体1,其下设置有两排钢轨滚轮2;

桁架3,其设置在所述车本体上,所述桁架的内部围合成一个容置空间,用于放置
多层轨排18,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桁架4,其为立方架体,且所述第一桁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
本体上;第二桁架5,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桁架为矩形结构架
体,所述第二桁架的长度大于第一桁架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桁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桁架的
一端抵触设置,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桁架的另一端;

多个横梁6,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且多个横梁的轴向方向与车本
体的轴向方向垂直;一对轴7,其贯穿所述多个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

多个吊臂8,其均匀垂挂设置在一对轴上,其中,任一个吊臂包括一个挂钩9和一条
钢丝绳索10;

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一对轴旋转,卷绕或者舒展开吊臂上的钢丝绳索;

至少一对支撑柱11,其自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车本体平齐高
度;

至少两个牵引轮12,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正下方,且至少两个牵引轮之间轮距
大于所述两排钢轨滚轮之间的轮距;以及

液压伸缩杆13,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桁架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车本体采用钢轨滚轮作为运送滚轮,较平板运输车的轮胎更耐用;

多个横梁为一对轴提供支撑力,保证其能够稳定的起吊和放下轨排;

桁架中的第一桁架设置为用于摆放多层轨排,第二桁架滑动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
端面上,通过两个牵引轮的牵引可以从第一桁架上滑出一定距离,从而在滑出过程中,可以
通过吊臂将轨排同步带出第一桁架的容置空间,将其续接在陈本体下方的钢轨前方,当该
轨排被安装固定后,车本体可以向前移动一个轨排的距离,继续向前铺设钢轨,这样就不再
需要另设起吊装置即可实现在现场将轨排起吊和摆放设置;

驱动装置设置为驱动轴旋转,通过卷绕或者舒展开吊臂上的钢丝绳索来起吊或者
放置轨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实际应用中设置至少两个牵引轮为一组,设置在一个驱动轴的两端,为了提高
第二桁架对轨排的起吊的稳定性,可以根据轨排的重量设置多组这样的牵引轮;并且,由于
使用所述轨排运送车运送轨排过程中,要应用到新铺设的轨道作为两排钢轨的行走支撑,
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牵引轮始终位于需要进行铺设轨排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辅车体,其设置在至少一对支撑柱和至少两个牵引轮之间,所述辅车体的长度与
车本体长度的比例为1-2:8-10。

在上述方案中,辅车体的设置较只设置至少一对支撑柱的称重和稳定性都高,保
持轨排运送车的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液压伸缩杆水平设置在所述辅车体和所述第
一桁架之间。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桁架的侧壁上,另一
端可拆卸的嵌入式设置在辅车体的侧壁上。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横梁中的任一横梁包括自上向下并列固定设置的第
一横梁14和第二横梁15,且第一横梁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梁,第二横梁设置在第二桁架内,第
一横梁突出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且第二桁架在第一桁架内滑动时,第一横梁不与
第一桁架接触;

辅助支撑装置,其包括两个分支撑体,所述两个分支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本体
的两侧,其中,任一个分支撑体包括支撑板16,其与所述车本体的一侧平行设置,且支撑板
的上端边沿与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辅助滚轮组17,其成列设置在支撑板的下端
边沿处,每一个辅助滚轮组包括两个同轴的滚轮。

在上述方案中,辅助支撑装置设置在车本体的两侧,并且应用轮胎作为辅助滚轮
组,目的在于,在起吊和放下轨排过程中,对车本体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并且,当车本体
内运送的轨排被清空后,车本体的重量大大减轻,这时候也可以应用辅助支撑装置配合牵
引轮将车本体吊起,以便在普通路面上也可以行走,而并非必须在钢轨上行走,为运送车提
供了另一种行走机构,提高其对现场施工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车本体与其距离最近的支撑板之间的最短距
离为0.5m。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多个辅助滚轮组的下端点与至少两个牵引轮的下端点处于同
一平面。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多个辅助滚轮组的下端点所在的第一平面低于所
述车本体的两排钢轨滚轮的下端点所在的第二平面,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最短距
离为轨排高度的比例为1-1.2:1。

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框20和内框
21,所述外框的边框横切面为圆形,且所述第一桁架的上端面的边框的横切面为带有长条
形开口的“C”形结构19,所述外框轴向方向嵌入与第一桁架的上端面的边框内并滑动设置;
所述内框内侧壁与多个横梁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二桁架相对于第一桁架滑动,同时将
第二桁架上的对起吊轨排起重要作用的横梁、旋转轴和吊臂等结构带离第一桁架的容置空
间,轻松实现起吊轨排和将轨排摆放到轨排运送车的正前方。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轨排运送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轨排运送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轨排运送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排运送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排运送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排运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其下设置有两排钢轨滚轮;桁架,其设置在车本体上,桁架包括第一桁架,其为立方架体,所述第一桁架固定设置在车本体上;第二桁架,其滑动设置在第一桁架的上端面上;多个横梁,其平行间隔开设置在第二桁架内;一对轴,其贯穿所述多个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桁架内;多个吊臂,其均匀设置在一对轴上;驱动装置,其驱动一对轴旋转;至少一对支撑柱,其自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