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再充填的容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2610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4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14585.7

申请日:

2009.04.24

公开号:

CN102015466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3/26申请日:20090424|||公开

IPC分类号:

B65D3/26; B65D51/20

主分类号:

B65D3/26

申请人: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后藤雅士; 寺山卓; 佐佐木规行; 齐藤刚史; 竹内大司; 内藤豊晃

地址:

瑞士沃韦

优先权:

2008.04.24 JP 114572/200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吴鹏;高美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再充填的容器,该容器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动作转移内容物并成功地保证容器的自立性能以允许安全的转移。杯状容器的体部(2)的开口部分(2A)内部设有朝向开口部分(2A)逐渐变细的料斗(3)。肋部(12)一体地设置在料斗(3)的外侧和环状物(3A)的内侧之间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从肋部(12)的上表面至料斗(3)的开口(3C)的高度H近似等于料斗(3)的开口(3C)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通过按压可撕裂的盖(4)被固定在开口部分(2A)上,所以通过倒置容器体部(2)并相对于容器(13)的口部(13A)按压盖(4)以撕裂盖(4),能够借助于料斗(3)通过可再充填的容器(13)的口部(13A)直接补充速溶咖啡P并且使速溶咖啡P聚集在中央部分。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再充填的容器 (1),包括 : - 具有开口部分 (2A) 的容器体部 (2) ; - 一体地置于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 (2A) 上的料斗组件 (3、3A、3B、3C、 12),所述料斗组件包括朝向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 (2A) 逐渐变细的料斗 (3),所 述料斗组件设置有从所述料斗组件的外周壁 (3A) 延伸至所述料斗 (3) 的内锥形壁且沿周 向间隔布置的肋部 (12),从所述肋部 (12) 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 (3C) 的上边缘的高度近 似等于所述料斗开口 (3C) 的直径 的四分之一或更多 ; - 用于封闭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 (2A) 的可撕裂的密封盖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 (3) 在其锥形开口的 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件 (3D),所述管状件以与所述锥形开口的所述端部的内径 相 同的内径沿轴向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的所述外 周壁 (3A) 为环状物 (3A),所述环状物的外形尺寸基本与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 (2A) 的内径相同,因此能够通过将所述环状物固定到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 (2A) 的内表面上来安装所述料斗。
4: 根据权利要求 3 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物 (3A) 固定到所述 料斗的更接近所述容器体部 (2) 的内部的边缘上。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由纸或树脂材料 例如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或聚丙烯制成。
6: 根 据 前 述 权 利 要 求 中 任 一 项 的 容 器, 其 特 征 在 于, 所 述 料 斗 组 件 的 厚 度 为 0.8mm。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包括至少 3 个且至 多 8 个肋部 (12)。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 (12) 与所述料斗 (3) 和所述外周壁 (3A) 一体地形成。

