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2051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5948.9

申请日:

2010.11.04

公开号:

CN102463023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14申请日:20101104|||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14

主分类号:

B01D53/1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杨秀娜; 齐慧敏; 王海波; 刘忠生; 彭德强; 朴勇; 任龙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代理人:

李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采用至少两段油气回收方法,油气首先在常温下进行吸收,最后在低温下进行吸收,在常温吸收段与低温吸收段之间选择地设置吸收温度介于常温吸收和低温吸收的中温吸收段,低温吸收的温度为3-8℃。本发明方法的油气回收率非常高,达99%左右,能够使尾气达标排放,可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且根据常温吸收法和低温吸收法各自的吸收特点设置的分段式逐级吸收的回收方法,降低能耗,节省能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 采用至少两段油气回收 方法, 油气首先在常温下进行吸收, 最后在低温下进行吸收, 在常温吸收段与低温吸收段之 间选择地设置吸收温度介于常温吸收和低温吸收的中温吸收段, 低温吸收的温度为 3-8℃。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中温吸收的温度为 12-20℃。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常温吸收、 低温吸收和中温吸收采用相同 的吸收剂, 或者采用不同的吸收剂。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常温吸收选择商品柴油或商品汽油 为吸收剂, 低温吸收采用市售油气吸收的专用吸收剂或商品柴油为吸收剂, 中温吸收使用 商品柴油为吸收剂或专用吸收剂。
5: 按照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常温吸收的富吸收剂直接混入商品柴油 或商品汽油, 对商品柴油质量或汽油质量无影响。
6: 按照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低温吸收的富吸收剂采用真空再生或热 再生方式, 再生后循环使用。
7: 按照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低温吸收剂采用商品柴油, 富吸收剂在缓 和条件下解吸后与商品柴油混合。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各吸收段采用填料塔或鼓泡塔。
9: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常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为 18-35L/m3 ; 中温 3 3 吸收段的液气比为 20-28L/m ; 低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为 22-26L/m 。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油气中烃类组分的含量在 10% -50% (Vol), 来源为轻质油品在储运、 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废气。

