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薄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用薄纸。背景技术 厨房用纸、 薄纸、 卫生纸、 纸巾等家庭用薄纸具有皱纹, 与板纸等相比, 具有柔软 度、 柔韧度, 吸液性也优异, 因此以擦拭水分、 油分、 污垢、 尘土等的用途为主, 且辅以价廉、 可一次性应用等优点, 例如用于 : 为防止物品或食品的破损等而用于包裹这些物品的用途、 如餐垫或杯垫那样作为餐具的垫儿的用途、 用于吸收油炸食品的过剩油等的用途、 还有纸 尿布及生理用卫生巾等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的部件的一部分。
这样, 家庭用薄纸的通用性优异, 使用者的使用用途极广。
但是, 通用性优异的另一方面, 在上述的为防止物品或食品的破损等而用于包裹 这些物品的用途中, 在与专用捆包纸等相比时, 缓冲性差, 需要将多张重叠而使用, 在如餐 垫或杯垫那样作为餐具的垫儿的用途中, 在放置餐具时, 没有充分的缓冲性、 防滑性, 也没 有设计性等, 在各自的用途中, 不足的方面较多。
在各种用途中, 不足的方面较大的是, 由薄纸自身的克重低、 纸薄这样的特性引起 的体积小造成的问题。
在家庭用薄纸中, 作为改善膨松度、 设计性的技术, 已知有实施压花加工的技术, 但受薄纸自身的纸厚、 底色束缚的压花加工, 在膨松度提高、 设计性提高上受到限制。
因此, 本发明人等为了发挥薄纸的优点并改善作为上述问题的膨松度、 设计性, 着 眼于下述专利文献 1 ~ 5 所示的发泡油墨的机理。
专利文献 1 : ( 日本 ) 特开平 5-237974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 日本 ) 特开平 5-16288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 日本 ) 特开平 10-180945 号公报
专利文献 4 : ( 日本 ) 特开平 10-157022 号公报
专利文献 5 : ( 日本 ) 特表 2005-516816 号公报
专利文献 6 : ( 日本 ) 特表 2000-25136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 发挥家庭用薄纸的柔软度、 柔韧度及吸液性优异、 并且价廉这样的特性, 同时实现压花技术不能实现的膨松度、 设计性的提高。
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及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 第一项的发明 >
一种家庭用薄纸, 其特征在于, 在克重为 10 ~ 60g/m2、 纸厚为 80 ~ 350μm 的薄纸 的至少一面具有发泡油墨形成的膨松部 ( 嵩高部 ), 该膨松部的高度为 50 ~ 200μm, 所述 膨松部的俯视时的总面积为薄纸的一个面的面积的 5 ~ 20%。
< 第二项的发明 >
如第一项所述的家庭用薄纸, 其中, 所述薄纸不具有压花。
< 第三项的发明 >
如第一项或第二项所述的家庭用薄纸, 其中, 在薄纸的两面用发泡油墨进行印刷, 且一个面制成防滑式的发泡油墨形成的具有防滑性的膨松部。
< 第四项的发明 >
如第一~第三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庭用薄纸, 其中, 起皱性 ( 柔软度 / 厚度 ) 为 2 0.04 ~ 0.1m /μm。
< 第五项的发明 >
如第一~第四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庭用薄纸, 其中, 所述膨松部的颜色与薄纸的 底色不同。
< 第六项的发明 >
如第一~第五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庭用薄纸, 其为带状, 且在长边方向以规定间 隔配置有跨宽度方向的剪切用孔状接线。
