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2125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19533.X

申请日:

2010.12.22

公开号:

CN102086324A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D 11/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湖州杭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3201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钱江路333号变更后权利人: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5号大街(南)2号登记生效日:201504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1/10申请日:20101222|||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1/10

主分类号:

C09D11/10

申请人:

湖州杭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日胜

地址:

313201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钱江路3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陈继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配方重量比为:色浆40~60%、乳液20~50%,水与水溶性溶剂5~15%,油墨助剂1~15%;色浆的配方是:水5~10%、水溶性溶剂8~20%、分散树脂液20~40%、分散剂0~5%、颜料5~40%。步骤如下:A、色浆的制作;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E、过滤及包装。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配方的整合优化,实现完全不用消泡剂、从而避免涂膜缩孔缺陷的水性油墨配方,制作出一种完全不需使用消泡剂且起泡很少,润湿效果良好,同时在各种非吸收性底材上均具有非常优良的印刷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水性油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其特征是:配方重量比为:色浆40~60%、乳液20~50%,水与水溶性溶剂5~15%,油墨助剂1~15%;色浆的配方是:水5~10%、水溶性溶剂8~20%、分散树脂液20~40%、分散剂0~5%、颜料5~40%。2.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色浆的制作;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E、过滤及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色浆配方中使用的分散树脂液,在搅拌状态在,在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水20~50%、水溶性溶剂10~30、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20~40%、碱性化合物3~10,在50~80摄氏度下保温溶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数均分子量5000~40000,酸价50~300;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性化合物,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树脂液中使用碱性化合物的是使配方中和率达到80~20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色浆中使用了分散剂是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分散剂,使用的颜料是有机或无机颜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乳液使用无皂聚合方式聚合的乳液,无皂乳液数均分子量为50000~250000;酸值是50~150之间;固含量在30~50%;乳液加入量占配方总重量比在20~50%,需要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加入,搅拌桨的线速度最高不能超过10m/s。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水与水溶性溶剂必须混合之后再加入,混合重量比例为水∶水溶性溶剂=3∶7~9∶1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包括蜡、润湿剂、pH调整剂、增稠剂、固化剂,蜡是其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石蜡、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是聚醚改性硅烷、含氟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pH调整剂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固化剂是氧化锌溶液、噁唑啉类、钛酸酯、氮丙锭、碳化二胺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油墨采用密闭式砂磨分散工艺进行加工制造,先使用砂磨机对色浆进行颜料的研磨分散工作,待研磨完成后再加入后添加的树脂、油墨助剂成分完成油墨配方合成。

说明书

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柔版和凹版的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解决消防安全、减少石油资源消耗、降低车间大气环境污染以及提高食品包装卫生要求的重要方向,对于油墨和印刷行业,一个公认的共识是发展和使用水性油墨。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者开展了开拓性的工作,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和应用都局限在吸收性底材(如各种涂层和非涂层纸)领域,在非吸收性底材上的应用则非常之少,主要问题在于水性油墨的润湿、干燥、以及附着力问题的解决都是比较困难的。另外,本文也注意到了近年来一些涉及非吸收性底材应用的文献或专利,如公开号为CN101029194A(塑料薄膜水性凹印印刷油墨)、公开号为CN1290728(用于塑料薄膜凸版印刷的水性油墨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为CN101054490A(水性多用途塑料复合与表印系列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702126A(一种水性塑料油墨)、公开号为CN101570657(一种纸张、塑料通用水性油墨及制备方法)等等,然而采用以上专利所示配方制作的油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底材不同或者底材表面状态变化、印刷条件的变化等,很容易出现起泡、缩孔或润湿不良的问题,或者说很难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这也正是业界虽然在水性油墨上进行了大量努力,但在对各类非吸收性底材的实际应用却几乎没有的原因。