说明书


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 特别是常温和低温油气吸收相结合的 油气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轻质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蒸发损耗, 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 且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近年来油气回收技术方法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现有的油气回收方法有吸附法、 吸收法、 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 其中吸收法是一种 简单而普遍接受的油气回收方法。吸收法是将油气与适当的吸收剂接触, 气体中的轻烃组 分溶解在吸收剂中, 使尾气达标排放。该方法又分为常压常温吸收和常压低温吸收两种方 法, 常压常温吸收法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的, 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 投资及运转费用 低, 但油气回收效果差, 尾气中烃浓度不能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 ; 常压低温吸收法是使用制 冷系统将吸收剂冷却至低温送至吸收塔吸收剂气中的轻烃, 该方法油气回收率较高, 通过 控制不同的吸收温度可以达到不同的吸收效果。 但若利用制冷剂直接将贫吸收剂一次冷却 至较低的温度, 由于通过一次吸收就使油气中烃类浓度达到很低的水平则所需的吸收剂量 较大, 那么大量的吸收剂则会使制冷机组的能耗非常大, 很不经济, 同时吸收剂的再生操作 费用也较高。 因此很多专利或文献提出了吸收法与其它油气回收方法的组合, CN101185825 提出一种将吸收法与膜分离法的集成工艺, 该方法将整个油气回收过程分为吸收、 解吸、 膜 分离和回收四部分, 该方法虽然能使尾气中的烃浓度达标排放, 但是工艺流程过于复杂, 设 备投资及运转费用也随之较大, 不适合在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应用。 CN200943812 提出一种加 压、 冷凝、 喷淋相结合的油气回收装置, 该装置设置三个吸收塔进行三级吸收, 一台油气压 缩机给装置外来油气加压冷凝, 因此该装置设备投资高、 能耗高、 安全性也较差。
     吸收法回收油气工艺中, 富吸收剂一般需要再生循环使用或不再生直接用于其它 用途, 如采用粗柴油为吸收剂时, 富吸收剂可以不进行再生直接进入加氢精制反应系统, 但 适用范围有限。 富吸收剂的再生一般包括真空再生和热再生, 其中真空再生较为适宜, 应用 的较多。 富吸收剂的再生过程一般要消耗能量, 再生深度较深时消耗的能量较多, 同时吸收 剂损失较多, 再生深度较浅时, 吸收剂循环使用的效果受到影响。
     对于汽油的运输、 销售等企业, 吸收剂可以考虑采用商品柴油为油气吸收剂, 但采 用普通的吸收方式, 富吸收剂不再生作为商品柴油时, 会造成柴油的闪点、 馏程等指标不合 格, 如果进行再生, 则再生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逐级分段式油气回收方法, 来提高油气回 收率, 使尾气中烃类浓度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 同时大大降低制冷机组的功率及吸收剂消 耗量, 降低吸收剂再生费用, 提高油气回收技术的经济性。
     本发明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 采用至少两段油气回收方法, 油气首先在常温下进行吸收, 最后在低温下进行吸收, 在常温吸收段与低温吸收段之间可以 选择地设置吸收温度介于常温吸收和低温吸收的中温吸收段, 低温吸收的温度为 3-8℃。
     本发明方法中, 中温吸收的温度一般为 12-20℃。常温吸收指不控制吸收的温度, 吸收温度由油气温度、 吸收剂温度及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确定。
     本发明方法中, 常温吸收、 低温吸收和中温吸收可以采用相同的吸收剂, 也可以采 用不同的吸收剂, 优选采用不同的吸收剂。 采用不同的吸收剂时, 优选常温吸收选择商品柴 油或商品汽油为吸收剂, 低温吸收采用市售油气吸收的专用吸收剂或商品柴油为吸收剂, 中温吸收可以使用商品柴油为吸收剂或专用吸收剂。专用吸收剂可以采用市售商品, 如江 苏工业学院开发的 AbsFOV-97 油气吸收剂等。
     本发明方法中, 常温吸收的富吸收剂直接混入商品柴油或商品汽油, 对商品柴油 质量或汽油质量无影响。低温吸收的富吸收剂采用真空再生或热再生方式, 再生后循环使 用; 低温吸收剂采用商品柴油时, 也可以在缓和条件下解吸后与商品柴油混合 ( 如在绝对 压力 5 ~ 80KPa 和温度 35 ~ 80℃下进行真空解吸 )。中温吸收的富吸收剂按吸收剂的种 类进行处理, 采用柴油为吸收剂时, 富吸收剂可以再生也可以不再生, 采用专用吸收剂时, 富吸收剂再生使用。
     本发明方法中, 各吸收段可以采用现有吸收设备, 如填料塔、 鼓泡塔等。
     本发明方法中, 各吸收段的液气比可以按吸收要求具体优化确定。常温吸收段的 3 液气比一般为 18-35L/m ; 中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一般为 20-28L/m3 ; 低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一 3 般为 22-26L/m 。
     本发明方法中油气中烃类组分的含量在 10% -50% (Vol) 之间, 来源一般为轻质 油品 ( 主要是汽油 ) 在储运、 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废气。 本发明方法, 常温吸收段不要求太高的油气回收率, 吸收的主要是油气中的重组 分。如果采用商品汽油为吸收剂, 吸收率可以达到 50%左右, 富吸收剂与汽油相同, 不影响 作为商品汽油出售。 如果采用商品柴油为吸收剂, 吸收率可以达到 80%左右, 由于常温吸收 段吸收的主要油气中的重组分, 同时少量的油气对商品柴油的性质影响不明显, 仍完全可 以满足商品柴油的质量要求。 因此, 低温吸收段的富吸收剂不需再生, 可以与商品汽油或商 品柴油混合出售。
     本发明方法中, 低温吸收段中, 吸收的主要是油气中的轻组分, 保证最终吸收率和 尾气达标排放。由于吸收的是轻组分, 并且吸收量较低, 因此吸收剂的再生易于进行, 再生 条件缓和, 再生费用大大降低。
