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28201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9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14325.X

申请日:

2009.04.20

公开号:

CN102015846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J 5/18申请日:20090420|||公开

IPC分类号:

C08J5/18; C08L67/00; B65D88/16; D01D5/42

主分类号:

C08J5/18

申请人: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发明人:

Z·贝希尔; I·M·瓦德; G·P·汤普森; A·P·乌雯

地址: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

优先权:

2008.04.24 EP 08007913.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任永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且有光泽的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至多为5%的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b)快速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Tg到(Tg+50)℃的范围内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加由λ初始至λ最大的拉制比和至少为1m/min的拉制速率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其中λ初始为由透明产物至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λ最大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和c)热固化该定向的应力致白的薄膜;该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聚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采用这种方法,有可能由不含有成孔添加剂的聚酯组合物制造整体的、有光泽的不透明薄膜,所述成孔添加剂例如高量的细颜料颗粒或分散的不混溶的聚合物颗粒。所得到的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质。还有一个优点是该方法能在用于由聚酯制造透明薄膜的常规的挤出和拉伸设备上连续实施。本发明还涉及可由所述方法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且有光泽的薄膜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a) 穿过缝口模头挤出所述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至多为 5%的基本上无定 形的薄膜 ; b) 快速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 Tg 到 (Tg+50)℃的范围内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 加范围从 λ 初始至 λ 最大的拉制比和至少为 1m/min 的拉制速率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 薄膜,其中 λ 初始为由透明产物向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λ 最大为应力致 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 ; c) 热固化该定向的应力致白的薄膜 ; 且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可结晶的聚 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至多 5 质量%的常规添加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 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聚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无定形的薄膜具有小于 3%的结晶 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的方法,其中所述拉制速率至多为约 600m/min。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无定形的薄膜浸入液体加热浴中 进行加热。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拉制温度为 (Tg+5) 至 (Tg+30)℃。
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用进料辊和拉制辊进行拉制,该进料辊 和拉制辊的速度能被控制以使得发生至多约 1%的速度波动。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纵向拉制之后进一步包括在 Tg 至 (Tg+50)℃的温度范围内沿横向施加拉制比的步骤以在热固化步骤之前形成双轴向定向薄 膜。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的方法获得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该薄膜具有 500 至 1300kg/m3 的密度和至少 250MPa 的拉伸强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该薄膜具有 800 至 1200kg/m3 的密度和 至少 300MPa 的拉伸强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1 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该薄膜进一步具有至少 50GU 的 60°下的表面光泽度并显示至少 80%的浊度值。
13: 根据权利要求 9 至 12 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用于制作成品及半成品的用途。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的用途,其用于制作编织物、绳索或袋子。

