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和空调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
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上使用的离心风机,一般采用的蜗壳均为传统蜗壳,采
用对数螺旋型线蜗壳,对壳体要求要有比较大的空间来实现结构零部
件分布,对空调整机外观及功能分布带来限制,也使得离心风机占用
较大空间,不利于实现离心风机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器,便于实现零部件的
多样化布置,能够实现离心风机的小型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电机;
离心风叶,与电机驱动连接;后向蜗壳,罩设在离心风叶外,并形成
从离心风叶的周侧向后方延伸的导风通道。
作为优选,导风通道沿远离离心风叶的方向向外侧倾斜。
作为优选,导风通道具有弧形导风面。
作为优选,离心风机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设置在离心风叶的进
风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为上述
的离心风机。
作为优选,空调器还包括顶盖、进出风主壳、换热器和底盘,顶
盖、进出风主壳和底盘围成空腔,离心风机设置在空腔内,换热器设
置在离心风机与进出风主壳的进风口之间。
作为优选,进出风主壳的出风口与进出风主壳的进风口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离心风机为多个,多个离心风机并排放置。
作为优选,多个离心风机的进风口连通,出风口连通。
作为优选,进出风主壳具有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或同时具有上下
出风口。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离心风机包括:电机;离心风叶,与电
机驱动连接;后向蜗壳,罩设在离心风叶外,并形成从离心风叶的周
侧向后方延伸的导风通道。本发明的离心风机,采用了新的蜗壳结构,
使得离心风机正面吸风后,从离心风叶周侧向后方出风,改变了传统
的离心风机的出风结构,使得离心风机的结构可以实现多样化,并能
够减小蜗壳的体积,实现离心风机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第一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导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离心风叶;3、后向蜗壳;4、导风
通道;5、导流板;6、弧形导风面;7、顶盖;8、进出风主壳;9、换
热器;10、底盘;11、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中箭头方向标示空气流动方向,以空气进入的方向为前。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离心风机包括电机1、
离心风叶2和后向蜗壳3,离心风叶2与电机1驱动连接,在电机1的
驱动下转动;后向蜗壳3罩设在离心风叶2外,并形成从离心风叶2
的周侧向后方延伸的导风通道4。
本发明的离心风机,采用了新的蜗壳结构,使得离心风机正面吸
风后,从离心风叶2的周侧向后方出风,改变了传统的离心风机的出
风结构,使得离心风机的结构可以实现多样化,并能够减小蜗壳的体
积,实现离心风机的小型化。
气流从离心风叶2的正面吸入后,从离心风叶2的周向甩出,然
后沿着后向蜗壳3的导风通道4向离心风机的后方流动,使得出风口
形成大动压空气,实现出风口强劲出风。此处的导风通道4为环形导
风腔,从而在离心风机的出风端形成环形出风。
优选地,导风通道4沿远离离心风叶2的方向向外侧倾斜,可以
与离心风叶2的进出风特点更加相匹配,使得离心风机具有更优的进
出风性能。
导风通道4具有弧形导风面6,气流沿导风通道4的弧形导风面6
出风,使得气流流动更加顺畅,受到的阻力更小,进出风效率更高。
离心风机还包括导流板5,导流板5设置在离心风叶2的进风口处,
能够对进入离心风叶2内的气流形成导向作用,提高离心风机的进风
效率。
结合参见图5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离
心风机11,该离心风机11为上述的离心风机。
结合参见图5和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顶盖7、进出风主壳8、换热器9和底盘
10,顶盖7、进出风主壳8和底盘10围成空腔,离心风机11设置在空
腔内,换热器9设置在离心风机11与进出风主壳8的进风口之间,进
出风主壳8的出风口与进出风主壳8的进风口对应设置,从而形成一
个完整的空调器。
该空调器突破传统的蜗壳型线,使得离心风机11带动压力变化形
成空气压差,空气从进出风主壳8的进风口进入后通过换热器9进行
换热,之后从换热器9吹出,并进入离心风机11。在空气进入离心风
机11的离心风叶2后,往离心风叶2的斜后方向出风,沿后向蜗壳3
斜后方向弧度导向,从后向蜗壳3后出风进入进出风主壳8出风处空
腔,进而从进出风主壳8的出风口处出风,形成空调整体运行。
结合参见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
例中,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
例中,离心风机11为多个,多个离心风机11并排放置,从而可以提
高离心风机11的进出风能力,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性能。
优选地,多个离心风机11在后向蜗壳3的相邻边界处的进风口之
间连通,出风口之间连通,从而可以加强空气流通,进一步提高离心
风机11整体的空气流动均匀性和流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进出风主壳8可以具有上出风口,以实现空调器
的上出风,也可以具有下出风口,以实现空调器的下出风,还可以同
时具有上下出风口,从而实现空调器的上下同时出风。优选地,进出
风主壳8的出风口位置可以设置一可运动的出风面板,通过调节面板
的运动为止,从而实现空调器的上出风、下出风或者上下同时出风,
实现空调器出风的多样性,增强空调器的舒适性。
当然,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