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4849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4849ACN102094849A21申请号200910246297922申请日20091215F04D29/40200601F04D29/58200601F01P5/1020060171申请人基益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南县永康市环工路107号72发明人邱进成陈世琦陈嘉佑黄昱畯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代理人王昭林崔华54发明名称水泵57摘要一种水泵,包含一机壳及一汲水机构,该机壳包括对接的一导水盖及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个界定出一安装空间的内围绕壁、一个和内围绕壁一体连接的外。
2、围绕壁,以及一个接近该导水盖的架设环壁,所述导水盖具有一个和外围绕壁对接并和内、外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冷却空间的延伸围壁,以及一个界定出一个导流空间的导水壁。该汲水机构包括一驱动单元及一扇叶座。借在导水盖上设置和基座的外围绕壁对接的延伸围壁,可以缩短基座的外围绕壁的突伸长度,以方便一体铸造成型该基座,前述结构也可以增进汲水机构组装时的方便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2094855A1/1页21一种水泵,包含一个机壳和一个汲水机构,所述机壳包括一个基座,以及一个和所述基座对接的导水盖,所述基座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安装空间。
3、的内围绕壁,而所述导水盖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导流空间的导水壁,所述汲水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驱动单元,以及一个位在所述导流空间内并受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而可沿着一送水方向转动的扇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具有一个一体和所述内围绕壁连接并围绕所述内围绕壁的外围绕壁,以及一个接近所述导水盖的架设环壁,其中所述外围绕壁的长度小于所述内围绕壁,而所述导水盖还具有一个和所述基座的外围绕壁对接并和内、外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冷却空间的延伸围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一个和基座对接的端盖,上述端盖和导水盖分别位在基座的相反侧,所述汲水机构的驱动单元是架设在所述基座的架设环。
4、壁以及端盖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绕壁具有一段对应所述冷却空间的第一壁段,以及一段和所述端盖对接的第二壁段,所述外围绕壁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壁段的长度的40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围绕壁的长度和导水盖的延伸围壁的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段的厚度大于第二壁段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壁段的厚度是4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具有一个和外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控制容室的控制箱壁,以及一个贯穿所述控制容室及安装空间的电线通道,所述机壳还包括一个可拆解地安装在所述控制箱壁上的控制箱盖。7根据权利要求6。
5、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盖的导流空间具有一个入水口及一个出水口,所述导水壁还具有一个连通所述导流空间及冷却空间的冷却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架设环壁具有一个朝向端盖的插设槽,而所述端盖具有一个朝向所述架设环壁的端盖突环,又所述驱动单元具有一个架设在所述插设槽及端盖突环间的套筒、一个安装在所述套筒内部并驱动所述扇叶座的转子,以及一个围绕所述套筒并和外围绕壁内外对应的定子。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绕壁具有一段对应所述冷却空间的第一壁段,而所述外围绕壁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壁段的长度的4060。权利要求书CN102094849ACN10209485。
