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传感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1750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94058.2

申请日:

2012.08.17

公开号:

CN102798402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D 5/12申请日:20120817|||公开

IPC分类号:

G01D5/12

主分类号:

G01D5/12

申请人: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岳山; 李志明

地址: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镜湖大道8号国光工业园B10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代理人:

李东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把手传感器,其门把手本体的抓握部位的凹槽内安装有在受按压变形时能够产生电压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导电金属片连接导线,将压电元件因受压变形产生的电压引出。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在门把手被抓握时,压电元件上、下两表面能产生电压能够由导电金属片输出,通过电路转换为车内控制系统控制车门锁紧与解锁的开关信号,从而有效的控制车门的锁紧与解锁。其感测精确度高,抗干扰性能好,且耗电量极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门把手本体的抓握部位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在受按压变形时能够在上下表面产生电压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与凹槽底部留有供压电元件按压变形的间隙,压电元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导电金属片,各导电金属片分别连接导线将压电元件两端因受压变形产生的电压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可为压电陶瓷片或压电薄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置,其特征在于:压电元件上、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为铜片、银片或者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压电元件上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为铜片,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为镀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门把手本体上设置的凹槽为上宽下窄的台阶状,压电元件的边缘直接置于上方的台阶上,下方台阶自然形成供压电元件变行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为长条形。

说明书

一种门把手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进入与启动系统中安装在门把手上的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智能进入与启动系统中,车门把手上需要设置能够感应人手的传感器,当有人拉动门把手时,传感器能够感知到人手,并能向控制车门解锁与锁紧的控制系统输出信号。

    目前,汽车智能进入系统的汽车门把手上设置的能够感应人手的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两种。

    电容式传感器,其通过利用金属片与人手之间的分布电容形成的高频电流通路来工作。通过探测流过两者之间高频电流的大小,可感知人手是否靠近。由于人手在门把手的外部,因而其金属片必须像天线一样对外开放,接收来自外部的高频信号,这使得其抗干扰技术难以施展,在干扰信号的频率与传感器的工作频率相近时,电磁干扰(EMI)容易窜入,导致误动作,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在车主戴有厚手套进行操作时,因手套的隔离,手与车门把手内金属片的距离会变远,使得电容式传感器有可能漏测。

   光电式传感器,则在门把手的内侧粘贴金属反射镜,光电式传感器安装在门上与门把手相对的部位,通过人手抓握车把手时阻挡光线而触发。然而,其车门上安装的光电传感器会给使用者以异物感,不美观;而且在带白手套进行操作时,白手套对光线的反射有可能会导致光电传感器无反应,从而发生漏测。

   此外,上述两种传感器都是主动式探测,即使在人手未靠近或者抓握门把手时,电容式传感器的高频振荡器和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发射器也必须一直开启,其电流消耗较大,加重了停车时蓄电池供电的负担。

   另外,电容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的价格成本也都较高,其导致车门把手感应装置的造价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给出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不会发生漏测,耗电量极低,且成本也较低的门把手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门把手本体的抓握部位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在受按压变形时能够在上下表面产生电压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与凹槽底部留有供压电元件按压变形的间隙,压电元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导电金属片,各导电金属片分别连接导线将压电元件两端因受压变形产生的电压引出。

本发明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在门把手被抓握时,安装在抓握部位的压电元件会受压变形,在上、下两表面上产生电压,通过上、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输出。输出的电压可通过电路转换为开关信号,输出到车内控制车门解锁与锁紧的控制系统中,作为控制系统的触发信号,从而控制车门的解锁与锁紧。

所述门把手传感器,通过压电元件的受压变形来感测人手,感测精确度高,不会发生漏测;且不会受外界的高频信号的干扰,抗干扰性能好。此外,其传感器的探测是被动式的,信号的能量由人手按压得到,不像电容式需高频振荡器或光电式需光信号发射器取得,因而耗电量极低,不会对停车时的蓄电池带来负担。另外,压电元件的结构极其简单,成本远低于电容器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的成本,因而感应装置的成本也相应较低。

所述压电原件可为压电陶瓷片,也可为压电薄膜片,以及其它能够在受按压变形时在上下表面产生电压的电子元件。

压电元件上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可为镍片,铜片,银片或者其它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片。导电金属片可与压电元件粘接,也可以直接镀在压电元件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门把手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侧视图; 

图3 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门把手传感器,如图1、图2、图3,门把手本体1的抓握部位上设置有凹槽2,压电陶瓷3安装在凹槽内,凹槽底部留有供压电元件按压变形的间隙,其上表面粘贴有铜片,下表面镀有银层,铜片与银层分别连接有导线可将压电陶瓷上下表面的电压引出。    

门把手本体上设置的凹槽2可为上宽下窄的台阶状,压电元件的边缘可直接置于上方的台阶21上,下方台阶自然形成供压电元件变行的间隙22;其使得压电元件的安装方便,且能够方便的保证下方留有的间隙的大小,不会带来因安装间隙过小影响灵敏度的问题。

所述压电陶瓷可为圆形、方行、长条形等各种形状,只需要能够在人手抓握时受压变形,并在上下表面产生一定电压即可。压电陶瓷的形状以长条形为佳,长条形的压电陶瓷能够在使用材料较少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因而灵敏度高且成本低。