说明书


用于再充填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再充填粉末、粒状材料等且涉及一种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该纸 质容器包括主要由纸制成的杯状的容器体部、安装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的料斗和用于 紧密密封开口部分的密封盖。背景技术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中,料斗朝向开口部分逐渐变细以便 于转移内容物——如速溶咖啡,并且该料斗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尤其是高密度聚乙烯 (HDPE) 的材料制成,或者由与容器体部的纸相同的材料制成。对于常规的再充填容器, 经常使用由合成树脂膜制成的包装袋。 这种容器的例子包括杀菌食品包装袋或在其上侧 具有用于再闭合的拉链的自立式折边袋。 另一方面,作为常规结构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 分内侧具有环状物,这主要为了增强容器的强度。 具体地说,环状物的凸缘安装在通过 向外延伸容器体部的中间部分的上端部而形成的凸缘或卷曲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容器 体部的凸缘的上表面连接到环状物的凸缘的下表面上。 此外,具有阻隔性能的板状盖可 以固定到环状物凸缘的上表面上,并且可以安装帽以紧密地密封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 如下面的日本公开物中那样 :专利申请 2007-290373、经审查的专利申请 63-24464、专 利申请 08-58764、专利申请 2002-264918。
     然而,在再充填如速溶咖啡等内容物时,上述传统结构的问题在于,需要事先 打开折边袋或容器,且再充填操作非常麻烦,因为在再充填过程中内容物容易溅出。 此 外,其它问题在于,在再充填时,如速溶咖啡等的内容物暴露在空气中而减弱了内容物 的香味或风味,并且内容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具体地,通过用剪刀等剪掉袋或折边袋 的边缘来打开它们,然后在可再充填的容器上倒置袋或折边袋从而转移内容物。 因此, 需要两个动作来进行转移。 此外,问题还在于,只有通过例如把空气引入袋中使袋膨胀 才能顺利地转移内容物。 发明内容
     为了通过各种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 器,以实现方便且可靠的再充填操作、降低香味或风味减弱的风险、使得能够通过一个 动作转移内容物以及成功地保证容器的自立性能以实现安全的转移。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包括 :
     - 具有开口部分的容器体部 ;
     - 一体地置于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的料斗组件,该料斗组件包括朝向容器开口 部分逐渐变细的料斗,所述料斗组件设置有从料斗组件的外周壁延伸至料斗的内锥形壁 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肋部,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高度近似等于料斗开 口的直径 的四分之一或更多 ;
     - 封闭容器体部开口部分的可撕裂的密封盖。根据具体的实施例,料斗在其锥形开口的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件,该管状 件以与所述锥形开口的所述端部的内径 相同的内径沿轴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料斗组件的外周壁为环状物,该环状物的外形尺寸 基本与容器开口部分的内径相同,因此能够通过将该环状物固定到容器开口部分的内表 面上来安装料斗。 该环状物可固定到料斗的更接近容器体部的内部的边缘上。
     料斗组件可由纸或树脂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或聚丙烯制成。 容器 体部优选由纸制成。
     料斗组件优选包括至少 3 个且至多 8 个肋部。 通常,肋部与料斗和外周壁一体 形成。 也就是说,肋部、料斗和外周壁由单块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包括 :
     - 主要由纸制成的杯状容器体部 ;以及
     - 一体地设置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且朝向该开口部分逐渐变细的料斗,该料 斗一体地设置有从料斗的外周壁延伸至开口部分的内周壁且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肋 部,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高度近似等于料斗出口的直径 的四分之一 或更多 ; - 通过按压可撕裂的密封盖固定在开口部分上,所以通过倒置容器体部并相对于 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按压盖以撕裂盖,能够借助于料斗通过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直 接补充内容物并使内容物聚集在中央部分。
     根据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包括优选主要由纸制成的容器体 部和一体地设置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且朝向开口部分逐渐变细的料斗。 “一体地设 置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 表示整个料斗置于容器体部的内部。 容器优选为杯状或圆 形。 料斗优选也具有圆形开口。 料斗组件优选一体地设置有从料斗的外周壁延伸至料斗 开口的内周壁且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肋部。 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 高度近似等于料斗出口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料斗开口优选为圆形。 可撕裂的密封 盖固定在料斗开口上。 该盖同时封闭料斗开口和容器开口。 该盖优选可通过按压撕裂。 通过倒置容器体部并相对于可再充填容器的口部按压盖以撕裂盖,能够通过可再充填的 容器的口部直接补充内容物并使内容物聚集在料斗的中央。
     如上所述构造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可以包括用于保护内部的上覆帽。 在实践 中,去除该帽并倒置容器体部,然后将料斗安装至可在内部与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配 合的位置,该可再充填的容器例如可以是罐子。 容器体部中的粉末或松散材料——例如 速溶咖啡——向下流入料斗中,但被盖保持。 随后,向容器体部施加压力,以便朝罐子 的口部推动料斗。 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的口部挤压并撕裂盖的力,其中,罐子的口部 大体上为从罐子体部向上柱形延伸的管状部分。 因此,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的口部向 上推动盖并强迫盖进入限定在容器体部周向壁和料斗内壁之间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 的力。 其上施加了压力的盖沿着例如作为事先设置在盖上的弱化部分的径向穿孔或剪切 线被撕裂并分为多片。 同时,料斗进入罐子的口部。 因此,料斗的开口被打开,例如速 溶咖啡等的粉末从容器体部向下流入罐子且通过料斗引导至中央。
     根据本发明,所有肋部优选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 具体地,对于本发明来 说,肋部以预定间隔沿周向设置在料斗的外侧,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
     高度设定为约等于料斗开口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优选直到所述直径的一半。 那么 通过至少从容器体部的开口推动料斗开口一料斗开口直径的至少四分之一的距离可以使 盖的破片从旁边和外部从料斗出口上方后退落下。
     此外,沿周向布置的肋部抵靠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的上边缘,以成功地支承 再充填容器并保持其推动位置。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允许通过相对于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按压容 器体部使得盖被按压并撕裂,从而容易使容器体部直接与可再充填的容器连通,这与传 统的立式袋完全不同。 因此,可以容易且可靠地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来进行再充填,而 且不会将内容物暴露在空气中并减弱香味或风味。
     具体地,对于本发明来说,使得盖的破片能够从旁边和外部从料斗出口上方后 退落下的推动长度设定为料斗开口直径的至少四分之一,因此盖的破片能够适当地从旁 边和外部从料斗出口上方后退落下且可以实现内容物的顺利转移。 此外,沿周向以预定 间隔布置的肋部抵靠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的上边缘,因此成功地支承了再充填容器并 保持了推动位置,从而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动作平稳地转移内容物。
     在上述结构中,料斗优选在料斗锥形开口的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件或导向 件,该管状件以与该端部的内径相同的内径沿轴向延伸。
     尽管某些情况下料斗倾向于在其倾斜壁上抵靠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而使抵靠 位置不稳固,但是连接至料斗的管状件由于是直的管状导向件能够可靠地插入可再充填 的容器的口部。 因此,可以引导粉末进入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使粉末不散落在容器 之外并在再充填期间不使粉末暴露于空气或湿气中,并减小香味减弱的风险。 具体地, 对于易于受空气或湿气影响的粉末来说,使用该管状件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料斗组件优选在更接近容器体部的内部的料斗的边缘上一体地设置有环 状物,该环状物的外形尺寸基本与容器开口部分的内径相同,因此使得能够通过将该环 状物固定到容器开口部分的内表面上来安装料斗。
     这是因为通过将环状物利用热熔接合或粘合剂粘合到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的内 表面上可以将料斗固定到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的内侧。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的实施例的主剖视图,该视图特征 性地示出在向罐子补充内容物之前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 ;
