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冰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34751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2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6724.6

申请日:

2009.06.16

公开号:

CN101922829A

公开日:

2010.1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C 1/00申请日:20090616|||公开

IPC分类号:

F25C1/00; F25D23/12; F16B1/00

主分类号:

F25C1/00

申请人:

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奎; 李晓峰; 杨发林; 孙东光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崂山区高科园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栗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用制冰系统,具有由风道盖板(3)、制冰单元(4)、储冰单元(5)构成的制冰模块(1)和用于支承该制冰模块(1)的支承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系统还具有安装机构(2),所述制冰模块(1)组装在所述安装机构(2)上,并经由所述安装机构(2)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支承机构(30)上。通过将制冰模块设计为可拆装的一体式结构,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制冰功能时将其一次整体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冰箱用制冰系统, 具有由风道盖板 (3)、 制冰单元 (4)、 储冰单元 (5) 构成的制冰 模块 (1) 和用于支承该制冰模块 (1) 的支承机构 (3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冰系统还具有安 装机构 (2), 所述制冰模块 (1) 组装在所述安装机构 (2) 上, 并经由所述安装机构 (2) 以可 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支承机构 (30)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机构 (30) 包括板状 主体 (36) 和与之相垂直的支承台 (37), 所述安装机构 (2) 的结构与所述支承机构 (30) 的 结构相对应, 包括板状主体 (6) 和与之相垂直的托架 (7)。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冰系统具有卡合机构, 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机构 (2) 上的卡槽或卡扣, 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承机构 (30) 上与之相卡合的卡扣或卡槽。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设置于 支承台 (37) 上表面的定位突起 (10), 以及设置在托架 (7) 底部上的卡槽 (11), 在所述安装 机构 (2) 设置在所述支承机构 (30) 上时, 所述定位突起 (10) 与卡槽 (11) 相卡合。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 (22), 所 述锁定机构 (22) 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 (2) 上的弹簧销 (16), 以及设置在支承机构 (30) 上 的卡合孔 (15), 所述弹簧销 (16) 和卡合孔 (15) 相卡合。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 该锁定 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 (2) 上的卡槽 (42) 和设置在支承机构 (30) 上可弹性变形的卡扣 (32), 所述卡槽 (42) 和卡扣 (32) 相卡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冰模块 (1) 通过电 源端子和进水接头分别与供电电源和供水管路相连。

