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前脸结构的侧会聚器、 相应前脸结构及组装这种 结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前脸结构的侧会聚器、相应的前脸结构以及用于组装 这种前脸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在其前脸上具有空气入口,以允许空气流进入而冷却发动机。 这些空气入 口由位于车辆的前保险杠中的孔口构成。 通过使气流经过在发动机前方位于前脸内的热 交换器 ( 散热器、空气冷却器、冷凝器 ) 而实现发动机冷却。
为了将进入的空气流引导至热交换器,车辆通常具有会聚器,这些会聚器通常 是以将空气从保险杠空气入口引导到热交换器的方式定位的塑料部件。 这些会聚器因而 位于保险杠与热交换器之间。 一方面有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基本竖直布置的侧会聚器,另 一方面有在热交换器上方基本水平布置的上会聚器。
在热交换器和前保险杠之间,车辆还具有最前横梁部件,该最前横梁部件横跨 热交换器和保险杠之间的区域延伸。 该最前横梁部件使得难以安装它所穿过的侧会聚 器。
其原因在于侧会聚器不能在安装最前横梁部件之前安装,这是因为侧会聚器的 位置妨碍接近横梁部件的某些固定点。 在实践中,在安装侧会聚器之前安装横梁部件, 从而使得侧会聚器的安装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侧会聚器的可接近性降低。
一种解决方案是将侧会聚器制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固定至热交换器,另一个 部分固定保险杠。 然而,难以密封侧会聚器的两个部分之间的接合区域。
由于该横梁部件的存在,因而难以密封热交换器和保险杠之间的区域,并且可 以发现热交换器和保险杠之间的区域出现空气泄漏,结果损害发动机的冷却。
现在必需改善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以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由此可以 满足新的污染控制法规,新的污染控制法规已经增加了对某些发动机一例如联接至自动 变速器的柴油发动机一的冷却要求。
因此,需要改善热交换器和保险杠之间的区域的密封,以便尽可能多地将进入 的空气流引导到热交换器,并因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侧会聚器,该侧会聚器能够在装配完车辆的最前 横梁部件之后容易地安装在热交换器上。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改善热交换器与车辆前部结构的保险杠之间的区域的密 封。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前脸结构的侧会聚器,该侧会聚器设计 成用于将经由车辆保险杠中的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引导至位于发送机前方的热交换器,所述会聚器由一板形成,该板的后边缘设计成抵靠在所述热交换器上,该板的前边缘设 计成抵靠在所述保险杠上,所述前边缘还包括能够接收所述前脸结构的最前横梁部件的 容座 ;该会聚器的特征在于,该会聚器的后边缘设置有 :
- 枢转销,该枢转销能与热交换器上的相应的接收部件接合 ;以及
- 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能在侧会聚器围绕所述枢转销旋转之后与所述热交换器 上的相应的固定部件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侧会聚器因而在已经装配完最前横梁部件之后容易地定位并固 定。 枢转销在热交换器的相应接收部件中的接合确保会聚器相对于热交换器正确定位, 在简单地旋转侧会聚器之后通过相应的固定部件形成固定。 该设计意味着所述侧会聚器 能够制成为单体部件,因而限制了在会聚器制成两件式部件或多件式部件时看到的空气 泄漏。
有利的是,所述固定部件设计成允许所述侧会聚器进行可逆固定,从而使得所 述侧会聚器能够被移除。
有利的是,所述枢转销位于所述后边缘的下半部。
更具体的说,所述枢转销在容易接近的区域中例如与所述横梁部件间隔开地位 于用于所述横梁部件的容座的下方。 有利的是,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后边缘的上端附近。
更具体的说,所述固定部件在容易接近的区域中与所述横梁部件间隔开地位于 用于所述横梁部件的容座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枢转销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间隔开,使得所得到的两个点,即 到热交换器上的定位点和固定点充分远离,以确保将所述会聚器安装至所述热交换器。
有利的是,所述固定部件包括 :引导部,该引导部能在固定部件插入到热交换 器的相应的固定部件中时引导所述固定部件 ;以及锁定部,该锁定部能够锁定至所述热 交换器的相应的固定部件上。
这种设计简化了将固定部件固定至热交换器的固定。
有利的是,所述固定部件由一支架支撑,该支架在垂直于所述枢转销的平面内 为弧形。
该弧形一例如倒圆的弧形一的尺寸和曲率选择成使得在围绕所述会聚器的枢转 销旋转之后,所述会聚器上的固定部件能够与热交换器的相应的固定部件接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前脸结构,该车辆前脸结构包括最前横梁部件和用于冷 却车辆的发动机的热交换器,该车辆前脸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设有接收部件 和固定部件,该接收部件和固定部件能够与根据本发明的侧会聚器的枢转销和固定部件 接合,以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两侧将侧会聚器定位并固定至该热交换器。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车辆前脸结构的方法,该车辆前脸结构包括热交换 器和最前横梁部件以及两个根据本发明的侧会聚器,所述热交换器设有接收部件和固定 部件,该接收部件和固定部件能够与根据本发明的侧会聚器的枢转销和固定部件接合, 以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两侧将侧会聚器定位并固定至该热交换器,所述方法包括 :
