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2646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54181.4

申请日:

2010.11.19

公开号:

CN102032769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6B 2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柳丹变更后权利人: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登记生效日:20111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6B 21/00申请日:20101119|||公开

IPC分类号:

F26B21/00; F26B23/10; F26B25/00; F27D17/00

主分类号:

F26B21/00

申请人:

柳丹

发明人:

柳丹; 谭映山

地址: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它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干燥通道的辊下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分风器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供热主管连通,供热主管与窑炉引风管、抽热风机连通,干燥通道的辊上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排湿口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排湿主管连通,排湿主管与排湿风机连通。采用了上述方案后,热风通过供热主管、经分风阀,由分风器对设备内的砖坯进行干燥,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供热主管位于干燥器的顶部中央,使干燥器左右两面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从而保证干燥器断面温度一致。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经排湿管由窑顶的排湿主管排出设备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它包括干燥器 (1),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干燥 器 (1) 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 干燥通道的辊下左、 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 (2), 分风器 (2) 通过分风阀 (3) 与连通管 (4) 一端相连接, 连通管 (4) 另一端与供热主管 (5) 连通, 供热主管 (5) 与窑炉引风管 (12)、 抽热风机 (13) 连通, 干燥通道的辊上左、 右对 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 (6), 排湿口 (6) 通过调节阀 (7) 与排湿管 (8) 一端相连接, 排 湿管 (8) 另一端与排湿主管 (9) 连通, 排湿主管 (9) 与排湿风机 (10) 连通, 排湿风机 (10) 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 (1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干 燥器 (1) 内的辊道干燥通道为两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其特征在于 : 供热主 管 (5) 位于干燥器 (1) 的顶部中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排湿管 (8) 为两条, 对称布置在干燥器 (1) 两侧, 并与排湿主管 (9) 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 风器 (2) 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 (14) 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 (15), 独立 分风通道 (15) 再通过独立导流片 (16) 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 (17), 散风通道 (17) 出口 处通过隔板 (18) 分隔为两道出风口 (19)。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排湿风 机 (10) 的出口角度为 120~135°。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抽热风 机 (13) 的出口为角度为 170~180°。