说明书


冰箱制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冰系统, 特别是一种具有可拆装制冰模块的制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制造技术的发展, 现有的冰箱中常常安装有制冰装置, 为用户提供更多 的选择和便利。传统的制冰系统通常安装在冰箱的冷冻箱体中或冷冻箱门体上, 在不使用 时仍然占用冷冻室的有效容积, 导致冷冻空间利用率低。
     为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 200620072372.6 中公开了一种冰箱制冰装置。该冰箱 制冰装置具有制冰盒盖、 制冰盒组件、 储冰盒和支架, 其中制冰盒组件为可拆卸的结构。在 不使用制冰功能时, 可以将制冰盒组件取出以扩大冷冻室的使用空间。 然而, 仅制冰盒组件 可取出, 能够扩大的冷冻室使用空间较为有限。
     在实用新型 200680046058.3 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冰装置, 所述制冰装置 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冰箱门内表面上的水箱和第一制冰盒, 以及用于储存制成的冰的 冰池, 冰池可容纳于第一制冰盒的安装空间内或从其中取出。 由于在不使用制冰功能时, 制 冰装置的水箱、 第一制冰盒和冰池均可取出, 可以有效的扩大冷冻室的使用空间。 但上述的 制冰装置的水箱、 第一制冰盒和冰池只能从冰箱门内表面逐一拆卸, 操作较为复杂且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冰系统, 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对其制冰 装置进行拆卸和安装, 在无需使用制冰功能时可以有效地扩大冷冻室内的使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用制冰系统, 具有由风道盖板、 制冰单 元、 储冰单元构成的制冰模块和用于支承该制冰模块的支承机构, 另外, 制冰系统还具有安 装机构, 制冰模块组装在安装机构上, 并经由安装机构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支承机构上。
     通过将制冰模块设计为可安装在安装机构上形成一体式结构, 并经由安装机构安 装在支承机构上, 这样, 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制冰功能时将其一次整体取出, 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中, 优选支承机构包括板状主体和与之相垂直的支承台, 安装机构的结构 与所述支承机构的结构相对应, 包括板状主体和与之相垂直的托架。
     通过采用该结构可以使安装机构稳固地支承在支承机构上。
     另外, 制冰系统具有卡合机构, 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上的卡槽或卡扣, 以 及设置在支承机构上与之相卡合的卡扣或卡槽。
     通过卡扣和卡槽的简单结构实现安装机构相对冰箱门体的拆装。
     卡合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支承台上表面的定位突起, 以及设置在托架底部上的卡 槽, 在安装机构设置在支承机构上时, 定位突起与卡槽相卡合。
     这可以使安装机构准确定位。
     本发明的制冰系统还可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上的
     弹簧销, 以及设置在支承机构上的卡合孔, 弹簧销和卡合孔相卡合。
     另外, 锁定机构也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上的卡槽和设置在支承机构上可弹性变形 的卡扣, 卡槽和卡扣相卡合。
     上述锁定机构可以使安装机构牢固地固定在支承机构上。
     制冰模块通过电源端子和进水接头与供电电源和供水管路相连。
     通过电源端子和进水接头, 可以为制冰模块提供制冰所需的电力和水源。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其中,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用制冰系统的制冰模块处于分解状态时的立体图 ;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用制冰系统的制冰模块与冰箱门体的相 对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所示制冰模块处于组装状态 ;
     图 3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在制冰模块被取下时观察到的支承台和 制冰模块底部的局部视图 ;
     图 4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在制冰模块被取下时观察到的侧向卡扣 和卡槽的视图 ;
     图 5 是图 2 中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
     图 6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在制冰模块被取下时的立体图 ;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用制冰系统的立体图, 制冰模块组装在安 装机构上, 相对于冰箱门体处于分开状态, 显示的是从其斜后下方观察到的图 ;
