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联合收割机浮 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大豆联合收割机的切割装置以挠性切割装置为主, 叫做挠性割台, 已普 遍应用 ; 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是一项新技术, 有待进一步研究。 挠性切割装置结构 复杂、 造价高, 多用于大型自走式大豆联合收割机 ; 浮动切割装置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经济 适用, 可用于小型自走式或背负式大豆联合收割机。 浮动切割装置现有结构形式分为二种, 一种是铰链结构 ( 如 : 00210103.3 实用新型专利 ), 铰链点位于收割台后部下方, 切割器距 铰链点较远, 切割器浮动灵活、 低割仿形浮动幅度大, 切割器的传动机构采用摆环箱, 摆环 箱体积大、 笨重对切割器浮动有影响, 切割器与收割台底板之间没有设置防漏机构, 而且设 置了过渡筛桥, 起漏土作用, 但同时也漏粮, 粮食损失率很高 ; 另一种是立式滑动结构 ( 如 : 00107270.6 发明专利 ), 切割器垂直浮动, 低割仿形浮动幅度小, 切割器的传动机构采用长 杆式摆环 ( 摆环加摆杆 ), 传动平稳, 但是摆环与摆杆 ( 摇杆 ) 之间通过花键连接传递扭矩, 花键磨损快, 可靠性差, 切割器与收割台底板之间设有防漏机构, 采用的是软质材料, 耐用 性差。目前, 长杆式摆环传动机构在水稻、 小麦联合收割机上已应用多年, 是一项公开采用 的技术方案, 但用在大豆联合收割机上尚处在研究阶段, 原因在于水稻、 小麦是高茬收割作 物, 而大豆是低茬收割作物, 实现大豆低茬收割、 降低割台损失率是小型大豆联合收割机亟 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申请的申请人于 2005 年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号 200520132300.1 中公开了一种 大豆割台浮动切割器传动装置, 提高了切割器浮动灵活性和切割器传动的平稳性, 但是摆 杆轴承 ( 支撑轴承 ) 与上导杆、 下导杆 ( 支撑柱 ) 之间, 摆杆与摆臂之间, 上、 下滚轮组 ( 滚 轮和滚轮轴 ) 与导轮架 ( 滚轮架 ) 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尽合理, 存在摆臂和切割部件出现早 期磨损和损坏问题, 切割器与收割台底板之间设置的防漏机构结构不尽合理, 存在防漏效 果差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 它包括传动机构、 支撑机构、 滚轮机构、 防漏机构和收割台 ; 传动机构由二级传动轴、 摆环、 摆杆、 摆臂和刀杆 轴承座组成 ; 支撑机构由支撑轴承、 轴承支撑板和支撑柱组成 ; 滚轮机构由滚轮、 滚轮轴、 滚轮支架和滚轮调节板组成 ; 防漏机构由过渡板、 左挡板、 右挡板、 前挡板和支撑弯板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将上述铰链结构的浮动切割装置和长杆式摆环传动机构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传动机构中取消花键、 支撑机构中增加轴承支撑板, 滚轮机构和防漏 机构改变其连接结构, 创新一种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该装置包括传动机构、 支 撑机构、 滚轮机构、 防漏机构和收割台, 所述收割台的前部下方设置有切割器, 所述切割器 通过支撑板与固定在收割台后部下方的铰链连接, 切割器与收割台底板前部之间的过渡距 离设置有防漏机构, 所述防漏机构由过渡板、 左挡板、 右挡板、 前挡板和支撑弯板组成, 所述 过渡板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左挡板和右挡板连接, 过渡板的后部与收割台的底板前部搭 接, 过渡板的前部与前挡板的中部通过铰链件连接, 所述前挡板的下部与支撑弯板铆接或 焊接, 所述支撑弯板与切割器梁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分别与收割台
左侧壁和右侧壁相擦接。 所述传动机构由二级传动轴、 摆环总成、 摆杆、 摆臂、 刀杆轴承座组 成, 所述二级传动轴安装于收割台后部, 二级传动轴的外端部设置有摆环总成, 所述摆环总 成与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摆臂固定连接, 所述摆臂下部叉头与刀杆 轴承座通过轴承及销轴铰接, 所述刀杆轴承座在摆臂的下部叉头中设有 4 至 6 毫米的轴向 间隙, 所述摆杆的中前部与支撑机构的支撑轴承孔滑动连接 ( 适用于弧面柱型滚轮和圆柱 型支撑柱 ) 或固定连接 ( 适用于圆柱型滚轮和方柱型支撑柱 ), 所述支撑轴承与轴承支撑板 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支撑板与支撑柱的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和下部插入在滚 轮机构中的两个滚轮之间并与滚轮相擦接, 所述滚轮机构由滚轮、 滚轮轴、 滚轮支架和滚轮 调节板组成, 所述滚轮与滚轮轴动配合, 所述滚轮轴的两端与滚轮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 接, 所述滚轮支架的一端与收割台的侧壁固定连接, 滚轮支架的另一端与滚轮调节板的一 端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调节板的另一端与上述滚轮轴连接, 用以调节滚轮的间隙。
