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3390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6012.5

申请日:

2010.09.29

公开号:

CN101955465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39/47申请日:20100929|||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9/47; A61K31/513; 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D239/47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发明人:

钟光祥; 陈婷婷; 吕亚萍; 王妮妮

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王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如式(Ⅰ)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尤其是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为新药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并且所述化合物制备流程简单,利于产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 : 式 (I) 中, R1 为 H 或 CH3 ; R2 为 C7 ~ C10 的有一个苯基取代的取代烷基、 苯基或 C6 ~ C10 的苯环上有 1 ~ 3 个取代基的取代苯基, 所述的取代基为甲基、 乙基、 Cl、 F、 硝基、 三氟 甲基或甲氧基 ; 或者 R1、 R2 连接成环, 与同 R1、 R2 相连的 N 构成哌嗪基。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烷基为 : 苄基、 1- 苯乙基、 2- 苯 乙基、 1- 苯丙基或 3- 苯丙基。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苯基为 : 邻甲苯基、 间甲苯基、 对甲苯基、 邻乙苯基、 间乙苯基、 对乙苯基、 2, 5- 二甲基苯基、 邻氯苯基、 间氯苯基、 对氯苯 基、 2, 4- 二氯苯基、 2, 5- 二氯苯基、 邻氟苯基、 间氟苯基、 对氟苯基、 2, 4- 二氟苯基、 2, 5- 二 氟苯基、 2, 6- 二氟苯基、 4- 硝基苯基、 4- 三氟甲基苯基、 邻甲氧基苯基、 间甲氧基苯基、 对甲 氧基苯基。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方法为 : 如式 (IV) 所示的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 与胺类化合物 NHR1R2 在有机溶 剂中, 100℃~回流温度下反应 2 ~ 8 小时, 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 啶 -4(3H)- 酮类化合物 ; 所述有机溶剂为 N, N- 二甲基甲酰胺、 N, N- 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 ;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与胺类化合 物 NHR1R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0.8 ~ 3.0。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 : 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冷却后倒入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洗涤、 干燥得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 啶 -4(3H)- 酮类化合物。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 药物中的应用。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 化合物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 化合物为下列之一 : 2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 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 :

