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钢丝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用于汽车轮胎的轮胎钢丝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背景技术 用作汽车轮胎中的加固件的轮胎芯的生产中所用的轮胎钢丝的制造工艺包括拉 丝生产线和电镀生产线。 具体地, 其包括以下拉丝生产线 : 其中通过重复拉丝和索氏体化处 理 (patenting treatment) 将已进行索氏体化处理的具有微珠光体结构的成卷的线材棒拉 成预定的线材直径 ; 以及以下电镀生产线, 其中对已拉成预定的线材直径的线材棒进行发 蓝处理, 以便在其中重新获得延展性, 并且进一步在用于轮胎钢丝的线材棒表面上用铜、 青 铜、 黄铜等进行电镀。例如, 专利文献 1 和专利文献 2 描述了用于这类轮胎钢丝 ( 线材棒 ) 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图 6 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制造轮胎钢丝的工艺。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 由供应站 1 展开的线材棒在除锈步骤 2 中从其表面上除去氧化物膜, 然后使其经过涂层液体粘附步 骤 3 以便将润滑涂层液体粘附在其表面上。此后, 经由多个拉丝步骤 4 重复面积缩减处理 和冷却, 每个拉丝步骤 4 包括面积缩减处理步骤 4a 和冷却步骤 4b, 并且已被加工从而缩减 面积至预定的线材直径的线材棒被卷线机 5 卷绕。
此外, 在电镀生产线 L2 中, 已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被拉成预定的线材直径的线材棒 由供应站 1 展开, 在发蓝步骤 6 中发蓝, 然后在浸酸步骤 7a 中除去通过发蓝而粘附在线材 棒表面上的氧化皮 (scales)。将线材棒在水洗步骤 7b 中水洗, 然后在电镀步骤 8 中用铜、 青铜、 锌、 黄铜等进行电镀处理, 然后在经过水洗步骤 7c 和热水洗步骤 7d 之后被卷线机 5 卷绕, 从而制造用于轮胎的轮胎钢丝。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JP2008-284581A
专利文献 2 : JP6-2049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 拉丝生产线被建造成一根接一根地加工线材棒, 而考虑到设备成本和生产 率, 电镀生产线被建造成同时对以约 20 至约 30 根为单位的已拉丝的线材棒进行加工。因 此, 在电镀生产线中, 将数目为约 20 至约 30 的线材棒从卷线机展开, 并进料以使其经过发 蓝步骤和电镀步骤, 此后被卷线机卷绕。因此, 需要能够将约 20 至约 30 根线材棒保持在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内的大规模发蓝设备。这造成设备成本升高并造成浪费 : 即使由 于生产量的下降而处理更少数量的线材棒, 也会消耗基本相同的能量。
此外, 在发蓝步骤中, 铅浴、 盐浴、 流化床等有可能随着温度的大变化而破裂。此 外, 一旦浴的温度降低, 则需要很多时间和成本使浴达到发蓝所需的预定温度范围。因此,
在生产线不运行时, 需要使浴保持在高温, 这是非常浪费的。 此外, 进一步的浪费在于 : 尽管 通过拉丝使线材棒提高了温度, 但是线材棒被冷却以通过卷线机进行卷绕, 此后, 线材棒在 约室温下从卷线机展开并被加热至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用于发蓝。
已进行了本发明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轮胎钢丝 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其能够通过不冷却已通过拉丝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 有效地利用保 持在线材棒中的温度使线材棒发蓝, 并且其能量损失很小。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在根据权利要求 1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其包括除锈步骤, 以除去线材棒表面上的氧化物 ; 涂层液体粘附步骤, 使涂层液体粘附至已除去氧化物的线 材棒 ; 拉丝步骤, 对粘附有涂层液体的线材棒进行面积缩减处理 ; 以及发蓝步骤, 使已通过 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在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内发蓝。
在根据权利要求 2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1 中, 所述拉丝步骤包括通过将线材棒拉丝而进行面积缩减处理的面积缩减步骤 ; 以及将已进行 面积缩减处理的线材棒冷却的冷却步骤, 并且在紧邻所述发蓝步骤之前的一个拉丝步骤中 省略冷却步骤。
