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辊辗机.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1973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6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2124.0

申请日:

2010.11.29

公开号:

CN102476138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1D 15/06申请公布日:201205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D 15/06申请日:20101129|||公开

IPC分类号:

B21D15/06

主分类号:

B21D15/06

申请人:

袁正敏

发明人:

袁正敏

地址: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黄田坝纬二路163-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式辊辗机,在机座(8)上用轴承(5)定位一个辊筒(1),其内部为园柱形空间,一端被挡头(2)封闭,另一端则先装入一段管状毛坯(4),再伸入一根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3);辊筒(1)、封头(2)、辊轴(3)构成模具,在外力驱动下,辊筒(1)带动毛坯(4)按1旋转,压力P迫使辊轴(3)与毛坯(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辊轴(3)按2旋转;辊轴(3)还具有轴向往复、径向往复的功能,当其轴线O2-O2与辊筒轴线O1-O1不重合时,利用偏移量e嵌入毛坯(4),对毛坯(4)的内壁进行扩孔与缩孔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使之成为外有圆柱面,内为环形槽的合格工件;此后,辊轴(3)径向回应→停止旋转→辊轴轴向回位→封头前进(将工件推出辊筒外)→封头回位,继续完成加工1个工件的全部工艺流程,均由机、电、液一体化实现快速、自动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实现无屑加工,节约金属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式辊辗机, 其特征在于, 在机架 (8) 上, 用轴承 (5) 定位一个辊筒 (1), 其内部 为园柱形空间, 一端被挡头 (2) 封闭, 另一端则先装入一段管状毛坯 (4), 再伸入一根具有 环状沟槽的辊轴 (3) ; 辊筒 (1)、 封头 (2)、 辊轴 (3) 构成模具, 在外力驱动下, 对毛坯 (4) 的 内壁同时进行扩孔与缩孔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 使之成为外有圆柱面, 内为环形槽的合 格工件。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辊辗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筒 (1) 外部有齿圈与小齿 轮 (31) 啮合, 当电机 ( 未画出 ) 通过绕性传动件 (34) 带动小齿轮 (31) 时, 辊筒 (1) 实现 角速度为 1 的匀速旋转。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辊辗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动封头 (2) 的外径与辊筒 (1) 的内径为间隙配合, 当受油缸 (11) 的活塞杆推拉时, 作轴向往复运动 S2, S2 的数值应大 于工件轴向长度 ; 在辊辗加工过程中, 它阻止毛坯 (4) 的材料轴向扩散, 起到模具的作用 ; 在辊辗加工结束时, 将工件 (4a) 推出辊筒 (1) 之外, 起到顶料杆的作用。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辊辗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轴 (3) 具有定心旋转、 径向 往复、 轴内往复的 3 种运动功能 : 1), 定心旋转 : 辊轴 (3) 用螺纹连接在辊轴体 (12) 端部, 再用两个轴承 (5) 和个端盖 (17)(21) 定位在辊轴方套 (15) 内 ; 当辊轴 (3) 径向平移接触到毛坯 (4) 以后, 由压力 P 产 生的摩擦力带动辊轴 (3) 作同向定心旋转运动, 角速度为 2 ; 2), 径向往复 : 由于辊轴方套 (15) 外面为方形, 与辊轴箱体 (14) 内壁为间隙配合, 在两 个柱塞油缸 (13) 的柱塞 (23) 左右推动下, 实现辊轴轴线 (O2-O2) 和辊筒轴线 (O1-O1) 从同 心到偏心的往复运动, 最大偏心量为 (e) ; 3), 轴向往复 : 由于辊轴方套 (15) 是装在辊轴箱体 (14) 内, 而辊轴箱体 (14) 下部的导 轨槽, 又安装在机床导向轨 (32) 上, 受油缸 (11) 的活塞杆 (19) 推拉时, 沿着导轨实现轴向 往复运动 S1 ; S1 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的 2 倍。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辊辗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 当需热 加工时, 辊筒 (1)、 活动封头 (2)、 辊轴 (3) 均应选用耐热模具钢, 并且备制冷却装置 : 1), 辊筒 (1) 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套 (10) 上的两个环形槽和 3 个密封件 (7) 与机身外的 冷却站 ( 未画出 ) 构成循环 ; 2), 活动封头 (2) 的冷却, 是通过本身的加长部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 直接触及到辊筒 (1) 上的 1 个冷却液环形槽, 达到冷却目的, 因此加长部分的长度, 应等于往复行程 S2 ; 3), 辊轴 (3) 的冷却, 是通过它本身有 V 状通孔与辊轴体 (12) 冷却端盖 (16) 连通, 最 后用两根软管 ( 未画出 ) 与机身外的冷却站 ( 未画出 ) 构成循环 ; 由于辊轴 (3) 与辊轴体 (12) 之间, 在安装时有旋转关系, 辊轴体 (12) 与冷却端盖 (16) 之间, 在工作时有旋转关系, 所以两端均有 1 个环形槽, 2 个 O 形 . 密封圈来防止泄漏。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辊辗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复合式辊辗机, 采用机、 电、 液 一体化, 装入毛坯后, 辊轴前进→辊筒旋转→辊轴平移→辊轴回位→辊筒停转→辊轴后退 →挡头前进→挡头回位 ; 加工 1 个工件的 8 个程序, 自动依次进行。

