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127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1272ACN102011272A21申请号201010610452322申请日20101229D04H18/00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天顺无纺设备有限公司地址215539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任阳72发明人钱伟忠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57摘要一种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包括底部具有机座的立柱,立柱构成有一不封闭的侧开口;一支架,与立柱相对应设置;一第一横梁,固定在立。
2、柱与支架之间;一第二横梁,对应于第一横梁的下方,一端与支架固定,另一端构成为悬臂端并且伸展到侧开口内;一外针刺机构,设在第一横梁上;一内针刺机构,设在第二横梁上;一驱动机构,设在第二横梁上,并且均与内、外针刺机构传动连接,侧开口启闭机构包括一悬臂端开合装置和一悬臂端锁定装置,悬臂端开合装置设在机座上并且与悬臂端的底部相配合,悬臂端锁定装置设在立柱上,并且对应于悬臂端的上部。优点可保障第二横梁在工作状态的稳定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CN102011276A1/1页21一种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所述的无端点造。
3、纸毛毯针刺机包括底部具有机座1的立柱2,该立柱2构成有一不封闭的侧开口8;一支架3,与立柱2相对应设置;一第一横梁4,固定在立柱2与支架3之间;一第二横梁5,对应于第一横梁4的下方,一端与支架3固定,另一端构成为悬臂端9并且伸展到所述的侧开口8内;一用于对无纺纤维基布的一侧进行针刺的外针刺机构6,设在第一横梁4上;一用于对无纺纤维基布的另一侧进行针刺的内针刺机构7,设在第二横梁5上;一用于驱使内、外针刺机构7、6同时工作的驱动机构44,设在第二横梁5上,并且均与内、外针刺机构7、6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包括一悬臂端开合装置10和一悬臂端锁定装置11,悬臂端开合装置10设在所述。
4、的机座1上并且与所述悬臂端9的底部相配合,用于对悬臂端9的底部支承或释放,而悬臂端锁定装置11设在所述的立柱2上,并且对应于悬臂端9的上部,用于对悬臂端9的上部锁定或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端开合装置10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13、减速箱14、一对蜗轮箱15、一对蜗杆16、托板17和垫块18,第一电机13与减速箱14相配合并且由减速箱14携带第一电机13与所述的机座1固定,一对蜗轮箱15与减速箱14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固定于机座1上,一对蜗杆16中的其中一根蜗杆16与一对蜗轮箱15中的其中一个蜗轮箱15相配合,而。
5、另一根蜗杆16则与另一蜗轮箱15相配合,托板17与一对蜗杆16的末端固定,垫块18固定在所述悬臂端9的底部并且对应于托板17的上方,与托板17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17朝向所述垫块18的一侧的表面间隔构成有嵌合突条19,而垫块18朝向托板17的一侧的表面间隔构成有与嵌合突条19的位置相对应的并且数量相等的嵌合突缘凹槽20,所述的嵌合突条19嵌入嵌合突缘凹槽20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端锁定装置11包括第一作用缸21、转动压块座22和转动压块23,第一作用缸21的缸体尾部。
6、的作用缸座24与作用缸座铰接座25铰接,而作用缸座铰接座25固定在所述立柱2上,转动压块座22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5的悬臂端9朝向所述第一横梁4的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的侧开口8内,转动压块23枢轴连接在所述的立柱2上,与转动压块座22相配合,并且该转动压块23还与第一作用缸21的作用缸柱26枢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压块23朝向所述作用缸柱26的一端延伸有一枢接轴27,而所述的作用缸柱26的末端构成有一枢接轴孔28,枢接轴27插入枢接轴孔28内;所述的立柱2上并且朝向所述悬臂端9的上表面固设有具有枢轴孔32的转压块枢座29,而地转动压。
7、块23上开设有一销轴孔30,由销轴31依次插入枢轴孔32和销轴孔30将转动压块22枢轴设置于转动压块枢座29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作用缸21为气缸或油缸。权利要求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1/6页3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背景技术0002无端点,从字面释义即为无接头,整体上构成为环状体。由于造纸毛毯有着严苛的技术要求,即通常不允许存在接头,因为如果存在接头,那么一方面难以保证造纸毛毯的自身强度,另一方面。