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上述专利在制墨上有一些规律,譬如均在配方中使用了小分子量共聚丙烯酸(除丙烯酸外通常还会有苯乙烯、马来酸酐或其他成分等共聚成分,在本文中均简称为共聚丙烯酸)类树脂的氨溶液、以及大分子量共聚丙烯酸乳液,我们已经知道,共聚丙烯酸树脂在氨化后会呈现一种皂性结构,比较容易起泡,而乳液则由于乳化剂的大量使用,更加容易起泡,另一方面,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大、对各种非吸收性底材的润湿能力很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有时还必须加入特定的表面活性剂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这就更加剧了体系的起泡性,可以说,容易起泡是水性油墨的最大问题,问题在于,上述专利均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消泡剂进行泡沫控制,消泡剂的种类包括矿物油、植物油、疏水二氧化硅、硬脂酸皂、有机硅氧烷和其他有机消泡剂,而消泡剂本身是利用与体系不相容的原理进行消泡的,消泡剂相容性越差(如有机硅氧烷)则消泡效果越好,但与此同时,这种不相容的特性很容易在底材上造成涂膜的缩孔,这种缩孔的倾向会随着消泡剂的种类、用量、底材的不同已经油墨的经时老化而变化,或者说,只要是使用了消泡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涂膜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缩孔倾向。遗憾的是,上述专利中没有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或则说没有认识到使用消泡剂造成的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其在如镀铝纸、铝箔(或铝箔复合纸)、薄膜(如PP、PE、PET、PVC等)等各种常用的非吸收性底材上均能够顺利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配方重量比为:色浆40~60%、乳液20~50%,水与水溶性溶剂5~15%,油墨助剂1~15%;色浆的配方是:水5~10%、水溶性溶剂8~20%、分散树脂液20~40%、分散剂0~5%、颜料5~40%。配方中不使用消泡剂,消泡剂的特征为:矿物油、植物油、疏水二氧化硅、硬脂酸皂、有机硅氧烷和其他有机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复配物。

本发明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A、色浆的制作;

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

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

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

E、过滤及包装;

作为优选,色浆配方中使用的分散树脂液,在搅拌状态在,在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水20~50%、水溶性溶剂10~30、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20~40%、碱性化合物3~10,在50~80摄氏度下保温溶解。

作为优选,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数均分子量5000~40000,酸价50~300;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性化合物,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树脂液中使用碱性化合物的是使配方中和率达到80~200%。

作为优选,色浆中使用了分散剂是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分散剂,使用的颜料是有机或无机颜料。

作为优选,步骤B中:乳液使用无皂聚合方式聚合的乳液,无皂乳液数均分子量为50000~250000;酸值是50~150之间;固含量在30~50%;乳液加入量占配方总重量比在20~50%,需要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加入,搅拌桨的线速度最高不能超过10m/s。

作为优选,步骤C中:水与水溶性溶剂必须混合之后再加入,以防止体系出现破乳、析出的问题,混合重量比例为水∶水溶性溶剂=3∶7~9∶1之间。水溶性溶剂可以是能够与水进行混容的任何有机溶剂,如低分子量酮类、醇类、醚类、部分含氮化合物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部分含醇、醚基团的多官能团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最合适的是如乙醇、丙醇、丁醇等低碳链醇类(含C6及其以下的)以及如乙二醇醚、丙二醇醚等多官能团醇醚溶剂,用量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的用量将使体系失去稳定性。

作为优选,步骤D中:包括蜡、润湿剂、pH调整剂、增稠剂、固化剂,蜡是其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石蜡、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是聚醚改性硅烷、含氟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pH调整剂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固化剂是氧化锌溶液、噁唑啉类、钛酸酯、氮丙锭、碳化二胺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油墨采用密闭式砂磨分散工艺进行加工制造,先使用砂磨机对色浆进行颜料的研磨分散工作,待研磨完成后再加入后添加的树脂、油墨助剂成分完成油墨配方合成。

首先要使用一种低起泡性的乳液,以控制体系的起泡性在一个比较温和的程度。通过分析体系中的成分可以得知乳液中含有的小分子乳化剂是体系最大的起泡源,乳化剂的种类、含量不同其起泡性各有不同,本文中根据本发明的特性采用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辨别乳液的起泡性:用(水∶乙醇=3∶1)的混合溶剂对样品进行100%稀释,取50ml稀释液装入250ml玻璃瓶中密闭,在快速震荡仪中进行标准震荡后取出静置10分钟,观察样品瓶中的泡沫高度:按泡沫的高度以10ml为梯度进行分级(泡沫高度10ml为1级、20ml为2级、30ml为3级、40ml为4级、50ml及以上为5级),1级与2级判定为低起泡性乳液,优选1级。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后续配方中其他成分起泡性的鉴别。考虑到本文的应用方向主要为非吸收性底材领域,小分子乳化剂同时还会对体系的耐水性和附着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进一步优选考虑使用无皂聚合方式制造的乳液。这种乳液中不含或仅含微量的小分子乳化剂,乳液在分子链段上共聚有水溶性单体、并通常辅助使用可反应乳化剂或大分子量乳化剂进行(自)乳化,这种乳液的起泡性普遍较低。除了常见的共聚丙烯酸类型外,无皂聚合乳液还包括了采用自乳化方式稳定的聚氨酯乳液、或则丙烯酸/聚氨酯杂化乳液,在本文中不做特别限制,而乳液间的一个共同点在于:乳液中不含或仅含微量的乳化剂。在乳液聚合方法方面,目前已经可以查找到大量公开文献,国内外的制造商如BASF、罗门哈斯、Nuplex Resins等生产的最新产品都能够在油墨应用中达到实用的水平,因而在本文中将直接选用商业产品而非自己制作。这种乳液的另一个优点是对醇、醚类水溶性溶剂的容纳度比普通乳液要高,这有利于下面第2点叙述内容的应用。

