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3390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8531.7

申请日:

2010.09.14

公开号:

CN101956324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5/643申请日:20100914|||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643;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5/643

申请人: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欣宁; 荣星; 樊丽君; 李刚; 唐丽; 杨文堂; 董明东

地址:

118003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武营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代理人:

路云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结构式为:式中:R1=-CH2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R3=-OH和/或-CH3X=4~6000,Y=1~100,Z=1~100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重量比100∶5~10混合而成。对染色棉织物有很好的增深及增艳效果,且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滑爽,耐洗性好,不残留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权利要求书

1: 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 其特征是 : 由结构式为 : 式 中 : R 1 = - C H 2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 C H 2C H 2C H 2N H 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 R3 = -OH 和 / 或 -CH3 X = 4 ~ 6000, Y = 1 ~ 100, Z = 1 ~ 100 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 按重量比 100 ∶ 5 ~ 10 混合而成。
2: 一种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1)、 将有机硅中间体 150 ~ 300 份、 含苯基硅烷偶联剂 1 ~ 10 份、 含氨基的硅烷偶联 剂 1 ~ 15 份、 阳离子乳化剂 8 ~ 20 份和去离子水 225 ~ 640 份在 40 ~ 50℃条件下充分搅 拌均匀, 然后在 40Mpa 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 ; (2)、 将阳离子乳化剂 12 ~ 30 份、 去离子水 125 ~ 450 份和碱金属催化剂 1 ~ 10 份加 入到反应器中, 在 70 ~ 80℃条件下搅拌 0.5 ~ 1 小时 ; (3)、 将步骤 (1) 得到的乳液经 2 ~ 4 小时滴入到步骤 (2) 的反应器中, 滴加过程中温 度保持在 70 ~ 80℃, 然后在 70 ~ 85℃条件下继续反应 5 ~ 20 小时, 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 为 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 pH = 7, 得不挥发份为 20%~ 40%聚有机硅氧烷乳液, 其结构式 为: 式 中 : R 1 = - C H 2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 C H 2C H 2C H 2N H 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 R3 = -OH 和 / 或 -CH3 X = 4 ~ 6000, Y = 1 ~ 100, Z = 1 ~ 100 (4)、 将步骤 (3) 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 100 ∶ 5 ~ 10 的比例进行复配即 得增深增艳整理剂, 上述各原料配比为重量比。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有机硅 中间体包括 :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或 α, 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 聚合度为 10 ~ 100), 2 其一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 所述的含苯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 :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 甲氧基硅烷, 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 所述的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 :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 N-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N-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乙烯三胺基 -γ- 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 所述的的阳离子乳化剂包括 :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八 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癸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其一或两种混合使 用; 所述的碱金属催化剂包括 :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所述的甲基含氢硅油乳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 Rhodia 公司的 H680。