     本发明方法采用适宜的流程和条件, 可以明显提高油气回收工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 : 1- 制冷机组, 2- 制冷剂抽出管线, 3- 一级换热器, 4- 制冷剂一级换热器出 口管线, 5- 二级换热器, 6- 制冷剂返回制冷机组管线, 7- 自装置外来的中温吸收剂, 8- 自 装置外来的低温吸收剂管线, 9- 经过一级换热冷却后的低温吸收剂管线, 10- 低温吸收塔, 11- 中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 12- 经过一级换热冷却后的中温吸收剂, 13- 中温吸收塔, 14- 常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 15- 常温吸收塔, 16- 常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 17- 引
     风机, 18- 尾气排放管线, 19- 低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泵, 20- 低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 21- 中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泵, 22- 中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 23- 自装置外来常温吸收 剂, 24- 自装置外来油气管线, 25- 常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泵, 26- 常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 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研究表明, 吸收了油气的柴油对指标的影响主要在于闪点和馏程 ( 特别是初 馏点 ), 该两项指标相互关联, 产品质量标准一般只规定闪点高于某一数值, 如国标规定 0 号柴油的闪点不低于 55℃ (GB252-2000)。目前来说, 汽油和煤油产品的价值明显高于柴油 产品, 生产企业在生产汽油、 煤油和柴油产品时, 尽可能多生产汽油和煤油产品, 因此柴油 产品的闪点和初馏点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值, 如某市售 0 号柴油的闪点实测值为 74℃, 一 些柴油产品的闪点实测值可以达到 80℃以上。另一方面, 在闪点较高的柴油中混合少量轻 组分, 如油气, 在含量较低时对闪点和初馏点影响很小, 实验表明, 油气占柴油产品体积的 0.1%以下时, 实测柴油产品的闪点和初馏点变化小于 3℃。 并且, 柴油储罐中的商品柴油具 有一定的更新周期, 因此, 富吸收油经过适当再生后与商品柴油混合, 不会造成油气在商品 柴油中累积升高带来柴油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 以商品 柴油为油气吸收剂, 特别是在不要求吸收率的情况下, 油气中的轻组分在商品柴油中的吸 收率较低, 富吸收剂进行适度解吸再生后, 与商品柴油混合, 对商品柴油的质量不产生明显 影响, 商品柴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指标。 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 不需对低温吸收段的富 吸收剂进行再生, 或采用缓和条件进行适度再生, 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均明显降低。 本工艺流程使用方法如下 :
     自装置外来的常温吸收剂自管线 23 进入预吸收塔顶部, 自集气管来的油气自管 线 24 进入预吸收塔底部, 油气被吸收剂部分喷淋吸收后由常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 14 进 入中温吸收塔底, 自装置外来的中温吸收剂 7 进入二级换热器 5 中与制冷剂进行换热冷却 后进入中温吸收塔 13 的顶部, 与油气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 油气中大部分烃类被吸收后由 中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 11 输送至低温吸收塔, 该油气中的微量烃类再被塔顶喷淋下来 的低温吸收剂吸收后由引风机 17 引出后排出至大气, 低温吸收塔的吸收剂是由装置外来 进入一级换热器与制冷机组换热冷却至低温所得。 经过逐级分段吸收后的尾气中烃类组分 浓度远低于环保法规要求, 可达标排放, 油气回收率较高, 能达到 99%左右。
     实施例 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所述的多级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的使用效果进 一步说明, 但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实施例采用的是 PRO II 软件进行的模拟计算, 所 用油气组成见表 1、 吸收剂馏程见表 2-4、 各级操作条件见表 5、 吸收效果见表 6。
     从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通过多级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处理后的油气回收 率非常高, 能达到 99%左右, 且在各级吸收时的吸收剂用量较低, 减少了制冷机组的能耗, 从而节省能源。
     表 1 某油气组成 ( 体积分数 )/%
     表 2 常温吸收剂性质项目 密度 (20℃ )/kg·m-3 馏程 /℃ IBP/10% /50% /90% //EBP 60/97/141 /184/205 743.2
     表 3 中温吸收剂性质项目 密度 (20℃ )/kg·m-3 馏程 /℃ IBP/10% /50% /90% //EBP 141/160/183 /212/224 778.2
     表 4 低温吸收剂性质项目 密度 (20℃ )/kg·m-3 844.1200/218/257 /328/350表 5 操作条件油气回收操作条件 油气量, m3/h 常温吸收剂量, m3/h 常温吸收剂温度,℃ 中温吸收剂量, m3/h 中温吸收剂温度,℃ 低温吸收剂量, m3/h 低温吸收剂温度,℃ 200 5 40 5 12 5 4
     表 6 各级油气回收率 /%油气回收率 常温吸收塔 中温吸收塔 低温吸收塔 55% 82% 99%常温吸收的富吸收剂排入商品汽油贮罐中, 不影响商品汽油的质量。
     低温吸收的富吸收剂浅度解吸 ( 在绝对压力 50KPa 条件下解吸 1 小时 ) 排入商品 柴油 (-10 号柴油 ) 贮罐中, 低温吸收富吸收剂与商品柴油混合的体积比为 1 ∶ 6, 商品柴油 混合富吸收剂后闪点由 69℃降低至 67℃, 初馏点由 170℃降低到 168℃, 均符合 -10 号柴油 的质量标准, 不影响正常出售。
    