说明书


复式辊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管形金属零件的内壁, 进行加工的方法及其设备 ; 更具体地说, 是通过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形模具, 对辊筒内的坯件进行辊辗, 在实现扩孔的同时又实现 缩孔, 使内壁形成设计要求的环形沟槽 ; 故本发明称为复式辊辗机。技术背景
     金属材料中的管形零件的扩孔方法, 已经用于锻压行业 ; 1991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 吕炎等主编的 《锻压成形理论与工艺》 P150-157 ; 1993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国 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俞新陆主编的 《锻压手册 / 第 3 卷 / 锻压车间设备》 P516-523 ; 都先 后公布了各种环形件辗扩机的原理、 结构、 技术参数与相关知识。但都是将管件整体, 包括 内径、 外径同时扩大 ; 而没有在外径不变的前提下, 只将内径既扩孔又缩孔, 变成环形沟槽 的工艺方法及其装置见诸文献。
     现有技术中对于管材内径的环形沟槽的加工方法, 一般都是采用车床、 镗床切削 工艺, 不仅工效低, 而且产生铁屑, 浪费材料。
     综上所述, 目前还缺乏一种通过筒状外模和辊轴内模的辊辗运动, 在实现扩孔的 同时又能实现缩孔, 使工件内壁达到设计要求的各种环形沟槽, 实行无屑加工, 既节约成 本, 又提高工效的复式辊辗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采用筒状外模和辊轴内模的辊辗, 通过二者在同 向与速旋转运动的同时, 逐渐缩小二者的间距 ; 辊轴上按图纸设计的环形槽, 将管形毛坯的 直筒内壁, 辊辗加压数圈后, 逐渐变成符合图纸要求的环形沟槽的一种高效率的、 实现无屑 加工的方法及其设备,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式辊辗机, 包括如下步骤 :
     1), 备制由电机带动匀速旋转的圆筒形外模即辊筒及其附件。
     2), 备制筒形外模即辊筒的可轴向移动的端部挡头, 同时也是随同外模旋转的组 成部分。
     3), 备制由两个轴承定位的自由旋转的环槽形辊轴, 作为内模。
     4), 备制保证上述 3 个零件要作 4 种运动的机构及其驱动装置 :
     a. 辊筒的旋转机构及其动力 ; 包括电动机、 减速器及辊筒齿圈啮合副等 ;
     b. 辊筒的端部封头的往复动力 ; 包括顶料油缸及其液压糸统等 ;
     c. 辊轴的径向平移机构及其动力 ; 包括两只柱塞油缸及其液压糸统等 ;
     d. 辊轴的轴向移动机构及其动力。包括导向装置及油缸及其液压糸统等。
     5), 备制完成上述 4 种动作, 有序协调的机、 电、 液糸统, 实现加工每一个工件的程 序自动化。当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塑性较差, 必须热加工时, 作为模具而接触毛坯的辊筒、 挡 头、 辊轴这 3 个零件, 均应选用耐热模具钢, 并且备制冷却系统。
     6), 备制机座 : 安装上述 1) 至 5) 条的全部零件, 并提供它们作往复运动的导轨、 作 旋转运动的轴承等。
     本发明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 在机、 电、 液一体化条件下, 保 证工件合格的基础上, 实现无屑加工, 节约金属材料 ; 实现加工程序自动化,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 现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 同时参照附图, 来描述本发 明, 其中 :
     图 1 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结构图。