在根据权利要求 3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1 或 2 中,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电镀步骤, 对已在所述发蓝步骤中发蓝的线材棒进行电镀。
在根据权利要求 4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1 至 3 的任一项中, 所述线材棒由高碳钢制成, 所述高碳钢含有 0.59wt%至 1.1wt%的碳并具有 铁素体和碳素体的两相结构。
在根据权利要求 5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其包括拉丝生产 线, 用于将由高碳钢制成的线材棒拉丝成适用于轮胎钢丝的预定的线材直径 ; 以及电镀生 产线, 用于对已拉丝成预定直径的线材棒进行电镀 ; 其中所述拉丝生产线包括除锈装置, 用 于除去线材棒表面上的氧化物 ; 涂层液体粘附装置, 用于将涂层液体粘附至线材棒 ; 拉丝 装置, 用于在线材棒上进行面积缩减处理 ; 以及发蓝装置, 用于使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 至高温的线材棒在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内发蓝。
在根据权利要求 6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5 中, 所述拉丝生产线被建造为一根接一根地加工线材棒, 而所述电镀生产线被建造为同时对以 数十根为单位的已通过拉丝生产线拉丝的线材棒进行加工。
在根据权利要求 7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5 或 6 中, 所述发蓝装置提供有加热装置, 用于将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加热 至所述温度范围。
在根据权利要求 8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7 中, 所述加热装置提供有可旋转加热鼓 (rotatable heating drum), 用于在其上缠绕已通过面 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 ; 以及建造于所述加热鼓内的加热盘管, 用于加热已被缠 绕在所述加热鼓周围的线材棒。
在根据权利要求 9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 7 中, 所述加热装置提供有加热炉, 用于对已通过拉丝而加热的线材棒进行电流加热或感应加 热。本发明的效果
在根据权利要求 1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的发明中, 由于提供了发蓝步骤, 其中使 已通过拉丝步骤中的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在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内发 蓝, 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保持在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中的由该处理产生 的热来进行发蓝, 从能够以很少的能量损失有效地进行发蓝。
在根据权利要求 2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的发明中, 所述拉丝步骤包括通过将线材 棒拉丝而进行面积缩减处理的面积缩减步骤 ; 以及将已进行面积缩减处理的线材棒冷却的 冷却步骤, 并且在紧邻所述发蓝步骤之前的一个拉丝步骤中省略冷却步骤。 因此, 已通过面 积缩减处理步骤中的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能够在其送至下一个面积缩减处 理步骤之前被冷却, 这样能够防止线材棒变脆。 此外, 由于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 的线材棒不经冷却而在高温下原样送至发蓝步骤, 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保持在线材棒中的 由该面积缩减处理产生的热而进行发蓝。
在根据权利要求 3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的发明中, 由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电镀 步骤, 其中对已在所述发蓝步骤中发蓝的线材棒进行电镀, 因此轮胎钢丝与周围橡胶的粘 附力能够通过用于线材棒上的电镀得到增强。 在根据权利要求 4 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的发明中, 所述线材棒由高碳钢制成, 所 述高碳钢含有 0.59wt%至 1.1wt%的碳并具有铁素体和碳素体的两相结构。因此, 能够通 过拉丝步骤中的面积缩减处理来保证轮胎钢丝所需的拉伸强度。