说明书


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纺织品后整理剂,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 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之一就是对 纺织品第一感官上的评价即色彩的评价, 人们希望有色织物的颜色更加鲜艳、 明亮, 色调更 加高档化, 这种效果只靠染色是达不到的, 需要通过后整理来提升织物深度及鲜艳度。 纺织 品后整理增深是利用低折射率物质覆盖于纤维表面, 使入射光在织物上的反射率降低, 而 使人们在视觉上对织物的颜色产生 “深” 的感觉。据文献介绍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聚有机 硅氧烷等都是具有低折射率的物质, 对纤维有不同的增深效果。其中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射 率较低, 经其整理后的织物在增深的同时还兼具柔软、 滑爽的手感。
     现有技术 CN200810163784.4 专利公开了一种用 N-(β- 氨乙基 )-Y- 氨丙基甲基 二甲氧基硅烷改性的氨基硅油作织物增深增艳剂, 其使用效果对深色涤纶纤维显著, 而对 于染色的棉、 涤棉、 涤粘、 羊毛等织物效果并不明显。
     现有技术 CN 200810060886.3 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乙烯基单体, 羟基硅油及反应型 功能单体等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增深剂。由于合成中使用的引发剂 N- 羟甲基丙烯酰 胺会在织物上残留对人体有害的甲醛, 而且经此增深剂处理后的织物手感发硬、 粗糙, 从而 影响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性能优良的用于染色棉织物的增深增艳整理剂, 它是 由多种功能基团改性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及一定比例的甲基含氢硅油乳液组成。 此整理剂 对染色棉织物有很好的增深及增艳效果, 且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滑爽, 耐洗性好, 不残留对 身体有害的物质。
     本发明的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由结构式为 :
     式 中 : R 1 = - C H 2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 C H 2C H 2C H 2N H 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
     R3 = -OH 和 / 或 -CH3
     X = 4 ~ 6000, Y = 1 ~ 100, Z = 1 ~ 100 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 乳液按重量比 100 ∶ 5 ~ 10 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 :
     1、 将有机硅中间体 150 ~ 300 份、 含苯基硅烷偶联剂 1 ~ 10 份、 含氨基的硅烷偶 联剂 1 ~ 15 份、 阳离子乳化剂 8 ~ 20 份和去离子水 225 ~ 640 份在 40 ~ 50℃条件下充分 搅拌均匀, 然后在 40Mpa 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 ;
     2、 将阳离子乳化剂 12 ~ 30 份、 去离子水 125 ~ 450 份和碱金属催化剂 1 ~ 10 份 加入到反应器中, 在 70 ~ 80℃条件下搅拌 0.5 ~ 1 小时 ;
     3、 将步骤 1 得到的乳液经 2 ~ 4 小时滴入到步骤 2 的反应器中, 滴加过程中温度 保持在 70 ~ 80℃, 然后在 70 ~ 85℃条件下继续反应 5 ~ 20 小时, 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 为 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 pH = 7, 得不挥发份为 20%~ 40%聚有机硅氧烷乳液, 其结构式 为:
     式 中 : R 1 = - C H 2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 C H 2C H 2C H 2N H C H 2C H 2N H 2 和 / 或 -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
     R3 = -OH 和 / 或 -CH3
     X = 4 ~ 6000, Y = 1 ~ 100, Z = 1 ~ 100
     4、 将步骤 3 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 100 ∶ 5 ~ 10 的比例进行复配即 得增深增艳整理剂。上述各原料配比为重量比。
     所述的有机硅中间体包括 :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或 α, 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 聚合度为 10 ~ 100), 其一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
     所述的含苯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 :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 基二甲氧基硅烷, 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
     所述的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 :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 硅烷, N-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N-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 二乙烯三胺基 -γ- 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
     所述的的阳离子乳化剂包括 :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癸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其一或两种混 合使用 ;
     所述的碱金属催化剂包括 :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所述的甲基含氢硅油乳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 Rhodia 公司的 H680。
     本发明增深增艳剂的技术先进性在于 :
     1、 聚有机硅氧烷分子结构中引入的多氨基可与棉织物上的羟基反应, 在织物表面 形成具有低折射率的弹性膜, 降低入射光的反射率, 明显增加染色棉织物的深度, 并且聚有 机硅氧烷大分子主链定向地吸附在纤维上, 降低纤维间的摩擦系数, 赋予织物理想的柔软、 滑爽的手感 ; 聚有机硅氧烷分子结构苯基的引入会使染色织物的颜色更鲜艳、 更光亮。
     2、 甲基含氢硅油具有比氨基聚硅氧烷更低的折射率, 它的加入会使增深效果进一 步提升, 同时它含有的 Si-H 键可与聚有机硅氧烷结构中的 Si-OH 在加热过程中反应交联, 增加产品的成膜性, 进而提高处理后织物的耐洗性。
     3、 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方法, 不需使用非离子乳化剂, 避免了非离子乳化剂对染 色织物的剥色作用, 所以在浸轧整理过程中染色棉织物不容易掉色, 保证了织物的增深增 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1、 将 160kg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3kg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3kg 二乙烯三胺基 -γ- 丙 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8kg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 225kg 去离子水在 40℃条件下充分搅 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 30Mpa 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 ;
     2、 将 12kg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450kg 去离子水及 2kg 氢氧化钾加入到配有冷 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 70℃条件下搅拌 1 小时 ;
     3、 将步骤 1 的粗乳液经 2 小时滴入到步骤 2 的反应器中, 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70℃, 然后在 70℃条件下继续反应 20 小时, 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 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 pH = 7, 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 20.6%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 ;
     4、 将步骤 3 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 100 ∶ 5 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 增深增艳整理剂。
     实施例 2
     1、 将 300kgα, 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 聚合度为 10), 10kg 苯基三乙氧基硅 烷, 5kg N-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10kg 二乙烯三胺基 -γ- 丙基甲基二 甲氧基硅烷, 20kg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 640kg 去离子水在 4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 将此混合液在 30Mpa 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 ;
     2、 将 30kg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300kg 去离子水及 5kg 氢氧化钠加入到配有冷 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 80℃条件下搅拌 0.5 小时 ;
     3、 将步骤 1 的粗乳液经 4 小时滴入到步骤 2 的反应器中, 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80℃, 然后在 80℃条件下继续反应 10 小时, 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 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 pH = 7, 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 27.5%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 ;
     4、 将步骤 3 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 100 ∶ 8 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 增深增艳整理剂。
     实施例 3
     1、 将 300kg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5kg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5kg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 10kg 二乙烯三胺基 -γ- 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20kg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 500kg去离子水在 5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 30Mpa 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 成粗乳液 ;
     2、 将 15kg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125kg 去离子水及 6kg 氢氧化钠加入到配有冷 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 80℃条件下搅拌 0.5 小时 ;
     3、 将步骤 1 的粗乳液经 3 小时滴入到步骤 2 的反应器中, 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80℃, 然后在 85℃条件下继续反应 5 小时, 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 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 pH = 7, 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 35.4%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 ;
     4、 将步骤 3 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 100 ∶ 5 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 增深增艳整理剂。
     实施例 4
     1、 将 200kgα, 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 聚合度为 100), 6kg 苯基三乙氧基硅 烷, 6kg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8kg 二乙烯三胺基 -γ- 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15kg 癸基 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及 550kg 去离子水 4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 30Mpa 的高 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 ;
     2、 将 20kg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150kg 去离子水及 6kg 氢氧化钾加入到配有 冷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 80℃条件下搅拌 0.5 小时 ;
     3、 将步骤 1 的粗乳液经 3 小时滴入到步骤 2 的反应器中, 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80℃, 然后在 85℃条件下继续反应 5 小时, 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 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 pH = 7, 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 25.7%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 ;
     4、 将步骤 3 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 100 ∶ 7 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 增深增艳整理剂。
     将上述各实施例产品配制成有效含量相同的工作液, 分别对红色、 藏青色、 黑色的 棉织物进行浸轧整理, 轧余率 70 ~ 80%, 烘干温度 120-130℃, 焙烘温度 150-160℃, 时间 1-2 分钟。
     对整理后产品用电脑测色仪, 在各颜色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 K/S 值, 结果如下 表:
     注: K/S 值越大表示颜色越深。7