     图 2 是示出图 1 所示的本发明的特征的主剖视图,该视图特征性地示出当盖被撕 裂时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 ;
     图 3 是示出从罐子的位置观察的图 2 所示的特征的仰视图 ;
     图 4 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的实施例的整体分解透视图,该视 图包括示出容器的放大部分的放大图 ;
     图 5 是示出图 4 中的容器在其闭合位置时其端部的剖视图 ;
     图 6 是示出图 5 所示的剖视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
     图 7 是示出盖的沿图 8 中的线 A-A 的剖视图 ;
     图 8 是图 1 中所示的盖的仰视图 ;
     图 9 是示出图 1 中具有阻隔性能的盖的工作状态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在向罐子 补充内容物之前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 ;
     图 10 是示出图 9 所示工作状态的主剖视图 ;
     图 11 是示出图 1 中具有阻隔性能的盖的工作状态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在向罐 子补充内容物期间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 ;
     图 12 是示出图 11 所示工作状态的主剖视图 ;
     图 13 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到不具有任何卷曲部分的容器体部的可选实施例的主 剖视图 ;
     图 14 是示出图 13 所示剖视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
     图 15 是示出使用具有管状导向件的料斗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 图;
     图 16 是示出对应于图 15 的实施例的、环状物上不具有凸缘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 剖视图 ;
     图 17 是示出对应于图 8 的盖的、具有 8 个弱化部分的盖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应用到用于速溶 咖啡再充填的容器 1 的实施例。
     基本上,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所有包括开口部分且使得能够高效地再充填内容物 的实施例,所述开口部分具有其上连接有料斗的部件。 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描述 的实施例。
     首先,如图 4 和 5 所示,再充填容器 1 由容器体部 2、作为漏斗的例子的料斗 3、 具有阻隔性能的板状盖 4 以及上覆帽 5 组成。
     容器体部 2 为圆柱形、具有底面且由矩形纸制成。 该纸质圆柱由包括从外部顺 序层压的纸层、铝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和低密度聚乙烯层的复合材料形成, 该复合材料对气体 ( 氧气、水蒸汽或内容物蒸发的组分 ) 具有高阻隔性能。 使用公知技 术来层压所述层。 例如,使用如层压或涂覆等公知技术。 为了制造容器体部 2,将如上 所述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矩形纸卷成圆柱,左右端部重叠,重叠部分作为连接部分以 实现合适的粘合。 任何适合的已知技术——例如利用热熔接合或粘合剂粘合——都可用 作粘合手段。 如图 4 和 5 所示,向外环状地卷曲的卷曲部分 6 一体地形成在上端部上。
     如图 4 至 6 所示,料斗 3——也就是说朝向容器体部 2 的开口部分 2A 逐渐变细 的漏斗—— ( 下文中简称 “料斗” ) 配合在容器体部 2 的开口部分 2A 内。 具体地,料 斗 3 由与容器体部 2 相同的材料或任何合适的、厚度为 0.8mm 的树脂材料——如高密度聚 乙烯 (HDPE) 或聚丙烯——制成。 料斗 3 在其周边具有作为环状物的直立壁 3A( 下文中 直立壁将简称为 “环状物”)。 环状物 3A 具有一体地设置在其上端部且向外突出的凸缘 3B。 环状物 3A 配合在容器体部 2 的开口部分 2A 内,其下表面置于开口部分 2A 的上端 部——也就是卷曲部分 6 的上端面 6A——上且适当地连接在其上。 料斗 3 由一体地从环状物 3A 的下端部开始并逐渐向上朝中央倾斜地延伸的壁形成。 料斗 3 的圆锥角根据内容 物设定为在至少 1-7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 10-30°的范围内。 圆锥角越小,料斗 3 的 高度 ( 长度 ) 越长,从而增加了形成料斗 3 的树脂的量。 因此,要考虑成本适当地设置 圆锥角。 朝中央倾斜的壁的上端部——也就是开口 3C——设计为与凸缘 3B 的上端面位 于基本相同高度处,也就是说,基本上与上端面 6A 在同一平面内。 最优选的手段——如 热熔接合、射频接合或粘合剂粘合——用作将料斗连接至容器体部的手段。
     在附图中,6B 示出出现在卷曲部分 6 中的一段,而其被形成于板状盖 4 的最内 层中的密封剂层 7( 如下文所述 ) 成功地密封。
     具有阻隔性能的盖 4 密封地粘合至料斗 3 的上端部。
     如图 7 所示,将聚乙烯密封剂层作为最内层 7 的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复合材料 板用于具有阻隔性能的盖 4。 在复合材料板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8 固定在密封 剂层 7 的外侧,金属箔膜 10 通过粘合剂层 9 固定在层 8 的外侧。 此外,如图 8 所示,最 内层密封剂层 7 具有从中心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弱化部分 11,因此允许容易地撕破最内层 7 以及金属箔膜 10 从而便于破坏密封。
     如图 4、5 和 8 所示,盖 4 的整体形状为圆形,其直径近似等于容器体部 2 的开 口部分 2A 的直径,也就是约 90mm,其周边 4B 适当地固定在料斗 3 的凸缘 3B 的上表面 上。 典型地,进行热熔接合。 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盖 4 仅与料斗 3 的上端部——即开 口 3C 的上边缘——接触,所以可以快速且容易地开启料斗 3 的开口 3C。 如图 1、4 和 5 所示,具有阻隔性能的盖 4 还设有穿孔或剪切线 ( 在示出的例子 中为穿孔 ) 作为多个弱化部分 11,所述多个弱化部分从中心沿径向延伸,以致于到达最 内层 7 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8。 作为弱化部分 11 的穿孔或剪切线使得能够容易地 撕破最内层 7 以及金属箔层 10,从而便于破坏密封。 如图 4 和 8 所示,穿孔或剪切线为 三条在中心相交的直线,线的长度为 9mm,连接部的长度为 1mm。 线的数量为 3 是实现 本发明的给定目的的最小数量。 尽管线的最大数量取决于盖 4 的大小,但是期望的最大 数量为 10。 如果数量为 10 或更多,盖 4 的强度会削弱,这是不利的。 理想的数量为 3 到 8( 图 17 示出具有 8 条线的例子 )。
     上覆帽 5 由与容器体部 2 相同的材料或合适的、厚度约为 0.8mm 的树脂——如高 密度聚乙烯 (HDPE) 或聚丙烯——制成。 如图 4 至 6 所示,帽 5 从外部与容器体部 2 的 开口部分 2A 配合,以保护盖 4 并同时保持内部卫生。 特别地,在向下的周向壁 5A 的下 端部上设有倒凹 5B。 该倒凹 5B 与容器体部 2 的卷曲部分 6 的下表面弹性接合并保持该 接合。
     通常,通过料斗 3 的开口 3C 进行将粉末状速溶咖啡 P 补充到再充填容器 1 的内 部的操作。
     基本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再充填容器 1 中以及特别在本发明中,从料斗 3 延伸 至环状物 3A 的四个肋部 12 围绕料斗 3 以预定的、优选相等的间隔 ( 附图中为 90 度 ) 沿 周向设置,如图 1 至 3 所示。 尽管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肋部的数量为 4,但是该数量优选 至少为 3 且至多为 8。 厚度等于料斗 3 和环状物 3A 的厚度,即约 0.8mm,必要时可以小 于该值。 材料与容器体部 2 的材料相同或为合适的、厚度为 0.8mm 的树脂材料,如高密 度聚乙烯 (HDPE) 或聚丙烯,这是自然的,因为肋部与料斗 3 和环状物 3A 一体地形成。
     从肋部 12 的上端部至开口 3C 的上端部的高度 H 设定为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直径长度 的 一半。
     现在说明将从肋部 12 的上端部至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上边缘的高度 H 设定为料 斗 3 的开口 3C 的直径长度 的一半的原因。
     如图 2 和 3 所示,当容器体部 2 被安装并推动至允许容器体部 2 与罐子 13( 可再 充填的容器的例子 ) 的圆柱形口部 13A 一体地配合的位置时,盖 4 被推入限定在料斗 3 和 环状物 3A 之间的、口部 13A 的上端部之上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 S 内并同时在穿孔 11 处被撕裂。 盖 4 的破片逐渐朝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外周边后退落下。 后退距离必定由推 动盖 4 进入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 S 的距离确定。 也就是说,如图 1 和 2 所示,其取决于 位于给定密封位置的盖 4 的、从容器体部 2 的开口部分 2A 延伸至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平直 部分 A 被推入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 S 的距离。 该推动距离通过盖 4 从容器体部 2 的开 口部分 2A 的内边缘至罐子 13 的口部 13A 的端部的尺寸 B 的平方加上盖 4 从该口部 13A 的远端至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边缘的尺寸 C 的平方再减去平直部分 A 的平方确定。 通过 分析发现,推动距离——即从肋部 12 的上端部至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上边缘的高度 H—— 至多为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直径 的一半。 在肋部 12 的上端部和包括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上边缘的平面之间测量该高度 H,亦即该高度 H 平行于料斗中轴线。 由于当盖 4 撕裂 时,破片 4A 逐渐地沿径向从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中心向后退,因此建议采用直径 的一半 的长度,以完全开启料斗 3 的开口 3C。 然而,考虑到优选范围,最小为直径 的四分之 一。 如果高度 H 小于四分之一,那么即使有例如穿孔或剪切线等的弱化部分 11 存在,还 是不太容易成功撕裂盖 4,从而减小了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开启面积。 因此,会阻碍内容 物向罐子 13 的流动,再充填操作进行顺利。 另一方面,如果高度 H 大于一半,那么料斗 3 的自身长度太长,以致于需要大量材料,这是一种浪费,此外,再充填容器的尺寸也会 过大,这也是不期望的。