在根据权利要求 5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的发明中, 所述拉丝生产线提供有发蓝装 置, 用于使已被拉丝装置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在 350℃至 480℃的温度 范围内发蓝。因此, 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保持在被拉丝装置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 的线材棒中的由该面积缩减处理产生的热来进行发蓝, 从而能够实现能量损失很少的轮胎 钢丝制造装置。
在根据权利要求 6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的发明中, 所述拉丝生产线被建造为一根 接一根地加工线材棒, 而所述电镀生产线被建造为同时对以数十根为单位的已通过拉丝生 产线拉丝的线材棒进行加工。因此, 发蓝装置作为仅需要使一根线材棒发蓝的小而简单的 装置是足够的, 因此能够降低发蓝所需的成本。
在根据权利要求 7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的发明中, 所述发蓝装置提供有加热装 置, 用于将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加热至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因 此, 加热装置作为仅需要使一根线材棒发蓝的小而简单的装置是足够的, 从而能够降低发 蓝所需的成本, 并且因此能够降低轮胎钢丝制造装置的设备成本。
在根据权利要求 8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的发明中, 所述加热装置提供有可旋转加 热鼓, 用于在其上缠绕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 ; 以及建造于所述加热鼓 内的加热盘管, 用于加热已缠绕在所述加热鼓周围的线材棒。 因此, 能够通过已被加热盘管 加热的加热鼓容易地将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加热至预定的温度。
在根据权利要求 9 的轮胎钢丝制造装置的发明中, 所述加热装置提供有加热炉, 用于对已通过拉丝而加热的线材棒进行电流加热或感应加热。因此, 能够通过小的且简单 的加热炉容易地将已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加热至预定的温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制造轮胎钢丝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图 2 是拉丝装置和发蓝装置的各自一个实例的外部视图。 图 3 是拉丝装置和发蓝装置的具体实例的剖视图。 图 4 是图 3 中沿 4-4 线的剖视图。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拉丝装置和发蓝装置的具体实例的剖视 图 6 是现有技术中轮胎钢丝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以下, 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制造装图。
置。 图 1 显示用于制造轮胎钢丝的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包括拉丝生产线 L1, 用于将由 高碳钢制成的线材棒拉丝成适用于轮胎钢丝的预定的线材直径 ; 以及电镀生产线 L2, 用于 对已被拉丝成预定直径的线材棒进行电镀。
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 对从供应站 11 展开的由高碳钢制成的线材棒进行除锈步骤 12, 以便从其表面除去氧化物膜, 然后使其经过涂层液体粘附步骤 13, 以便将润滑涂层液体 粘附至线材棒的表面, 此后, 使其经过干燥炉 ( 未示出 ), 用于干燥所述润滑涂层液体。随 后, 通过多个干拉丝步骤 16( 每一干拉丝步骤 16 提供有面积缩减处理步骤 14 和冷却步骤 15) 重复面积缩减处理, 从而将线材棒加工成面积被缩减至适用于轮胎钢丝的预定的线材 直径。此后, 为了在拉丝的线材棒中重新获得延展性, 在发蓝步骤 17 中在 350℃至 480℃的 温度范围内进行发蓝。在冷却步骤 18 中, 将通过发蓝加热至预定的温度范围的线材棒冷却 至用于缠绕的接近室温的温度并通过卷线机 19 缠绕成卷状。