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3023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3023ACN102463023A21申请号201010535948922申请日20101104B01D53/14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杨秀娜齐慧敏王海波刘忠生彭德强朴勇任龙74专利代理机构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2代理人李微54发明名称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采用至少两段油气回收方法,油气首先在常温下进行吸收,最。

2、后在低温下进行吸收,在常温吸收段与低温吸收段之间选择地设置吸收温度介于常温吸收和低温吸收的中温吸收段,低温吸收的温度为38。本发明方法的油气回收率非常高,达99左右,能够使尾气达标排放,可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且根据常温吸收法和低温吸收法各自的吸收特点设置的分段式逐级吸收的回收方法,降低能耗,节省能源。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采用至少两段油气回收方法,油气首先在常温下进行吸收,最后在低温下进行吸收,在常温吸收段与低温吸收段之。

3、间选择地设置吸收温度介于常温吸收和低温吸收的中温吸收段,低温吸收的温度为3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温吸收的温度为122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吸收、低温吸收和中温吸收采用相同的吸收剂,或者采用不同的吸收剂。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吸收选择商品柴油或商品汽油为吸收剂,低温吸收采用市售油气吸收的专用吸收剂或商品柴油为吸收剂,中温吸收使用商品柴油为吸收剂或专用吸收剂。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吸收的富吸收剂直接混入商品柴油或商品汽油,对商品柴油质量或汽油质量无影响。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吸收的富吸收剂。

4、采用真空再生或热再生方式,再生后循环使用。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吸收剂采用商品柴油,富吸收剂在缓和条件下解吸后与商品柴油混合。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吸收段采用填料塔或鼓泡塔。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为1835L/M3;中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为2028L/M3;低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为2226L/M3。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气中烃类组分的含量在1050VOL,来源为轻质油品在储运、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废气。权利要求书CN102463023A1/5页3一种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式油气。

5、吸收回收方法,特别是常温和低温油气吸收相结合的油气回收方法。背景技术0002轻质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蒸发损耗,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近年来油气回收技术方法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0003现有的油气回收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中吸收法是一种简单而普遍接受的油气回收方法。吸收法是将油气与适当的吸收剂接触,气体中的轻烃组分溶解在吸收剂中,使尾气达标排放。该方法又分为常压常温吸收和常压低温吸收两种方法,常压常温吸收法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的,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及运转费用低,但油气回收效果差,尾气中烃浓度不能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常压低温。

6、吸收法是使用制冷系统将吸收剂冷却至低温送至吸收塔吸收剂气中的轻烃,该方法油气回收率较高,通过控制不同的吸收温度可以达到不同的吸收效果。但若利用制冷剂直接将贫吸收剂一次冷却至较低的温度,由于通过一次吸收就使油气中烃类浓度达到很低的水平则所需的吸收剂量较大,那么大量的吸收剂则会使制冷机组的能耗非常大,很不经济,同时吸收剂的再生操作费用也较高。因此很多专利或文献提出了吸收法与其它油气回收方法的组合,CN101185825提出一种将吸收法与膜分离法的集成工艺,该方法将整个油气回收过程分为吸收、解吸、膜分离和回收四部分,该方法虽然能使尾气中的烃浓度达标排放,但是工艺流程过于复杂,设备投资及运转费用也随之。