加入水溶性溶剂进行体系表面张力调节和泡沫控制。使用上述乳液制作的油墨由于缺少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滑和润湿,体系呈现出流动不良、涂膜不平整等现象,体系在起泡性上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然而泡沫的消除仍然十分缓慢。我们试验个各种(除使用消泡剂之外)方法,改善的效果均十分有限,然而但我们在体系中加入水溶性溶剂并增加到一定的剂量时,令人惊奇的发现,油墨的起泡性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抑制,同时产生的泡沫的消除十分迅速,而涂膜的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种效果是利用了水溶性溶剂亲油、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当水溶性溶剂加入时,体系溶剂(水)相的表面张力降低,亲油性增加,两亲物质的取向性降低进而泡沫的稳定性降低,从而达到抑泡的效果)。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配方的整合优化,实现完全不用消泡剂、从而避免涂膜缩孔缺陷的水性油墨配方,制作出一种完全不需使用消泡剂且起泡很少,润湿效果良好,同时在各种非吸收性底材上均具有非常优良的印刷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水性油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配方和工艺分如下步骤:

A、色浆(基墨)的制作;

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

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

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

E、过滤及包装。

对于A部分的色浆(基墨),在油墨配方总重量重占有40~60%,最普遍应用的是采用密闭式砂磨机进行颜料研磨的工艺,色浆(基墨)中的成分和配方如下所示:

对于配方中的颜料分散树脂液,由于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通常其中都含有的消泡剂,因此本发明中分散树脂液采用自己制作,配方中均不含有消泡剂而是代之以加入水溶性溶剂,原理上面已经阐述,配方及工艺如下:

上述的碱溶型共聚丙烯酸树脂,我们直接选用了市场在售的商品,可以列举但不仅限于的有:JOHNCRYL 67(BASF)、JOHNCRYL678(BASF)、NeoCryl B817(DSM)等,选用的标准在于:数均分子量5000~40000,酸价50~300。

上述的碱性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对共聚丙烯酸树脂中的酸性基团进行中和,进而提高树脂的溶解性和颜料分散型,可以列举但不仅限于: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元、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钾、钠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钾、钠等碱金属的碳酸盐;钙、钡等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氢氧化铵等。碱性化合物的用量根据体系中和率的设定进行投料计算:

中和率(%)=((碱性化合物质量(g)×56×1000)/(树脂酸价×碱性化合物当量×树脂质量(g))×100

在本配方中中和率设定在80~200%,优选为80~120%。

上述配方的要领是使用水溶性溶剂取代消泡剂控制泡沫。

对于A部分的色浆(基墨)制作,也可以采用颜料色片(用二辊机研磨或捏合机捏合工艺分散颜料)溶解的方法进行,但配方整体成分与上面所述接近,水溶剂的使用和碱性化合物使用的原则、添加量均按上面所述之原则进行,因此在本文中不再详细叙述。

对于B部分,即乳液部分,占配方总重量比在20~50%,需要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加入,搅拌桨的线速度最高不能超过10m/s。

对于C部分,需要加入水与水溶性溶剂进行体系粘度的调节,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水与水溶性溶剂必须混合之后再加入,以防止体系出现破乳、析出的问题,混合(重量)比例建议在:(水∶水溶性溶剂)=(3∶7)~(9∶1)之间,总量在5~15%重量比。

对于D部分,一般总量不超过15%,主要是使用蜡浆或蜡乳液(一般是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石蜡、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聚醚改性硅烷、含氟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PH调整剂(前述的碱性化合物)、增稠剂(改性纤维素或聚氨酯类缔合增稠剂)、等,有时为了更进一步增进油墨的性能,还会加入一些固化剂,如氧化锌溶液、噁唑啉类、钛酸酯、氮丙锭、碳化二胺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以上A、B、C、D部分都加入完成后,使用机械搅拌混合均匀油墨即可进入成品检验阶段,合格后可以进入E即包装阶段。

实施举例:实施例中所述的配方比例均为重量比:

