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及对该生活用纸压花的压花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及对该生活用纸压花的压花辊.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54951A43申请公布日20110817CN102154951ACN102154951A21申请号201110033372022申请日20110131D21H27/00200601B31F1/1020060171申请人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15126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胜浦分区金胜路1号72发明人孙建刚陈八奇张力国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马明渡54发明名称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及对该生活用纸压花的压花辊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及压花辊。压花生活用纸,其纸面上的压花由多个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相邻排列构成,每个凹陷压痕单。
2、元在俯视状态下由一四边形框以及框内对角相连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廊线构成;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在横向上各凹陷压痕单元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纵向上各凹陷压痕单元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形成直线;在第一斜向和第二斜向上各凹陷压痕单元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均形成波浪形曲线。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压花形式,有效提高了纸张所能承受的拉力,使几何拉力(GMT)损失减小,并且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嵌套重叠现象,降低了重叠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CN102154953A1/1页21一种压花生活用纸,。
3、其纸面上压印有压花,该压花由多个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1)相邻排列构成,其中每个凹陷压痕单元(1)在俯视状态下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2),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3);所述两条直线中,第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4),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5);其特征在于在纸面横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4)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纸面纵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5)形成直线;在纸面第一斜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2)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纸面第二斜向上,相邻各凹。
4、陷压痕单元(1)中锥底第二轮廓线(3)形成波浪形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生活用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压痕单元(1)的四棱锥形的锥形尖部上设有弧面(7),该弧面(7)在俯视状态下位于所述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上,且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生活用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压痕单元(1)的深度为0851MM。4一种压花辊,由轴向平行的两辊组成,两辊的辊面上设有压合作用面,两辊中至少一根辊的压合作用面上相邻排列有多个凸起的四棱锥形的压花齿(6);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每个压花齿(6)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
5、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2),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3);所述两条直线中,第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4),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其横向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4)形成波浪形曲线,其纵向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5)形成直线,其第一斜向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2)形成波浪形曲线,其第二斜向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锥底第二轮廓线(3)形成波浪形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齿(6)的锥形尖部上设有弧面(7),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该弧面(7)位于所述对角交叉相连。
6、的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上,且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齿(6)的齿高为0851MM。权利要求书CN102154951ACN102154953A1/6页3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及对该生活用纸压花的压花辊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花生活用纸以及制作该压花生活用纸的压花设备上的压花辊。背景技术0002生活用纸,是指为照顾个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类卫生擦拭用纸,具体包括卷筒卫生纸、抽取式卫生纸、平版卫生纸、盒装面纸、袖珍面纸、纸手帕、餐巾纸、擦手纸、厨房纸巾等等。它们伴随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用品。0003对于一张生活用纸,它可以由。