根据以上的本发明, 提供一种家庭用薄纸, 其柔软度、 柔韧度及吸液性优异、 并且 价廉, 发挥家庭用薄纸的上述特性, 并且具有仅用压花技术所不能实现的膨松度、 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 1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的立体图。 图 2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的另一立体图。 图 3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的剖面图。 图 4 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的另一剖面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的卷形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X1 家庭用薄纸 1 薄纸 2 膨松部 ( 发泡油墨印刷部分 ) 5 管芯 6 孔状接线 12 片 L1 膨松部间的距离 L2 线宽 L3 膨松部的高度 L4 外径 ( 卷直径 ) L5 孔状接线间隔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 参照图 1 ~ 5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 家庭用薄纸 )
本发明是对成为基材的薄纸 1 的至少一面利用发泡油墨实施印刷而形成膨松部2, 来实现作为家庭用薄纸 X1 整体的膨松度的。
该家庭用薄纸 X1 可以作为各种家庭用薄纸制品的原纸而使用, 例如, 通过后述的 薄纸 1 的设计等, 可以作成薄纸、 卫生纸、 厨房用纸、 擦拭用纸、 纸巾、 餐垫等制品。
但是, 发泡油墨与薄纸自身相比, 水解性差, 另外, 由于在表面形成凹凸, 因此对肌 肤触感的影响也大, 因此与其制成在卫生纸、 薄纸这样的接触肌肤的用途中使用的制品, 更 适合以擦拭物品等肌肤以外的污物等的用途等为主的作为擦拭用纸、 厨房用纸、 纸巾等的 制品。
尤其是, 在厨房周边的使用形态下, 便利性高, 适合制成厨房用纸、 一次性的餐垫。 当然, 也可以作成厨房用纸、 一次性的餐垫等以外的新的家庭用薄纸制品而利用。
另一方面, 该膨松部 2 的俯视时的总面积优选为薄纸 1 的一个面的面积的 5 ~ 20%。 由于膨松部 2 的部分使薄纸 1 自身的吸液性及柔韧性降低, 因此当超过 20%时, 在吸 液性、 柔韧性方面, 不会充分发挥薄纸 1 的优点。另一方面, 当膨松部 2 不足 5%时, 由于纸 面的凹凸, 例如在如铺垫物那样使用的情况下, 易产生承载的物品摇晃等问题。
在此, 发泡油墨形成的印刷图案、 即膨松部 2 的配置图案不作特别限定, 但如果进 行例示, 则可举出 : 散在地配置有圆、 点、 双重圆、 三角形、 四方形等适当的单位形状的图案, 将直线、 波浪线等线并列或配置成格子状的图案, 利用直线、 波浪线、 曲线等而配置为画成 任意的图形、 花样的图案等。
在此, 作为膨松部 2 的配置图案, 如图 1 所示, 如果是散在地配置一个四方形等点 的膨松部 2 的图案, 则一个膨松部 2 的面积优选为 1.0 ~ 4.0mm2, 在这种情况下, 相邻的膨 松部 2 间的距离 L1 优选为 1.0 ~ 5.0mm。另外, 该相邻的膨松部 2 间的距离 L1 是指相邻的 膨松部间的距离中最近的距离。如果为上述范围, 则膨松部 2 适度地分散, 具有优异的设计 性, 并且在如铺垫物那样使用时, 不会产生承载的物品摇晃等问题。另外, 薄纸 1 的柔韧度、 吸液性等也可充分地发挥。
另外, 作为膨松部 2 的配置图案, 如图 2 所示的格子状那样, 线状地配置膨松部 2, 如果是设定为具有多个由该线状地配置的膨松部 2 围成的区域的配置图案, 则线宽 L2 优选 2 为 0.25 ~ 2.00mm, 所围的一区域 P 的面积优选为 25 ~ 100mm 。如果是上述范围, 则膨松 部 2 适当地分散, 具有优异的设计性, 并且在如铺垫物那样使用时, 不会产生承载的物品摇 晃等问题。另外, 薄纸 1 的柔韧度、 吸液性等也可充分地发挥。
另一方面, 尤其是由图 3 可理解, 在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中, 发泡油墨形成的膨 松部 2 的高度 L3 优选为 50 ~ 200μm。在此, 膨松部 2 的高度 L3 是指从成为基材的薄纸面 到发泡油墨的印刷部分即膨出的顶点的高度。另外, 由于发泡油墨形成的发泡印刷部分的 高度不恒定, 因此膨松部 2 的高度取 5 个部位的平均值。
当膨松部 2 的高度超过 200μm 时, 就会过分具有与薄纸 1 的纸面的高低差, 而会 产生粗糙感, 难以体现薄纸 1 的柔韧度, 并且有可能发生发泡油墨的脱落。另外, 例如, 在作 为铺垫物而利用时, 放置的物品的稳定性消失。另外, 当不足 50μm 时, 与所得到的膨松度 相比, 使用发泡油墨的成本高。