实施例一:分散树脂液E的制作示例E-1,称量去离子水33份、丙二醇甲醚32份混合均匀后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依次投入JOHNCRYL 67(BASF产丙烯酸树脂,酸值213:分子量Mw12500)25份、氨水(28%浓度)10份,升高温度并保持在60摄氏度,保温2个小时以上令树脂液彻底溶解,调节并测定PH值在8~10之间,过滤出料,得到分散树脂液E-1

实施例二:分散树脂液E的制作示例E-2,称量去离子水45份、异丙醇15份混合均匀后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依次投入JOHNCRYL 678(BASF产丙烯酸树脂,酸值215:分子量Mw8500:)30份、2-氨基-2-甲基-1-丙醇10份,升高温度并保持在60摄氏度,保温2个小时以上令树脂液彻底溶解,调节并测定PH值在8~10之间,过滤出料,得到分散树脂液E-2

实施例三:油墨制作示例Y-1:称量去离子水10份、乙醇5份、颜料分散剂(SOLOSPERSE27000,Lubrizol公司产)1份、PY14黄颜料(DIC公司产)15份、E-1分散树脂液40份在搅拌釜中使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以上直至混合均匀,送入砂磨机(BUHLER K-60)中进行颜料研磨,研磨至颜料最大粒径≤15微米后停止研磨,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在称量加入YJ-HD8708-YJ无皂乳液(固含量40%、分子量8万、酸值100、玻璃化温度70摄氏度,最低成膜温度42摄氏度上海焱基提供)20份后搅拌20分钟、继续搅拌,称量加入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去离子水3份/乙醇5份),最后加入聚乙烯蜡浆(麦可门公司产,40%固含量)1份、搅拌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油墨成品,所得到的油墨可以观察到起泡很少,且在镀铝纸、铝箔、铝箔复合纸、薄膜(PP、PE、PET、PVC)上均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润湿性良好。

实施例四:油墨制作示例Y-1:称量去离子水5份、正丙醇10份、钛白粉(国产、金红石型)28份、E-2分散树脂液20份在搅拌釜中使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以上直至混合均匀,送入砂磨机(BUHLER K-60)中进行颜料研磨,研磨至颜料最大粒径≤15微米后停止研磨,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在称量加入YJ-HD8740无皂乳液(固含量45%、分子量15万、酸值50、玻璃化温度20摄氏度,最低成膜温度3摄氏度上海焱基提供)30份后搅拌20分钟、继续搅拌,称量加入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去离子水3.5份/正丙醇2份),最后加入聚乙烯蜡浆(麦可门公司产,40%固含量)1份、底材润湿剂(Surfynol 104E,气体化学产)0.2份、二氧化硅粉(Degussa产)0.3份后搅拌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油墨成品。所得到的油墨可以观察到起泡很少,且在镀铝纸、铝箔、铝箔复合纸、薄膜(PP、PE、PET、PVC)上均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润湿性良好。

对比例一、分散树脂液E的制作对比例E-3,称量去离子59.8份,在搅拌状态下依次投入消泡剂(BYK024)0.2份、JOHNCRYL 678(BASF产丙烯酸树脂,酸值215:分子量Mw8500:)30份、2-氨基-2-甲基-1-丙醇10份,升高温度并保持在60摄氏度,保温2个小时以上令树脂液彻底溶解,调节并测定PH值在8~10之间,过滤出料,得到分散树脂液E-3

对比例二、油墨制作示例Y-3:称量去离子水14.9、消泡剂(BYK024)0.1份,钛白粉(国产、金红石型)28份、E-3分散树脂液20份在搅拌釜中使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以上直至混合均匀,送入砂磨机(BUHLER K-60)中进行颜料研磨,研磨至颜料最大粒径≤15微米后停止研磨,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在称量加入Johncryl 74J乳液(固含量45%、分子量≥200000万、酸值51、玻璃化温度22摄氏度,最低成膜温度5摄氏度,BASF提供)30份后搅拌20分钟、继续搅拌,称量加入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去离子水3.5份/正丙醇2份),最后加入聚乙烯蜡浆(麦可门公司产,40%固含量)1份、底材润湿剂(Surfynol 104E,气体化学产)0.2份、二氧化硅粉(Degussa产)0.3份后搅拌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油墨成品。所得到的油墨可以观察到起泡较少,且在镀铝纸、铝箔、铝箔复合纸、薄膜(PP、PE、PET、PVC)上均有良好的附着力。

对油墨Y-1、Y-2、Y-3使用去离子水稀释至相同粘度,使用翁开尔K101涂布仪在不同底材上进行涂布,并在标准光源先对光检查涂膜缺陷:

