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3738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6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44619.0

申请日:

2011.11.04

公开号:

CN102400547A

公开日:

2012.04.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1/18申请日:20111104授权公告日:20140212终止日期:20151104|||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1/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天任建设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常州市天任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3016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华府家园43号变更后权利人:21317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村登记生效日:20130110|||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G 1/1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汤剑 曹兴旺 白小波 梁建伟 凌静 朱海涛 王庆变更后:汤剑 曹兴旺 白小刚 蔡建峰 凌静 朱海涛 徐国伟|||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18申请日:201111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18; E04G5/00; E04G5/06; E04G7/22

主分类号:

E04G1/18

申请人:

江苏天任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剑; 曹兴旺; 白小波; 梁建伟; 凌静; 朱海涛; 王庆

地址:

213016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华府家园4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代理人:

赵燕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侧的竖杆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本发明降低扣件的使用量,降低脚手架搭接成本,而且安装拆卸简单,美观度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 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1) , 框架结构 (1) 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2)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框架结构 (1) 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 (1-1) 、 多根位于拐角处的与 升降机构 (2) 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 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 (1-3) 、 多 根竖杆 (1-4) 和多根位于与升降机构 (2) 连接的升降机构竖杆 (1-5) ; 所述内拐角竖杆 (1-1) 的上部具有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1-1-1) 和两个内拐角第一支 耳 (1-1-2) , 下部具有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和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 (1-1-4) , 内拐角 第一连接盘 (1-1-1) 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之间具有内拐角第三支耳 (1-1-5) , 内 拐角第一支耳 (1-1-2) 、 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1-1-1) 、 第二支耳 (1-1-4) 、 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和内拐角第三支耳 (1-1-5) 上均具有内拐角安装孔 (1-1-6) ;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的上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 三个升降机 构第一支耳 (1-2-1) 和两个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1-2-3) , 下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 三个升降机构第二支耳 (1-2-5) 和两个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 所述升降 机构拐角竖杆 (1-2) 上还具有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 , 升 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 位于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之间, 所述升降机构第一支耳 (1-2-1) 、 升降机构第一连接 盘 (1-2-2) 、 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1-2-3) 、 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 升降机构第二支 耳 (1-2-5) 、 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 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升降机构第四支 耳 (1-2-8) 上均具有升降机构安装孔 (1-2-9) ; 所述外拐角竖杆 (1-3) 的上部具有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1-3-2) 和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 下部具有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和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 所述外拐 角第一连接盘 (1-3-2) 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之间具有外拐角第三支耳 (1-3-5) ; 所 述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 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1-3-2) 、 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 外拐角 第二连接盘 (1-3-4) 和外拐角第三支耳 (1-3-5) 上均具有外拐角安装孔 (1-3-6) ; 所述竖杆 (1-4) 的上部具有外侧第一连接盘 (1-4-2) 和两个外侧第一支耳 (1-4-1) , 下 部具有外侧第二连接盘 (1-4-4) 和两个外侧第二支耳 (1-4-3) , 外侧第一支耳 (1-4-1) 、 外 侧第一连接盘 (1-4-2) 、 外侧第二支耳 (1-4-3) 和外侧第二连接盘 (1-4-4) 上均具有外侧安 装孔 (1-4-5) ; 所述升降机构竖杆 (1-5) 的上部具有内侧第一连接盘 (1-5-1) 和两个内侧第一支耳 (1-5-2) , 下部具有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和两个内侧第二支耳 (1-5-4) , 所述内侧第一 连接盘 (1-5-1) 和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之间具有内侧第三支耳 (1-5-5) 和内侧第四 支耳 (1-5-6) , 第一连接盘 (1-5-1) 、 内侧第一支耳 (1-5-2) 、 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 内侧 第二支耳 (1-5-4) 、 内侧第三支耳 (1-5-5) 和内侧第四支耳 (1-5-6) 上均具有内侧安装孔 (1-5-7)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拐角竖杆 (1-1) 的两个 内拐角第一支耳 (1-1-2) 呈垂直布置, 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 (1-1-4) 也呈垂直布置, 相应的 内拐角第一支耳 (1-1-2) 和内拐角第二支耳 (1-1-4)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拐角第一连接 盘 (1-1-1) 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呈平行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2 的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一支耳 (1-1-1) 和升降机构第二支耳 (1-2-5)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上部的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和升降机构第二连接 盘 (1-2-3) 在同一水平平面上,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下部的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在同一水平平面上, 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呈平行布置, 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1-2-3) 和升降机构第 四连接盘 (1-2-6) 呈平行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拐角竖杆 (1-3) 的两个 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呈垂直布置, 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也呈垂直布置, 相应的 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和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外拐角第一连接 盘 (1-3-2) 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呈平行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竖杆 (1-4) 的外侧第一支 耳 (1-4-1) 和外侧第二支耳 (1-4-3)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外侧第一连接盘 (1-4-2) 和外侧第 二连接盘 (1-4-4) 呈平行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机构竖杆 (1-5) 的 相应的内侧第一支耳 (1-5-2) 和内侧第二支耳 (1-5-4)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侧第三支耳 (1-5-5) 和内侧第四支耳 (1-5-6) 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侧第一连接盘 (1-5-1) 和内侧第 二连接盘 (1-5-3) 呈平行布置。

