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胃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3368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8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9220.5

申请日:

2010.06.25

公开号:

CN101926691A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D 7/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杜冠华变更后权利人:北京晶润宏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50 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变更后权利人: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生命园路29号登记生效日:201103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D 7/00申请日:20100625|||公开

IPC分类号:

A61D7/00

主分类号:

A61D7/00

申请人:

杜冠华

发明人:

杜冠华

地址:

100050 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灌胃器,所述灌胃器能够经口将固体状药物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中。根据本发明的灌胃器包括:空心针(2),其为前端能够被插入到实验动物的胃部中的空心长杆状构件,并包括作为药物出口的前端开口和作为药物入口的后端开口;推药杆(3),其为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空心针内并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实心长杆状构件,所述推药杆的后端用于接收外部推力,当所述推药杆从所述空心针的后端开口插入到容置有药物的所述空心针内时,可以通过对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外部推力而利用所述推药杆的前端将药物从所述空心针的前端开口推出到实验动物的胃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灌胃器,其用于经口将固体状药物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中,所述灌胃器包括:空心针(2),其为前端能够被插入到实验动物的胃部中的空心长杆状构件,并包括作为药物出口的前端开口和作为药物入口的后端开口;推药杆(3),其为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空心针内并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实心长杆状构件,所述推药杆的后端用于接收外部推力,当所述推药杆从所述空心针的后端开口插入到容置有药物的所述空心针内时,可以通过对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外部推力而利用所述推药杆的前端将所述空心针中的药物从所述空心针的前端开口推出到实验动物的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药杆(3)还包括设置于其后端附近的止动部(34);当所述推药杆由于所述外部推力而沿着所述空心针的轴向运动到足以将药物推出到实验动物的胃中的位置时,所述止动部使所述推药杆停止朝向所述空心针的前端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胃器还包括力施加部件(1)和连接件(4),所述力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所述外部推力,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空心针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力施加构件;在将插有所述推药杆并容置有药物的所述空心针连接到所述力施加部件的状态下,所述力施加部件能够对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所述外部推力,使得所述推药杆相对于所述空心针而朝向所述空心针的前端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胃器还包括紧固件(5),在所述空心针被连接到所述力施加部件的状态下,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紧固件协同作用使所述空心针在垂直于所述空心针的轴向的平面内不能产生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施加部件包括对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所述外部推力的弹性元件(14),所述力施加部件还具有能够触发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的触发构件(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药杆的能够插入所述空心针内的长度等于所述空心针的总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针的前端为空心圆球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药杆的能够插入到所述空心针内的部分包括能够使所述推药杆与所述空心针同轴的部分(3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胃器,所述推药杆的前端为不具有棱角的圆滑形状。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灌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针的前端出口处涂有由不影响所述药物的药理作用的材料制成的密封物,以防止所述药物在被推出之前漏出。

说明书

灌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口将药物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部的灌胃器,尤其涉及一种经口将固体药物直接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部的灌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实验已成为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根据实验研究目的、实验动物的种类及药物剂型、剂量的不同,要求对实验动物实施不同的给药方法。尤其对于药物的毒理、药效的研究和药物剂量的确定,经口灌胃给药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动物实验中,人们一般使用灌胃器将药物灌入实验动物的胃部。现有技术中的灌胃器如图1所示,其实际上是一种特制的具有标准注射器接口的空心针。该针与普通注射用针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避免针尖刺入动物的气管或损伤消化道而具有例如球形的空心头,而且针杆被弯曲成与实验动物的咽部和食道特征相适应的弯度。在使用这种灌胃器时,通过推动注射器手柄将抽吸到注射器腔体中的药液经由适当地插入到动物食道中的该空心针而注射到实验动物的胃部。显然,现有技术中的灌胃器仅适用于将液体状药物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部。