     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用制冰系统的立体图, 制冰模块组装在安 装机构上, 相对于冰箱门体处于分开状态, 显示的是从其斜前下方观察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冰箱用制冰系统包括用于实现制冰功能的制冰模块 1、 用于将该制冰模块安装在 冰箱门体内表面上的安装机构 2、 以及设置在冰箱门体内表面上的支承机构 30。
     第一实施方式
     制冰模块 1 包括风道盖板 3、 制冰单元 4 和储冰单元 5, 图 1 显示的是该三者处于 分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风道盖板 3 用来将冷冻室中的流动冷风导入制冰单元 4, 为制冰单元 4 的制冰过程提供冷量 ; 制冰单元 4 包括用于制备冰块的制冰机构 ; 用于储存碎冰的储冰单 元 5 形成为筒状。另外, 所述制冰系统还包含一动力机构 ( 未图示 ),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 个提供转动能量的碎冰电机以及一个供用户选择冰块或碎冰的选择阀门。如图 1 所示, 风 道盖板 3、 制冰单元 4 和储冰单元 5 均被安装在安装机构 2 上, 并被设计为在相互间的连接 端具有一致的轮廓外形, 通过卡合等公知的方式组装为一体。在图 2 中, 制冰模块 1 和安装 机构 2 处于组装为一体的状态。在安装机构 2 和支承机构 30 相对应的位置上, 在一方上设 置有卡扣, 在另一方上设置有卡槽, 两者通过卡合以可拆装的方式相连接。在本发明中, 为 了说明上的方便, 关于卡扣和卡槽等的结构, 在附图中均只表示出了一侧的结构, 未表示出 的一侧与之对称设置。安装机构 2 呈大致 L 型的板状, 包括竖直的板状主体 6 和在其下端与之垂直的托板 7。 支承机构 30 形成为与安装机构 2 相对应的结构, 如图 2 所示也基本呈 L 型的板状, 在其竖直的板状主体 36 上方设有开口, 设置在冰箱门体上的供电端子 18 和饮用水供水管 路 19 从其中露出。在其板状主体 36 的下端设有与之垂直的支承台 37。在将安装机构 2 安 装在支承机构 30 上时, 安装机构 2 的板状主体 6 安装在支承机构 30 的板状主体 36 上, 安 装机构 2 的托板 7 安装在支承机构 30 的支承台 37 上。这样, 在制冰模块 1 组装在安装机 构 2 上的情况下, 经由安装机构 2, 制冰模块 1 被整体设置在支承机构 30 上, 即整体设置在 冰箱门体上。
     在图 3 中示出了支承机构 30 的支承台 37 的上部和安装机构 2 的托板 7 的底部的 结构。如该图所示, 在支承台 37 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上设有成对的卡扣 38, 在托板 7 的底部 与之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卡槽 9, 卡扣 38 和卡槽 9 均沿垂直于冰箱门体的方向延伸, 并能够 相互卡合。
     另外, 支承台 37 上设置有一对定位突起 10, 在托板 7 的底部与之相对应的位置上 设有卡槽 11, 两者可相互卡合, 用于使安装机构 2 在安装位置时与支承台 37 卡合, 从而安装 机构 2 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支承机构 30 固定。
     如图 4 所示, 在板状主体 36 两侧的挡板 35 内侧设置至少一对卡扣 14, 卡扣 14 沿 水平方向延伸。在制冰模块 1 的相应位置上形成有与之配合的卡槽 13。这样, 安装机构 2 相对支承机构 30 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也被限制。托板 7 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板状主体 6 具 有一定弹性, 这可在卡扣 14 和卡槽 13 卡合的状态下, 利用托板 7 的弹性使定位突起 10 进 入或退出卡槽 11, 以取下安装机构 2 和制冰模块 1。作为可选方案, 托板 7 也可相对板状主 体 6 不具有弹性, 这时, 需要卡扣 14 相对卡槽 13、 以及卡扣 38 相对卡槽 9 在上下方向上具 有一定的间隙, 以保证卡扣 14 和卡扣 38 延水平方向卡合到卡槽 13 和卡槽 9 上之后能进一 步向下方移动, 使定位突起 10 进入或退出卡槽 11。
     为了使安装机构 2 牢固地固定在支承机构 30 上, 如图 2 所示, 进一步在安装机构 2 的靠近顶端的位置以及支承机构 30 的相应位置上设置锁定机构 22。
     图 5 为图 2 中锁定机构 22 的局部放大视图, 此处使用的锁定机构 22 包括设置在 支承机构 30 上的卡合孔 15 以及设置在安装机构 2 上的弹簧销 16。在锁定状态下, 所述锁 定机构 22 的弹簧销 16 的销轴 17 插入该卡合孔 15 中, 而按下按钮 23, 则销轴 17 从卡合孔 15 中弹出, 使锁定机构 22 解锁。锁定机构 22 也可以为其它结构, 能将安装机构 2 固定在 支承机构 30 上即可。例如, 在安装机构 2 上形成突出部, 在突出部上形成缺口, 在支承机构 30 上对应的位置设置突出螺杆, 该螺杆从上述缺口中伸出, 然后用螺母紧固在螺杆上, 中间 隔着上述突出部。这样, 也可实现将安装机构 2 固定在支承机构 30 上。
     在图 6 中示出了制冰模块 1 的电源端子 20 和进水接头 21。在本示例中, 电源端 子 20 和进水接头 21 从安装机构 2 的背面伸出并在安装机构 2 的上方相邻设置, 其位置对 应于支承机构 30 上的开口, 并分别与冰箱门体上的供电端子 18 和供水管路 19 相对应。
     制冰模块 1 中的制冰单元 4 需要以电力驱动, 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如图 6 所示, 使制 冰模块 1 与设置在冰箱门体上的供电端子 18 相连, 所述供电端子 18 可以与冰箱电源相连, 也可以与为制冰系统供电的独立电源相连。另外, 为了给制冰模块 1 提供制冰用水, 需要使
