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653A43申请公布日20130703CN103184653ACN103184653A21申请号201210580973822申请日20121227201128604120111227JPD04B15/3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地址日本和歌山县和歌山市72发明人森淳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高培培车文54发明名称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1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
2、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对每个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能够自动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以避免发生导纱器间的干涉。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653ACN103184653A1/1页21一种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
3、骤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1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所述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2一种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单元,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所述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1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
4、据;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并且,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停止位置决定单元以使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停止在编织宽度的端部的附近,使使用次数少的导纱器停止在远离编织宽度的端部的位置的方式,决定停止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衣片为单位的使用次数决定停止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解析单元将衣片沿纵行方向分割成多个块,并。
5、且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块为单位的使用次数来决定停止位置。权利要求书CN103184653A1/6页3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横机中的编织数据的生成,尤其是涉及为了防止导纱器间的干涉而决定编织数据中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技术。背景技术0002横机具备例如1对长条状的针床,通过在针床上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操作针,并且从导纱器向针供给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在针床的上方多个导纱器轨道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配置,导纱器也称为给纱器,从下端部的给纱口供给针织纱,上端部由导纱器轨道支承,具有沿横机的前后方向稍微弯曲的程度的弹性。导纱器通过三角座滑架而连动并沿导纱器轨道滑动,若。
6、解除连动则停止。0003导纱器的给纱口在针床间的间隙的正上部移动,因此导纱器交叉时给纱口相互接触,此时导纱器稍微变形而给纱口相互交叉。三角座滑架上,除了操作针的三角以外,还设有线圈按压器等其他构件,这些构件设于针床间的间隙的上部等。因此多个导纱器在相同位置停止时,给纱口与线圈按压器等其他构件干涉。因此进行避免导纱器在相同位置停止的处理,具体而言以称为复位校正的参数在编织宽度的外侧停止。并且若对每个导纱器使复位校正值不同,则能够防止多个导纱器在相同位置停止。但是,为此需要手动输入复位校正值。此外复位校正值直接关联于导纱器的移动距离和动作等,因此是编织数据的一部分。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
7、93348)公开了考虑导纱器的滑动量而校正解除导纱器的连动的位置的内容。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6059)说明了相对于针床的导纱器轨道和导纱器的配置。但是不知道自动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内容。0005【在先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93348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6059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课题是,自动生成包含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在内的编织数据以避免导纱器发生干涉。0010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方法,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
8、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0011执行以下步骤0012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1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0013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所述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0014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说明书CN103184653A2/6页4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0015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装置,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