说明书


脚手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背景技术 传统型脚手架的搭接均是采用普通的钢管与扣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再在框架 结构上安装升降装置, 该框架结构的特殊位置上 (如外拐角处、 内拐角处、 内拐角与升降机 构连接处、 内侧和外侧) 的竖杆需要连接水平方向的多个杆件和交叉布置的多根杆件, 如果 是用普通的钢管通过扣件搭接就会很麻烦, 并且普通的扣件使用量大, 增加脚手架搭接成 本, 安装拆卸也很麻烦, 而且影响整个脚手架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脚手架的特殊位置上具有特殊的杆件, 用来降低扣 件的使用量, 降低脚手架搭接成本, 而且安装拆卸简单, 美观度高的脚手架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 包括若干个连接 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 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 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 多根位于外侧的竖杆和多根 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 ; 所述内拐角竖杆的上部具有内拐角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 下部具有内拐 角第二连接盘和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 内拐角第一连接盘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之间具有内 拐角第三支耳, 内拐角第一支耳、 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第二支耳、 内拐角第二连接盘和内拐 角第三支耳上均具有内拐角安装孔 ;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的上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三个升降机构第一支耳和两 个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下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三个升降机构第二支耳和两个升 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上还具有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 耳, 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位于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 盘之间, 所述升降机构第一支耳、 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升降机构第 三连接盘、 升降机构第二支耳、 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 耳上均具有升降机构安装孔 ; 所述外拐角竖杆的上部具有外拐角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 下部具有外拐 角第二连接盘和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 所述外拐角第一连接盘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之间具 有外拐角第三支耳 ; 所述外拐角第一支耳、 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外拐角第二支耳、 外拐角第 二连接盘和外拐角第三支耳上均具有外拐角安装孔 ; 所述竖杆的上部具有外侧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外侧第一支耳, 下部具有外侧第二连接盘 和两个外侧第二支耳, 外侧第一支耳、 外侧第一连接盘、 外侧第二支耳和外侧第二连接盘上 均具有外侧安装孔 ;
     所述升降机构竖杆的上部具有内侧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内侧第一支耳, 下部具有内侧第 二连接盘和两个内侧第二支耳, 所述内侧第一连接盘和内侧第二连接盘之间具有内侧第三 支耳和内侧第四支耳, 第一连接盘、 内侧第一支耳、 内侧第二连接盘、 内侧第二支耳、 内侧第 三支耳和内侧第四支耳上均具有内侧安装孔。
     所述内拐角竖杆的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呈垂直布置, 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也呈垂 直布置, 相应的内拐角第一支耳和内拐角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的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一支耳和升降机构第二支耳均在同 一竖直平面上, 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 升降机构拐角竖杆上部的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在同一水平平面上,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下部的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在同一水平平 面上, 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呈平行布置, 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和升 降机构第四连接盘呈平行布置。
     所述外拐角竖杆的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呈垂直布置, 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也呈垂 直布置, 相应的外拐角第一支耳和外拐角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
     所述竖杆的外侧第一支耳和外侧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外侧第一连接盘和 外侧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