     沿周向以规则间隔布置至少三个肋部 12 的原因在于,当速溶咖啡 P 转移至可再 充填的容器 13 中时 ( 如下所述 ),通过沿周向以规则间隔布置的三个肋部 12 可以稳定地 支承再充填容器 1,因此不需要在转移期间用手一直握住再充填容器 1,从而使得能够通 过一触式操作完成更顺利的转移。
     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例如,可使用一种可选的结构,其中,环形 盘件取代肋部 12 被设置在限定在料斗 3 和环状物 3A 之间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 S 中、 处于具有预定高度的位置处——即处于开口 3C 的直径长度 的一半的位置处。 在再充填 转移期间再充填容器 1 的位置稳定性大大改善,转移的一触式操作必然也大大改善。
     现在将说明如前述构造的再充填容器 1 的使用。
     首先,去除上覆帽 5,然后如图 1、9 和 10 所示,倒置容器体部 2 并将其置于料 斗 3 从内部与罐子 13( 可再充填的容器的例子 ) 的圆柱形口部 13A 配合的位置。 容器体 部 2 中的速溶咖啡 P 向下流入料斗 3,然而被盖 4 保持。 随后,如图 2、11 和 12 所示, 在容器体部 2 上施加压力,以便朝罐子 13 的口部 13A 推动料斗 3。 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 子 13 的口部 13A 挤压并撕裂盖 4 的力,其中,罐子 13 的口部 13A 大体上为从体部向上 柱形延伸的管状部分。 也就是说,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 13 的口部 13A 向上推动盖 4 并 强迫盖 4 进入限定在料斗 3 和环状物 3A 之间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 S 的力。 由于沿径向设置了作为弱化部分 11 的穿孔,其上施加了压力的盖 4 非常容易撕裂并分为多个分裂 片,亦即沿穿孔的破片 4A。 同时,料斗 3 进入罐子 13 的口部 13A。 因此,料斗 3 的开 口 3C 被开启,容器体部 2 中的速溶咖啡 P 向下一下子流入罐子 13 且通过料斗 3 引导至中 央。 罐子 13 的再充填结束后,丢弃再充填容器 1。 在附图中,2B 表示容器体部 2 的底 部。
     由于容器体部 2 中的速溶咖啡 P 完全被盖 4 密封,且直到开启才暴露于空气中, 所以高度保持了再充填容器 1 的气密性。 由于料斗 3 从内部与罐子 13 的口部 13A 配合, 所以速溶咖啡 P 既不会溅出罐子 13 之外,也不会不必要地暴露于空气中,因此可以尽可 能的阻止香味和风味减弱。
     应该注意到,因为从肋部 12 的上端部至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高度 H 设定为在料 斗 3 的开口直径 的四分之一至一半的范围内,所以盖 4 的破片 4A 一定能够从料斗 3 的 开口 3C 后退落下至外周边,从而可靠地开启开口 3C。 因此可以顺利地将内容物从再充 填容器 1 转移至罐子 13。 此外,由于肋部使得能够合适地保持再充填容器 1 的倒置位置 并减小掉落的风险,所以可以通过一个动作进行再充填操作,而不像传统的袋或折边袋 那样,因此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再充填容器。
     直到进行再充填,盖 4 都紧紧固定至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边缘。 此外,盖 4 还被 来自于上覆帽 5 的压力紧紧固定。 因此,在料斗 3 的开口 3C 和盖 4 之间不可能产生不必 要的空隙,即使有,空隙也很小,所以可以成功地防止容器体部 2 中的速溶咖啡 P 在料斗 3 的外部移动的风险。 因此,在再充填操作中被围绕料斗 3 的速溶咖啡 P 意外弄脏罐子 13 的口部 13A 或其附近的风险减小,由此可以卫生地使用再充填容器 1。 此外,因为料 斗 3 一直通过凸缘 3B 固定在容器体部 2 的固定位置,所以可以确保稳固的固定,从而使 得能够正确地进行再充填操作并更可靠地防止速溶咖啡 P 来回移动。
     由于容器体部 2 的开口部分 2A 的卷曲部分 6 增加了开口部分 2A 的强度并减小 了其变形,所以可以可靠地保持料斗 3,如期望地那样使其位置被精确地保持,从而防止 在料斗 3 的开口 3C 和盖 4 之间产生空隙。
     在对制成的盖 4 的性能测试中,成功地撕裂了其中心部分。 压力不大于 100N。 在检验纸杯中开口部分 2A 的一段 6B 处的渗透表现的测试中,没有观察到泄漏。 此外, 在高温保存期间没有观察到盖 4 从纸杯的开口部分 2A 脱落。 整个盖 4 的阻隔性能等效于 铝盖,且获得了更好的结果。 与热熔盖相反,没有产生任何难闻的气味。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具有如下述局部不同构造的结构。 具体地说,如图 13 和 14 所示,可使用在开口部分 2A 上没有卷曲部分 6 的容器体部 2。 在该构造中,料斗 3 的凸缘 3B 的突出长度与在使用具有卷曲部分 6 的容器体部 2 的情况中的相同。 上覆帽 5 的向下壁 5A 的竖直长度缩短一卷曲部分 6 的竖直长度,因 此倒凹 5B 可以与凸缘 3B 的下表面弹性地接合。
     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
     如图 15 所示,在可选的结构中,导向件 3D 可以设置成从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边 缘向上一体地延伸的管状部分,该导向件为管状且优选为具有至其上端部的恒定直径的 圆柱。 当然,管状导向件 3D 的上端部的高度设定为与凸缘 3B 的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
     需要用导向件 3D 的出口的直径 来替换上述推动长度以及进而料斗 3 的开口 3C 的直径 其中,开口 3C 的直径 用作确定导向件 3D 的高度位置的基准。
     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
     导向件 3D 有助于适当地插入罐子 13 的口部 13A 中。 对于仅具有锥形部的料斗 3 来说,开口 3C 与罐子 13 的口部 13A 相连接的位置很可能对不齐,从而速溶咖啡 P 偶尔 会溅出罐子 13 之外。 另一方面,对管状导向件 3D 来说,导向件 3D 可以通过口部 13A 插入罐子 13 内部,从而消除速溶咖啡 P 偶尔会溅出罐子 13 之外的风险。
     如图 16 所示,在另一结构中,形成了在环状物 3A 的上端部上不具有凸缘 3B 的 料斗 3。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环状物 3A 的上端部与容器体部 2 的卷曲部分 6 的上 表面处于同一高度。 如果环状物 3A 的上端部向上突出而远离卷曲部分 6 的上表面,那么 不能期望盖 4 合适地密封容器体部 2 的开口部分 2A。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环状物 3A 的上端部上没有设置凸缘 3B,所以消除了容器体部 2 中的气氛通过凸缘 3B 暴露于空气中 的风险,并能够有利地防止质量降低。
     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内容物是粉末状速溶咖啡 ;然而,可选地,本发明也可以应 用于其它食品或非食品粉末状材料,例如水溶奶 ( 奶粉 )、可可粉、茶粉或这些粉末的组 合。 其它例子包括干土豆泥或其它干制食品、酱油粉末或肉汁粉、汤粉以及复印机的墨 粉。 作为罐子 13 的替换,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咖啡机的咖啡粉罐或复印机墨粉的再充 填容器。
     ( 例子 )
     首先,制造多层件,该多层件构造为 [ 容器外部 ] 纸层 ( 基本重量 300g/m2)/ 粘 合剂层 / 铝箔层 (7.0μm)/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12μm)/ 粘合剂层 / 低密度聚乙烯 层 (50μm)[ 容器内部 ]。 此外,制造作为底部构件的多层件,该多层件构造为 [ 容器外 部 ] 低密度聚乙烯层 (20μm)/ 纸层 ( 基本重量 230g/m2)/ 低密度聚乙烯层 (20μm)/ 铝 箔层 (7.0μm)/ 粘合剂层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12μm)/ 粘合剂层 / 低密度聚乙烯 层 (50μm)[ 容器内部 ]。 这些多层件用于利用 PMC 公司的杯成型机制成杯状容器体部, 该容器体部具有沿周向设置在其中间部分的上端部上的卷曲部分。 然后,利用高密度聚 乙烯 (Mitsui Chemicals 2100K) 通过注射成型制造具有环状物 3A、凸缘 3B 和料斗 3C 的料 斗 3。 环状物 3A、凸缘 3B 和料斗 3C 以及肋部 12 成形为厚度约为 0.8mm。 此外,制造 用于制成盖的多层件,该多层件构造为 [ 上侧 ] 作为金属箔层 10 的铝箔层 (15μm)/ 粘合 剂层 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 (12μm)8/ 作为密封剂层 7 的低密度聚乙烯层 (40μm) [ 下侧 ]。
     然后,将上述杯状容器体部装入砧座内,因此该砧座从下部支承中间部分的上 端部上的卷曲部分并固定该中间部分。 将料斗插入并固定到中间部分的上端部内的开口 部分,环状物的外表面连接到开口部分的内表面。
     然后,通过上述部分的漏斗的开口向容器体部填充速溶咖啡。 最后,通过热密 封法将上述盖热熔接合至卷曲部分的上表面,以紧密地密封容器的上端部,将上覆帽从 上部固定到盖,从而得到具有该部分的纸质容器。
     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和工具制造不具有卷曲部分的容器体部。 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和工具制造具有一体的管状导向件的料斗。 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和工具制造在环状物 3A 的上端部上不具有凸缘 3B 的料斗3。 已发现,与传统的立式袋完全不同,得到的任何产品都能容易且可靠地通过非 常简单的操作进行再充填,且不会把速溶咖啡 P 暴露于空气中,且能保持香味和风味。
     还发现,肋部 12 用于通过其上端部 ( 位于倒置位置的下端部 ) 可靠地将再充填 容器 1 支承在罐子 13 的口部 13A 的上端部上,因此在再充填操作期间可以成功地保持期 望的倒置位置,即使手从容器 1 放开也不会掉落。 此外,已发现,当盖 4 的推动距离在 上述的四分之一至一半的范围内的任一点时,盖 4 会按预期沿穿孔 11 撕裂,且料斗 3 的 开口 3C 合适地开启,从而顺利地向罐 13 再充填速溶咖啡 P。
     附图标记
     1 再充填容器
     2 容器体部
     2A 开口部分
     2B 底部 3 料斗 3A 环状物 3B 凸缘 3C 开口 3D 导向件 4盖 4A 破片 4B 周边 5 上覆帽 5A 向下的周向壁 5B 倒凹 6 卷曲部分 6A 上端面 7 密封剂层 8 粘合剂层 9 粘附层 10 金属箔层 12 肋部 13 罐子 13A 开口