然而,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通过口服固体状药物来治疗疾病,很多固体状药物是在到达胃部甚至肠道之后才开始崩解并被吸收。在药理实验中,如果先将某种固体状药物溶解为液体状然后再用于实验,则由于固体状药物与溶剂之间复杂的化学反应,通过溶解而得到的液体状药物与原固体状药物例如在晶形状态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别,甚至在溶解过程中生成了新的成分。因此,将固体状药物溶解为液体状之后再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灌胃器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部这种实验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该固体状药物的药理作用过程,由此得出的实验数据也是不准确的。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药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经口将固体状药物直接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部中的灌胃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经口将固体状药物直接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部的灌胃器,且该灌胃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灌胃器包括:空心针,其为前端能够被插入到实验动物的胃部中的空心长杆状构件,并包括作为药物出口的前端开口和作为药物入口的后端开口;推药杆,其为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空心针内并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实心长杆状构件,所述推药杆的后端用于接收外部推力,当所述推药杆从所述空心针的后端开口插入到容置有药物的所述空心针内时,可以通过对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外部推力而利用所述推药杆的前端将药物从所述空心针的前端开口推出到实验动物的胃中。

根据本发明的灌胃器还包括力施加部件和连接件,所述力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力,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空心针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力施加构件;当将插有所述推药杆并容置有药物的空心针连接到所述力施加部件时,所述力施加部件能够对所述推药杆的后端施加使得所述推药杆相对于所述空心针而朝向所述空心针的前端运动的推力。

利用本发明的灌胃器,可以实现经口将固体状药物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灌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空心针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空心针的顶端的A向视图;

图3C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空心针的被保持部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推药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用于保持空心针的支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用于紧固空心针的紧固用螺钉的立体简图;

图7是本发明的灌胃器的弹力施加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弹力施加部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弹力施加部件的触发按钮的结构图;

图10是用于将固体状药物装入空心针的备药工作台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力施加部件

11外壳

111容纳部

112端盖

12触发按钮

121挡杆

122抵顶弹簧

13施力杆

14压缩弹簧

141弹簧挡板

131施力杆的拉动端

132第一卡定部

133第二卡定部

134缓冲橡胶垫圈

2空心针

21空心针的抵接部

211抵接部的后端侧面

212抵接部的前端侧面

22被保持部

221被保持部的后端侧面

222被保持部的前端侧面

223被保持部的平坦部的侧边

224被保持部的平坦部的侧边

23颈部

24空心针的台阶部

25空心针的台阶部

26空心针的杆部

3推药杆

31杆部

32后端部

33被推压端

34止动部

35定心部

4支座

41开口

42台阶部

43安装用螺纹孔

44紧固用螺纹孔

5紧固用螺钉

6备药工作台

61底座

62侧板

63顶板

631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附图中的方向进行定义:朝向实验动物的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垂直于操作台的台面并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上方,反之为下方。

参见图2,本发明的灌胃器包括弹力施加部件1、空心针2、推药杆3、支座4以及紧固用螺钉5。本发明的灌胃器的各部件之间的整体装配关系及工作原理简介如下: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前部被如图2所示地部分去除,形成了半圆筒状的容纳部111,支座4安装在容纳部111的前端附近,空心针2被保持在保持部4中,实心的推药杆3套装在空心针2中,通过向后端拉动弹力施加部件1中的施力杆13的拉动端131并将施力杆13定位在外壳11内的适当位置处,弹力施加部件1内部的弹性元件可以蓄积弹性势能。当需要向实验动物的胃部灌药时,按压弹力施加部件1的触发按钮12以释放施力杆13,弹性元件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施力杆13以一定速度运动,从而对放置在施力杆13前方的推药杆3的被推压端33施加冲击力,从而将容置在空心针2中的固体状药物推出到实验动物的胃部中。

下面参照图3-7详细说明各个构件的形状、功能及安装方法。

空心针2的结构

图3A示出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空心针2的立体图,空心针2是空心长杆状构件。粗略看来,除弯曲程度不同外,空心针2的形状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灌胃器的空心针类似,而且也具有球形空心头,但是,本发明的空心针2的后端经过了特别设计并且适用于安装到本发明的支座4(参见图5)。参见图3A,空心针2的后端主要包括抵接部21、被保持部22和颈部23,其中抵接部21包括后端侧面211和前端侧面212,被保持部22具有后端侧面221和前端侧面222。

