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3432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6376.9

申请日:

2010.08.25

公开号:

CN101921261A

公开日:

2010.1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401/0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东工业园变更后权利人:262737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临港路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30327|||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401/0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东工业园变更后: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东工业园|||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401/0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东工业园变更后: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东工业园|||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401/06申请日:20100825|||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01/06; C07D233/52

主分类号:

C07D401/06

申请人: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尧伦; 王开中; 韩先正; 侯进虎; 沈海伟; 赵学庆; 张立龙; 孔令乐; 陈龙龑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东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逯长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生产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包括在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NaOH及2-氯-5氯甲基吡啶进行缩合反应后的反应溶液初步蒸馏出DMF后加萃取剂萃取,下层物质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还包括取上述萃取后上清液蒸干,加洗脱剂结晶、过滤,洗脱剂洗涤沉淀,滤液混合洗涤后溶液蒸馏至体积为1/10-1/5,结晶、正压过滤再次得沉淀。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使原料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回收率得到提高,回收的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可直接再次作为反应原料,实现反应连投,缩短生产周期,分离出残留DMF,提高吡虫啉纯度,降低精制工段的废水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NaOH以及2-氯-5氯甲基吡啶进行缩合反应后的反应溶液在-0.1至-0.095兆帕、60-80℃下蒸馏,当馏分体积为原体积的90%-95%时停止,向反应溶液加入萃取剂萃取,分离上清液,下层固体物质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可重复2-3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为:在30℃以下加入萃取剂使其充分混合,升温至40-60℃后,保温搅拌30-60min,静置3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二氯乙烷、丁酮、丙酮、甲醇、乙醇、乙腈、氯仿、乙酸乙酯或四氯化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取所述萃取后上清液蒸干,加入洗脱剂,结晶、过滤,再用洗脱剂洗涤所得沉淀,所述沉淀为吡虫啉粗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正压过滤后的滤液和洗涤所得沉淀后的溶液融合成混合液,蒸馏至体积为1/10-1/5,结晶、过滤得二次沉淀,所述二次沉淀为混合液中剩余的吡虫啉粗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蒸馏至蒸干具体包括:先进行常压85-92℃蒸馏;当馏分速度为200-300L/h时在-0.1至-0.095兆帕、30-65℃下蒸馏至蒸干。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甲苯、二甲苯、环己烷、正己烷、氯仿、石油醚、乙醚、异丙醚或叔丁基甲基醚。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为甲醇、乙醇和水的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

说明书

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吡虫啉,化学名称为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目前,合成吡虫啉的工艺主要是二甲基甲酰胺(DMF)法吡虫啉缩合工艺,包括热水法和二氯乙烷法,两种方法的合成工艺基本相同,差别在于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在合成工艺阶段,两种方法均以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氢氧化钠、DMF和2-氯-5氯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DMF作为反应溶剂,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吡虫啉。

在分离回收工艺阶段,热水法采用负压脱溶DMF并回收,脱溶结束后加入大量水,升温到60-80℃保温搅拌,趁热过滤,滤饼为粗品吡虫啉,然后用甲醇精制,得到精品吡虫啉,滤液降温到2℃左右后再次过滤,回收过量咪唑烷。

二氯乙烷法采用负压脱溶DMF并回收,脱溶结束后加入二氯乙烷跟水,升温到60-70℃保温搅拌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为水相,主要为咪唑烷;下层为油相,主要为吡虫啉。保温静置30分钟后分液,下层油相再次加入水,重复水洗分液步骤。油相进行脱溶,待二氯乙烷脱溶结束后加入甲醇进行精制。降温到0-2℃后过滤得到精品吡虫啉,水相合并降温到2℃左右再次过滤,回收咪唑烷。

由于DMF溶剂自身沸点高,工业生产中难以脱溶完全并回收,残余DMF进入后处理工段产生大量废水。同时,由于DMF法吡虫啉缩合工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原料投入量过大,需要回收,回收工艺大多使用热水溶解再降温重结晶,最后经过烘干再重复使用,此过程效率低,废水多,能耗大,工艺复杂且回收率低,影响吡虫啉产品的纯度。

DMF法吡虫啉缩合工艺中的热水法和二氯乙烷法都面临着上述两种技术问题,不利于吡虫啉的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使得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回收率得到提高。

本发明所述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NaOH以及2-氯-5氯甲基吡啶进行缩合反应后的反应溶液在-0.1至-0.095兆帕、60-80℃下蒸馏,当馏分体积为原体积的90%-95%时停止,向反应溶液加入萃取剂萃取,分离上清液,下层固体物质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