9、在于,包括0016解析单元,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1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0017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所述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并且,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0018若如此,则能够基于导纱器的使用次数和移动距离的数据,自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且使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避免导纱器发生干涉。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包括使端部的正上部最接近编织宽度的停止位置,也包括使端部的正上部加上图4的最小值后的位置最。
10、接近编织宽度的停止位置。解析单元例如对应于图2的使用次数提取部或块提取部,停止位置决定单元例如对应于图2的复位校正值分配部。本说明书中,有关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记载直接适用于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有关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的记载也直接适用于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0019优选的是,停止位置决定单元以使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停止在编织宽度的端部的附近,使使用次数少的导纱器停止在远离编织宽度的端部的位置的方式,决定停止位置。若如此,则通过使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停止在编织宽度的端部附近,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使导纱器移动的距离。因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编织衣片。此外使用次数的多少按适宜的精度求出即可,例如设精度为3次时,。
11、使用次数为51次和49次是相同的使用次数。另外在导纱器的停止位置重要的是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的值,对于使用次数为低位的2个等的导纱器,停止位置也可以不按照使用次数的顺序。0020优选的是,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衣片为单位的使用次数决定停止位置。若如此,则能够简单地决定停止位置。0021另外优选的是,通过解析单元将衣片沿纵行方向分割成多个块,并且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块为单位的使用次数来决定停止位置。若如此,在使用的导纱器沿纵行方向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导纱器连动的延伸距离变短的方式决定停止位置。附图说明0022图1是针床和导纱器轨道的俯视图;0023图2是实施例的编织数据生成装置的框图;0024。
12、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导纱器的停止值的决定算法的流程图;0025图4是表示衣片的编织宽度和最小值及复位校正值的关系的图;0026图5是示意地表示导纱器A、B、C相对于衣片的停止位置的图;0027图6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导纱器的停止值的决定算法的流程图;0028图7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中的导纱器A、B、C相对于衣片的停止位置的图;0029图8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中的、导纱器AD相对于嵌花编织的衣片的停止位置的图。说明书CN103184653A3/6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0以下示出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优实施例。0031【实施例】0032图1图8中示出实施例及其变形。图1示意地表示针床上的导纱器轨道,2是前针床,。
13、4是后针床,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6。在针床2、4的上部存在多个导纱器轨道811,导纱器12沿着导纱器轨道811与未图示的三角座滑架连动而滑动。图中设为进行成形编织的情况,14为前身片等的编织宽度,15为左袖等的编织宽度,16为右袖等的编织宽度,1个成衣由多个衣片构成,衣片中有时在编织的中途编织宽度发生变化。成衣的编织宽度可以为一定,另外也可以如无缝制编织那样1个成衣1个衣片。以下,本说明书中,将在水平面内与针床2、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与针床2、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003320表示编织数据生成装置,21是用户接口,由鼠标、轨迹球、数字转换器、键盘等输入单元和彩色监。
14、视器构成。22是网络接口,在与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及程序的交换。23是磁盘驱动器,在与未图示的磁盘之间进行数据和程序等的交换。24是存储器,存储各种数据,尤其是编织数据。25是程序存储器,存储编织数据生成装置20的程序。003426是变换部,将从用户接口21、网络接口22、或磁盘驱动器23等输入的针织物的设计数据变换成编织数据。该变换中,不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或分配适宜的默认值。27是使用次数提取部,对于在编织数据中使用的各导纱器,提取其使用次数和每个线圈横列的移动范围。28是块提取部,用于执行图6的算法,基于使用哪一个导纱器,将1个衣片分割为多个块。在执行图3的算法的情况下,不需要块提取。
15、部28。沿衣片的纵行方向进行分割成块的分割,对沿纵行方向的块的长度设置最小值,不足最小值的长度的块与上下任一个块合并。003529是复位校正值分配部,相对于导纱器分配复位校正值。复位校正值可以在1个衣片的编织期间为一定,或也可以在1个衣片的编织的中途改变。干涉检查部30检查导纱器间的干涉,此处干涉是指多个导纱器在沿着横机的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停止。在导纱器发生干涉的状态时,即多个导纱器沿前后方向重叠而停止的状态下,若未图示的三角座滑架以与导纱器交叉的方式移动,则三角座滑架中的线圈按压器等有可能与导纱器干涉而发生损伤。0036复位校正值分配部29最初对于各导纱器例如分配复位校正值0。然后干涉检查部。
16、30检测出导纱器间的干涉时,为了避免干涉,例如使使用次数少的导纱器的复位校正值增加,由此消除干涉。此外编织数据生成装置20可以设于横机内,或也可以设于生成成衣等的设计数据而变换成编织数据的设计装置内。0037图3图5中表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决定方法。决定衣片的设计,并将其变换成编织数据后,就决定了编织宽度和线圈的种类及线圈横列数、使哪个导纱器在哪个线圈横列在哪个范围移动等数据。因此在步骤1中,在1个衣片内,对每个导纱器求出使用导纱器的线圈横列和每个线圈横列的移动范围。该处理至少对于实际使用的导纱器执行。对每个导纱器求出1个衣片内的导纱器的使用次数,并且将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设定为最小值。换言之,。