此时, 当在拉丝步骤 16 的面积缩减处理步骤 14 中对线材棒进行面积缩减处理时, 由于处理产生热, 使线材棒升至高温。若面积缩减处理在这样的高温下重复进行, 线材棒 会变硬和变脆, 并且因此会变得更容易断裂。因此, 在冷却步骤 15 中将高温的棒状线材冷 却, 并将其进料至下一个拉丝步骤 16。然而, 在最后的拉丝步骤 16 中, 也就是说, 在紧邻发 蓝步骤 17 之前的拉丝步骤 16 中, 省略冷却步骤 15。结果是, 在最后的拉丝步骤 16 中进行 面积缩减处理的线材棒不经过冷却而在高温下原样被进料至发蓝步骤 17, 并且在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内发蓝。
在本实施方式中, 作为一个实例, 用于轮胎钢丝的原材料由高碳钢制成, 所述高碳 钢含有 0.59wt%至 1.1wt%的碳并具有铁素体和碳素体的两相结构。然后, 通过在拉丝生 产线 L1 中重复进行面积缩减处理而将直径为例如 5.5-6.5mm 的高碳钢线材拉丝成适用于 轮胎钢丝的直径为 2.20-0.94mm 的最终直径。
另一方面, 在电镀生产线 L2 中, 使已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拉丝成预定的直径并发蓝 的线材棒从供应站 21 展开。在浸酸步骤 22 中除去通过前述发蓝而粘附在线材棒表面上的 氧化皮, 并且在水洗步骤 23 中对线材棒进行水洗。随后, 为了获得与周围橡胶的更高粘附 力, 在电镀步骤 24 中用例如 Cu/Sn = 93/7 进行青铜电镀。此后, 将线材棒进料使经过水洗 步骤 25 和热水洗步骤 26, 并作为轮胎钢丝卷绕进卷线机 27, 从而制造轮胎钢丝。
所有前述的除锈步骤 12、 涂层液体粘附步骤 13、 面积缩减处理步骤 14、 冷却步骤 15、 拉丝步骤 16、 发蓝步骤 17、 冷却步骤 18、 浸酸步骤 22、 水洗步骤 23、 电镀步骤 24、 水洗步
骤 25 和热水洗步骤 26 分别构成轮胎钢丝制造装置中的除锈装置、 涂层液体粘附装置、 面积 缩减处理装置、 冷却装置、 拉丝装置、 发蓝装置、 冷却装置、 浸酸槽、 水洗槽、 电镀槽、 水洗槽、 和热水洗槽。
在前述的拉丝生产线 L1 中, 一根接一根地加工线材棒, 而在电镀生产线 L2 中, 已 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拉丝的线材棒以约 20 至约 30 根为单位同时进行加工, 即, 以数十根为 单位。如果需要的话, 作为拉丝生产线 L1, 可以设置多条生产线。
根据本实施方式 ( 其中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进行发蓝 ), 发蓝步骤 17 能够使用使一 根线材棒发蓝所需的小而简单的装置。此外, 由于在最后的拉丝步骤 16 中通过面积缩减处 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不经过冷却而在高温下原样被进料至发蓝步骤 17, 所以可以通过有 效地利用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产生的由该处理产生的热来进行线材棒的发蓝。 因此能够以 很少的能量损失有效地进行发蓝。
图 2 和 3 显示拉丝生产线 L1 中拉丝装置 16 和发蓝装置 17 的具体实例。由于通 过面积缩减处理升至高温, 已被具有拉丝模 (die) 的面积缩减处理装置 14 进行面积缩减处 理的线材棒 W 通过预定数目的转向 (turns) 而螺旋地缠绕在构成冷却装置 15 的可旋转冷 却鼓 31 的外周周围并与之接触 ( 参见图 3)。结果是, 线材棒 W 通过其本身与冷却鼓 31 之 间的热交换功能而被冷却至接近于室温的温度。 将被冷却装置 15 冷却的线材棒 W 进料至下一个拉丝装置 16, 以便在其上重复进行 面积缩减处理。并且, 将通过最后的拉丝装置 16 在其上进行了面积缩减处理至最终直径的 线材棒 W 进料至如图 3 所示构成发蓝装置 17 的加热装置 40, 并且加热至适用于发蓝的温度 (350℃至 480℃的范围 )。即, 使通过最后的拉丝装置 16 进行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 线材棒不经过冷却而在高温下原样进料至发蓝装置 17。
如图 3 所示, 加热装置 40 提供有环状的加热鼓 41, 并且从最后的拉丝装置 16 进 料的线材棒 W 通过预定数目的转向而螺旋地缠绕在加热鼓 41 的外周周围并与之接触。旋 转轴 42 与加热鼓 41 的下端连接, 与加热鼓 41 同轴。旋转轴 42 通过纵轴周围的轴承 43 而 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支撑台 44 中。齿轮 45A 被固定在旋转轴 42 上, 并且驱动马达 46 与齿轮 45B 连接, 齿轮 45B 与齿轮 45A 啮合, 从而加热鼓 41 被驱动马达 46 旋转地驱动。