说明书


一种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物质 : 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 类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 尤其是在抗子宫内膜癌药 物中的应用。
     ( 二 )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最新报道, 全世界有 4000 多万人 患恶性肿瘤, 其中每年新增患者 900 多万、 死亡 700 多万, 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 160 万、 死亡约 130 万。目前恶性肿瘤发生与死亡还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有些地区已经成为人口 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 开发新颖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氟嘧啶类化合物是一种含氟原子的化合物。由于氟原子半径小、 又具有最大的 电负性, 所形成的 C-F 键能要比 C-H 键能大得多, 增加了含氟有机物的稳定性 ; 且由于氟原 子的体积小, 因而常认为是 H 原子的非经典的电子等排体, 易产生拮抗作用, 即: 不干扰含 氟药物与相应细胞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能在分子水平代替正常代谢药物, 欺骗性地掺入生 物大分子, 导致致死合成。 当药物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时, 其电效应和模拟效应不仅改变了分 子内部电子密度的分布, 而且还能提高化合物的脂溶性和渗透性, 在生物膜上的溶解性得 到增强, 促进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 使生理作用发生变化。所以, 含氟药物具有用 量少、 毒性低、 药效高、 代谢能力强等特点。
     含氟药物的研究开发, 主要集中在含氟芳香、 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上, 如 5- 氟 脲嘧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 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通过对 5- 氟脲嘧啶进行结构修 饰, 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含氟新药, 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三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类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5- 氟嘧啶酮类化合物 : 2- 氨 基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 和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以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 尤 其是在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 :
     式 (I) 中, R1 为 H 或 CH3 ; R2 为 C7 ~ C10 的有一个苯基取代的取代烷基、 苯基或 C6 ~ C10 的苯环上有 1 ~ 3 个取代基的取代苯基, 所述的取代基为甲基、 乙基、 Cl、 F、 硝基、 三氟甲基或甲氧基 ; 或者 R1、 R2 连接成环并与同 R1、 R2 相连的 N 构成哌嗪基。
     所述的取代烷基优选为 : 苄基、 1- 苯乙基、 2- 苯乙基、 1- 苯丙基或 3- 苯丙基。
     所述的取代苯基优选为 : 邻甲苯基、 间甲苯基、 对甲苯基、 邻乙苯基、 间乙苯基、 对 乙苯基、 2, 5- 二甲基苯基、 邻氯苯基、 间氯苯基、 对氯苯基、 2, 4- 二氯苯基、 2, 5- 二氯苯基、 邻氟苯基、 间氟苯基、 对氟苯基、 2, 4- 二氟苯基、 2, 5- 二氟苯基、 2, 6- 二氟苯基、 4- 硝基苯 基、 4- 三氟甲基苯基、 邻甲氧基苯基、 间甲氧基苯基、 对甲氧基苯基。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方法为 : 如式 (IV) 所示的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 与胺类化合物 NHR1R2 在有机溶剂中, 100℃~ 回流温度下反应 2 ~ 8 小时, 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 化合物 ; 所述有机溶剂为 N, N- 二甲基甲酰胺、 N, N- 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 的混合 ;
     所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IV) (I)
     所 述 2- 氯 -5- 氟 嘧 啶 -4(3H)- 酮 与 胺 类 化 合 物 NHR1R2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1 ∶ 0.8 ~ 3.0, 优选 1 ∶ 1 ~ 3, 最优选 1 ∶ 1.5。
     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以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的质量计为 5 ~ 25mL/g。
     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 : 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冷却后倒入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 滤, 滤饼洗涤、 干燥得到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
     所述如式 (IV) 所示的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
     以 如 式 (II) 所 示 的 5- 氟 尿 嘧 啶 (5-Fu) 为 起 始 原 料, 经 氯 化 得 到 如 式 (III) 所示的中间体 2, 4- 二氯 -5- 氟嘧啶, 然后经脱氯得到如式 (IV) 所示的 2- 氯 -5- 氟嘧 啶 -4(3H)- 酮。合成路线如下 :