8、无法确保纸张的质量,具体表现为纸张的厚薄均匀性受到影响,对此可以通过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122069A的说明书的背景技术栏得到更为详尽的了解。0003前述CN101122069A提供的无接头工业用呢针刺机的技术方案的贡献在于能够满足对无接头的并且幅宽达10M乃至更大的造纸毛毯加工,加工效率高,有效地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具体可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2段。CN101122068A推荐的具四针器针刺的无接头工业用呢针刺机是在CN101122069A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针区,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CN101122067A提供的无端点工业用呢针刺机解决了对活动横梁进行锁定或解锁而藉以减轻在线作业工人。
9、的作业强度和确保安全并且改善生产进度的技术问题。0004上述三项专利申请方案的共同点在于一是能保证工业用呢一次针刺完成,所谓的一次针刺完成是指由双针区两针区实施上下对刺,不再象已有技术那样在刺完一面后由工人翻转再对另一面针刺;二是利用龙门架的构造保障活动横梁开合,以便将针刺完成的工业用呢移离针刺机具体可参见CN101122069A的说明书第13页第2段的描述。0005但是,上述专利申请由于将活动横梁业界习惯称下横梁或称第二横梁设计为转臂形式,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回转间隙,而回转间隙会使活动横梁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又由于对造纸毛毯的内侧实施针刺的内针刺机构的针床是设置在活动横梁上的,因此当活动横梁存。
10、在回转间隙时,无疑会损及排置在针床上的刺针,例如一旦刺针偏离下针孔板业界习惯称托网板上的针孔,便会产生撞针之虞。因此,将活动横梁设计成转臂结构并不是合理的选择。当然,将活动横梁设计成水平悬臂结构,并且不论是在将待针刺的毛毯坯装入针刺机还是将针刺完成后的造纸毛毯从针刺机上卸离,活动横梁即前述的第二横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无疑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但是,由于成型后的造纸毛毯是对应于从悬臂端机架的侧开口处撤离针刺机的毛毯坯的装入同例,因此在针刺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必须对活动横梁的悬臂端进行有效管制,否则会出现颤动现象。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
11、006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第二横梁的悬臂端的稳定性而藉以避免说明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2/6页4在工作状态下出现颤动,有利于将待针刺的毛毯坯装机以及将针刺完成后的造纸毛毯撤离而藉以体现装卸的便捷性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0007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侧开口启闭机构,所述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包括底部具有机座的立柱,该立柱构成有一不封闭的侧开口;一支架,与立柱相对应设置;一第一横梁,固定在立柱与支架之间;一第二横梁,对应于第一横梁的下方,一端与支架固定,另一端构成为悬臂端并且伸展到所述的侧开口内;一用于对无。
12、纺纤维基布的一侧进行针刺的外针刺机构,设在第一横梁上;一用于对无纺纤维基布的另一侧进行针刺的内针刺机构,设在第二横梁上;一用于驱使内、外针刺机构同时工作的驱动机构,设在第二横梁上,并且均与内、外针刺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侧开口启闭机构包括一悬臂端开合装置和一悬臂端锁定装置,悬臂端开合装置设在所述的机座上并且与所述悬臂端的底部相配合,用于对悬臂端的底部支承或释放,而悬臂端锁定装置设在所述的立柱上,并且对应于悬臂端的上部,用于对悬臂端的上部锁定或释放。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悬臂端开合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减速箱、一对蜗轮箱、一对蜗杆、托板和垫块,第一电机与减速箱相配。
13、合并且由减速箱携带第一电机与所述的机座固定,一对蜗轮箱与减速箱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固定于机座上,一对蜗杆中的其中一根蜗杆与一对蜗轮箱中的其中一个蜗轮箱相配合,而另一根蜗杆则与另一蜗轮箱相配合,托板与一对蜗杆的末端固定,垫块固定在所述悬臂端的底部并且对应于托板的上方,与托板相配合。000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板朝向所述垫块的一侧的表面间隔构成有嵌合突条,而垫块朝向托板的一侧的表面间隔构成有与嵌合突条的位置相对应的并且数量相等的嵌合突缘凹槽,所述的嵌合突条嵌入嵌合突缘凹槽内。0010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悬臂端锁定装置包括第一作用缸、转动压块座和转。
