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下变频器和数字上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数字下变频器和数字上变频器。背景技术 数字下变频 (Digital Down Convert, DDC) 和数字上变频 (Digital Up Convert, DUC) 是数字中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DDC 是将中频信号经过抽取和滤波后降到基带频率 上; DUC 是将基带信号经过内插滤波后变成中频频率。现有的基于 FPGA 的 DDC 和 DUC, 主要 包含数字滤波器、 数字混频器和数控振荡器 (Numerical Control Oscillator, NCO)。
图 1 为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图 1, 对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的 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如下 :
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包含 A/D 转换器 10、 抽取滤波器 11、 第一数字混频器 12、 第 二数字混频器 13、 数控振荡器 14、 第一低通滤波器 15 和第二低通滤波器 16。其中, A/D 转 换器 10 根据外部输入的采样率对接收到的模拟中频信号进行采样, 获得数字中频信号, 输 出数字中频信号至抽取滤波器 11 ; 抽取滤波器 11 对接收到的数字中频信号进行频率抽取, 以降低数据传输率 ( 也称为数据率 ), 输出抽取后的数字中频信号至第一数字混频器 12 和 第二数字混频器 13 ; 数控振荡器 14 通过查找表产生本地正交载波信号, 输出正交载波信号 至第一数字混频器 12 和第二数字混频器 13 ; 第一数字混频器 12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正交 混频获得基带信号的 I 路, 输出基带信号的 I 路至第一低通滤波器 15 ; 第二数字混频器 13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正交混频获得基带信号的 Q 路, 输出基带信号的 Q 路至第二低通滤波 器 16 ; 第一低通滤波器 15 对基带信号的 I 路进行整形滤波后输出 ; 第二低通滤波器 16 对 基带信号的 Q 路进行整形滤波后输出。
如图 1 所示, 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仅能对一个通道中的一个载波信号进行数字下 变频处理, 且在数字下变频处理过程中, 需要两个数字混频器对该载波信号进行正交混频、 两个滤波器分别对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进行滤波, 且现有的利用查找表的 NCO 中需要花 费较大的查找表资源。当采用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对多载波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时, 为了 提高信号处理的效率, 需要采用与载波信号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数字下变频器进行处理。为 了控制多个数字下变频器, 不仅需要复杂的控制信号, 而且耗费了较多的逻辑资源, 提高了 设计的复杂度。
图 2 为现有的数字上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图 2, 对现有的数字上变频器的 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如下 :
现有的数字上变频器包含第一插值滤波器 20、 第二插值滤波器 21、 第三插值滤波 器 22、 第四插值滤波器 23、 第一数字混频器 24、 第二数字混频器 25、 数控振荡器 26、 复数混 频器 27 和数模转换器 28。其中, 第一插值滤波器 20 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进行插零 值操作并输出至第三插值滤波器 22 中 ; 第二插值滤波器 21 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Q 路进 行插零值操作并输出至第四插值滤波器 23 中 ; 第三插值滤波器 22 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进行 N 倍内插滤波, 以使 N 倍内插滤波后的信号与数控振荡器 26 输出的正交载波信号
的采样率一致 ; 第四插值滤波器 23 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Q 路进行 N 倍内插滤波, 以使 N 倍内插滤波后的信号与数控振荡器 26 输出的正交载波信号的采样率一致 ; 数控振荡器 26 输出正交载波信号至第一数字混频器 24 和第二数字混频器 25 ; 第一数字混频器 24 对接收 到的信号进行混频, 获得中频信号的 I 路 ; 第二数字混频器 25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频, 获 得中频信号的 Q 路 ; 复数混频器 27 对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的 I 路和 Q 路进行混合, 获得复数 中频信号, 并输出至数模转换器 28 ; 数模转换器 28 将接收到的复数中频信号的数字信号转 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
如图 2 所示, 现有的数字上变频器也存在图 1 所示数字下变频器的缺陷, 即在对多 载波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时需要与载波信号数量相同数量的数字上变频器, 为了控制多个 数字上变频器, 不仅需要复杂的控制信号, 而且耗费了较多的逻辑资源, 提高了设计的复杂 度。
综上所述, 现有的数字上变频器和数字下变频器在对多载波信号进行变频过程 中, 不仅需要复杂的控制信号, 而且耗费了较多的逻辑资源 ; 对于采用专用芯片的数字上 变频器和数字下变频器来说, 虽然容易控制, 但其大部分功能已经固化, 兼容性和灵活性较 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下变频器, 该数字下变频器在提 高易控性的同时, 能够节省资源。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上变频器, 该数字上变频器在提高易控性的 同时, 能够节省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数字下变频器, 包含用于对输入的中频信号进行采样的模数转换器, 所述数 字下变频器还包含 : 第一级混频模块、 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和第二级 多速率转换模块 ;
所述第一级混频模块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模数转换器的采样率, 产 生第一正交本振信号 ; 所述第一级混频模块将第一正交本振信号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输出的 采样后的中频信号进行混频,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第一 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 所述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等于所述模数转换器的 采样率, 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级混频模块的时钟频率 ;
所述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将该模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 I/Q 两路混频 信号的数据率之和 ;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采用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 式分别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n/2 倍抽取和滤波, 将 I/Q 两路混 频信号的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降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的时钟频率的 1/n ; 所述第一级 多速率转换模块将其产生的第二正交本振信号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频, 将 n 个载波进行 载波搬移,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并将抽取 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 所述 n 为偶数 ;
所述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将该模 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的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 ; 根据
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基带信号的频率, 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 接收到的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n 倍抽取和滤波, 输出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
上述下变频器中, 所述第一级混频模块包含 :
第一数控振荡器,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模数转换器的采样率, 产生 第一正交本振信号, 输出第一正交本振信号至第一数字混频器 ;
