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泵及包括该排水泵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泵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上排除冷凝水的排水泵 ;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排水泵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在制冷的过程中, 其热交换器的表面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 因而需要 设置排水泵将冷凝水排除。
请参考图 1 和图 2,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排水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 图2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排水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排水泵的外壳包括保护罩 1′、 上泵体 2′和下泵体 3′, 保护罩 1′具 有一定的防尘、 防水滴和隔尘作用, 排水泵的电机位于该保护罩 1′的内腔中。上泵体 2′ 中的内腔中设置有挡水板 4′, 下泵体 3′的内腔中设有叶轮 5′, 排水泵的进水管 6′和出 水管 7′与该下泵体 3′的内腔连通。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泵体 2′和下泵体 3′基本由塑料模具注塑成型, 由于上泵 体 2′和下泵体 3′的结构比较复杂, 尤其是下泵体 3′需要多方向抽模, 从而导致模具结 构比较复杂。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导致零部件注塑成型的工艺性较差, 以至于影响零部件的 加工成型效率。
此外, 上泵体 2′和下泵体 3′之间基本上采用卡扣卡接或者螺钉连接, 卡扣卡接 的方式可靠性较低, 螺钉连接的方式装配效率较低, 而且也增加了螺钉成本。
综上所述, 如何提高排水泵零部件注塑工艺性以及零部件加工成型效率, 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水泵, 该排水泵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其外 壳的注塑成型的工艺性,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产品成本。此外,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该排水泵的热交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泵, 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 和右壳体 ; 所述左壳体包括左电机壳和左泵室部, 所述右壳体包括右电机壳和右泵室部 ; 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连接围成排水泵的电机容纳腔和泵室。
优选地, 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大体对称 ; 所述左壳体还包括左进水口部和左 出水口部, 所述右壳体还包括右进水口部和右出水口部 ; 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密封连 接围成出水管和进水管。
优选地, 所述左壳体的拼接面设有凸出部, 所述右壳体的拼接面设有凹陷部 ; 所述 凸出部连接于所述凹陷部中。
可选地, 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 所述凹陷部的横截面形状为与所述凸 出部横截面形状相对的倒梯形。
可选地, 所述凸出部的顶端设有第一台阶部, 所述凹陷部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 台阶部位置对应的第二台阶部 ; 所述第一台阶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的顶面贴合或局 部过盈压合。
优选地, 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通过焊接方式使得相互融合, 所述焊 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
可选地, 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通过胶接、 螺钉连接或者焊接方式实现局部密 封连接。
可选地, 所述排水泵还包括挡水板, 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排水泵的叶轮一体加工成 型。
优选地, 所述排水泵的出水管的与所述泵室连通的端部设有圆角部, 所述出水管 通过所述圆角部与所述泵室连通。
优选地, 所述泵室的顶部设有通气部, 所述通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泵叶轮轴 的直径。
优选地, 所述电机容纳腔的外壳与所述泵室的外壳之间进一步通过连接部连接。
此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 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 的排水泵。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排水泵的电机外壳分为左壳体和右壳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上下泵体的结构, 左右壳体的构造降低了壳体结构的复杂性, 从而 降低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 提高了零部件注塑成型的工艺性, 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 产品成本。尤其是在左右壳体大体对称的情况下, 本发明排水泵的泵室分为大体对称的左 泵室部和右泵室部, 出水管分为大体对称的左出水口部和右出水口部, 进水管分为大体对 称的左进水口部和右进水口部, 因而在注塑过程中不需要多方向抽模, 从而显著降低了模 具结构的复杂性, 提高了零部件注塑成型的工艺性, 进而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 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排水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排水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排水泵的装配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凸出部和凹陷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凸出部和凹陷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一体构造的挡水板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左壳体的轴测示意图 ;
图 8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左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轴测示意图 ;