14、动压块,第一作用缸的缸体尾部的作用缸座与作用缸座铰接座铰接,而作用缸座铰接座固定在所述立柱上,转动压块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的悬臂端朝向所述第一横梁的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的侧开口内,转动压块枢轴连接在所述的立柱上,与转动压块座相配合,并且该转动压块还与第一作用缸的作用缸柱枢轴连接。0011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压块朝向所述作用缸柱的一端延伸有一枢接轴,而所述的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枢接轴孔,枢接轴插入枢接轴孔内;所述的立柱上并且朝向所述悬臂端的上表面固设有具有枢轴孔的转压块枢座,而地转动压块上开设有一销轴孔,由销轴依次插入枢轴孔和销轴孔将转动压块枢轴设置于转动压块枢座上。001。
15、2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001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座上配设了用于对伸展到立柱的侧开口内的第二横梁的自由端的底部实施支承或释放的悬臂端开合装置以及在立柱上设置了用于对第二横梁的自由端的顶部实施锁定或释放的悬臂端锁定装置,因此可保障第二横梁在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并且不论是在将无纺纤维基布即毛毯坯装机还是卸离的过程中,第二横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消除了已有技术中的回转间隙。说明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3/6页5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结构图。0015图2为图1的正视图。0016图3为图1的侧视图。0017图。
16、4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0018图5为装卸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0敬请参见图1、图2和图3,以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本发明提供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左端为一具有机座1的立柱2,其中机座1为镂空结构,更确切地讲,机座1为框架结构,以便构成用于设置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悬臂端开合装置10的相关部件如一对蜗轮箱15。立柱2以焊接或用紧固件或者以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固定于机。
17、座1上,由图1所示,立柱2会同机座1构成有一个不封闭的侧开口8,并且该侧开口8大体上呈“”形中括号的形状或称U形的形状。本发明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的右端同样以图1、图2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凡涉及左或右的概念同例为支架3,该支架3与立柱2相对应。一第一横梁4的左端与立柱2朝向支架3的上部的一侧固定,而第一横梁4的右端与支架3的上部固定并且探出支架3的右侧。一第二横梁5的右端与支架3固定,而左端构成为悬臂端9,并且伸展到前述侧开口8内。毫无疑问,第一、第二横梁4、5彼此保持上下对应关系。第二横梁5与支架3相固定的一端端部还探出支架3,即伸展到支架3的右侧,于是,为了防止第二横梁5出现挠度而影响。
18、水平度,因此在探出支架3的第二横梁5的端部设有一配重机构12。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配重机构12包括一配重座42和一组调整螺杆43,在本发明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处于服役即使用状态下,配重座42与使用场所的地坪固定图2示,或者与预设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的基础如砼基础固定,或者与固定于地坪上的固定架固定,等等。一组调整螺杆43的下端与配重座42固定,上端与第二横梁5的底表面螺纹连接。0021外针刺机构6设在第一横梁6上,而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外针刺机构6完全相同的内针刺机构7设在第二横梁5上。申请人之所以称其为内、外针刺机构7、6,是因为相对于无端点的造纸毛毯45图5示而言的,因为造纸毛毯45朝向内的表面为。
19、内表面,朝向外的表面为外表面,外针刺机构6对造纸毛毯45朝向外的表面实施针刺,而内针刺机构7同时对造纸毛毯45朝向内的表面实施针刺。由于内、外针刺机构7、6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完全可以依据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所提及的CN101122069A、CN101122068A和CN101122037A的说明书的描述得到充分理解,因此本申请人不再加以赘述。此外,由于表现为内、外针刺机构7、6,因此可以推知本发明的针刺机为双针区针刺机,当然,如果为了提高效率,完全可以象CN101122068A那样构成具有四针区的针刺机。0022重点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3,前述的内、外针刺机构7、6。