第一数字混频器, 将第一正交本振信号与所述模数转换器输出的采样后的中频信 号进行混频,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 块;
所述第一正交本振信号的频率等于所述模数转换器的采样率减去所述中频信号 的频率。
上述下变频器中, 所述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 :
第一级先入先出单元, 根据接收到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数据率, 将所述第一级多 速率转换模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数据率之和, 以 2 载波时分 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 ;
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采用 2 载波时 分复用的方式分别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的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n/2 倍抽取和滤波, 将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降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的时钟频率的 1/ n, 采用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抽取后的信号至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
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产生第二正交本 振信号, 将所述第二正交本振信号与接收到的抽取后的信号进行混频, 将 n 个载波进行载 波搬移,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第一级半带滤波器,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 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第二级半带滤波器 ; 所述第二正交本振信号的频率与接收到的信号载 波频率和采样率的商成正比 ;
第一级半带滤波器, 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并以 n 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2 倍抽取后的 I 路信号至所述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
第二级半带滤波器, 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并以 n 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2 倍抽取后的 Q 路信号至所述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上述下变频器中, 所述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 :
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根据接收到的 2 倍抽取后的 Q 路信号的数据率和 2 倍抽取 后的 I 路信号的数据率, 将所述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 的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 ;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 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 ;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第三级多倍抽取单元 ;
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基带信号的 频率, 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进行 n 倍抽取和滤波, 输出基带信号 的I路;
第三级多倍抽取单元,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基带信号的 频率, 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进行 n 倍抽取和滤波, 输出基带信号 的 Q 路。
上述下变频器中, 所述载波复用数 n 为 12 ;所述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包含第一半带滤波器和第一 FIR 滤波器 ; 所述第一半带 滤波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级先入先出单元, 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 FIR 滤波器, 用于 2 倍抽取 和滤波 ; 所述第一 FIR 滤波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用于 3 倍抽取和滤波 ;
所述第一级半带滤波器和所述第二级半带滤波器为用于 2 倍抽取和滤波的半带 滤波器。
上述下变频器中, 所述载波复用数 n 为 12 ; 所述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包含第二 FIR 滤波器、 第四半带滤波器和第一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 所述第三级多倍抽取单元包含第 三 FIR 滤波器、 第五半带滤波器和第二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
所述第二 FIR 滤波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 半带滤波器, 用于 3 倍抽取和滤波 ; 所述第四半带滤波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根号升余弦 滤波器, 用于 2 倍抽取和滤波 ; 所述第一根号升余弦滤波器用于成形滤波和 2 倍抽取 ;
所述第三 FIR 滤波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 半带滤波器, 用于 3 倍抽取和滤波 ; 所述第五半带滤波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根号升余弦 滤波器, 用于 2 倍抽取和滤波 ; 所述第二根号升余弦滤波器用于成形滤波和 2 倍抽取。
一种数字上变频器, 包含用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数模转换器,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数字上变频器还包含 : 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第四级多速 率转换模块、 第二级混频模块和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 所述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将所述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 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信号的时钟频率之和 ; 对调整时钟频率后的以 n 载波时分复 用的方式传输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信号的数据率分别进行 n/2 倍内插和滤波, 以n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分别输出内插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至所述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 所述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信号分别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 所述 n 为偶 数;
所述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n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进行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为 a 的 I 路信号和数据率为 a 的 Q 路信号 ; 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分别对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 进行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为 b 的 I 路信号和数据率为 b 的 Q 路信号, 并以 n/2 载波时分 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至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 ; 所述 a 等于所述数字上变频 器的时钟频率除以载波复用数 n ; 所述 b 为 a 的 2 倍 ;
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接收到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传输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分别进行 n 载波信号的载波叠加和混 频,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
