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21845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88720.4

申请日:

2011.04.11

公开号:

CN102154754A

公开日:

2011.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2G 3/34申请日:20110411|||公开

IPC分类号:

D02G3/34; D01G15/34; D01G15/24; D01G15/26; D01H13/00

主分类号:

D02G3/34

申请人: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曹县百隆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卫国; 郭卫东; 冯普军; 赵国强; 武凤娟; 崔胜余

地址:

315206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镇骆路边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循环棉在成纱中的含量不超过40%,所述的循环棉是斩刀花和/或清花短绒,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点子纱风格独特、粗狂自然,布面棉结点子曝凸有力;与传统的高质纱线相比,有种西方维纳斯的断臂缺陷之美。以上生产的“点子纱”可应用于针织和机织面料,在织物中高档产业用纺织品、休闲服、T恤等领域应用前景很好,同时在高档内衣应用前景上也很看好,点子纱是织造时尚、流行面料的极佳纱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循环棉在成纱中的含量不超过40%,所述的循环棉是斩刀花和/或清花短绒,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点子纱原料的混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定颜色的循环棉与基纤维进行全混;另一种原料混合是采用条子混合,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制点子纱时采用清花尽量少过单机的工艺方法,以稳定循环棉在原料组成中的含有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梳棉机的工艺设计包括除尘刀工艺、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和放大锡林盖板隔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刀工艺为根据梳棉喂入原料中含杂情况,可摘除除尘刀或把除尘刀高度放到最低位置,同时保证循环棉少落甚至不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为根据设计点子纱对棉结点子风格要求,设定活动盖板反装与正常安装盖板的配置,若提高产品中棉结点子的密度,可选择活动盖板不转及活动盖板全部反装,以使锡林与盖板间的相互梳理与揉搓造出大量新的棉结点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锡林盖板隔距为比正常色纺纱梳棉工艺隔距调大100%~2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条工序采用较小罗拉隔距以改善棉条的内在质量,在设计其捻系数时较正常品种大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络筒工艺设置上与传统色纺纱相比,对棉结与短粗节等设置门限均放大50%左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点子纱的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和A186系列梳棉机。

说明书

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纱线-点子纱的纺制方法,更特别的涉及一种利用循环棉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本色纱由于颜色的单一性,对棉结的要求与色纺纱相比较低,而色纺纱为了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其产品的制成率和其他加工成本均较高;色纺纱行业为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研发低碳环保型纱线做了大量了工作。

普通色纺纱与传统本色纱对纱线在短片段和长片段间要求颜色要均匀、条干要好,而其纱线的织物所表现的风格则较为柔和与拘束,同时布面效果较为僵硬。在追求时尚与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们对纱线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点子纱的纺制方法。

本发明这个目的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

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循环棉在成纱中的含量不超过40%,所述的循环棉是斩刀花和/或清花短绒,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

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点子纱原料的混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定颜色的循环棉与基纤维进行全混;另一种原料混合是采用条子混合,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合。在纺制点子纱时采用清花尽量少过单机的工艺方法,以稳定循环棉在原料组成中的含有量。

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梳棉机的工艺设计包括除尘刀工艺、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和放大锡林盖板隔距。所述的除尘刀工艺为根据梳棉喂入原料中含杂情况,可摘除除尘刀或把除尘刀高度放到最低位置,同时保证循环棉少落甚至不落。所述的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为根据设计点子纱对棉结点子风格要求,设定活动盖板反装与正常安装盖板的配置,若提高产品中棉结点子的密度,可选择活动盖板不转及活动盖板全部反装,以使锡林与盖板间的相互梳理与揉搓造出大量新的棉结点子。所述的放大锡林盖板隔距为比正常色纺纱梳棉工艺隔距调大100%~220%。