说明书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辅助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 道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
     目前国内大陶瓷抛光砖 600mmx600mm、 800mmx800mm 的生产过程中, 有道工序是对 陶瓷抛光砖坯体进行干燥, 常见的干燥设备包括 1 ~ 2 层干燥器, 干燥器热源通常采用窑 炉烟气和窑炉余热相结合, 并辅助以热风炉或者燃烧器对砖坯进行干燥, 但现有的干燥窑 设计不合理, 同时由于烟气利用不充分, 造成干燥器热量不够, 升温、 调温困难, 难以达到稳 产、 提产的目的, 且会造成干燥器腐蚀严重, 干燥器冒烟等状况, 大大影响到车间的工作环 境。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结构合理、 能耗低、 具有节能减排、 环保、 余热利用率高的辊道干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 设备, 它包括干燥器, 所述干燥器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 干燥通道的辊下左、 右对称 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 分风器通过分风阀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 连通管另一端与供热 主管连通, 供热主管与窑炉引风管、 抽热风机连通, 干燥通道的辊上左、 右对称的均匀分布 有多处排湿口, 排湿口通过调节阀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 连通管另一端与排湿主管连通, 排 湿主管与排湿风机连通, 排湿风机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
     所述干燥器内的辊道干燥通道为两层。
     所述的供热主管位于干燥器的顶部中央。
     所述的连通管为两条, 对称布置在干燥器两侧, 并与排湿主管相连接。
     所述分风器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 独 立分风通道再通过独立导流片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 散风通道出口处通过隔板分隔为 两道出风口。
     所述排湿风机的出口角度为 120~135°。
     所述抽热风机的出口为角度为 170~180°。
     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 热风通过供热主管进入连通管, 再经过分风阀, 由分 风器对设备内的砖坯进行干燥, 使砖坯与热风进行热交换, 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 供热主 管设计在干燥器的顶部中央, 使干燥器左右两面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 从而保证干 燥器断面温度一致。 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 再经过排湿管, 由安装于窑顶的 排湿主管排出设备外。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分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图 2 的俯视图。 图 4 为本发明排湿风机的角度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抽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排湿系系统示意图。 图 7 为图 6 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 : 参见附图 1 至附图 7, 本实施例所述的辊道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器 1, 干燥器 1 内设有两或三层辊道干燥 通道, 干燥通道的辊下左、 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 2, 参见附图 2 和附图 3, 所述分 风器 2 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 14 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 15, 独立分风通 道 15 再通过独立导流片 16 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 17, 散风通道 17 出口处通过隔板 18 分隔为两道出风口 19。分风器 2 通过分风阀 3 与连通管 4 一端相连接, 连通管 4 另一端与 供热主管 5 连通, 参见附图 1, 供热主管 5 位于干燥器 1 的顶部中央, 使干燥器 1 左、 右两面 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 从而保证干燥器断面温度一致。 供热主管 5 与窑炉引风管 12、 抽热风机 13 连通, 参见附图 5, 抽热风机 13 的出口为角度为 180°, 使抽热风机 13 出口顺着 干燥器 1 的热风点方向, 减小抽热风机 13 的出风阻力, 减少窑炉引风管 12 的长度和表面散 热, 使余热能完全无阻力的打入干燥器内, 充分利用窑炉的余热热量。干燥通道的辊上左、 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 6, 排湿口 6 通过调节阀 7 与排湿管 8 一端相连接, 排湿管 8 另一端与排湿主管 9 连通, 排湿主管 9 与排湿风机 10 连通, 排湿主管 9 左、 右两侧均对称 布置有排湿管 8, 保证干燥器 1 左、 右两面的抽力和流量一致。参见附图 4, 排湿风机 10 的 出口为角度为 135°, 使排湿风机 10 出口正对着干燥器 1 的热风点, 减小排湿风机 10 的出 风阻力, 减少排湿管 8 的长度和表面散热, 使烟气能完全无阻力的打入干燥器 1 内, 充分利 用窑炉的烟气热量。排湿风机 10 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 11。工作时, 热风通过供热主管 5 进 入连通管, 再经过分风阀 3, 由分风器 2 对设备内的砖坯进行干燥, 使砖坯与热风进行热交 换, 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 6, 再经过排湿管 8, 由安 装于窑顶的排湿主管 9 排出设备外。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 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 原理所作的变化,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3276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7CN102032769ACN102032769A21申请号201010554181422申请日20101119F26B21/00200601F26B23/10200601F26B25/00200601F27D17/0020060171申请人柳丹地址528226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72发明人柳丹谭映山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它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干燥通道的辊下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

2、风器,分风器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供热主管连通,供热主管与窑炉引风管、抽热风机连通,干燥通道的辊上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排湿口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排湿主管连通,排湿主管与排湿风机连通。采用了上述方案后,热风通过供热主管、经分风阀,由分风器对设备内的砖坯进行干燥,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供热主管位于干燥器的顶部中央,使干燥器左右两面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从而保证干燥器断面温度一致。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经排湿管由窑顶的排湿主管排出设备外。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5页CN102032772A。

3、1/1页21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它包括干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1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干燥通道的辊下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2,分风器2通过分风阀3与连通管4一端相连接,连通管4另一端与供热主管5连通,供热主管5与窑炉引风管12、抽热风机13连通,干燥通道的辊上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6,排湿口6通过调节阀7与排湿管8一端相连接,排湿管8另一端与排湿主管9连通,排湿主管9与排湿风机10连通,排湿风机10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1内的辊道干燥通道为两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4、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供热主管5位于干燥器1的顶部中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湿管8为两条,对称布置在干燥器1两侧,并与排湿主管9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器2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14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15,独立分风通道15再通过独立导流片16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17,散风通道17出口处通过隔板18分隔为两道出风口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湿风机10的出口角度为12013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抛。