所述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的频率, 对接 收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进行 c 倍内插和滤波,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中频信号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数模转换器 ; 所述 c 等于中频信号的频率除以所述接收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
较佳地, 所述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与所述数模转换器之间还包含一第三级先入 先出单元 ;
所述第三级先入先出单元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时钟
频率, 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时钟频率进行调整, 输出调整后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数 模转换器。
上述上变频器中, 所述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 :
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根据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信号和基带信号的 Q 路信号 的时钟频率, 将所述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信 号的时钟频率与基带信号的 Q 路信号的时钟频率之和 ;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基带 信号的 I 路至第一级多倍内插单元,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基带信号的 Q 路至第二 级多倍内插单元 ;
第一级多倍内插单元,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接收到基带 信号的 I 路进行 n/2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所述第四级 多速率转换模块 ;
第二级多倍内插单元,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接收到的基 带信号的 Q 路进行 n/2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所述第四 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上述上变频器中, 所述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 : 第三级多倍内插单元,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 n 载波时分 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进行 d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数据 率为 a 的 I 路信号至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 所述 d 等于所述接收到的 I 路信号的数据率与 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除以所述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获得的商 ;
第四级多倍内插单元,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 n 载波时分 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进行 d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数据 率为 a 的 Q 路信号至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
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 n/2 载波时 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率为 a 的 I 路信号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为 b 的 I 路信号, 并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 ;
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 n/2 载波时 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率为 a 的 Q 路信号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为 b 的 I 路信号, 并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
上述上变频器中, 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包含 :
第二数控振荡器,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接收到的信号的 数据率, 产生第三正交本振信号并输出至第二数字混频器 ; 所述第三正交本振信号的频率 与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和采样率的商成正比 ;
第二数字混频器,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接收到的第三正 交本振信号, 以 n/2 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分别进行 n 载波的载 波叠加, 输出载波叠加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至第二复数混频器 ;
第二复数混频器, 将载波叠加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进行复数混频, 以 2 载波时 分复用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上述上变频器中, 所述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一第七级多倍内插单元 ;
所述第七级多倍内插单元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的频率, 对接收
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进行 c 倍内插和滤波,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中频信号的 I/ Q 两路混频信号至所述数模转换器。
较佳地, 所述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还包含 :
第一增益调整单元, 连接所述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和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 根据 所述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的幅度值, 对所述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输出的 I 路 信号进行信号幅度调整, 将调整后的 I 路信号以 n/2 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至所述第二级混 频模块 ;
第二增益调整单元, 连接所述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和所述第二级混频模块, 根据 所述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的幅度值, 对所述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输出的 Q 路 信号进行信号幅度调整, 将调整后的 Q 路信号以 n/2 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至所述第二级混 频模块。
上述上变频器中, 所述 n 为 12 ; 所述第一级多倍内插单元包含第三根号升余弦滤 波器和第四 FIR 滤波器 ; 所述第二级多倍内插单元包含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和第五 FIR 滤波器 ;
所述第三根号升余弦滤波器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另一端连接所述 第四 FIR 滤波器, 用于 2 倍内插和滤波 ; 所述第四 FIR 滤波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级多倍内 插单元, 用于 3 倍内插和滤波 ; 所述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另一端连接所述 第五 FIR 滤波器, 用于 2 倍内插和滤波 ; 所述第五 FIR 滤波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级多倍内 插单元, 用于 3 倍内插和滤波。
上述上变频器中, 所述第三级多倍内插单元为一用于 3 倍内插和滤波的 FIR 滤波 器;
所述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为一用于 2 倍内插和滤波的半带滤波器 ;
所述第四级多倍内插单元为一用于 3 倍内插和滤波的 FIR 滤波器 ;
