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衣服饰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内衣服饰面料及其加工工艺。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越来越多的功能性原料逐步应用于内衣面料的生 产;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内衣面料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 求耐用、 良好的亲肤性和舒适的弹性, 而且要求内衣面料在具备轻薄塑身的前提下具有较 好的保暖性能。
目前, 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是一种能吸湿发热的新型纤维, 其发热的原理是 : 纤 维捕捉空气中含有较高动能的水分子, 将其吸附固定到纤维表面, 可使其动能转变为热能, 从而达到发热的作用。 在内衣面料中使用这种, 通过面料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汽, 从而使内 衣面料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 ; 同时内衣面料温度升高后, 又加快了水蒸汽的散发, 人们 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适。
常规内衣面料的保暖效果是通过增加其厚度和减少其透气性, 来减少人体热量的 散失, 达到保暖效果, 这种热能是被动产生的。 从而人体散发的水蒸汽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 体外, 内衣越厚, 越感觉较闷湿, 影响了人们的穿着舒适度。
常规生产内衣所用纱线的纺纱方法是环锭纺, 它的缺点是纱线的毛羽较多, 单纱 强力相对较差, 条干不匀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为了解决常规的内衣透气性差、 穿着焖湿、 舒适感较 差等问题, 提供了一种内衣服饰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内衣服饰面料, 由如下重量百 分比的原料组成 : 发热纤维 4-18%、 抗起球腈纶纤维 30-52%、 兰精莫代尔纤维 35-40%、 锦 纶纤维 4-6%、 莱卡弹性纤维 3-5%。
发热纤维的纤度为 1.5-2.5dtex, 长度为 30-45mm。
抗起球晴纶纤维的纤度为 0.9-1.2dtex, 长度为 30-45mm。
兰精莫代尔纤维的纤度为 1.0-1.6dtex, 长度为 30-45mm。
锦纶纤维的细度为 40D-70D。
莱卡弹性纤维的细度为 20D-40D。
一种内衣服饰面料的加工工艺, 具有如下加工步骤 : a. 将发热纤维、 抗起球腈纶 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纺纱成赛络纺纱线, 纱支为 32-50 英支, 纺纱的捻系数为 335-370 ; b. 织造 : 将赛络纺纱线和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采用纬编圆纬针织机织成内衣面料 ; c. 染色前处理 : 将织好的毛坯面料, 在含有前处理剂的水浴中进行染色前处理 ; d. 染抗起 球晴纶纤维 : 将前处理后的面料, 在含有阳离子染料和上色助剂的水浴中, 对面料中的抗起 球晴纶纤维进行染色 ; e. 清洗 : 用助剂对面料在 90℃清洗 5 分钟 ; f. 染面料中的莫代尔纤
维和锦纶纤维 : 将清洗后的面料, 在含有活性染料和上色助剂的水浴中, 对面料中的莫代尔 纤维和锦纶纤维进行上染 ; g. 中和 : 对染面料中的莫代尔纤维和锦纶纤维染色后, 用冰醋 酸对面料进行中和, 温度 60℃, 时间 10 分钟, 冰醋酸的重量浓度为 1.0g/L ; h. 皂洗 : 将中 和后的面料, 经皂洗助剂清洗, 温度 60℃, 时间 10 分钟 ; i. 固色 : 将皂洗后的面料, 经固色 助剂进行固色, 温度 40℃, 时间为 80 分钟 ; j. 柔软 : 将固色后的面料, 经非离子性助剂进行 柔软处理 ; k. 烘干 : 将柔软处理后的面料, 经立式烘干进行烘干处理, 蒸汽压力 2kg, 时间 30 分钟 ; l. 开幅磨毛 : 将烘干后的面料, 经常规开幅机剖幅并用磨毛机进行磨毛处理 ; m. 定 型: 将开幅磨毛后的面料, 经拉幅定型机进行定型处理。
