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1720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7876.2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101967716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3D 15/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变更后权利人: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变更后权利人: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经济开发西区科工路118号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泰州吉泰毛纺织染厂变更后权利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泰州吉泰毛纺织染厂登记生效日:201201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100903|||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4B1/16; D04B21/00; D02G3/38; D02G3/04; D02G3/26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泰州吉泰毛纺织染厂

发明人:

施楣梧; 高惠芳; 王竹林; 刘庆年; 赵寿岭; 姜爱娟; 张萍

地址: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周玉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毛织物的特征在于: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丝捆扎在毛纱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其中,所述毛纱无捻度或具有小于等于同细度纱线50%的捻度,所述细旦化纤长丝以300-1000捻/米的捻度捆扎在毛纱上。本发明的毛织物具有手感柔软、不易产生毛羽等优点。并且由于其中的细旦化纤长丝具有弹性,因而显著改善了毛织物的伸长能力和褶皱恢复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其特征在于, 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丝 捆扎在毛纱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 其中, 所述毛纱无捻度或具有小于等于同细度纱线 50%的捻度, 所述细旦化纤长丝以 300-1000 捻 / 米的捻度捆扎在毛纱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其中所述毛纱为羊毛纯纺毛纱 或羊毛与涤纶的混纺毛纱。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其中所述细旦化纤长丝的复丝 细度为 15dtex 至 75dtex。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其中所述细旦化纤长丝选自 PTT 长丝、 PET 长丝、 PA6 长丝、 PA66 长丝、 PP 长丝、 FDY 长丝、 生丝或粘胶长丝。
5: 一种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 括: 对纯纺或混纺毛纱施加初捻捻度 a, 捻向为 Z 向或 S 向 ; 使水溶性维纶与一根细旦化纤长丝合并后形成纱条 B, 对纱条 B 不加捻, 或者施加初捻 捻度 b, 捻向与毛纱相同 ; 将毛纱和纱条 B 在并捻机上进行并线, 接着在倍捻机上进行反向加捻, 反向加捻施加 的复捻捻度为 c, 由此得到毛纱复捻纱线 ; 利用所述毛纱复捻纱线通过织造工艺制得坯布 ; 对所得坯布进行染整加工, 并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退维工艺 ; 经退维工艺溶去纱条 B 中的水溶性维纶后, 细旦化纤长丝以捻度 c 捆扎在毛纱上, 由此 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初捻捻度 a 的范围为 300-1000 捻 / 米, 初捻捻度 b 的范围为 0-1000 捻 / 米, 复捻捻度 c 的范围为 300-1000 捻 / 米。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织造工艺为机织物织造工艺或针织物织 造工艺。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机织物的经纬纱均使用如权利要求 5 中 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 或者仅纬纱使用如权利要求 5 中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 织造。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将所述退维工艺设置为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加 工工序。
10: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退维工艺包括在高于所述水溶性维纶 的标称水溶温度 5-15℃的温度下, 以 1 ∶ 10-1 ∶ 35 的浴比, 处理 20-40 分钟, 经 40-80℃ 热水洗涤, 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说明书