17、对各导纱器将复位校正值设定为0(步骤2)。使未使用的导纱器例如退避到说明书CN103184653A4/6页6针床的端部等。0038图4中表示复位校正值的含义,导纱器在编织宽度的左右往复移动,导纱器的停止位置是从编织宽度的端部隔出0根3根左右的针的最小值的间隔的位置。最小值在嵌花编织的情况下例如为0,在除此以外的编织的情况下为23根针等。在编织宽度加上了最小值后的值是编织数据中的导纱器的移动范围。复位校正值在从编织宽度以最小值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为0,这是复位校正值的最小值,复位校正值朝向编织宽度的外侧增加。另外复位校正值的单位是例如1个给纱口的宽度。复位校正值的复位是通过三角座滑架中止导纱器的连动。
18、而校正值从最小值的偏移量。并且复位校正值最小的导纱器在从编织宽度以最小值向外侧偏移的位置停止,随着复位校正值增加而停止在从编织宽度向外侧离开的位置。0039例如按照从使用次数大的导纱器向使用次数小的导纱器的顺序(步骤3、7),执行步骤4步骤7。在步骤4中对各线圈横列检查停止时的导纱器的位置,检测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有无。在存在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情况下,使停止位置向外侧偏移,换言之使复位校正值增加,消除干涉(步骤5)。若变更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则有时在与其他导纱器之间连锁地发生干涉,因此变更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直到干涉消除为止。然后对于全部线圈横列执行步骤4、5后,例如接着对使用次数大的导纱器。
19、执行同样的处理,对使用的全部导纱器结束处理后,结束图3的算法。0040图5表示编织衣片32时的、对于导纱器A、B、C的复位校正值(点划线)和实际的停止位置(双点划线),衣片32中的A、B、C的记号表示使用的导纱器。另外该说明书中,线圈横列方向是指与三角座滑架的往复方向平行的方向,纵行方向是指与其垂直的方向。衣片32中的导纱器的使用次数按照CAB的顺序,对导纱器C分配最小的复位校正值,对导纱器A分配下一个复位校正值,对导纱器B分配最大的复位校正值。若衣片32的编织宽度没有增减,则如上所述决定复位校正值后,不产生导纱器间的干涉。由图5的点划线表示按照复位校正值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0041若衣片32。
20、的编织宽度存在增减,则有时即使复位校正值不同,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也相等。例如在使用导纱器C的块中编织宽度向右侧增加,在该块中不使用导纱器A、B而停止,因此导纱器C和导纱器A、B发生干涉。因此通过图3的步骤5如图5的双点划线那样自动变更导纱器A、B的停止位置,或利用手动变更导纱器A、B的停止位置。使用导纱器A的最后的块中编织宽度逐渐减少,导纱器A与导纱器C发生干涉,因此例如图5的双点划线那样变更导纱器C的停止位置。此外图5中,利用三角座滑架的1次移动使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从点划线的轨迹向双点划线的轨迹偏移,但也可以对发生干涉的各线圈横列使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一点一点地偏移。另外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偏移进行直。
21、至发生干涉的线圈横列为止即可。此外若将复位校正值看作在衣片的中途能够变更的变量,则也可以取图5的右侧的双点划线的轨迹的方式决定复位校正值。0042若如以上处理,则0043能够自动生成导纱器A、B、C的停止位置;0044通过缩短使导纱器连动的距离,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距离而提高生产率;0045能够消除导纱器间的干涉。说明书CN103184653A5/6页70046图6图8中示出变形例,除了特别指出的点以外与图1图5的实施例同样。最初执行图3的步骤1,接着在步骤11中,基于使用哪个导纱器,将衣片沿着纵行方向分割成多个块。此时,优选通过对块的沿纵行方向的长度决定最小值等,避免产生线圈横列数为规定。
22、值以下的小的块。另外在步骤11中对每个块求出各导纱器的使用次数。以后的处理以块为单位进行,在步骤12中将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设定为最小值。然后例如与图3的步骤47同样地,消除块内的干涉(步骤13)。0047图7中,以点划线表示对衣片33的复位校正值,图中的X表示调换复位校正值的情况。对于衣片33,将使用最下部的导纱器A的小的块和使用下一个导纱器A、B的小的块合并,设整体例如为4个块。然后以块为单位调换复位校正值。在最初的块中主要使用导纱器A,其他的块中使用导纱器B,因此关于复位校正值,对导纱器A设定最小值的0,对导纱器B设定1,对导纱器C设定2。在使用下一个导纱器B的块中,不使用导纱器A,因此例。
23、如在导纱器A、B之间调换复位校正值。同样地,在使用下一个导纱器C的块中,不使用导纱器B,因此在导纱器B、C之间调换复位校正值,在使用最后的导纱器A的块中,不使用导纱器C,因此在导纱器C、A之间调换复位校正值。另外在使用导纱器B的块和使用导纱器C的块中,由于未使用而停止位置为一定的导纱器8等与伴随编织宽度的增加而停止位置向右侧偏移的导纱器B、C等之间发生干涉。因此与图5同样,使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向从编织宽度看较远的一侧偏移,避免干涉。0048图8表示变形例中的嵌花编织中的复位校正值,嵌花用的导纱器能够在编织宽度的端部的正上方及变更针织纱的位置的正上方停止以使针织纱向铅垂方向正下方垂下。该。
24、情况下,将利用1个导纱器编织的区域看作1个编织宽度,衣片34作为沿线圈横列方向具有2个编织宽度的衣片处理,最小值为0,因此复位校正值为0的停止位置是衣片34的两端部和区域的边界。将衣片34分割为上下2个块,在最初的块中使用导纱器A、B,因此对导纱器A、B分配小的复位校正值,在下一个块中使用导纱器C、D,因此对导纱器C、D分配小的复位校正值。此外关注于使用导纱器A、B的块比使用导纱器C、D的块大这一情况,若使对于下侧的块的复位校正值对于上侧的块也有效,则与图1图5的实施例相同。0049实施例中能得到以下的效果。0050(1)能够自动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0051(2)能够消除导纱器间的干涉。
25、。0052(3)通过根据导纱器的使用频率决定复位校正值,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距离。因而能够缩短编织所需要的时间。0053【标号说明】00542前针床00554后针床00566间隙0057811导纱器轨道005812导纱器00591416编织宽度006020编织数据生成装置006121用户接口说明书CN103184653A6/6页8006222网络接口006323磁盘驱动器006424存储器006525程序存储器006626变换部006727使用次数提取部006828块提取部006929复位校正值分配部007030干涉检查部00713234衣片说明书CN103184653A1/6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84653A2/6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84653A103/6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84653A114/6页12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184653A125/6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3184653A136/6页14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184653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