     更具体的, 制备如式 (III) 所示的 2, 4- 二氯 -5- 氟嘧啶的方法为 :
     在有机胺存在下, 如式 (II) 所示的 5- 氟尿嘧啶 (5-Fu) 与三氯氧磷在 100℃~回 流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 反应完全后减压脱除三氯氧磷, 然后加入冰水水解、 再用 CH2Cl2 萃 取, 萃取液经酸洗、 水洗, 减压脱除溶剂得到如式 (III) 所示的 2, 4- 二氯 -5- 氟嘧啶。所述 有机胺为吡啶、 N, N- 二甲基苯胺, 所述 5- 氟尿嘧啶与有机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0 ~ 1.5, 所述 5- 氟尿嘧啶与三氯氧磷的物质的量数之比为 1 ∶ 2.0 ~ 10.0。
     反应式如下 :
     制备如式 (IV) 所示的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的方法为 :
     将如式 (III) 所示的 2, 4- 二氯 -5- 氟嘧啶加入到有机溶剂 A 中, 与 5 ~ 20wt% 的氢氧化钠溶液在 25℃~回流温度下进行脱氯化反应, 反应完全后用盐酸调 pH 为 2 ~ 4, 然后过滤, 得滤液 A 和固体 A ; 滤液 A 用二氯甲烷萃取, 洗涤, 脱除溶剂, 得固体 B ; 合并固 体 A 和固体 B, 干燥得到如式 (IV) 所示的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所述有机溶剂 A 为四氢呋喃或丙酮, 所述 2, 4- 二氯 -5- 氟嘧啶与氢氧化钠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0 ~ 2.0。
     反应式如下 :
     本发明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可应用于制备抗肿 瘤药物, 特别应用于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经测试, 本发明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 物在一定浓度下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等 肿瘤疾病的治疗。
     更具体的, 所述应用于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为 下列之一 :
     更为优选的, 所述应用于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 为下列之一 :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 (1) 提供了一种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的 制备方法 ; (2) 提供了一种新的、 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抗肿瘤药物, 为新药筛选提供研究基 础, 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 (3) 制备流程简单, 利于产业化生产。
     ( 四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 此:
     实施例 1 : 制备 2, 4- 二氯 -5- 氟嘧啶 (III)
     将 39.0g(0.3mol)5-FU、 187ml(2.1mol)POCl3 加入反应瓶中, 搅拌, 常温下滴加 N, N- 二甲基苯胺 40.0g(0.33mol), 滴完后加热至回流反应 4h, 减压脱除 POCl3, 加入 200mL 冰水水解、 再加入 3*30mLCH2Cl2 萃取, 萃取液用 2*30mL 25%盐酸酸洗、 水洗, 减压脱除溶剂, 得 2, 4- 二氯 -5- 氟嘧啶 42.8g, 熔点 36-37℃ ( 未校正 ), 收率 85.4%。
     实施例 2 : 制备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 (IV)
     将 16.7g(0.1mol)2, 4- 二氯 -5- 氟嘧啶, 20ml THF 投入三口反应瓶中, 滴加 10% NaOH 溶液 60g( 其中 NaOH 为 0.15mol), 滴完后加热至回流反应 4h, 冷却, 用 25% HCl 调至 pH = 3, 过滤, 得滤液 A 和固体 A ; 滤液 A 用 2*20mL 二氯甲烷萃取, 洗涤, 脱除溶剂, 得固体 B; 合并 A 和 B, 干燥, 得米黄色产物 2- 氯 -5- 氟嘧啶 -4(3H)- 酮 (IV)10.0g, 收率为 67.3%。
     实施例 3 : 制备 5- 氟 -2-( 苯基胺基 ) 嘧啶 -4(3H)- 酮 (I-1)
     将 1.50gIV、 1.20g 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加热回流反应 6h ; 反应液冷却后 倾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 干燥, 得 5- 氟 -2-( 苯基胺基 ) 嘧啶 -4(3H)- 酮 1.72g。
     熔点 : 275-277℃ ( 未校正 ), 收率 82.9% ; 1
     HNMR(500MHz, DMSO, δppm) : 7.04(t, 1H, J = 7.3Hz, 4 ′ -H), 7.32(t, 2H, J= 8.0Hz, 3 ′, 5 ′ -H), 7.55(d, 2H, J = 8.0Hz, 2 ′, 6 ′ -H), 7.86(s, 1H, 6-H), 8.72(br s, 1H, -NH), 11.40(br s, 1H, 3-NH)。
     实施例 4 : 制备 5- 氟 -2-[(2- 甲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2)
     0.80gIV、 1.74g 邻甲基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加热回流反应 6h ; 冷却后倾 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干 燥, 得 5- 氟 -2-[(2- 甲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0.86g。
     熔点 : 230-231℃ ( 未校正 ), 收率 72.8% ;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2.21(s, 3H, -CH3), 7.05(t, 1H, J = 7.5Hz, 4′ -H), 7.18(t, 1H, J = 7.8Hz, 5 ′ -H), 7.22(d, 1H, J = 7.5Hz, 6 ′ -H), 7.75(br s, 2H, 6-H, 3′ -H), 8.01(br s, 1H, -NH), 11.69(brs, 1H, 3-NH)。