     所述升降机构竖杆的相应的内侧第一支耳和内侧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 侧第三支耳和内侧第四支耳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侧第一连接盘和内侧第二连接盘呈平 行布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 由于框架结构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 多根位于 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 多根 位于外侧的竖杆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 上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均具有多个支耳 和连接盘, 支耳和连接盘上具有安装孔, 因此能同时连接多根上部水平杆件、 下部水平杆件 和多根交叉布置的杆件, 而且均是采用螺栓连接, 代替了扣件连接, 大大降低了扣件的使用 量, 降低了扣件带来的安装成本, 安装拆卸也很方便, 自然就增加了整体脚手架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中内拐角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2 的俯视图 ; 图 4 是图 1 中升降机构拐角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图 4 的俯视图 ; 图 6 是图 4 的仰视图 ; 图 7 是图 1 中外拐角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 图 8 是图 7 的俯视图 ; 图 9 是图 7 的仰视图 ; 图 10 是图 1 中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 是图 10 的俯视图 ; 图 12 是图 10 的仰视图 ; 图 13 是图 1 中升降机构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 图 14 是图 13 的左视图 ; 图 15 是图 13 的俯视图 ; 图 16 是图 13 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 1~16 所示, 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 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 构 1, 框架结构 1 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2, 所述框架结构 1 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 1-1、 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 降机构 2 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 1-3、 多根位于外 侧的竖杆 1-4 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 1-5 ; 所述内拐角竖杆 1-1 的上部具有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1-1-1 和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 1-1-2, 下部具有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和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 1-1-4, 内拐角第一连接 盘 1-1-1 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之间具有内拐角第三支耳 1-1-5, 内拐角第一支耳 1-1-2、 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1-1-1、 第二支耳 1-1-4、 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和内拐角第三 支耳 1-1-5 上均具有内拐角安装孔 1-1-6 ;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的上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三个升降机构第 一支耳 1-2-1 和两个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1-2-3, 下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三 个升降机构第二支耳 1-2-5 和两个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上还具有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 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 位于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之间, 所述升降机构第一支耳 1-2-1、 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1-2-3、 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升降机构第二支耳 1-2-5、 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 上均具有升降机构安装孔 1-2-9 ; 所述外拐角竖杆 1-3 的上部具有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1-3-2 和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下部具有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和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所述外拐角第一 连接盘 1-3-2 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之间具有外拐角第三支耳 1-3-5 ; 所述外拐角第 一支耳 1-3-1、 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1-3-2、 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和外拐角第三支耳 1-3-5 上均具有外拐角安装孔 1-3-6 ; 所述竖杆 1-4 的上部具有外侧第一连接盘 1-4-2 和两个外侧第一支耳 1-4-1, 下部具有 外侧第二连接盘 1-4-4 和两个外侧第二支耳 1-4-3, 外侧第一支耳 1-4-1、 外侧第一连接盘 1-4-2、 外侧第二支耳 1-4-3 和外侧第二连接盘 1-4-4 上均具有外侧安装孔 1-4-5 ; 所述升降机构竖杆 1-5 的上部具有内侧第一连接盘 1-5-1 和两个内侧第一支耳 1-5-2, 下部具有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和两个内侧第二支耳 1-5-4, 所述内侧第一连接盘 1-5-1 和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之间具有内侧第三支耳 1-5-5 和内侧第四支耳 1-5-6, 第一连接 盘 1-5-1、 内侧第一支耳 1-5-2、 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内侧第二支耳 1-5-4、 内侧第三支耳1-5-5 和内侧第四支耳 1-5-6 上均具有内侧安装孔 1-5-7。