     制冰模块 1 与设置在冰箱门体上的饮用水供水管路 19 相接。
     下面对本发明的冰箱用制冰系统的制冰模块 1 的拆装过程进行描述。
     在需要使用制冰功能而将制冰模块 1 安装在冰箱门体上时, 首先如图 1 所示, 将制 冰模块 1 组装在安装机构 2 上, 然后, 使电源端子 20 和进水接头 21 分别与供电端子 18 和 供水管路 19 相接。接着, 使安装机构 2 的底部和两侧上的卡槽 9、 13 与支承机构 30 的支承 台 37 和两侧挡板 35 上的卡扣 38、 14 卡合, 并沿卡扣 38、 14 的延伸方向 ( 水平方向 ) 将安 装机构 2 连同制冰模块 1 推入, 直至安装机构 2 底部的卡槽 11 与支承台 37 上的定位突起 10 卡合。此后, 将安装机构 2 顶端两侧的弹簧销 16 的销轴 17 插入设置在支承机构 30 上的 卡合孔 15 中, 从而使得安装机构 2 的位置被锁定, 即完成安装。
     当无需使用制冰功能并需要扩大冷冻室的存储空间时, 首先按下图 5 所示的锁定 机构 22 上的双侧的按钮 23, 则双侧的销轴 17 分别从卡合孔 15 中弹出。随后, 将安装机构 2 略微向上抬起, 使安装机构 2 底部的卡槽 11 从支承台 37 上的定位突起 10 脱离, 然后沿卡 扣 38、 14 将安装机构 2 连同制冰模块 1 水平拉出一定距离。接着分别断开电源端子 20 和 进水接头 21 与冰箱供电端子 18 和供水管路 19 的连接, 即可完成拆卸。
     当然, 在安装制冰模块 1 时, 也可先将安装机构 2 安装在支承机构 30 上, 然后安装 制冰单元 4, 再安装储冰单元 5, 最后安装风道盖板 3。取出时逆向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安装机构 2 与支承机构 30 的连接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实施方式。 在该图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此赋予同样的标号。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在支承机构 30 的挡板 35 内侧设置有延竖直方向延伸的卡扣 31、 33, 在支承台 37 上设置有延水平方向延伸的卡扣 38 和向上方突出的定位突起 39, 在支 承台 37 上设置有向支承机构 30 的板状主体 36 一侧凹陷的卡槽 34。与之相对应, 在安装机 构 2 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卡槽 41、 43, 以及卡槽 49、 45 和卡扣 44。另外, 还设置 有锁定机构, 该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机构 2 上的卡槽 42 和设置在支承机构 30 上与卡 槽 42 卡合的可弹性变形的卡扣 32, 所述卡槽 42 和卡扣 32 相对设置。
     安装时, 同样, 先将构成制冰模块的风道盖板 3、 制冰单元 ( 图中未显示 ) 和储冰单 元 5 组装在安装机构 2 上, 然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使电源端子和进水接头分别与供电 端子和供水管路相接。接着, 从上向下移动安装机构 2 连同制冰模块, 使安装机构 2 上的卡 槽 41、 43、 49、 45 和卡槽 42 卡合在支承机构 30 上的卡扣 31、 33、 38、 定位突起 39、 和卡扣 32 上。然后, 将安装机构 2 的底端稍向冰箱内侧 ( 远离支承机构 30 的板状主体 36 一侧 ) 搬 动, 使卡扣 44 卡合在支承机构 30 上的卡槽 34 内。
     由于卡扣 32 具有弹性, 所以可在保持安装机构 2 上的卡槽 42 与支承机构 30 上的 卡扣 32 卡合的状态下, 使安装机构 2 的底端稍向远离支承机构 30 的板状主体 36 一侧移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结构,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情况 下, 本发明可进行任意变形, 这都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
    

冰箱制冰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冰箱制冰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冰箱制冰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箱制冰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制冰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用制冰系统,具有由风道盖板(3)、制冰单元(4)、储冰单元(5)构成的制冰模块(1)和用于支承该制冰模块(1)的支承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系统还具有安装机构(2),所述制冰模块(1)组装在所述安装机构(2)上,并经由所述安装机构(2)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支承机构(30)上。通过将制冰模块设计为可拆装的一体式结构,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制冰功能时将其一次整体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