7、单层或多层组成,其纸面上通常压制有压花,该压花可以是触点或各式图案。压花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纸的表面积,借此增加其松厚性,达到好的外观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吸水能力和擦试清洁性能。譬如,对于袋装的生活用纸,在包装纸张数相同的情况下,每张纸张上压花越深理论上其产品总厚度(即包高)就越高,但是,压花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纸张造成拉力损失,使纸张的耐破性下降。0004现有市场上的生活用纸,其压花都是由一个个相同的花形单元有规律地重复排列构成。每个花形单元的形状相同、大小和间隔均相等。具体一种具代表性的压花,可参见附图1所示,由多个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1相邻矩阵状排列构成,其中每个凹陷压痕单元。
8、1在俯视状态下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2,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3;所述两条直线中,第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4,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5。因为是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1矩阵状排列,在纸面横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4形成直线;在纸面纵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5形成直线;在纸面第一斜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2也形成直线;在纸面第二斜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锥底第二轮廓线3也形成直线。0005上述生活用纸如此的花形设计,必然包装时上层纸张。
9、和下层纸张(或对于卷筒纸是内层纸张和外层纸张)上的压花点易嵌套,出现一定的嵌套重叠(NESTING)现象,导致产品的总厚度(即包高)下降,为了提高产品的总厚度,在设计时只能增加压花深度,但这么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拉力损失,这时就要通过提高原纸的拉力来弥补。另外,在现实中还出现以下情况在产品包装成型初期,上层纸张和下层纸张(或对于卷筒纸是内层纸张和外层纸张)的重叠率通常不会很高,一旦包装好,包装的尺寸已经定下。而之后,这些产品经过摆放时受压、搬运的颠簸,包装内的纸张间会有移位,上层纸张和下层纸张(或对于卷筒纸是内层纸张和外层纸张)上的压花点即会相互嵌套,重叠率大幅上升,使产品的总厚度大幅下降,产品在。
10、包装袋中会显得松空、不够紧实,易给消费者造成产品份量不足、质量不佳的错觉,从而影响销量。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及对该生活用纸压花的压花辊,以解决现有说明书CN102154951ACN102154953A2/6页4技术中各层纸张易嵌套,重叠率高以及压力损失较大的问题。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压花生活用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其纸面上压印有压花,该压花由多个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相邻排列构成,其中每个凹陷压痕单元在俯视状态下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所述两条。
11、直线中,第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在纸面横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纸面纵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形成直线;在纸面第一斜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纸面第二斜向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中锥底第二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其中每个凹陷压痕单元在俯视状态下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其中的“四边形框”是指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底面在俯视状态下的投影线,“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是指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
12、的锥面上的四条棱在俯视状态下的投影线。故,所述“锥面第一轮廓线”是由四棱锥形凹陷压痕单元的锥面上的一对相对棱的投影线连接构成,“锥面第二轮廓线”是由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的锥面上的另一对相对棱的投影线连接构成。00092上述方案中,所述“纸面横向”、“纸面纵向”、“纸面第一斜向”及“纸面第二斜向”是以附图7所示图案摆放的状态定义的,纸面的横向即是附图7上所标的A方向(即左右方向),纸面的纵向即是附图7上所标的B方向(即上下方向),纸面的第一斜向和纸面第二斜向即是附图7中所标的C、D方向。上述方向与压花生活用纸纸面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没有特定关系,即本方案所述压花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后布置在生活用纸。
13、的纸面上。00103上述方案中,较佳可在所述凹陷压痕单元的四棱锥形的锥形尖部上设置弧面,该弧面在俯视状态下位于所述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上,且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也可为其他形状。00114上述方案中,所述凹陷压痕单元的深度较佳为0851MM。001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压花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花辊,由轴向平行的两辊组成,两辊的辊面上设有压合作用面,两辊中至少一根辊的压合作用面上相邻排列有多个凸起的四棱锥形的压花齿;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每个压花齿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