     图 2 是图 1 的 A-A 向剖视图。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结构 D-D 向 ( 旋转 90 度 ) 剖视图。有冷却系统, 适用 于对较硬金属的热加工。
     图 4 是图 3 的 C-C 向 ( 旋转 90 度 ) 剖视图。
     图 5 是图 3 的 B-B 向 ( 旋转 90 度 ) 剖视图。
     图 6 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剖视图。无冷却系统, 适用于对软金属、 高塑 性材料的冷加工。
     附图中 :
     1. 辊筒, 2. 挡头, 3. 辊轴, 4. 坯料, 4a. 工件, 5. 轴承, 6. 端盖, 7. 密封件, 8. 机 座, 9. 端盖, 10. 冷却套, 11. 油缸, 12. 辊轴体, 13. 柱塞油缸, 14. 辊轴箱体, 15. 辊轴方套, 16. 油缸, 17. 箱体端盖, 18. 床身, 19. 活塞杆, 20. 冷却端盖, 21. 方套透盖, 22. 箱体透盖, 23. 柱塞, 24. 辊轴箱盖, 30. 模套, 31. 小齿轮, 32. 导轨, 33. 镶条, 34. 挠性传动件。
     O1-O1. 辊筒轴线, O2-O2. 辊轴轴线, S2. 辊轴的轴向移动, 1. 辊筒转速, 2. 辊轴转速, S1. 挡头的轴向移动, e. 辊轴的偏心移动量, d。 . 坯料内径, d1. 工件沟槽底径 ( 最大内径 ), d2. 工件沟槽顶径 ( 最小内径 ), P. 由柱塞油缸施加的径向力。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中, 用轴承 (5) 定位一个辊筒 (1), 内部为园柱形空间, 其一端被活动挡头 (2) 封闭, 另一端则先装入一段管状毛坯 (4), 后伸入一根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 (3) ; 辊筒 (1)、 封头 (2)、 辊轴 (3) 构成模具, 在外力驱动下, 对毛坯 (4) 的内壁同时进行扩径与缩径 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 使之成为外有圆柱面, 内为环形槽的合格工件。见图 3 中的工件 (4a)。
     在图 4 中, 辊筒 (1) 外部有齿圈与小齿轮 (31) 啮合, 见图 4, 当电机 ( 未画出 ) 通 过绕性传动件 (34) 带动小齿轮 (31) 时, 辊筒 (1) 实现角速度为 1 的匀速旋转。
     在图 2、 图 3、 图 5、 图 6 中, 挡头 (2) 的外径与辊筒 (1) 的内径为间隙配合, 当受油 缸 (11) 的活塞杆推拉时, 作轴向往复运动 S1, S1 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 ; 在辊辗加工过 程中, 它阻止毛坯 (4) 的材料轴向扩散, 起到模具的作用 ; 在辊辗加工结束时, 将工件 (4a) 推出辊筒 (1) 之外, 起到顶料杆的作用。
     辊轴 (3) 具有定心旋转、 径向往复、 轴内往复的 3 种运动功能 :1), 定心旋转 : 辊轴 (3) 用螺纹连接在辊轴体 (12) 端部, 再用两个轴承 (5) 和个端 盖 (17)(21) 定位在辊轴方套 (15) 内 ; 当辊轴 (3) 径向平移接触到毛坯 (4) 以后, 由压力 P 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辊轴 (3) 作同向定心旋转运动, 角速度为 2 ;
     2), 径向往复 : 由于辊轴方套 (15) 外面为方形, 与辊轴箱体 (14) 内壁为间隙配合, 在两个柱塞油缸 (13) 的柱塞 (23) 左右推动下, 实现辊轴轴线 (O2-O2) 和辊筒轴线 (O1-O1) 从同心到偏心的往复运动, 最大偏心量为 (e) ;
     3), 轴向往复 : 由于辊轴方套 (15) 是装在辊轴箱体 (14) 内, 而辊轴箱体 (14) 下部 的导轨槽, 又安装在机床导向轨 (32) 上, 受油缸 (11) 的活塞杆 (19) 推拉时, 沿着导轨实现 轴向往复运动 S1 ; S1 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的 2 倍。