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6324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6324ACN101956324A21申请号201010288531722申请日20100914D06M15/643200601D06M101/0620060171申请人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地址118003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武营路168号72发明人严欣宁荣星樊丽君李刚唐丽杨文堂董明东74专利代理机构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21227代理人路云峰54发明名称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一种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结构式为式中R1CH2CH2CH2NH2和/或CH2CH2CH2。

2、NH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R3OH和/或CH3X46000,Y1100,Z1100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重量比100510混合而成。对染色棉织物有很好的增深及增艳效果,且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滑爽,耐洗性好,不残留对身体有害的物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CN101956324A1/2页21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其特征是由结构式为式中R1CH2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CH2CH。

3、2NH2R3OH和/或CH3X46000,Y1100,Z1100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重量比100510混合而成。2一种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将有机硅中间体150300份、含苯基硅烷偶联剂110份、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115份、阳离子乳化剂820份和去离子水225640份在405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在40MPA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2、将阳离子乳化剂1230份、去离子水125450份和碱金属催化剂110份加入到反应器中,在7080条件下搅拌051小时;3、将步骤1得到的乳液经24小时滴入到步骤2的反应器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7080,。

4、然后在7085条件下继续反应520小时,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PH7,得不挥发份为2040聚有机硅氧烷乳液,其结构式为式中R1CH2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R3OH和/或CH3X46000,Y1100,Z11004、将步骤3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100510的比例进行复配即得增深增艳整理剂,上述各原料配比为重量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有机硅中间体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或,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度为10100,权利要求书CN。

5、101956324A2/2页3其一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所述的含苯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所述的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所述的的阳离子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所述的碱金属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所述的甲基含氢硅油乳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RHODIA公司的H。

6、680。权利要求书CN101956324A1/4页4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纺织品后整理剂,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之一就是对纺织品第一感官上的评价即色彩的评价,人们希望有色织物的颜色更加鲜艳、明亮,色调更加高档化,这种效果只靠染色是达不到的,需要通过后整理来提升织物深度及鲜艳度。纺织品后整理增深是利用低折射率物质覆盖于纤维表面,使入射光在织物上的反射率降低,而使人们在视觉上对织物的颜色产生“深”的感觉。据文献介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有机硅氧烷等都是。

7、具有低折射率的物质,对纤维有不同的增深效果。其中聚有机硅氧烷的折射率较低,经其整理后的织物在增深的同时还兼具柔软、滑爽的手感。0003现有技术CN2008101637844专利公开了一种用N氨乙基Y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改性的氨基硅油作织物增深增艳剂,其使用效果对深色涤纶纤维显著,而对于染色的棉、涤棉、涤粘、羊毛等织物效果并不明显。0004现有技术CN2008100608863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乙烯基单体,羟基硅油及反应型功能单体等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增深剂。由于合成中使用的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会在织物上残留对人体有害的甲醛,而且经此增深剂处理后的织物手感发硬、粗糙,从而影响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8、。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性能优良的用于染色棉织物的增深增艳整理剂,它是由多种功能基团改性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及一定比例的甲基含氢硅油乳液组成。此整理剂对染色棉织物有很好的增深及增艳效果,且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滑爽,耐洗性好,不残留对身体有害的物质。0006本发明的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由结构式为00070008式中R1CH2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0009说明书CN101956324A2/4页50010R3OH和/或CH30011X46000,Y1100,Z1100的聚有机硅氧。