其中,所述萃取可重复2-3次,具体为:在30℃以下加入萃取剂使其充分混合,升温至40-60℃后,保温搅拌30-60min,静置30min。萃取时先降温加萃取剂再升温搅拌,是由于萃取剂的沸点较低,高温加料容易发生事故。

其中,所述萃取剂为二氯乙烷、丁酮、丙酮、甲醇、乙醇、乙腈、氯仿、乙酸乙酯或四氯化碳。

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取所述萃取后上清液蒸干,加入洗脱剂,结晶、过滤,再用洗脱剂洗涤所得沉淀,所述沉淀为吡虫啉粗品。

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正压过滤后的滤液和洗涤所得沉淀后的溶液融合成混合液,蒸馏至体积为1/10-1/5,结晶、过滤得二次沉淀,所述二次沉淀为混合液中剩余的吡虫啉粗品。

由于洗脱剂溶解残留的DMF并使之与吡虫啉粗品分离,提高了吡虫啉粗品纯度,从而可降低精制工段的废水量。

其中,所述上清液蒸馏至蒸干具体包括:

先进行常压85-92℃蒸馏,当馏分速度为200-300L/h时改为在-0.1至-0.095兆帕、30-65℃下蒸馏至蒸干。

蒸馏时先常压蒸馏再负压蒸馏,是由于负压蒸馏溶剂损耗量大,会导致增加生产经济成本。但是到了常压蒸馏后期会出现蒸馏速度慢的情况,故再用负压去脱溶。

其中,所述洗脱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甲苯、二甲苯、环己烷、正己烷、氯仿、石油醚、乙醚、异丙醚或叔丁基甲基醚。

其中,所述洗脱剂还可为甲醇、乙醇和水的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溶液。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使得原料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回收率得到提高,回收的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可直接再次作为反应原料,实现反应连投,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分离出残留DMF,提高吡虫啉纯度,降低了精制工段的废水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依照本发明,所述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NaOH以及2-氯-5氯甲基吡啶进行缩合反应后的反应溶液在-0.1至-0.095兆帕、60-80℃下蒸馏,当馏分体积为原体积的90%-95%时停止,再向反应溶液加入萃取剂萃取,分离上清液,下层固体物质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

其中,所述萃取可重复2-3次,具体为:在30℃以下加入萃取剂使其充分混合,升温至40-60℃后,保温搅拌30-60min,静置30min。萃取时先降温加萃取剂再升温搅拌,是由于萃取剂的沸点较低,高温加料容易发生事故。

其中,所述萃取剂为二氯乙烷、丁酮、丙酮、甲醇、乙醇、乙腈、氯仿、乙酸乙酯或四氯化碳。

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取所述萃取后上清液蒸干,加入洗脱剂,结晶、正压过滤,再用洗脱剂洗涤所得沉淀,所述沉淀为吡虫啉粗品。

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正压过滤后的滤液和洗涤所得沉淀后的溶液融合成混合液,蒸馏至体积为1/10-1/5,结晶、正压过滤得二次沉淀,所述二次沉淀为混合液中剩余的吡虫啉粗品。

由于洗脱剂溶解残留的DMF并使之与吡虫啉粗品分离,提高了吡虫啉粗品纯度,从而可降低精制工段的废水量。

其中,所述上清液蒸馏至蒸干具体包括:

先进行常压85-92℃蒸馏,当馏分速度为200-300L/h时改为在-0.1至-0.095兆帕、30-65℃下蒸馏至蒸干。

蒸馏时先常压蒸馏再负压蒸馏,是由于负压蒸馏溶剂损耗量大,会导致增加生产经济成本。但是到了常压蒸馏后期会出现蒸馏速度慢的情况,故再用负压去脱溶。

其中,所述洗脱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甲苯、二甲苯、环己烷、正己烷、氯仿、石油醚、乙醚、异丙醚或叔丁基甲基醚。

其中,所述洗脱剂还可为甲醇、乙醇和水的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溶液。

本发明提高了原料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回收率,与热水法和二氯乙烷法相比,回收率提高了10%左右;在后处理工段,废水量与现有两种方法相比也大为减少,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小于1.5吨。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生产原料均为市售原料。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

1、回收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具体步骤

步骤1:向合成釜加入1000kg 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148kg NaOH以及2500L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滴加2-氯-5氯甲基吡啶溶液(500kg 2-氯-5氯甲基吡啶和1500L DMF)进行缩合反应,合成的反应液经调酸、滤盐,转至DMF脱溶釜在-0.1至-0.095兆帕、60-80℃下蒸馏,负压蒸馏DMF,当馏分体积为原体积的90%-95%时停止;

步骤2:DMF脱溶釜降温至30℃以下时打入4000L二氯乙烷,开搅拌升温至60℃,继续保温搅拌30min;