所述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为一用于 2 倍内插和滤波的半带滤波器。
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 本发明提供的数字下变频器中, 第一级混频模块将中频信 号进行混频获得中频信号的 I 路和 Q 路后,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 号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和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在进行抽取 前, 先对时钟频率进行同步, 根据同步后的时钟频率采用多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 的信号进行多倍抽取和滤波, 在降低控制信号的复杂性的同时, 节省了大量的逻辑资源。 本 发明提供的数字上变频器中, 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在进行频率内插之前先进行时钟频率 的同步, 在同步时钟频率之后, 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第二级混 频模块和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根据同步后的时钟频率和接收到的信号数据率, 采用多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率内插和滤波, 在降低控制信号的复杂性的同 时, 节省了大量的逻辑资源。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现有的数字上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 3 为本发明数字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数字下变频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 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数字下变频器和数字上变频器中, 变频器不再局限于对某一通道中 的一个载波信号进行数字变频处理, 而是采用多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 利用本发明中的变 频器对多个载波信号进行处理, 不仅减少占用的逻辑资源, 而且降低了硬件成本及控制信 号的复杂性。
本发明数字下变频器和数字上变频器中, 每一模块和元器件在特定的时钟频率下 进行工作 ; 每一模块和元器件的时钟频率的大小可参见下述说明。
图 3 为本发明数字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图 3, 对本发明数字下变频器的 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如下 :
本发明的数字下变频器包含模数值转换器 30、 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第一级多速率 转换模块 32、 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 和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模数转换器 30 用于对接收到的中频信号进行采样。模数转换器 30 的采样率决定 了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的时钟频率。
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用以将模数转换器 30 的采样率输出至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将载波复用数 n 输出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和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 将基带信号 的频率输出至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
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根据模数转换器 30 的采样率, 产生第一正交本振信号 ; 第一级 混频模块 31 将第一正交本振信号与模数转换器 30 输出的采样后的中频信号进行混频,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第一正交本振 信号的频率为模数转换器 30 的采样率减去输入的中频信号的频率的差值。I/Q 两路混频 信号为 I 路混频信号和 Q 路混频信号, 任一路混频信号的数据率等于模数转换器 30 的采样 率, 且小于等于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的时钟频率 ; 较佳地,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任一路混频信 号的数据率等于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的时钟频率。所述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具体 为: 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 在不同时刻输出 2 载波, 2 载波之一为 I 路混频信号, 另一载波为 Q 路混频信号。
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将该模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 I/Q 两路混频信 号的数据率之和 ;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采用 2 载波时分复用的 方式分别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n/2 倍抽取和滤波, 将 I/Q 两路 混频信号的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降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的时钟频率的 1/n。 第一级 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将其产生的第二正交本振信号与抽取后的信号进行混频和 n 载波搬移,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分别对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并将抽取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所述载波复用数 n 为偶数 ; 第二正交本振信号的频率为输入载波频率与采样率的商再乘以 2 的 32 次幂 ; 第一级多速率转 换模块 32 的 n 载波搬移为将 n 载波搬移到同一频段, 以便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信号。较佳地, 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的时钟频率等于接收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数 据率之和。所述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 I 路信号进行抽取和滤波, 具体为, 采用时分复 用的方式, 在不同时间点对 I 路信号包含的 n 个载波进行抽取和滤波 ; 所述以 n 载波时分复 用的方式对 Q 路信号进行抽取和滤波, 具体为, 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 在不同时间点对 Q 路 信号包含的 n 个载波进行抽取和滤波。
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将该 模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的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 ; 根 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基带信号的频率, 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 式, 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n 倍抽取和滤波, 输出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较佳的, 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 将该模块的时钟频率调整为等于其接收到的任一 路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
其中, 第一级混频模块 31 包含第一数字混频器 311 和第一数控振荡器 312。
第一数控振荡器 312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模数转换器 30 的采样率, 产生第一正交本振信号, 输出第一正交本振信号至第一数字混频器 311。 本发明的第一数控 振荡器 312 不再采用查找表的方式产生正交本振信号, 而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采样率及 时钟频率产生第一正交本振信号, 对于某一频率的中频信号来说, 第一正交本振信号的频 率是固定不变的, 极大地节省了逻辑资源。
第一数字混频器 311 将第一正交本振信号与模数转换器 30 输出的采样后的中频 信号进行混频, 获得中频信号的 I 路和 Q 路 ; 第一数字混频器 311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 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第一数字混频器 311 采用时分复用的 方式进行混频, 与现有的数字下变频器相比, 减少了数字混频器的使用, 节省了乘法资源。