表中符号含义:○表示涂膜良好,△表示可见轻微缺陷,×表示可见明显缺陷

从上述测试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作的油墨在涂布时可以获得完美的涂层。

前述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对本发明实施多种变更和修改。

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632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6324ACN102086324A21申请号201010619533X22申请日20101222C09D11/1020060171申请人湖州杭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3201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工业园区钱江路333号72发明人林日胜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代理人陈继亮54发明名称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配方重量比为色浆4060、乳液2050,水与水溶性溶剂515,油墨助剂115;色浆的配方是水510、水。

2、溶性溶剂820、分散树脂液2040、分散剂05、颜料540。步骤如下A、色浆的制作;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E、过滤及包装。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配方的整合优化,实现完全不用消泡剂、从而避免涂膜缩孔缺陷的水性油墨配方,制作出一种完全不需使用消泡剂且起泡很少,润湿效果良好,同时在各种非吸收性底材上均具有非常优良的印刷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水性油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CN102086327A1/1页21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其特征是配方重量比为色浆。

3、4060、乳液2050,水与水溶性溶剂515,油墨助剂115;色浆的配方是水510、水溶性溶剂820、分散树脂液2040、分散剂05、颜料540。2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色浆的制作;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E、过滤及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色浆配方中使用的分散树脂液,在搅拌状态在,在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水2050、水溶性溶剂1030、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2040、碱性化合物310,在5080摄氏度下保温溶解。。

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数均分子量500040000,酸价50300;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性化合物,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树脂液中使用碱性化合物的是使配方中和率达到8020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色浆中使用了分散剂是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分散剂,使用的颜料是有机或无机颜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乳液使用无皂聚合方式聚合的乳液,无皂乳液数均分子量为50000250000;酸值是。

5、50150之间;固含量在3050;乳液加入量占配方总重量比在2050,需要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加入,搅拌桨的线速度最高不能超过10M/S。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水与水溶性溶剂必须混合之后再加入,混合重量比例为水水溶性溶剂3791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包括蜡、润湿剂、PH调整剂、增稠剂、固化剂,蜡是其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石蜡、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是聚醚改性硅烷、含氟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PH调整剂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

6、种;固化剂是氧化锌溶液、噁唑啉类、钛酸酯、氮丙锭、碳化二胺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油墨采用密闭式砂磨分散工艺进行加工制造,先使用砂磨机对色浆进行颜料的研磨分散工作,待研磨完成后再加入后添加的树脂、油墨助剂成分完成油墨配方合成。权利要求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1/7页3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柔版和凹版的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作为解决消防安全、减少石油资源消耗、降低车间大气环境污染以及提高食品。

7、包装卫生要求的重要方向,对于油墨和印刷行业,一个公认的共识是发展和使用水性油墨。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者开展了开拓性的工作,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和应用都局限在吸收性底材如各种涂层和非涂层纸领域,在非吸收性底材上的应用则非常之少,主要问题在于水性油墨的润湿、干燥、以及附着力问题的解决都是比较困难的。另外,本文也注意到了近年来一些涉及非吸收性底材应用的文献或专利,如公开号为CN101029194A塑料薄膜水性凹印印刷油墨、公开号为CN1290728用于塑料薄膜凸版印刷的水性油墨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为CN101054490A水性多用途塑料复合与表印系列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702126。

8、A一种水性塑料油墨、公开号为CN101570657一种纸张、塑料通用水性油墨及制备方法等等,然而采用以上专利所示配方制作的油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底材不同或者底材表面状态变化、印刷条件的变化等,很容易出现起泡、缩孔或润湿不良的问题,或者说很难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这也正是业界虽然在水性油墨上进行了大量努力,但在对各类非吸收性底材的实际应用却几乎没有的原因。0003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上述专利在制墨上有一些规律,譬如均在配方中使用了小分子量共聚丙烯酸除丙烯酸外通常还会有苯乙烯、马来酸酐或其他成分等共聚成分,在本文中均简称为共聚丙烯酸类树脂的氨溶液、以及大分子量共聚丙烯酸乳液,我们已经知道,共。

9、聚丙烯酸树脂在氨化后会呈现一种皂性结构,比较容易起泡,而乳液则由于乳化剂的大量使用,更加容易起泡,另一方面,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大、对各种非吸收性底材的润湿能力很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有时还必须加入特定的表面活性剂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这就更加剧了体系的起泡性,可以说,容易起泡是水性油墨的最大问题,问题在于,上述专利均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消泡剂进行泡沫控制,消泡剂的种类包括矿物油、植物油、疏水二氧化硅、硬脂酸皂、有机硅氧烷和其他有机消泡剂,而消泡剂本身是利用与体系不相容的原理进行消泡的,消泡剂相容性越差如有机硅氧烷则消泡效果越好,但与此同时,这种不相容的特性很容易在底材上造成涂膜的缩孔,这种缩孔的倾向会随。

