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岩白菜素的抗病毒作用不强及口服吸收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它以岩白菜素为先导化合物,利用醚化反应,封闭部分母体的羟基,使其亲脂性增强,由于改变了油水分配系数,有利于肠道吸收,因而提高疗效。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具有下述结构式Ⅰ或Ⅱ:
![]()
本发明的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操作的:将1份摩尔量的先导化合物岩白菜素与2~5份摩尔量的溴代异戊烯和3~4份摩尔量的碳酸钾溶于反应溶剂无水丙酮中,利用取代反应,于40~80℃加热搅拌,反应12~48小时。待反应完全后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分别以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液和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液,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和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减压浓缩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减压浓缩方法,采用减压泵进行减压;反应溶剂无水丙酮用量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剂量,其中溶剂丙酮的使用量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亦可以采用其它有机溶剂代替丙酮。
具体反应结构式如下:
![]()
R1=异戊烯基,R2=H,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
R1=R2=异戊烯基,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
本发明还公开了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得到的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的抗乙肝病毒用途,与空白组相比,药理体外实验表明具有显著的抑制2.2.15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
本发明以岩白菜素为先导化合物,利用醚化反应,封闭母体上5位和7位上的羟基,使其亲脂性增强,由于改变了油水分配系数,有利于肠道吸收,因而提高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岩白菜素330mg(0.001摩尔)置于150mL反应瓶中,加入碳酸钾500mg(0.0036摩尔)、溴代异戊烯600mg(0.004摩尔)、无水丙酮30mL,加热至50℃后保温回流反应1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用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后再减压浓缩得到两个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190mg)和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100mg)。
实施例2
称取岩白菜素1.6g(0.005摩尔)置于250mL反应瓶中,加入碳酸钾2.5g(0.018摩尔)、溴代异戊烯3.6g(0.024摩尔)、无水丙酮150mL,加热至60℃并保温回流反应24小时后,待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用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后再减压浓缩得到两个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800mg)和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450mg)。
实施例3
称取岩白菜素3.3g(0.01摩尔)置于500mL反应瓶中,加入碳酸钾5.0g(0.036摩尔)、溴代异戊烯7.5g(0.05摩尔)、无水丙酮300mL,加热至70℃并保温回流反应36小时后,待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用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后再减压浓缩得到两个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1450mg)和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920mg)。
实施例4
称取岩白菜素6.6g(0.02摩尔)置于1000mL反应瓶中,加入碳酸钾9.0g(0.065摩尔)、溴代异戊烯14.0g(0.09摩尔)、无水丙酮600mL,加热至80℃并保温回流反应48小时后,待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用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后再减压浓缩得到两个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2.1g)和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1.6g)。
实施例5
称取岩白菜素6.6g(0.02摩尔)置于1000mL反应瓶中,加入碳酸钾8.28g(0.06摩尔)、溴代异戊烯6.22g(0.06摩尔)、无水丙酮600mL,加热至40℃并保温回流反应48小时后,待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用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后再减压浓缩得到两个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1.8g)和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1.4g)。
实施例6
称取岩白菜素6.6g(0.02摩尔)置于1000mL反应瓶中,加入碳酸钾11.04g(0.08摩尔)、溴代异戊烯7.77g(0.05摩尔)、无水丙酮600mL,加热至80℃并保温回流反应12小时后,待反应结束后减压回收溶剂。样品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体积比为95∶5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用体积比为90∶10的氯仿-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后再减压浓缩得到两个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1.8g)和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约1.4g)。
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Ⅰ(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光谱数据:
FAB--MS:463(100)[M+-H],395(45)[M+-H-C5H8],327(21)[M+-H-C5H8-C5H8]。
1H-NMR(MeOD,500MHz):7.44(1H,s,H-4),5.57(1H,t,J=15.4,H-2”),5.56(1H,t,J=14.6,H-2”’),3.90(3H,s,OCH3),3.30(1H,s,H-1’),1.86(9H,s,3×CH3),1.64(3H,s,CH3)。
13C-NMR(MeOD,125MHz):13C-NMR(MeOD,125MHz):165.9(s,C-2),154.0(s,C-5),151.2(s,C-7),150.6(s,C-6),139.9(s,C-3”),139.3(s,C-3”’),127.9(s,C-8),121.7(d,C-2”),120.3(d,C-2”’),120.2(s,C-3),112.5(d,C-4),82.5(d,C-5’),81.7(d,C-2’),75.9(d,C-3’),73.4(d,C-1’),71.9(d,C-4’),71.3(t,C-1”’),66.9(t,C-1”),62.3(t,C-6’),61.6(s,OCH3),25.9(CH3),25.8(CH3),18.3(CH3),18.1(CH3)。
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Ⅱ(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的光谱数据:
FAB--MS:395(100)[M+-H],327(25)[M+-H-C5H8]。
1H-NMR(MeOD,500MHz):7.33(1H,s,H-4),5.46(1H,t,J=15.4,H-2”),3.85(3H,s,OCH3),3.31(1H,s,H-1’),1.79(3H,s,CH3),1.78(3H,s,CH3)。
13C-NMR(MeOD,125MHz):165.8(s,C-2),153.9(s,C-5),149.5(s,C-7),143.8(s,C-6),139.8(s,C-3”),120.4(d,C-2”),119.2(s,C-8),119.1(s,C-3),108.6(d,C-4),82.9(d,C-5’),81.7(d,C-2’),75.5(d,C-3’),74.0(d,C-1’),71.8(d,C-4’),66.9(t,C-1”),62.6(t,C-6’),61.1(s,OCH3),25.9(CH3),18.3(CH3)
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在抗乙肝病毒方面的作用是通过体外药理实验得到证实的。
实验:岩白菜素异戊烯基衍生物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仪器:培养板(美国Coming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Shel-lab公司)、超净工作台(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试药: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和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实验时药物用细胞培养液配成所需浓度;HBsAg、HBeAg检测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80632);阳性对照药拉夫米定购自葛兰素威康制药公司;2.2.15细胞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方法:将2.2.15细胞计数并调整为1×105个mL-1细胞,接种于24孔板,每孔1mL,于37℃,5%CO2培养。培养24小时后加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和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及阳性对照药拉夫米定于24孔板,每浓度3孔,第四天换相同浓度的药物,继续培养4天。加药后第8天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及2.2.15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吸光度(OD值)。抗原抑制率按下式计数:药物对抗原的抑制率=[(细胞组OD-给药组OD)/细胞组OD]×100%。
实验数据均以x±s表达。采用组间比较的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统计软件采用Excel分析处理。
结果: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和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都显著性地抑制2.2.15细胞HBsAg、HBeAg的分泌量(P<0.05或P<0.01,与空白组对比),略低于阳性对照药拉夫米定,而母体化合物岩白菜素只有微弱的类似作用。2.2.15细胞株系国内最为常用的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模型,是一个产生高水平HBsAg、HBeAg的细胞克隆。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部分,是乙肝病毒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人外周血中就会出现HBsAg。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成分之一,是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它的大小可以判断传染性大小。从实验结果来看,5-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和5、7-二异戊烯基岩白菜素具有成为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潜力。具体实验数据见下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