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组件.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1871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34847.4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号:

CN105317663A

公开日:

2016.02.1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4B41/06; F04D25/08; F04D29/66; F04F5/16; F04F5/46

主分类号:

F04B41/06

申请人:

许传平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山东路117号1号楼3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组件,包括喷嘴和用于产生所述喷嘴中气流的风机;所述喷嘴包括内部通道和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并喷射气流的嘴部;所述风机通过一减震结构设置在一座体上;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与座体之间的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设有至少一个呈S形并连接在所述座体内壁上的弹性部。通过在风机与座体之间设置一具有呈S形弹性部的减震结构,具有更大的震动缓冲范围,可有效减少风机的运转震动而产生的震动噪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扇组件,包括喷嘴和用于产生所述喷嘴中气流的风
机;所述喷嘴包括内部通道和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并喷射气流的
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一减震结构设置在一座体上;
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与座体之间的第一弹性垫;所
述第一弹性垫设有至少一个呈S形并连接在所述座体内壁上的弹
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
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座体之间的第二弹性垫,所述
第二弹性垫中设有一减震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风机包括一机架、一枢接在机架中心的叶轮和一驱动叶轮的电机;
所述电机悬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驱动包括一增速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弹性垫为一与机架上端呈一体结合的软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包括支承叶轮转轴下端的下支架;所述电机悬置在所述下支架上,
所述增速机构连接在所述转轴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
机构包括一同步齿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喷嘴包括呈向上延伸的直部和闭合于喷嘴上端的后弧部;该后弧
部呈向后弧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
包括呈向上延伸的直部和闭合于喷嘴上端的后弧部;该后弧部呈
向后弧形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
体的侧面设有进气孔并设有一由一侧向另一侧呈环形延伸并连接
的底座,所述底座向外伸出距离与所述喷嘴的后弧部向外延伸距
离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
机构还包括一张紧机构。

说明书

一种风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风叶的风扇组件,其包括
喷嘴和用于产生所述喷嘴中气流的风机;所述喷嘴包括内部通道和与所述
内部通道连通并喷射气流的嘴部。

背景技术

无风叶电风扇因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独特的出风模式,在市场上越
来越受到欢迎。该种风扇的风需要通过隐藏在底座中旋转的叶轮产生。如
公告号为CN2018843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产生气流的风扇
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安装在基部上的喷嘴。所述基部包括外壳体;容
纳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叶轮机罩,所述叶轮机罩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位于叶轮机罩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以产生穿过叶轮机罩的气流的马达。
所述喷嘴包括用来从叶轮机罩的空气出口接收气流的内部通道和嘴部,气
流通过嘴部从风扇组件射出,其中挠性密封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叶
轮机罩之间。喷嘴围绕轴线延伸,以限定开口,从嘴部射出的所述气流将
空气从所述风扇组件外侧吸入通过开口。

无风叶电风扇因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独特的出风模式,在市场上越
来越受到欢迎。但由于该种风扇的风需要通过隐藏在底座中的高速旋转的
叶轮产生,风噪及电机震动噪音的叠加,使整个风扇的噪音难以满足消费
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其通过在风机与座体
之间设置一减震结构,减少风机的运转震动而产生的震动噪音。另外,电
机通过一增速机构间接驱动叶轮,使电机通过减震结构支承在座体上,减
少风机重力产生的惯性震动,使减噪效果更好。同时,由于使用增速机构,
可降低电机的转速,减少电机的磨损,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扇组件,包括喷嘴和用于产生所述喷嘴
中气流的风机;所述喷嘴包括内部通道和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并喷射气流
的嘴部;所述风机通过一减震结构设置在一座体上;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设
置在所述风机与座体之间的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设有至少一个呈
S形并连接在所述座体内壁上的弹性部。通过在风机与座体之间设置一具
有呈S形弹性部的减震结构,具有更大的震动缓冲范围,可有效减少风机
的运转震动而产生的震动噪音。

另外,电机通过一增速机构间接驱动叶轮,使电机通过减震结构支承
在座体上,减少风机重力产生的惯性震动,使减噪效果更好。同时,由于
使用增速机构,可降低电机的转速,减少电机的磨损,提高电机的使用寿
命用寿命,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另外,通过电机的悬置减少了电机的震
动噪音。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
座体之间的第二弹性垫,所述第二弹性垫中设有一减震腔。该第二弹性垫
的设置,使电机通过减震结构支承在座体上,减少电机在风机中因重力产
生的惯性震动,使减噪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包括一机架、一枢接在机架中心的
叶轮和一驱动叶轮的电机;所述电机悬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驱动包
括一增速机构。使用该驱动结构,一是更方便使电机的重量通过减震结构
支承在座体上,二是电机通过一增速机构间接驱动叶轮,可降低电机的转
速,减少电机的磨损,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用寿命,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垫为一与机架上端呈一体结合的软质材料。

为了提高叶轮转动的平稳性和空气流动布置,所述机架包括支承叶轮
转轴下端的下支架;所述电机悬置在所述下支架上,所述增速机构连接在
所述转轴下端。

为了稳定叶轮的转速,减少震动和传动噪音,具体地,所述增速机构
包括一同步齿带。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嘴包括呈向上延伸的直部和闭合于喷
嘴上端的后弧部;该后弧部呈向后弧形延伸。该喷嘴的设置使在竖直方向
的出风角度增大,提高受风面积的同时,提高风扇组件的外观造型。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座体的侧面设有进气孔并设有一由一
侧向另一侧呈环形延伸并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向外伸出距离与所述喷嘴
的后弧部向外延伸距离对应。通过与喷嘴上端对应的底座设置,提高了风
扇组件的摆放稳定性,从而可进一步减少震动,提高风扇组件的使用舒适
性。