     在图 3、 图 4、 图 5 中, 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 若材料塑性较差, 当需热加工时, 辊筒 (1)、 挡头 (2)、 辊轴 (3) 均应选用耐热模具钢, 并且备制冷却装置 :
     1), 辊筒 (1) 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套 (10) 上的两个环形槽与机身外的冷却泵站 ( 未 画出 ) 构成循环, 3 个密封件 (7) 防止冷却液泄漏 ;
     2), 挡头 (2) 的冷却, 是通过本身的加长部分在往复运动 S1 过程中, 直接触及到辊 筒 (1) 上的 1 个冷却液环形槽, 达到冷却目的, 因此加长部分的长度, 应等于往复行程 S1 ; 3), 辊轴 (3) 的冷却, 是通过它本身有 V 状通孔与辊轴体 (12) 冷却端盖 (16) 连通, 最后用两根软管 ( 未画出 ) 与机身外的冷却泵站 ( 未画出 ) 构成循环 ; 由于辊轴体 (12) 与 辊轴 (3) 之间, 在安装时有旋转关系, 辊轴体 (12) 与冷却端盖 (16) 之间, 在工作时有旋转 关系, 所以其两端均有 1 个圆形槽和两个 O 形密封圈来防止泄漏。
     上述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 当材料为软金属、 高塑性时, 只取消冷却系统, 其余 都保留, 主剖面如图 6 ; 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 图中零件代号同前, 故不再赘述。
     上述的复合式辊辗机, 采用机、 电、 液一体化, 装入毛坯后, 辊轴前进→辊筒旋转→ 辊轴平移→辊轴回位→辊筒停转→辊轴后退→挡头前进→挡头回位 ; 加工 1 个工件的 8 个 程序, 自动依次进行。
     还应说明 : 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 液压系统、 电控系统均属常规技术, 本专利文件中 不作图文表述。 本发明能加工的材料, 不限于金属料, 显而易见, 对于某些材料, 将相关尺寸 加以调整改变后, 也能加工, 其结构特征理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 比如 : 将辊轴方套改为偏心套, 再用轴承定位于辊轴箱体上, 当用外力旋转偏心套时, 辊轴同样可以实现径向往复运动等, 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复式辊辗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式辊辗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式辊辗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式辊辗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辊辗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76138A43申请公布日20120530CN102476138ACN102476138A21申请号201010562124022申请日20101129B21D15/0620060171申请人袁正敏地址610091四川省成都市黄田坝纬二路16315号72发明人袁正敏54发明名称复式辊辗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式辊辗机,在机座8上用轴承5定位一个辊筒1,其内部为园柱形空间,一端被挡头2封闭,另一端则先装入一段管状毛坯4,再伸入一根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3;辊筒1、封头2、辊轴3构成模具,在外力驱动下,辊筒1带动毛坯4按1旋转,压力P迫使辊轴3与毛坯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辊轴。