另一方面, 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的起皱性 ( 柔软度 / 厚度 ) 优选为 0.04 ~ 2 0.1m /μm。 当起皱性在上述范围时, 具有弹性, 成为膨松柔软的规格。 厚度感及柔软度的平 衡极其优异。在此, 柔软度的测定按照 JAPANTAPPI No.34 将间隙设为 20mm 而进行测定。另一方面, 本发明的膨松部 2 为由发泡油墨形成的凸部, 但其形状与压花形成的 凸部相比时, 为从纸面急剧上升的凸部, 成为在赋予压花时不能实现的、 具有设计性的膨松 部。 另外, 本发明的膨松部通过设定为与薄纸的底色不同的颜色, 除其凹凸形成的设计性以 外, 还增添了颜色形成的设计性, 成为具有至今未有的极其优异的设计性的膨松部。
另一方面, 在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中, 在对薄纸 1 的两面实施发泡油墨的印刷 的情况下, 如图 4 所示, 其中一个面利用防滑式的发泡油墨进行印刷, 能够制成具有防滑性 的膨松部 3。在这种情况下, 例如, 适合作为铺垫物而使用, 因此, 例如将薄纸 1 的设计设定 为适合在厨房周边使用的厨房用纸的设计, 可提高作为餐垫、 杯垫等的利用性。
关于膨松部 3, 除具有防滑性以外, 在例如配置图案、 面积率等方面与上述通常的 膨松部 2 没有差别。
( 薄纸 )
成为本发明的基材的薄纸 1 具有皱纹, 克重设定为 10 ~ 60g/m2, 厚度设定为 80 ~ 350μm 的范围。 在该范围内, 可以按照分别适合厨房用纸、 薄纸、 卫生纸、 擦拭用纸、 纸巾、 其 他家庭用薄纸制品的方式进行设计。
例如, 如果是厨房用纸、 擦拭用纸, 则克重为 20 ~ 50g/m2, 厚度为 108 ~ 270μm ; 如 2 果是纸巾, 则克重为 20 ~ 40g/m , 厚度为 120 ~ 216μm ; 如果是薄纸, 则克重为 10 ~ 15g/ m2, 厚度为 100 ~ 250μm ; 如果是卫生纸, 则克重为 15 ~ 40g/m2, 厚度为 100 ~ 250μm。
另外, 薄纸 1 的层数不作限定, 可以设定为适当的层数。 但是, 优选为 1 ~ 3 层。 另 外, 在采用层结构的情况下, 上述克重、 厚度为制成层结构的状态下的克重、 厚度。
另外, 本发明及说明书中的克重是指基于 JIS P 8113 而测定的值。
另外, 作为薄纸 1 的厚度 L1 的测定方法, 在 JIS P 8111 的条件下, 使用表盘测厚 规 ( 厚度测定器 ) “PEACOCK G 型” ( 尾崎制作所制 ) 进行测定。具体而言, 确认活塞和测定 台之间没有垃圾、 尘土等后, 将活塞降至测定台上, 使上述表盘测厚规的刻度移动并与零点 重合, 接着, 将活塞提升并将试样放置在试验台上, 将活塞慢慢地降下, 并读取这时的测距。 这时, 仅载置活塞。另外, 厚度取进行十次测定而得到的平均值。当然, 对与膨松部 2、 3无 关的部分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 薄纸 1 也可以是干式皱纹纸、 湿式皱纹纸中任一种皱纹纸。在干式皱纹 纸的情况下, 折皱高, 缓冲性优异、 柔软、 有伸展量是该干式皱纹纸的优点, 在湿式皱纹纸的 情况下, 折皱低, 与相同重量的一般的纸等相比, 纸厚, 具有缓冲性优异、 柔软这样的优点。
另外, 在厨房用纸中, 优异的是湿式皱纹纸, 作为上述的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的使用形态, 如果对厨房用纸、 餐垫等适合在厨房周边的使用的情况等进行综合考察, 则本 发明的薄纸 1 优选为湿式皱纹纸。
在此, 本发明所述的薄纸 1 的原料纸浆可以使用已知的纸浆。尤其是原料纸浆优 选配合有 NBKP 和 LBKP 的纸浆。也可以适当配合有旧纸纸浆, 但在风格等方面而言, 只由 NBKP 和 LBKP 构成为宜, 作为此时的配合, NBKP ∶ LBKP = 10 ∶ 90 ~ 50 ∶ 50 为宜, 尤其优 选 NBKP ∶ LBKP = 40 ∶ 60。
另外, 薄纸 1 也可以实施压花加工, 但当实施压花加工时, 发泡油墨易脱落, 另外, 发泡油墨的印刷也难, 制造也烦杂, 因此薄纸 1 优选不实施压花加工。
< 发泡油墨 >用于形成膨松部 2、 3 的发泡油墨可以利用已知的发泡油墨, 但作为优选例, 为在 胶粘剂中含有发泡性固化物质的发泡油墨。 作为胶粘剂, 可以使用已知的粘合基材, 作为具 体例, 可举出丙烯酸系树脂、 醋酸乙烯酯系树脂、 醋酸乙烯酯 - 乙烯共聚树脂、 聚氨酯系树 脂、 氯乙烯系树脂等。
发泡性固化物质具体而言, 可例示出使具有因热而膨胀的特性的芯物质内包于热 塑性高分子材料的覆膜或者壳的微胶囊。微胶囊的粒径等可根据微胶囊的发泡性、 使用的 印刷机等适当选择, 没有特别限定, 大致为 10 ~ 50μm 的粒径。
