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贴双镜用干式粘结层聚氨酯树脂,以解决贴双镜类合成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花纹沟底气泡,花纹不清晰,镜面透明性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在聚氨酯(PU)树脂合成过程中,通过引入带有支链的二元醇扩链剂,一定程度上破坏聚氨酯分子链段的结晶性能,提高聚氨酯树脂的透明性。另外带有支链的二元醇扩链剂合成的树脂分子运动活跃,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能够深入花纹沟底,消除沟底的气泡。
一种贴双镜用干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配比为:
二异氰酸酯
多元醇化合物
分子量为62~200g/mol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
催化剂
助剂
溶剂
其中,多元醇化合物与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的摩尔量之比为:1∶4~5;
二异氰酸酯基与多元醇化合物和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中羟基之和的摩尔量之比为:1~1.05∶1;
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用量占体系总重量的1%~5%;
催化剂用量为多元醇化合物重量的0.1%~1‰;
助剂用量占体系总重量的0.05%~0.08%;
溶剂用量为体系总重量的69%~71%。
所述的贴双镜用干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的多元醇化合物选自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分子量为62~200g/mol的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选自乙二醇、1,4-丁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催化剂为脂肪酸铋类催化剂MB20;所述的助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溶剂为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所述的贴双镜用干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为乙二醇或/和新戊二醇,两种醇混合使用时,乙二醇和新戊二醇的摩尔比为0.1~10∶1。
所述的贴双镜用干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所述的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所述的一种贴双镜用干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釜中投入聚酯多元醇化合物、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抗氧剂1010、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搅匀后,再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初次加入的二异氰酸酯量为配方加入量的70%~80%;
(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加入二异氰酸酯发生反应,随着体系粘度的不断增加,逐步加入所需的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最终粘度控制在70~150Pa·s/25℃;
(3)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终止剂甲醇等,最后再加入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或流平剂,以延长树脂的储存期。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溶剂中任一种的含水率要小于500ppm。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的反应温度控制在60~80℃。
本发明所述的贴双镜用干式粘结层聚氨酯树脂完全解决了目前贴大花纹双镜革沟底气泡不能完全消除的问题,而且树脂透明度、花纹清晰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双镜革的档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方案1:
原料名称 重量(单位Kg)
PET-1 200
PET-2 700
1,4-丁二醇 110
1,2-丙二醇 20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545
抗氧剂1010 2.0
紫外线吸收剂UV-328 1.0
催化剂MB20 0.2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3700
PET-1为分子量3000的聚酯多元醇。
PET-2为分子量2000的聚酯多元醇。
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在反应釜中投入各种多元醇化合物、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抗氧剂1010、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搅拌,10~20分钟后,投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釜温控制在70℃~80℃,反应2小时以上。初次加入的二异氰酸酯量为理论加入量的70%~80%。
2、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反应30分钟后再加入催化剂继续反应,此时釜温控制在60~70℃。
3、随着体系粘度的不断增加,逐步加入所需的溶剂DMF。最终粘度控制在80~120Pa·s/25℃,添加紫外线吸收剂UV-328。釜温控制在70~80℃。
4、冷却至60℃以下进行泄料、计量包装。
实施方案2:
原料名称 重量(单位Kg)
PET-1 200
PET-2 700
乙二醇 160
新戊二醇 25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545
抗氧剂1010 2.0
紫外线吸收剂UV-328 1.0
催化剂MB20 0.2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3815
PET-1为分子量3000的聚酯多元醇。
PET-2为分子量2000的聚酯多元醇。
本发明所述的贴双镜用干式粘结层聚氨酯树脂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在反应釜中投入各种多元醇化合物、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抗氧剂1010、DMF进行搅拌10~20分钟后投入MDI,釜温控制在70~80℃反应2小时以上,初次加入的二异氰酸酯量为理论加入量的70%~80%。
2、加入MDI反应30分钟后再加入催化剂继续反应。此时釜温控制在60~70℃。
3、随着体系粘度的不断增加,逐步加入所需的溶剂DMF。最终粘度控制在80~120Pa·s/25℃,添加紫外线吸收剂UV-328。釜温控制在70~80℃。
4、冷却至60℃以下进行泄料、计量包装。
实施方案3:
为了验证本发明所述的干式粘结层聚氨酯树脂的优良性能,把上述实施方案所制备的树脂按如下配方及目前干法贴面正常工艺成革,具体配方及如下:
树脂 100
DMF 60
流平剂 1
助剥离剂 0.5
经检测,用上述实施的配方制成的聚氨酯合成革,各种大花纹双镜沟底都没有气泡,花纹清晰度高,透明性好,镜面效果优。
本说明书及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谓体系,是指整个反应体系,就是所有物质的总量。上述实施方案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