2、3按2旋转;辊轴3还具有轴向往复、径向往复的功能,当其轴线O2O2与辊筒轴线O1O1不重合时,利用偏移量E嵌入毛坯4,对毛坯4的内壁进行扩孔与缩孔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使之成为外有圆柱面,内为环形槽的合格工件;此后,辊轴3径向回应停止旋转辊轴轴向回位封头前进将工件推出辊筒外封头回位,继续完成加工1个工件的全部工艺流程,均由机、电、液一体化实现快速、自动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实现无屑加工,节约金属材料。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1页21一种复式辊辗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8上,用。

3、轴承5定位一个辊筒1,其内部为园柱形空间,一端被挡头2封闭,另一端则先装入一段管状毛坯4,再伸入一根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3;辊筒1、封头2、辊轴3构成模具,在外力驱动下,对毛坯4的内壁同时进行扩孔与缩孔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使之成为外有圆柱面,内为环形槽的合格工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辊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1外部有齿圈与小齿轮31啮合,当电机未画出通过绕性传动件34带动小齿轮31时,辊筒1实现角速度为1的匀速旋转。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辊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封头2的外径与辊筒1的内径为间隙配合,当受油缸11的活塞杆推拉时,作轴向往复运动S2,S2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在。

4、辊辗加工过程中,它阻止毛坯4的材料轴向扩散,起到模具的作用;在辊辗加工结束时,将工件4A推出辊筒1之外,起到顶料杆的作用。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辊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轴3具有定心旋转、径向往复、轴内往复的3种运动功能1,定心旋转辊轴3用螺纹连接在辊轴体12端部,再用两个轴承5和个端盖1721定位在辊轴方套15内;当辊轴3径向平移接触到毛坯4以后,由压力P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辊轴3作同向定心旋转运动,角速度为2;2,径向往复由于辊轴方套15外面为方形,与辊轴箱体14内壁为间隙配合,在两个柱塞油缸13的柱塞23左右推动下,实现辊轴轴线O2O2和辊筒轴线O1O1从同心到偏心的往复运动,最大偏心量。

5、为E;3,轴向往复由于辊轴方套15是装在辊轴箱体14内,而辊轴箱体14下部的导轨槽,又安装在机床导向轨32上,受油缸11的活塞杆19推拉时,沿着导轨实现轴向往复运动S1;S1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的2倍。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辊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当需热加工时,辊筒1、活动封头2、辊轴3均应选用耐热模具钢,并且备制冷却装置1,辊筒1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套10上的两个环形槽和3个密封件7与机身外的冷却站未画出构成循环;2,活动封头2的冷却,是通过本身的加长部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直接触及到辊筒1上的1个冷却液环形槽,达到冷却目的,因此加长部分的长度,应等于往复行程S2;3,。

6、辊轴3的冷却,是通过它本身有V状通孔与辊轴体12冷却端盖16连通,最后用两根软管未画出与机身外的冷却站未画出构成循环;由于辊轴3与辊轴体12之间,在安装时有旋转关系,辊轴体12与冷却端盖16之间,在工作时有旋转关系,所以两端均有1个环形槽,2个O形密封圈来防止泄漏。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辊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式辊辗机,采用机、电、液一体化,装入毛坯后,辊轴前进辊筒旋转辊轴平移辊轴回位辊筒停转辊轴后退挡头前进挡头回位;加工1个工件的8个程序,自动依次进行。权利要求书CN102476138A1/3页3复式辊辗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管形金属零件的内壁,进行加工的方法及其设备;更。