     参见图 2、 3 所示, 为了使内拐角杆件 1-1 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 下部水平方向杆件 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 所述内拐角竖杆 1-1 的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 1-1-2 呈垂直布置, 两 个内拐角第二支耳 1-1-4 也呈垂直布置, 相应的内拐角第一支耳 1-1-2 和内拐角第二支耳 1-1-4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拐角第一连接盘 1-1-1 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 1-1-3 呈平行布 置。
     参见图 4、 5、 6 所示, 为了使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 下部水平 方向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的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一支耳 1-1-1 和升降机构第二支耳 1-2-5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三支耳 1-2-7 和 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1-2-8 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上部的升降机 构第一连接盘 1-2-2 和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 1-2-3 在同一水平平面上, 所述升降机构拐角 竖杆 1-2 下部的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在同一水平平面 上, 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 1-2-2 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 1-2-4 呈平行布置, 升降机构第二连 接盘 1-2-3 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 1-2-6 呈平行布置。
     参见图 7、 8、 9 所示, 为了使外拐角竖杆 1-3 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 下部水平方向杆 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 所述外拐角竖杆 1-3 的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呈垂直布置, 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 1-3-3 也呈垂直布置, 相应的外拐角第一支耳 1-3-1 和外拐角第二支 耳 1-3-3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外拐角第一连接盘 1-3-2 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 1-3-4 呈平行 布置。 参见图 10、 11、 12 所示, 为了使竖杆 1-4 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 下部水平方向杆件 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 所述竖杆 1-4 的外侧第一支耳 1-4-1 和外侧第二支耳 1-4-3 在同 一竖直平面上, 外侧第一连接盘 1-4-2 和外侧第二连接盘 1-4-4 呈平行布置。
     参见图 13~16 所示, 为了使升降机构竖杆 1-5 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 下部水平方向 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 所述升降机构竖杆 1-5 的相应的内侧第一支耳 1-5-2 和内侧 第二支耳 1-5-4 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内侧第三支耳 1-5-5 和内侧第四支耳 1-5-6 也在同一 竖直平面上, 内侧第一连接盘 1-5-1 和内侧第二连接盘 1-5-3 呈平行布置。
     参见图 1 所示, 本发明安装时, 脚手架搭接时, 有些特殊位置的竖杆连接的杆件很 多, 比如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 1-1、 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 2 连接的升降机构拐 角竖杆 1-2、 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 1-3、 竖杆 1-4 和多根升降机构竖杆 1-5, 本发明采 用在上述特殊位置的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均具有多个支耳和连接盘, 支耳和连接盘上具有安 装孔, 就能将上部水平杆件、 下部水平杆件和多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件均通过螺栓安装在 支耳和连接盘上, 且上述各竖杆顶部均有螺栓安装孔 10 可用于安装上一层的竖杆及桁架, 升降机构拐角竖杆 1-2 和升降机构竖杆 1-5 底部还具有螺栓孔 11 用于和升降机构连接。 那 就大大降低了扣件的使用量和整体脚手架搭接成本, 而且采用螺栓连接, 上述竖杆的连接 点就不存在多个扣件搭接而产生的杂乱现象, 提高了整体脚手架的美观度, 安装拆卸也很 方便。
    