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 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市场上 能够提供具有高吸湿、 高蓬松、 良好透气性的织物。 无捻织物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消费者这方 面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无捻织物主要为无捻棉织物, 其生产方法为在纺纱过程中用相同细 度、 捻度和捻向的棉纤维纱线与水溶性维纶纱线合股后逆方向加相同的捻回数得到合股纱 线, 再用合股纱线经机织或针织加工制备成机织物或针织物, 之后在染整工艺中溶去水溶 性维纶从而制得无捻棉织物。
     为使得最终无捻织物具有蓬松、 柔软的特性, 采用现有工艺加工制备无捻织物时 对纱线的原料等级要求较高, 主要局限于柔软的棉类细纱纤维。尚未见有关由毛纱制备无 捻或低捻毛织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无捻或低捻毛织物, 以期提高现有毛织物的产品档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其特征在于, 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 丝捆扎在毛纱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 其中, 所述毛纱无捻度或具有低捻度 ( 即捻度小 于等于同细度纱线捻度的 50% ), 所述细旦化纤长丝以 300-1000 捻 / 米的捻度捆扎在毛纱 上。
     优选地, 所述毛纱可以为羊毛纯纺毛纱或羊毛与涤纶的混纺毛纱。
     所述细旦化纤长丝的复丝细度可以为 15dtex 至 75dtex。
     所述细旦化纤长丝可以选自 PTT 长丝、 PET 长丝、 PA6 长丝、 PA66 长丝、 PP 长丝、 FDY 长丝、 生丝或粘胶长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如前所述毛织物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对纯纺或混纺毛纱施加初捻捻度 a, 捻向为 Z 向或 S 向 ;
     使水溶性维纶与一根细旦化纤长丝合并后形成纱条 B, 对纱条 B 不加捻, 或者施加 初捻捻度 b, 捻向与毛纱相同 ;
     将毛纱和纱条 B 在并捻机上进行并线, 接着在倍捻机上进行反向加捻, 反向加捻 施加的复捻捻度为 c, 由此得到毛纱复捻纱线 ;
     利用所述毛纱复捻纱线通过织造工艺制得坯布 ;
     对所得坯布进行染整加工, 并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退维工艺 ;
     经退维工艺溶去纱条 B 中的水溶性维纶后, 细旦化纤长丝以捻度 c 捆扎在毛纱上, 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
     优选地, 其中所述初捻捻度 a 的范围为 300-1000 捻 / 米, 初捻捻度 b 的范围为 0-1000 捻 / 米, 复捻捻度 c 的范围为 300-1000 捻 / 米。
     所述毛纱为羊毛纯纺毛纱或羊毛与涤纶的混纺毛纱。 所述细旦化纤长丝的复丝细 度为 15dtex 至 75dtex。所述细旦化纤长丝选自 PTT 长丝、 PET 长丝、 PA6 长丝、 PA66 长丝、 PP 长丝、 FDY 长丝、 生丝或粘胶长丝。
     所述织造工艺为机织物织造工艺或针织物织造工艺。
     所述机织物的经纬纱均使用如前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 或者仅纬纱使用 如前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
     将所述退维工艺设置为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加工工序。
     所述退维工艺包括在高于所述水溶性维纶的标称水溶温度 5-15 ℃的温度下, 以 1 ∶ 10-1 ∶ 35 的浴比, 处理 20-40 分钟, 经 40-80℃热水洗涤, 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本发明的关键之处在于纱条 B 中除水溶性维纶外, 还加入了一根与其并列的细旦 化纤长丝。这样, 经退维工艺溶去水溶性维纶后, 毛纱无捻度或为低捻度, 且细旦化纤长丝 缠绕在毛纱上形成捆扎结构, 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无捻或低捻毛织物。 在本发明的毛织物中, 由于纱线具有捆扎结构因而可束缚毛纱纤维向四周伸展, 最大限度地约束住纱线中的纤维头端, 减少纱线的毛羽, 降低毛织物的起毛起球程度, 也可 以防止刚度大的、 硬挺的纤维头端外露而造成的刺扎感。
     本发明的毛织物具有手感柔软、 不易产生毛羽等优点。并且由于其中的细旦化纤 长丝具有弹性, 因而显著改善了毛织物的伸长能力和褶皱恢复能力。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毛织物中的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毛织物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
     图 3 为在实施例 1 中所制得的低捻毛织物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毛织物中的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 细旦化纤长丝 B2 捆扎在毛纱 A 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
     图 2 为本发明的毛织物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首先对纯纺或混纺毛纱 A 施加初捻捻度 a, 捻向可以为 Z 向或 S 向 ; 以及使水溶性维纶 B1 与一根细旦化纤长丝 B2 合并后形成纱条 B, 对纱条 B 可以不加捻, 或者施加初捻捻度 b, 捻向与毛纱 A 相同 ; 然后将 毛纱 A 和纱条 B 在并捻机上进行并线, 接着在倍捻机上进行反向加捻, 反向加捻施加的复捻 捻度为 c, 由此得到毛纱复捻纱线 C ; 接着利用所述毛纱复捻纱线 C 通过织造工艺制得坯布 ; 对所得坯布进行染整加工, 并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退维工艺 ; 经退维工艺溶去纱条 B 中的水 溶性维纶 B1 后, 细旦化纤长丝 B2 以捻度 c 捆扎在毛纱 A 上, 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 毛织物。需要说明的是, 当复捻捻度 c 等于毛纱 A 的初捻捻度 a 时, 随着水溶性维纶 B1 在 退维工艺中被热水溶解, 则毛纱 A 自身的捻度为 0, 且细旦化纤长丝 B2 按照复捻捻度的捻 向捆扎在毛纱 A 上, 捆扎捻度为复捻捻度 c, 捆扎方向为复捻捻向的方向。当复捻捻度 c 小 于毛纱 A 的初捻捻度 a 时, 则最终溶去水溶性维纶 B1 后毛纱 A 的捻度为 a-c, 纱条上捆扎 的细旦化纤长丝的捆扎捻度仍然为 c, 捆扎方向为复捻捻向的方向。当复捻捻度大于毛纱 A 的初捻捻度 a 时, 溶去水溶性维纶 B1 后的毛纱 A 的捻度为反向的 a-c, 纱条上捆扎的细旦化 纤长丝的捆扎捻度仍然为 c, 捆扎方向仍然为复捻捻向方向。
     在本发明中, 在选择适当的细旦化纤长丝的收缩率、 及与水溶性长丝或短纤维纱 的捻度即实际使用的长丝长度的前提下, 可以控制毛织物的起皱程度, 实现特殊的凹凸外 观。当细旦化纤长丝的收缩率较低、 实际使用长度较长时, 细旦化纤长丝不导致毛纱 A 发 生弯曲, 则毛织物仍然保持平整外观, 而在采用高收缩率长丝、 且织入织物的长丝长度较短 时, 长丝导致毛纱 A 发生弯曲, 且在染整的定形加工中不进行适当的拉伸和展幅, 则毛织物 外观最终呈现为特殊的凹凸不平的起皱外观, 有特殊的外观效果。以下实施例示例了由毛 / 涤混纺纱线制备的低捻毛织物。
     实施例 1 : 由毛 / 涤混纺纱线制备低捻毛织物
     为了利用较粗的羊毛做到较好的手感, 并提供良好的弹性, 采用 64 支毛条纺成毛 / 涤 70/3034Nm 纱, 捻度 550 捻 /m, Z 向 ( 毛纱 A), 采用 85℃水溶的 14.6tex 水溶性维纶纱 并一根 50dtex/24fPTT 长丝, 捻度 400 捻 /m, Z 向 ( 纱条 B)。毛纱 A 和纱条 B 采用并线机 合并, 再采用倍捻机加 400 捻, S 向, 由此制成毛纱复捻纱线 C。将其自然放置 24 小时定捻 后进行整经、 卷纬和箭杆织机织造, 制成坯布后首先在溢流染色机中以 1 ∶ 30 的浴比进行 90℃ ×25min 退维, 然后进行常规的湿整与干整。在定型加工中施加较大的经纬向张力使 之达到不出现布面皱纹, 再采用蒸呢工艺增加毛涤面料的弹性。最终产品的手感柔软程度 达到使用 70 公支澳毛的手感水平, 并且由于 PTT 长丝的弹性, 帮助面料在伸长能力和褶皱 恢复能力方面有显著改善。织物的外观如图 3 所示。