6、5A1/4页3水泵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电动方式输送冷却水,并设有散热结构的水泵。背景技术0002以往车辆在设计上,通常会利用一个冷却系统来降低引擎运转的温度,前述冷却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可抽送冷却水并具有一汲水机构的电动水泵,以及将冷却水送往引擎的冷却管路,由于电动水泵的汲水机构在运作时会产生高温,因此,有些水泵会设计散热结构。0003参阅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编号M363517实用新型的剖视图,该专利所揭示的水泵主要包含一个内壳座11、一个框套在该内壳座11外周围并共同界定出一个冷却空间12的外壳座13、一个和内、外壳座11、13对接的衔接座14、一个架设在该内壳座。
7、11及衔接座14间的汲水机构15,以及一个组装在该衔接座14右侧并且和衔接座14共同界定出一个导流空间16的导水盖17。该外壳座13具有一个端壁131,以及一个自端壁131往该冷却空间12突伸的环突台132,而该内壳座11具有一个对应该环突台132的架设孔111,所述汲水机构15具有一个横向架设在内壳座11的架设孔111及衔接座14间的套筒151、一个安装在该套筒151的一个筒室152内的转子153、一个和转子153连动地结合并位在导流空间16内的扇叶座154,以及一个安装在该套筒151及内壳座11间的定子155,该衔接座14并具有一个连通该冷却空间12及导流空间16的冷却通道141,导流空间。
8、16则是具有一个入水口161及一个出水口162。0004当转子153受到电力驱动带动扇叶座154沿着一送水方向旋转时,冷却水会由入水口161进入该导流空间16,再由出水口162送出,而在冷却水进出该导流空间16的过程中,有部分的冷却水会经由冷却通道141流入冷却空间12,目的在于协助汲水机构15散热。0005前述实用新型虽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但是就制造的角度,该水泵必需先以铸造方式成型该外壳座13、内壳座11、衔接座14以及导水盖17,然后将汲水机构15先装设在内壳座11内,再将该组合体组装在外壳座13内部后,再装设该衔接座14及导水盖17,由于前述专利的内、外壳座11、13的纵身较长,因此。
9、,当内、外壳座11、13在相互套接时不太容易精确对位,组装上比较不方便。也就是说,前述实用新型虽然具有散热的效果,但其需要的模具数量较多,组装时也比较困难。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及制造容易的水泵。0007本发明的水泵包含一个机壳和一个汲水机构,该机壳包括一个基座,以及一个和该基座对接的导水盖,该基座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安装空间的内围绕壁,而该导水盖具有一界定出一个导流空间的导水壁,所述汲水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安装空间内的驱动单元,以及一个位在该导流空间内并受到该驱动单元驱动而可沿着一送水方向转动的扇叶说明书CN102094849ACN102094855A2/4页4座。0008。
1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具有一个一体和该内围绕壁连接并围绕该内围绕壁的外围绕壁,以及一个接近该导水盖的架设环壁,其中该外围绕壁的长度小于该内围绕壁,而该导水盖还具有一个和该基座的外围绕壁对接并和内、外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冷却空间的延伸围壁。0009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借在导水盖上设置和基座的外围绕壁对接的延伸围壁,可以缩短该基座的外围绕壁的突伸长度,以方便一体铸造成型该基座,前述结构也可以增进汲水机构组装时的方便性。附图说明0010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编号M363517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0011图2是本发明水泵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0012图3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
11、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14参阅图2、3,本发明水泵的一优选实施例包含一个机壳20,以及一个安装在该机壳20内部并可电动汲水的汲水机构21。该机壳20并包括一个基座3、一个固定地安装在该基座3一侧的端盖4、一个和该基座3对接并和端盖4分别位在基座3相反侧的导水盖5,以及一个控制箱盖6。0015本实施例的基座3是由金属材料一体铸造成型,并具有一个围绕一中心轴线且界定出一个安装空间30的内围绕壁31、一个一体自该内围绕壁31突出的外围绕壁32、一环接近该导水盖5并且自内围绕壁31往中央突出的架设环壁34,以及一个跨越内、外围绕壁31、32且径向突出的控制箱壁35。00。
12、16其中,该内围绕壁31具有一段和该架设环壁34接连的第一壁段311,以及一段厚度大约是第一壁段311的二分的一的第二壁段31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壁段311的厚度大约是8毫米MM,该第二壁段312的厚度则以4毫米为较佳,所述第一壁段311的长度L1大约是整个内围绕壁31长度L2的三分的二。也就是说,经由发明人实际测试发现,本发明的第二壁段312的厚度若是2毫米时,水泵在接近端盖4部位的散热效果比较差,而当该第二壁段312的厚度增厚度4毫米时,其散热效率大约可提高25,推测原因,可能是该第二壁段312的厚度增加后,可以吸收安装空间30内部较多的热源,同时往外快速扩散。0017又本实施例的外围。