     实施例 5 : 制备 5- 氟 -2-[(3- 甲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3)
     1.50gIV、 1.63g 间甲基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加热回流反应 6h ; 冷却后倾 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干 燥, 得 5- 氟 -2-[(3- 甲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2.01g。
     熔点 : 256-258℃ ( 未校正 ), 收率 90.8%。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2.29(s, 3H, -CH3), 6.86(d, 1H, J = 7.5Hz, 6′ -H), 7.20(t, 1H, J = 7.8Hz, 5′ -H), 7.35(d, 1H, 4′ -H), 7.36(s, 1H, 2′ -H), 7.85(s, 1H, 6-H), 8.68(br s, 1H, -NH), 11.40(br s, 1H, 3-NH) ;
     实施例 6 : 制备 5- 氟 -2-[(4- 甲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4)
     1.50gIV、 1.67g 对甲基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在 120℃下反应 6h ; 冷却后 倾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 干燥, 得 5- 氟 -2-[(4- 甲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2.11g。
     熔点 : 283-285℃ ( 未校正 ), 收率 95.3% ;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2.26(s, 3H, -CH3), 7.12(d, 2H, J = 8.5Hz, 2 ′, 6 ′ -H), 7.42(d, 2H, J = 8.5Hz, 3 ′, 5 ′ -H), 7.82(s, 1H, 6-H), 8.65(br s, 1H, -NH), 11.36(br s, 1H, 3-NH)。
     实施例 7 : 制备 5- 氟 -2-[(3- 氯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5)
     1.50gIV、 1.91g 间氯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加热回流反应 6h ; 冷却后倾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干燥, 得 5- 氟 -2-[(3- 氯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2.32g。
     熔点 : 285-287℃ ( 未校正 ), 收率 95.8% ;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7.08(d, 1H, J = 7.5Hz, 6 ′ -H), 7.33(t, 1H, J= 8.0Hz, 5 ′ -H), 7.38(d, 1H, J = 8.0Hz, 4 ′ -H), 7.87(s, 1H, 2 ′ -H), 7.91(s, 1H, 6-H), 9.01(br s, 1H, -NH), 11.58(br s, 1H, 3-NH)。
     实施例 8 : 制备 5- 氟 -2-[(4- 氯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6)
     1.50gIV、 1.94g 对氯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在 120℃下反应 6h ; 冷却后倾 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干 燥, 得 5- 氟 -2-[(4- 氯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2.12g。
     熔点 : 270-273℃ ( 未校正 ), 收率 87.6% ;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7.37(d, 2H, J = 9.0Hz, 2′, 6′ -H), 7.60(d, 2H, J = 9.0Hz, 3′, 5′ -H), 7.87(s, 1H, 6-H), 8.88(br s, 1H, -NH), 11.51(br s, 1H, 3-NH)。
     实施例 9 : 制备 5- 氟 -2-[(4- 氟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7)
     1.50gIV、 1.72g 对氟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在 120℃下反应 6h ; 冷却后倾 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干 燥, 得 5- 氟 -2-[(4- 氟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2.12g。
     熔点 : 292-295℃ ( 未校正 ), 收率 94.7% ;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7.16(t, 2H, J = 9.0Hz, 3′, 5′ -H), 7.55(dd, 2H, J1 = 9.0, J2 = 5.0Hz, 2 ′, 6 ′ -H), 7.82(d, 1H, J = 3.5Hz, 6-H), 8.81(br s, 1H, -NH), 11.46(br s, 1H, 3-NH)。
     实施例 10 : 制备 5- 氟 -2-[(2, 4- 二氟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8)
     1.50gIV、 1.96g 2, 4- 二氟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在 110℃下反应 6h ; 冷却 后倾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 下干燥, 得 5- 氟 -2-[(2, 4- 二氟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1.79g。熔点 : 253-254℃ ( 未校正 ), 收率 79.4%。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7.09(t, 1H, J = 8.0Hz, 3 ′ -H), 7.36(t, 1H, J= 9.0Hz, 5′ -H), 7.82(s, 1H, 6-H), 8.02(br s, 1H, 6′ -H), 8.54(br s, 1H, -NH), 11.70(br s, 1H, 3-NH) ;