说明书


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a) 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 ; b) 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同时沿纵向施加拉制比,以形成定向薄膜 ; c) 热固化该定向薄膜。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可由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以及该薄膜的用途。 这样的方法可从专利公布 US4780402 知晓。 在该文件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 一种白色不透明薄膜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组合物制成的,该组合物含有占 5-25 质量%且平均粒径在 0.5-5μm 的分散的硫酸钡颗粒,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a) 穿过缝口模头熔融挤出 PET 组合物,并在旋转冷却鼓上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 定形的薄膜 ;
     b) 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约 90℃,同时沿纵向 ( 也称作机器方向 ) 施加 3.0-4.2 的拉制比,接着沿横向施加 3.0-4.2 的拉制比,以形成双轴向定向薄膜 ;
     c) 在约 210℃下热固化该定向薄膜。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薄膜被理解为是指无支撑段的塑料物质,例如薄片、条 料或带,其厚度相较于其长度与宽度非常薄,且其截面优选为矩形。 薄膜的厚度可在 5-2000μm 的范围,且宽度为 0.5mm 至 2m 或更多。 一般地,该长度可以是从不确定的 ( 若薄膜是以连续方法所制造 ) 至任何期望的长度 ( 例如通过剪切 ) 带或条料一般具有相 对小的宽度,一般地在 0.5-50mm 范围内,且可由分割薄片或薄膜而制成。
     不透明薄膜被理解为是指不为透明或无法为人的视力所穿透的薄膜,且如果由 自然颜色的热塑性聚酯组合物所制成其为白色或带有白色,但如果聚酯组合物包含一种 或多种着色剂,则可选择性地带有不同颜色。
     定向不透明聚酯薄膜可用不同方法制备,通常通过制造含有一些不透明化添加 剂或其它组分的聚酯组合物来制备。 例如。 可使用白色颜料例如二氧化钛颗粒来根据其 浓度提供白化或不透明的效果。 添加特定颜料通常使得聚酯薄膜表面粗糙,产生黯淡且 无光泽的外观。
     在 US4780402 中指出,在聚酯组合物中使用特定数量的具有特定粒径的硫酸 钡,可获得显示具改善的不透明性及有光泽的表面的薄膜。 原因不仅在于使用了相对高 数量的小颗粒,而且还在于在经过拉制 ( 也称作拉伸 ) 的薄膜中添加剂颗粒的周围产生了 空隙,这增加了不透明性。
     通过在拉伸过程中在薄膜内部形成细微空隙 ( 这些空隙导致光的漫射 ) 来制造 定向不透明聚酯薄膜已见于其它文献如 EP0496323A2、 US6641924B1 及它们所引用的出 版物中。 在这些文献中,首先制造聚酯组合物,该聚酯组合物含有相对高数量的精细分 散的聚合物颗粒,该聚合物颗粒不与所述聚酯相容。 当由这种组合物制造的无定形薄膜 随后被拉伸时,每一颗粒的周围将形成空隙。 不与聚酯相容的聚合物的典型例子包括非 极性物质例如聚烯烃和聚苯乙烯。 例如,在 EP0300060A 中,将 3-40 质量%的聚丙烯加
     入 PET 中 ;在 EP0496323A2 中,使用一般含有 2-25 质量%聚甲基戊烯的聚酯组合物 ; 和在 US6641924B1 中,施加 5-60 质量%的特定的环烯烃共聚物,以在拉制聚酯薄膜时的 引发空隙形成。 空隙形成的另一优点效果在于导致薄膜密度的降低,在以上文献中已经 报道 :密度从对于常规的透明定向 PET 膜的约 1400kg/m3 降低至对于这样的微孔薄膜的 400-1300kg/m3 的值。
     定向不透明聚酯薄膜可用于不同用途 ;如包装光敏性食物或其它物品 ;制造热 成形薄片 ;作为标签薄膜 ;作为影像记录薄膜 ;或在分割成条后用于制造编织物,该编 织物可用于地表织物、防水油布或用于包装及运输用途。
     从 US4780402 中知晓的方法的缺点在于,首先应该制造包含分散良好的细颜料 颗粒的聚酯组合物。 另外,无机颗粒增加组合物及薄膜的密度,这部分抵消了因薄膜中 空隙形成而导致的密度降低。 无机颗粒存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薄膜的机械性质往往受到 负面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显示上述缺点的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通过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a) 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至多为 5%的基本上无定 形的薄膜 ;
     b) 快速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 Tg 到 (Tg+50)℃的范围内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 向施加由 λ 初始至 λ 最大的拉制比和至少为 1m/min 的拉制速率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 薄膜,其中 λ 初始为由透明产物至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λ 最大为应力致 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 ;
     c) 热固化该定向的应力致白的薄膜 ;
     且其中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聚酯衍生自 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有可能由不、有成孔添加剂的聚酯组合物制造整体的、有 光泽的、不透明薄膜,所述成孔添加剂例如高量的细颜料颗粒或分散的不混溶的聚合物 颗粒。 所获得的膜不仅显示良好的不透明性和高光泽度,同时具有降低的密度和非常良 好的机械性质。 进一步的优点在于,该方法能够在用来由聚酯制造透明薄膜的常规挤出 和拉伸设备上连续进行 ;只要通过以适当的加工条件控制来限缩工作范围,如温度、拉 制速率及拉制比即可。
     出乎意料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有光泽的不透明薄膜,而不需要使用不 透明剂或诱导空隙产生的添加剂。 因为这样的聚酯组合物通常在相同设备上被加工成透 明薄膜,但利用不同的加工条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透明薄膜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成,该热塑性聚酯 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聚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 种芳族二羧酸。 所述组合物基本上由聚酯组成是指它还含有惯用数量的常规添加剂 ;且 该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诱导空隙产生的添加剂,即,其不含有显著数量的颜料或其它矿 物颗粒或分散的不相容聚合物作为用于产生空隙的起始剂。
     该聚酯组合物可含有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添加剂,例如 :稳
     定剂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及光稳定剂 ;加工助剂如润滑剂、抗结块剂 ;以及着色剂 ( 颜料与染料 ),以及催化剂残余物。 通常,这些添加剂中的每一种的用量为零点几个质 量%至几个质量%,该组合物一般地含有至多 5 质量%的常规添加剂,优选为至多约 4、 3、2 或甚至 1 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用以制造不透明薄膜的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 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 适当的聚酯显示如此的结晶行为,也就是通过由融点快 速冷却融化的聚合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以下,称为骤冷,几乎没有任何结晶发生, 也就是获得基本上无定形的产物。 另一方面,如果缓慢地结晶聚酯,在拉制或拉伸无定 形产物过程中 ( 例如在 Tg 之上 ),应能够经过聚合物链的定向排列而形成结晶,产生半结 晶的定向产品。 这些合适的可结晶的聚酯通过缩聚反应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及至少 一种芳族二羧酸。 适当的脂族二醇包括 :亚烷基二醇,如乙二醇、1,3- 丙二醇 ( 又称亚 丙基二醇 )、1,4- 丁二醇 ( 又称亚丁基二醇 ) :脂环族二醇,如 1、4- 环己烷二甲醇 ; 和也可在缩聚反应中形成的二醇,如二乙二醇。 适当的芳族二羧酸包括对苯二甲酸、间 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 -2,6- 二甲酸、以及联苯基 4,4’- 二羧酸。 本领域技术人 员能够选择显示希望的结晶行为的聚酯、共聚酯或是它们的组合。 适合的聚酯的优选实 施例包括下组中的成员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以 及它们的共聚物。 优选地,PET 与 PEN 的这种共聚物含有至多约 15mol%的一种或多种 其它脂族二醇及 / 或二羧酸,更优选至多 10 或 5mol%的共聚单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能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组合物的合适的聚酯具有的摩尔 质量导致使得挤出轻易且稳定的熔体粘度,且这导致挤出产物具有期望水准的机械性 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一般地,热塑性聚酯的摩尔质量的指标是由测量稀释 溶液的粘度而得到的 ;例如可表示为特性粘度 (IV)。 适合的聚酯具有在 0.5-2.5dL/g 范 围的 IV。 IV 须维持某一最小值以保持挤出能力且较高的 IV 通常导致较好的机械性质, 但太高的粘度可能阻碍加工行为。 因此, IV 优选为至少 0.55、0.6 或甚至 0.65dL/g,且 至多为 2.0、1.8 或 1.6dL/g。
     根据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穿过 缝口模头挤出该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 一般地,平面薄膜模 头用于挤出聚合物熔融形成熔融薄膜,该熔融薄膜随后被骤冷形成一固态薄膜。 模头的 尺寸经选择以在拉制后给出所希望的薄膜厚度及宽度。 需要某一最小厚度以给出稳定且 均匀的薄膜挤出 ;该厚度优选为至少约 10μm,更优选为至少 20、50 或 100μm。 离 开模头后熔融薄膜的厚度使得在骤冷步骤中快速且均匀的冷却成为可能,以给出均匀的 无定形产品,且可能高至 10mm。 骤冷可依常规的方法完成,优选为将薄膜浇铸至一个 或多个冷却鼓或辊上,该冷却鼓或辊优选地被抛光处理,以更好地控制薄膜的表面光滑 度。 为了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冷却,该熔融薄膜优选具有最大约 3mm 的厚度,更优选最大 约 1000、500、250 或 150μm 的厚度。
     模头和熔融薄膜的宽度可广泛地变化,例如由 0.1 至 3000mm。 因为本发明的拉 制方法具有用于稳定操作的狭窄加工窗口,挤出薄膜的良好尺寸控制也很重要。 考虑到 在挤出薄膜的边缘常观察到的厚度及宽度的一些变化,优选地为在拉制之前修剪薄膜的 边缘。 因此,至少约 1mm 的宽度为优选的,更优选宽度为至少 5、10、50 或 100mm。例如,为了制造宽度为 0.5-50mm 级别的条料,在这方面优选挤出较宽的薄膜,例如 1 至 3m 宽,在拉制之前或之后,甚至于在热固化之后,剪裁边缘且然后将薄膜劈成具有希望 宽度的条料。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热塑性聚酯组合物穿过缝口模头而挤出,且骤冷以形成基 本上无定形的薄膜。 发现为了确保稳定的拉制过程,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应该具有至多 为 5%的结晶度,例如使用密度法进行测量。 优选地,该无定形的薄膜具有小于 3%的结 晶度,更优选地小于 2%或 1%,且最优选具有测量不到的结晶度。 具有测量不到的结晶 度的无定形的 PET 均聚酯薄膜将是高度透明的,且一般密度约为 1335kg/m3,浊度小于 2%。
     通常,聚酯薄膜的结晶度可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包括 X 光衍射,浊度及透明度 测量、差示扫描量热 (DSC) 及密度测定。