7、较大,不适合在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应用。CN200943812提出一种加压、冷凝、喷淋相结合的油气回收装置,该装置设置三个吸收塔进行三级吸收,一台油气压缩机给装置外来油气加压冷凝,因此该装置设备投资高、能耗高、安全性也较差。0004吸收法回收油气工艺中,富吸收剂一般需要再生循环使用或不再生直接用于其它用途,如采用粗柴油为吸收剂时,富吸收剂可以不进行再生直接进入加氢精制反应系统,但适用范围有限。富吸收剂的再生一般包括真空再生和热再生,其中真空再生较为适宜,应用的较多。富吸收剂的再生过程一般要消耗能量,再生深度较深时消耗的能量较多,同时吸收剂损失较多,再生深度较浅时,吸收剂循环使用的效果受到影响。00。

8、05对于汽油的运输、销售等企业,吸收剂可以考虑采用商品柴油为油气吸收剂,但采用普通的吸收方式,富吸收剂不再生作为商品柴油时,会造成柴油的闪点、馏程等指标不合格,如果进行再生,则再生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高。发明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逐级分段式油气回收方法,来提高油气回收率,使尾气中烃类浓度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同时大大降低制冷机组的功率及吸收剂消耗量,降低吸收剂再生费用,提高油气回收技术的经济性。0007本发明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采用至少两段油气回收方法,油说明书CN102463023A2/5页4气首先在常温下进行吸收,最后在低温下进行吸收,在常温吸收段与低。

9、温吸收段之间可以选择地设置吸收温度介于常温吸收和低温吸收的中温吸收段,低温吸收的温度为38。0008本发明方法中,中温吸收的温度一般为1220。常温吸收指不控制吸收的温度,吸收温度由油气温度、吸收剂温度及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确定。0009本发明方法中,常温吸收、低温吸收和中温吸收可以采用相同的吸收剂,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吸收剂,优选采用不同的吸收剂。采用不同的吸收剂时,优选常温吸收选择商品柴油或商品汽油为吸收剂,低温吸收采用市售油气吸收的专用吸收剂或商品柴油为吸收剂,中温吸收可以使用商品柴油为吸收剂或专用吸收剂。专用吸收剂可以采用市售商品,如江苏工业学院开发的ABSFOV97油气吸收剂等。0010本发。

10、明方法中,常温吸收的富吸收剂直接混入商品柴油或商品汽油,对商品柴油质量或汽油质量无影响。低温吸收的富吸收剂采用真空再生或热再生方式,再生后循环使用;低温吸收剂采用商品柴油时,也可以在缓和条件下解吸后与商品柴油混合如在绝对压力580KPA和温度3580下进行真空解吸。中温吸收的富吸收剂按吸收剂的种类进行处理,采用柴油为吸收剂时,富吸收剂可以再生也可以不再生,采用专用吸收剂时,富吸收剂再生使用。0011本发明方法中,各吸收段可以采用现有吸收设备,如填料塔、鼓泡塔等。0012本发明方法中,各吸收段的液气比可以按吸收要求具体优化确定。常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一般为1835L/M3;中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一般为2。

11、028L/M3;低温吸收段的液气比一般为2226L/M3。0013本发明方法中油气中烃类组分的含量在1050VOL之间,来源一般为轻质油品主要是汽油在储运、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油气废气。0014本发明方法,常温吸收段不要求太高的油气回收率,吸收的主要是油气中的重组分。如果采用商品汽油为吸收剂,吸收率可以达到50左右,富吸收剂与汽油相同,不影响作为商品汽油出售。如果采用商品柴油为吸收剂,吸收率可以达到80左右,由于常温吸收段吸收的主要油气中的重组分,同时少量的油气对商品柴油的性质影响不明显,仍完全可以满足商品柴油的质量要求。因此,低温吸收段的富吸收剂不需再生,可以与商品汽油或商品柴油混合出售。001。

12、5本发明方法中,低温吸收段中,吸收的主要是油气中的轻组分,保证最终吸收率和尾气达标排放。由于吸收的是轻组分,并且吸收量较低,因此吸收剂的再生易于进行,再生条件缓和,再生费用大大降低。0016本发明方法采用适宜的流程和条件,可以明显提高油气回收工艺的经济性。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18其中1制冷机组,2制冷剂抽出管线,3一级换热器,4制冷剂一级换热器出口管线,5二级换热器,6制冷剂返回制冷机组管线,7自装置外来的中温吸收剂,8自装置外来的低温吸收剂管线,9经过一级换热冷却后的低温吸收剂管线,10低温吸收塔,11中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12经过一级换热冷却后。