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由于循环棉纤维长度小,在并条工序中采用较小罗拉隔距以改善棉条的内在质量,利于后工序加工,同时为提高粗纱和细纱的强度,在设计其捻系数时较正常品种大10%。在络筒工艺设置上与传统色纺纱相比,对棉结与短粗节等设置门限均放大50%左右,更进一步其全混的点子纱在络筒时对粗节的设置门限要比条混的点子纱工艺设置较严些。。生产点子纱的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和A186系列梳棉机。

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基纤维为常规的色纺纱原料,而循环棉的选择包括两种,一种循环棉为清花二级滤尘过滤的短绒(简称清花短绒),另一种是梳棉机上的副产物斩刀花。在原料配置上选择清花短绒与斩刀花,主要原因是其有大量的棉结,这些棉结有些是原色的、有些是着色的、有些是多种颜色的棉结,根据循环棉要与基纤维间有一定的颜色对比度,可根据情况对循环棉进行颜色的处理,以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循环棉含量和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对比度对织物风格影响较大,其中循环棉含量与织物中棉结“点子”的密集程度成正相关、循环棉与基纤维间颜色对比度对织物中棉结“点子”的视觉凸显性成正相关。

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其梳棉工艺主要有:①合理设置除尘刀工艺,根据梳棉喂入原料中含杂情况,可摘除除尘刀或把除尘刀高度放到最低位置,同时保证循环棉少落甚至不落;②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工艺,根据设计点子纱对棉结点子风格要求,设定活动盖板反装与正常安装盖板的配置,进一步,若提高产品中棉结点子的密度,可选择活动盖板不转及活动盖板全部反装,以使锡林与盖板间的相互梳理与揉搓造出大量新的棉结点子;③放大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锡林与活动盖板间针布相互作用是提高纤维分梳度的最主要工艺,由于传统的色纺纱为了降低棉结在此工艺上设置较紧,本发明在此工艺设置上采用了偏大工艺,与正常色纺纱梳棉工艺隔距调大100%~220%之间,这样对棉结降低的作用较小,而纤维之间还有一定梳理度。

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在原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循环棉,这样降低了色纺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其循环棉中清花短绒和斩刀花的纤维长度较短,纤维中含有大量棉结。当循环棉与基纤维一起进行纺制粗纱和细纱时,则本发明中点子纱粗纱与细纱捻系数工艺设计上要偏大掌握,比常规品种要大10%左右。进一步,为了得到点子纱织物中棉结点子的突出效果,则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可以根据织物中基纤维的颜色来选择循环棉的颜色,也可以根据循环棉的颜色来选择基纤维的颜色,不同的循环棉与基纤维间颜色对比度和衬托方式所产生的布面点子风格有一定的差异,有些点子表现较为隐约,而有些较为突出与粗狂。同时可以设计多组不同颜色的循环棉与基纤维进行混合纺纱,则在布面上得到了不同颜色棉结点子的风格。

本发明点子纱风格有两种较为突出的风格,其两种风格的实现在于原料混合方式的不同,本发明揭示了在清花上进行循环棉与基纤维间的全混工艺,而后采用上述工艺进行纺纱,得出点子纱织物的布面风格表现为:单粒棉结点子在布面上分布较为均匀,棉结多以圆形出现,棉结在布面上镶嵌较好,无起横档现象;而采用原料制备成不同的清花棉卷,而后进行分别梳理,在并条机进行原料间条子混合时,这样循环棉条中短绒较多,其纤维的整齐度不好,在并条牵伸时,短绒由于被浮游,则纺出的条子粗细节较多,循环棉在条子上的分布的均匀度较全混的差些,其条混点子纱织物在风格与全混点子纱相比有起横档的效果,棉结点子的效果以细长色点出现的几率较全混的多,这些横档多是由于条子上的短绒粗节造成的。

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点子纱时在络筒工艺设置上要做相应的调整,由于点子纱条干与正常纱线相比不太好,可根据织物风格的要求合理设定络筒工艺,与传统色纺纱相比,其对棉结与短粗节等设置门限均放大50%左右。

并条罗拉隔距:(5-6)*(6-8)*(9-11)mm

络筒工艺:N=420-450

S=260-280,2.8cm

L=60-80,50cm

T=-(30-50)%,40cm)

