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屈强比表层超细晶低碳钢厚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屈强比的表层超细晶低碳钢 厚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所有改善钢材性能的措施当中, 晶粒细化是惟一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不降低塑性 和韧性的强化手段, 是保证钢材获得高抗断裂性、 抗疲劳性能和良好的低温韧性的最佳技 术方法。国内外针对钢的组织超细化机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 形变诱导 ( 强化 ) 铁素体相变,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理论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些理论的工业应用在热连 轧板卷及长型材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工艺上容易实现短道次间隔和低温大变形, 热轧 过程产生的部分残余塑性变形能不能被释放, 终轧后快速冷却, 因而铁素体晶粒容易细化。 与之相比, 由于中厚板生产流程自动化程度低, 轧制道次间隔时间长, 在整个厚度方向上, 难于满足大的形变和高的冷却速度等条件, 中厚板的组织细化很困难, 故只能通过改进控 轧控冷工艺来实现组织细化。但是目前的 TMCP 工艺细化晶粒的程度很有限, 所获得的铁素 体粒径局限至 5μm。
申请号为 2006100219038.7, 名为 “低屈强比超细晶粒带钢的制造方法” 、 申请 号为 200610040735.2, 名为 “一种微合金超细晶粒热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和专利号为 03156179.9, 名为 “一种超细组织低碳钢的控制轧制方法” 的中国专利均是对厚度在 20mm 以下的热轧卷板 ( 薄板 ) 超细组织的研究, 利用微合金元素的析出相晶内形核和形变诱导 铁素体相变技术, 采用薄板连轧工艺, 获得超细晶热轧钢板, 平均晶粒尺寸在 4μm 以下。 但, 对于厚度≥ 20mm 的中厚钢板的组织细化技术没有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弥补现有厚板生产工艺无法生产超细晶 粒中厚板的空白, 提供一种在现有厚板生产设备上利用中间坯快速冷却 + 回温的工艺进行 轧制以获得表层超细晶厚板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该低屈强比表层超细晶低碳钢厚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 连铸和轧制, 其特点是轧前钢坯加热温度为 1050 ~ 1180 ℃, 采用两阶段轧制, 第一阶段 轧制温度控制在≥ 1000℃, 中间坯的厚度为成品厚度的 2.5 倍以上, 轧后加速冷却使中间 坯表面降温至 350 ℃~ 550 ℃, 冷却速度≥ 20 ℃ /S, 随后待温, 当温度回升到最高 730 ~ 800℃, 直接进行第二阶段轧制, 终轧温度控制在 680 ~ 750℃, 随后进行二次冷却, 成品厚 度≥ 20mm。
本发明低碳钢厚板的制造方法所述的二次冷却可以采用水冷, 其冷却速度为 1 ~ 20℃ /s, 终冷温度为 500 ~ 600℃, 之后空冷 ; 也可以直接采用空冷。
本发明低碳钢厚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厚钢板以低 C 为基本特征, 以成本低廉的 Mn 元素作为主要添加元素, 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 C: 0.08 %~ 0.20 %、 Si : 0.20 %~
0.40%、 Mn : 1.20%~ 1.80%、 Als : 0.010%~ 0.050%, 余量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生产方法对铁水进行预处理 ; 采用转炉冶炼, 通过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 尽 可能深脱碳 ; 采用 VD、 RH、 LF 等进行精炼处理, Ca 处理, 结合钢中 S 含量和出钢量, 喂 Si-Ca 线, 控制硫化物形态, 提高延性和韧性, 减小钢板横向和纵向性能差 ; 连铸采用电磁搅拌, 减 少元素偏析。
本发明钢种以成本低廉的 Mn 元素作为主要添加元素, 不含任何微合金元素, 制造 工艺简单、 无需复杂的热处理程序, 依靠中间坯自身蓄热就可获得表层超细块状的铁素体 组织 ( 表层 1mm 处的平均晶粒尺寸≤ 0.7μm, 距钢板表层 2mm 处的平均晶粒尺寸≤ 1μm, 距钢板表层 4mm 处的平均晶粒尺寸≤ 3μm),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 又缩短了生产周期, 适合 于厚板生产 ; 本发明在保证具有高强度 ( 抗拉强度≥ 500MPa)、 高韧性的同时, 还可以将屈 强比控制在 0.8 以下。与常规的轧制工艺相比, 钢板沿厚度方向心部组织没有变化, 即为铁 素体 + 珠光体组织, 所以此工艺对钢板原有的焊接性能影响不大, 并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和阻止裂纹扩展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 1 为本发明获得的晶粒度沿钢板厚度方向变化的曲线图。 附图 2 为本发明厚钢板表层组织图。 附图 3 为本发明厚钢板心部组织图。 附图 4 为本发明厚钢板表层微观 TEM 组织图。 附图 5 为本发明厚钢板低温韧性曲线图。 附图 6 为本发明厚钢板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学成分见表 1, 其轧制工艺见表 2, 轧态力学性能见表 3。从表 3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生产方法对钢板的常规性能影响不大。
图 5 表明用本发明生产方法轧制的厚钢板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对于尺寸为 5×10×55mm 的冲击试样, 钢板表层的冲击功在 -100 ℃仍然高于心部 ( 常规工艺下状 态 )30J。
采用本发明生产方法轧制的厚钢板具有高的阻止疲劳裂纹扩展能力, 如图 6 所 示, 总的趋势是, 常规轧制钢板的 da/dN 要快于采用本工艺轧制的钢板。裂纹扩展速率由高 至低所采用的工艺依次为常规工艺, 本工艺空冷, 本工艺水冷。
表 1 本发明实施例钢种的冶炼成分 (Wt% )
实施例 1C 0.08Si 0.35Mn 1.40Als 0.0344101906519 A CN 101906522说2 3 4 5 0.16 0.10 0.10 0.18明0.2 0.23 0.27 0.2书1.80 1.42 1.50 1.43 0.050 0.035 0.041 0.0423/3 页
*: Pcm = 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 表 2 本发明实施例轧制工艺
表 3 本发明实施例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