这种发泡性固化物质通过在达到适当温度时芯物质膨胀并且覆膜或壳扩张, 来维 持膨胀状态。另外, 本发明的固化是包括弹性、 刚性、 刚弹性的状态的意思。
另外, 作为形成微胶囊的覆膜或壳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具体例, 可以举出选自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等丙烯酸系树脂、 偏氯乙烯、 聚酰胺、 聚丁二烯、 聚氨酯系树脂、 苯 乙烯系树脂等中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或者将它们混合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另外, 作为具 有因热而膨胀固化的特性的芯物质的具体例, 可举出丁烷、 异丁烷等烃系化合物、 其他的有 机溶剂、 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铵、 叠氮化合物、 酰肼化合物等产生二氧化碳、 氮气等分解 气体的有机物质、 无机物质。 另外, 发泡性固化物质的配合可考虑发泡性固化物质的发泡性、 胶粘剂的粘合性 进行适当调节。相对于粘合剂基材 20 ~ 60 重量份大致为 3 ~ 20 重量份。
另外, 发泡油墨中可以含有膨松部形成时所必要的增粘剂、 消泡剂、 溶剂等制造上 必要的药剂。
如果例示更具体的发泡性固化物质, 则能够例示 Expancel 公司制的 Expancel 系 列等。
另外, 为了形成具有防滑性的膨松部 3, 可以选择含有至少在发泡后微胶囊的壳、 覆膜呈现粘性的发泡性固化物质的发泡油墨来实现, 或通过除含有胶粘剂、 发泡性固化物 质以外还含有二烯系橡胶 ( 例如, 丁苯橡胶、 聚异戊二烯橡胶、 氯丁橡胶等 )、 烯烃系橡胶 ( 乙烯丙烯橡胶、 丁基橡胶 )、 丙烯酸系橡胶、 硅酮橡胶等防滑成分的发泡油墨来实现。
另一方面, 为了形成与薄纸 1 的底色不同的膨松部, 可以配合已知的染料、 颜料。
< 制造方法例 >
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 : 在利用凹版印刷、 柔版印刷、 丝网印刷等对薄纸 1 的已知的印刷方法将发泡油墨对抄制的薄纸 1 实施适当的图案印刷之 后, 利用干燥器对印刷有该发泡油墨的薄纸 1 进行加热, 使发泡油墨因热而发泡。
干燥器的温度可以根据使用的发泡油墨的发泡温度适当设定, 但从薄纸的抄制出 发, 在联机进行的情况下, 在制造上优选设定为 90 ~ 130℃。
联机进行的情况是用印刷机将发泡油墨印刷之后, 连续地用干燥器等使其干燥时 的温度。
< 卷形态 >
另一方面, 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适合呈带状并在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跨 宽度方向的剪切用孔状接线, 进而将其制成卷状的厨房纸卷或一次性餐垫卷等。 下面, 参照 图 5 特别对该形态进行说明 ( 另外, 在图 5 中, 省略了膨松部 )。但是, 本发明的家庭用薄纸 X1 并限定于所述的卷形态。
该卷形态是带状的上述说明的家庭用薄纸 ( 以下, 将该家庭用薄纸简单地称为片 12) 卷绕于由实质上与该家庭用薄纸同等宽度的纸管等构成的管芯 5 而成卷形态。上述管 芯 5 可以利用这种厨房用纸等中使用的已知的管芯。 如果示出通常例, 则其外径 ( 卷直径 ) L4 为 30 ~ 50mm, 宽度 H 为 100 ~ 250mm 左右。
在本方式中, 片 12 的卷长度为 8 ~ 15m 左右为宜, 在使用上述管芯 5 的情况下, 家 庭用薄纸 X1 的外径为 70 ~ 130mm。在该范围内时, 方便使用。
另一方面, 如图 5 所示, 本方式的片 12 优选每隔片长边方向的规定间隔 L5 设置跨 片宽度方向的孔状接线 6。通过该孔状接线 6、 6 的间隔, 易切断片 12。规定间隔 L5 在 48 ~ 350mm 左右为宜。 当不足 48mm 时, 在实际使用时过小, 当超过 350mm 时, 比餐具等大, 因此使 用方便性变差。
上述孔状接线 6 可以利用已知的穿孔辊 ( 机械刀辊 ) 设备形成。 即, 在卷绕于管芯 5 的前段中, 在比片 12 的宽度宽的辊上, 沿宽度方向配设多个刀而形成刀列, 使以与规定间 隔 L5 相同的间距沿辊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该刀列的穿孔辊旋转, 且使其与行进中的片 12 抵接, 由此能够每隔长边方向的规定间隔 L5 形成沿片 12 的宽度方向的孔状接线 6。