皂洗助剂为多羧基化合物, 其质量浓度为 0.5g/L。
非离子性助剂包括高级脂肪酸化合物和氨基改性亲水硅油, 高级脂肪酸化合物的 质量浓度为 5g/L, 氨基改性亲水硅油的质量浓度为 3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内衣服饰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同时具 有较好的亲肤性、 低起球性和舒适的弹性, 穿着舒服, 透气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内衣服饰面料, 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 发热纤维 4-18 %、 抗起 球腈纶纤维 30-52%、 兰精莫代尔纤维 35-40%、 锦纶纤维 4-6%、 莱卡弹性纤维 3-5%。
实施例
发热纤维是一种能主动吸热然后将水分子的动能转变为热能的纤维, 发热纤维纤 度为 2.0tdex, 长度为 37mm, 采用日本东洋公司的依克丝, 重量百分比为 4.0% ; 抗起球晴纶 纤维比常规的晴纶纤维抗起球性能更好, 纤度为 1.0tdex, 长度为 37mm, 采用日本东洋公司 的纤维, 重量百分比为 50.2% ; 兰精莫代尔纤维, 采用奥地利兰精公司的常规莫代尔纤维, 纤度为 1.5tdex, 长度为 38mm, 重量百分比为 39.4%; 锦纶纤维重量百分比为 5.4%; 莱卡弹 性纤维采用原美国杜邦公司的莱卡弹性纤维, 重量百分比为 1.0%。
该内衣服饰面料的加工工艺, 具有如下加工步骤 :
a. 将发热纤维、 抗起球腈纶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纺纱成赛络纺纱线, 纱支为 32-50 英支, 纺纱的捻系数为 335-370 ;
b. 织造 : 将赛络纺纱线和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采用纬编圆纬针织机织成 内衣面料 ;
c. 染色前处理 : 将织好的毛坯面料, 在含有前处理剂的水浴中进行染色前处理, 工艺条件 : PH 值 9.5, 浴比 1 ∶ 13, 温度 75℃, 时间 40 分钟, 前处理剂的组分和质量浓度为 1.5g/L 去油剂和 0.5g/L 高效渗透剂, 去油剂的化学名称为特殊磺酸盐衍生物, 高效渗透剂 的化学名称为烷基磺酸盐 ;
d. 染抗起球晴纶纤维 : 将前处理后的面料, 在含有阳离子染料和上色助剂的水浴 中, 对面料中的抗起球晴纶纤维进行染色, 艺条件 : PH 值 4.5, 浴比 1 ∶ 15, 温度 98℃, 时间 50 分钟 ;
e. 清洗 : 用助剂对面料在 90℃清洗 5 分钟, 助剂是特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质量 浓度为 1.0g/L ;
f. 染面料中的莫代尔纤维和锦纶纤维 : 将清洗后的面料, 在含有活性染料和上色
助剂的水浴中, 对面料中的莫代尔纤维和锦纶纤维进行上染, 工艺条件 : PH 值 10-10.5, 浴 比 1 ∶ 15, 温度 60℃, 时间 80 分钟, 活性染料的组分和质量浓度为 : 0.067%的活性红 CF-3B 和 0.78%的活性藏青 CF-3B, 上色助剂的组分和质量浓度为 : 1.5g/L 的匀染剂、 30g/L 的元 明粉和 10g/L 的碱 ;
g. 中和 : 对染面料中的莫代尔纤维和锦纶纤维染色后, 用冰醋酸对面料进行中 和, 温度 60℃, 时间 10 分钟, 冰醋酸的重量浓度为 1.0g/L ;
h. 皂洗 : 将中和后的面料, 经皂洗助剂清洗, 温度 60℃, 时间 10 分钟, 皂洗助剂为 多羧基化合物, 其质量浓度为 0.5g/L ;
i. 固色 : 将皂洗后的面料, 经固色助剂进行固色, 温度 40℃, 时间为 80 分钟, 固色 剂为季氨盐类化合物, 质量浓度 1.0g/L ;
j. 柔软 : 将固色后的面料, 经非离子性助剂进行柔软处理, 非离子性助剂包括高 级脂肪酸化合物和氨基改性亲水硅油, 高级脂肪酸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 5g/L, 氨基改性亲 水硅油的质量浓度为 3g/L ;
k. 烘干 : 将柔软处理后的面料, 经立式烘干进行烘干处理, 蒸汽压力 2kg, 时间 30 分钟 ;