     无定形聚酯的 X 光照片会显示晕而没有显著的布拉格衍射峰,这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熟知的。 若记录了薄膜的一维图形 (X 光衍射图 ),会发现在 2θ = 10°至 35° 间 ( 中间约 20° ) 有非常宽的散射。 即使仅有 3%的结晶发生,这样的衍射图会开始显 示在无定形散射上叠加的较尖锐的峰。 当无定形聚酯样品在 DSC 仪器上以 10 ℃ /min 加热时,将会显示在 75 ℃附近 处的表示玻璃化转变的热容的阶梯状变化 ;放热的冷结晶峰在约 120 ℃至 135 ℃,焓约 为 28-47J/g,以及吸热熔融峰在约 255℃至 260℃,焓约为 65J/g( 对于无定形及半结晶 PET 的 典 型 的 DSC 曲 线, 参 见, Bashir 等 人,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40, 2442(2000))。 若最初薄膜中没有呈现任何结晶度,Tg 将会变弱,冷结晶放热位移至较低 温度 ( 即移至较靠近 Tg),且变为较低的强度,以及熔融吸热变得更尖锐。 薄膜中的无定 形越多, Tg 越强且冷结晶焓值越高 ( 比 28J/g 更靠近 47J/g)。
     尽管半结晶 PET 产品可为透明或不透明的,无定形 PET 薄膜则为透明的 ( 除非 含有不透明添加剂 )。 进一步测量结晶度的定量测试为测量无定形的薄膜的浊度。 浊度 可源于表面不规则性及本体折射率的变动。 忽略表面不规则性,浊度主要的原因为聚酯 薄膜的球粒状结晶。 因为无定形及结晶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通常,PE T 内的浊度值 随着球粒状结晶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加 ( 参见 S.A.Jabarin,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卷 22、815(1982))。 因此即使 3%的结晶度,该浊度仍为人眼可见。 定性地,适用于本 发明的方法的无定形的薄膜对肉眼是清澈的。 浊度值表示为在穿过薄膜样品后散射大于 2.5°的全部透射光的百分比 ( 参照 ASTM D-1003-97)。 适合制作应力致白的薄膜的无定 形的薄膜优选具有小于约 2%的浊度。
     聚酯物品的密度对于结晶物质的存在非常敏感,且因此为结晶度的良好量度。 无定形 PET 的密度的文献值为 ρa = 1333kg/m3( 参见 J.Brandrup & E.H.Immergut,Polymer Handbook,第二版, Wiley-Interscience,1975)。 对 100 %结晶的 PET,最常使用的参 考密度为 ρc = 1455kg/m3( 参见 P.Daubeny、 C.W.Bunn 和 C.J.Brow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226,531(1954))。 然而,数个作者已报道,在实验样品上具有高于参 考值的密度。 因此,100%结晶 PET 的另一个参考值为 ρc = 1515kg/m3( 参见 S.Fakirov, E.W.Fischer 和 G.F.Scmidt, Die Makromolekulaire Chemie,176,2459(1975)。 Bashir 等 人已讨论了 100%结晶 PET 的参考值及其对计算结晶度的影响,参见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40,2442(2000)。 密度通常使用校正的密度梯度圆柱来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快速加热无定形的薄膜至拉制温度的步骤。 发明人已经 发现,为了产生稳定的方法,将无定形的薄膜快速加热至期望的拉制温度是必要的。 其 中一般用截面收缩 (necking) 来进行拉制。 快速加热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不 同技术来进行,例如红外加热器,或将无定形的薄膜浸入加热至所希望的拉制温度的液 体加热浴中,且亦在该浴中以机器方向进行拉制。 液体浴的温度可以被非常精确地控制 ( 至约 0.5℃ ),并确保至薄膜的良好热传递。 适合作为加热浴的液体 ( 对聚酯为惰性 )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适合的液体的例子包括水,或水 / 甘油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拉制温度,在 Tg 至 (Tg+50)℃的范围内。 原则上拉制亦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但对于实际及经济应用,拉制速率将太低。 在比 Tg 大 50℃ 的温度下,热结晶 ( 亦称为冷结晶 ) 会开始干扰所希望的定向诱导结晶,降低拉制能 力。 因此,拉制温度优选低于 (Tg+40) ℃,更优选低于 (Tg+30)、 (Tg+25) 或甚至低于 (Tg+20)℃。 优选地,该拉制温度高于约 (Tg+5)℃,以使得在 Tg 以下的温度下可以实现 较快拉制,更优选地,拉制温度高于 (Tg+10)℃。 例如对于 PET,优选的温度范围约从约 75℃至约 105℃,更优选地为 80℃至 100℃或 85℃至 95℃。 优选地,将该拉制温度控制于恒定值,以确定稳定操作 ;浴温例如控制在 ±1.0 或 ±0.5℃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所制成的无定形的薄膜被快速地 加热至所要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加接近最大拉制比的拉制比 (λ),以形成显示应 力致白的定向薄膜。 应力致白的开始很容易被肉眼识别,因为膜开始显示银色条纹和斑 点。 随着小心地进一步增加拉制比,应力致白变成均匀跨过薄膜的宽度。 最大拉制比 (λ 最大 ) 在此被定义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在普遍基准上发生失败 ( 破损 ) 时的拉制比。 发明 人意外地发现,取决于例如聚酯的类型、拉制温度及拉制速率 ( 或生产速度,即卷动辊 的速度 ),经拉制后的应力致白发生在刚好低于 λ 最大的拉制比的狭窄范围内,例如从 (λ 最大 -a) 至 (λ 最大 -b),其中 a 为至少约 0.05、0.1、0.15、0.20、0.25、0.30、0.35、0.40、 0.45 或 0.50,且 b 为至多约 1、0.95、0.90、0.85、0.80、0.75、0.70、0.65、0.60 或 0.55。 在特定条件组下且通过稳定地增加拉制比,发现了有一个使透明产物向应力致白的产物 的转变可重复地且均匀地发生的某一拉制比,称为 λ 初始。 所施加的拉制比应该在 λ 初始 至 λ 最大的范围内。 施加这样的拉制比时,发生薄膜的致白,称作应力致白。 存在至少 三个互动影响的变量控制着应力致白 :拉制比、温度及拉制速度。 发明人发现,导致薄 膜中高应力的条件致使应力致白 ;意味着一般来讲,相对高的拉制比、低温度及高变形 率为优选的条件。
     如同前述,其中以受控且稳定的过程发生应力致白效应的加工窗口是相当狭窄 的。 优选地,所施加的拉制比因此也保持恒定。 拉制通常由首先导引无定形的薄膜通过 一组进料辊且接着通过一组在更高速度下操作的拉制辊来实施,伴随着薄膜的加热。 为 了控制拉制比的变化,优选用进料辊和拉制辊进行拉制,该进料辊和拉制辊的速度能被 控制以使得发生最大为 1%的速度波动,更优选速度波动至多为约 0.7、0.5 或 0.3%。 再 者,该薄膜厚度应尽可能均匀。 在这方面,优选在剪裁边缘后拉制薄膜。
     拉制速率 ( 速度 ) 应该足以在薄膜内产生引发应力致白的应力。 由于导致应力致
     白的拉制通常用截面收缩来进行,局部应变速率可能因此显著高于所施加的拉制速度。 拉制速率 ( 拉制辊卷动的速度 ) 通常至少约 1m/min,优选地为至少约 2、3、4、5、10、 15、20、50、100m/min。 太高的拉制速率可能导致破裂,但实际值取决于实际的薄膜尺 寸和加工条件以及对它们的控制,且取决于聚酯组合物。 使用约 5 至 20m/min 的范围内 的拉制速度可获得好的结果,但高至约 600、550、500、350、250 或 200m/min 的更高的 速率在实践中也被认为是可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沿纵向拉制之后可进一步包括在提高的温度下沿横向施加 拉制比的步骤,以形成双轴向的定向不透明薄膜。 所施加的拉制比并不是特别重要的, 且可从约 2 变化至约 5,取决于聚酯组合物及所需薄膜。 垂直于机器方向的该第二横向拉 制步骤一般使用所谓的拉幅机和烘箱进行 ;拉制温度如同第一次拉制步骤,也就是在从 Tg 至 (Tg+50)℃的范围内。
     常规的透明聚酯双轴向定向薄膜亦可用沿两个垂直方向同时拉制来制造,但发 现这种同时双轴向拉制较不适合于上述用于制造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的连续方法。
     从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也包括热固化该定向薄膜的步骤。 若不透明薄膜未被热固化,随着时间增加它可能形成波纹 ( 或波浪状结构 )。 热固化的步 骤可离线进行,但优选在线完成,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设备并施加本领域技术人 员已知的条件。 一般地,热固化的温度在约 150 至 250℃的范围,通常施加较小的拉制比 以防止松弛效应。 一旦热固化,不透明聚酯薄膜就是稳定的且不形成波纹。 在热固化后,所得的不透明薄膜可用普通的方式卷曲成卷。 该薄膜可进一步 经受一个或多个额外步骤以建立其它所需的性质,如化学处理步骤、电晕处理或涂布步 骤。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a) 穿过缝口模头挤出基本上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组成的热塑性聚酯组合物, 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小于 3%的无定形的薄膜 ;
     b) 通过将无定形的薄膜浸入液体加热浴中来快速加热该薄膜至 80 到 95℃的范围 的恒定拉制温度,同时使用进料辊和拉制辊的组合沿纵向施加从 λ 初始至 λ 最大的拉制比, 且它们的速度可被控制以使得发生至多约 1%的速度波动,且拉制速率至少为 1m/min, 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其中 λ 初始为由透明产物向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 时的拉制比, λ 最大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 ;
     c) 在约 150 到 250℃的范围内热固化该定向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薄膜为有光泽的、不透明的,且一般具有 500 至 1300kg/m3 的密度。 减少的密度及不透明外观看来是由在薄膜拉制过程中所形成的小的 空隙所造成的。 然而薄膜的表面保持基本上无孔,这可解释其有光泽的外观。 该不透明 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质 ;一般地,其拉伸性质,例如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类似 于用常规拉制方法 ( 该常规拉制方法采用小于 λ 初始的拉制比 ) 由相同的聚酯组合物所制 造的相应的透明薄膜。 若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薄膜的拉伸性质表示为以质量为 基准,其性质 ( 参照特定强度及特定模量 ) 可超过相应的透明薄膜的性质,并提供均匀的 性质组合。
     本发明因此也涉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 此薄膜可有利
     地用于很多不同应用,例如包装或层状应用。 不透明 ( 白色 ) 背景结合高光泽度提供了 有吸引力的印刷表面。
     表面可为闪亮的或有光泽的,金属外观或无光泽外观。 越多直射光从表面反 射,给观察者的印象就是越有光泽。 如 PET 的聚酯通常产生比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更有 光泽的表面。 对于平滑或高度抛光的表面,入射光直接在表面反射,即,仅在主要方向 反射。 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在粗糙的表面,光还在所有方向上扩散式散射。 反射的 物体不会显得光亮,但对于观察者反而黯淡且模糊。 越多反射光被散射,在主要方向被 反射的强度就越少,且表面显得更黯淡。
     光泽度测量仪器测量以在 60°、45°和 / 或 20°的反射角处的光泽度单位 (GU) 测量光泽度。 当在 60°测量时,其一般目视可注意到的差异取决于待比较的两个样品之 相对光泽度。 例如在非常无光泽的表面 ( 例如 5GU) 上测量到 3GU 的差异,可由人眼所 见,但在更有光泽的表面 ( 例如 60GU),3GU 的差异将很难被注意到。 对比聚丙烯和 PET 带,此差异对于肉眼及测量仪器都是很清楚的。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由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其具 有 500 至 1300kg/m3 的密度,优选地为 800 至 1200kg/m3。 不透明聚酯薄膜一般地具有至 少 250MPa 的拉伸强度,优选地为至少 300 或甚至 350MPa。 薄膜进一步结合具有光泽表 面的不透明性,优选地为在 60°下光泽度为至少 50 或 60GU 且浊度为至少 80 至 90%。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不透明薄膜,或甚至于条料或带,被用于制造成 品和半成品,例如编织物,适用于许多 ( 主要是工业 ) 终端应用,如地表织物等。 与由 透明聚酯薄膜所制造的编织物相比,本发明的带状编织物显示较低的密度,且在其白色 / 不透明背景上具有较佳的印刷物对比性。 与由聚丙烯薄膜或带所制成的编制物 ( 其用于 不同种类的大规模应用如大型袋 ) 相比,本发明的织物明显地显示更好的机械性质,同 时提供例如较高的光泽度、更好的抗 UV 性、较高的温度稳定性、较低的蠕变以及可直接 印刷性。 另一个应用的实施例为袋或大袋,其小于柔软的中等容积的容器,例如可承受 约 5 至 100kg 的物质。 这样的袋可用于包装超市的物品,如米或糖,且也用于包装工业 材料如水泥。 对于食物包装的应用,不透明性结合了光泽和良好的可印刷性及明显的对 比,增加了魅力以及视觉吸引力。