其中, 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包含第一级先入先出单元 321、 第一级多倍抽取 单元 322、 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323、 第一级半带滤波器 324 和第二级半带滤波器 325。
第一级先入先出单元 321 根据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 将第一 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数据率之和, 以2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 322。第一级先入先出单 元 321 用于将数据改变时钟域而进行隔离, 以对时钟频率进行同步, 节约时钟资源。本发明 的数字下变频器之所以能够采用多载波复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关键在于数字下变频器在进 行频率抽取和滤波时, 进行频率抽取和滤波的元件的时钟频率大于等于载波复用数与数据 率的乘积。
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 322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采用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n/2 倍抽取和滤波, 将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降至第一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2 的时钟频率的 1/n, 采用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抽取后的信号至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323。所 述 I/Q 两路抽取后的信号为 I 路抽取后的信号和 Q 路抽取后的信号。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 322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率抽取和滤波时, 其抽取的倍数与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 载波复用数 n 及该模块的时钟频率相关。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323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产生第二 正交本振信号, 将第二正交本振信号分别与接收到的 I/Q 两路抽取后的信号进行混频和 n 载波搬移,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第一级半带滤波器 324, 以 n 载波时分 复用的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第二级半带滤波器 325。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323 可包含一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混频的数字混频器和一用于产生第二正交本振信号的数控振荡 器; 所述数字混频器还可采用现有的载波搬移的方法进行 n 载波搬移, 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 n 载波搬移就是将 n 个载波分离到不同的时间点。
第一级半带滤波器 324 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并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2 倍抽取后的 I 路信号至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第一级半 带滤波器 324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抽取时, 采用多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节省了 逻辑资源, 降低了硬件成本。
第二级半带滤波器 325 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的数据率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并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2 倍抽取后的 Q 路信号至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第二级半 带滤波器 325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抽取时, 采用多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节省了 逻辑资源, 降低了硬件成本。 其中, 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331、 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 332 和第三级多倍抽取单元 333。
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331 根据接收到的 Q 路信号的数据率和 I 路信号的数据率, 将第二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33 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的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与 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 ; 所述接收到的任一路信号为 2 倍抽取后的 I 路信号或 2 倍抽取后的 Q 路信号。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331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2 倍抽取后的 I 路信号 至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 332,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2 倍抽取后的 Q 路信号至第三级 多倍抽取单元 333。 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331 用于将数据改变时钟域而进行隔离, 以对时钟 频率进行同步, 节约时钟资源。
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 332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基带 信号的频率, 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进行 n 倍抽取和滤波, 输出基 带信号的 I 路。
第三级多倍抽取单元 333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基带 信号的频率, 采用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进行 n 倍抽取和滤波, 输出基 带信号的 Q 路。
图 4 为本发明数字下变频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 载波复用数为 12。现结合图 4, 对该实施例中的数字下变频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如下 :
本实施例的数字下变频器包含模数转换器 400、 数字混频器 401、 数控振荡器 402、 第一先入先出单元 403、 第一半带滤波器 404、 第一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R) 滤波器 405、 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406、 第二半带滤波器 407、 第三半带滤波器 408、 第二先入先出单元 409、 第二 FIR 滤波器 410、 第三 FIR 滤波器 411、 第四半带滤波器 412、 第五半带滤波器 413、 第一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414、 第二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415 和第一 参数控制模块 34。
模数转换器 400 相当于图 3 中的模数转换器 30, 其采样率为 184.32MHz ; 模数转换
器 400 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的频率为 138.24±1.92MHz, 位于第二乃奎斯特区。
数字混频器 401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一数字混频器 311 ; 数控振荡器 402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一数控振荡器 312。数字混频器 401 和数控振荡器 402 的时钟频率为 184.32MHZ ; 为了简化操作, 对于 12 载波复用的数字下变频器来说, 数控振荡器 402 输出的本振信号的 频率为采样率的四分之一, 且经数字混频器 401 混频后输出的中频信号的数据率的数值与 时钟频率相同, 即 184.32Ms/s。