l. 开幅磨毛 : 将烘干后的面料, 经常规开幅机剖幅并用磨毛机进行磨毛处理 ; m. 定型 : 将开幅磨毛后的面料, 经拉幅定型机进行定型处理。
在上述工艺步骤中, 所用的编纬圆纬针织机为单面机或罗纹机, 针织出的内衣面 料的结构为单面针织面料或罗纹指针面料。
采用编纬圆纬针织罗纹机, 其工艺参数如下 :
面料结构 : 弹力罗纹布 ;
织机规格 : 型号 TC-GRS, 筒径 30” , 机号 18G, 路数 60F, 总针数 1680N ;
针织排列 : 针盘针筒均用一种针织 AA 或 BB, AB 针织呈罗纹对应关系 ;
三角排列 ;
纱线排列 : 第 1、 3、 5.....59 路用 32SEKS 5/A55/M40( 赛络纺 ), 第 2、 4、 6......60 S 路用 32 EKS 5/A55/M40( 赛络纺 ) 或 40/20D 锦纶包覆莱卡弹性纤维, 仅针盘织针吃锦纶包 覆莱卡弹性纤维 ;
线圈长度 : 32SEKS5/A55/M40( 赛络纺 ), 第 1、 3、 5.....59 路用 58-58.5cm/100 针, 第 2、 4、 6......60 路 59-59.5cm/100 针, 40/20D 锦纶包覆莱卡弹性纤维 : 27-27.5cm/100 针;
纱线张力 : 32SEKS5/A55/M40( 赛 络 纺 )3-5cN, 40/20D 锦 纶 包 覆 莱 卡 弹 性 纤 维 5-7cN ;
毛坯克重 : 180g/m2, 毛坯门幅 : 85cm( 圆筒 ) ;
质量控制要点 : 针筒、 针盘的水平度和同心度误差均不大于 0.05mm, 上针比下针 后吃 2-2.5 针, 每路的钢梭子位置需调整一致, 特别是加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的一 路需要注意调整钢梭子的前后、 左右和上下位置, 避免锦纶纤维包覆莱卡弹性纤维喂入针 筒针织 ; 卷布棍间的压力和卷布张力不能太大, 同时布边的滑块需要移开, 坯布在机台上采 用折叠摆布方式不要打卷, 用以避免产生压痕 ; 在编制过程中做好清洁卫生, 避免飞花织入 形成疵点, 严格控制好赛络纺纱线的线圈长度为 58-59.5cm/100 针。在柔软处理步骤中, 坚决避免使用阳离子助剂, 避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本发明采 用非离子性助剂进行柔软处理, 赋予面料超柔的手感。
本发明采用发热纤维、 抗起球晴纶纤维和兰精莫代尔纤维三种纤维混纺, 目的有 以下三个方面 :
首先, 发热纤维的细度是 2.0D, 较一般纤维粗, 本身强力较低, 于是选用细度为 1.0D 的抗起球晴纶纤维搭配, 这样既保证了纺细支纱线的条干和强力, 又解决了面料的抗 起球问题, 同时生产的面料还具有羊毛的手感。
其次, 与兰精莫代尔纤维混纺, 大大地改善了面料的柔软手感及亲肤性。
再次, 多种纤维混纺技术本身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选用赛络纺纺纱的目的是增强纱线的强力, 极大地减少纱线的毛羽, 条干更均匀。
由于既要改善的强力, 又要提高面料的抗起球性能, 还要体现莫代尔的手感和舒 适特性, 在纺纱过程中严格控制纺纱的捻系数, 一般控制在 335-370, 捻系数太小, 影响纱线 的强力且易起球 ; 捻系数太大, 在织造过程中易出现破洞且布面的扭斜增大。
选用锦纶包覆莱卡弹性纤维, 其目的是改善面料的手感, 而不是单独用莱卡弹性 纤维裸丝。 选用皂洗工艺, 其目的是避免高温皂洗莫代尔时阳离子染料脱落造成阴阳离子染 料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 有效遏制沾染阳离子脱落造成的沉淀花色现象。
选用上述非离子性助剂做柔软剂, 其目的是避免影响负离子的吸收及其作用的发 挥, 同时赋予面料超柔的手感。
选用立式烘干工艺, 其目的是让面料一直处于松弛状态, 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蓬松 感及柔软度。
通过选用上述原料和加工工艺生产出的内衣服饰面料不仅具有较好的亲肤性、 低 起球性和舒适的弹性, 同时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避免了人体的水蒸气难以散发, 而感觉闷 湿的问题。面料选用五种不同纤维混纺, 符合高科技面料的发展趋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