     本发明的不透明聚酯带的其它的应用可包括绳索,特别是用于航海的绳索 ;优 点是密度小于 1000kg/m3,使得绳索可浮于水面上。
     本发明可进一步参照下列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方法
     密度
     薄膜样品的密度由密度梯度圆柱来测量。 由于范围宽,使用两个圆柱 :第一圆 柱设定为常规 PET 的密度范围 (1330kg/m3 至 1445kg/m3),第二圆柱设定为聚丙烯的密度 范围 (880 至 970kg/m3)
     结晶度百分比 Xc 由密度测量用以下公式计算 :
     其中对 100 %结晶 PET, ρc = 1455kg/m3,无定形 PET 密度为 ρa = 1333kg/m3。 一般地,对铸塑的无定形的薄膜, ρ 样品在 1333 至 1335kg/m3 之间,其对应于 0 至 1.8%的结晶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对无定形的薄膜进行测量,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采用 10℃ / min 的加热速率。 热容阶梯式变化的中点被采用为 Tg。 对 PET 均聚物和具有低量 ( < 2mol% ) 共聚单体的共聚物,发现 Tg 为约 75℃。
     特性粘度
     特性粘度在 25℃下对聚酯样品在苯酚 -1,2- 二氯苯的 3 ∶ 2 混合物溶液中的稀 溶液进行测量 ( 单次测量 )。 使用 Billmeyer 公式 I.V. = [η] = 0.25(ηr-1+3ln ηr)/c 由 均聚物浓度 (c = 0.5% ) 的相对粘度 ηr 测量结果计算特性粘度。
     拉伸性质
     拉伸应力 - 应变曲线由在拉伸测试机中在室温下以对应于约 10-3s-1 的初始应变率 的拉制速度拉制薄膜或带样品而获得。 将模量记录为应力应变曲线一直到 0.2%的应变处 的初始斜率。
     光泽度
     使用光泽度计对于双轴向拉制的样品在 45°和 60°下测量薄膜的光泽度。 对由 4mm 宽的缝口模头挤出而制造的单轴带,个别带的宽度不足以测量光泽度。 因此,通过 在纸板上粘贴带来制造平行的排列。 出于一些原因这可能会降低测量的质量 :样品可能 不是完全平坦的 ;在两个边缘会发生某些弯曲 ;以及相邻的带之间会存在细微的间隙。 然而,此测量能够显示在本发明的不透明 PET 带与其它带样品之间的光泽度差异。
     不透明性或浊度
     浊度为穿透薄膜样品后以大于 2.5° 进行散射的全部穿透光线的百分比 ( 参见 ASTM D-1003-97)。 浊度使用由 BYK Gardner 所生产的 Haze Gard Plus 对双轴拉伸薄膜 进行测量。 没有做出努力来区分表面贡献与本体贡献。
     单轴薄膜宽度通常不足以进行浊度测量,因此不透明性通过将带放在打字手稿 上方进行定性测试,并检查遮盖的效果。 常规的拉制透明带及本发明的不透明带以二者 具有相似厚度的方式进行比较。
     单轴拉制实验
     比较实验 A
     PET 均聚物 ( 即,基于乙二醇与纯化的对苯二甲酸作为单体 ) 首先在 175℃下在 真空烘箱中进行约五小时的干燥。 该聚合物由单螺杆挤出机使用标准温度设定穿过缝口 模头挤出到温度为约 25℃的冷铸铁滚筒。 通常制造为宽度为 4mm 且厚度为 200μm 的薄 膜,该薄膜在冷铸铁滚筒上进行骤冷。 透明的无定形的薄膜,其具有 0.70dL/g 的特性粘 度和< 1%的结晶度,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具有轻微卷曲的边缘。 薄膜 / 带太窄无法切开或 剪裁变厚的边缘。 该带接着靠使用一组 5 个的进料辊和一组 7 个的拉制辊通过加热至约 90℃的热滑轨弯曲表面进行加热。 最初,拉制辊的速度被设定为产生 3.0 的拉制比,导致 透明的拉伸薄膜,该薄膜随后靠通过加热至 170℃的热空气烘箱在张力下进行热固化,且
     卷动辊的速度比定向薄膜的进料速度要快 3%。
     拉制比被定义为两个辊速度的比,即,
     拉制比=拉制辊速度 / 进料辊速度。 进料辊及拉制辊的直径相同,其对应于施 加在机器方向上的拉制比,即,标称拉制比。 这可包括一些当纤维 / 带从辊移除时可恢 复的弹性应变,因此实际拉制比会略微低于所记录的值。
     在该方法稳定运行至少约五分钟后,将拉制比逐步增加至 5.0。 进一步增加拉制 比将使薄膜产生破裂。 然而观察到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制成了乳白色的薄膜。 更多 的试验得到这样的结论 :以这样实验配备不可能稳定地生产这样的白色薄膜。 虽然变量 例如热滑轨温度和拉制速度看来有一些影响。
     比较实验 B 及实施例 1
     重复如比较实验 A 所述的测试,但现在使无定形的薄膜穿过在进料辊和拉制辊 之间的水浴。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水浴的温度被控制在 82.0℃。 以 1.19m/min 的进料辊 速度开始,拉制辊的速度则逐渐地增加。 辊的速度显示了约 2%的标准偏差。
     无定形的薄膜具有 0.71dL/g 的特性粘度且结晶度小于< 1%。 透明薄膜的稳定 生产在直至约 4.9 的拉制比下是可能的。 在表 1 中,对于在 λ = 4.0 下制成的薄膜 (CE B),呈现出某些性质。 随着在前述恒定的进料辊速度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拉制辊的速度,在约 λ = 5.1( 起始 ) 处观察到由透明向有光泽的白色薄膜的转变。 在拉制比约为 5.2 至 5.7 时,不 透明薄膜可在延长的时间内制造且可缠绕整个线轴,但在 λ = 6.0 时,在五分钟内发生 薄膜破裂,且看来无法再稳定地生产。
     通过显示在辊速率 (82 ℃ ) 的不同结合下观察到应力致白及薄膜失效时的拉制 比,图 1 中概述了几个系列的实验结果。 因此,看来存在着狭窄的、限定的加工窗口, 在该窗口中能以稳定且可重复的方式生产有光泽的不透明 PET 薄膜。
     不透明性或浊度则定性地进行评估,若透明的 PET 带被置于手稿上,印刷字母 可被看见并轻易阅读,但对于不透明薄膜 / 带样品,书写的内容几乎无法被看见 / 阅读。
     在表 1 中呈现了以 λ = 5.2 制备的不透明薄膜的一些性质 ( 热固化之后 )。 实 施例 1 的不透明薄膜浮于水上,但当放置于范围跨越 970kg/m3 的密度梯度圆柱中时,它 会沉到底部。 因此,实际的密度应高于 970kg/m3 但低于 1000kg/m3。
     在表 1 中也显示了商业的单轴拉制聚丙烯 (PP) 薄膜的一些数据作为比较。 显 然,不透明聚酯薄膜显示比 PP 好得多的机械性质,且甚至强度稍微高于常规透明 PET 薄 膜。
     表1
     比较实验 C 与实施例 2
     重复比较实验 B 和实施例 1 所描述的实验,但现在将水浴控制在 89.8℃。 即使 用于制造实施例 2 的不透明薄膜的窗口看来比在 82℃的拉制温度下稍窄,再次确定出其 中能生产透明薄膜 (CE C) 或其中可能稳定生产不透明薄膜的清晰区域。 这可由图 2 中汇 编的数据进一步说明。 表 2 提供了本发明的带的光泽度和浊度数据,以及比较样本的数 据。
     这些数据显示,根据本发明制成的单轴不透光带的光泽度比透明 PET 带的光泽 度低,但明显地高于 PP 薄膜的光泽度,这也可由目视毫无疑义地注意到。 当实施例 2 的 带被置于打字行时,无法透过带而阅读印刷字体。
     表2双轴拉制实验
     比较实验 D-H,实施例 3
     为了进行无定形的薄膜的双轴拉制,使用间歇方法,这对于实验室规模更便 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该观察的结果可完全转变为连续挤出的方法。
     比较实验 D
     在 260℃下使用热压,首先将含有 PET 聚合物的干燥的聚酯组合物 ( 该 PET 聚合 物含有 1.55%的间苯二甲酸 (IPA) 作为共聚单体而且不含其它添加剂 ) 在黄铜模具之间中 压塑成型。 在至多两分钟的滞留时间后,该样品被卸压并在水中骤冷,以获得透明的无 定形的薄膜。 该样品具有 0.73dL/g 的特性粘度且结晶度< 1%。 典型的片材厚度在 0.25 和 0.5mm 之间 (CE D-a)。
     从这些无定形片材上剪下 60×60mm 的样品,并在 T.M.Long 双轴拉伸机上在 100 至 110℃的典型温度下进行双轴拉制。 在机器方向 (MD) 上使用 3× 且沿横向 (TD) 上使 用 4× 的拉制比。 在拉制期间,每个臂的速度为约 100mm.s-1。 具有方框的网格线则顺 着拉制的延伸印制于无定形的薄膜上。
     为了绘图的方便,同时在两个方向变形至所施加的 3 乘 4 的拉制比 (CE D-b)。
     测量了无定形的薄膜在拉制前的光泽度和浊度 ( 参见表 3)。 由于模具板的一些 刮痕,透明度及光泽度稍微降低。 在拉制和热固化后,改善了光泽度及浊度值,因为表 面刮痕被熨平,尽管并未达到同商业薄膜那样高的值 ( 参见表 3 的底部 )。
     实施例 3
     根据本发明,制造了不含有诱导空隙产生的添加剂的不透明双轴拉伸 PET。 无 定形 PET 薄膜被以如同比较实验 D 中的压塑成型加以制作。 该样品具有 0.72dL/g 的特 性粘度以及< 1%的结晶度。 该薄膜首先在 99℃下以很高的速度 (1m/s) 在机器方向上被 拉伸三倍以引发应力致白,接着横向拉伸四倍。 应力致白无法靠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拉制 而被可重复地获得。 应力致白的效果仅在高应力的条件下 ( 也就是在低温、高拉伸率或 高拉制速率下 ) 才可显著地获得。 在本实验中,使用高单轴拉伸率来驱使材料至不透明 状态。
     定性地,该薄膜具有银白色,有吸引力的外观,确认了可由本发明的方法获得 不透明性与光泽度的独特结合。
     光泽度的测量结果在显示在表 3 中。 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所制成的不透明双轴 薄膜并没有相对高的光泽度,但高于单轴不透明薄膜的结果,其并未在理想条件下进行 测量。
     显微镜观察发现,如此获得的薄膜含有的小的空隙主要在其内部,反而外部表 面层看来基本上无孔。 不希望受限于任何理论,发明人料想该无孔表面是定向薄膜具有 有光泽的表面外观的原因,如同透明的定向聚酯薄膜。
     比较实验 E
     重复实验 CE D,但现在制造了含有相同的 PET 共聚物和 546 重量 ppm 的 ZnO( 空 隙诱导添加剂 ) 的聚酯组合物,这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原位添加该添加剂来实现。 通过压 塑球粒制成无定形的薄膜,接着拉伸为双轴向定向薄膜。 在 110℃下以 3×4 下进行拉制 后,该薄膜变为 70 微米厚。 在拉制前后测量浊度和在 45°及 60°下的光泽度 ;参见表 3。
     拉制导致光泽度降低,以及浊度增加。 观察到确实是 ZnO 诱导了空隙的产生和 表面粗糙性。 薄膜的外观不具吸引力。
     比较实验 F
     重复实验 CE D,但现在制造含有 0.1%的纳米 TiO2 聚酯组合物。 此微粒添加剂 在聚合过程中原位添加。 所得的双轴向定向薄膜约 70 微米厚,显示良好的光泽度,但因 TiO2 的散射而仅多少有一些混浊,且没有观察到空隙。
     比较实验 G
     重复实验 CE D,但现在制造含有 1%的具有珍珠光泽的颜料 ( 涂有纳米 TiO2 层 的 Eckart PX 2151 云母片 ) 的聚酯组合物。 该无定形的薄膜在低角度观看时具有粉红色, 且在一般角度观看时具有奶油棕色。 这用于随后制备约 70 微米厚的拉伸的 (3×4)、双轴 向定向薄膜。 浊度为 99.8%,意味着该薄膜为不透明,且在拉伸后浊度降低。
     在拉伸后观察到的光泽度增加可能是由在低角度下选择性地反射光线 ( 带粉红 色的 ) 所引起。 具有珍珠光泽的云母导致空隙。 该薄膜并不太具有吸引力,尽管具有选 择性的、角度依赖的色彩效果 ;它的表面粗糙,甚至触摸可察觉。比较实验 H
     在聚合过程中以原位方式制造含有具有 1.06 重量%纳米二氧化硅 (Nyacol DP 5820) 的相同 PET 聚合物的聚酯组合物。 无定形的薄膜在拉制前显示良好的光泽度,且 由于纳米二氧化硅而显示部分浊度。
     在 3×4 拉制后,光泽度稍微改善,但浊度由于薄膜变薄而减少至 2.0%。 纳米 二氧化硅的行为如同纳米 TiO2- 它并未导致空隙,因此薄膜是有光泽且透明的,略微具有 浊度。
     更进一步地比较表 3,亦显示了 800 微米厚的透明商业双轴向定向 PET 薄膜 (Du Pont Mylar)、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HDPE) 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LDPE) 的一些光泽度 与浊度值。 这些数据表明,聚乙烯薄膜具有相对低的光泽度及高浊度,且 PE T 薄膜具有 更高的光泽度和透明度。
     这些实验显示 :(1) 某些添加剂对光泽度具有较小的影响且轻微地减少透明 度 ;(2) 某些添加剂产生不透明性但显著地降低光泽度,使薄膜具有差的表面,相比之 下,本发明的定向膜 ( 例如实施例 3) 通过在 100℃无添加剂下拉制而将不透明性 ( 高浊 度 ) 与良好的光泽度结合在一起。
     表3
    