第一先入先出单元 403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一级先入先出单元 321。为了实现减少 占用逻辑资源, 本发明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中频信号的 I 路和 Q 路进行多倍频率抽 取; 为了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中频信号的 I 路和 Q 路进行多倍频率抽取, 第一先入 先出单元 403 将接收到的信号同步到 368.64MHz 的时钟频率, 以进行隔离。此时, 第一先 入先出单元 403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 且每路信号的数据率为 184.32Ms/s ;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频率之和为 368.64Ms/s。
第一半带滤波器 404 和第一 FIR 滤波器 405 组成了图 3 中的第一级多倍抽取单元 322。第一半带滤波器 404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参数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第 一 FIR 滤波器 405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参数进行 3 倍抽取和滤波。之所以先 采用半带滤波器后采用 FIR 滤波器, 主要是考虑到 FIR 滤波器不能对较高数据率的信号进 行抽取和滤波 ; 之所以采用 2 倍和 3 倍抽取, 主要是依据该实施例中的数字下变频器采用的 载波复用数, 以使第一 FIR 滤波器 405 输出的多倍抽取和滤波后的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 用数 n 的乘积小于等于时钟频率。该实施例中, 第一半带滤波器 404 和第一 FIR 滤波器 405 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的每一路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频率抽取 ; 第一 FIR 滤波器 405 输出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一路信号的数据率为 30.72Ms/s。
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406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一复数混频单元 323。第一复数混频单 元 406 实现了 12 载波的载波搬移, 数据率保持 30.72Ms/s 不变, 以便后续采用 12 载波时分 复用的方式对 I 路和 Q 路信号进行多倍频率抽取和滤波, 减少占用逻辑资源, 降低硬件成 本。
第二半带滤波器 407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一级半带滤波器 324, 第三半带滤波器 408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二级半带滤波器 325。第二半带滤波器 407 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 式, 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数据率降低为 15.36Ms/s ; 第三半带滤波器 408 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 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数据率降低为 15.36Ms/s。
第二先入先出单元 409 相当于图 3 中的第二级先入先出单元 331。在这里加入 用于改变时钟频率的先入先出单元, 主要为了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数据率为 15.36Ms/s 的信号进一步进行多倍抽取和滤波, 以获取所需频率的基带信号。第二先入先 出单元 409 根据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设置, 将进行多倍抽取和滤波的元件的时钟频率同步至 184.32MHz, 不仅节约了时钟资源和逻辑资源, 而且便于后续元件继续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 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 FIR 滤波器 410、 第四半带滤波器 412 和第一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414 组成了 图 3 所示的第二级多倍抽取单元 332 ; 第三 FIR 滤波器 411、 第五半带滤波器 413 和第二根 号升余弦滤波器 415 组成了图 3 所示的第三级多倍抽取单元 333。上述元件中, 第二 FIR 滤波器 410 和第三 FIR 滤波器 411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参数进行 3 倍抽取和滤 波, 第四半带滤波器 412 和第五半带滤波器 413 根据第一参数控制模块 34 输出的参数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第一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414 和第二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415 根据第一参数控 制模块 34 输出的参数进行 2 倍抽取和滤波 ; 关于各滤波器进行抽取的倍数之和由所需的基 带信号和第二先入先出单元 409 输出的信号的数据率来确定。
图 4 所示的数字下变频器仅是给出了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方式进行处理的一个 较佳实施例 ; 数字下变频器中包含的滤波器的种类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 且上述实施例中, 每一滤波器的抽取倍数也仅是一个较佳数值, 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
图 5 为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图 5, 对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的 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如下 :
本发明的数字上变频器包含 : 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0、 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数模转换器 54 和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本发明的数字上变频器是对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传输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处 理; 较佳地, 用于对图 3 所示数字下变频器输出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
数模转换器 54 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器 54 可采用现有的具 有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元器件, 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用于将载波复用数 n 输出至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0、 第四 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和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 用于将中频信号的 频率输出至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所述中频信号为对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后期望获得 的中频信号。
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0 将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的 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的时钟频率之和 ;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调整时钟频率后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的数据率分别进行 n/2 倍内插和滤波, 以n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内插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至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其中, 所述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分别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传输 ; 数字上变频 的时钟频率等于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0、 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和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中任一模块的时钟频率。载波复用数 n 为偶数。第三级多速 率转换模块 50 在进行内插和滤波时, 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对多载波信号进行处理, 减少了 逻辑资源的耗费, 降低了硬件成本。
