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携带的移车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车装置,具体涉及便于携带的移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交通堵塞、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小区或乡下道路一般都比较狭窄,就会经常出现无法转弯、调头等现象;特别是刚学车不久的新手,如果想将车倒入车库或停车位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会浪费很长的时间,经常会因倒车的位置不准确对汽车造成擦伤,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在的高档汽车上一般都设置有倒车雷达,不过在车子内是无法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特别是在雨天、雾天及夜间,也是很难将车倒到规定的位置。
并且由于车辆的数量急速上升,现有停车场的车位常常得不到满足,导致车位紧缺的情况发生。但每个停车场中为了避免车子停放过程中的剐蹭现象,也为了方便车子能够移出,车位空隙往往比车子要宽许多,导致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停车场车位空隙往往比车子要宽许多,导致空间利用率极低,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便于携带的移车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携带的移车装置,包括控制器,由两根移动杆铰接形成的X型架体,设置在X型架体四个端部底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电机;
所述X型架体的四个端部上还设置有便于车轮移入X型架体上的斜面导板;所述斜面导板上设置有滚珠。
本发明中只需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即可,通过驱动电机促使两根移动杆的四个端部分别移动到车辆的车轮下方,再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使车辆的车轮通过斜面导板和滚珠的作用移动到X型架体上,再通过移动X型架体,进而实现车辆的移动,操作更加方便。
通过该移车装置的设置,可使停车位的大小与车体相同的情况下也可方便车辆移入和移出,可以增加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本发明的结构设置,方便收纳,进而方便携带,在任何地方都适用,效果十分显著。
优选地,所述万向轮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伺服电机。
本发明中的控制器,仅仅用于启动驱动电机和伺服电机,且用于调节伺服电机的角度,该用于启动驱动电机和控制伺服电机驱动角度的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所述驱动电机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根移动杆上。
所述伺服电机也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安装有驱动电机的两个万向轮上。
所述两根移动杆通过螺钉铰接,且该铰接位置处也设置有一个万向轮。
为了更加便于携带,所述移动杆为两端对称设置的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包括内杆,套接在内杆两端的外杆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的设置,可在停车位的大小与车体相同的情况下也方便车辆移入和移出,可以增加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
2、通过本发明的结构设置,方便收纳,进而方便携带,在任何地方都适用,效果十分显著;
3、本发明的结构非常简单,操作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X型架体,2-万向轮,3-驱动电机,4-斜面导板,5-滚珠,6-伺服电机,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便于携带的移车装置,包括控制器,由两根移动杆铰接形成的X型架体1,设置在X型架体1四个端部底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电机3;
所述X型架体1的四个端部上还设置有便于车轮移入X型架体1上的斜面导板4;所述斜面导板4上设置有滚珠5。
所述万向轮2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伺服电机6。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车辆移动到要停放的车位位置处时,取出本发明,调整本发明的结构后,将本发明的从前轮之间或后轮之间放置到车辆下方,使本发明X型架体1的其中两端的端部位于两个前轮之间,X型架体1的另外两端端部位于两个后轮之间;
然后,启动伺服电机6,确定两根移动杆的移动方向,然后启动驱动电机3,促使X型架体1的四个端部均朝向最近的车轮移动,最终使车轮移动到X型架体1的四个端部上;
最后,通过移动X型架体1即可有效将车辆移入或移出停车位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优化了驱动电机3和伺服电机6的数量,具体设置如下:
所述驱动电机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根移动杆上。所述伺服电机6也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安装有驱动电机3的两个万向轮2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优化了移动杆的结构,便于携带,具体设置如下:
所述两根移动杆通过螺钉铰接,且该铰接位置处也设置有一个万向轮2。所述移动杆为两端对称设置的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包括内杆,套接在内杆两端的外杆组成。
为了防止车轮移入X型架体1上时,车轮从另一侧面掉出,该X型架体1上与斜面导板4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单板7,如图1和图2所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