用于再充填的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用于再充填的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用于再充填的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再充填的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再充填的容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5466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5466ACN102015466A21申请号200980114585722申请日20090424114572/200820080424JPB65D3/26200601B65D51/2020060171申请人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地址瑞士沃韦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72发明人后藤雅士寺山卓佐佐木规行齐藤刚史竹内大司内藤豊晃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吴鹏高美艳54发明名称用于再充填的容器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再充填的容器,该容器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动作转移内容物并成功地保证容器的自。

2、立性能以允许安全的转移。杯状容器的体部2的开口部分2A内部设有朝向开口部分2A逐渐变细的料斗3。肋部12一体地设置在料斗3的外侧和环状物3A的内侧之间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从肋部12的上表面至料斗3的开口3C的高度H近似等于料斗3的开口3C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通过按压可撕裂的盖4被固定在开口部分2A上,所以通过倒置容器体部2并相对于容器13的口部13A按压盖4以撕裂盖4,能够借助于料斗3通过可再充填的容器13的口部13A直接补充速溶咖啡P并且使速溶咖啡P聚集在中央部分。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025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9/05498420。

3、09042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0315EN20091029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6页CN102015476A1/1页21用于再充填的容器1,包括具有开口部分2A的容器体部2;一体地置于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2A上的料斗组件3、3A、3B、3C、12,所述料斗组件包括朝向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2A逐渐变细的料斗3,所述料斗组件设置有从所述料斗组件的外周壁3A延伸至所述料斗3的内锥形壁且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肋部12,从所述肋部12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3C的上边缘的高度近似等于所述料斗开口3C的直径的四分之。

4、一或更多;用于封闭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2A的可撕裂的密封盖4。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在其锥形开口的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件3D,所述管状件以与所述锥形开口的所述端部的内径相同的内径沿轴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的所述外周壁3A为环状物3A,所述环状物的外形尺寸基本与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2A的内径相同,因此能够通过将所述环状物固定到所述容器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分2A的内表面上来安装所述料斗。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物3A固定到所述料斗的更接近所述容器体部2的内部的边缘上。5根。

5、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由纸或树脂材料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制成。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的厚度为08MM。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组件包括至少3个且至多8个肋部1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12与所述料斗3和所述外周壁3A一体地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1/9页3用于再充填的容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用于再充填粉末、粒状材料等且涉及一种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该纸质容器包括主要由纸制成的杯状的容器体部、安装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

6、分的料斗和用于紧密密封开口部分的密封盖。背景技术0002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中,料斗朝向开口部分逐渐变细以便于转移内容物如速溶咖啡,并且该料斗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尤其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材料制成,或者由与容器体部的纸相同的材料制成。对于常规的再充填容器,经常使用由合成树脂膜制成的包装袋。这种容器的例子包括杀菌食品包装袋或在其上侧具有用于再闭合的拉链的自立式折边袋。另一方面,作为常规结构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内侧具有环状物,这主要为了增强容器的强度。具体地说,环状物的凸缘安装在通过向外延伸容器体部的中间部分的上端部而形成的凸缘或卷曲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容器体部的凸缘的上表面连接到。

7、环状物的凸缘的下表面上。此外,具有阻隔性能的板状盖可以固定到环状物凸缘的上表面上,并且可以安装帽以紧密地密封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如下面的日本公开物中那样专利申请2007290373、经审查的专利申请6324464、专利申请0858764、专利申请2002264918。0003然而,在再充填如速溶咖啡等内容物时,上述传统结构的问题在于,需要事先打开折边袋或容器,且再充填操作非常麻烦,因为在再充填过程中内容物容易溅出。此外,其它问题在于,在再充填时,如速溶咖啡等的内容物暴露在空气中而减弱了内容物的香味或风味,并且内容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具体地,通过用剪刀等剪掉袋或折边袋的边缘来打开它们,然后在可再。

8、充填的容器上倒置袋或折边袋从而转移内容物。因此,需要两个动作来进行转移。此外,问题还在于,只有通过例如把空气引入袋中使袋膨胀才能顺利地转移内容物。发明内容0004为了通过各种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以实现方便且可靠的再充填操作、降低香味或风味减弱的风险、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动作转移内容物以及成功地保证容器的自立性能以实现安全的转移。0005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包括0006具有开口部分的容器体部;0007一体地置于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的料斗组件,该料斗组件包括朝向容器开口部分逐渐变细的料斗,所述料斗组件设置有从料斗组件的外周壁延伸至料斗的内锥形壁且沿周。

9、向间隔布置的肋部,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高度近似等于料斗开口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0008封闭容器体部开口部分的可撕裂的密封盖。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2/9页40009根据具体的实施例,料斗在其锥形开口的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件,该管状件以与所述锥形开口的所述端部的内径相同的内径沿轴向延伸。001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料斗组件的外周壁为环状物,该环状物的外形尺寸基本与容器开口部分的内径相同,因此能够通过将该环状物固定到容器开口部分的内表面上来安装料斗。该环状物可固定到料斗的更接近容器体部的内部的边缘上。0011料斗组件可由纸或树脂材料如高密度聚。

10、乙烯HDPE或聚丙烯制成。容器体部优选由纸制成。0012料斗组件优选包括至少3个且至多8个肋部。通常,肋部与料斗和外周壁一体形成。也就是说,肋部、料斗和外周壁由单块材料制成。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包括0014主要由纸制成的杯状容器体部;以及0015一体地设置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且朝向该开口部分逐渐变细的料斗,该料斗一体地设置有从料斗的外周壁延伸至开口部分的内周壁且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肋部,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高度近似等于料斗出口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0016通过按压可撕裂的密封盖固定在开口部分上,所以通过倒置容器体部并相对于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