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n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分别进行多倍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 为 a 的 I 路信号和数据率为 a 的 Q 路信号 ; 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分别对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进行多倍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为 b 的 I 路信号和数据率为 b 的 Q 路信号, 并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至第二级混频模块 52。其中, a 等于数 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除以载波复用数 n, b 等于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除以载波复用 数 n/2 ; 换句话说, a 的数值为 b 的数值的二分之一。
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接收到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传输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分别进行 n 载波信号的载波叠加和混 频,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所述 I/Q 两路混频信号为 I 路混频信号和 Q 路混频信号 ; 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可采用现有的载波叠 加方法,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 n 载波信号的载波叠加和混频, 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中频信号的频率, 对 接收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进行 c 倍内插和滤波,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中频信号 的 I 路和 Q 路至数模转换器 54。其中, c 等于中频信号的频率除以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接收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任一路信号的数据率。
较佳地, 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与数模转换器 54 之间还包含一第三级先入先 出单元 ( 图 5 中未示出 )。第三级先入先出单元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数模转换 器 54 的时钟频率, 对 I/Q 两路混频信号的时钟频率进行调整, 输出调整后的 I/Q 两路混频 信号至数模转换器 54。 之所以进行时钟频率的调整, 主要是考虑到节约时钟资源, 降低资源 消耗。
其中, 第三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0 包含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501、 第一级多倍内插 单元 502 和第二级多倍内插单元 503
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501 根据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的时钟频率, 将数 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调整为大于等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的时钟频率之和 ;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基带信号的 I 路至第一级多倍内插单元 502, 以 n 载波时分复 用的方式输出基带信号的 Q 路至第二级多倍内插单元 503。较佳地, 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501 将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调整为等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的 I 路信号的时钟频率与基 带信号的 Q 路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和。
第一级多倍内插单元 502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接收 到基带信号的 I 路进行 n/2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第四 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第一级多倍内插单元 502 可采用多个串联连接的用于多倍内插的滤 波器的组合。
第二级多倍内插单元 503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对接收 到的基带信号的 Q 路进行 n/2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第 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第二级多倍内插单元 503 可采用多个串联连接的用于多倍内插的 滤波器的组合。
其中, 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包含第三级多倍内插单元 511、 第四级多倍内插单元 512、 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513 和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514。
第三级多倍内插单元 511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n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进行 d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 出数据率为 a 的 I 路信号至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513。其中, d 等于所述接收到的 I 路信号 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 n 的乘积除以所述数字上变频器的时钟频率获得的商。
第四级多倍内插单元 512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n载 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进行 d 倍内插和滤波, 以 n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 出数据率为 a 的 Q 路信号至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514。
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513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率为 a 的 I 路信号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 为 b 的 I 路信号, 并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 路信号至第二级混频模块 52。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514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率为 a 的 Q 路信号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 获得数据率 为 b 的 I 路信号, 并以 n/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Q 路信号至第二级混频模块 53。
其中, 第二级混频模块包含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第二数控振荡器 522 和第二复数 混频器 523。
第二数控制振荡器 522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接收到 的信号的数据率, 产生第三正交本振信号并输出至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第三正交本振信号 的频率为输入载波频率与采样率的商再乘以 2 的 32 次幂获得的乘积。
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载波复用数 n 及接收到的 第三正交本振信号, 以 n/2 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分别进行 n 载 波的载波叠加, 输出载波叠加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至第二复数混频器 523。
