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锁具俨然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且由于机械锁具钥匙容
易被复制的特点,会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电子
技术的应用,以及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门锁也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并且大多数安防企业都
认识到,将新技术引用到门锁产品当中会给安防产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在消费者的需
求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丰富多样的门锁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使用的仍然是带钥匙的非智能门锁,存在的隐患是房门上有了
钥匙孔很容易被盗。其次其他一些所谓的智能门锁,通过遥控器按键开锁,指纹密码开锁等
方式进行开锁,有时开锁的准确度不高,易造成误开锁,并且用户还是需要通过手动按键等
操作才可完成开锁过程,开锁方式复杂,同时,对于防盗门口状态,外出用户也无法及时监
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及装置,使得开锁正确
率得以提高,实现了无钥匙进入房屋,增强了房门防盗能力,且提高了房门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包含
以下步骤:
安装于无锁孔门的锁体,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应答器
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外向门内移动,则自动开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装置,包含:应答器和锁体;
锁体安装于无锁孔门内,具体包括:控制器和锁开关;
控制器用于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在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
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外向门内移动时,向锁
开关发送开锁信号;
锁开关用于在收到开锁信号时,自动开锁。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安装于无锁孔门的锁体,检测应答器与无
锁孔门之间的方向,如果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内向门外移动,则不会执行开锁操作,通
过方向的判定,保证了用户处于室内时,无锁孔门不会自动打开,从而减少了误开锁率。并
且,由于房门无锁孔,无法用其他工具进行开锁,防盗能力极强。
另外,还包括:在自动开锁后,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大于
预设的第二门限,则自动上锁。进一步提高了无锁孔门的安全性能。
另外,在自动开锁后,将生成的开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其中,开锁信息包括开
锁时间。增强了安全性。
另外,智能猫眼通过与锁体之间的通信连接,为433MHz通信连接。简单易实现,并
且降低通信连接的功耗。
另外,在将生成的开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后,还包括:远程终端通过应用软件程
序,控制智能猫眼开启远程视频或语音对讲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另外,锁体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具体包括:锁体通过集成三
轴向模拟前端的单片机进行距离和方向的检测。更精准的获取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空
间距离和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无锁孔门完成开锁事件后信息的交互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无锁孔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
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
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具体地说,安装于无锁孔门的锁体,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用
户可以随身携带应答器,则锁体检测到应答器,则可以说明,用户处在无锁孔门的锁体可探
测距离区域范围内。其中,用户可以在无锁孔门内,即室内,也可以处在无锁孔门的门外,即
室外。并且,锁体还可以检测应答器处于无锁孔门方向位置,该方向位置可以是向无锁孔门
的内侧、外侧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锁体通过集成三轴向模拟前端的单片机进行距
离和方向的检测。具体地说,集成三轴向模拟前端的单片机可以进行x、y、z轴三个方向的距
离检测,使得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为空间范围内的距离,从而提高了距离的精准
度。例如,锁体不仅仅检测与其处于一个水平面范围内的应答器距离,如果一个应答器在竖
直方向上接近该锁体,也可以被检测到,但是通常情况下,以应答器与无锁孔门在水平方向
上的距离,作为主要的判断是否有应答器的依据。
步骤102:判断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门限。
具体地说,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
则进入步骤103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101中。预设的第一门限可以在锁体出厂
时被录入,第一门限值得大小,可以根据锁体的性能或应用场景确定,例如,对于应用于普
通用户家庭的锁体,其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可以为1米,对于应用于商务办公的写字楼,第一
门限值可以为2米。
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则说明人员
距离无锁孔门有距离,人员可能只是经过无锁孔门,而并不是要通过该无锁孔门,因此,重
复进入步骤101中,锁体再次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则进入步骤
103中,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103:判断应答器的移动方向是否为从门外向门内移动。
具体地说,如果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外向门内移动,则进入步骤104中,否则,
进入步骤101中。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则继续判断应答器的
移动方向,即人员的移动方向,如果人员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内向门外移动,则进入步骤101
中,重复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如果人员已经处于室内,在室内的走动
过程中,不会造成房门的错误打开,从而减少了错误开门的概率。
在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且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
门外向门内移动,则说明,人员处于无锁孔门的外侧,并向门内移动,此时,进入步骤104中,
继续执行下一步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2和步骤103并无严格意义上的逻辑顺序,在具体执行过程
中,也可以首先判定应答器的移动方向,再判断应答器是否在距离无锁孔门的预设第一门
限值范围内,如果判定的结果都为是,则进入步骤104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结果
都为否,则进入步骤101中,冲进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步骤104:开锁。
具体地说,安装于无锁孔门上的锁体自动执行开锁操作。此时,无需用户进行任何
的手动操作,包括触发按键等,锁体会自动的执行开锁操作,如果用户双手拿有东西,不方
便进行任何的开锁操作时,此时,就可以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实现了无锁孔门
的无钥匙进入功能。
步骤105:判断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门限。
具体的说,在自动开锁后,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
设的第二门限,则进入步骤106中,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其中,第二门限值可以由锁体应
用于不同的场景,在出厂时进行设定,并且第二门限值大小可以等于第一门限值得大小,但
是并不限于第一门限值的大小。无锁孔门自动打开后,用户可以走入房屋内,如果锁体检测
到用户一直逗留在无锁孔门处,则重复距离检测判断,直至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
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则进入步骤106中。