5、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抽热风机13的出口为角度为170180。权利要求书CN102032769ACN102032772A1/2页3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辅助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大陶瓷抛光砖600MMX600MM、800MMX800MM的生产过程中,有道工序是对陶瓷抛光砖坯体进行干燥,常见的干燥设备包括12层干燥器,干燥器热源通常采用窑炉烟气和窑炉余热相结合,并辅助以热风炉或者燃烧器对砖坯进行干燥,但现有的干燥窑设计不合理,同时由于烟气利用不充分,造成干燥器热量不够,升温、调温困难。

6、,难以达到稳产、提产的目的,且会造成干燥器腐蚀严重,干燥器冒烟等状况,大大影响到车间的工作环境。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结构合理、能耗低、具有节能减排、环保、余热利用率高的辊道干燥设备。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它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干燥通道的辊下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分风器通过分风阀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供热主管连通,供热主管与窑炉引风管、抽热风机连通,干燥通道的辊上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排湿口通过调节阀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

7、,连通管另一端与排湿主管连通,排湿主管与排湿风机连通,排湿风机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0005所述干燥器内的辊道干燥通道为两层。0006所述的供热主管位于干燥器的顶部中央。0007所述的连通管为两条,对称布置在干燥器两侧,并与排湿主管相连接。0008所述分风器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独立分风通道再通过独立导流片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散风通道出口处通过隔板分隔为两道出风口。0009所述排湿风机的出口角度为120135。0010所述抽热风机的出口为角度为170180。0011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热风通过供热主管进入连通管,再经过分风阀,由分风器对设备内的砖坯进。

8、行干燥,使砖坯与热风进行热交换,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供热主管设计在干燥器的顶部中央,使干燥器左右两面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从而保证干燥器断面温度一致。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再经过排湿管,由安装于窑顶的排湿主管排出设备外。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032769ACN102032772A2/2页4001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发明分风器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图2的俯视图。0015图4为本发明排湿风机的角度示意图。0016图5为本发明抽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6为本发明排湿系系统示意图。0018图7为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所有附。

9、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7,本实施例所述的辊道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器1,干燥器1内设有两或三层辊道干燥通道,干燥通道的辊下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2,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述分风器2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14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15,独立分风通道15再通过独立导流片16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17,散风通道17出口处通过隔板18分隔为两道出风口19。分风器2通过分风阀3与连通管4一端相连接,连通管4另一端与供热主管5连通,参见附图1,供热主管5位于干燥器1的顶部中央,使干燥器1左、右两面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从而保证干燥器断面温度一致。供。

10、热主管5与窑炉引风管12、抽热风机13连通,参见附图5,抽热风机13的出口为角度为180,使抽热风机13出口顺着干燥器1的热风点方向,减小抽热风机13的出风阻力,减少窑炉引风管12的长度和表面散热,使余热能完全无阻力的打入干燥器内,充分利用窑炉的余热热量。干燥通道的辊上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6,排湿口6通过调节阀7与排湿管8一端相连接,排湿管8另一端与排湿主管9连通,排湿主管9与排湿风机10连通,排湿主管9左、右两侧均对称布置有排湿管8,保证干燥器1左、右两面的抽力和流量一致。参见附图4,排湿风机10的出口为角度为135,使排湿风机10出口正对着干燥器1的热风点,减小排湿风机10的出。

11、风阻力,减少排湿管8的长度和表面散热,使烟气能完全无阻力的打入干燥器1内,充分利用窑炉的烟气热量。排湿风机10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11。工作时,热风通过供热主管5进入连通管,再经过分风阀3,由分风器2对设备内的砖坯进行干燥,使砖坯与热风进行热交换,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6,再经过排湿管8,由安装于窑顶的排湿主管9排出设备外。0020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032769ACN102032772A1/5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32769ACN102032772A2/5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32769ACN102032772A3/5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32769ACN102032772A4/5页8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32769ACN102032772A5/5页9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3276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干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