脚手架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脚手架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脚手架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连接结构.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00547A43申请公布日20120404CN102400547ACN102400547A21申请号201110344619022申请日20111104E04G1/18200601E04G5/00200601E04G5/06200601E04G7/2220060171申请人江苏天任建设有限公司地址213016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华府家园43号72发明人汤剑曹兴旺白小波梁建伟凌静朱海涛王庆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5代理人赵燕棣54发明名称脚手架连接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具有多。

2、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侧的竖杆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本发明降低扣件的使用量,降低脚手架搭接成本,而且安装拆卸简单,美观度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3页CN102400546A1/2页21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1)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

3、拐角竖杆(11)、多根位于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2)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13)、多根竖杆(14)和多根位于与升降机构(2)连接的升降机构竖杆(15);所述内拐角竖杆(11)的上部具有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和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112),下部具有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和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114),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之间具有内拐角第三支耳(115),内拐角第一支耳(112)、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第二支耳(114)、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和内拐角第三支耳(115)上均具有内拐角安装孔(116);所述升降。

4、机构拐角竖杆(12)的上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三个升降机构第一支耳(121)和两个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下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三个升降机构第二支耳(125)和两个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上还具有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位于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第一支耳(121)、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升降机构第二支耳(125)、升降机。

5、构第四连接盘(126)、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上均具有升降机构安装孔(129);所述外拐角竖杆(13)的上部具有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和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131),下部具有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和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133),所述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之间具有外拐角第三支耳(135);所述外拐角第一支耳(131)、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外拐角第二支耳(133)、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和外拐角第三支耳(135)上均具有外拐角安装孔(136);所述竖杆(14)的上部具有外侧第一连接盘(142)和两个外侧第一支耳(1。

6、41),下部具有外侧第二连接盘(144)和两个外侧第二支耳(143),外侧第一支耳(141)、外侧第一连接盘(142)、外侧第二支耳(143)和外侧第二连接盘(144)上均具有外侧安装孔(145);所述升降机构竖杆(15)的上部具有内侧第一连接盘(151)和两个内侧第一支耳(152),下部具有内侧第二连接盘(153)和两个内侧第二支耳(154),所述内侧第一连接盘(151)和内侧第二连接盘(153)之间具有内侧第三支耳(155)和内侧第四支耳(156),第一连接盘(151)、内侧第一支耳(152)、内侧第二连接盘(153)、内侧第二支耳(154)、内侧第三支耳(155)和内侧第四支耳(156)。

7、上均具有内侧安装孔(1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拐角竖杆(11)的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112)呈垂直布置,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114)也呈垂直布置,相应的内拐角第一支耳(112)和内拐角第二支耳(114)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呈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权利要求书CN102400547ACN102400546A2/2页3的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一支耳(111)和升降机构第二支耳(125)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

8、(128)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上部的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和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在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下部的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在同一水平平面上,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呈平行布置,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呈平行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拐角竖杆(13)的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131)呈垂直布置,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133)也呈垂直布置,相应的外拐角第一支耳(131)和外拐角第二支耳(133)。

9、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呈平行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4)的外侧第一支耳(141)和外侧第二支耳(143)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外侧第一连接盘(142)和外侧第二连接盘(144)呈平行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竖杆(15)的相应的内侧第一支耳(152)和内侧第二支耳(154)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侧第三支耳(155)和内侧第四支耳(156)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侧第一连接盘(151)和内侧第二连接盘(153)呈平行布置。权利要求书CN102400547ACN1024005。

10、46A1/4页4脚手架连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背景技术0002传统型脚手架的搭接均是采用普通的钢管与扣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再在框架结构上安装升降装置,该框架结构的特殊位置上(如外拐角处、内拐角处、内拐角与升降机构连接处、内侧和外侧)的竖杆需要连接水平方向的多个杆件和交叉布置的多根杆件,如果是用普通的钢管通过扣件搭接就会很麻烦,并且普通的扣件使用量大,增加脚手架搭接成本,安装拆卸也很麻烦,而且影响整个脚手架的美观度。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脚手架的特殊位置上具有特殊的杆件,用来降低扣件的使用量,降低脚手架搭接成本,而且安装拆卸简单,美观度高的脚手。