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5846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5846ACN102015846A21申请号200980114325X22申请日2009042008007913020080424EPC08J5/18200601C08L67/00200601B65D88/16200601D01D5/4220060171申请人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地址沙特阿拉伯利雅德72发明人Z贝希尔IM瓦德GP汤普森AP乌雯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任永利54发明名称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且有光泽的薄膜的方。

2、法,包括以下步骤A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至多为5的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B快速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TG到TG50的范围内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加由初始至最大的拉制比和至少为1M/MIN的拉制速率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其中初始为由透明产物至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最大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和C热固化该定向的应力致白的薄膜;该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聚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采用这种方法,有可能由不含有成孔添加剂的聚酯组合物制造整体的、有光泽的不透明薄膜,所述成孔添加剂例如高量的细颜料颗粒或。

3、分散的不混溶的聚合物颗粒。所得到的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质。还有一个优点是该方法能在用于由聚酯制造透明薄膜的常规的挤出和拉伸设备上连续实施。本发明还涉及可由所述方法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022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9/0029862009042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0033EN20091029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3页附图1页CN102015856A1/1页21一种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且有光泽的薄膜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穿过缝口模。

4、头挤出所述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至多为5的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B快速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TG到TG50的范围内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加范围从初始至最大的拉制比和至少为1M/MIN的拉制速率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其中初始为由透明产物向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最大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C热固化该定向的应力致白的薄膜;且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可结晶的聚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至多5质量的常规添加剂。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聚酯选自聚对。

5、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无定形的薄膜具有小于3的结晶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方法,其中所述拉制速率至多为约600M/MIN。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无定形的薄膜浸入液体加热浴中进行加热。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拉制温度为TG5至TG30。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用进料辊和拉制辊进行拉制,该进料辊和拉制辊的速度能被控制以使得发生至多约1的速度波动。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纵向拉制之后进一步包括在TG至TG50的温度范围内沿横向施加拉制比的步骤以在热固。

6、化步骤之前形成双轴向定向薄膜。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方法获得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该薄膜具有500至1300KG/M3的密度和至少250MPA的拉伸强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该薄膜具有800至1200KG/M3的密度和至少300MPA的拉伸强度。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该薄膜进一步具有至少50GU的60下的表面光泽度并显示至少80的浊度值。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的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用于制作成品及半成品的用途。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用于制作编织物、绳索或袋子。权利要求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1/13页3不透。

7、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02A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0003B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同时沿纵向施加拉制比,以形成定向薄膜;0004C热固化该定向薄膜。0005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可由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以及该薄膜的用途。0006这样的方法可从专利公布US4780402知晓。在该文件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一种白色不透明薄膜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组合物制成的,该组合物含有占525质量且平均粒径在055M的分散的硫酸钡颗粒,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07A穿过缝口模头熔融挤出。

8、PET组合物,并在旋转冷却鼓上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0008B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约90,同时沿纵向也称作机器方向施加3042的拉制比,接着沿横向施加3042的拉制比,以形成双轴向定向薄膜;0009C在约210下热固化该定向薄膜。0010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薄膜被理解为是指无支撑段的塑料物质,例如薄片、条料或带,其厚度相较于其长度与宽度非常薄,且其截面优选为矩形。薄膜的厚度可在52000M的范围,且宽度为05MM至2M或更多。一般地,该长度可以是从不确定的若薄膜是以连续方法所制造至任何期望的长度例如通过剪切带或条料一般具有相对小的宽度,一般地在0550MM范围内,且可由分割薄片或薄膜而。

9、制成。0011不透明薄膜被理解为是指不为透明或无法为人的视力所穿透的薄膜,且如果由自然颜色的热塑性聚酯组合物所制成其为白色或带有白色,但如果聚酯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着色剂,则可选择性地带有不同颜色。0012定向不透明聚酯薄膜可用不同方法制备,通常通过制造含有一些不透明化添加剂或其它组分的聚酯组合物来制备。例如。可使用白色颜料例如二氧化钛颗粒来根据其浓度提供白化或不透明的效果。添加特定颜料通常使得聚酯薄膜表面粗糙,产生黯淡且无光泽的外观。0013在US4780402中指出,在聚酯组合物中使用特定数量的具有特定粒径的硫酸钡,可获得显示具改善的不透明性及有光泽的表面的薄膜。原因不仅在于使用了相对高数。

10、量的小颗粒,而且还在于在经过拉制也称作拉伸的薄膜中添加剂颗粒的周围产生了空隙,这增加了不透明性。0014通过在拉伸过程中在薄膜内部形成细微空隙这些空隙导致光的漫射来制造定向不透明聚酯薄膜已见于其它文献如EP0496323A2、US6641924B1及它们所引用的出版物中。在这些文献中,首先制造聚酯组合物,该聚酯组合物含有相对高数量的精细分散的聚合物颗粒,该聚合物颗粒不与所述聚酯相容。当由这种组合物制造的无定形薄膜随后被拉伸时,每一颗粒的周围将形成空隙。不与聚酯相容的聚合物的典型例子包括非极性物质例如聚烯烃和聚苯乙烯。例如,在EP0300060A中,将340质量的聚丙烯加说明书CN1020158。

11、46ACN102015856A2/13页4入PET中;在EP0496323A2中,使用一般含有225质量聚甲基戊烯的聚酯组合物;和在US6641924B1中,施加560质量的特定的环烯烃共聚物,以在拉制聚酯薄膜时的引发空隙形成。空隙形成的另一优点效果在于导致薄膜密度的降低,在以上文献中已经报道密度从对于常规的透明定向PET膜的约1400KG/M3降低至对于这样的微孔薄膜的4001300KG/M3的值。0015定向不透明聚酯薄膜可用于不同用途;如包装光敏性食物或其它物品;制造热成形薄片;作为标签薄膜;作为影像记录薄膜;或在分割成条后用于制造编织物,该编织物可用于地表织物、防水油布或用于包装及运输。

