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成型工艺及其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生产工艺,特别是集装箱顶板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通用的运输工具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常规的集装箱顶板一般采用盲波顶板(即集装箱顶板中间有一凹陷部,四周封闭结构,见附图1),其顶板盲波是一体成型的。而且,顶板除了有盲波外,顶板还要求有一定的横向拱度与纵向拱度,方便雨天排水。因此,面对如此的工件,目前的加工方法基本是采用冲压机配合模具压制成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84080.4的集装箱顶板成型工艺及设备)。
但是,由于压制成型的成型时间周期长,因为压制的时候为了保证工件不反弹,所以在压机下压后还需要有较长的保压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顶板在压制后还需要有后续的加工,而顶板从压机到其他工序往往需要其他辅助装置才能进行,所以导致生产的连续性难以保证,最后使得集装箱顶板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集装箱顶板成型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成型工艺,包括将钢卷连续地放卷下料,还包括以下步骤:a、将钢卷进行辊压成型;b、钢卷的拱度成型;c、定尺切断;d、修边;所述步骤a中的辊压成型所使用的辊的外周上设有缺口,所述辊的外周长等于集装箱顶板的长度。
考虑模具受力及钢板延伸率,集装箱顶板的滚压模压制分为多组逐步成形并整形,具体的加工方法将会在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钢卷的拱度精度,在步骤a与b之间还包括有步骤e:对钢卷的上下底面校平。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成型设备,包括放卷装置、传送装置,还包括有辊压机、拱度成型设备、剪切机与修边机;所述辊压机位于放卷装置的后方,所述拱度成型设备、剪切机与修边机依次设置在辊压机的后方;所述辊压机包括有辊压模具,所述辊压模具包括有相互啮合的阴模与阳模,所述阴模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围绕在阴模的外周,所述凹槽包括有起始端与结束端,所述起始端与结束端不重合;所述阳模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块,所述凸块围绕在阳模的外周,所述凸块包括有首端与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不重合;所述凹槽与凸块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起始端与结束端均为渐变段且两边倒了圆角;所述凸块的首端与末端均为渐变段且两边倒了圆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压机有多组,所述多组辊压机位于同一水平面,多组辊压机自前往后一字排开;所述多组凹槽的深度自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多组凸块的高度自前往后逐渐增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压机还包括伺服电机与测量轮机构,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辊压模具转动,所述测量轮机构与伺服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顶板成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集装箱顶板的生产效率,钢板被放卷后先在钢板上辊压出所需的盲波,然后再对钢板进行拱度成型,最后再对钢板进行定尺寸切割。使得集装箱顶板的生产可以不间断地进行流水线作业生产。
而本发明的集装箱顶板成型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用于集装箱顶板的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现有的集装箱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成型设备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辊压机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辊压模具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成型工艺,包括将钢卷连续地放卷下料,还包括以下步骤:a、将钢卷进行辊压成型;b、钢卷的拱度成型;c、定尺切断;d、修边;所述步骤a中的辊压成型所使用的辊的外周上设有缺口,所述辊的外周长等于集装箱顶板的长度。当钢板进入到辊压设备时,由辊对钢板进行辊压成型,由于辊的外周长等于集装箱顶板的长度,所以辊在滚一圈时,辊就在钢板上压出所需的盲波,而由于辊上设有缺口,所以可以使得盲波是不连续的,只需将缺口的长度设置成与两连续钢板的盲波的间距相同的距离即可。在盲波成型后,再通过拱度成型设备,使得钢板的中间较四周要高;接着再定尺寸对钢板进行裁切,裁切后的钢板即为集装箱顶板;最后再对集装箱顶板的切边进行去毛刺的处理。钢板从放卷到最后成型一气呵成,中间不需打断,生产效率高,而且可以采用全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的辊压成型包括六次连续辊压,每次辊压的深度均大于上次辊压的深度;所述多组辊压机组的辊的外周长均相等、转速相同且相位角相等。由于集装箱顶板的盲波深度较大,虽然理论上可以一次辊压成型,但是考虑到模具的受力情况以及钢板的延伸率的因素,盲波的成型共分为了六次辊压进行,每一次辊压都使得盲波的深度逐渐增加,最终经过六次后使得盲波符合设计要求。当然,辊压的次数可以根据模具的硬度、钢板的延展率和盲波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的拱度成型包括有横向拱度成型与纵向拱度成型。为了使得集装箱在使用时顶板的水能尽快往外排,所以在顶板的横向与纵向均加工出拱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a与b之间还包括有步骤e:对钢卷的上下底面校平。由于钢板被辊压后钢板会出现轻微的变形,为了保证钢板的拱度成型,所以对辊压变形后的钢板进行较平。
参照图2~图4,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成型设备,包括放卷装置、传送装置,还包括有辊压机1、拱度成型设备2、剪切机与修边机;所述辊压机1位于放卷装置的后方,所述拱度成型设备2、剪切机与修边机依次设置在辊压机1的后方;所述辊压机1包括有辊压模具11,所述辊压模具11包括有相互啮合的阴模12与阳模13,所述阴模12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21,所述凹槽121围绕在阴模12的外周,所述凹槽121包括有起始端与结束端,所述起始端与结束端不重合;所述阳模13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块131,所述凸块131围绕在阳模13的外周,所述凸块131包括有首端与末端,所述首端与末端不重合;所述凹槽121与凸块131一一对应。辊压模具的不重合段就是辊压模具的缺口,当阴模与阳模在钢板上滚了一圈后,由于阴模12与阳模13始终啮合,所以就在钢板上形成了一段盲波,盲波的长度等于凸块的周长。通常集装箱顶板上的盲波有多条,所以可以在阴模12与阳模13上设置多个凹槽与多个凸块,凹槽与凸块的数量、位置始终一一对应,保持阴模12与阳模13始终啮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槽121的起始端与结束端均为渐变段且两边倒了圆角;所述凸块131的首端与末端均为渐变段且两边倒了圆角。为了使得辊压成型的盲波的两端更圆滑,所述的凹槽与凸块的起始与结束都采用渐变加深的过渡,而且两边均倒了圆角。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辊压机1有多组,所述多组辊压机1位于同一水平面,多组辊压机1自前往后一字排开;所述多组凹槽121的深度自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多组凸块131的高度自前往后逐渐增加。多组辊压机的辊压模具的啮合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由传送装置将钢板依次经过多组辊压机进行辊压。而且多组辊压模具的相位角均相同,保证多组辊压机的压合位置相同,提高集装箱顶板盲波的成型精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辊压机1还包括伺服电机与测量轮机构,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辊压模具11转动,所述测量轮机构与伺服电机电连接。工作时候,辊压模具安装在上下滚压轴上,上下滚压轴由伺服电机驱动,上下滚压轴由伺服电机跟踪测量轮编码器同步旋转实施滚压,各滚压轴伺服电机由运动控制器协调控制,同步插补滚压,进而生产出相应工件。各滚压模间采用上述方式由运动控制器协调同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拱度成型设备2包括有多组凸辊,凸辊的中间较两边高。钢板在经过凸辊的时候,由于凸辊不平,钢板在自身的重力下使得钢板发生了形变,而凸辊的中间略高于两边,因此钢板在经过拱度成型设备后中间就会被凸辊隆起;而由于集装箱顶板的拱度的精度要去不高,所以采用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集装箱顶板的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