工作中, 当切割器随垄形上下浮动时, 切割器梁带动支撑机构、 防漏机构、 传动机 构同时上下浮动, 由于支撑板后端的铰接轴与二级传动轴 ( 即摆环轴 ) 不在同一轴线上, 摆 臂和刀杆轴承座虽然是同步、 同幅度运动, 但摆臂下部叉头和刀杆轴承座的运动轨迹不重 合, 所以使摆臂下部叉头与切割器刀杆轴承座运动轨迹产生偏差, 为此刀杆轴承座在摆臂 下部的叉头中设有 4 至 6 毫米的轴向间隙, 工作时使二者之间有相对的轴向位移余地。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 该装置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经济适用, 它在保持上述铰链结构浮动切割装置浮动灵活、 低割仿形效果好的条 件下, 更好地发挥了长干式摆环传动机构工作平稳的优点, 延长了传动机构和切割部件工 作寿命, 提高了防漏机构的防漏效果, 降低了割台损失率。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 1 是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图 1、 图 2 的防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图 1、 图 2 的滚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 5、 图 6 是图 1、 图 2 的防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收割台, 2. 支撑板 ., 3. 过渡板, 4. 左挡板, 5. 右挡板, 6. 前挡板, 7. 支撑 弯板, 8. 二级传动轴, 9. 摆环总成 ., 10. 摆杆, 11. 摇臂, 12. 支撑轴承, 13. 切割器梁, 14. 轴 承支撑板, 15. 支撑柱, 16. 滚轮, 17. 滚轮轴, 18. 滚轮支架, 19. 刀杆轴承座, 20. 滚轮调节 板。
具体实施方式见图 1、 图 2、 图 3、 图 4, 一种大豆联合收割机浮动切割装置, 它包括 传动机构、 支撑机构、 滚轮机构、 防漏机构和收割台 (1), 所述收割台 (1) 前部下方设置有切 割器, 所述切割器通过支撑板 (2) 与收割台 (1) 后部下方的铰链连接, 切割器与收割台 (1) 底板前部之间设置有防漏机构, 所述防漏机构由过渡板 (3)、 左挡板 (4)、 右挡板 (5)、 前挡 板 (6)、 支撑弯板 (7) 组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渡板 (3) 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左挡板 (4) 和右挡板 (5) 连接, 过渡板 (3) 的后部与收割台 (1) 底板前部搭接, 过渡板 (3) 的前部 与前挡板 (6) 的中部通过铰链件连接, 所述前挡板 (6) 的下部与支撑弯板 (7) 铆接或焊接, 所述支撑弯板 (7) 与切割器梁 (13) 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左挡板 (4) 和所述右挡板 (5) 分 别与收割台 (1) 左侧壁和右侧壁相擦接。所述传动机构由二级传动轴 (8)、 摆环总成 (9)、
摆杆 (10)、 摆臂 (11)、 刀杆轴承座 (19) 组成, 所述二级传动轴 (8) 安装于收割台 (1) 的后 部, 二级传动轴 (8) 的外侧端部设置有摆环总成 (9), 所述摆环总成 (9) 与摆杆 (10) 的一端 固定连接, 所述摆杆 (10) 的另一端与摆臂 (11) 固定连接, 所述摆臂 (11) 的下部叉头与刀 杆轴承座 (19) 通过轴承及销轴铰接, 所述刀杆轴承座 (19) 在所述摆臂 (11) 的下部叉头中 设有 4 至 6 毫米的轴向间隙, 上述摆杆 (10) 的中前部与支撑轴承 (12) 滑动连接或固定连 接, 所述支撑轴承 (12) 与轴承支撑板 (14) 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支撑板 (14) 与支撑柱 (15) 的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 (15) 的上部和下部插入滚轮机构中的两个滚轮之间并与滚 轮 (16) 相擦接, 支撑柱 (15) 的下部与支撑板 (2) 通过绞链件连接。所述滚轮机构由滚轮 (16)、 滚轮轴 (17)、 滚轮支架 (18) 和滚轮调节板 (20) 组成, 所述滚轮轴 (17) 的两端与滚轮 支架 (18) 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支架 (18) 的一端与收割台 (1) 的侧壁固定连接, 滚轮支架 (18) 的另一端与滚轮调节板 (20) 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调节板 (20) 的另一 端与上述滚轮轴 (17) 连接, 用以调节滚轮 (16) 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