14、所述两条直线中,第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其横向上相邻各压花齿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其纵向上相邻各压花齿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形成直线,其第一斜向上相邻各压花齿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其第二斜向上相邻各压花齿中锥底第二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每个压花齿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其中的“四边形框”是指四棱锥形压花齿的底面在俯视状态下的投影线,“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是指四棱锥形压花齿的锥面上的四说明书。
15、CN102154951ACN102154953A3/6页5条棱在俯视状态下的投影线。故,所述“锥面第一轮廓线”是由四棱锥形凹陷压痕单元的锥面上的一对相对棱的投影线连接构成,“锥面第二轮廓线”是由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的锥面上的另一对相对棱的投影线连接构成。00142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纵向”、“第一斜向”及“第二斜向”是以附图7所示图案摆放的状态定义的,横向即是附图7上所标的A方向(即左右方向),纵向即是附图7上所标的B方向(即上下方向),第一斜向和第二斜向即是附图7中所标的C、D方向。上述方向与压花辊的压合作用面展开俯视图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没有特定关系,即本方案所述的压花齿排列形式。
16、,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后布置在压花辊的压合作用面展开俯视图上。00153上述方案中,较佳在所述压花齿的锥形尖部上设置弧面,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该弧面位于所述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上,且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也可为其他形状。00164上述方案中,所述压花齿的齿高较佳为0851MM。00175上述方案中,所述“两辊中至少一根辊的压合作用面上相邻排列有多个凸起的四棱锥形的压花齿”这里说至少一辊上设压花齿,是因为按现有压花技术有以下选择方案A、第一辊上设置凸出的压花齿,第二辊上设有与压花齿相配的凹形花纹,形成“点对凹”形式的压花;B、第一辊上设置凸出的压花齿,第二辊上也设置与之相同的凸。
17、出的压花齿,形成“点对点”形式的压花;C、第一辊上设置凸出的压花齿,第二辊上为平面,形成“点对平”形式的压花。0018本发明设计原理是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矩阵状排列的凹陷压痕单元(及压花齿)的排列形式进行变形,将原在横向、纵向、第一斜向及第二斜向四个方向上相邻的凹陷压痕单元(及压花齿)连线均为直线的排布方式,改为仅纵向上连线为直线,其它三个方向上为波浪形曲线的排布形式,从而使凹陷压痕单元(及压花齿)一个个设置方向、形状渐变。00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以下优点、纸张的几何拉力(GMT)损失减小;因为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压花形式,各凹陷压痕单元(及压花齿)在三个方向上的连线为波浪形曲线,其压痕。
18、也连成波浪形曲线,而现有技术中纸面上的压痕在四个方向上均连成直线;当纸面上存在直线状的压痕,受到拉力后直线状的压痕处就易断裂,而现将直线状的压痕改为波浪形曲线状的压痕,就有效提高了纸张所能承受的拉力,使几何拉力(GMT)损失减小。并且,本发明还对压花齿的尖部进行改进,在压花齿的锥形尖部上设置弧面,使之变钝,从而减少压花齿对纸张的破坏,进一步降低了几何拉力(GMT)损失。0020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将现有技术生活用纸与本发明生活用纸进行拉力损失实验比对,结果如下实验样本厚度纵向拉力损失横向拉力损失几何拉力损失现有生活用纸2层2525M407578485本发明2层2730M2884393561层现有。
19、1层本发明2508M324510407从上表可以看出,厚度保持在250M左右的话,现有生活用纸的压花对纸造成的几何拉力(即GMT)损失是485,而本发明压花对纸造成的几何拉力(即GMT)损失是356,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而达到了目的。0021、有效降低了重叠率;说明书CN102154951ACN102154953A4/6页6因为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压花形式,使纸面上一个个凹陷压痕单元的形状、大小以及设置方向逐步变化,这样的生活用纸层叠(或成卷)后,上层纸张和下层纸张(或对于卷筒纸是内层纸张和外层纸张)出现嵌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尽可能地避免了嵌套重叠(NESTING)现象,降低了重叠率。0022相同的。
20、实验条件下,将现有技术生活用纸与本发明生活用纸进行重叠率实验比对,实验时是分别取100张叠加起来测试包高,结果如下实验样本单张纸张的厚度成品包高重叠率现有生活用纸267M155MM42本发明272M237MM13注重叠率(理论包高实际包高)/理论包高100理论包高单张纸张的厚度单包抽数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压花方案使重叠率(即NESTINGRATIO)由原来的42降到了现在的13,重叠率很低,从而达到了目的。附图说明0023附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纸面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生活用纸的纸面俯视示意图,也同时作为实施例二压花辊的一根辊的压合作用面展开俯视图的局部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