13、绕壁32具有一个平行对应该内围绕壁31的第一壁段311的围壁部321、一个垂直连接该围壁部321及第一壁段311的连接部322,以及一个自该围壁部321往径向外端突出的对接框部323。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围绕壁32的长度L3大约是第一壁段311的长度L1的二分的一,也就是说,从制造容易度作考虑,本实施例的外围绕壁32的长度L3相对于第一壁段311的长度L1乃以4060为佳,并以50为较佳。0018本实施例的架设环壁34具有一环朝向端盖4并围绕中心轴线的插设槽341,而该控制箱壁35是跨越在外围绕壁32及部分的内围绕壁31的第二壁段312,其并和外围绕壁32的部分外表面共同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上的控制。
14、容室351,又该基座3还具有一个贯穿该说明书CN102094849ACN102094855A3/4页5控制容室351及安装空间30的电线通道36。0019本实施例的端盖4是借多支螺丝40固定地对接在该基座3的一侧,也就是位在图3的右侧,该端盖4并包括一个圆形的端壁41、一个自该端壁41的外周围往该内围绕壁31突伸对接的对接盖壁42,以及一个自该端壁41往安装空间30内突出的端盖突环43,上述端盖4的对接盖壁42的厚度相同于该基座3的第二壁段312的厚度。0020本实施例的导水盖5包括一个围绕该中心轴线并和外围绕壁32的围壁部321对接的延伸围壁51,以及一个自该延伸围壁51一体突出并界定出一导。
15、流空间50的导水壁52,在该延伸围壁51、基座3的内、外围绕壁31、32间并界定出一个环形的冷却空间53。其中该导水壁52具有一个位在中央的入水管部521、一个螺旋状围绕该入水管部521的出水管部522,以及一个连通该导流空间50及冷却空间53的冷却通道523。而该导流空间50具有一个对应该入水管部521的入水口501,以及一个对应该出水管部522的出水口502。0021本实施例的控制箱盖6是借多支螺丝60安装在该基座3的控制箱壁35上,用来封闭该控制容室351。0022本实施例的汲水机构21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安装空间30内的驱动单元210,以及一个受该驱动单元210驱动而沿着一个送水方向旋转的。
16、扇叶座214。该驱动单元210具有一个横向架设在该基座3的插设槽341及端盖突环43间的套筒211、一个安装在该套筒211内部的转子213,以及一个环套在该套筒211的外周围的定子215,而用来控制该汲水机构21动作的电路板、微动开关等等的电子零件则是安装在该基座3的控制容室351内,用来连通电子零件及驱动单元210的电线可以经由该电线通道36。由于本发明的汲水机构21是以往的技术,不再详述其结构及动作原理。0023本实施例的水泵在制造时,首先以铸造方式各别成型该基座3、端盖4及导水盖5,然后将汲水机构21的驱动单元210安装在该基座3的安装空间30内,再将端盖4固定在该基座3的右侧,就可以将。
17、驱动单元210稳固地架设在安装空间30内。0024而该扇叶座214是连动地和驱动单元210结合,并且突出于该基座3的架设环壁34,用来控制驱动单元210及扇叶座214的电子零件,则是安装在该基座3的控制容室351内,最后将导水盖5对接在基座3的一侧,同时将控制箱盖6组装在基座3的控制箱壁35上,就可以完成该水泵的组合。0025当汲水机构21的驱动单元210受到电力驱动而旋转时,将带动扇叶座214沿着送水方向旋转,此时冷却水将由入水口501吸入导流空间50,最后由出水口502送出。而在冷却水进出该导流空间50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的冷却水经由冷却通道523流到冷却空间53,也就是说,在冷却水循环的过。
18、程中,利用流到冷却空间53的冷却水来协助汲水机构21散热。由于该汲水机构21如何运作及散热是以往的技术,不再说明。0026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除了具有散热效果外,更可借由机壳20结构的改变,达到制造及组装容易的目的。也就是说,以往采用铸造一体成型的对象,若铸造品中需要预留狭长、环形的空间时,当环形空间越长、越窄,铸造的材料越不容易完整的流到模具的每个角落,故其成型时的困难度就越高。本发明该机壳20的设计,除了将元件的数量由以往的四个减少为三个外,其主要设计理念是将构成冷却空间53的外壁部分一分为二,并且将该外壁部分各别成型在基座3及导水盖5上,上述结构的改变不但在水泵的设计上是前所未以的创新。
19、,还可以改善铸造成型时材料不容易流到模具的各个角度的缺失,因此,本发明该说明书CN102094849ACN102094855A4/4页6项设计确实可以提高元件成型时的容易度。0027另一方面,本发明在安装该汲水机构21时,可以轻易地将驱动单元210架设在基座3的安装空间30内,再利用端盖4固定该驱动单元210的右端。因此,本发明借由改变机壳20的结构,不但可以简化构件、提高构件成型的容易度,还具有组装方便的功效。说明书CN102094849ACN102094855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94849ACN102094855A2/3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4849ACN102094855A3/3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948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