11、架连接结构。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侧的竖杆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所述内拐角竖杆的上部具有内拐角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下部具有内拐角第二连接盘和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内拐角第一连接盘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之间具有内拐角第三支耳,内拐角第一支耳、内拐角第一连接盘、第二支耳、内拐角第二连接盘和内拐角第三支耳上均具有内拐角。

12、安装孔;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的上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三个升降机构第一支耳和两个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下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三个升降机构第二支耳和两个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上还具有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位于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第一支耳、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升降机构第二支耳、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上均具有升降机构安装孔;所述外拐角竖杆的上部具有外拐角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下部具有外拐角第二连接盘和两个外拐角。

13、第二支耳,所述外拐角第一连接盘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之间具有外拐角第三支耳;所述外拐角第一支耳、外拐角第一连接盘、外拐角第二支耳、外拐角第二连接盘和外拐角第三支耳上均具有外拐角安装孔;所述竖杆的上部具有外侧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外侧第一支耳,下部具有外侧第二连接盘和两个外侧第二支耳,外侧第一支耳、外侧第一连接盘、外侧第二支耳和外侧第二连接盘上均具有外侧安装孔;说明书CN102400547ACN102400546A2/4页5所述升降机构竖杆的上部具有内侧第一连接盘和两个内侧第一支耳,下部具有内侧第二连接盘和两个内侧第二支耳,所述内侧第一连接盘和内侧第二连接盘之间具有内侧第三支耳和内侧第四支耳,第一连接盘、。

14、内侧第一支耳、内侧第二连接盘、内侧第二支耳、内侧第三支耳和内侧第四支耳上均具有内侧安装孔。0005所述内拐角竖杆的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呈垂直布置,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也呈垂直布置,相应的内拐角第一支耳和内拐角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拐角第一连接盘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0006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的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一支耳和升降机构第二支耳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三支耳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上部的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在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下部的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在同一水平平面上,升降机构第。

15、一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呈平行布置,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呈平行布置。0007所述外拐角竖杆的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呈垂直布置,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也呈垂直布置,相应的外拐角第一支耳和外拐角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外拐角第一连接盘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0008所述竖杆的外侧第一支耳和外侧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外侧第一连接盘和外侧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0009所述升降机构竖杆的相应的内侧第一支耳和内侧第二支耳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侧第三支耳和内侧第四支耳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侧第一连接盘和内侧第二连接盘呈平行布置。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框架结构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

16、的内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多根位于外侧的竖杆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上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均具有多个支耳和连接盘,支耳和连接盘上具有安装孔,因此能同时连接多根上部水平杆件、下部水平杆件和多根交叉布置的杆件,而且均是采用螺栓连接,代替了扣件连接,大大降低了扣件的使用量,降低了扣件带来的安装成本,安装拆卸也很方便,自然就增加了整体脚手架的美观度。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拐角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升降机构拐角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仰视图;图。

17、7是图1中外拐角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仰视图;图10是图1中竖杆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400547ACN102400546A3/4页6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图10的仰视图;图13是图1中升降机构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图15是图13的俯视图;图16是图13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3参见图116所示,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接杆件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1中具有多个能控制该框架结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2,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多根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11、多。

18、根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2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多根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13、多根位于外侧的竖杆14和多根位于内侧的升降机构竖杆15;所述内拐角竖杆11的上部具有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和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112,下部具有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和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114,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之间具有内拐角第三支耳115,内拐角第一支耳112、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第二支耳114、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和内拐角第三支耳115上均具有内拐角安装孔116;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的上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三个升降机构第一支耳121和两个升降机构第二连接。

19、盘123,下部具有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三个升降机构第二支耳125和两个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上还具有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位于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第一支耳121、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升降机构第二支耳125、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上均具有升降机构安装孔129;所述外拐角竖杆13的上部具有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和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131,下。