11、按压盖以撕裂盖,能够借助于料斗通过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直接补充内容物并使内容物聚集在中央部分。0017根据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包括优选主要由纸制成的容器体部和一体地设置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且朝向开口部分逐渐变细的料斗。“一体地设置在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上”表示整个料斗置于容器体部的内部。容器优选为杯状或圆形。料斗优选也具有圆形开口。料斗组件优选一体地设置有从料斗的外周壁延伸至料斗开口的内周壁且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肋部。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高度近似等于料斗出口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料斗开口优选为圆形。可撕裂的密封盖固定在料斗开口上。该盖同时封闭料斗开口和容器开口。

12、。该盖优选可通过按压撕裂。通过倒置容器体部并相对于可再充填容器的口部按压盖以撕裂盖,能够通过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直接补充内容物并使内容物聚集在料斗的中央。0018如上所述构造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可以包括用于保护内部的上覆帽。在实践中,去除该帽并倒置容器体部,然后将料斗安装至可在内部与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配合的位置,该可再充填的容器例如可以是罐子。容器体部中的粉末或松散材料例如速溶咖啡向下流入料斗中,但被盖保持。随后,向容器体部施加压力,以便朝罐子的口部推动料斗。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的口部挤压并撕裂盖的力,其中,罐子的口部大体上为从罐子体部向上柱形延伸的管状部分。因此,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的口部向。

13、上推动盖并强迫盖进入限定在容器体部周向壁和料斗内壁之间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的力。其上施加了压力的盖沿着例如作为事先设置在盖上的弱化部分的径向穿孔或剪切线被撕裂并分为多片。同时,料斗进入罐子的口部。因此,料斗的开口被打开,例如速溶咖啡等的粉末从容器体部向下流入罐子且通过料斗引导至中央。0019根据本发明,所有肋部优选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具体地,对于本发明来说,肋部以预定间隔沿周向设置在料斗的外侧,从肋部的上端部至料斗开口的上边缘的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3/9页5高度设定为约等于料斗开口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或更多,优选直到所述直径的一半。那么通过至少从容器体部的开口。

14、推动料斗开口一料斗开口直径的至少四分之一的距离可以使盖的破片从旁边和外部从料斗出口上方后退落下。0020此外,沿周向布置的肋部抵靠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的上边缘,以成功地支承再充填容器并保持其推动位置。0021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利效果。0022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容器允许通过相对于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按压容器体部使得盖被按压并撕裂,从而容易使容器体部直接与可再充填的容器连通,这与传统的立式袋完全不同。因此,可以容易且可靠地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来进行再充填,而且不会将内容物暴露在空气中并减弱香味或风味。0023具体地,对于本发明来说,使得盖的破片能够从旁边和外部从料斗出口上方后退落下的推动长。

15、度设定为料斗开口直径的至少四分之一,因此盖的破片能够适当地从旁边和外部从料斗出口上方后退落下且可以实现内容物的顺利转移。此外,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肋部抵靠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的上边缘,因此成功地支承了再充填容器并保持了推动位置,从而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动作平稳地转移内容物。0024在上述结构中,料斗优选在料斗锥形开口的端部上一体地设置有管状件或导向件,该管状件以与该端部的内径相同的内径沿轴向延伸。0025尽管某些情况下料斗倾向于在其倾斜壁上抵靠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而使抵靠位置不稳固,但是连接至料斗的管状件由于是直的管状导向件能够可靠地插入可再充填的容器的口部。因此,可以引导粉末进入可再充填的容器。

16、的口部,使粉末不散落在容器之外并在再充填期间不使粉末暴露于空气或湿气中,并减小香味减弱的风险。具体地,对于易于受空气或湿气影响的粉末来说,使用该管状件是特别有效的。0026此外,料斗组件优选在更接近容器体部的内部的料斗的边缘上一体地设置有环状物,该环状物的外形尺寸基本与容器开口部分的内径相同,因此使得能够通过将该环状物固定到容器开口部分的内表面上来安装料斗。0027这是因为通过将环状物利用热熔接合或粘合剂粘合到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的内表面上可以将料斗固定到容器体部的开口部分的内侧。附图说明0028借助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其中0029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的实施例。

17、的主剖视图,该视图特征性地示出在向罐子补充内容物之前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0030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特征的主剖视图,该视图特征性地示出当盖被撕裂时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0031图3是示出从罐子的位置观察的图2所示的特征的仰视图;0032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的实施例的整体分解透视图,该视图包括示出容器的放大部分的放大图;0033图5是示出图4中的容器在其闭合位置时其端部的剖视图;0034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剖视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4/9页60035图7是示出盖的沿图8中的线AA的剖视图;0036图8是图1。

18、中所示的盖的仰视图;0037图9是示出图1中具有阻隔性能的盖的工作状态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在向罐子补充内容物之前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0038图10是示出图9所示工作状态的主剖视图;0039图11是示出图1中具有阻隔性能的盖的工作状态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在向罐子补充内容物期间盖、容器和罐子之间的关系;0040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工作状态的主剖视图;0041图13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到不具有任何卷曲部分的容器体部的可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0042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剖视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0043图15是示出使用具有管状导向件的料斗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0044图16是示出对。

19、应于图15的实施例的、环状物上不具有凸缘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0045图17是示出对应于图8的盖的、具有8个弱化部分的盖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46现在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再充填的纸质容器应用到用于速溶咖啡再充填的容器1的实施例。0047基本上,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所有包括开口部分且使得能够高效地再充填内容物的实施例,所述开口部分具有其上连接有料斗的部件。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0048首先,如图4和5所示,再充填容器1由容器体部2、作为漏斗的例子的料斗3、具有阻隔性能的板状盖4以及上覆帽5组成。0049容器体部2为圆柱形、具有底面且由矩形纸制成。该纸质圆柱由包括。

20、从外部顺序层压的纸层、铝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和低密度聚乙烯层的复合材料形成,该复合材料对气体氧气、水蒸汽或内容物蒸发的组分具有高阻隔性能。使用公知技术来层压所述层。例如,使用如层压或涂覆等公知技术。为了制造容器体部2,将如上所述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矩形纸卷成圆柱,左右端部重叠,重叠部分作为连接部分以实现合适的粘合。任何适合的已知技术例如利用热熔接合或粘合剂粘合都可用作粘合手段。如图4和5所示,向外环状地卷曲的卷曲部分6一体地形成在上端部上。0050如图4至6所示,料斗3也就是说朝向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逐渐变细的漏斗下文中简称“料斗”配合在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内。具体地,料斗3由。

21、与容器体部2相同的材料或任何合适的、厚度为08MM的树脂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制成。料斗3在其周边具有作为环状物的直立壁3A下文中直立壁将简称为“环状物”。环状物3A具有一体地设置在其上端部且向外突出的凸缘3B。环状物3A配合在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内,其下表面置于开口部分2A的上端部也就是卷曲部分6的上端面6A上且适当地连接在其上。料斗3由一体地从环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5/9页7状物3A的下端部开始并逐渐向上朝中央倾斜地延伸的壁形成。料斗3的圆锥角根据内容物设定为在至少17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30的范围内。圆锥角越小,料斗3的高度长度越长,。