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7716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7716ACN101967716A21申请号201010277876222申请日20100903D03D15/00200601D04B1/16200601D04B21/00200601D02G3/38200601D02G3/04200601D02G3/2620060171申请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地址100025北京市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申请人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吉泰毛纺织染厂72发明人施楣梧高惠芳王竹林刘庆年赵寿岭姜爱娟张萍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代理人程伟周玉梅54发明名称具。

2、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毛织物的特征在于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丝捆扎在毛纱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其中,所述毛纱无捻度或具有小于等于同细度纱线50的捻度,所述细旦化纤长丝以3001000捻/米的捻度捆扎在毛纱上。本发明的毛织物具有手感柔软、不易产生毛羽等优点。并且由于其中的细旦化纤长丝具有弹性,因而显著改善了毛织物的伸长能力和褶皱恢复能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67716A1/1页21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其特征在于,毛织物。

3、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丝捆扎在毛纱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其中,所述毛纱无捻度或具有小于等于同细度纱线50的捻度,所述细旦化纤长丝以3001000捻/米的捻度捆扎在毛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其中所述毛纱为羊毛纯纺毛纱或羊毛与涤纶的混纺毛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其中所述细旦化纤长丝的复丝细度为15DTEX至75DTEX。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其中所述细旦化纤长丝选自PTT长丝、PET长丝、PA6长丝、PA66长丝、PP长丝、FDY长丝、生丝或粘胶长丝。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的制备方。