12、用途。0016从US4780402中知晓的方法的缺点在于,首先应该制造包含分散良好的细颜料颗粒的聚酯组合物。另外,无机颗粒增加组合物及薄膜的密度,这部分抵消了因薄膜中空隙形成而导致的密度降低。无机颗粒存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薄膜的机械性质往往受到负面影响。0017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显示上述缺点的不透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0018通过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19A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至多为5的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0020B快速加热该无定形的薄膜至TG到TG50的范围内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加由初始至最大的拉。

13、制比和至少为1M/MIN的拉制速率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其中初始为由透明产物至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最大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0021C热固化该定向的应力致白的薄膜;0022且其中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聚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0023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有可能由不、有成孔添加剂的聚酯组合物制造整体的、有光泽的、不透明薄膜,所述成孔添加剂例如高量的细颜料颗粒或分散的不混溶的聚合物颗粒。所获得的膜不仅显示良好的不透明性和高光泽度,同时具有降低的密度和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质。进一步的优点在于,该方法能够在用来由聚酯制。

14、造透明薄膜的常规挤出和拉伸设备上连续进行;只要通过以适当的加工条件控制来限缩工作范围,如温度、拉制速率及拉制比即可。0024出乎意料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有光泽的不透明薄膜,而不需要使用不透明剂或诱导空隙产生的添加剂。因为这样的聚酯组合物通常在相同设备上被加工成透明薄膜,但利用不同的加工条件。0025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透明薄膜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成,该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该聚酯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和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所述组合物基本上由聚酯组成是指它还含有惯用数量的常规添加剂;且该组合物实质上不含有诱导空隙产生的添加剂,即,其不含有显著数量的颜料或其它。

15、矿物颗粒或分散的不相容聚合物作为用于产生空隙的起始剂。0026该聚酯组合物可含有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添加剂,例如稳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3/13页5定剂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及光稳定剂;加工助剂如润滑剂、抗结块剂;以及着色剂颜料与染料,以及催化剂残余物。通常,这些添加剂中的每一种的用量为零点几个质量至几个质量,该组合物一般地含有至多5质量的常规添加剂,优选为至多约4、3、2或甚至1质量,0027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用以制造不透明薄膜的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基本上由至少一种可结晶的聚酯组成。适当的聚酯显示如此的结晶行为,也就是通过由融点快速冷却融化的聚。

16、合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称为骤冷,几乎没有任何结晶发生,也就是获得基本上无定形的产物。另一方面,如果缓慢地结晶聚酯,在拉制或拉伸无定形产物过程中例如在TG之上,应能够经过聚合物链的定向排列而形成结晶,产生半结晶的定向产品。这些合适的可结晶的聚酯通过缩聚反应衍生自至少一种脂族二醇及至少一种芳族二羧酸。适当的脂族二醇包括亚烷基二醇,如乙二醇、1,3丙二醇又称亚丙基二醇、1,4丁二醇又称亚丁基二醇脂环族二醇,如1、4环己烷二甲醇;和也可在缩聚反应中形成的二醇,如二乙二醇。适当的芳族二羧酸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2,6二甲酸、以及联苯基4,4二羧酸。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选择显示希。

17、望的结晶行为的聚酯、共聚酯或是它们的组合。适合的聚酯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下组中的成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优选地,PET与PEN的这种共聚物含有至多约15MOL的一种或多种其它脂族二醇及/或二羧酸,更优选至多10或5MOL的共聚单体。0028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能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组合物的合适的聚酯具有的摩尔质量导致使得挤出轻易且稳定的熔体粘度,且这导致挤出产物具有期望水准的机械性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地,热塑性聚酯的摩尔质量的指标是由测量稀释溶液的粘度而得到的;例如可表示为特性粘度IV。适合的聚酯具有在0525DL/G范围的IV。IV须。

18、维持某一最小值以保持挤出能力且较高的IV通常导致较好的机械性质,但太高的粘度可能阻碍加工行为。因此,IV优选为至少055、06或甚至065DL/G,且至多为20、18或16DL/G。0029根据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穿过缝口模头挤出该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一般地,平面薄膜模头用于挤出聚合物熔融形成熔融薄膜,该熔融薄膜随后被骤冷形成一固态薄膜。模头的尺寸经选择以在拉制后给出所希望的薄膜厚度及宽度。需要某一最小厚度以给出稳定且均匀的薄膜挤出;该厚度优选为至少约10M,更优选为至少20、50或100M。离开模头后熔融薄膜的厚度使得在骤冷步骤中。

19、快速且均匀的冷却成为可能,以给出均匀的无定形产品,且可能高至10MM。骤冷可依常规的方法完成,优选为将薄膜浇铸至一个或多个冷却鼓或辊上,该冷却鼓或辊优选地被抛光处理,以更好地控制薄膜的表面光滑度。为了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冷却,该熔融薄膜优选具有最大约3MM的厚度,更优选最大约1000、500、250或150M的厚度。0030模头和熔融薄膜的宽度可广泛地变化,例如由01至3000MM。因为本发明的拉制方法具有用于稳定操作的狭窄加工窗口,挤出薄膜的良好尺寸控制也很重要。考虑到在挤出薄膜的边缘常观察到的厚度及宽度的一些变化,优选地为在拉制之前修剪薄膜的边缘。因此,至少约1MM的宽度为优选的,更优选宽度为。

20、至少5、10、50或100MM。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4/13页6例如,为了制造宽度为0550MM级别的条料,在这方面优选挤出较宽的薄膜,例如1至3M宽,在拉制之前或之后,甚至于在热固化之后,剪裁边缘且然后将薄膜劈成具有希望宽度的条料。0031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热塑性聚酯组合物穿过缝口模头而挤出,且骤冷以形成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发现为了确保稳定的拉制过程,基本上无定形的薄膜应该具有至多为5的结晶度,例如使用密度法进行测量。优选地,该无定形的薄膜具有小于3的结晶度,更优选地小于2或1,且最优选具有测量不到的结晶度。具有测量不到的结晶度的无定形的PET均聚酯薄膜将是。

21、高度透明的,且一般密度约为1335KG/M3,浊度小于2。0032通常,聚酯薄膜的结晶度可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包括X光衍射,浊度及透明度测量、差示扫描量热DSC及密度测定。0033无定形聚酯的X光照片会显示晕而没有显著的布拉格衍射峰,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若记录了薄膜的一维图形X光衍射图,会发现在210至35间中间约20有非常宽的散射。即使仅有3的结晶发生,这样的衍射图会开始显示在无定形散射上叠加的较尖锐的峰。0034当无定形聚酯样品在DSC仪器上以10/MIN加热时,将会显示在75附近处的表示玻璃化转变的热容的阶梯状变化;放热的冷结晶峰在约120至135,焓约为2847J/G,以及吸热熔。

22、融峰在约255至260,焓约为65J/G对于无定形及半结晶PET的典型的DSC曲线,参见,BASHIR等人,POLYMERENGINEERINGANDSCIENCE,40,24422000。若最初薄膜中没有呈现任何结晶度,TG将会变弱,冷结晶放热位移至较低温度即移至较靠近TG,且变为较低的强度,以及熔融吸热变得更尖锐。薄膜中的无定形越多,TG越强且冷结晶焓值越高比28J/G更靠近47J/G。0035尽管半结晶PET产品可为透明或不透明的,无定形PET薄膜则为透明的除非含有不透明添加剂。进一步测量结晶度的定量测试为测量无定形的薄膜的浊度。浊度可源于表面不规则性及本体折射率的变动。忽略表面不规则性。

23、,浊度主要的原因为聚酯薄膜的球粒状结晶。因为无定形及结晶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通常,PET内的浊度值随着球粒状结晶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参见SAJABARIN,POLYMERENGINEERINGSCIENCE,卷22、8151982。因此即使3的结晶度,该浊度仍为人眼可见。定性地,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无定形的薄膜对肉眼是清澈的。浊度值表示为在穿过薄膜样品后散射大于25的全部透射光的百分比参照ASTMD100397。适合制作应力致白的薄膜的无定形的薄膜优选具有小于约2的浊度。0036聚酯物品的密度对于结晶物质的存在非常敏感,且因此为结晶度的良好量度。无定形PET的密度的文献值为A1333KG/M3。

24、参见JBRANDRUPEHIMMERGUT,POLYMERHANDBOOK,第二版,WILEYINTERSCIENCE,1975。对100结晶的PET,最常使用的参考密度为C1455KG/M3参见PDAUBENY、CWBUNN和CJBROWN,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A226,5311954。然而,数个作者已报道,在实验样品上具有高于参考值的密度。因此,100结晶PET的另一个参考值为C1515KG/M3参见SFAKIROV,EWFISCHER和GFSCMIDT,DIEMAKROMOLEKULAIRECHEMIE,176,24591975。BASHIR等人已讨。