     实施例 11 : 制备 5- 氟 -2-[(4- 甲氧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9)
     1.50gIV、 1.93g 对甲氧基苯胺、 15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在 120℃下反应 6h ; 冷却 后倾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 下干燥, 得 5- 氟 -2-[(4- 甲氧基苯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2.02g。
     熔点 : 225-228℃ ( 未校正 ), 收率 85.1% ; 1
     H NMR(500MHz, DMSO, δppm) : 3.73(s, 3H, -CH3), 6.90(d, 2H, J = 9.0Hz, 2 ′, 6′ -H), 7.41(d, 2H, J = 9.0Hz, 3′, 5′ -H), 7.78(s, 1H, 6-H), 8.57(s, 1H, -NH), 11.36(s, 1H, 3-NH)。
     实施例 12 : 制备 5- 氟 -2-[ 甲基 (1- 苯乙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I-10)
     0.50gIV、 1.44g N- 甲基 -1- 苯乙胺、 10ml DMF 投入反应瓶中, 加热回流反应 8h ; 冷却后倾入 200mL 冷水中, 析出固体, 过滤, 滤饼依次用 10mL 蒸馏水、 10mL 石油醚洗涤, 在 60℃下干燥, 得 5- 氟 -2-[ 甲基 (1- 苯乙基 ) 胺基 ] 嘧啶 -4(3H)- 酮 0.43g。
     熔点 : 215-216℃ ( 未校正 ), 收率 51.6% ; 1
     HNMR(500MHz, CDCl3, δppm) : 1.57(d, J = 7.0Hz, 3H, -CH3), 2.82(s, 3H, -NCH3), 6.06(q, 1H, J = 7.0Hz, -CH), 7.28(t, 1H, J = 7.0Hz, 4′ -H), 7.30(d, 2H, J = 7.0Hz, 2′, 6 ′ -H), 7.35(t, 2H, J = 7.5Hz, 3 ′, 5 ′ -H), 7.77(d, 1H, J = 3.0Hz, 6-H), 10.85(br s, 1H, -NH)。
     实施例 13 ~ 22 : 抗子宫内膜癌活性测试
     测试方法 :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
     A. 原理 : 细胞通过线粒体水解酶将噻唑兰 (MTT) 分解为不溶于水的兰紫色结晶并 沉积在细胞中, 结晶物能被二甲基亚砜溶解, 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 490nm 波长处测定其光 吸收值, 间接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和数量变化。
     B. 细胞 : Ishikawa, 子宫内膜癌细胞株。
     C. 实验步骤
     (1) 样品的准备 : 取化合物 I-1 ~ I-12, 对于可溶样品, 每 1mg 用 20μLDMSO 溶解, 取 2μL 用 1000μL 培养基 ( 见下面 (2) 细胞的培育中培养基的配制 ) 稀释, 使浓度分别为 100μg/mL、 10μg/mL 和 1μg/mL。
     (2) 细胞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 : 每 1000mL 培养基中含 80 万单位青霉素、 1.0g 链霉素、 10%灭活小 牛血清。
     细胞的培养 : 将肿瘤细胞接种于培养基中, 置 37℃、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 3 ~ 5d 传代。
     (3) 测定样品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将细胞用 EDTA- 胰酶消化液消化, 并用培养基稀释成 1×106/mL, 加到 96 孔细胞培 养板中, 每孔 100μL, 置 37℃、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 接种 24h 后, 倾去培养基, 加入用培养 基稀释的样品, 每孔 200μL, 每个浓度加 3 孔, 置 37℃、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 72h 后在细胞 培养孔中加入 5mg/mL 的 MTT, 每孔 10μL, 置 37℃孵育 3h, 加入 DMSO, 每孔 150μL, 用振荡器 振荡, 使甲臢完全溶解, 用酶标仪在 490nm 波长下比色。以同样条件用不含样品、 含同样浓 度 DMSO 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 计算样品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对照例 :
     按照实施例 15 ~ 26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所不同的是, 使用的样 品是 5-Fu 药品。
     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将制备的 5- 氟嘧啶 -4(3H)- 酮类化合物 I-1 ~ I-12 进行了抗 Ishikawa 活性测 试, 试验结果如下 :
     表1: 化合物对 Ishikawa 的 IC50(μmol/L)
     实施例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对照例
     化合物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5-FuIC50μmol/L 28.4 > 400 > 400 120 47.0 69.5 207 125 164 > 400 45.5评价 有效 无效 无效 弱效 有效 有效 微效 弱效 弱效 无效 有效按照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标准, 化合物 I-1、 I-5 和 I-6 具有较好的抗 Ishikawa 子宫 内膜癌细胞活性, 化合物 I-4、 I-8 和 I-9 具有一定的抗 Ishikawa 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12

