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高级阻燃纱,其特点为:熔点低、近火不易燃、舒适度高、不易产生静电。本发明申请人还提供该阻燃纱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配料比例为:60%重量比例的高阻燃腈氯纶、35%重量比例的一级精梳长绒棉、5%重量比例的锦纶。
此外,本发明还可根据产品用途加入其它特性纤维,以满足各种生产的需要。如加入芳纶、导电纤维等。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
阻燃纤维喷油剂处理→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I-II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合纱工序→捻线工序→股线络筒工序→成包工序
本发明设备调试技术参数为:
![]()
本发明以产品最重质量为考核目标,其质量指标如下:
![]()
具体实施方式
1、投产前喷油剂处理:投产前对腈氯纶进行喷油处理,油剂为TJCG-13型高效阻燃混纺油剂。用量比例为油剂∶水=1∶700。处理时间≥24小时。
2、清棉工序:整个流程管道负压良好、管道通畅。棉卷定量为430g/5m。
3、梳棉工序:由于纺织纤维静电大,转移困难。所以采用紧隔距、快转移工艺路线。定量略重,为22.0g/5m,并加装利面器。
4、并条工序:本工序为生产工艺突破点,由于所使用的纤维存在混纺性差、产生静电大等缺点,为此需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并条:对并条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确保车间温度大于25℃,湿度大于70%。在处理静电方面,车速应低于同号数的15%、隔距放大为12×15mm、设定后区牵引倍数为1.53、设定总牵引倍数为8。
5、粗纱和细纱工序:按照纱的强度要求,粗纱和细纱时采用低速运转及PG1-4554电镀纲领。必须定期擦拭纲领上的油垢。
6、络筒合纱工序:按照纱的强度要求,络筒合纱采用低速运转。
7、捻线工序:按照纱的强度强度要求,捻线时采用低速运转及PG1-4554电镀纲领。必须定期擦拭纲领上的油垢。
8、技术指标:
腈氯纶、锦纶参考国际指标GB/T16620-1996,公定回潮2%。
精梳棉标准GB/T398-93,公定回潮8.5%。
纱线标准FZ/T12009-1999
生产实例:
配料:60%重量比例的高阻燃腈氯纶、35%重量比例的一级精梳长绒棉、5%重量比例的锦纶。
制备方法:
(1)投产前喷油剂处理:投产前对腈氯纶进行喷油处理,油剂为TJCG-13型高效阻燃混纺油剂。用量比例为油剂∶水=1∶700。处理时间≥24小时。
(2)清棉工序:整个流程管道负压良好、管道通畅。棉卷定量为430g/5m。
(3)梳棉工序:由于纺织纤维静电大,转移困难。所以采用紧隔距、快转移工艺路线。定量略重,为22.0g/5m,并加装利面器。
(4)并条工序:本工序为生产工艺突破点,由于所使用的纤维存在混纺性差、产生静电大等缺点,为此需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并条:对并条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确保车间温度大于25℃,湿度大于70%。在处理静电方面,车速应低于同号数的15%、隔距放大为12×15mm、设定后区牵引倍数为1.53、设定总牵引倍数为8。
(5)粗纱和细纱工序:按照纱的强要求,粗纱和细纱时采用低速运转,PG1-4554采用电镀纲领。必须定期擦拭纲领上的油垢。
(6)络筒合纱工序:按照纱的强度要求,络筒合纱采用低速运转。
(7)捻线工序:按照纱的强度要求,捻线时采用低速运转,采用PG1-4554电镀纲领。必须定期擦拭纲领上的油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