第二复数混频器 523 将载波叠加后的 I 路信号和 Q 路信号进行复数混频, 以2载 波时分复用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第二复数混频器 523 可采用现有的混频方法, 对载波叠加后的两路信号进行混频, 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 第五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3 包含一第七级多倍内插单元 531。第七级多倍内 插单元 531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中频信号的频率, 对接收到的 I/Q 两路混频信 号进行 c 倍内插和滤波,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中频信号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至数 模转换器 54。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 为了获得较好地上变频信号, 第四级多速率转换模块 51 进一步包含第一增益调整单元 ( 图 5 中未示出 ) 和第二增益调整单元 ( 图 5 中未示出 )。
第一增益调整单元连接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513 和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根据第 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中频信号的幅度值, 对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513 输出的 I 路信号 进行信号幅度调整, 将调整后的 I 路信号以 n/2 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至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中的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第二增益调整单元连接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514 和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根据第 二参数控制模块 55 输出的中频信号的幅度值, 对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514 输出的 Q 路信号 进行信号幅度调整, 将调整后的 Q 路信号以 n/2 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至第二级混频模块 52 中的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图 6 为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6 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 载波复用数为 12。现结合图 6, 对该实施例数字上变频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如下 :
本实施例的数字上变频器包含 : 第四先入先出单元 600、 第三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1、 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2、 第四 FIR 滤波器 603、 第五 FIR 滤波器 604、 第六 FIR 滤波 器 605、 第七 FIR 滤波器 606、 第六半带滤波器 607、 第七半带滤波器 608、 第一增益调整单元 609、 第二增益调整单元 610、 数字混频器 611、 数控振荡器 612、 复数混频器 613、 第八半带滤 波器 614、 第三先入先出单元 615、 数模转换器 616 和第二参数控制模块 ( 图 6 中未示出 )。
第四先入先出单元 600 相当于图 5 所示的第四级先入先出单元 501。为了实现基 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的 12 载波时分复用处理, 第四先入先出单元 600 将第三根号升余弦滤 波器 601、 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2、 第四 FIR 滤波器 603、 第五 FIR 滤波器 604、 第六 FIR 滤波器 605、 第七 FIR 滤波器 606、 第六半带滤波器 607、 第七半带滤波器 608、 第一增益调整单元 609、 第二增益调整单元 610、 数字混频器 611、 数控振荡器 612、 复数混频器 613 和第八 半带滤波器 614 的时钟频率同步成大于基带信号的 I 路信号的时钟频率和基带信号的 Q 路 信号的时钟频率之和。该实施例中, 基带信号的 I 路和 Q 路的时钟频率都为 122.88MHz, 第 四先入先出单元 600 同步后的时钟频率为 276.48MHz, 数据率保持 1.28Ms/s 不变。
第三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1 和第四 FIR 滤波器 603 组成了图 5 中的第一级多倍内 插单元 502 ; 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2 和第五 FIR 滤波器 604 组成了图 5 中的第二级多 倍内插单元 503。该实施例中, 第三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1 和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2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参数, 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 ; 第四 FIR 滤波器 603 和第五 FIR 滤波器 604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参数, 进行 3 倍内插和滤波。为了减少占用的逻 辑资源, 第三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1 和第四 FIR 滤波器 603 对接收到的 I 路信号进行多倍 内插时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 同理, 第四根号升余弦滤波器 602 和第五 FIR 滤波器 604 对接收到的 Q 路信号进行多倍内插时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第四 FIR 滤波器 603 输出的 I 路信号的数据率为 7.68Ms/s, 第五 FIR 滤波器 604 输出的 Q 路信号的数据率 为 7.68Ms/s。
第六 FIR 滤波器 605 相当于图 5 中的第三级多倍内插单元 511, 第七 FIR 滤波器 606 相当于图 6 中的第四级多倍内插单元 512。该实施例中, 第六 FIR 滤波器 605 和第七 FIR 滤波器 606 根据第二参数控制模块输出的参数, 进行 3 倍内插和滤波。由于接收到的 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的乘积小于时钟频率, 第六 FIR 滤波器 605 和第七 FIR 滤波器 606 仍采用 1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多倍内插 ; 第六 FIR 滤波器 605 和 第七 FIR 滤波器 606 输出的信号的数据率都为 23.04Ms/s。
第六半带滤波器 607 相当于图 5 中的第五级多倍内插单元 513, 第七半带滤波器 608 相当于图 5 中的第六级多倍内插单元 514。该实施例中, 第六半带滤波器 607 和第七半 带滤波器 608 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由于此时接收到的信号的数据率与载波复用数的乘积 需小于时钟频率, 此时, 第六半带滤波器 607 和第七半带滤波器 608 采用 6 载波时分复用的 方式进行信号的多倍内插和滤波。第六半带滤波器 607 和第七半带滤波器 608 输出的信号 数据率都为 46.08Ms/s。
第一增益调整单元 609 与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的第一增益调整单元 ( 图 5 未示 出 ) 相同, 第二增益调整单元 610 与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的第二增益调整单元 ( 图 5 未示 出 ) 相同, 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数字混频器 611 相当于图 5 中的第二数字混频器 521, 数控振荡器 612 相当于图 5 中的第二数控振荡器 522。数字混频器 611 采用的是 6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对接收到的信 号进行 12 载波的载波叠加, 并输出混频后的信号至复数混频器 613。复数混频器 613 相当 于图 5 中的第二复数混频器 523。复数混频器 613 对接收到的载波叠加后的 I 路和 Q 路信 号进行混频, 以 2 载波时分复用的方式输出 I/Q 两路混频信号。在上述混频和载波叠加的 过程中, 信号的时钟频率和数据率保持不变。
第八半带滤波器 614 相当于图 5 中的第七级多倍内插单元 531。根据所需中频信 号的数据率与接收到的信号的数据率, 对第八半带滤波器 614 内插倍数进行设置。本实施 例中, 半带滤波器进行 2 倍内插和滤波 ; 第八半带滤波器 614 输出的 I/Q 两路混频信号中每 一路信号的数据率为 92.16Ms/s。第三先入先出单元 615 相当于本发明数字上变频器的第三级先入先出单元 ( 图 5 中未示出 ), 主要是根据数模转换器 616 的时钟频率, 调整输出的中频信号的时钟频率。数 模转换器 616 相当于图 5 中的数模转换器 54, 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对于一个通道中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如 果本发明的数字上变频器和数字下变频器需要对多个通道中的信号进行处理, 则本发明的 数字上变频器和数字下变频器中进行同步时钟频率的先入先出单元可以在多个通道间进 行复用, 并且本发明的数字上变频器和数字下变频器中进行复数混频的复数混频器可以再 多个通道间进行复用, 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占用逻辑资源, 降低硬件成本, 同时降低控制信 号和设计的复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