4、法,该方法包括对纯纺或混纺毛纱施加初捻捻度A,捻向为Z向或S向;使水溶性维纶与一根细旦化纤长丝合并后形成纱条B,对纱条B不加捻,或者施加初捻捻度B,捻向与毛纱相同;将毛纱和纱条B在并捻机上进行并线,接着在倍捻机上进行反向加捻,反向加捻施加的复捻捻度为C,由此得到毛纱复捻纱线;利用所述毛纱复捻纱线通过织造工艺制得坯布;对所得坯布进行染整加工,并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退维工艺;经退维工艺溶去纱条B中的水溶性维纶后,细旦化纤长丝以捻度C捆扎在毛纱上,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初捻捻度A的范围为3001000捻/米,初捻捻度B的范围为01000捻/米,复捻捻度。

5、C的范围为3001000捻/米。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织造工艺为机织物织造工艺或针织物织造工艺。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机织物的经纬纱均使用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或者仅纬纱使用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退维工艺设置为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加工工序。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退维工艺包括在高于所述水溶性维纶的标称水溶温度515的温度下,以110135的浴比,处理2040分钟,经4080热水洗涤,再用冷水冲洗干净。权利要求书CN101967716A1/3页3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

6、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市场上能够提供具有高吸湿、高蓬松、良好透气性的织物。无捻织物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0003目前市场上的无捻织物主要为无捻棉织物,其生产方法为在纺纱过程中用相同细度、捻度和捻向的棉纤维纱线与水溶性维纶纱线合股后逆方向加相同的捻回数得到合股纱线,再用合股纱线经机织或针织加工制备成机织物或针织物,之后在染整工艺中溶去水溶性维纶从而制得无捻棉织物。0004为使得最终无捻织物具有蓬松、柔软的特性。

7、,采用现有工艺加工制备无捻织物时对纱线的原料等级要求较高,主要局限于柔软的棉类细纱纤维。尚未见有关由毛纱制备无捻或低捻毛织物的报道。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无捻或低捻毛织物,以期提高现有毛织物的产品档次。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其特征在于,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丝捆扎在毛纱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其中,所述毛纱无捻度或具有低捻度即捻度小于等于同细度纱线捻度的50,所述细旦化纤长丝以3001000捻/米的捻度捆扎在毛纱上。0008优选地,所述毛纱可以为羊毛纯纺毛纱或羊毛与涤纶的混纺毛纱。0009所述细旦化。

8、纤长丝的复丝细度可以为15DTEX至75DTEX。0010所述细旦化纤长丝可以选自PTT长丝、PET长丝、PA6长丝、PA66长丝、PP长丝、FDY长丝、生丝或粘胶长丝。00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如前所述毛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0012对纯纺或混纺毛纱施加初捻捻度A,捻向为Z向或S向;0013使水溶性维纶与一根细旦化纤长丝合并后形成纱条B,对纱条B不加捻,或者施加初捻捻度B,捻向与毛纱相同;0014将毛纱和纱条B在并捻机上进行并线,接着在倍捻机上进行反向加捻,反向加捻施加的复捻捻度为C,由此得到毛纱复捻纱线;0015利用所述毛纱复捻纱线通过织造工艺制得坯布;0016对所得坯布进行染整加工,并。

9、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退维工艺;说明书CN101967716A2/3页40017经退维工艺溶去纱条B中的水溶性维纶后,细旦化纤长丝以捻度C捆扎在毛纱上,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0018优选地,其中所述初捻捻度A的范围为3001000捻/米,初捻捻度B的范围为01000捻/米,复捻捻度C的范围为3001000捻/米。0019所述毛纱为羊毛纯纺毛纱或羊毛与涤纶的混纺毛纱。所述细旦化纤长丝的复丝细度为15DTEX至75DTEX。所述细旦化纤长丝选自PTT长丝、PET长丝、PA6长丝、PA66长丝、PP长丝、FDY长丝、生丝或粘胶长丝。0020所述织造工艺为机织物织造工艺或针织物织造工艺。0021。

10、所述机织物的经纬纱均使用如前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或者仅纬纱使用如前所述的毛纱复捻纱线进行织造。0022将所述退维工艺设置为染整加工的第一道加工工序。0023所述退维工艺包括在高于所述水溶性维纶的标称水溶温度515的温度下,以110135的浴比,处理2040分钟,经4080热水洗涤,再用冷水冲洗干净。0024本发明的关键之处在于纱条B中除水溶性维纶外,还加入了一根与其并列的细旦化纤长丝。这样,经退维工艺溶去水溶性维纶后,毛纱无捻度或为低捻度,且细旦化纤长丝缠绕在毛纱上形成捆扎结构,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无捻或低捻毛织物。0025在本发明的毛织物中,由于纱线具有捆扎结构因而可束缚毛纱纤。