另外, 孔状接线的形成也可以在发泡油墨印刷前的薄纸、 发泡油墨印刷后未发泡 的状态时、 发泡油墨印刷后进行发泡而形成膨松部后的任一情况下进行。由于在膨松部 2、 3 上也需要形成有孔状接线, 因此优选在形成膨松部之后进行孔状接线的形成。 另外, 本方式的家庭用薄纸 X1 优选如图示例的孔状接线 6 为双线以上。为了形成 多重的孔状接线, 只要通过具备多重适宜的刀列的穿孔辊的穿孔辊设备形成即可。 另外, 该 情况下的孔状接线 6 不必沿片宽度方向整体地形成双重, 例如, 也可以仅片 12 的宽度方向 侧部形成双重。
进而, 将孔状接线 12 设为双重的情况下, 参考特开 2003-276936 号公报等, 例如, 将切割部分制成锯齿状, 或者将孔状接线对如下直线形成的角度设为直角或锐角, 该直线 为连结一方孔状接线的切割部分的端部、 和与该切割部分的端部最接近的另一方孔状接线 的切割部分的端部的直线, 也能够实现切断的容易化等。
在此, 本方式的家庭用薄纸 X1 优选孔状接线 6 的片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为 100 ~ 500cN。尤其是, 如果是卫生纸卷, 则 100 ~ 200cN 合适 ; 如果是厨房用纸、 餐垫, 则 300 ~ 400cN 合适。孔状接线 6 的片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为 100cN 以上时, 能够可靠地防止片卷 出时的孔状接线 6 上的非本意的分断。另一方面, 孔状接线 6 的片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为 500cN 以下时, 能够以欲切断的所期望的孔状接线 6, 可靠且容易地切断片 12。
在此, “拉伸强度” 是指以 JIS P 8113 规定的拉伸特性试验方法为基准测定的干燥 时拉伸强度。不是片 12 自身、 即不是没有孔状接线 6 的片 12 的拉伸强度, 而是以具有孔状 接线 6 的片 12 为对象, 跨孔状接线 6 测定的拉伸强度。
该孔状接线 6 的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的调节可通过调节孔状接线 6 的连接部即连 结线长度、 和同分断部即切断长度, 或者通过调节该连结线长度和切断长度的比即连结切 断比来进行。更具体而言, 可以通过交换为具备所期望的连结切断长度及连结切断比的刀 列的穿孔辊, 来进行调节。另外, 该拉伸强度的调节也可以通过调节穿孔辊向片 12 的按压 线压 ( 每片单位宽度的向片 12 的按压力 (kgf/cm)) 的调节、 或卷绕机速度 ( 片 12 的卷绕 速度 ) 的调节来进行调节。
另一方面, 本方式的家庭用薄纸 X1 优选孔状接线 6 的片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相对 于片 12 自身的片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的比例为 1.0 ~ 50% ( 优选为 2.0 ~ 10% )。拉伸 强度的比例为 50%以下时, 没有孔状接线 6 的片部分的拉伸强度相对增高, 因此, 切断片 12 时, 能够抑制在孔状接线 6 以外的片部分导致片 12 分断, 而以孔状接线 6 可靠地切断。另 一方面, 拉伸强度的比例为 1.0%以上时, 孔状接线 6 的拉伸强度相对地增高, 因此, 通过缩 短孔状接线 6 的间隔, 即使增加了孔状接线 6, 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片卷出时在孔状接线 6 上 的非本意的分断。
在此, 片 12 自身的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也是以上述 JIS P 8113 规定的拉伸特性 试验方法为基准测定的拉伸强度。当然, 是没有孔状接线 6 的片部分的干燥时的拉伸强度。
另外, 为了将孔状接线 6 的片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设定为 100 ~ 500cN, 且将拉伸 强度的比例设定为 1.0 ~ 50%, 只要将孔状接线 6 的连结线长度设定为 0.9 ~ 2.5mm, 将切 断长度设定为 0.9 ~ 37.5mm, 并且将连结切断比例 ( 连结∶切断 ) 设定为 1 ∶ 15 ~ 1 ∶ 1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