10、着消泡剂的种类、用量、底材的不同已经油墨的经时老化而变化,或者说,只要是使用了消泡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涂膜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缩孔倾向。遗憾的是,上述专利中没有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或则说没有认识到使用消泡剂造成的不良后果。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及其制作方法,其在如镀铝纸、铝箔或铝箔复合纸、薄膜如PP、PE、PET、PVC等说明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2/7页4等各种常用的非吸收性底材上均能够顺利应用。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配方重量比为色浆4060、。

11、乳液2050,水与水溶性溶剂515,油墨助剂115;色浆的配方是水510、水溶性溶剂820、分散树脂液2040、分散剂05、颜料540。配方中不使用消泡剂,消泡剂的特征为矿物油、植物油、疏水二氧化硅、硬脂酸皂、有机硅氧烷和其他有机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复配物。0006本发明所述的通用于非吸收性底材水性油墨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0007A、色浆的制作;0008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0009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0010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0011E、过滤及包装;0012作为优选,色浆配方中使用的分散树脂液,在搅拌状态在,在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水2050、水溶性溶剂10。

12、30、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2040、碱性化合物310,在5080摄氏度下保温溶解。0013作为优选,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溶性共聚丙烯酸树脂,数均分子量500040000,酸价50300;分散树脂液中使用了碱性化合物,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树脂液中使用碱性化合物的是使配方中和率达到80200。0014作为优选,色浆中使用了分散剂是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分散剂,使用的颜料是有机或无机颜料。0015作为优选,步骤B中乳液使用无皂聚合方式聚合的乳液,无皂乳液数均分子量为50000250000;酸值是50150之间;固含量在3050;乳液加入量占配方总重量比在2050,需要。

13、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加入,搅拌桨的线速度最高不能超过10M/S。0016作为优选,步骤C中水与水溶性溶剂必须混合之后再加入,以防止体系出现破乳、析出的问题,混合重量比例为水水溶性溶剂3791之间。水溶性溶剂可以是能够与水进行混容的任何有机溶剂,如低分子量酮类、醇类、醚类、部分含氮化合物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部分含醇、醚基团的多官能团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最合适的是如乙醇、丙醇、丁醇等低碳链醇类含C6及其以下的以及如乙二醇醚、丙二醇醚等多官能团醇醚溶剂,用量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的用量将使体系失去稳定性。0017作为优选,步骤D中包括蜡、润湿剂、PH调整剂、增稠剂、固化剂,蜡是其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

14、、聚四氟乙烯蜡、石蜡、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是聚醚改性硅烷、含氟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PH调整剂是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无机类碱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固化剂是氧化锌溶液、噁唑啉类、钛酸酯、氮丙锭、碳化二胺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0018作为优选,油墨采用密闭式砂磨分散工艺进行加工制造,先使用砂磨机对色浆进行颜料的研磨分散工作,待研磨完成后再加入后添加的树脂、油墨助剂成分完成油墨配方合成。0019首先要使用一种低起泡性的乳液,以控制体系的起泡性在一个比较温和的程度。说明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3/7页5通过分析体系中的成分可以得知乳液中含有的小分子乳化剂是体。

15、系最大的起泡源,乳化剂的种类、含量不同其起泡性各有不同,本文中根据本发明的特性采用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辨别乳液的起泡性用水乙醇31的混合溶剂对样品进行100稀释,取50ML稀释液装入250ML玻璃瓶中密闭,在快速震荡仪中进行标准震荡后取出静置10分钟,观察样品瓶中的泡沫高度按泡沫的高度以10ML为梯度进行分级泡沫高度10ML为1级、20ML为2级、30ML为3级、40ML为4级、50ML及以上为5级,1级与2级判定为低起泡性乳液,优选1级。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后续配方中其他成分起泡性的鉴别。考虑到本文的应用方向主要为非吸收性底材领域,小分子乳化剂同时还会对体系的耐水性和附着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进一步优。

16、选考虑使用无皂聚合方式制造的乳液。这种乳液中不含或仅含微量的小分子乳化剂,乳液在分子链段上共聚有水溶性单体、并通常辅助使用可反应乳化剂或大分子量乳化剂进行自乳化,这种乳液的起泡性普遍较低。除了常见的共聚丙烯酸类型外,无皂聚合乳液还包括了采用自乳化方式稳定的聚氨酯乳液、或则丙烯酸/聚氨酯杂化乳液,在本文中不做特别限制,而乳液间的一个共同点在于乳液中不含或仅含微量的乳化剂。在乳液聚合方法方面,目前已经可以查找到大量公开文献,国内外的制造商如BASF、罗门哈斯、NUPLEXRESINS等生产的最新产品都能够在油墨应用中达到实用的水平,因而在本文中将直接选用商业产品而非自己制作。这种乳液的另一个优点是。

