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2956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4010.8

申请日:

2010.12.04

公开号:

CN102078767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86申请日:20101204|||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86; B01D53/56

主分类号:

B01D53/86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景淇; 张硕; 许媛媛; 张善伟; 金强; 李雨; 王景成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烟气脱硝技术领域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于烟道内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及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均设有环套装置,该环套装置与烟道壁面固定连接,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方。本发明通过加强湍流强度使氨气与烟气的混合更均匀,有提高SCR反应脱硝效率和降低氨逃逸率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包括 : 由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 于烟道内的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 其特征在于 : 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及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均设有环套装置, 该环套 装置与烟道壁面固定连接, 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其特征是, 所 述的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与喷氨格栅之间距离为 550mm ; 所述的横向 V 形柱体混合 格栅阵列和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之间距离为 3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其特征是, 所 述的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均由若干个 V 形格栅柱体以 阵列方式排布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其特征是, 所 述的 V 形格栅柱体的柱体长度为 3600-15700mm, 横截面长度 40mm, 高度 35mm, 柱体钢体厚度 10mm, 两两柱体相距 255-31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其特征是, 所 述的环套装置包括 : 内径与 V 形格栅柱体相一致的圆环以及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圆垫底座, 其中 : 圆垫底座固定于烟道壁面上, V 形格栅柱体嵌套固定于圆环中。