11、维向四周伸展,最大限度地约束住纱线中的纤维头端,减少纱线的毛羽,降低毛织物的起毛起球程度,也可以防止刚度大的、硬挺的纤维头端外露而造成的刺扎感。0026本发明的毛织物具有手感柔软、不易产生毛羽等优点。并且由于其中的细旦化纤长丝具有弹性,因而显著改善了毛织物的伸长能力和褶皱恢复能力。附图说明0027图1为本发明的毛织物中的纱线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2为本发明的毛织物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0029图3为在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低捻毛织物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0031图1为本发明的毛织物中的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毛织物中的纱线为由细旦化纤长丝B2捆扎在毛纱A。

12、上而形成的捆扎结构纱线。0032图2为本发明的毛织物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首先对纯纺或混纺毛纱A施加初捻捻度A,捻向可以为Z向或S向;以及使水溶性维纶B1与一根细旦化纤长丝B2合并后形成纱条B,对纱条B可以不加捻,或者施加初捻捻度B,捻向与毛纱A相同;然后将毛纱A和纱条B在并捻机上进行并线,接着在倍捻机上进行反向加捻,反向加捻施加的复捻捻度为C,由此得到毛纱复捻纱线C;接着利用所述毛纱复捻纱线C通过织造工艺制得坯布;对所得坯布进行染整加工,并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退维工艺;经退维工艺溶去纱条B中的水溶性维纶B1后,细旦化纤长丝B2以捻度C捆扎在毛纱A上,由此得到具有捆扎结构纱线的毛织物。说明。

13、书CN101967716A3/3页5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复捻捻度C等于毛纱A的初捻捻度A时,随着水溶性维纶B1在退维工艺中被热水溶解,则毛纱A自身的捻度为0,且细旦化纤长丝B2按照复捻捻度的捻向捆扎在毛纱A上,捆扎捻度为复捻捻度C,捆扎方向为复捻捻向的方向。当复捻捻度C小于毛纱A的初捻捻度A时,则最终溶去水溶性维纶B1后毛纱A的捻度为AC,纱条上捆扎的细旦化纤长丝的捆扎捻度仍然为C,捆扎方向为复捻捻向的方向。当复捻捻度大于毛纱A的初捻捻度A时,溶去水溶性维纶B1后的毛纱A的捻度为反向的AC,纱条上捆扎的细旦化纤长丝的捆扎捻度仍然为C,捆扎方向仍然为复捻捻向方向。0034在本发明中,在选择适。

14、当的细旦化纤长丝的收缩率、及与水溶性长丝或短纤维纱的捻度即实际使用的长丝长度的前提下,可以控制毛织物的起皱程度,实现特殊的凹凸外观。当细旦化纤长丝的收缩率较低、实际使用长度较长时,细旦化纤长丝不导致毛纱A发生弯曲,则毛织物仍然保持平整外观,而在采用高收缩率长丝、且织入织物的长丝长度较短时,长丝导致毛纱A发生弯曲,且在染整的定形加工中不进行适当的拉伸和展幅,则毛织物外观最终呈现为特殊的凹凸不平的起皱外观,有特殊的外观效果。以下实施例示例了由毛/涤混纺纱线制备的低捻毛织物。0035实施例1由毛/涤混纺纱线制备低捻毛织物0036为了利用较粗的羊毛做到较好的手感,并提供良好的弹性,采用64支毛条纺成毛。

15、/涤70/3034NM纱,捻度550捻/M,Z向毛纱A,采用85水溶的146TEX水溶性维纶纱并一根50DTEX/24FPTT长丝,捻度400捻/M,Z向纱条B。毛纱A和纱条B采用并线机合并,再采用倍捻机加400捻,S向,由此制成毛纱复捻纱线C。将其自然放置24小时定捻后进行整经、卷纬和箭杆织机织造,制成坯布后首先在溢流染色机中以130的浴比进行9025MIN退维,然后进行常规的湿整与干整。在定型加工中施加较大的经纬向张力使之达到不出现布面皱纹,再采用蒸呢工艺增加毛涤面料的弹性。最终产品的手感柔软程度达到使用70公支澳毛的手感水平,并且由于PTT长丝的弹性,帮助面料在伸长能力和褶皱恢复能力方面有显著改善。织物的外观如图3所示。说明书CN101967716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7716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