为了保持增速机构的传动比,提高传动效率,所述增速机构还包括一
张紧机构。

为了提高风扇组件的进气效率,有效利用座体的内腔空间,在所述座
体的内腔设有一定位于所述风机上方的控制腔,在座体的顶面设有控制面
板。通过将控制腔设置在座体的上部,即可以简化电气布线,同时抬高的
控制面板位置,更方便用户的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风机与座体之间设置一具有呈S形弹
性部的减震结构,具有更大的震动缓冲范围,有效地减少了风机的运转震
动而产生的震动噪音。另外,电机通过一增速机构间接驱动叶轮,使电机
通过减震结构支承在座体上,减少了风机重力产生的惯性震动,使减噪效
果更好。同时,由于使用了增速机构,降低了电机的转速,减少了电机的
磨损,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座体部分剖开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3为本发明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座体1、进气孔101、控制腔102、控制面板103、底座2、侧
部201、支承部202、喷嘴3、嘴部301、直部302、弧部303、内部通道
304、风机4、机架401、机架主体4011、上支架4012、上支撑块4013、
下支架4014、固定结构4015、叶轮402、叶轮转轴403、增速机构404、
被动轮4041、驱动轮4042、驱动带4043、电机405、减震结构5、第一减
震垫501、支承部5011、弹性部5012、搭接部5013、第二减震垫502、减
震腔50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风扇组件,包括座体1、设置在座体内腔中的风
机4和连接在座体1上的喷嘴3。该喷嘴3由座体1两侧呈弧形带状向上
延伸并闭合于喷嘴的顶端,包括直部302和上端闭合的弧部303。该弧部
303呈弧形向后延伸。在该喷嘴3的内部设有内部通道304,在该喷嘴3后
边设有沿边沿延伸的嘴部301,该嘴部301的开口与内部通道304连通并
指向前方。

在座体1的外面设有一底座2。该底座2包括连接于座体1两侧面上
的侧部201和由座体1一侧从座体1后方延伸至座体1另一侧的支承部202。
该底座2的支承部202向后凸出距离与喷嘴3上端弧部303向后延伸距离
对应,保持风扇组件的重心。喷嘴3的直部302连接于座体1的两侧并与
底座2的侧部201平齐。喷嘴3的内部通道304与风机4上方的座体内腔
连通。

参见图3和图4,风机4包括机架401、叶轮402、电机405和增速机
构404。该机架401的机架主体4011设有一大致呈倒锥台形的内腔,上下
开口处分别固定有一上支架4012和下支架4014,叶轮402通过一叶轮转
轴403枢接在该上支架4012和下支架4014之间,在叶轮转轴403的枢接
轴端设有轴承。在上支架4012和下支架4014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该进气口和出气口均绕叶轮转轴403呈周向均布。

在机架主体4011的一侧下端设有一向外凸出的上支撑块4013,在下
支架4014的对应侧设有一与上支撑块4013连接并形成一内腔的固定结构
4015,电机405通过该固定结构4015固定悬置在下支架4014上,电机405
的驱动轴向上伸入该内腔中。增速机构404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带式增速传
动,包括设置在电机405驱动轴上驱动轮4042、设置在叶轮转轴403的下
轴端上的被动轮4041和一连接驱动轮4042与被动轮4041上的驱动带
4043。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带4043为一同步齿带。

风机4通过一减震结构5连接到座体1上,以减少风机4的震动与噪
音。该减震结构5包括设置在机架主体4011与座体1之间的第一弹性垫
501和设置在电机405下端与座体1之间的第二弹性垫502。该第一弹性垫
501为一与机架主体4011上端呈一体结合的软质材料。该第一弹性垫501
设置在机架主体4011的上开口边沿,包括支承部5011、与支承部5011平
滑连接的弹性部5012和在该弹性部5012的末端的搭接部5013。该搭接部
5013与弹性部5012呈弧形过渡。该弹性部5012从该支承部5011的上端
呈S形往复向下延伸并通过搭接部5013搭接在座体1内壁上的一台肩上。
弹性部5012的厚度小于支承部5011和搭接部5013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
该弹性部5012为二个连续往复的S形相叠而成。在第二弹性垫502中设有
一减震腔5021。

在座体内腔位于风机4的上方设有一封闭的控制腔102,在控制腔102
中设有控制相关的电气部件。该座体1设有一向前倾斜的顶面,在顶面上
设有控制面板103。

叶轮402通过设置在机架401侧面上的电机405和驱动带4043进行变
速传动,使保持叶轮402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对电机405的转速要求,
提高电机405的使用寿命。风机4通过电机405的驱动从座体1两侧的进
气孔101吸入外部空气并在经过下支架4014上的进气口和上支架4012的
出气口产生高速气流,并经喷嘴3的内部通道304从嘴部301高速喷出,
带动喷嘴3限定区域内的空气产生倍增的风。

具体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权利的一
种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
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一种风扇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风扇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风扇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风扇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风扇组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组件,包括喷嘴和用于产生所述喷嘴中气流的风机;所述喷嘴包括内部通道和与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并喷射气流的嘴部;所述风机通过一减震结构设置在一座体上;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与座体之间的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设有至少一个呈S形并连接在所述座体内壁上的弹性部。通过在风机与座体之间设置一具有呈S形弹性部的减震结构,具有更大的震动缓冲范围,可有效减少风机的运转震动而产生的震动噪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