说明书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烟气脱硝技术领域的装置, 具体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SNCR) 技术、 SNCR/SCR 联合烟气脱硝技术、 液体吸收法、 微生物吸收法、 活性炭吸附法、 电子束法等。目 前应用最广、 最有效的烟气脱硝主流技术是 SCR 技术, 其脱硝效率在 80%以上。选择性催 化还原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氨气 NH3 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NOx 在催化剂的作用 下发生氧化还原发应, 生成氮气 N2 和水 H2O, 其主要 SCR 脱硝工艺流程是 : 氨气由喷氨格栅 喷射入烟道, 与省煤器排出的烟气经过混合格栅在烟道中经过充分混合后进入 SCR 脱硝反 应器, 在 V2O5/WO3 及 MoO3 等催化剂的作用下, 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气。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工艺的关键指标是烟气进入脱硝反应器之前, 烟气中的 NOx 和 NH3 的混合均匀度和烟气速度 分布均匀度。SCR 脱硝设备冷模试验结果表明 : 现有的脱硝装置烟气速度分布均匀度一般 能被控制在合格范围, 但是氨浓度分布均匀度的控制难度较大, 一般只能勉强达到工艺设 计要求。
     目前,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混合格栅是由直径为 Φmm 的横向间距 a 圆形钢管格栅与 直径 Φ′ mm 纵向间距 b 圆形钢管格栅构成的 m×n 阵列, 横向格栅阵列与纵向格栅阵列相 距 Dmm, 横纵两组圆柱体钢管成 90°交叉两端固定在烟道壁。混合格栅安装在 SCR 脱硝系 统的喷氨格栅上方 Hmm 处。
     在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后发现, 朱乐敏, 张彬, 李岂凡在 《南昌大学学报》 1998 年 3 月第 22 卷 1 期发表了 “超滤器中的高跷格栅压力降和传质特性的分析” 。该论文探讨了 高跷格栅的压力损失与传质特性, 通过实验定量测定流体强制对流流过高跷格栅的压力损 失及传质系数, 并讨论其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定量指出格栅的结构如固定角, 自由缝隙等因 素对压力损失和传质系数的相互影响。 即固定角较小时, 格栅的压力损失比较大, 自由缝隙 较小时, 格栅压力损失比较小 ; 并给出两组固定角的压力损失对比, 找到了在压损较小的固 定角情况下, 传质系数最优的自由缝隙值。但该论文没有给出基于流场分布的格栅安装位 置对传质特性的影响, 也没有提出格栅本身柱体形状对压力损失和传值特性的 CFD 定量计 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 V 形混合格栅, 通过加强湍流强度使氨气与烟气的混合更均匀, 有提高 SCR 反应脱硝效率和 降低氨逃逸率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 : 由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于烟道 内的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 其特征在于 : 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及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均设有环套装置, 该环套装置与 烟道壁面固定连接, 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方。
     所述的横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 V 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均由若干个 V 形 格栅柱体以阵列方式排布组成。
     所述的环套装置包括 : 内径与 V 形格栅柱体相一致的圆环以及与圆环固定连接的 圆垫底座, 其中 : 圆垫底座固定于烟道壁面上, V 形格栅柱体嵌套固定于圆环中。
     本发明实际工作时, 氨气在 V 形混合格栅处由于格栅增加湍流的效果, 氨气在撞 击 V 形格栅柱体并沿锥面流动产生湍流使氨气成扇面状扩散, 进而使氨浓度的均匀度得到 改善。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 V 形混合格栅安装位置示意图 ;
     其中 : 1 整体烟道壁面、 2 横向 V 形格栅阵列、 3 纵向 V 形格栅阵列、 4V 形格栅柱体、 5 喷氨格栅装置、 6 环套装置。
     图 3 为未加装 V 形混合格栅喷氨格栅后不同距离截面氨浓度相对标准差分布曲 图 4 为原始圆形混和格栅与 V 形混个格栅局部速度分布云图 ; 其中 : (a) 圆形混合格栅 ; (b)V 形混合格栅。 图 5 为距离喷氨格栅 4000mm 处烟道考察截面氨浓度分布云图 ; 其中 : (a) 现有技术 ; (b) 实施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为某火力电站 SCR 脱硝装置喷氨格栅和混合格栅部分, 其烟道 外壁尺寸为 15700×3600×4800mm, 其 V 形混合格栅包括 : 横向 V 形格栅阵列 2, 纵向 V 形格 栅阵列 3, 横纵两组 V 形柱体成 90°交叉两端固定在烟道壁。
     所述的 V 形格栅混合器, 横向 V 格栅阵列 2 与纵向 V 格栅阵列 3 相距 Dmm, 由横纵 两组 V 形柱体钢管组成 m×n 阵列, V 形格栅柱体 4 为钢结构, 两端由壁面柱体环套装置固 定在烟道壁面。
     所述的 V 形格栅混合器的安装方式, 根据烟道的具体几何尺寸与其内部的流场情 况确定由 CFD 软件仿真的出, 将 V 形格栅混合器根据前文所确定的最优位置安装到距离喷 氨格栅 5 上方 Hmm 处。
     所述的 V 形格栅混合器的结构, 在保证压力损失 46Pa 和孔隙率 0.364 的前提下, 结构设计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横向 V 形格栅阵列 2 间距 a 柱体横截面长度 Ψmm, 高度 hmm。 纵向 V 形格栅阵列 3 间距 b 柱体截面长度 Ψ′ mm, 高度 h′ mm。V 形格栅柱体 4 的横截面 长度 Φ = Φ′= Ψ = Ψ′, 高度 h = h′, 柱体长度 Lmm 横向与 L′ mm 纵向和柱体钢体厚度 λmm。
     其中 :
     Φ = Φ′= Ψ = Ψ′= 40mm ;
     h = h′= 35mm ;
     a = 310mm, b = 255mm ;
     D = 300mm ;
     H = 550mm ;
     L = 3600mm, L′= 15700mm ;
     λ = 10mm ;
     实施结果
     如图 3- 图 5 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子的喷氨格栅烟道中, 烟气入口速度 : 12.6m/s, 喷 氨速度 : 13.4m/s, 烟气出口静压力 : -50pa, 温度设定为 648K。用 Fluent6.24 软件进行 CFD 仿真计算。原始设计距离喷氨格栅 4000mm 处烟道截面处的氨浓度相对标准差为 7.22%, 相应的氨浓度分布云图见附图 4(a) ; 在采用了 V 形混合格栅装置优化设计后, 距离喷氨格 栅 4000mm 处烟道截面处的氨浓度相对标准差降低至 5.42%, 相应的氨浓度分布图见附图 4(b), 氨浓度相对标准差降幅达 24.93%。
     改善效果优化指标氨浓度相对标准差 原始设计 优化设计
     7.22% 5.42%CFD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混合格栅优化设计后距离喷氨格栅出 4000mm 处烟道截 面的氨浓度分布均匀度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说明上述的 V 形混合格栅设计方案可以使 SCR 脱硝反应有更高的脱硝效率和更低的氨逃逸率。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8767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78767ACN102078767A21申请号201010574010822申请日20101204B01D53/86200601B01D53/5620060171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申请人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袁景淇张硕许媛媛张善伟金强李雨王景成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31201代理人王锡麟王桂忠54发明名称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57摘要一种烟气脱硝技术领域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于。