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5465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5465ACN101955465A21申请号201010296012522申请日20100929C07D239/47200601A61K31/513200601A61P35/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地址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六区72发明人钟光祥陈婷婷吕亚萍王妮妮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代理人黄美娟王兵54发明名称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如式()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尤。

2、其是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为新药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并且所述化合物制备流程简单,利于产业化生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CN101955465A1/2页21一种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式I中,R1为H或CH3;R2为C7C10的有一个苯基取代的取代烷基、苯基或C6C10的苯环上有13个取代基的取代苯基,所述的取代基为甲基、乙基、CL、F、硝基、三氟甲基或甲氧基;或者R1、R2连接成环,与同R1、R2相连的N构成哌嗪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烷基为苄基、1苯乙基、2苯乙基、1苯丙基或3苯丙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苯基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邻乙苯基、间乙苯基、对乙苯基、2,5二甲基苯基、邻氯苯基、间氯苯基、对氯苯基、2,4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邻氟苯基、间氟苯基、对氟苯基、2,4二氟苯基、2,5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4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邻甲氧基苯基、间甲氧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如式IV所示的2氯5氟嘧啶43H酮,与胺类化合物NHR1R2在有机溶剂中,100回流温度下反应28小时,反。

4、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氯5氟嘧啶43H酮与胺类化合物NHR1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830。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冷却后倒入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

5、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权利要求书CN101955465A2/2页3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权利要求书CN101955465A1/9页4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物质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尤其是在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0002二背景技术0003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最新报道,全世界有4000多万人患恶性肿瘤,其中。

6、每年新增患者900多万、死亡700多万,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160万、死亡约130万。目前恶性肿瘤发生与死亡还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有些地区已经成为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开发新颖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00045氟嘧啶类化合物是一种含氟原子的化合物。由于氟原子半径小、又具有最大的电负性,所形成的CF键能要比CH键能大得多,增加了含氟有机物的稳定性;且由于氟原子的体积小,因而常认为是H原子的非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易产生拮抗作用,即不干扰含氟药物与相应细胞受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在分子水平代替正常代谢药物,欺骗性地掺入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当药物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时,其电效应和模拟效应不仅改。

7、变了分子内部电子密度的分布,而且还能提高化合物的脂溶性和渗透性,在生物膜上的溶解性得到增强,促进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使生理作用发生变化。所以,含氟药物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0005含氟药物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含氟芳香、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上,如5氟脲嘧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通过对5氟脲嘧啶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含氟新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三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类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5氟嘧啶酮类化合物2氨基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和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尤其是在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

8、000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8一种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0009说明书CN101955465A2/9页50010式I中,R1为H或CH3;R2为C7C10的有一个苯基取代的取代烷基、苯基或C6C10的苯环上有13个取代基的取代苯基,所述的取代基为甲基、乙基、CL、F、硝基、三氟甲基或甲氧基;或者R1、R2连接成环并与同R1、R2相连的N构成哌嗪基。0011所述的取代烷基优选为苄基、1苯乙基、2苯乙基、1苯丙基或3苯丙基。0012所述的取代苯基优选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邻乙苯基、间乙苯基、对乙苯基、2,5二甲基苯基、邻氯苯基、间氯苯基、对氯苯基、2,4二氯苯基、2。

9、,5二氯苯基、邻氟苯基、间氟苯基、对氟苯基、2,4二氟苯基、2,5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4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邻甲氧基苯基、间甲氧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0013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如式IV所示的2氯5氟嘧啶43H酮,与胺类化合物NHR1R2在有机溶剂中,100回流温度下反应28小时,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00140015所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00160017IVI0018所述2氯5氟嘧啶43H酮与胺类化合物NHR1R2的物质的。

10、量之比为10830,优选113,最优选115。0019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以2氯5氟嘧啶43H酮的质量计为525ML/G。0020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冷却后倒入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0021所述如式IV所示的2氯5氟嘧啶43H酮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0022以如式II所示的5氟尿嘧啶5FU为起始原料,经氯化得到如式III所示的中间体2,4二氯5氟嘧啶,然后经脱氯得到如式IV所示的2氯5氟嘧啶43H酮。合成路线如下说明书CN101955465A3/9页600230024更具体的,制备如式III所示的2,4二氯5氟嘧啶的方法。

11、为0025在有机胺存在下,如式II所示的5氟尿嘧啶5FU与三氯氧磷在100回流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减压脱除三氯氧磷,然后加入冰水水解、再用CH2CL2萃取,萃取液经酸洗、水洗,减压脱除溶剂得到如式III所示的2,4二氯5氟嘧啶。所述有机胺为吡啶、N,N二甲基苯胺,所述5氟尿嘧啶与有机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5,所述5氟尿嘧啶与三氯氧磷的物质的量数之比为120100。0026反应式如下00270028制备如式IV所示的2氯5氟嘧啶43H酮的方法为0029将如式III所示的2,4二氯5氟嘧啶加入到有机溶剂A中,与5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5回流温度下进行脱氯化反应,反应完全后用盐酸调。