25、论了100结晶PET的参考值及其对计算结晶度的影响,参见POLYMERENGINEERING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5/13页7ANDSCIENCE,40,24422000。密度通常使用校正的密度梯度圆柱来测量。0037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快速加热无定形的薄膜至拉制温度的步骤。发明人已经发现,为了产生稳定的方法,将无定形的薄膜快速加热至期望的拉制温度是必要的。其中一般用截面收缩NECKING来进行拉制。快速加热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不同技术来进行,例如红外加热器,或将无定形的薄膜浸入加热至所希望的拉制温度的液体加热浴中,且亦在该浴中以机器方向进行拉制。液体。

26、浴的温度可以被非常精确地控制至约05,并确保至薄膜的良好热传递。适合作为加热浴的液体对聚酯为惰性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适合的液体的例子包括水,或水/甘油混合物。0038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拉制温度,在TG至TG50的范围内。原则上拉制亦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但对于实际及经济应用,拉制速率将太低。在比TG大50的温度下,热结晶亦称为冷结晶会开始干扰所希望的定向诱导结晶,降低拉制能力。因此,拉制温度优选低于TG40,更优选低于TG30、TG25或甚至低于TG20。优选地,该拉制温度高于约TG5,以使得在TG以下的温度下可以实现较快拉制,更优选地,拉制温度高于TG10。例如对于PET,优选的温度。

27、范围约从约75至约105,更优选地为80至100或85至95。0039优选地,将该拉制温度控制于恒定值,以确定稳定操作;浴温例如控制在10或05的范围内。0040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由热塑性聚酯组合物所制成的无定形的薄膜被快速地加热至所要的拉制温度,同时沿纵向施加接近最大拉制比的拉制比,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应力致白的开始很容易被肉眼识别,因为膜开始显示银色条纹和斑点。随着小心地进一步增加拉制比,应力致白变成均匀跨过薄膜的宽度。最大拉制比最大在此被定义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在普遍基准上发生失败破损时的拉制比。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取决于例如聚酯的类型、拉制温度及拉制速率或生产速度,即卷动辊的速。

28、度,经拉制后的应力致白发生在刚好低于最大的拉制比的狭窄范围内,例如从最大A至最大B,其中A为至少约005、01、015、020、025、030、035、040、045或050,且B为至多约1、095、090、085、080、075、070、065、060或055。在特定条件组下且通过稳定地增加拉制比,发现了有一个使透明产物向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可重复地且均匀地发生的某一拉制比,称为初始。所施加的拉制比应该在初始至最大的范围内。施加这样的拉制比时,发生薄膜的致白,称作应力致白。存在至少三个互动影响的变量控制着应力致白拉制比、温度及拉制速度。发明人发现,导致薄膜中高应力的条件致使应力致白;意味着一。

29、般来讲,相对高的拉制比、低温度及高变形率为优选的条件。0041如同前述,其中以受控且稳定的过程发生应力致白效应的加工窗口是相当狭窄的。优选地,所施加的拉制比因此也保持恒定。拉制通常由首先导引无定形的薄膜通过一组进料辊且接着通过一组在更高速度下操作的拉制辊来实施,伴随着薄膜的加热。为了控制拉制比的变化,优选用进料辊和拉制辊进行拉制,该进料辊和拉制辊的速度能被控制以使得发生最大为1的速度波动,更优选速度波动至多为约07、05或03。再者,该薄膜厚度应尽可能均匀。在这方面,优选在剪裁边缘后拉制薄膜。0042拉制速率速度应该足以在薄膜内产生引发应力致白的应力。由于导致应力致说明书CN102015846。

30、ACN102015856A6/13页8白的拉制通常用截面收缩来进行,局部应变速率可能因此显著高于所施加的拉制速度。拉制速率拉制辊卷动的速度通常至少约1M/MIN,优选地为至少约2、3、4、5、10、15、20、50、100M/MIN。太高的拉制速率可能导致破裂,但实际值取决于实际的薄膜尺寸和加工条件以及对它们的控制,且取决于聚酯组合物。使用约5至20M/MIN的范围内的拉制速度可获得好的结果,但高至约600、550、500、350、250或200M/MIN的更高的速率在实践中也被认为是可行的。0043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沿纵向拉制之后可进一步包括在提高的温度下沿横向施加拉制比的步骤,以形成双轴向。

31、的定向不透明薄膜。所施加的拉制比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且可从约2变化至约5,取决于聚酯组合物及所需薄膜。垂直于机器方向的该第二横向拉制步骤一般使用所谓的拉幅机和烘箱进行;拉制温度如同第一次拉制步骤,也就是在从TG至TG50的范围内。0044常规的透明聚酯双轴向定向薄膜亦可用沿两个垂直方向同时拉制来制造,但发现这种同时双轴向拉制较不适合于上述用于制造不透明定向聚酯薄膜的连续方法。0045从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制造不透明薄膜的方法也包括热固化该定向薄膜的步骤。若不透明薄膜未被热固化,随着时间增加它可能形成波纹或波浪状结构。热固化的步骤可离线进行,但优选在线完成,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设备并施加本领域技术。

32、人员已知的条件。一般地,热固化的温度在约150至250的范围,通常施加较小的拉制比以防止松弛效应。一旦热固化,不透明聚酯薄膜就是稳定的且不形成波纹。0046在热固化后,所得的不透明薄膜可用普通的方式卷曲成卷。该薄膜可进一步经受一个或多个额外步骤以建立其它所需的性质,如化学处理步骤、电晕处理或涂布步骤。0047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48A穿过缝口模头挤出基本上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组成的热塑性聚酯组合物,并骤冷以形成结晶度小于3的无定形的薄膜;0049B通过将无定形的薄膜浸入液体加热浴中来快速加热该薄膜至80到95的范围的恒定拉制温度,同时使用进料辊和拉制辊的组合沿纵。

33、向施加从初始至最大的拉制比,且它们的速度可被控制以使得发生至多约1的速度波动,且拉制速率至少为1M/MIN,以形成显示应力致白的定向薄膜,其中初始为由透明产物向应力致白的产物的转变发生时的拉制比,最大为应力致白的薄膜发生失效时的拉制比;0050C在约150到250的范围内热固化该定向薄膜。005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薄膜为有光泽的、不透明的,且一般具有500至1300KG/M3的密度。减少的密度及不透明外观看来是由在薄膜拉制过程中所形成的小的空隙所造成的。然而薄膜的表面保持基本上无孔,这可解释其有光泽的外观。该不透明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质;一般地,其拉伸性质,例如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类。

34、似于用常规拉制方法该常规拉制方法采用小于初始的拉制比由相同的聚酯组合物所制造的相应的透明薄膜。若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薄膜的拉伸性质表示为以质量为基准,其性质参照特定强度及特定模量可超过相应的透明薄膜的性质,并提供均匀的性质组合。0052本发明因此也涉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此薄膜可有利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7/13页9地用于很多不同应用,例如包装或层状应用。不透明白色背景结合高光泽度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印刷表面。0053表面可为闪亮的或有光泽的,金属外观或无光泽外观。越多直射光从表面反射,给观察者的印象就是越有光泽。如PET的聚酯通常产生比聚。

35、乙烯或聚丙烯薄膜更有光泽的表面。对于平滑或高度抛光的表面,入射光直接在表面反射,即,仅在主要方向反射。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粗糙的表面,光还在所有方向上扩散式散射。反射的物体不会显得光亮,但对于观察者反而黯淡且模糊。越多反射光被散射,在主要方向被反射的强度就越少,且表面显得更黯淡。0054光泽度测量仪器测量以在60、45和/或20的反射角处的光泽度单位GU测量光泽度。当在60测量时,其一般目视可注意到的差异取决于待比较的两个样品之相对光泽度。例如在非常无光泽的表面例如5GU上测量到3GU的差异,可由人眼所见,但在更有光泽的表面例如60GU,3GU的差异将很难被注意到。对比聚丙烯和PET带,此差。

36、异对于肉眼及测量仪器都是很清楚的。0055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由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不透明聚酯薄膜,其具有500至1300KG/M3的密度,优选地为800至1200KG/M3。不透明聚酯薄膜一般地具有至少250MPA的拉伸强度,优选地为至少300或甚至350MPA。薄膜进一步结合具有光泽表面的不透明性,优选地为在60下光泽度为至少50或60GU且浊度为至少80至90。0056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不透明薄膜,或甚至于条料或带,被用于制造成品和半成品,例如编织物,适用于许多主要是工业终端应用,如地表织物等。与由透明聚酯薄膜所制造的编织物相比,本发明的带状编织物显示较低的密度,且在其白色。

37、/不透明背景上具有较佳的印刷物对比性。与由聚丙烯薄膜或带所制成的编制物其用于不同种类的大规模应用如大型袋相比,本发明的织物明显地显示更好的机械性质,同时提供例如较高的光泽度、更好的抗UV性、较高的温度稳定性、较低的蠕变以及可直接印刷性。另一个应用的实施例为袋或大袋,其小于柔软的中等容积的容器,例如可承受约5至100KG的物质。这样的袋可用于包装超市的物品,如米或糖,且也用于包装工业材料如水泥。对于食物包装的应用,不透明性结合了光泽和良好的可印刷性及明显的对比,增加了魅力以及视觉吸引力。0057本发明的不透明聚酯带的其它的应用可包括绳索,特别是用于航海的绳索;优点是密度小于1000KG/M3,使。