步骤106:上锁。
具体地说,如果锁体检测到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
则自动上锁。用户可以进入室内,与无锁孔门的距离大于预设第二门限值时,则无锁孔门会
自动上锁,在此过程中,用户没有进行人为的手动操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另外,房门为无锁孔门,不易被开锁工具打开,增强了了防盗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的区别及效果在于:安装于无锁孔门的锁
体,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方向,如果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内向门外移动,则不
会执行开锁操作,通过方向的判定,保证了用户处于室内时,无锁孔门不会自动打开,从而
减少了误开锁率。并且,由于房门无锁孔,无法用其他工具进行开锁,防盗能力极强。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方法。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
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主要优化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自动开锁后,将生成
的开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以监控无锁孔门的开/关门、视频语音信息,使得
在室外的用户可以及时掌握房门状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无锁孔门的安全性。本实施方式中,
锁体、智能猫眼和远程终端之间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示。
步骤201:锁体生成开锁信息。
具体地说,锁体在自动开锁后,生成开锁信息。其中,开锁信息可以包括开锁时间。
如果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门限,且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外向门内移
动,则无锁孔门会自动开锁,自动开锁动作执行完成后,锁体会根据自动开锁事件,记录开
锁事件发生的时间,生成开锁信息。
步骤202:锁体发送开锁信息。
具体地说,锁体通过与智能猫眼之间的通信,将开锁信息发送至智能猫眼。智能猫
眼可以进行语音对讲、视频录制和远距离通信连接等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猫眼通过与锁体之间的通信连接,为433MHz通信连接,具体如
图3所示。433MHz通信连接为短距离的通信连接,除此之外,智能猫眼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
方式与锁体进行通信连接,由于智能猫眼与锁体的实际距离小于2米,因此,可以使用短距
离通信连接,且短距离的通信连接功耗较小,可以节省消耗。
步骤203:智能猫眼获取开锁信息,并保存。
具体地说,智能猫眼获取锁体发送的开锁信息,并将开锁信息保存在智能猫眼本
地。
步骤204:智能猫眼发送开锁信息。
具体地说,智能猫眼通过与远程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将开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
端。智能猫眼与远程终端的通信连接距离较长,智能猫眼可以通过路由器,并在无线连接的
条件下,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传输数据。本实施方式中的远程终端可以为手机、智能
平板和智能手表等。
步骤205:远程终端保存开锁信息。
具体地说,智能终端保存开锁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消息提示,查看该开
锁信息的内容,通过查看开锁信息的主要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远程终端通过应用软件程序,控制智能猫眼开启远程视频或语音
对讲功能,用户可以在室外通过远程终端,查看房门外发生的开/关门事件的,随时掌握开/
关门信息。并且,通过远程终端,也可以选择性的开启各种功能,进一步的确保了无锁孔门
的安全性。
步骤206:远程终端发送开启远程视频或语音对讲功能信息。
具体地说,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可以选择性的开启远程视频或语音对讲功能。
步骤207:智能猫眼开启猫眼内的录像或语音功能。
具体地说,根据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发送的信息,智能猫眼做出相应的操作,例如,
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发送视频功能信息,智能猫眼在接收到远程终端发送的视频功能后,可
以通过开启摄像头,对无锁孔门外的可检测区域距离范围进行视频的录制,同时将录制的
视频保存在智能猫眼本地。
步骤208:智能猫眼发送视频或语音信息。
智能猫眼将无锁孔门外的视频或者语音信息发送给远程终端,远程终端通过查看
相应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时的查看无锁孔门外的视频或语音,随时掌控房门动态。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的区别和效果在于:在自动开锁后,将生成
的开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以监控无锁孔门的开/关门、视频语音信息,使得
在室外的用户可以及时掌握房门状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无锁孔门的安全性。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
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
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装置,如图4所示,包含:应答器41
和锁体42。
锁体42安装于无锁孔门内,具体包括:控制器421和锁开关422;
控制器421用于检测应答器41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在检测到应答器41
与无锁孔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应答器41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外向门内移
动时,向锁开关422发送开锁信号;
锁开关422用于在收到开锁信号时,自动开锁。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的区别及效果在于:安装于无锁孔门的锁
体,检测应答器与无锁孔门之间的方向,如果应答器的移动方向为从门内向门外移动,则不
会执行开锁操作,通过方向的判定,保证了用户处于室内时,无锁孔门不会自动打开,从而
减少了误开锁率。并且,由于房门无锁孔,无法用其他工具进行开锁,防盗能力极强。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
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
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
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锁孔门的开锁装置。第四实施方式是第三实施方
式的优化,主要优化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智能猫眼,具体如图5所
示,远程终端可以监控无锁孔门的开/关门、视频语音信息,使得在室外的用户可以及时掌
握房门状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无锁孔门的安全性。
智能猫眼51与锁体42通信连接;
锁体42还用于在发送开锁信号后,将生成的开锁信息发送至智能猫眼51;其中,开
锁信息包括开锁时间。
智能猫眼51用于通过与远程终端52之间的通信连接,将接收的开锁信息发送至远
程终端52。
智能猫眼51还用于根据远程终端52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远程视频或语音对讲功
能。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的区别及效果在于:在自动开锁后,将生成
的开锁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以监控无锁孔门的开/关门、视频语音信息,使得
在室外的用户可以及时掌握房门状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无锁孔门的安全性。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
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
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
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
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
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
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
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