20、由同一驱动机说明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4/6页6构44驱动,也就是说内、外针刺机构7、6合用共用一个驱动机构44,优选而非限于驱动机构44包括第三电机46、第一、第二传动轮48、52、传动带49、减速机5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伞齿轮59、61、66、67和万向轴64,第三电机46固定在电机固定座50上,电机固定座50通过一组螺栓51与前述的第二横梁5伸展到支架3的右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固定。第一传动轮48固定在第三电机46的电机输出轴47上,减速机53固定在减速机固定座56上,减速机固定座56固定在第二横梁5伸展到支架3的右侧的端部,并且位于第二横梁5的容腔内,第二。
21、传动轮52固定在减速机53的减速机动力输入轴上,传动带49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48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52上,减速机53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54通过联轴节55与第一伞齿轮59的第一伞齿轮轴57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伞齿轮轴57枢轴设置在第一齿轮箱58上,第一齿轮箱58与第二横梁5固定,并且,第一伞齿轮轴57的另一端与前述的内针刺机构7的内针刺机构主轴63传动连接,第一伞齿轮59构成于第一伞齿轮轴57的中部,并且与第二伞齿轮61相啮合,而第二伞齿轮61的第二伞齿轮轴63与万向轴64的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连接,万向轴64的另一端图2所示的上端与第三伞齿轮66的第三伞齿轮轴65连接,第三伞齿轮轴。
22、65枢轴设置在第二齿轮箱69上,而第二齿轮箱69固定在前述的第一横梁4的右端,并且第三伞齿轮66在所述的第二齿轮箱70内与第四伞齿轮67相啮合,第四伞齿轮67的第四伞齿轮轴68枢轴设置在第二齿轮箱70上,并且与前述的外针刺机构6的外针刺机构主轴60传动连接。0023前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48、52均为多槽道皮带轮,而前述的传动带49为传动皮带,并且数量与第一、第二传动轮48、52上槽道相等。如果用链轮代替多槽道皮带轮,同时将链条代替传动皮带,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变换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当驱动机构44的第三电机46工作时,那么按照申请人在上面对驱动机构44的各部件的位置及彼此的连接。
23、关系的描述,可以知道,内、外针刺机构7、6便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对用于刺合成为图5所示的造纸毛毯45的毛毯坯进行针刺。0024请继续见图1、图2和图3,在图1中清楚地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的悬臂端开合装置10,该悬臂端开合装置10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13、减速箱14、一对蜗轮箱15、一对蜗杆16、一托板17和一垫块18,第一电机13与减速箱14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14携带第一电机13与机座1固定,一对蜗轮箱15设在机座1的容腔内,并且与减速箱14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一对蜗杆16中的其中一根蜗杆16与一对蜗轮箱15中的其中一个蜗轮箱15传动连接,而一对蜗杆1。
24、6中的另一根蜗杆16与一对蜗轮箱15中的另一个蜗轮箱15传动连接,托板17的一端与一对蜗杆16中的其中一根蜗杆16的顶部固定,而另一端与一对蜗杆16中的另一根蜗杆16的顶部固定,垫块18固定在第二横梁5的悬臂端9的底部,并且与托板17的上方相对应。0025为了使托板17能与垫块18良好配合,藉以避免第二横梁5出现偏摆,因此在托板17朝向垫块18的一侧的表面间隔构成有一组嵌合突条19,而在垫块18朝向托板17的一侧的表面构成有位置与嵌合突条19相对应的并且数量相等的嵌合突缘凹槽20,嵌合突条19嵌入嵌合突缘凹槽20内。当然,如果将嵌合突条19与嵌合突缘凹槽20的位置对调,则完全是可以的,因此,如。
25、果出现这种形式性变化,那么应当视为本发明方案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5/6页70026当第一电机13顺时针工作,那么使一对蜗杆16上升,将托板17上的嵌合突条19嵌入于垫块18上的嵌合突缘凹槽20内,从而对第二横梁5的悬臂端9支承形成封闭,反之则释放。封闭时,内、外针刺机构7、6处于针刺状态,释放时,内、外针刺机构7、6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或将待刺的造纸毛毯坯装入,或将针刺完成后的造纸毛毯45取出。0027在前述的立柱2的上部设置有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的一悬臂端锁定装置11,由该装置对悬臂端9锁定或释放,优选而非限于的悬臂端锁定装置11包括。
26、第一作用缸21、转动压块座22和转动压块23,第一作用缸21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即选用气缸,该第一作用缸21的作用缸座24通过枢轴70与作用缸座铰接座25铰接即枢轴连接,而作用缸座铰接座25固定在立柱2上,转动压块座22固定在悬臂端9的上表面,并且位于前述的侧开口8内,在立柱2的对应于第二横梁5的上表面,更确切地讲对应于悬臂端9的上表面固定有转动压块枢座29,在转动压块枢座29上开设有枢轴孔32,转动压块23朝向第一作用缸21的一端延伸固定有一枢接轴27,并且还开设有一销轴孔30,由销轴31依次插入枢轴孔32和销轴孔30而可将转动压块23转动地设置在立柱2的转动压块枢。