13、的中温吸收剂,13中温吸收塔,14常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15常温吸收塔,16常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17引说明书CN102463023A3/5页5风机,18尾气排放管线,19低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泵,20低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21中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泵,22中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23自装置外来常温吸收剂,24自装置外来油气管线,25常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泵,26常温吸收塔富吸收剂抽出管线。具体实施方式0019经过研究表明,吸收了油气的柴油对指标的影响主要在于闪点和馏程特别是初馏点,该两项指标相互关联,产品质量标准一般只规定闪点高于某一数值,如国标规定0号柴油的闪点不低于55GB2522。

14、000。目前来说,汽油和煤油产品的价值明显高于柴油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产品时,尽可能多生产汽油和煤油产品,因此柴油产品的闪点和初馏点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值,如某市售0号柴油的闪点实测值为74,一些柴油产品的闪点实测值可以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在闪点较高的柴油中混合少量轻组分,如油气,在含量较低时对闪点和初馏点影响很小,实验表明,油气占柴油产品体积的01以下时,实测柴油产品的闪点和初馏点变化小于3。并且,柴油储罐中的商品柴油具有一定的更新周期,因此,富吸收油经过适当再生后与商品柴油混合,不会造成油气在商品柴油中累积升高带来柴油产品不合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以。

15、商品柴油为油气吸收剂,特别是在不要求吸收率的情况下,油气中的轻组分在商品柴油中的吸收率较低,富吸收剂进行适度解吸再生后,与商品柴油混合,对商品柴油的质量不产生明显影响,商品柴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指标。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中,不需对低温吸收段的富吸收剂进行再生,或采用缓和条件进行适度再生,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均明显降低。0020本工艺流程使用方法如下0021自装置外来的常温吸收剂自管线23进入预吸收塔顶部,自集气管来的油气自管线24进入预吸收塔底部,油气被吸收剂部分喷淋吸收后由常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14进入中温吸收塔底,自装置外来的中温吸收剂7进入二级换热器5中与制冷剂进行换热冷却后进入中温吸收塔1。

16、3的顶部,与油气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油气中大部分烃类被吸收后由中温吸收塔顶排放气管线11输送至低温吸收塔,该油气中的微量烃类再被塔顶喷淋下来的低温吸收剂吸收后由引风机17引出后排出至大气,低温吸收塔的吸收剂是由装置外来进入一级换热器与制冷机组换热冷却至低温所得。经过逐级分段吸收后的尾气中烃类组分浓度远低于环保法规要求,可达标排放,油气回收率较高,能达到99左右。0022实施例1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所述的多级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的使用效果进一步说明,但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实施例采用的是PROII软件进行的模拟计算,所用油气组成见表1、吸收剂馏程见表24、各级操作条件见表5、吸收。

17、效果见表6。0024从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多级分段式油气吸收回收方法处理后的油气回收率非常高,能达到99左右,且在各级吸收时的吸收剂用量较低,减少了制冷机组的能耗,从而节省能源。0025表1某油气组成体积分数/0026说明书CN102463023A4/5页600270028表2常温吸收剂性质0029项目密度20/KGM37432馏程/IBP/10/5060/97/141/90/EBP/184/2050030表3中温吸收剂性质0031项目密度20/KGM37782馏程/IBP/10/50141/160/183/90/EBP/212/2240032表4低温吸收剂性质0033项目密度20/KG。

18、M38441说明书CN102463023A5/5页7馏程/IBP/10/50200/218/257/90/EBP/328/3500034表5操作条件0035油气回收操作条件油气量,M3/H200常温吸收剂量,M3/H5常温吸收剂温度,40中温吸收剂量,M3/H5中温吸收剂温度,12低温吸收剂量,M3/H5低温吸收剂温度,40036表6各级油气回收率/0037油气回收率常温吸收塔55中温吸收塔82低温吸收塔990038常温吸收的富吸收剂排入商品汽油贮罐中,不影响商品汽油的质量。0039低温吸收的富吸收剂浅度解吸在绝对压力50KPA条件下解吸1小时排入商品柴油10号柴油贮罐中,低温吸收富吸收剂与商品柴油混合的体积比为16,商品柴油混合富吸收剂后闪点由69降低至67,初馏点由170降低到168,均符合10号柴油的质量标准,不影响正常出售。说明书CN102463023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6302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