图3B是空心针2的抵接部21的A向视图,由该图可以看出,抵接部21的外周形状是由两个宽度相同的平坦部和两个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部组成的轴向对称图形,此处将抵接部21的圆弧部的曲率半径的两倍定义为抵接部21的外径d1。图3C是空心针2的被保持部22的B-B剖视图,由该图可以看出,被保持部2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也是由两个宽度相同的平坦部和两个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部组成的轴向对称图形,此处将被保持部22的圆弧部的曲率半径的两倍定义为被保持部22的外径d2。而且,由图3A可见,抵接部21的平坦部与被保持部22的平坦部在空心针2的周向上的布置位置一致。当然,抵接部21的从A向观察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需要强调的是,被保持部22的两个平坦部之间的距离w2需要被设计为等于或小于后述的支座4的开口41的宽度,以便于将空心针2安装到支座4中。优选地,抵接部21的两个平坦部之间的距离w1也可以被设计为等于或小于后述的支座4的开口41的宽度,以更方便地安装空心针2。

空心针2的杆部26的外径可以根据实验动物的口腔、食道等生理特征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外径为3mm左右。空心针2的杆部26的内径可以根据固体状药物的颗粒或晶粒大小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内径为2.5mm左右。

推药杆3的结构

参见图4,其示出推药杆3的立体图。推药杆3是实心长杆状构件,主要包括杆部31和后端部32。其中,后端部32主要包括被推压端33、止动部34以及定心部35。推药杆3的杆部31的直径小于空心针2的内径,圆柱状的定心部35的直径基本上等于空心针2的内径,止动部34的直径大于空心针2的抵接部21的内径,这样,杆部31和定心部35就构成了推药杆3的可以被插入空心针2中的部分,推药杆3的杆部31和定心部35的轴向长度之和应该等于或略大于空心针2的总长度。当推药杆3的杆部31和定心部35的轴向长度之和大于空心针2的总长度时,优选地将杆部31的前端打磨成不具有棱角的圆滑形状。

支座4的结构

参见图5,其示出本发明的灌胃器的用于保持空心针2的支座4的立体图。支座4大致形成为内部具有台阶部42的圆筒状构件,该圆筒状构件的外径与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内径相同,具有台阶部42的部分的内径小于空心针2的抵接部21的外径,不具有台阶42的部分的内径比空心针2的被保持部22的外径略大。该圆筒状构件呈如下形状:圆筒的一部分被沿着轴向去除以形成开口41,而且开口41两侧的两个断面E和F位于同一个平面中。如果将经过圆筒状构件的轴线并垂直于断面E和F所在平面的面定义为对称面,则此时形成的构件关于该对称面对称。当然,也可以通过在圆筒状构件的筒壁上沿圆筒轴线方向切出一条薄口来形成该构件。如图5所示地加工出三个相同的安装用螺纹孔43以及一个紧固用螺纹孔44,其中,三个安装用螺纹孔43的中心位置大致呈三角形,紧固用螺纹孔44以及台阶部42中的安装用螺纹孔43的中心线位于上述对称面内并与断面E和F所在的平面垂直,其余两个安装用螺纹孔43关于上述对称面对称地位于紧固用螺纹孔44的两侧。支座4可以通过公知的任何加工方法成形。