17、对醇、醚类水溶性溶剂的容纳度比普通乳液要高,这有利于下面第2点叙述内容的应用。0020加入水溶性溶剂进行体系表面张力调节和泡沫控制。使用上述乳液制作的油墨由于缺少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滑和润湿,体系呈现出流动不良、涂膜不平整等现象,体系在起泡性上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然而泡沫的消除仍然十分缓慢。我们试验个各种除使用消泡剂之外方法,改善的效果均十分有限,然而但我们在体系中加入水溶性溶剂并增加到一定的剂量时,令人惊奇的发现,油墨的起泡性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抑制,同时产生的泡沫的消除十分迅速,而涂膜的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种效果是利用了水溶性溶剂亲油、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当水溶性溶剂加入时,体系溶剂水相。

18、的表面张力降低,亲油性增加,两亲物质的取向性降低进而泡沫的稳定性降低,从而达到抑泡的效果。0021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配方的整合优化,实现完全不用消泡剂、从而避免涂膜缩孔缺陷的水性油墨配方,制作出一种完全不需使用消泡剂且起泡很少,润湿效果良好,同时在各种非吸收性底材上均具有非常优良的印刷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水性油墨。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3本发明的配方和工艺分如下步骤0024A、色浆基墨的制作;0025B、加入乳液进行搅拌混合0026C、加入水和水溶性溶剂的混合物进行粘度调剂0027D、加入油墨助剂进行最终性能调节0028E、过滤及包装。0029对于A部分的。

19、色浆基墨,在油墨配方总重量重占有4060,最普遍应用的是采用密闭式砂磨机进行颜料研磨的工艺,色浆基墨中的成分和配方如下所示说明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4/7页6003000310032对于配方中的颜料分散树脂液,由于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通常其中都含有的消泡剂,因此本发明中分散树脂液采用自己制作,配方中均不含有消泡剂而是代之以加入水溶性溶剂,原理上面已经阐述,配方及工艺如下0033说明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5/7页70034上述的碱溶型共聚丙烯酸树脂,我们直接选用了市场在售的商品,可以列举但不仅限于的有JOHNCRY。

20、L67BASF、JOHNCRYL678BASF、NEOCRYLB817DSM等,选用的标准在于数均分子量500040000,酸价50300。0035上述的碱性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对共聚丙烯酸树脂中的酸性基团进行中和,进而提高树脂的溶解性和颜料分散型,可以列举但不仅限于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元、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有机类碱性化合物,或者钾、钠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钾、钠等碱金属的碳酸盐;钙、钡等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氢氧化铵等。碱性化合物的用量根据体系中和率的设定进行投料计算0036中和率碱性化合物质量G561000/树脂酸价碱性化合物当量树脂质量G1000037在本配方中中和率。

21、设定在80200,优选为80120。0038上述配方的要领是使用水溶性溶剂取代消泡剂控制泡沫。0039对于A部分的色浆基墨制作,也可以采用颜料色片用二辊机研磨或捏合机捏合工艺分散颜料溶解的方法进行,但配方整体成分与上面所述接近,水溶剂的使用和碱性化合物使用的原则、添加量均按上面所述之原则进行,因此在本文中不再详细叙述。0040对于B部分,即乳液部分,占配方总重量比在2050,需要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加入,搅拌桨的线速度最高不能超过10M/S。0041对于C部分,需要加入水与水溶性溶剂进行体系粘度的调节,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水与水溶性溶剂必须混合之后再加入,以防止体系出现破乳、析出的问题,混合重量比。

22、例建议在水水溶性溶剂3791之间,总量在515重量比。0042对于D部分,一般总量不超过15,主要是使用蜡浆或蜡乳液一般是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石蜡、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聚醚改性硅烷、含说明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6/7页8氟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PH调整剂前述的碱性化合物、增稠剂改性纤维素或聚氨酯类缔合增稠剂、等,有时为了更进一步增进油墨的性能,还会加入一些固化剂,如氧化锌溶液、噁唑啉类、钛酸酯、氮丙锭、碳化二胺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0043在以上A、B、C、D部分都加入完成后,使用机械搅拌混合均匀油墨即可进入成品检验阶段,合格后可。

