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绑扎绳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回收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绑扎绳。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
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
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
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
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
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而秸秆在回收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东西将秸秆绑扎在一起,一般都会用
麻绳或者尼龙绳,这样的绳子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使用寿命不长,而且容
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并且在雨雪天气就无法良好的使用,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
理、使用寿命长、防水防虫的一种秸秆绑扎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秸秆绑扎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环氧化天然橡胶11份、钼酸钙1份、氟橡胶3份、微晶蜡3份、纳米硅灰石
6份、己二酸二辛酯3份、碳酸钙粉2份、三聚磷酸铝2份、单宁酸1份、聚二甲
基硅氧烷1份、聚乙烯树脂8份、蓖麻油2份、松香季戊四醇酯1.5份、乙酰柠
檬酸三丁酯4.5份、聚丙烯1份、葡萄糖酸1份、木质素磺酸盐2份、铝酸酯偶
联剂2份、调解助剂10份;
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环氧化天然橡胶、钼酸钙、氟橡胶、微晶蜡、纳米硅灰石、己二酸
二辛酯、碳酸钙粉、三聚磷酸铝、单宁酸、聚二甲基硅氧烷放入722℃的高温
熔炉中加热熔化81分钟,成液体;
Ⅱ将聚乙烯树脂、蓖麻油、松香季戊四醇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丙
烯、葡萄糖酸、木质素磺酸盐、铝酸酯偶联剂放入628℃的高温熔炉中加热熔
化92分钟,成液体;
Ⅲ将Ⅰ和Ⅱ中的材料共同放入搅拌设备中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27℃的
冷凝设备中冷凝28分钟成固体;
Ⅳ将冷凝后的材料用清水冲洗4分钟,然后静置20分钟晾干;
Ⅴ将静置后的材料放入粉碎设备中粉碎成颗粒状;
Ⅵ将粉碎后的材料放入689℃的高温熔炉中加热熔化85分钟,成液体,然
后静置20分钟;
Ⅶ将调解助剂与Ⅵ中的材料搅拌混合10分钟;
Ⅷ将搅拌后的材料放入挤塑设备中制成需要的形状;
所述调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豆蔻8份、枳实9份、水河剑10份、海芋4份、狗脊5份、岗稔根7份、粉葛
5份、莪术9份、洋金花5份、明党参7份;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置在通风、干燥有
阳光的地方晾晒4个小时,然后将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研磨设备中研磨成颗粒
状,每隔2分钟放入一种材料,待材料完全放置完后,继续研磨10分钟,然后
取出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生产的产品的韧性非常的好,并且比普通的麻绳、
尼龙绳的寿命要长,而且质地也柔软,使用起来很方便,防水、耐腐蚀性也
优良,而且材料内添加有中药,能够中和材料内的毒素,并且能够防虫。本
发明方法合理、使用寿命长、防水防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秸秆绑扎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环氧化天然橡胶11份、钼酸钙1份、氟橡胶3份、微晶蜡3份、纳米硅灰石
6份、己二酸二辛酯3份、碳酸钙粉2份、三聚磷酸铝2份、单宁酸1份、聚二甲
基硅氧烷1份、聚乙烯树脂8份、蓖麻油2份、松香季戊四醇酯1.5份、乙酰柠
檬酸三丁酯4.5份、聚丙烯1份、葡萄糖酸1份、木质素磺酸盐2份、铝酸酯偶
联剂2份、调解助剂10份;
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环氧化天然橡胶、钼酸钙、氟橡胶、微晶蜡、纳米硅灰石、己二酸
二辛酯、碳酸钙粉、三聚磷酸铝、单宁酸、聚二甲基硅氧烷放入722℃的高温
熔炉中加热熔化81分钟,成液体;
Ⅱ将聚乙烯树脂、蓖麻油、松香季戊四醇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丙
烯、葡萄糖酸、木质素磺酸盐、铝酸酯偶联剂放入628℃的高温熔炉中加热熔
化92分钟,成液体;
Ⅲ将Ⅰ和Ⅱ中的材料共同放入搅拌设备中搅拌10分钟,然后放入-27℃的
冷凝设备中冷凝28分钟成固体;
Ⅳ将冷凝后的材料用清水冲洗4分钟,然后静置20分钟晾干;
Ⅴ将静置后的材料放入粉碎设备中粉碎成颗粒状;
Ⅵ将粉碎后的材料放入689℃的高温熔炉中加热熔化85分钟,成液体,然
后静置20分钟;
Ⅶ将调解助剂与Ⅵ中的材料搅拌混合10分钟;
Ⅷ将搅拌后的材料放入挤塑设备中制成需要的形状;
所述调解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豆蔻8份、枳实9份、水河剑10份、海芋4份、狗脊5份、岗稔根7份、粉葛
5份、莪术9份、洋金花5份、明党参7份;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置在通风、干燥有
阳光的地方晾晒4个小时,然后将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研磨设备中研磨成颗粒
状,每隔2分钟放入一种材料,待材料完全放置完后,继续研磨10分钟,然后
取出备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