(i) 固定所述最前横梁部件 ;
(ii) 通过将侧会聚器的枢转销插入热交换器的相应的接收部件中而将所述侧会聚
器定位在最前横梁部件与热交换器之间,各会聚器现在位于组装的中间位置 ;以及
(iii) 使侧会聚器围绕其枢转销枢转,直到它们的固定部件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相 应的固定部件接合为止。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非限制性的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前脸结构的前视图 ;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侧会聚器的立体图 ;
图 3 示出了图 2 的侧会聚器及其枢转销 ;
图 4 是图 2 的会聚器的固定部件的放大图 ;
图 5 示出了与热交换器接合在一起的侧会聚器的固定部件 ;以及
图 6 是图 4 的固定部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指的是车辆的前后方向。 同样,纵向方向表示车辆的 纵向方向。
图 1 示出了车辆前脸结构 10,该前脸结构 10 包括热交换器 2,该热交换器 2 用 于冷却车辆的发动机。
该前脸结构还包括位于热交换器 12 和车辆的前保险杠 ( 未示出 ) 之间的最前横 梁部件 14。
在图 1 中还可看见两个侧会聚器 16、18 和一上会聚器 20。 这些会聚器被设计成 用于将经由车辆保险杠中的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引导到位于车辆发动机前方的热交换器 12。
侧会聚器 16、18 关于竖直纵向平面对称,因此仅参照附图描述其中一个的结 构。
侧会聚器 16 由板形成,该板的后边缘 16a 被设计成抵靠在热交换器 2 上,该板 的前边缘 16b 被设计成抵靠在保险杠 ( 未示出 ) 上,所述前边缘 16b 还包括能够接收车辆 的最前横梁部件 14 的容座。 后边缘 16a 和前边缘 16b 沿着基本竖直的方向延伸。 在该 示例中,该会聚器通过板制成为一体件。
根据本发明,侧会聚器的后边缘 16a 设有 :
- 枢转销 30,该枢转销 30 能够与热交换器 12 上的对应接收部件 50 接合 ;以及
- 固定部件 40,该固定部件 40 能够在侧会聚器围绕所述枢转销 30 旋转之后与热 交换器 12 上的对应固定部件 60 接合。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枢转销 30 位于后边缘 16a 的下半部,更具体地说,枢转销 30 位于用以接收最前横梁部件 14 的容座的下方。
该枢转销 30 呈具有轴线 31a 的基本竖直的杆 31 的形式,该杆 31 连接至支撑舌 片 ( 突耳 )32,该杆的未连接端相对于会聚器指向下。 该未连接端优选为有斜面的或为锥 形的,以便于该杆插入到热交换器的相应固定部件内。
热交换器的相应的接收部件 50 由环 52 形成,该环 52 由舌片 54 支撑,并且成形为锥状以便于杆 31 的插入。 该舌片以基本竖直的唇状部 53 的形式延续,当将会聚器固 定至热交换器时,该唇状部 53 在杆与热交换器之间沿着杆 31 基本在该杆的整个长度上延 伸。 唇状部 53 执行引导和固定杆 31 的功能。
在一种变型中,接收部件可以是护套或套筒。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会聚器的固定部件 40 靠近后边缘的上端。 具体的说,固定 部件 40 在用于最前横梁部件 14 的容座的上方。
固定部件 40 包括 :引导部 42,该引导部 42 能够在固定部件插入热交换器的相 应的固定部件 60 内时引导固定部件 40 ;以及锁定部 44,该锁定部 44 能够锁定在热交换 器的相应的固定部件 60 上。
固定部件 40 还由一支架 46 支撑,该支架 46 在垂直于枢转销 30 的平面内成弧 形。
如图 4 和图 6 所示,引导部 42 由基本水平的舌片形成,该舌片的端部带有斜 面,以便于插入热交换器的相应的固定部件 60 内。 锁定部 44 由卡扣紧固舌片形成。
如图 5 所示,固定部件由一腔室 60 形成,该腔室 60 包括允许引导部 42 和锁定 部 44 插入的第一开口 62。 引导部 62 的宽度与该腔室 60 的宽度近似相同,这使得固定部 件能够正确地定位。 腔室 60 在垂直于第一开口 62 的平面内包括第二开口 64。 该第二开 口 64 充分接近第一开口 62,以便与该第一开口 62 一起形成柱状部 66,锁定部 44 将能够 与该柱状部 66 接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锁定部 44 通过卡扣紧固与柱状部 66 接合。 第 二开口 64 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检查锁定部 44 是否正确定位并执行其会聚器固定功能。 这 还允许接近该锁定部 44,因而能够将锁定部 44 解开而将锁定部 44 容易地从侧会聚器移 除。 热交换器设有接收部件 50 和固定部件 60,接收部件 50 和固定部件 60 都能够与 根据本发明的侧会聚器的枢转销和固定部件接合,以在热交换器的两侧将侧会聚器定位 并固定至热交换器。 这些部件 50、60 因此位于热交换器的竖直侧边缘上。
包括热交换器 12、最前横梁部件 14 和两个侧会聚器 16、18 的上述车辆前脸结构 以如下方式组装 :
(i) 固定最前横梁部件 14 ;
(ii) 通过将侧会聚器 16、18 的枢转销 30 插入热交换器 12 的相应的接收部件 50 中而将侧会聚器 16、18 定位在最前横梁部件 14 与热交换器 12 之间,各会聚器现在位于 组装的中间位置 ;以及
(iii) 使会聚器 16、18 围绕其枢转销 30 枢转,直到它们的固定部件 40 与热交换 器的相应固定部件 60 接合为止。
组装的中间位置对应于这样的位置 :在该位置中,会聚器是竖直的,但相对于 会聚器的最终竖直位置偏移一定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会聚器的枢转销和固定部件因此在热交换器的两侧将各个侧会聚 器定位并固定至热交换器。
无论是否存在最前横梁部件,都能够快速且容易地安装侧会聚器,且侧会聚器 和周围部件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 为此,侧会聚器的边缘可以设置有柔性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