21、明实施例一单个凹陷压痕单元的主视全剖示意图;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单个凹陷压痕单元的俯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单个压花齿的主视全剖示意图;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单个压花齿的俯视示意图;附图7为本发明生活用纸的纸面(或压花辊压合作用区展开俯视图)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图用于定义和指示出横向、纵向、第一斜向和第二斜向这四个方向。0024以上附图中1、凹陷压痕单元;2、锥底第一轮廓线;3、锥底第二轮廓线;4、锥面第一轮廓线;5、锥面第二轮廓线;6、压花齿;7、弧面。具体实施方式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24、附图7所示一种压花生活用纸,其纸面上压印有压花。
22、,该压花由多个四棱锥形的凹陷压痕单元1相邻等距排列构成,其中每个凹陷压痕单元1在俯视状态下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0026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2,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3;所述两条直线中,第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4,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5。0027在纸面横向(即附图7中的A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4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纸面纵向(即附图7中的B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5形成直线;在纸面第一斜向(即附图7中的C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2形成波浪形曲线;在纸。
23、面第二斜向(即附图7中的D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凹陷压痕单元1中的锥底第二轮廓线3形成波浪形曲线。说明书CN102154951ACN102154953A5/6页70028所述凹陷压痕单元1的四棱锥形的锥形尖部上设有弧面7该弧面7在俯视状态下位于所述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上,且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因为此弧面7尺寸小在附图2中没有表示出,而附图3、附图4上举例为圆形。并且,凹陷压痕单元1的深度较佳范围为0851MM。0029本实施例生活用纸上的各凹陷压痕单元一个个设置方向、形状渐变,这样的生活用纸层叠(或成卷)后,上层纸张和下层纸张(或对于卷筒纸是内层纸张和外层纸张)出现嵌套的可能性大大降。
24、低,尽可能地避免了嵌套重叠(NESTING)现象,降低了重叠率。并且,因为相邻的凹陷压痕单元在三个方向上的连线为波浪形曲线,其压痕也连成波浪形曲线,与原压痕连成直线相比,对纸张造成的几何拉力(GMT)损失也有一定降低。0030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附图57所示一种压花辊,由轴向平行的两辊组成,两辊的辊面上设有压合作用面,两辊中至少一根辊的压合作用面上相邻排列有多个凸起的四棱锥形的压花齿6。0031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如附图2)上,每个压花齿6由一四边形框和四边形框内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构成;所述四边形框中,第一对对边为锥底第一轮廓线2,第二对对边为锥底第二轮廓线3;所述两条直线中,第。
25、一条直线为锥面第一轮廓线4,第二条直线为锥面第二轮廓线5。0032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如附图2)上,其横向(即附图7中的A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的锥面第一轮廓线4形成波浪形曲线,其纵向(即附图7中的B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的锥面第二轮廓线5形成直线,其第一斜向(即附图7中的C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的锥底第一轮廓线(形成波浪形曲线,其第二斜向(即附图7中的D方向所示)上相邻各压花齿6中锥底第二轮廓线3形成波浪形曲线。0033所述压花齿6的锥形尖部上设有弧面7,在所述压合作用面的展开俯视图上,该弧面7位于所述对角交叉相连的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上,且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因为。
26、此弧面7尺寸小在附图2中没有表示出,而在附图5和附图6上举例为圆形。并且,所述压花齿6的齿高较佳为0851MM。0034本实施例压花辊中,第一辊如上所述压合作用面上设置有压花齿6,而第二辊的压合作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设置和第一辊上相同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压花齿6,还可以设计上与第一辊上的压花齿6相啮合配套的凹形花纹。0035本实施例压花辊用于压制出实施例一那样的生活用纸,这些生活用纸具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那些优点。0036上述压花齿6的排布形式的样稿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绘制出在一张纸上,先画出多条相互平行的横向参考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纵向参考线,横向参考线为波浪形曲线,而纵向参考线为直线;上述两种参考线。
27、相交形成多个参考格,每四个相邻的参考格组成一个田字格;然后,在每个田字格中,每一邻边中部的横向参考线和纵向参考线的交点以直线连接形成四条斜向线;接着,将四条斜向线向内侧和外侧等距平移形成压花齿6的锥底四边形框,最后将每个田字格的四角位置以及每个田字格内部的纵向参考线和横向参考线的交点作为压花齿6的锥顶的所在位置。00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说明书CN102154951ACN102154953A6/6页8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154951ACN102154953A1/3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54951ACN102154953A2/3页10图3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154951ACN102154953A3/3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1549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