22、从而增加了形成料斗3的树脂的量。因此,要考虑成本适当地设置圆锥角。朝中央倾斜的壁的上端部也就是开口3C设计为与凸缘3B的上端面位于基本相同高度处,也就是说,基本上与上端面6A在同一平面内。最优选的手段如热熔接合、射频接合或粘合剂粘合用作将料斗连接至容器体部的手段。0051在附图中,6B示出出现在卷曲部分6中的一段,而其被形成于板状盖4的最内层中的密封剂层7如下文所述成功地密封。0052具有阻隔性能的盖4密封地粘合至料斗3的上端部。0053如图7所示,将聚乙烯密封剂层作为最内层7的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复合材料板用于具有阻隔性能的盖4。在复合材料板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固定在密封剂层7的外侧。

23、,金属箔膜10通过粘合剂层9固定在层8的外侧。此外,如图8所示,最内层密封剂层7具有从中心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弱化部分11,因此允许容易地撕破最内层7以及金属箔膜10从而便于破坏密封。0054如图4、5和8所示,盖4的整体形状为圆形,其直径近似等于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的直径,也就是约90MM,其周边4B适当地固定在料斗3的凸缘3B的上表面上。典型地,进行热熔接合。然而,在该实施例中,盖4仅与料斗3的上端部即开口3C的上边缘接触,所以可以快速且容易地开启料斗3的开口3C。0055如图1、4和5所示,具有阻隔性能的盖4还设有穿孔或剪切线在示出的例子中为穿孔作为多个弱化部分11,所述多个弱化部分从中。

24、心沿径向延伸,以致于到达最内层7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8。作为弱化部分11的穿孔或剪切线使得能够容易地撕破最内层7以及金属箔层10,从而便于破坏密封。如图4和8所示,穿孔或剪切线为三条在中心相交的直线,线的长度为9MM,连接部的长度为1MM。线的数量为3是实现本发明的给定目的的最小数量。尽管线的最大数量取决于盖4的大小,但是期望的最大数量为10。如果数量为10或更多,盖4的强度会削弱,这是不利的。理想的数量为3到8图17示出具有8条线的例子。0056上覆帽5由与容器体部2相同的材料或合适的、厚度约为08MM的树脂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制成。如图4至6所示,帽5从外部与容器体部2的开口。

25、部分2A配合,以保护盖4并同时保持内部卫生。特别地,在向下的周向壁5A的下端部上设有倒凹5B。该倒凹5B与容器体部2的卷曲部分6的下表面弹性接合并保持该接合。0057通常,通过料斗3的开口3C进行将粉末状速溶咖啡P补充到再充填容器1的内部的操作。0058基本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再充填容器1中以及特别在本发明中,从料斗3延伸至环状物3A的四个肋部12围绕料斗3以预定的、优选相等的间隔附图中为90度沿周向设置,如图1至3所示。尽管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肋部的数量为4,但是该数量优选至少为3且至多为8。厚度等于料斗3和环状物3A的厚度,即约08MM,必要时可以小于该值。材料与容器体部2的材料相同或为合适的。

26、、厚度为08MM的树脂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这是自然的,因为肋部与料斗3和环状物3A一体地形成。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6/9页8从肋部12的上端部至开口3C的上端部的高度H设定为料斗3的开口3C的直径长度的一半。0059现在说明将从肋部12的上端部至料斗3的开口3C的上边缘的高度H设定为料斗3的开口3C的直径长度的一半的原因。0060如图2和3所示,当容器体部2被安装并推动至允许容器体部2与罐子13可再充填的容器的例子的圆柱形口部13A一体地配合的位置时,盖4被推入限定在料斗3和环状物3A之间的、口部13A的上端部之上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S内并。

27、同时在穿孔11处被撕裂。盖4的破片逐渐朝料斗3的开口3C的外周边后退落下。后退距离必定由推动盖4进入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S的距离确定。也就是说,如图1和2所示,其取决于位于给定密封位置的盖4的、从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延伸至料斗3的开口3C的平直部分A被推入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S的距离。该推动距离通过盖4从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的内边缘至罐子13的口部13A的端部的尺寸B的平方加上盖4从该口部13A的远端至料斗3的开口3C的边缘的尺寸C的平方再减去平直部分A的平方确定。通过分析发现,推动距离即从肋部12的上端部至料斗3的开口3C的上边缘的高度H至多为料斗3的开口3C的直径的一半。在肋部12。

28、的上端部和包括料斗3的开口3C的上边缘的平面之间测量该高度H,亦即该高度H平行于料斗中轴线。由于当盖4撕裂时,破片4A逐渐地沿径向从料斗3的开口3C的中心向后退,因此建议采用直径的一半的长度,以完全开启料斗3的开口3C。然而,考虑到优选范围,最小为直径的四分之一。如果高度H小于四分之一,那么即使有例如穿孔或剪切线等的弱化部分11存在,还是不太容易成功撕裂盖4,从而减小了料斗3的开口3C的开启面积。因此,会阻碍内容物向罐子13的流动,再充填操作进行顺利。另一方面,如果高度H大于一半,那么料斗3的自身长度太长,以致于需要大量材料,这是一种浪费,此外,再充填容器的尺寸也会过大,这也是不期望的。006。

29、1沿周向以规则间隔布置至少三个肋部12的原因在于,当速溶咖啡P转移至可再充填的容器13中时如下所述,通过沿周向以规则间隔布置的三个肋部12可以稳定地支承再充填容器1,因此不需要在转移期间用手一直握住再充填容器1,从而使得能够通过一触式操作完成更顺利的转移。0062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例如,可使用一种可选的结构,其中,环形盘件取代肋部12被设置在限定在料斗3和环状物3A之间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S中、处于具有预定高度的位置处即处于开口3C的直径长度的一半的位置处。在再充填转移期间再充填容器1的位置稳定性大大改善,转移的一触式操作必然也大大改善。0063现在将说明如前述构造的再充填容器1。

30、的使用。0064首先,去除上覆帽5,然后如图1、9和10所示,倒置容器体部2并将其置于料斗3从内部与罐子13可再充填的容器的例子的圆柱形口部13A配合的位置。容器体部2中的速溶咖啡P向下流入料斗3,然而被盖4保持。随后,如图2、11和12所示,在容器体部2上施加压力,以便朝罐子13的口部13A推动料斗3。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13的口部13A挤压并撕裂盖4的力,其中,罐子13的口部13A大体上为从体部向上柱形延伸的管状部分。也就是说,该压力充当了允许罐子13的口部13A向上推动盖4并强迫盖4进入限定在料斗3和环状物3A之间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空间S的力。由于沿径说明书CN102015466ACN1。

31、02015476A7/9页9向设置了作为弱化部分11的穿孔,其上施加了压力的盖4非常容易撕裂并分为多个分裂片,亦即沿穿孔的破片4A。同时,料斗3进入罐子13的口部13A。因此,料斗3的开口3C被开启,容器体部2中的速溶咖啡P向下一下子流入罐子13且通过料斗3引导至中央。罐子13的再充填结束后,丢弃再充填容器1。在附图中,2B表示容器体部2的底部。0065由于容器体部2中的速溶咖啡P完全被盖4密封,且直到开启才暴露于空气中,所以高度保持了再充填容器1的气密性。由于料斗3从内部与罐子13的口部13A配合,所以速溶咖啡P既不会溅出罐子13之外,也不会不必要地暴露于空气中,因此可以尽可能的阻止香味和风。