12、PH为24,然后过滤,得滤液A和固体A;滤液A用二氯甲烷萃取,洗涤,脱除溶剂,得固体B;合并固体A和固体B,干燥得到如式IV所示的2氯5氟嘧啶43H酮。所述有机溶剂A为四氢呋喃或丙酮,所述2,4二氯5氟嘧啶与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20。0030反应式如下00310032本发明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特别应用于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经测试,本发明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疾病的治疗。0033更具体的,所述应用于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

13、为下列之一说明书CN101955465A4/9页700340035更为优选的,所述应用于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003600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一种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为新药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具有重大应用前景;3制备流程简单,利于产业化生产。四具体实施方式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0039实施例1制备2,4二氯5氟嘧啶III00400041将390G03MOL5FU、187ML21MOLPOCL3加入反应瓶中,搅拌,常温下滴加N。

14、,N二甲基苯胺400G033MOL,滴完后加热至回流反应4H,减压脱除POCL3,加入200ML冰说明书CN101955465A5/9页8水水解、再加入330MLCH2CL2萃取,萃取液用230ML25盐酸酸洗、水洗,减压脱除溶剂,得2,4二氯5氟嘧啶428G,熔点3637未校正,收率854。0042实施例2制备2氯5氟嘧啶43H酮IV00430044将167G01MOL2,4二氯5氟嘧啶,20MLTHF投入三口反应瓶中,滴加10NAOH溶液60G其中NAOH为015MOL,滴完后加热至回流反应4H,冷却,用25HCL调至PH3,过滤,得滤液A和固体A;滤液A用220ML二氯甲烷萃取,洗涤,脱。

15、除溶剂,得固体B;合并A和B,干燥,得米黄色产物2氯5氟嘧啶43H酮IV100G,收率为673。0045实施例3制备5氟2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100460047将150GIV、120G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6H;反应液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苯基胺基嘧啶43H酮172G。0048熔点275277未校正,收率829;00491HNMR500MHZ,DMSO,PPM704T,1H,J73HZ,4H,732T,2H,J80HZ,3,5H,755D,2H,J80HZ,2,6H,786S,1。

16、H,6H,872BRS,1H,NH,1140BRS,1H,3NH。0050实施例4制备5氟22甲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200510052080GIV、174G邻甲基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2甲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086G。0053熔点230231未校正,收率728;00541HNMR500MHZ,DMSO,PPM221S,3H,CH3,705T,1H,J75HZ,4H,718T,1H,J78HZ,5H,722D,1H,J75HZ,6H,775BRS,2。

17、H,6H,3H,801BRS,1H,NH,1169BRS,1H,3NH。0055实施例5制备5氟23甲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30056说明书CN101955465A6/9页90057150GIV、163G间甲基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3甲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201G。0058熔点256258未校正,收率908。00591HNMR500MHZ,DMSO,PPM229S,3H,CH3,686D,1H,J75HZ,6H,720T,1H,J78HZ,5H,73。

18、5D,1H,4H,736S,1H,2H,785S,1H,6H,868BRS,1H,NH,1140BRS,1H,3NH;0060实施例6制备5氟24甲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400610062150GIV、167G对甲基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在120下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4甲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211G。0063熔点283285未校正,收率953;00641HNMR500MHZ,DMSO,PPM226S,3H,CH3,712D,2H,J85HZ,2,6H,742D,2H,J85HZ。

19、,3,5H,782S,1H,6H,865BRS,1H,NH,1136BRS,1H,3NH。0065实施例7制备5氟23氯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500660067150GIV、191G间氯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3氯苯基胺基嘧啶43H酮232G。0068熔点285287未校正,收率958;00691HNMR500MHZ,DMSO,PPM708D,1H,J75HZ,6H,733T,1H,J80HZ,5H,738D,1H,J80HZ,4H,787S,1H,2H,。

20、791S,1H,6H,901BRS,1H,NH,1158BRS,1H,3NH。0070实施例8制备5氟24氯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60071说明书CN101955465A7/9页100072150GIV、194G对氯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在120下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4氯苯基胺基嘧啶43H酮212G。0073熔点270273未校正,收率876;00741HNMR500MHZ,DMSO,PPM737D,2H,J90HZ,2,6H,760D,2H,J90HZ,3,5H,787S,1H,。