所述压电陶瓷片也可采用压电薄膜片替代。

一种门把手传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门把手传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门把手传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门把手传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门把手传感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8402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8402ACN102798402A21申请号201210294058222申请日20120817G01D5/1220060171申请人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地址510800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镜湖大道8号国光工业园B10栋72发明人何岳山李志明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代理人李东来54发明名称一种门把手传感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把手传感器,其门把手本体的抓握部位的凹槽内安装有在受按压变形时能够产生电压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导电金属片连接导线,将压。

2、电元件因受压变形产生的电压引出。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在门把手被抓握时,压电元件上、下两表面能产生电压能够由导电金属片输出,通过电路转换为车内控制系统控制车门锁紧与解锁的开关信号,从而有效的控制车门的锁紧与解锁。其感测精确度高,抗干扰性能好,且耗电量极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门把手本体的抓握部位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在受按压变形时能够在上下表面产生电压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与凹槽底部留有供压电元件按压变形的间隙,压电元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导电金属片。

3、,各导电金属片分别连接导线将压电元件两端因受压变形产生的电压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可为压电陶瓷片或压电薄膜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置,其特征在于压电元件上、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为铜片、银片或者镍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压电元件上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为铜片,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为镀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门把手本体上设置的凹槽为上宽下窄的台阶状,压电元件的边缘直接置于上方的台阶上,下方台阶自然形成供压电元件变行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为长条形。

4、。权利要求书CN102798402A1/2页3一种门把手传感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进入与启动系统中安装在门把手上的传感器结构。背景技术0002汽车的智能进入与启动系统中,车门把手上需要设置能够感应人手的传感器,当有人拉动门把手时,传感器能够感知到人手,并能向控制车门解锁与锁紧的控制系统输出信号。0003目前,汽车智能进入系统的汽车门把手上设置的能够感应人手的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两种。0004电容式传感器,其通过利用金属片与人手之间的分布电容形成的高频电流通路来工作。通过探测流过两者之间高频电流的大小,可感知人手是否靠近。由于人手在门把手的外部,因而其金属片必须像。

5、天线一样对外开放,接收来自外部的高频信号,这使得其抗干扰技术难以施展,在干扰信号的频率与传感器的工作频率相近时,电磁干扰EMI容易窜入,导致误动作,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在车主戴有厚手套进行操作时,因手套的隔离,手与车门把手内金属片的距离会变远,使得电容式传感器有可能漏测。0005光电式传感器,则在门把手的内侧粘贴金属反射镜,光电式传感器安装在门上与门把手相对的部位,通过人手抓握车把手时阻挡光线而触发。然而,其车门上安装的光电传感器会给使用者以异物感,不美观;而且在带白手套进行操作时,白手套对光线的反射有可能会导致光电传感器无反应,从而发生漏测。0006此外,上述两种传感器都是主动式探测,即使在。

6、人手未靠近或者抓握门把手时,电容式传感器的高频振荡器和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发射器也必须一直开启,其电流消耗较大,加重了停车时蓄电池供电的负担。0007另外,电容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的价格成本也都较高,其导致车门把手感应装置的造价也较高。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给出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不会发生漏测,耗电量极低,且成本也较低的门把手传感器。0009本发明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其门把手本体的抓握部位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在受按压变形时能够在上下表面产生电压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与凹槽底部留有供压电元件按压变形的间隙,压电元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导电金属片,各导电金属片分别连接。

7、导线将压电元件两端因受压变形产生的电压引出。0010本发明所述的门把手传感器,在门把手被抓握时,安装在抓握部位的压电元件会受压变形,在上、下两表面上产生电压,通过上、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输出。输出的电压可通过电路转换为开关信号,输出到车内控制车门解锁与锁紧的控制系统中,作为控制系统的触发信号,从而控制车门的解锁与锁紧。说明书CN102798402A2/2页40011所述门把手传感器,通过压电元件的受压变形来感测人手,感测精确度高,不会发生漏测;且不会受外界的高频信号的干扰,抗干扰性能好。此外,其传感器的探测是被动式的,信号的能量由人手按压得到,不像电容式需高频振荡器或光电式需光信号发射器取得。

8、,因而耗电量极低,不会对停车时的蓄电池带来负担。另外,压电元件的结构极其简单,成本远低于电容器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的成本,因而感应装置的成本也相应较低。0012所述压电原件可为压电陶瓷片,也可为压电薄膜片,以及其它能够在受按压变形时在上下表面产生电压的电子元件。0013压电元件上下表面设置的导电金属片可为镍片,铜片,银片或者其它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片。导电金属片可与压电元件粘接,也可以直接镀在压电元件的表面。附图说明0014图1本发明的门把手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门把手传感器,如图1、图2、图3,门把手本体1的抓握部位上设置有凹槽。

9、2,压电陶瓷3安装在凹槽内,凹槽底部留有供压电元件按压变形的间隙,其上表面粘贴有铜片,下表面镀有银层,铜片与银层分别连接有导线可将压电陶瓷上下表面的电压引出。门把手本体上设置的凹槽2可为上宽下窄的台阶状,压电元件的边缘可直接置于上方的台阶21上,下方台阶自然形成供压电元件变行的间隙22;其使得压电元件的安装方便,且能够方便的保证下方留有的间隙的大小,不会带来因安装间隙过小影响灵敏度的问题。0016所述压电陶瓷可为圆形、方行、长条形等各种形状,只需要能够在人手抓握时受压变形,并在上下表面产生一定电压即可。压电陶瓷的形状以长条形为佳,长条形的压电陶瓷能够在使用材料较少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因而灵敏度高且成本低。0017所述压电陶瓷片也可采用压电薄膜片替代。说明书CN102798402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98402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984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