图 9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左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图 10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右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图 11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右壳体的轴测示意图 ;
图 12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右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轴测示意图 ;
图 13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排水泵的轴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排水泵, 该排水泵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其外壳的注塑成 型的工艺性,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产品成本。此外, 本发明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 该排水泵的热交换装置。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 3, 图 3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排水泵的装配示意图。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排水泵的外壳包括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 左壳 体 1 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左电机壳 11 和左泵室部 12, 右壳体 2 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右电机 壳 21 和右泵室部 22。
如图 3 所示, 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拼接围成排水泵的电机容纳腔和泵室, 其中为使 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拼接围成的泵室达到密封的效果, 可以使用胶接、 焊接等方式。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上下泵体的结构, 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的构造降低了壳体 结构的复杂性, 从而降低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 提高了零部件注塑成型的工艺性, 进而提高 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 本实施例并没有将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限制为对称或者大体对称 的左壳体和右壳体, 显然, 不对称的左右壳体结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 3 所示, 在左右壳体大体对称的情况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排水泵的泵室分为 对称的左泵室部 12 和右泵室部 22, 出水管分为大体对称的左出水口部 14 和右出水口部 24, 进水管分为大体对称的左进水口部 13 和右进水口部 23, 因而在注塑过程中不需要多方 向抽模, 从而显著降低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 提高了零部件注塑成型的工艺性, 进而显著提 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成本。
请参考图 4, 图 4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凸出部和凹陷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 我们可以对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的拼接密封方式做出进一步 设置。具体地, 如图 4 所示, 左壳体 1 的拼接面设有凸出部 15, 右壳体 2 的拼接面设有凹陷 部 25 ; 凸出部 15 连接于凹陷部 25 中。这种凸凹配合的连接方式可靠性高, 且密封效果好。
具体地, 凸出部 15 和凹陷部 25 可以通过胶水粘接, 或者也可以采用螺钉将左右壳 体拧紧贴合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都具有比较好的技术效果。在此, 需要指出的是, 本说明 书并没有对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之间的连接方式做出限制, 其他的连接方式也应该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同时参考图 4 和图 5, 图 5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凸出部和凹陷部装配后的结构 示意图。
凸出部 15 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 凹陷部 25 的横截面形状为与凸出部 15 横截 面形状相对的倒梯形。相对于凸出部 15 和凹陷部 25 采用矩形的截面形状, 这种设计连接 更紧密, 可靠性更高。
当然, 为了再更进一步提高凸出部 15 和凹陷部 25 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还可以 做出进一步改进。
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凸出部 15 的顶端设有第一台阶部 151, 凹陷部 25 的顶端设有与第一台阶部 151 位置对应的第二台阶部 251 ; 第一台阶部 151 的顶面与第二台阶部 251 的 顶面贴合或局部过盈压合, 并可以进一步通过超声波焊接, 使得第一台阶部 151 和第二台 阶部 251 相互融合。焊接完成后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便被牢固地焊接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 个整体。
请参考图 6, 图 6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一体构造的挡水板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 排水泵采用的是左右壳体结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进 一步设置 : 挡水板 4 与所述排水泵的叶轮一体加工形成。
挡水板 4 位于挡水板容纳腔中 ;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挡水板容纳腔是一个开放的 腔体, 壳体上开设有通气缺口部, 左壳体 1 设置左通气缺口部 16, 右壳体 2 设置右通气缺口 部 26 ; 该通气缺口部与大气连通, 并同时还与泵室通气部连通, 起到平衡泵室压力的作用。