21、6H,888BRS,1H,NH,1151BRS,1H,3NH。0075实施例9制备5氟24氟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700760077150GIV、172G对氟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在120下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4氟苯基胺基嘧啶43H酮212G。0078熔点292295未校正,收率947;00791HNMR500MHZ,DMSO,PPM716T,2H,J90HZ,3,5H,755DD,2H,J190,J250HZ,2,6H,782D,1H,J35HZ,6H,881BRS,1H,NH,。

22、1146BRS,1H,3NH。0080实施例10制备5氟22,4二氟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800810082150GIV、196G2,4二氟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在110下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2,4二氟苯基胺基嘧啶43H酮179G。0083熔点253254未校正,收率794。00841HNMR500MHZ,DMSO,PPM709T,1H,J80HZ,3H,736T,1H,J90HZ,5H,782S,1H,6H,802BRS,1H,6H,854BRS,1H,NH,1170BRS,1H。

23、,3NH;0085实施例11制备5氟24甲氧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I90086说明书CN101955465A8/9页110087150GIV、193G对甲氧基苯胺、15MLDMF投入反应瓶中,在120下反应6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4甲氧基苯基胺基嘧啶43H酮202G。0088熔点225228未校正,收率851;00891HNMR500MHZ,DMSO,PPM373S,3H,CH3,690D,2H,J90HZ,2,6H,741D,2H,J90HZ,3,5H,778S,1H,6H,857S,1H,NH,1。

24、136S,1H,3NH。0090实施例12制备5氟2甲基1苯乙基胺基嘧啶43H酮I1000910092050GIV、144GN甲基1苯乙胺、10MLDMF投入反应瓶中,加热回流反应8H;冷却后倾入2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滤饼依次用10ML蒸馏水、10ML石油醚洗涤,在60下干燥,得5氟2甲基1苯乙基胺基嘧啶43H酮043G。0093熔点215216未校正,收率516;00941HNMR500MHZ,CDCL3,PPM157D,J70HZ,3H,CH3,282S,3H,NCH3,606Q,1H,J70HZ,CH,728T,1H,J70HZ,4H,730D,2H,J70HZ,2,6H,7。

25、35T,2H,J75HZ,3,5H,777D,1H,J30HZ,6H,1085BRS,1H,NH。0095实施例1322抗子宫内膜癌活性测试0096测试方法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0097A原理细胞通过线粒体水解酶将噻唑兰MTT分解为不溶于水的兰紫色结晶并沉积在细胞中,结晶物能被二甲基亚砜溶解,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间接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和数量变化。0098B细胞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株。0099C实验步骤01001样品的准备取化合物I1I12,对于可溶样品,每1MG用20LDMSO溶解,取2L用1000L培养基见下面2细胞的培育中培养基的配制稀释,使浓度分。

26、别为100G/ML、10G/ML和1G/ML。01012细胞的培养0102培养基的配制每1000ML培养基中含80万单位青霉素、10G链霉素、10灭活小牛血清。0103细胞的培养将肿瘤细胞接种于培养基中,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35D传代。说明书CN101955465A9/9页1201043测定样品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0105将细胞用EDTA胰酶消化液消化,并用培养基稀释成1106/ML,加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L,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接种24H后,倾去培养基,加入用培养基稀释的样品,每孔200L,每个浓度加3孔,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H后在细胞培养孔。

27、中加入5MG/ML的MTT,每孔10L,置37孵育3H,加入DMSO,每孔150L,用振荡器振荡,使甲臢完全溶解,用酶标仪在490NM波长下比色。以同样条件用不含样品、含同样浓度DMSO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计算样品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0106对照例0107按照实施例1526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所不同的是,使用的样品是5FU药品。0108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0109将制备的5氟嘧啶43H酮类化合物I1I12进行了抗ISHIKAWA活性测试,试验结果如下0110表1化合物对ISHIKAWA的IC50MOL/L0111实施例化合物IC50MOL/L评价13I1284有效14I2400无效15I3400无效16I4120弱效17I5470有效18I6695有效19I7207微效20I8125弱效21I9164弱效22I10400无效对照例5FU455有效0112按照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标准,化合物I1、I5和I6具有较好的抗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化合物I4、I8和I9具有一定的抗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