本专利生产的“点子纱”风格独特、粗狂自然,布面棉结点子凸显有力。以上生产的“点子纱”可应用于针织和机织面料,在织物中高档产业用纺织品、休闲服、T恤等领域应用前景很好,同时在高档内衣应用前景上也很看好,点子纱是织造时尚、流行面料的极佳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灰色色纺纱布面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按实施例1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

图3是本发明按实施例2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

图4是本发明按实施例3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

图5是本发明按实施例4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

图6是本发明按实施例5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图片所示的布片全部由点子纱织成。

在本发明中,原料间色比是采用不同原料的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百分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条混工艺,采用色比黑斩刀循环棉28%、白斩刀循环棉15%和本白基纤维57%;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反装并不转、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0.1524-0.4318mm);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2,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条混工艺,采用黑斩刀循环棉12%、黑基纤维5%和本白基纤维75%;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反装并不转、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0.1524-0.4318mm);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3。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条混工艺,采用黑斩刀循环棉3.1%、灰黑基纤维5.8%和原色白基纤维91.1%;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反装并不转、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4。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或A186系列梳棉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条混工艺,采用色比黑基纤维61%、白斩刀循环棉22.9%和本白基纤维16.1%,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5。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或A186系列梳棉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全混工艺,采用色比红清花短绒循环棉3%和原色白基纤维97%;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正一根反二根进行安装、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6。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或A186系列梳棉机。

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54754A43申请公布日20110817CN102154754ACN102154754A21申请号201110088720422申请日20110411D02G3/34200601D01G15/34200601D01G15/24200601D01G15/26200601D01H13/0020060171申请人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5206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镇骆路边申请人曹县百隆纺织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杨卫国郭卫东冯普军赵国强武凤娟崔胜余54发明名称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循环棉在成纱中的含量不超。

2、过40,所述的循环棉是斩刀花和/或清花短绒,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点子纱风格独特、粗狂自然,布面棉结点子曝凸有力;与传统的高质纱线相比,有种西方维纳斯的断臂缺陷之美。以上生产的“点子纱”可应用于针织和机织面料,在织物中高档产业用纺织品、休闲服、T恤等领域应用前景很好,同时在高档内衣应用前景上也很看好,点子纱是织造时尚、流行面料的极佳纱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CN102154756A1/1页21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循环棉在成纱中的含量不超过40,所述的。

3、循环棉是斩刀花和/或清花短绒,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点子纱原料的混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定颜色的循环棉与基纤维进行全混;另一种原料混合是采用条子混合,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纺制点子纱时采用清花尽量少过单机的工艺方法,以稳定循环棉在原料组成中的含有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梳棉机的工艺设计包括除尘刀工艺、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和放大锡林盖板隔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刀工艺为根据梳棉喂入原料中含杂情况,可摘除除尘刀。

4、或把除尘刀高度放到最低位置,同时保证循环棉少落甚至不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为根据设计点子纱对棉结点子风格要求,设定活动盖板反装与正常安装盖板的配置,若提高产品中棉结点子的密度,可选择活动盖板不转及活动盖板全部反装,以使锡林与盖板间的相互梳理与揉搓造出大量新的棉结点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锡林盖板隔距为比正常色纺纱梳棉工艺隔距调大1002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条工序采用较小罗拉隔距以改善棉条的内在质量,在设计其捻系数时较正常品种大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

5、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络筒工艺设置上与传统色纺纱相比,对棉结与短粗节等设置门限均放大50左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点子纱的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和A186系列梳棉机。权利要求书CN102154754ACN102154756A1/4页3一种点子纱的纺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纱线点子纱的纺制方法,更特别的涉及一种利用循环棉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本色纱由于颜色的单一性,对棉结的要求与色纺纱相比较低,而色纺纱为了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其产品的制成率和其他加工成本均较高;色纺纱行业为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研发低碳环保型纱线做了。