显然, 排水泵左右壳体结构实现了挡水板 4 与叶轮一体化构造, 从而减少了零部 件数量, 简化了组装工艺。
请参考图 7 和图 10, 图 7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左壳体的轴测示意图 ; 图 10 为本 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右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 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 具体地, 所述出水管的与 所述泵室连通的端部设有圆角部, 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圆角部与所述泵室连通。 如图 7 所示, 左出水口部 14 具有左圆角部 17, 如图 10 所示, 右出水口部 24 具有右 圆角部 27, 左圆角部 17 和右圆角部 27 围成所述圆角部。
该圆角部可以使水泵在排水时, 水流更顺畅, 从而增大了水泵的排水量, 并且还可 以降低水流噪音。
在现有技术中, 下泵体为封闭结构, 因而在其出水管端部无法加工圆角部 ; 而在本 发明中, 排水泵由于采用了左右壳体结构, 因而可以在出水管的端部加工圆角部, 这也再次 证明了本发明所采用的左右壳体结构的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 7 和图 11, 图 11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右壳体的轴测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泵室和所述挡水板容纳腔通过通气部连通, 如图 7 所示, 左 壳体 1 设置左通气部 18, 如图 11 所示, 右壳体 2 设置右通气部 28。
所述通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泵叶轮轴的直径, 通气部的上部进一步设有通气 缺口部, 如上所述, 连通泵室和大气, 从而起到平衡泵室压力的作用。
请参考图 8、 图 9 和图 12, 图 8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左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轴测 示意图 ; 图 9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左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图 12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 中右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轴测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电机容纳腔的外壳与所述泵室的外壳之间进一步通过连接 部连接。如图 8 和图 9 所示, 左壳体 1 设有左连接部 19, 如图 12 所示, 右壳体 2 设有右连接 部 29。 连接部的数目可以有多个如 2 个或 3 个以上, 且沿排水泵的周向均匀设置, 这种结构 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另一方面便于左右壳体的注塑。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各种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改进技术特征除相互排斥的外, 可以 任意组合, 从而得到新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比如, 挡水板 4 和叶轮轴一体加 工形成的技术特征、 出水管端部设置圆角部的技术特征、 设置通气部的技术特征、 设置连接 部的技术特征, 以及凸出部 15 和凹陷部 25 拼接方式及其改进方式, 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叠加
到第一种实施例中, 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实施例, 其技术效果为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 综合, 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 3, 本发明所提供的排水泵的装配方法如下 :
首先将挡水板 4 压配到电机 3 主轴上, 再压配叶轮 5 ; 叶轮 5 装配好后将上述组装 好的部件嵌入左壳体 1 或者右壳体 2, 即将电机 3 嵌入电机容纳腔中, 将挡水板 4 嵌入挡水 板容纳腔中, 将叶轮 5 嵌入泵室中 ; 再将另外半边壳体按照上述拼接方法拼接在一起, 并采 用超声波焊接方式 ( 或者螺钉连接方式 ) 连接两个半边壳体 ; 或者也可以采用胶接方式, 在 一边壳体上配置胶水, 然后将两半边壳体按照上述拼接方法拼接在一起 ; 最后再配套其他 零部件, 排水泵便组装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 本发明排水泵的电机转子的外部套装有转子端盖和筒状转子外罩 组成的密闭外壳, 定子套装于转子外罩的外部 ; 当电机 3 组装完毕并安装于电机容纳腔后, 电机容纳腔的剩余腔体中注入树脂材料 6 封装, 并且使得定子和电路板完全浸没于树脂材 料 6 中。这种结构设置使得电机具有显著的防水密封效果。
请参考图 13, 图 13 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排水泵的轴测示意图。
装配完成后左壳体 1 和右壳体 2 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外壳体, 左泵室部 12 与右泵室 部 22 形成了类似的倒锥体泵室, 叶轮 5 轴线与上述倒锥体轴线重合, 叶轮 5 的外形边缘与 内空的倒锥体之间保留有一定的间隙, 当电机 3 带动叶轮 5 旋转工作时, 上述间隙便成为离 心水流的流经通道,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沿着倒锥形泵室的内壁向上旋流, 当到达倒锥 体上端后水流便会通过泵室与出水管的圆角部流入出水口排出泵室。左电机壳 11 与右电 机壳 21 拼接后形成了内空的电机容纳腔, 排水泵的电机 3 部分放置在上述容纳腔内, 电机 3 的旋转轴与倒锥体泵室的轴心基本重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热交换装置包括上述任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排水泵 ; 热交换 装置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本文不再展开。
具体地, 热交换装置可以为空调, 该排水泵用于排除空调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 ; 该空调的其他部分, 以及该空调其他部分与所述排水泵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参照现有技 术, 本文不再展开。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排水泵及包括该排水泵的热交换装置进行了详细介 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 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 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