7、具体地说,是通过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形模具,对辊筒内的坯件进行辊辗,在实现扩孔的同时又实现缩孔,使内壁形成设计要求的环形沟槽;故本发明称为复式辊辗机。技术背景0002金属材料中的管形零件的扩孔方法,已经用于锻压行业;199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吕炎等主编的锻压成形理论与工艺P150157;199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俞新陆主编的锻压手册/第3卷/锻压车间设备P516523;都先后公布了各种环形件辗扩机的原理、结构、技术参数与相关知识。但都是将管件整体,包括内径、外径同时扩大;而没有在外径不变的前提下,只将内径既扩孔又缩孔,变成环形沟槽的工艺方法及其装置见诸文献。000。

8、3现有技术中对于管材内径的环形沟槽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采用车床、镗床切削工艺,不仅工效低,而且产生铁屑,浪费材料。0004综上所述,目前还缺乏一种通过筒状外模和辊轴内模的辊辗运动,在实现扩孔的同时又能实现缩孔,使工件内壁达到设计要求的各种环形沟槽,实行无屑加工,既节约成本,又提高工效的复式辊辗机。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筒状外模和辊轴内模的辊辗,通过二者在同向与速旋转运动的同时,逐渐缩小二者的间距;辊轴上按图纸设计的环形槽,将管形毛坯的直筒内壁,辊辗加压数圈后,逐渐变成符合图纸要求的环形沟槽的一种高效率的、实现无屑加工的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0006。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式辊辗机,包括如下步骤00071,备制由电机带动匀速旋转的圆筒形外模即辊筒及其附件。00082,备制筒形外模即辊筒的可轴向移动的端部挡头,同时也是随同外模旋转的组成部分。00093,备制由两个轴承定位的自由旋转的环槽形辊轴,作为内模。00104,备制保证上述3个零件要作4种运动的机构及其驱动装置0011A辊筒的旋转机构及其动力;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及辊筒齿圈啮合副等;0012B辊筒的端部封头的往复动力;包括顶料油缸及其液压糸统等;0013C辊轴的径向平移机构及其动力;包括两只柱塞油缸及其液压糸统等;0014D辊轴的轴向移动机构及其动力。包括导向装置及油缸及其液压糸统等。0015。

10、5,备制完成上述4种动作,有序协调的机、电、液糸统,实现加工每一个工件的程序自动化。当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塑性较差,必须热加工时,作为模具而接触毛坯的辊筒、挡头、辊轴这3个零件,均应选用耐热模具钢,并且备制冷却系统。说明书CN102476138A2/3页400166,备制机座安装上述1至5条的全部零件,并提供它们作往复运动的导轨、作旋转运动的轴承等。0017本发明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机、电、液一体化条件下,保证工件合格的基础上,实现无屑加工,节约金属材料;实现加工程序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0018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现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参照附图,来。

11、描述本发明,其中0019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结构图。0020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002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结构DD向旋转90度剖视图。有冷却系统,适用于对较硬金属的热加工。0022图4是图3的CC向旋转90度剖视图。0023图5是图3的BB向旋转90度剖视图。0024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剖视图。无冷却系统,适用于对软金属、高塑性材料的冷加工。0025附图中00261辊筒,2挡头,3辊轴,4坯料,4A工件,5轴承,6端盖,7密封件,8机座,9端盖,10冷却套,11油缸,12辊轴体,13柱塞油缸,14辊轴箱体,15辊轴方套,16油缸,17箱体端盖,18床身,19活塞杆,2。

12、0冷却端盖,21方套透盖,22箱体透盖,23柱塞,24辊轴箱盖,30模套,31小齿轮,32导轨,33镶条,34挠性传动件。0027O1O1辊筒轴线,O2O2辊轴轴线,1辊筒转速,2辊轴转速,S2辊轴的轴向移动,S1挡头的轴向移动,E辊轴的偏心移动量,D。坯料内径,D1工件沟槽底径最大内径,D2工件沟槽顶径最小内径,P由柱塞油缸施加的径向力。具体实施方式0028在图1中,用轴承5定位一个辊筒1,内部为园柱形空间,其一端被活动挡头2封闭,另一端则先装入一段管状毛坯4,后伸入一根具有环状沟槽的辊轴3;辊筒1、封头2、辊轴3构成模具,在外力驱动下,对毛坯4的内壁同时进行扩径与缩径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