6、大量了工作。0003普通色纺纱与传统本色纱对纱线在短片段和长片段间要求颜色要均匀、条干要好,而其纱线的织物所表现的风格则较为柔和与拘束,同时布面效果较为僵硬。在追求时尚与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们对纱线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点子纱的纺制方法。0005本发明这个目的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0006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循环棉在成纱中的含量不超过40,所述的循环棉是斩刀花和/或清花短绒,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0007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点子纱原料的混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定颜。

7、色的循环棉与基纤维进行全混;另一种原料混合是采用条子混合,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合。在纺制点子纱时采用清花尽量少过单机的工艺方法,以稳定循环棉在原料组成中的含有量。0008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梳棉机的工艺设计包括除尘刀工艺、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和放大锡林盖板隔距。所述的除尘刀工艺为根据梳棉喂入原料中含杂情况,可摘除除尘刀或把除尘刀高度放到最低位置,同时保证循环棉少落甚至不落。所述的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为根据设计点子纱对棉结点子风格要求,设定活动盖板反装与正常安装盖板的配置,若提高产品中棉结点子的密度,可选择活动盖板不转及活动盖板全部反装,以使锡林与盖板间的相互梳理与揉搓造出大量新的棉结。

8、点子。所述的放大锡林盖板隔距为比正常色纺纱梳棉工艺隔距调大100220。0009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由于循环棉纤维长度小,在并条工序中采用较小罗拉隔距以改善棉条的内在质量,利于后工序加工,同时为提高粗纱和细纱的强度,在设计其捻系数时较正常品种大10。在络筒工艺设置上与传统色纺纱相比,对棉结与短粗节等设置门限均放大50左右,更进一步其全混的点子纱在络筒时对粗节的设置门限要比条混的点子纱工艺设置较严些。生产点子纱的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和A186系列梳棉机。0010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包括基纤维与循环棉,其中基纤维为常规的色纺纱原料,而循环棉的选择包括两种,一种循环棉为。

9、清花二级滤尘过滤的短绒简称清花说明书CN102154754ACN102154756A2/4页4短绒,另一种是梳棉机上的副产物斩刀花。在原料配置上选择清花短绒与斩刀花,主要原因是其有大量的棉结,这些棉结有些是原色的、有些是着色的、有些是多种颜色的棉结,根据循环棉要与基纤维间有一定的颜色对比度,可根据情况对循环棉进行颜色的处理,以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循环棉含量和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对比度对织物风格影响较大,其中循环棉含量与织物中棉结“点子”的密集程度成正相关、循环棉与基纤维间颜色对比度对织物中棉结“点子”的视觉凸显性成正相关。0011在本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其梳棉工艺主要有合理设置除尘刀工艺,。

10、根据梳棉喂入原料中含杂情况,可摘除除尘刀或把除尘刀高度放到最低位置,同时保证循环棉少落甚至不落;合理调整活动盖板的安装工艺,根据设计点子纱对棉结点子风格要求,设定活动盖板反装与正常安装盖板的配置,进一步,若提高产品中棉结点子的密度,可选择活动盖板不转及活动盖板全部反装,以使锡林与盖板间的相互梳理与揉搓造出大量新的棉结点子;放大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锡林与活动盖板间针布相互作用是提高纤维分梳度的最主要工艺,由于传统的色纺纱为了降低棉结在此工艺上设置较紧,本发明在此工艺设置上采用了偏大工艺,与正常色纺纱梳棉工艺隔距调大100220之间,这样对棉结降低的作用较小,而纤维之间还有一定梳理度。0012在本。

11、发明的点子纱的纺制方法中,在原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循环棉,这样降低了色纺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其循环棉中清花短绒和斩刀花的纤维长度较短,纤维中含有大量棉结。当循环棉与基纤维一起进行纺制粗纱和细纱时,则本发明中点子纱粗纱与细纱捻系数工艺设计上要偏大掌握,比常规品种要大10左右。进一步,为了得到点子纱织物中棉结点子的突出效果,则循环棉与基纤维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度,可以根据织物中基纤维的颜色来选择循环棉的颜色,也可以根据循环棉的颜色来选择基纤维的颜色,不同的循环棉与基纤维间颜色对比度和衬托方式所产生的布面点子风格有一定的差异,有些点子表现较为隐约,而有些较为突出与粗狂。同时可以设计。