如图 4 所示, 加热鼓 41 具有多个建造 ( 包埋 ) 于其中、 在其圆周上配置的加热器 盘管 47, 并且这些加热器盘管 47 与经过旋转轴 42 的导线 ( 未示出 ) 连接, 并通过滑动弹 簧 48 与加热器电源连接。由此, 加热器盘管 47 被加热器电源加热, 且加热鼓 41 被加热器 盘管 47 加热。因此, 通过加热鼓 41 与螺旋地缠绕在加热鼓 41 的外周周围的线材棒 W 之间 的热交换功能, 线材棒 W 能够被加热至适用于发蓝的预定的温度。能够根据线材棒 W 在加 热鼓 41 周围转向的次数以及线材棒 W 保持在其周围转向的时间来控制传输至线材棒 W 的 加热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构成发蓝装置 17 的加热装置 40 作为需要使一根线材棒发蓝 的小而简单的装置是足够的, 能够通过低成本的加热装置 40 进行发蓝。此外, 使通过最后 的拉丝装置 16 进行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 W 不经过冷却而在高温下原样进料 至加热装置 40( 发蓝装置 17)。 结果是, 将线材棒 W 加热至适用于发蓝的温度所需的热量有 很少就足够了。这样, 由于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保持在线材棒 W 中的由该面积缩减处理产 生的热来进行发蓝, 因此能够以很少的能量损失有效地进行发蓝。
图 3 中的标记 49 表示用于使加热鼓 41 绝热的绝热方式, 从而使从其发出的热不 传输至支撑旋转轴 42 的轴承 43。绝热方式 49 能够被建造为例如向加热鼓 41 和旋转轴 42 之间的分隔部分供给冷却水的方式。
另一方面, 如图 3 所示, 冷却装置 15 的冷却鼓 31 为环状, 且与冷却鼓 31 的下端连 接的旋转轴 32 通过纵轴周围的轴承 33 而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支撑台 34 中。齿轮 35A 被固 定在旋转轴 32 上, 并且驱动马达 36 与齿轮 35B 连接, 齿轮 35B 与齿轮 35A 啮合, 从而冷却 鼓 31 被驱动马达 36 旋转地驱动。
冷却鼓 31 具有例如环状的冷却空间部分 37, 并且冷却空间部分 37 被形成为提供 有冷却介质, 例如水等。冷却鼓 31 被提供至冷却空间部分 37 的冷却介质冷却, 从而通过冷 却鼓 31 和螺旋地缠绕在冷却鼓 31 的外周周围的高温线材棒 W 之间的热交换功能将线材棒 W 冷却至接近室温的温度。能够根据线材棒 W 在冷却鼓 31 周围转向的次数以及线材棒 W 保 持在其周围转向的时间来控制传输至线材棒 W 的冷却温度。
已通过发蓝被加热的线材棒被冷却装置 18( 参见图 2) 冷却, 以便卷绕至卷线机 19。冷却装置 18 由冷却鼓构成, 其类似于图 3 所示的冷却装置 15。该装置中用于冷却鼓的 旋转轴只要是可自由旋转的轴就足够。 在上文所述的构造中, 当冷却鼓 31 和加热鼓 41 被冷却装置 15 和发蓝装置 17 的 驱动马达 36、 46 旋转地驱动时, 在拉丝生产线 L1 中流动的线材棒 W 被拉伸, 并且已在每一 个拉丝装置 16 处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 W 被螺旋地缠绕在冷却鼓 31 的外 周和加热鼓 41 的外周周围。发蓝装置 17 之后的线材棒 W 通过卷线机 19 的缠绕作用被卷 绕至卷线机 19。
结果是, 在每一个面积缩减处理装置 14 处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 棒 W 被每一个冷却鼓 31 冷却, 并被进料至下一个面积缩减处理装置 14, 而在最后的面积缩 减装置 14 处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 W 被加热鼓 41 加热, 以便在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发蓝。
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 已被最后的拉丝装置 16 进行面积缩减处理的线材棒 W, 或者说, 已被紧邻发蓝装置 17 之前的拉丝装置 16 进行面积缩减处理的线材棒 W, 不经过冷 却而在高温下原样进料至发蓝装置 17, 从而进行发蓝。这样, 构成发蓝装置 17 的加热装置 40 作为需要使一根线材棒发蓝的小而简单的装置是足够的。此外, 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保 持在通过最后的拉丝装置 16 处的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中的由该处理产生的 热来进行发蓝, 从而可以以很少的能量损失有效地进行发蓝。
图 5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 在第一实 施方式中, 通过将线材棒缠绕在加热鼓 4 的外周周围而将线材棒 W 加热和发蓝, 而在第二实 施方式中, 通过使线材棒 W 经过包括用于电流加热或感应加热的加热炉 50 的加热装置而将 线材棒 W 发蓝。在这方面, 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还在于, 由于其不能像发蓝装置 17 中的加 热鼓 41 那样牵拉线材棒 W, 所以用于冷却发蓝的线材棒 W 的冷却装置 18 被提供有牵拉线材 棒 W 的功能。第二实施方式在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 以下的描述将主要涉 及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 并且将省略对指定为相同附图标记的相同部 件的描述。