13、使之成为外有圆柱面,内为环形槽的合格工件。见图3中的工件4A。0029在图4中,辊筒1外部有齿圈与小齿轮31啮合,见图4,当电机未画出通过绕性传动件34带动小齿轮31时,辊筒1实现角速度为1的匀速旋转。0030在图2、图3、图5、图6中,挡头2的外径与辊筒1的内径为间隙配合,当受油缸11的活塞杆推拉时,作轴向往复运动S1,S1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在辊辗加工过程中,它阻止毛坯4的材料轴向扩散,起到模具的作用;在辊辗加工结束时,将工件4A推出辊筒1之外,起到顶料杆的作用。0031辊轴3具有定心旋转、径向往复、轴内往复的3种运动功能说明书CN102476138A3/3页500321,定心旋转辊。

14、轴3用螺纹连接在辊轴体12端部,再用两个轴承5和个端盖1721定位在辊轴方套15内;当辊轴3径向平移接触到毛坯4以后,由压力P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辊轴3作同向定心旋转运动,角速度为2;00332,径向往复由于辊轴方套15外面为方形,与辊轴箱体14内壁为间隙配合,在两个柱塞油缸13的柱塞23左右推动下,实现辊轴轴线O2O2和辊筒轴线O1O1从同心到偏心的往复运动,最大偏心量为E;00343,轴向往复由于辊轴方套15是装在辊轴箱体14内,而辊轴箱体14下部的导轨槽,又安装在机床导向轨32上,受油缸11的活塞杆19推拉时,沿着导轨实现轴向往复运动S1;S1的数值应大于工件轴向长度的2倍。0035在图3、。

15、图4、图5中,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若材料塑性较差,当需热加工时,辊筒1、挡头2、辊轴3均应选用耐热模具钢,并且备制冷却装置00361,辊筒1的冷却液通过冷却套10上的两个环形槽与机身外的冷却泵站未画出构成循环,3个密封件7防止冷却液泄漏;00372,挡头2的冷却,是通过本身的加长部分在往复运动S1过程中,直接触及到辊筒1上的1个冷却液环形槽,达到冷却目的,因此加长部分的长度,应等于往复行程S1;00383,辊轴3的冷却,是通过它本身有V状通孔与辊轴体12冷却端盖16连通,最后用两根软管未画出与机身外的冷却泵站未画出构成循环;由于辊轴体12与辊轴3之间,在安装时有旋转关系,辊轴体12与冷却端盖1。

16、6之间,在工作时有旋转关系,所以其两端均有1个圆形槽和两个O形密封圈来防止泄漏。0039上述的复合式辊辗挤压加工,当材料为软金属、高塑性时,只取消冷却系统,其余都保留,主剖面如图6;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图中零件代号同前,故不再赘述。0040上述的复合式辊辗机,采用机、电、液一体化,装入毛坯后,辊轴前进辊筒旋转辊轴平移辊轴回位辊筒停转辊轴后退挡头前进挡头回位;加工1个工件的8个程序,自动依次进行。0041还应说明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均属常规技术,本专利文件中不作图文表述。本发明能加工的材料,不限于金属料,显而易见,对于某些材料,将相关尺寸加以调整改变后,也能加工,其结构特征理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004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比如将辊轴方套改为偏心套,再用轴承定位于辊轴箱体上,当用外力旋转偏心套时,辊轴同样可以实现径向往复运动等,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76138A1/5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76138A2/5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76138A3/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76138A4/5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76138A5/5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76138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