38、得绳索可浮于水面上。0058本发明可进一步参照下列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0059方法0060密度0061薄膜样品的密度由密度梯度圆柱来测量。由于范围宽,使用两个圆柱第一圆柱设定为常规PET的密度范围1330KG/M3至1445KG/M3,第二圆柱设定为聚丙烯的密度范围880至970KG/M30062结晶度百分比XC由密度测量用以下公式计算0063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8/13页100064其中对100结晶PET,C1455KG/M3,无定形PET密度为A1333KG/M3。0065一般地,对铸塑的无定形的薄膜,样品在1333至1335KG/M3之间,其对应于0至1。

39、8的结晶度。0066玻璃化转变温度0067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无定形的薄膜进行测量,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采用10/MIN的加热速率。热容阶梯式变化的中点被采用为TG。对PET均聚物和具有低量2MOL共聚单体的共聚物,发现TG为约75。0068特性粘度0069特性粘度在25下对聚酯样品在苯酚1,2二氯苯的32混合物溶液中的稀溶液进行测量单次测量。使用BILLMEYER公式IV025R13LNR/C由均聚物浓度C05的相对粘度R测量结果计算特性粘度。0070拉伸性质0071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由在拉伸测试机中在室温下以对应于约103S1的初始应变率的拉制速度拉制薄膜或带样品而获得。将模量记录为应力应变曲。

40、线一直到02的应变处的初始斜率。0072光泽度0073使用光泽度计对于双轴向拉制的样品在45和60下测量薄膜的光泽度。对由4MM宽的缝口模头挤出而制造的单轴带,个别带的宽度不足以测量光泽度。因此,通过在纸板上粘贴带来制造平行的排列。出于一些原因这可能会降低测量的质量样品可能不是完全平坦的;在两个边缘会发生某些弯曲;以及相邻的带之间会存在细微的间隙。然而,此测量能够显示在本发明的不透明PET带与其它带样品之间的光泽度差异。0074不透明性或浊度0075浊度为穿透薄膜样品后以大于25进行散射的全部穿透光线的百分比参见ASTMD100397。浊度使用由BYKGARDNER所生产的HAZEGARDPL。

41、US对双轴拉伸薄膜进行测量。没有做出努力来区分表面贡献与本体贡献。0076单轴薄膜宽度通常不足以进行浊度测量,因此不透明性通过将带放在打字手稿上方进行定性测试,并检查遮盖的效果。常规的拉制透明带及本发明的不透明带以二者具有相似厚度的方式进行比较。0077单轴拉制实验0078比较实验A0079PET均聚物即,基于乙二醇与纯化的对苯二甲酸作为单体首先在175下在真空烘箱中进行约五小时的干燥。该聚合物由单螺杆挤出机使用标准温度设定穿过缝口模头挤出到温度为约25的冷铸铁滚筒。通常制造为宽度为4MM且厚度为200M的薄膜,该薄膜在冷铸铁滚筒上进行骤冷。透明的无定形的薄膜,其具有070DL/G的特性粘度和。

42、1的结晶度,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具有轻微卷曲的边缘。薄膜/带太窄无法切开或剪裁变厚的边缘。该带接着靠使用一组5个的进料辊和一组7个的拉制辊通过加热至约90的热滑轨弯曲表面进行加热。最初,拉制辊的速度被设定为产生30的拉制比,导致透明的拉伸薄膜,该薄膜随后靠通过加热至170的热空气烘箱在张力下进行热固化,且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9/13页11卷动辊的速度比定向薄膜的进料速度要快3。0080拉制比被定义为两个辊速度的比,即,0081拉制比拉制辊速度/进料辊速度。进料辊及拉制辊的直径相同,其对应于施加在机器方向上的拉制比,即,标称拉制比。这可包括一些当纤维/带从辊移除时可。

43、恢复的弹性应变,因此实际拉制比会略微低于所记录的值。0082在该方法稳定运行至少约五分钟后,将拉制比逐步增加至50。进一步增加拉制比将使薄膜产生破裂。然而观察到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制成了乳白色的薄膜。更多的试验得到这样的结论以这样实验配备不可能稳定地生产这样的白色薄膜。虽然变量例如热滑轨温度和拉制速度看来有一些影响。0083比较实验B及实施例10084重复如比较实验A所述的测试,但现在使无定形的薄膜穿过在进料辊和拉制辊之间的水浴。在一系列的实验中,水浴的温度被控制在820。以119M/MIN的进料辊速度开始,拉制辊的速度则逐渐地增加。辊的速度显示了约2的标准偏差。0085无定形的薄膜具有07。

44、1DL/G的特性粘度且结晶度小于1。透明薄膜的稳定生产在直至约49的拉制比下是可能的。在表1中,对于在40下制成的薄膜CEB,呈现出某些性质。0086随着在前述恒定的进料辊速度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拉制辊的速度,在约51起始处观察到由透明向有光泽的白色薄膜的转变。在拉制比约为52至57时,不透明薄膜可在延长的时间内制造且可缠绕整个线轴,但在60时,在五分钟内发生薄膜破裂,且看来无法再稳定地生产。0087通过显示在辊速率82的不同结合下观察到应力致白及薄膜失效时的拉制比,图1中概述了几个系列的实验结果。因此,看来存在着狭窄的、限定的加工窗口,在该窗口中能以稳定且可重复的方式生产有光泽的不透明PET薄膜。

45、。0088不透明性或浊度则定性地进行评估,若透明的PET带被置于手稿上,印刷字母可被看见并轻易阅读,但对于不透明薄膜/带样品,书写的内容几乎无法被看见/阅读。0089在表1中呈现了以52制备的不透明薄膜的一些性质热固化之后。实施例1的不透明薄膜浮于水上,但当放置于范围跨越970KG/M3的密度梯度圆柱中时,它会沉到底部。因此,实际的密度应高于970KG/M3但低于1000KG/M3。0090在表1中也显示了商业的单轴拉制聚丙烯PP薄膜的一些数据作为比较。显然,不透明聚酯薄膜显示比PP好得多的机械性质,且甚至强度稍微高于常规透明PET薄膜。0091表10092说明书CN102015846ACN1。

46、02015856A10/13页120093比较实验C与实施例20094重复比较实验B和实施例1所描述的实验,但现在将水浴控制在898。即使用于制造实施例2的不透明薄膜的窗口看来比在82的拉制温度下稍窄,再次确定出其中能生产透明薄膜CEC或其中可能稳定生产不透明薄膜的清晰区域。这可由图2中汇编的数据进一步说明。表2提供了本发明的带的光泽度和浊度数据,以及比较样本的数据。0095这些数据显示,根据本发明制成的单轴不透光带的光泽度比透明PET带的光泽度低,但明显地高于PP薄膜的光泽度,这也可由目视毫无疑义地注意到。当实施例2的带被置于打字行时,无法透过带而阅读印刷字体。0096表200970098双。

47、轴拉制实验0099比较实验DH,实施例30100为了进行无定形的薄膜的双轴拉制,使用间歇方法,这对于实验室规模更便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该观察的结果可完全转变为连续挤出的方法。0101比较实验D0102在260下使用热压,首先将含有PET聚合物的干燥的聚酯组合物该PET聚合物含有155的间苯二甲酸IPA作为共聚单体而且不含其它添加剂在黄铜模具之间中压塑成型。在至多两分钟的滞留时间后,该样品被卸压并在水中骤冷,以获得透明的无定形的薄膜。该样品具有073DL/G的特性粘度且结晶度1。典型的片材厚度在025和05MM之间CEDA。0103从这些无定形片材上剪下6060MM的样品,并在TML。

48、ONG双轴拉伸机上在100至110的典型温度下进行双轴拉制。在机器方向MD上使用3且沿横向TD上使用4的拉制比。在拉制期间,每个臂的速度为约100MMS1。具有方框的网格线则顺着拉制的延伸印制于无定形的薄膜上。0104为了绘图的方便,同时在两个方向变形至所施加的3乘4的拉制比CEDB。说明书CN102015846ACN102015856A11/13页130105测量了无定形的薄膜在拉制前的光泽度和浊度参见表3。由于模具板的一些刮痕,透明度及光泽度稍微降低。在拉制和热固化后,改善了光泽度及浊度值,因为表面刮痕被熨平,尽管并未达到同商业薄膜那样高的值参见表3的底部。0106实施例30107根据本发。

49、明,制造了不含有诱导空隙产生的添加剂的不透明双轴拉伸PET。无定形PET薄膜被以如同比较实验D中的压塑成型加以制作。该样品具有072DL/G的特性粘度以及1的结晶度。该薄膜首先在99下以很高的速度1M/S在机器方向上被拉伸三倍以引发应力致白,接着横向拉伸四倍。应力致白无法靠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拉制而被可重复地获得。应力致白的效果仅在高应力的条件下也就是在低温、高拉伸率或高拉制速率下才可显著地获得。在本实验中,使用高单轴拉伸率来驱使材料至不透明状态。0108定性地,该薄膜具有银白色,有吸引力的外观,确认了可由本发明的方法获得不透明性与光泽度的独特结合。0109光泽度的测量结果在显示在表3中。可看到,根据本发明所制成的不透明双轴薄膜并没有相对高的光泽度,但高于单轴不透明薄膜的结果,其并未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测量。0110显微镜观察发现,如此获得的薄膜含有的小的空隙主要在其内部,反而外部表面层看来基本上无孔。不希望受限于任何理论,发明人料想该无孔表面是定向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