即,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如图 5 所示, 已通过最后的拉丝装置 16 进行面积缩减处理
使具有最终直径的线材棒 W, 通过使其以预定的速度经过包括用于电流加热或感应加热的 加热炉 50 的加热装置而被加热至 350℃至 480℃的温度范围, 从而被发蓝。
此外, 类似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冷却装置 15, 用于冷却已被发蓝的线材 棒 W 的冷却装置 18 提供有环状的冷却鼓 31, 且线材棒 W 被螺旋地缠绕在冷却鼓 31 的外周 周围并与之接触。旋转轴 32 同轴地连接至冷却鼓 31 的下端, 并通过纵轴周围的轴承 33 而 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支撑台 34 中。齿轮 35A 被固定在旋转轴 32 上, 并且驱动马达 36 与齿轮 35B 连接, 齿轮 35B 与齿轮 35A 啮合, 从而冷却鼓 31 被驱动马达 36 旋转地驱动。
在冷却鼓 31 中形成冷却空间部分 37, 并且向冷却空间部分 37 提供冷却介质 ( 例 如水等 ) 以冷却所述冷却鼓 31。因此, 通过冷却鼓 31 和螺旋地缠绕在冷却鼓 31 的外周周 围的高温线材棒 W 之间的热交换功能, 线材棒 W 被冷却至接近室温的温度。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通过用冷却装置 15、 18 的驱动马达 36 旋转地驱动冷却鼓 31, 经过拉丝生产线 L1 的线材棒 W 被牵拉并且被进料以预定的速度通过用于电流加热或感应 加热的加热炉 50, 从而使线材棒 W 发蓝。发蓝的线材棒 W 被螺旋地缠绕在冷却装置 18 的冷 却鼓 31 周围, 并且在冷却鼓 31 和发蓝的线材棒 W 之间发生热交换。随后, 已被加热炉 50 加热的线材棒 W 被冷却。 同样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 如先前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及的, 对线材棒 W 进行 电流加热或感应加热用于发蓝的加热炉 50 作为需要使一根线材棒发蓝的小而简单的装置 是足够的。此外, 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保持在通过面积缩减处理而升至高温的线材棒中的 由该处理产生的热来进行发蓝, 因此有可能以很小的能量损失进行发蓝。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 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发蓝的线材棒被青铜 - 电镀。然而, 除了青 铜 - 电镀之外, 还可以作为 - 锌电镀、 铜 - 电镀、 黄铜 - 电镀等进行电镀。
此外,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 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冷却装置 15(18) 由冷却鼓 31 构成, 且构成发蓝装置 17 的加热装置 40 由加热鼓 41 或诸如电流加热炉、 感应加热炉等的加热炉 50 构成。然而, 本发明不必限于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构造。
如上文所述, 已基于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 然而,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描述 的构造, 并且能够呈现多种形式而不偏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主旨。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钢丝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适用于制造用作汽车轮胎的加固件 的轮胎芯的生产中所用的轮胎钢丝。
符号的描述
12... 除锈步骤 ( 除锈装置 ), 13... 涂层液体粘附步骤 ( 涂层液体粘附装置 ), 14... 面积缩减处理步骤 ( 面积缩减处理装置 ), 15, 18... 冷却步骤 ( 冷却装置 ), 16... 拉 丝步骤 ( 拉丝装置 ), 17... 发蓝步骤 ( 发蓝装置 ), 24... 电镀步骤 ( 电镀槽 ), 31... 冷却 鼓, 40... 加热装置, 41... 加热鼓, 50... 加热炉, W... 线材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