2、烟道内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及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均设有环套装置,该环套装置与烟道壁面固定连接,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方。本发明通过加强湍流强度使氨气与烟气的混合更均匀,有提高SCR反应脱硝效率和降低氨逃逸率的应用前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078770A1/1页21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于烟道内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其特征在于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

3、栅阵列的两侧及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均设有环套装置,该环套装置与烟道壁面固定连接,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与喷氨格栅之间距离为550MM;所述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之间距离为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均由若干个V形格栅柱体以阵列方式排布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其特征是,所述的。

4、V形格栅柱体的柱体长度为360015700MM,横截面长度40MM,高度35MM,柱体钢体厚度10MM,两两柱体相距2553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套装置包括内径与V形格栅柱体相一致的圆环以及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圆垫底座,其中圆垫底座固定于烟道壁面上,V形格栅柱体嵌套固定于圆环中。权利要求书CN102078767ACN102078770A1/3页3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烟气脱硝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的V形混合格栅。背景技术0002烟气脱硝方法包。

5、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SNCR/SCR联合烟气脱硝技术、液体吸收法、微生物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烟气脱硝主流技术是SCR技术,其脱硝效率在80以上。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氨气NH3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发应,生成氮气N2和水H2O,其主要SCR脱硝工艺流程是氨气由喷氨格栅喷射入烟道,与省煤器排出的烟气经过混合格栅在烟道中经过充分混合后进入SCR脱硝反应器,在V2O5/WO3及MOO3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的关键指标是烟气进入脱硝反应器。

6、之前,烟气中的NOX和NH3的混合均匀度和烟气速度分布均匀度。SCR脱硝设备冷模试验结果表明现有的脱硝装置烟气速度分布均匀度一般能被控制在合格范围,但是氨浓度分布均匀度的控制难度较大,一般只能勉强达到工艺设计要求。0003目前,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混合格栅是由直径为MM的横向间距A圆形钢管格栅与直径MM纵向间距B圆形钢管格栅构成的MN阵列,横向格栅阵列与纵向格栅阵列相距DMM,横纵两组圆柱体钢管成90交叉两端固定在烟道壁。混合格栅安装在SCR脱硝系统的喷氨格栅上方HMM处。0004在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后发现,朱乐敏,张彬,李岂凡在南昌大学学报1998年3月第22卷1期发表了“超滤器中的高跷格栅压。

7、力降和传质特性的分析”。该论文探讨了高跷格栅的压力损失与传质特性,通过实验定量测定流体强制对流流过高跷格栅的压力损失及传质系数,并讨论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定量指出格栅的结构如固定角,自由缝隙等因素对压力损失和传质系数的相互影响。即固定角较小时,格栅的压力损失比较大,自由缝隙较小时,格栅压力损失比较小;并给出两组固定角的压力损失对比,找到了在压损较小的固定角情况下,传质系数最优的自由缝隙值。但该论文没有给出基于流场分布的格栅安装位置对传质特性的影响,也没有提出格栅本身柱体形状对压力损失和传值特性的CFD定量计算。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