32、味减弱。0066应该注意到,因为从肋部12的上端部至料斗3的开口3C的高度H设定为在料斗3的开口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一半的范围内,所以盖4的破片4A一定能够从料斗3的开口3C后退落下至外周边,从而可靠地开启开口3C。因此可以顺利地将内容物从再充填容器1转移至罐子13。此外,由于肋部使得能够合适地保持再充填容器1的倒置位置并减小掉落的风险,所以可以通过一个动作进行再充填操作,而不像传统的袋或折边袋那样,因此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再充填容器。0067直到进行再充填,盖4都紧紧固定至料斗3的开口3C的边缘。此外,盖4还被来自于上覆帽5的压力紧紧固定。因此,在料斗3的开口3C和盖4之间不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空隙,即。

33、使有,空隙也很小,所以可以成功地防止容器体部2中的速溶咖啡P在料斗3的外部移动的风险。因此,在再充填操作中被围绕料斗3的速溶咖啡P意外弄脏罐子13的口部13A或其附近的风险减小,由此可以卫生地使用再充填容器1。此外,因为料斗3一直通过凸缘3B固定在容器体部2的固定位置,所以可以确保稳固的固定,从而使得能够正确地进行再充填操作并更可靠地防止速溶咖啡P来回移动。0068由于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的卷曲部分6增加了开口部分2A的强度并减小了其变形,所以可以可靠地保持料斗3,如期望地那样使其位置被精确地保持,从而防止在料斗3的开口3C和盖4之间产生空隙。0069在对制成的盖4的性能测试中,成功地撕裂。

34、了其中心部分。压力不大于100N。在检验纸杯中开口部分2A的一段6B处的渗透表现的测试中,没有观察到泄漏。此外,在高温保存期间没有观察到盖4从纸杯的开口部分2A脱落。整个盖4的阻隔性能等效于铝盖,且获得了更好的结果。与热熔盖相反,没有产生任何难闻的气味。0070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具有如下述局部不同构造的结构。0071具体地说,如图13和14所示,可使用在开口部分2A上没有卷曲部分6的容器体部2。0072在该构造中,料斗3的凸缘3B的突出长度与在使用具有卷曲部分6的容器体部2的情况中的相同。上覆帽5的向下壁5A的竖直长度缩短一卷曲部分6的竖直长度,因此倒凹5B可以与凸缘3B的下表面弹性地接。

35、合。0073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0074如图15所示,在可选的结构中,导向件3D可以设置成从料斗3的开口3C的边缘向上一体地延伸的管状部分,该导向件为管状且优选为具有至其上端部的恒定直径的圆柱。当然,管状导向件3D的上端部的高度设定为与凸缘3B的相同。在该实施例中,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8/9页10需要用导向件3D的出口的直径来替换上述推动长度以及进而料斗3的开口3C的直径其中,开口3C的直径用作确定导向件3D的高度位置的基准。0075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0076导向件3D有助于适当地插入罐子13的口部13A中。对于仅具有锥形部的料斗3来说,。

36、开口3C与罐子13的口部13A相连接的位置很可能对不齐,从而速溶咖啡P偶尔会溅出罐子13之外。另一方面,对管状导向件3D来说,导向件3D可以通过口部13A插入罐子13内部,从而消除速溶咖啡P偶尔会溅出罐子13之外的风险。0077如图16所示,在另一结构中,形成了在环状物3A的上端部上不具有凸缘3B的料斗3。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环状物3A的上端部与容器体部2的卷曲部分6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如果环状物3A的上端部向上突出而远离卷曲部分6的上表面,那么不能期望盖4合适地密封容器体部2的开口部分2A。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环状物3A的上端部上没有设置凸缘3B,所以消除了容器体部2中的气氛通过凸缘3。

37、B暴露于空气中的风险,并能够有利地防止质量降低。0078其它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0079在上述实施例中,内容物是粉末状速溶咖啡;然而,可选地,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食品或非食品粉末状材料,例如水溶奶奶粉、可可粉、茶粉或这些粉末的组合。其它例子包括干土豆泥或其它干制食品、酱油粉末或肉汁粉、汤粉以及复印机的墨粉。0080作为罐子13的替换,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咖啡机的咖啡粉罐或复印机墨粉的再充填容器。0081例子0082首先,制造多层件,该多层件构造为容器外部纸层基本重量300G/M2/粘合剂层/铝箔层70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2M/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层50M容器内部。此外,制造作为底。

38、部构件的多层件,该多层件构造为容器外部低密度聚乙烯层20M/纸层基本重量230G/M2/低密度聚乙烯层20M/铝箔层70M/粘合剂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2M/粘合剂层/低密度聚乙烯层50M容器内部。这些多层件用于利用PMC公司的杯成型机制成杯状容器体部,该容器体部具有沿周向设置在其中间部分的上端部上的卷曲部分。然后,利用高密度聚乙烯MITSUICHEMICALS2100K通过注射成型制造具有环状物3A、凸缘3B和料斗3C的料斗3。环状物3A、凸缘3B和料斗3C以及肋部12成形为厚度约为08MM。此外,制造用于制成盖的多层件,该多层件构造为上侧作为金属箔层10的铝箔层15M/粘合剂层9/聚。

39、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2M8/作为密封剂层7的低密度聚乙烯层40M下侧。0083然后,将上述杯状容器体部装入砧座内,因此该砧座从下部支承中间部分的上端部上的卷曲部分并固定该中间部分。将料斗插入并固定到中间部分的上端部内的开口部分,环状物的外表面连接到开口部分的内表面。0084然后,通过上述部分的漏斗的开口向容器体部填充速溶咖啡。最后,通过热密封法将上述盖热熔接合至卷曲部分的上表面,以紧密地密封容器的上端部,将上覆帽从上部固定到盖,从而得到具有该部分的纸质容器。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9/9页110085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和工具制造不具有卷曲部分的容器体部。0086。

40、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和工具制造具有一体的管状导向件的料斗。0087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和工具制造在环状物3A的上端部上不具有凸缘3B的料斗3。0088已发现,与传统的立式袋完全不同,得到的任何产品都能容易且可靠地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进行再充填,且不会把速溶咖啡P暴露于空气中,且能保持香味和风味。0089还发现,肋部12用于通过其上端部位于倒置位置的下端部可靠地将再充填容器1支承在罐子13的口部13A的上端部上,因此在再充填操作期间可以成功地保持期望的倒置位置,即使手从容器1放开也不会掉落。此外,已发现,当盖4的推动距离在上述的四分之一至一半的范围内的任一点时,盖4会按预期沿穿孔11撕裂,且料斗3的开。

41、口3C合适地开启,从而顺利地向罐13再充填速溶咖啡P。0090附图标记00911再充填容器00922容器体部00932A开口部分00942B底部00953料斗00963A环状物00973B凸缘00983C开口00993D导向件01004盖01014A破片01024B周边01035上覆帽01045A向下的周向壁01055B倒凹01066卷曲部分01076A上端面01087密封剂层01098粘合剂层01109粘附层011110金属箔层011212肋部011313罐子011413A开口说明书CN102015466ACN102015476A1/6页12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15466ACN102015476A2/6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15466ACN102015476A3/6页14图5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15466ACN102015476A4/6页15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15466ACN102015476A5/6页16图11图12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015466ACN102015476A6/6页17图15图16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01546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