步骤3:停止搅拌,静置30min,插入抽料管,将上清液抽出3200-3400L转至上清液脱溶釜内。在抽上清液过程中,避免将下层固体(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抽到上清液脱溶釜中;

步骤4:第一次抽取上清液结束后,向DMF脱溶釜内再加入1000L二氯乙烷,升至60℃保温搅拌20min;

步骤5:停止搅拌,静置30min,插入抽料管,将上清液抽出1000L转至上清液脱溶釜内。将残余在DMF脱溶釜内的少量二氯乙烷用减压蒸馏的方式蒸干,余下固体物料则为过量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

2、分离残留DMF具体步骤

步骤1:将上述萃取后的上清液先用常压90℃蒸馏,当馏分速度为200-300L/h时再在-0.1至-0.095兆帕、45℃负压继续蒸馏至蒸干;

步骤2:向釜内加入6200L甲醇,降温至2℃后,用压滤机进行正压过滤,滤饼用400L甲醇淋洗,所述滤饼为吡虫啉粗品;

步骤3:滤液混合淋洗后的溶液转至洗脱剂脱溶釜进行蒸馏,当脱溶釜内余下800L左右的溶液后停止蒸馏,降温至2℃后,再次正压过滤,得二次粉,所述二次粉为混合液中剩余的吡虫啉粗品;

步骤4:步骤3中产生的滤液再次进行蒸馏,回收甲醇。余下约300kg高沸点溶液即为分离的残留DMF废液。

3、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回收率统计

对热水法、二氯乙烷法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回收的咪唑烷进行回收率统计,回收率=实际咪唑烷回收质量/理论咪唑烷回收质量=(回收咪唑烷质量×咪唑烷含量)/(咪唑烷投料总量-理论咪唑烷消耗量),其中咪唑烷含量由HPLC法检测回收的咪唑烷所得,理论咪唑烷消耗量=2-氯-5氯甲基吡啶投料总量×咪唑烷分子量/2-氯-5氯甲基吡啶分子量,结果参见表1。

表1 各工艺咪唑烷回收率

  工艺
 原有工艺---热水法
 原有工艺---二氯乙烷法
  本发明工艺
  咪唑烷回收率
 81%
 82%
  91%

结果显示,本发明提高了原料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回收率,与热水法和二氯乙烷法相比,回收率提高了10%左右。同时,回收的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可直接再次作为反应原料,实现反应连投,缩短生产周期。

4、吡虫啉精制工段废水量统计

对热水法、二氯乙烷法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分离DMF后制得的粗品吡虫啉进行精制,统计精制工段中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结果参见表2。

表2 各工艺废水量

  工艺
 原有工艺---热水法
 原有工艺---二氯乙烷法
  本发明工艺
  废水量
 5.3吨
 3.7吨
  小于1.5吨

结果显示,由于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加入洗脱剂对残留DMF进行了分离,在吡虫啉精制工段,废水量与现有两种方法相比大为减少,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小于1.5吨。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

1、回收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具体步骤

步骤1:向合成釜加入1000kg 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148kg NaOH以及2500L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滴加2-氯-5氯甲基吡啶溶液(500kg 2-氯-5氯甲基吡啶和1500L DMF)进行缩合反应,合成的反应液经调酸、滤盐,转至DMF脱溶釜在-0.095兆帕、80℃下蒸馏,负压蒸馏DMF,当馏分体积为原体积的95%时停止;

步骤2:DMF脱溶釜降温至30℃以下时打入4000L丁酮,开搅拌升温至40℃,继续保温搅拌60min;

步骤3:停止搅拌,静置60min,插入抽料管,将上清液抽出3200-3400L转至上清液脱溶釜内。在抽上清液过程中,避免将下层固体(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抽到上清液脱溶釜中;

步骤4:第一次抽取上清液结束后,向DMF脱溶釜内再加入1000L丁酮,升至40℃保温搅拌60min;

步骤5:停止搅拌,静置60min,插入抽料管,将上清液抽出1000L转至上清液脱溶釜内。将残余在DMF脱溶釜内的少量丁酮用减压蒸馏的方式蒸干,余下固体物料则为过量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

2、洗脱DMF具体步骤

步骤1:将上述萃取后的上清液蒸馏至蒸干;

步骤2:向釜内加入6200L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液,降温至5℃后,用压滤机进行正压过滤,滤饼用400L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液淋洗,所述滤饼为吡虫啉粗品;

步骤3:滤液混合淋洗后的溶液转至洗脱剂脱溶釜进行蒸馏,当脱溶釜内余下800L左右的溶液后停止蒸馏,降温至2℃后,再次正压过滤,得二次粉,所述二次粉为混合液中剩余的吡虫啉粗品;

步骤4:步骤3中产生的滤液再次进行蒸馏,回收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液。余下约300kg高沸点溶液即为分离的残留DMF废液。