23、以进入E即包装阶段。0044实施举例实施例中所述的配方比例均为重量比0045实施例一分散树脂液E的制作示例E1,称量去离子水33份、丙二醇甲醚32份混合均匀后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依次投入JOHNCRYL67BASF产丙烯酸树脂,酸值213分子量MW1250025份、氨水28浓度10份,升高温度并保持在60摄氏度,保温2个小时以上令树脂液彻底溶解,调节并测定PH值在810之间,过滤出料,得到分散树脂液E10046实施例二分散树脂液E的制作示例E2,称量去离子水45份、异丙醇15份混合均匀后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依次投入JOHNCRYL678BASF产丙烯酸树脂,酸值215分子量MW850030。

24、份、2氨基2甲基1丙醇10份,升高温度并保持在60摄氏度,保温2个小时以上令树脂液彻底溶解,调节并测定PH值在810之间,过滤出料,得到分散树脂液E20047实施例三油墨制作示例Y1称量去离子水10份、乙醇5份、颜料分散剂SOLOSPERSE27000,LUBRIZOL公司产1份、PY14黄颜料DIC公司产15份、E1分散树脂液40份在搅拌釜中使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以上直至混合均匀,送入砂磨机BUHLERK60中进行颜料研磨,研磨至颜料最大粒径15微米后停止研磨,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在称量加入YJHD8708YJ无皂乳液固含量40、分子量8万、酸值100、玻璃化温度70摄氏度,最低成膜温度4。

25、2摄氏度上海焱基提供20份后搅拌20分钟、继续搅拌,称量加入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去离子水3份/乙醇5份,最后加入聚乙烯蜡浆麦可门公司产,40固含量1份、搅拌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油墨成品,所得到的油墨可以观察到起泡很少,且在镀铝纸、铝箔、铝箔复合纸、薄膜PP、PE、PET、PVC上均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润湿性良好。0048实施例四油墨制作示例Y1称量去离子水5份、正丙醇10份、钛白粉国产、金红石型28份、E2分散树脂液20份在搅拌釜中使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以上直至混合均匀,送入砂磨机BUHLERK60中进行颜料研磨,研磨至颜料最大粒径15微米后停止研磨,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在称量加入YJHD。

26、8740无皂乳液固含量45、分子量15万、酸值50、玻璃化温度20摄氏度,最低成膜温度3摄氏度上海焱基提供30份后搅拌20分钟、继续搅拌,称量加入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去离子水35份/正丙醇2份,最后加入聚乙烯蜡浆麦可门公司产,40固含量1份、底材润湿剂SURFYNOL104E,气体化学产02份、二氧化硅粉DEGUSSA产03份后搅拌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油墨成品。所得到的油墨可以观察到起泡很少,且在镀铝纸、铝箔、铝箔复合纸、薄膜PP、PE、PET、PVC上均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润湿性良好。0049对比例一、分散树脂液E的制作对比例E3,称量去离子598份,在搅拌状态下依次投入消泡剂BYK024。

27、02份、JOHNCRYL678BASF产丙烯酸树脂,酸值215分子量MW850030份、2氨基2甲基1丙醇10份,升高温度并保持在60摄氏度,保温2个小时以上令树脂液彻底溶解,调节并测定PH值在810之间,过滤出料,得到分散树脂液E3说明书CN102086324ACN102086327A7/7页90050对比例二、油墨制作示例Y3称量去离子水149、消泡剂BYK02401份,钛白粉国产、金红石型28份、E3分散树脂液20份在搅拌釜中使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以上直至混合均匀,送入砂磨机BUHLERK60中进行颜料研磨,研磨至颜料最大粒径15微米后停止研磨,开动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在称量加入JOHNC。

28、RYL74J乳液固含量45、分子量200000万、酸值51、玻璃化温度22摄氏度,最低成膜温度5摄氏度,BASF提供30份后搅拌20分钟、继续搅拌,称量加入去离子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去离子水35份/正丙醇2份,最后加入聚乙烯蜡浆麦可门公司产,40固含量1份、底材润湿剂SURFYNOL104E,气体化学产02份、二氧化硅粉DEGUSSA产03份后搅拌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油墨成品。所得到的油墨可以观察到起泡较少,且在镀铝纸、铝箔、铝箔复合纸、薄膜PP、PE、PET、PVC上均有良好的附着力。0051对油墨Y1、Y2、Y3使用去离子水稀释至相同粘度,使用翁开尔K101涂布仪在不同底材上进行涂布,并在标准光源先对光检查涂膜缺陷00520053表中符号含义表示涂膜良好,表示可见轻微缺陷,表示可见明显缺陷0054从上述测试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作的油墨在涂布时可以获得完美的涂层。0055前述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对本发明实施多种变更和修改。说明书CN10208632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