8、的V形混合格栅,通过加强湍流强度使氨气与烟气的混合更均匀,有提高SCR反应脱硝效率和降低氨逃逸率的应用前景。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于烟道内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其特征在于横向V形柱体说明书CN102078767ACN102078770A2/3页4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及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的两侧均设有环套装置,该环套装置与烟道壁面固定连接,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设置于喷氨格栅上方。0007所述的横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和纵向V形柱体混合格栅阵列均由若干个V形格栅柱体以阵列方式排布组成。0008所述的环套装置包括内。

9、径与V形格栅柱体相一致的圆环以及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圆垫底座,其中圆垫底座固定于烟道壁面上,V形格栅柱体嵌套固定于圆环中。0009本发明实际工作时,氨气在V形混合格栅处由于格栅增加湍流的效果,氨气在撞击V形格栅柱体并沿锥面流动产生湍流使氨气成扇面状扩散,进而使氨浓度的均匀度得到改善。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V形混合格栅安装位置示意图;0012其中1整体烟道壁面、2横向V形格栅阵列、3纵向V形格栅阵列、4V形格栅柱体、5喷氨格栅装置、6环套装置。0013图3为未加装V形混合格栅喷氨格栅后不同距离截面氨浓度相对标准差分布曲线。0014图4为原始圆形混和格栅与V形混个格栅局。

10、部速度分布云图;0015其中A圆形混合格栅;BV形混合格栅。0016图5为距离喷氨格栅4000MM处烟道考察截面氨浓度分布云图;0017其中A现有技术;B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为某火力电站SCR脱硝装置喷氨格栅和混合格栅部分,其烟道外壁尺寸为1570036004800MM,其V形混合格栅包括横向V形格栅阵列2,纵向V形格栅阵列3,横纵两组V形柱体成90交叉两端固定在烟道壁。0020所述的V形格栅混合器,横向V格栅。

11、阵列2与纵向V格栅阵列3相距DMM,由横纵两组V形柱体钢管组成MN阵列,V形格栅柱体4为钢结构,两端由壁面柱体环套装置固定在烟道壁面。0021所述的V形格栅混合器的安装方式,根据烟道的具体几何尺寸与其内部的流场情况确定由CFD软件仿真的出,将V形格栅混合器根据前文所确定的最优位置安装到距离喷氨格栅5上方HMM处。0022所述的V形格栅混合器的结构,在保证压力损失46PA和孔隙率0364的前提下,结构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V形格栅阵列2间距A柱体横截面长度MM,高度HMM。纵向V形格栅阵列3间距B柱体截面长度MM,高度HMM。V形格栅柱体4的横截面长度,高度HH,柱体长度LMM横向与LMM纵。

12、向和柱体钢体说明书CN102078767ACN102078770A3/3页5厚度MM。0023其中002440MM;0025HH35MM;0026A310MM,B255MM;0027D300MM;0028H550MM;0029L3600MM,L15700MM;003010MM;0031实施结果0032如图3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子的喷氨格栅烟道中,烟气入口速度126M/S,喷氨速度134M/S,烟气出口静压力50PA,温度设定为648K。用FLUENT624软件进行CFD仿真计算。原始设计距离喷氨格栅4000MM处烟道截面处的氨浓度相对标准差为722,相应的氨浓度分布云图见附图4A;在采用了V。

13、形混合格栅装置优化设计后,距离喷氨格栅4000MM处烟道截面处的氨浓度相对标准差降低至542,相应的氨浓度分布图见附图4B,氨浓度相对标准差降幅达2493。0033改善效果优化指标氨浓度相对标准差原始设计722优化设计5420034CFD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混合格栅优化设计后距离喷氨格栅出4000MM处烟道截面的氨浓度分布均匀度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说明上述的V形混合格栅设计方案可以使SCR脱硝反应有更高的脱硝效率和更低的氨逃逸率。说明书CN102078767ACN102078770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78767ACN102078770A2/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78767ACN102078770A3/3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7876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