弹力施加部件1的结构

如图8所示,弹力施加部件1主要包括外壳11、触发按钮12以及施力杆13。其中,外壳11的容纳部111的前端处加工有分别与支座4的三个安装用螺纹孔43以及一个紧固用螺纹孔44分别对应的三个安装用螺纹孔以及一个紧固用通孔。另外外壳11的内部容纳有例如压缩弹簧14等弹性元件,外壳11的后端螺纹连接有端盖112,压缩弹簧14的一端抵顶或固定在端盖112上,另一端抵顶或固定在固连到施力杆13上的弹簧挡板141上。为了控制压缩弹簧14的动作,在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前端附近、容纳部111之后的位置处,通过在外壳11的壁上开孔的方式安装有触发按钮12,从外壳11的端面方向观察,如图9所示,触发按钮12为近似于口字形的结构,该口字形的下边是用于与施力杆13的卡定部132、133(参见图7)进行配合的挡杆121,口字形的中空部分用于使施力杆13穿过其中。在挡杆121的正下方,抵顶弹簧122位于外壳11的壁和挡杆121之间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按照图8所示装配上述零件之后,在通过向后拉动施力杆13的拉动端131而使施力杆13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14被压缩从而蓄积弹性势能,当施力杆13的第一卡定部132与触发按钮12的挡杆121卡合时,可以不再拉动拉动端131而使施力杆13定位于第一卡定部132被卡定的位置(也称为第一档)处。如图8所示,由于第一卡定部132的轴向截面呈逐渐朝施力杆13的前端方向扩径的锥形,该锥形的最小直径小于施力杆13的直径且最大直径等于施力杆13的直径,所以在施力杆13位于第一档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向后拉动拉动端131而使第二卡定部133与触发按钮12的挡杆121卡合,从而将施力杆13定位于第二卡定部133被配合卡定的位置(也称为第二档)处。无论施力杆13位于第一档还是第二档,抵顶弹簧122都对触发按钮12的挡杆121施加足以阻挡施力杆13沿轴向运动的力。当需要对外施加弹性力时,按下触发按钮12,向下压缩抵顶弹簧122,同时与卡定部132或133分离,蓄积了弹性势能的压缩弹簧14向前推动与施力杆13固连在一起的弹簧挡板141,从而使施力杆13以一定速度朝向前方运动并对推药杆3的被推压端33施加冲击力。图8中的缓冲橡胶垫圈134套在施力杆131的位于拉动端131和外壳11的端盖112之间的部分的外周,用于当施力杆13向前以一定速度运动时,防止拉动端131与端盖112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

处于第二档状态下的弹力施加部件1的弹性元件所蓄积的弹性势能大于处于第一档状态下的弹力施加部件1的弹性元件所蓄积的弹性势能,也就是说,第二档比第一档能释放出更大的弹性力。无论施力杆13定位于哪一个卡定位置,都能通过按压触发按钮12来解除对施力杆13的卡定,从而使外壳11内的弹性元件释放出蓄积的弹性势能,带动施力杆13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冲击。

除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惯用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容易地实现此处所述的弹性元件、卡定部件以及触发按钮等结构。

灌胃器的组装与使用

首先做好安装空心针2之前的准备工作。第一,将支座4安装固定在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容纳部111的前端处,在此步骤中,使支座4上的四个螺纹孔(参见图5)与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容纳部111的前端的三个螺纹孔和一个通孔(参见图7)的位置一一对应,然后利用三根安装用螺钉从外壳11的外壁分别经由外壳11的三个安装用螺纹孔而拧入支座4的三个安装用螺纹孔43中,从而将支座4固定到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容纳部111的前端。需要注意的是,三根安装用螺钉的拧入端不能从支座4的内壁露出,以免妨碍了后续步骤中空心针2的安装,为此,三根安装用螺钉的有效部分的长度以小于外壳11的壁厚和支座4的不具有台阶部42的部分的壁厚之和为宜。第二,将图6所示的紧固用螺钉5经由弹力施加部件1的外壳11的紧固用通孔拧入支座4的紧固用螺纹孔44,在此步骤中,紧固用螺钉5的拧入端同样不能从支座4的内壁露出,但是,紧固用螺钉5的有效部分的长度需要大于外壳11的壁厚与支座4的不具有台阶部42的部分的壁厚之和。第三,向后拉动施力杆13的拉动端131,使弹力杆13被卡定于第一档位置或第二档位置。然后,将经过上述操作的弹力施加部件1轻轻放置在操作台的台面上。

接着是将药品备到空心针2中。参见图10,其示出备药工作台6,备药工作台6主要包括底座61、侧板62以及顶板63。侧板62竖立并固定连接在底座61上,顶板63以悬臂方式将一端固定连接到侧板62的顶端,且顶板63的自由端加工有豁口631,豁口631的宽度基本上等于、优选地略大于空心针2的后端的颈部23的外径并小于抵接部21的外径,顶板63的厚度基本上等于颈部23的轴向长度。顶板63的上表面与底座6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小于空心针2的减去抵接部21的厚度之外的长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空心针2的前端悬空而导致药物无法装入空心针2中。