12、多组不同颜色的循环棉与基纤维进行混合纺纱,则在布面上得到了不同颜色棉结点子的风格。0013本发明点子纱风格有两种较为突出的风格,其两种风格的实现在于原料混合方式的不同,本发明揭示了在清花上进行循环棉与基纤维间的全混工艺,而后采用上述工艺进行纺纱,得出点子纱织物的布面风格表现为单粒棉结点子在布面上分布较为均匀,棉结多以圆形出现,棉结在布面上镶嵌较好,无起横档现象;而采用原料制备成不同的清花棉卷,而后进行分别梳理,在并条机进行原料间条子混合时,这样循环棉条中短绒较多,其纤维的整齐度不好,在并条牵伸时,短绒由于被浮游,则纺出的条子粗细节较多,循环棉在条子上的分布的均匀度较全混的差些,其条混点子纱织物。

13、在风格与全混点子纱相比有起横档的效果,棉结点子的效果以细长色点出现的几率较全混的多,这些横档多是由于条子上的短绒粗节造成的。0014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点子纱时在络筒工艺设置上要做相应的调整,由于点子纱条干与正常纱线相比不太好,可根据织物风格的要求合理设定络筒工艺,与传统色纺纱相比,其对棉结与短粗节等设置门限均放大50左右。0015并条罗拉隔距5668911MM0016络筒工艺N4204500017S260280,28CM说明书CN102154754ACN102154756A3/4页50018L6080,50CM0019T3050,40CM0020本专利生产的“点子纱”风格独特、粗狂自然,布面棉结。

14、点子凸显有力。以上生产的“点子纱”可应用于针织和机织面料,在织物中高档产业用纺织品、休闲服、T恤等领域应用前景很好,同时在高档内衣应用前景上也很看好,点子纱是织造时尚、流行面料的极佳纱线。附图说明0021图1是普通灰色色纺纱布面效果图。0022图2是本发明按实施例1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0023图3是本发明按实施例2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0024图4是本发明按实施例3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0025图5是本发明按实施例4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0026图6是本发明按实施例5方法织成的织物的布面图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范围。0028。

15、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图片所示的布片全部由点子纱织成。0029在本发明中,原料间色比是采用不同原料的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百分比。具体实施方式0030实施例10031本实施例为条混工艺,采用色比黑斩刀循环棉28、白斩刀循环棉15和本白基纤维57;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反装并不转、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0152404318MM;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2,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0032实施例20033本实施。

16、例为条混工艺,采用黑斩刀循环棉12、黑基纤维5和本白基纤维75;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反装并不转、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0152404318MM;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3。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0034实施例30035本实施例采用条混工艺,采用黑斩刀循环棉31、灰黑基纤维58和原色白基纤维911;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反装并不转、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

17、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4。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或A186系列梳棉机。说明书CN102154754ACN102154756A4/4页60036实施例40037本实施例为条混工艺,采用色比黑基纤维61、白斩刀循环棉229和本白基纤维161,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5。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或A186系列梳棉机。0038实施例50039本实施例为全混工艺,采用色比红清花短绒。

18、循环棉3和原色白基纤维97;其中梳棉机活动盖板正一根反二根进行安装、摘除除尘刀、斩刀装置隔距调至最大及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粗纱干定量610G/10M,实际粗纱捻度47捻/10CM,而后进行纺纱,纺出30英支纱。为便于风格的凸显,将此新型风格的点子纱线织成织物,具体显示风格为图6。梳棉机器采用FA201B梳棉机或A186系列梳棉机。说明书CN102154754ACN102154756A1/5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54754ACN102154756A2/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154754ACN102154756A3/5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54754ACN102154756A4/5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154754ACN102154756A5/5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15475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