20、部具有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和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133,所述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之间具有外拐角第三支耳135;所述外拐角第一支耳131、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外拐角第二支耳133、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和外拐角第三支耳135上均具有外拐角安装孔136;所述竖杆14的上部具有外侧第一连接盘142和两个外侧第一支耳141,下部具有外侧第二连接盘144和两个外侧第二支耳143,外侧第一支耳141、外侧第一连接盘142、外侧第二支耳143和外侧第二连接盘144上均具有外侧安装孔145;所述升降机构竖杆15的上部具有内侧第一连接盘151和两个内侧第一支耳152,下部具有内侧第。

21、二连接盘153和两个内侧第二支耳154,所述内侧第一连接盘151和内侧第二连接盘153之间具有内侧第三支耳155和内侧第四支耳156,第一连接盘151、内侧第一支耳152、内侧第二连接盘153、内侧第二支耳154、内侧第三支耳说明书CN102400547ACN102400546A4/4页7155和内侧第四支耳156上均具有内侧安装孔157。0014参见图2、3所示,为了使内拐角杆件11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下部水平方向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所述内拐角竖杆11的两个内拐角第一支耳112呈垂直布置,两个内拐角第二支耳114也呈垂直布置,相应的内拐角第一支耳112和内拐角第二支耳114在同一竖直平。

22、面上,内拐角第一连接盘111和内拐角第二连接盘113呈平行布置。0015参见图4、5、6所示,为了使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下部水平方向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的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一支耳111和升降机构第二支耳125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应的升降机构第三支耳127和升降机构第四支耳128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上部的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和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在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下部的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在同一水平平面上,升降机构第一连接盘122和升降机构第三连接盘124呈平行。

23、布置,升降机构第二连接盘123和升降机构第四连接盘126呈平行布置。0016参见图7、8、9所示,为了使外拐角竖杆13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下部水平方向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所述外拐角竖杆13的两个外拐角第一支耳131呈垂直布置,两个外拐角第二支耳133也呈垂直布置,相应的外拐角第一支耳131和外拐角第二支耳133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外拐角第一连接盘132和外拐角第二连接盘134呈平行布置。0017参见图10、11、12所示,为了使竖杆14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下部水平方向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所述竖杆14的外侧第一支耳141和外侧第二支耳143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外侧第一连接盘142和外侧第。

24、二连接盘144呈平行布置。0018参见图1316所示,为了使升降机构竖杆15与上部水平方向杆件、下部水平方向杆件和交叉杆件连接更合理,所述升降机构竖杆15的相应的内侧第一支耳152和内侧第二支耳154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侧第三支耳155和内侧第四支耳156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侧第一连接盘151和内侧第二连接盘153呈平行布置。0019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安装时,脚手架搭接时,有些特殊位置的竖杆连接的杆件很多,比如位于内拐角处的内拐角竖杆11、位于内拐角处的与升降机构2连接的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位于外拐角处的外拐角竖杆13、竖杆14和多根升降机构竖杆15,本发明采用在上述特殊位置的竖杆的上部。

25、和下部均具有多个支耳和连接盘,支耳和连接盘上具有安装孔,就能将上部水平杆件、下部水平杆件和多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件均通过螺栓安装在支耳和连接盘上,且上述各竖杆顶部均有螺栓安装孔10可用于安装上一层的竖杆及桁架,升降机构拐角竖杆12和升降机构竖杆15底部还具有螺栓孔11用于和升降机构连接。那就大大降低了扣件的使用量和整体脚手架搭接成本,而且采用螺栓连接,上述竖杆的连接点就不存在多个扣件搭接而产生的杂乱现象,提高了整体脚手架的美观度,安装拆卸也很方便。说明书CN102400547ACN102400546A1/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2/13页9图2说明书。

26、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3/13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4/13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5/13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6/13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7/13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8/13页15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9/13页16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10/13页17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11/13页18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12/13页19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CN102400546A13/13页20图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40054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