备药时,首先将空心针2的颈部23卡入豁口631中,由于顶板63的厚度基本上等于颈部23的轴向长度,而且空心针2的抵接部21、被保持部22的外径均大于颈部23的外径,被保持部22的后端侧面221抵靠顶板63的下表面且抵接部21的前端侧面212抵靠顶板63的上表面,所以即使松开手,空心针2也能保持竖立于底座61的姿态。然后,将出口大小与空心针2的抵接部21相适应的漏斗放在抵接部21上,用药勺将固体状药物(优选为粉末状或晶粒状药物)装入空心针2中。当实验所需量的药物被装入空心针2之后,移开漏斗,将图4所示的推药杆3插入到空心针2中,并用一定的力使用推药杆3将已经装入的药物捣实,捣实后的药物与空心针2的前端的空心圆球的内壁(药量较大的话还包括空心针2内的临近空心圆球的一部分内壁)之间具有足以使药物不会从空心针2的前端出口掉落的摩擦力,这样,当将空心针2从备药工作台6上取下时,药物也不会轻易地从空心针2的前端开口掉出。优选地,可以在空心针2的前端出口处涂一点淀粉糊以更好地防止药物掉出。然后,将推药杆3仍然保留在空心针2中,并将装有药物的空心针2从备药工作台6上取下,准备安装到弹力施加部件1上。

继上述操作之后,将内部插有推药杆3并装有固体状药物的空心针2的被保持部22以两个平坦部面对支座4的开口41的两个侧边411、412的方式放入支座4中。与此同时,使空心针2的抵接部21位于支座4的轴向后侧面的外侧(优选地使抵接部21的前端侧面212抵靠在支座4的轴向后侧面上),并使推药杆3的被推压端33位于施力杆13的前方,且使推药杆3的定心部35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空心针2中以将推药杆3的杆部31保持为与空心针2同轴。然后,将空心针2绕轴线转动90度,并将紧固用螺钉5从下向上拧紧,使紧固用螺钉5的拧入端紧紧地抵靠在空心针2的被保持部22的位于下方的平坦部上,以向上挤压被保持部22。此时,由于空心针2的被保持部22的外径大于支座4的开口41的宽度,因此,开口41的两个侧边被压靠在被保持部22的圆弧部上,也就是说,通过紧固用螺钉5和支座4的开口41的两个侧边411、412将空心针2保持在支座4中。当然,也可以将空心针2的被保持部22的平坦部的宽度w3设计为大于开口41的宽度而使被保持部22的位于上方的平坦部的两个侧边223、224(参见图3A)抵靠在支座4的内壁上而实现上述效果。

最后,端起安装有空心针2的弹力施加部件1,使空心针2的球形空心前端经由实验动物的口腔和食道插入实验动物的胃部,按下触发按钮12,此时施力杆13以一定的速度冲击推药杆3的被推压端33,由于推药杆3的杆部31和定心部35的长度之和大于空心针2的总长度,所以推药杆3的前端将容置于空心针2的前端内部的固体状药物推入到实验动物的胃中。由于推药杆3的止动部34的直径大于空心针2的抵接部21的内径,所以当止动部34抵靠在空心针2的抵接部21的后端侧面211上时,推药杆3的向前运动停止,由此完成一次灌药过程。

备药工作台6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形式。例如,可以在备药工作台6的顶板63的周缘加工出多个豁口631,也可以在备药工作台6的顶板63上加工出多个以阵列形式排列且可以容置空心针2的台阶部24或25的通孔,当所述通孔用于容置台阶部24时,所述通孔的直径基本上与台阶部24的直径相同并小于被保持部22的外径,当所述通孔用于容置台阶部25时,所述通孔的直径基本上与台阶部25的直径相同并小于台阶部24的直径。对多个豁口或多个通孔进行编号,以将多个对应地编号的空心针2放置于备药工作台6上进行备药,这种备药方法尤其适用于对比实验。

显然,也可以不使用本发明的弹力施加1,而是手动对推药杆3施加推力将固体状药物从空心针2推出。

以上内容仅用于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凡是在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情况下完成的等同变化和修改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内。

灌胃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灌胃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灌胃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胃器.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一种灌胃器,所述灌胃器能够经口将固体状药物给送到实验动物的胃中。根据本发明的灌胃器包括:空心针(2),其为前端能够被插入到实验动物的胃部中的空心长杆状构件,并包括作为药物出口的前端开口和作为药物入口的后端开口;推药杆(3),其为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空心针内并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实心长杆状构件,所述推药杆的后端用于接收外部推力,当所述推药杆从所述空心针的后端开口插入到容置有药物的所述空心针内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