9、烷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重量比100510混合而成。0012本发明的染色棉织物增深增艳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00131、将有机硅中间体150300份、含苯基硅烷偶联剂110份、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115份、阳离子乳化剂820份和去离子水225640份在405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在40MPA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00142、将阳离子乳化剂1230份、去离子水125450份和碱金属催化剂110份加入到反应器中,在7080条件下搅拌051小时;00153、将步骤1得到的乳液经24小时滴入到步骤2的反应器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7080,然后在7085条件下继续反应520小时,最后用质量。

10、百分浓度为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PH7,得不挥发份为2040聚有机硅氧烷乳液,其结构式为00160017式中R1CH2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2和/或CH2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00180019R3OH和/或CH30020X46000,Y1100,Z110000214、将步骤3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100510的比例进行复配即得增深增艳整理剂。上述各原料配比为重量比。0022所述的有机硅中间体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或,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度为10100,其一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0023所述的含苯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苯基三甲。

11、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0024所述的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包括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0025所述的的阳离子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癸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其一或两种混合使用;0026所述的碱金属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0027所述的甲基含氢硅油乳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RHODIA公司的H680。说明书CN101956324A3/4页60028本。

12、发明增深增艳剂的技术先进性在于00291、聚有机硅氧烷分子结构中引入的多氨基可与棉织物上的羟基反应,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低折射率的弹性膜,降低入射光的反射率,明显增加染色棉织物的深度,并且聚有机硅氧烷大分子主链定向地吸附在纤维上,降低纤维间的摩擦系数,赋予织物理想的柔软、滑爽的手感;聚有机硅氧烷分子结构苯基的引入会使染色织物的颜色更鲜艳、更光亮。00302、甲基含氢硅油具有比氨基聚硅氧烷更低的折射率,它的加入会使增深效果进一步提升,同时它含有的SIH键可与聚有机硅氧烷结构中的SIOH在加热过程中反应交联,增加产品的成膜性,进而提高处理后织物的耐洗性。00313、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方法,不需使用非。

13、离子乳化剂,避免了非离子乳化剂对染色织物的剥色作用,所以在浸轧整理过程中染色棉织物不容易掉色,保证了织物的增深增艳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32实施例100331、将160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3KG苯基三甲氧基硅烷,3KG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8KG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225KG去离子水在4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30MPA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00342、将12K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50KG去离子水及2KG氢氧化钾加入到配有冷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在70条件下搅拌1小时;00353、将步骤1的粗乳液经2小时滴入到步骤2的反应器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

14、在70,然后在70条件下继续反应20小时,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PH7,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206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00364、将步骤3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1005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增深增艳整理剂。0037实施例200381、将300KG,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度为10,10KG苯基三乙氧基硅烷,5KGN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0KG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0K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640KG去离子水在4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30MPA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00392、将30K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00KG去离。

15、子水及5KG氢氧化钠加入到配有冷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在80条件下搅拌05小时;00403、将步骤1的粗乳液经4小时滴入到步骤2的反应器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然后在80条件下继续反应10小时,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PH7,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275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00414、将步骤3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1008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增深增艳整理剂。0042实施例300431、将300K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5KG苯基三甲氧基硅烷,5KG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KG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0K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500KG说明书CN1019。

16、56324A4/4页7去离子水在5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30MPA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00442、将15KG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5KG去离子水及6KG氢氧化钠加入到配有冷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在80条件下搅拌05小时;00453、将步骤1的粗乳液经3小时滴入到步骤2的反应器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然后在85条件下继续反应5小时,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PH7,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354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00464、将步骤3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1005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增深增艳整理剂。0047实施例400481、将200KG。

17、,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度为100,6KG苯基三乙氧基硅烷,6KG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KG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5KG癸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及550KG去离子水40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并将此混合液在30MPA的高压匀质机中通过一遍制成粗乳液;00492、将20KG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50KG去离子水及6KG氢氧化钾加入到配有冷凝器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在80条件下搅拌05小时;00503、将步骤1的粗乳液经3小时滴入到步骤2的反应器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然后在85条件下继续反应5小时,最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0碳酸钠水溶液调至PH7,得乳白色不挥发份为257的聚有机硅氧烷乳液;00514、将步骤3所得的乳液与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按1007的重量比例进行复配即得增深增艳整理剂。0052将上述各实施例产品配制成有效含量相同的工作液,分别对红色、藏青色、黑色的棉织物进行浸轧整理,轧余率7080,烘干温度120130,焙烘温度150160,时间12分钟。0053对整理后产品用电脑测色仪,在各颜色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K/S值,结果如下表00540055注K/S值越大表示颜色越深。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