27、座29上,并且前述的枢接轴27与第一作用缸21的作用缸柱26的末端开设的枢接轴孔28相连接。当作用缸柱26自第一作用缸21的缸体内伸出或回缩至缸体内时,便可由作用缸柱26推动转动压块23转动,使转动压块23与前述转动压块座22相配合或离开。当转动压块23与转动压块座22相配合时,则内、外针刺机构7、6均处于工作状态,反之亦然,道理如同对托板17与垫块18的描述。总之,当内、外针刺机构7、6处于针刺工作状态时,转动压块23迫住在压住在转动压块座22上,同时托板17上的嵌合突条19嵌入于垫块18上的嵌合突缘凹槽20内,从而对第二横梁5的悬臂端9定位,使第二横梁5不会因针刺机的工作而出现颤动情形。0。
28、028请重点见图1,在第一横梁4朝向立柱2的一端即左端的底部设有一压辊枢置臂35,在压辊枢置臂35上枢轴设置有一回转臂35A,而在支架3上并且在对应于压辊枢置臂35的部位直线方向设有一压辊轴座36,该压辊轴座36是可以上下移动的,因为在支架3上并且在对应于压辊轴座36的两侧固设有一对彼此平行的导轨71,压辊轴座36与一对导轨71滑配,在压辊枢置臂35的回转臂35A与压辊轴座36之间枢轴设置一压辊33。在第二横梁5的悬臂端9面对第一横梁4的表面即悬臂端9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形状呈L形的导毯辊枢置臂37,该导毯辊枢置臂37与前述的压辊枢置臂35同样呈L形相对应,而在支架3上并且位于压辊轴座36的下方设。
29、有一导毯辊轴座38,该导毯辊轴座38与前述的导毯辊枢置臂37相对应,即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导毯辊枢置臂37和导毯辊轴座38之间枢轴转动地设置有一导毯辊34,该导毯辊34对应于压辊33的下方。在支架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压辊轴座36的上方通过作用缸定位座72而设置有一第二作用缸40,由图所示,该第二作用缸40以纵向设置,并且第二作用缸40的作用缸活塞柱41与前述的压辊轴座36连接。第二作用缸40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为油缸,本实施例择用气缸。在支架3上还设有一第二电机39,该第二电机39的位置与前述的导毯辊34相对应并且与导毯辊34传动连接。0029当内、外针刺机构7、6完成了对毛毯坯的针刺工作后。
30、,即得到了由图5示意的造纸毛毯45后,前述的驱动机构44的第三电机46停止工作,此时,第二电机39工作,说明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6/6页8使导毯辊34旋转,同时第二作用缸40工作,由作用缸活塞柱41将压辊33朝着导毯辊34的方向推动,从而使造纸毛毯45收拢图5所示。0030请见图4和图5并且继续结合图1至图3,申请人叙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以加工长度为50M,门幅即幅宽为8M的造纸毛毯45图5示为例。如同公知的针刺机的工作之理,在本发明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处配套有喂料机和用于使环状棉网73也即前述的毛毯坯作周而复始地行移的张力行车74、服务行车75、相应的上、下张。
31、力辊78、77和上、下铺棉辊79、80业界也称上、下补棉辊等等。随着本发明的内、外针刺机构7、6进入工作状态,环状棉网73反复行移,由外针刺机构6的上针床81上的上刺针82和由内针刺机构7的下针床83上的下刺针84对环状棉网73同时刺合图1示,在刺合过程中,根据需要工艺要求由上、下铺棉辊79、80将其上的上、下棉卷85上铺棉辊79上的棉卷、76下铺棉辊80上的棉卷及时添喂,直至刺出符合规格要求如所需克重的造纸毛毯45。当成毯后,在停机状态下,并且使服务行车75及张力行车74松启,使造纸毛毯45脱离服务行车75和张力行车74,将成品的造纸毛毯45取出。将成品的造纸毛毯45取出的过程如下首先使第二。
32、电机39工作,由第二电机39带动导毯辊34旋转,同时使第二作用缸40工作,使第二作用缸40的作用缸活塞柱41向缸体外伸展,推动压辊轴座36下行,使压辊33朝着导毯辊34贴靠,从而使途经压辊33与导毯辊34之间的造纸毛毯45收拢成图5所示的折叠形态。接着使悬臂端开合装置10的第一电机13工作,由与第一电机13传动配合的减速箱14减速,经减速箱14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带动一对蜗轮箱15,由一对蜗轮箱15带动一对蜗杆16下行,使先前与垫块18相接触的托板17撤离,也就是说,使托板17离开垫块18,第二横梁5的下部形成开放口。同时,悬臂端锁定装置11的第一作用缸21工作,由作用缸柱26带动转动压块23,使转动压块23转离于转动压块座22,使第二横梁5的上部形成开放口。而后由在线作业人员将造纸毛毯45从立柱2的侧开口8的部位卸出。当要将下一毛毯坯装入并实施针刺时,则以前述动作顺序相反操作。说明书CN102011272ACN102011276A1/4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1272ACN102011276A2/4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11272ACN102011276A3/4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11272ACN102011276A4/4页12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112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