3、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回收率统计

对热水法、二氯乙烷法以及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回收的咪唑烷进行回收率统计,统计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回收率统计方法,结果参见表3。

表3 各工艺咪唑烷回收率

  工艺
 原有工艺---热水法
 原有工艺---二氯乙烷法
  本发明工艺
  咪唑烷回收率
 79%
 80%
  89%

结果显示,本发明提高了原料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回收率,与热水法和二氯乙烷法相比,回收率提高了10%左右。

4、吡虫啉精制工段废水量统计

对热水法、二氯乙烷法以及本发明实施例2分离DMF工艺后制得的粗品吡虫啉进行精制,统计精制工段中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结果参见表4。

表4 各工艺废水量

  工艺
 原有工艺---热水法
 原有工艺---二氯乙烷法
  本发明工艺
  废水量
 6吨
 3.9吨
  小于1.5吨

结果显示,由于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加入洗脱剂对残留的DMF进行了分离,在吡虫啉精制工段,废水量与现有两种方法相比大为减少,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小于1.5吨。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

1、回收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具体步骤

步骤1:向合成釜加入1000kg 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148kg NaOH以及2500L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滴加2-氯-5氯甲基吡啶溶液(500kg 2-氯-5氯甲基吡啶和1500L DMF)进行缩合反应,合成的反应液经调酸、滤盐,转至DMF脱溶釜在-0.1兆帕、60-80℃下蒸馏,负压蒸馏DMF,当馏分体积为原体积的90%时停止;

步骤2:DMF脱溶釜降温至30℃以下时打入4000L乙腈,开搅拌升温至50℃,继续保温搅拌45min;

步骤3:停止搅拌,静置45min,插入抽料管,将上清液抽出3200-3400L转至上清液脱溶釜内。在抽上清液过程中,避免将下层固体(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抽到上清液脱溶釜中;

步骤4:第一次抽取上清液结束后,向DMF脱溶釜内再加入1000L乙腈,升至50℃保温搅拌45min;

步骤5:停止搅拌,静置45min,插入抽料管,将上清液抽出1000L转至上清液脱溶釜内。将残余在DMF脱溶釜内的少量乙腈用减压蒸馏的方式蒸干,余下固体物料则为过量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

2、洗脱DMF具体步骤

步骤1:将上述萃取后的上清液先用常压85℃蒸馏,当馏分速度为200-300L/h时,在-0.1至-0.095兆帕、30℃负压继续蒸馏至蒸干;

步骤2:向釜内加入6200L甲苯,降温至0℃后,用压滤机进行正压过滤,滤饼用400L甲苯淋洗,所述滤饼为吡虫啉粗品;

步骤3:滤液混合淋洗后的溶液转至洗脱剂脱溶釜进行蒸馏,当脱溶釜内余下800L左右的溶液后停止蒸馏,降温至2℃后,再次正压过滤,得二次粉,所述二次粉为混合液中剩余的吡虫啉粗品;

步骤4:步骤3中产生的滤液再次进行蒸馏,回收甲苯。余下约300kg高沸点溶液即为分离的残留DMF废液。

3、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回收率统计

对热水法、二氯乙烷法以及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回收的咪唑烷进行回收率统计,统计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回收率统计方法,结果参见表5。

表5 各工艺咪唑烷回收率

  工艺
 原有工艺---热水法
 原有工艺---二氯乙烷法
  本发明工艺
  咪唑烷回收率
 80%
 81%
  90%

结果显示,本发明提高了原料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回收率,与热水法和二氯乙烷法相比,回收率提高了10%左右。

4、吡虫啉精制工段废水量统计

对热水法、二氯乙烷法以及本发明实施例3分离DMF工艺后制得的粗品吡虫啉进行精制,统计精制工段中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结果参见表6。

表6 各工艺废水量

  工艺
 原有工艺---热水法
 原有工艺---二氯乙烷法
  本发明工艺
  废水量
 5.5吨
 3.4吨
  小于1.5吨

结果显示,由于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加入洗脱剂对残留DMF进行了分离,在吡虫啉精制工段,废水量与现有两种方法相比大为减少,每生产1吨精制吡虫啉产生的废水量小于1.5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生产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成吡虫啉后的分离回收工艺。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包括在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NaOH及2-氯-5氯甲基吡啶进行缩合反应后的反应溶液初步蒸馏出DMF后加萃取剂萃取,下层物质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本发明所述分离回收工艺还包括取上述萃取后上清液蒸干,加洗脱剂结晶、过滤,洗脱剂洗涤沉淀,滤液混合洗涤后溶液蒸馏至体积为1/10-1/5,结晶、正压过滤再次得沉淀。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